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62 童年在玩64合1,青春赌上4万亿,80后的红利你接住了吗?

EP62 童年在玩64合1,青春赌上4万亿,80后的红利你接住了吗?

2025/5/5
logo of podcast 一劳永逸

一劳永逸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麦迪森
Topics
麦迪森:我从小在上海弄堂长大,童年回忆大多是和朋友们一起在弄堂里玩耍,例如打弹珠、打乒乓球等线下活动。小学时,我收到任天堂红白机作为生日礼物,这让我非常开心,也让我体会到电子游戏带来的乐趣。我还记得小学同学通过买卖游戏卡赚到第一桶金,这体现了基本的经济学原理,例如供需关系、信息不对称、差异化定价等。1993年中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外资企业大量涌入,带来了新的机遇。《北京人在纽约》和《上海人在东京》两部电视剧推动了留学移民热潮。1998年高校扩招,为80后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2001年中国加入WTO,为80后提供了更多与国际接轨的机会。我家2002年拆迁,拿到17万补偿款,让我有机会买房。2006年国家出台政策,降低了90平米以下房屋的首付比例,让我有机会买房。在房地产投资中,地段是关键因素。2008年金融危机后,房地产市场出现暴涨,但投资需谨慎。在不熟悉的市场投资需谨慎,投资需考虑资产的流动性。80后经历了房地产市场的多次调控,政策对个人购房的影响很大。我邻居通过外贸赚到第一桶金,体现了抓住机遇的重要性。 麦杰克:80后毕业时,金融和计算机是主要的就业方向。温州炒房团的杠杆操作,体现了对市场认知和资金运作的理解。2000年后出现创业浪潮,机会与挑战并存。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机遇与挑战。80后赶上了房地产红利,但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机遇。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他其实非常有这个商业脑袋啊就是虽然你看是个小学生但他那时候可能赚的比我霸道 02 年末对我来说发生了两件大事啊第一个就是那个那一年呢就是我们家拆迁了当时就憧憬未来的幸福生活我们家拆迁最后得到的补偿款是 17 万当时这个肯德基或者麦当劳他盈利的状况有多恐怖单店的利润回报率可以达到多少呢 30%

当时我们假设你投入 100 万左右 3 到 4 年你可能就收回成本了

欢迎大家来到新一期的一劳永逸我是麦迪森我是麦杰克嗓子稍微好一点了怎么样最近这个嗓子不太行听说对前段时间不是串场太多了吗是一个人太累了是吗所以还是要回到主场还是要回到主场我觉得前段时间因为一直在聊特朗普的确特朗普给自媒体了一条活路所有的自媒体都在聊他提供了很多素材对吧没错

我觉得这一段时间我们可以先放一下因为他太忙了是他一天发几个推特我受不了了就是说早晨和下午的都不一样我觉得我们不能跟着他走

那么在大家听到这期节目的时候呢应该是杰后会来上班的第一天就是刚好那个放完假回来了对对没错那么今天呢我觉得我们也想跟大家去回顾一下到底我们 80 后经历了什么那从哪里开始说起呢马老师我觉得我们首先讲第一个时间点我觉得是一个非常重要就是 1980 年改革开放对吧所有地方都在提我觉得在那段时间我们看到的第一个状况就是外资来了

在那个年代也是有第一家的中外合资的企业正式挂牌了包括后来很多像可口可乐啊联合利华啊这些都开始逐渐进入中国了还有一个部分我觉得非常著名就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或批设置经济特区没错但是我想了一个问题啊就是现在我们对这些信息这么敏感对当年这个信息出来的时候

我们有什么感觉吗当年我们还没出生主要是那比如说如果你从你的父母之类的听到比如说你知道外面什么深圳设立特区了你在报纸上看到了他们会有什么冲动吗会有想法吗我觉得当时他们应该会觉得新的东西让别人去看看你先去对你先去你先试试读对应该还是不太会引起大家的一些关注无非就是一个新的政策而已

没有这么冲动对或者没有这么敏感或者行动力不会这么快对对对因为我觉得信息的传递其实需要一些时间当时他们还是普通工厂的工人对他们没有那么多的知识量和知识信息来告诉他们这个东西对未来意味着什么所以当时我印象最深刻是小学时候我的同桌一个女生然后她应该是我们当时就是整个班级最有钱的了

这个怎么衡量出来的就是他有晴天柱他有晴天柱有什么好说的这就是财富的象征这不是现在你有什么老死来死你有晴天柱在那个年代就是一百多块钱对对对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是无法企及的在小学二年级他全家去省值了

这个属于非常有魄力的我当时也没想到因为你在这里你已经是一个比较有钱的家庭而且他也算是上海的本地人在这里过着这样舒适的生活你当时去深圳是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确实是需要父母具备非常前瞻的眼光了对后来就没有联系了

圈层就也更不一样了对但是我们读小学的时候呢我们知道在小学时候大家其实除了读书以外肯定要干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说娱乐现在的小朋友们娱乐可能太丰富了我也很难去描述他们到底在玩什么我们当年都玩些什么我其实也不太记得了现在也不记得了那我们今天来回忆一下就是我们那个年代到底是会有什么东西可以玩更多叫线下活动

就是现在小朋友更多是线上互动比如说他跟这个同学今天下课了以后我们各自回家某某世界里见对吧不会在这个线下去做过的互动对对对然后你也可以看到不管是去旅游啊还是在公交车上啊在地铁上啊这种基本上他就拿着一个 iPad 人手一台对然后或者一个手机或者一个什么东西其实他跟人的交互不多

我们那个年代我觉得跟人的交互还是比较多的我们基本上就是放了学可能把书包放到家门口都不用回家对吧就坚决不回家回家就开始做作业放在家门口就可以了那那个时候其实也没什么作业作业不多然后就可以在弄堂里面叫弄堂对吧上海比较多就是北京的胡同北京胡同上海叫弄堂然后就吼一声啊

谁谁谁下来玩吧对 卷出来了大家都下来了通讯基本靠吼我们没有什么群微信群 at 你没有 at 而且特别是那个时候的基本上家里的爸爸妈妈呢都是双职工都没回家那你无敌了对吧然后就可以在弄堂里吼一声然后就开始这个可能做密场啊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弄堂里面加一块板

板上呢放两个铅笔盒这是要干嘛然后再拿一个铅笔盒呢当拍子哦打乒乓对打乒乓这个是最日常的一个活动了所以外国是乒乓打不过吗我数都不多我跟你拼这个东西你怎么打得赢呢对吧然后我觉得还有一些就是可能会有打牌军旗四国大战对吧因为你一个四国大战 involve 就五个人四个人在那下棋一个人要去做裁判对所以这个也是挺有意思的哦想起来了还有打弹子

打弹子玻璃球玻璃球弹珠然后打中了就可以赢回家有的人就拿了一把出来就是都赢的每一颗都脏不垃圾的对吧这些活动看起来大家现在看起来觉得什么东西什么玩意儿你们玩的是你们好苦啊但是在我们当时来说我觉得给我们带来很多乐趣是很快乐的从小学年代来我觉得以上这些是带来一些叫普通快乐感有一些所谓的高级快乐感这个代入是什么呢

是电子游戏机刚刚开始没错每次有人问我你这辈子收到最棒的礼物是什么是我十岁那年回到家然后呢还请了班级里面几个

比较要好的女孩子来家吃饭一般都是女孩子是吗现在想起来挺奇怪不知道其实也有男生也有男生但现在记得的只有女生然后我们就来吃饭吃蛋糕吹蜡烛什么许愿我爸就跟我说你许个愿吧我闭上眼睛看许愿许完愿以后

我一睁开这个愿望就实现了实现了对他们从大一的橱柜里面拿出了一台红白的任天堂的游戏机这是我历史上实现愿望最快的一次可能也是唯一实现的一次就是这个情况所以我对于那次我觉得为什么因为那时候可能一个机器要 200 多这比青年桌还要贵了是以当时家里的条件可能买这个也是挺累的是你有这个游戏机以后呢那你放学以后呢就有人会尾随你

我们之前说在弄堂里玩也不玩了你回家吧回家我跟你一起走到你家看看看看游戏机什么时候可以拿出来玩了然后我觉得我有了这台游戏机我觉得人生就多了一个部分

就是什么你可以开始在家玩游戏了寒暑假你这个牛了因为他们去上班了是白天没有人管你所以电子游戏的产生我觉得又催生了一些什么呢就是当时市场上会很多机房游戏机房游戏机房但现在来看我觉得还好当年我觉得我们在我们念书的时候街机房是有一点鱼龙混杂的

我呢到时候都不太敢去是吗对因为我这个品性纯良成绩优异所以没有去了经常被作为对象小朋友你走开我教你怎么打我接受过这样的我刚刚把那个游戏 GB 丢进去以后他说来我教你啊我现在觉得就是你别说我们回忆上海的这些内容的时候我们接受的这些所谓的小时候的流氓文化

或者黑帮文化还是比较儒雅的哦这样是比较儒雅他没有揍你啊哦对他表示了一个请求我来教你你说的也对对不对我没有说我不让你玩对我先教你嗯教完我死了那也没办法他说你快点再投一个

对所以后来我就想到了就是如果这里面有人问你借钱他用的方式他会问你借钱对他不是说把钱给我没错你也知道那是不会还的但是他问你借很有礼貌你这样一说我又记起了我一个痛苦的回忆对

品学街游是这样的跟一个好朋友那个年代就是买了一件一模一样的衣服两个人穿得很得意然后就走到了家附近的公园打算去公园里面转一圈就是耍耍摆摆裤然后就走到了一个小树林旁边又穿出来一个人然后出来说小朋友借点钱花花好不好好死不死当时身上因为穿得帅嘛

把仅有的五毛钱带在身上哦五毛钱给他拿走五毛钱五毛钱说哎对不起没有实在没有钱就五毛钱五毛钱啊没事五毛钱也可以的哈哈哈哈倒是也不挑也不挑啊五毛钱那五毛钱对他来说也可以对我来说就是全部了对吧就五毛钱给了之后呢就快速离开啊赶紧走赶紧回家啊把衣服脱下来这个暂时先不穿了先不穿了所以你还好我刚听你说这一波我以为你衣服要被扒了啊还好那个才是贵的那怎么是五毛钱穿不下吗他哦不是

我们刚合身小孩子是很酷到他身上被紧身衣了对不行所以这个街机房如果是这样一种氛围家长还是比较不愿意他会跟你说什么你要玩什么游戏我帮你买在家里玩不要出去这样我觉得催生了当时的一个行业

就是我有一个小学的同学他做什么东西呢因为当时看到这些卡带的销售出现了这个机会了游戏机卡游戏机卡你要知道我们现在买一些东西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什么我先去淘宝搜一搜但是在那个年代你没有这些信息那你怎么办

你只有到一个现场的游戏机卡带的交易点京安寺附近就有这样一条很窄的路里面有一排排的小店门口呢有各种像拿着黄牛那个年代的黄牛因为那个卡带啊其实那个年代也是黄色的他呢每天中午的时候他就买一个大饼特务饭也不吃了现在想想也就是减肥又赚到钱我们的梦想在小学又完成了就去那边开始买卖他脑子非常好

他会首先去罗列他自己去分类哪些是热门卡带比如说什么混豆罗超级玛丽坦克大战这些可能是一些需求量比较大的但是供应其实是很少因为大家都喜欢玩你一旦出来这个卡就没了所以他每天在那边只要看到这个卡我不管你什么价格先收掉收掉先收本金还蛮充裕的本金就是原来他爸妈给他的压岁钱他有一点好的是什么就是他爸妈小时候的压岁钱是真的给他的

我爸妈是帮我存起来的反正我也不知道存在一个看不见的账户里就和美联储黄金存在的地方反正我听说有那个钱有储备但是在哪呢我不知道当你需要的时候会给你的对就是这么一个情况但是他的确每年都给他所以他有可能初始资金有那么点钱的他开始就倒了倒了以后他收下来收下来以后好处是什么呢就是没了这个市场就没有这个卡带了

库存在你手上我比如说超级玛丽我 25 块买来比如说是 50 块对吧然后我现在捏在手里我就不放出去

这么厉害了然后有人过来跟我说我就说我说那个超级把力这个很好玩的不过这两天都没货你想要吧有人就想要有两天以后都买不到第三天那个人就说那我还是想玩那贵一点的有吗他说那我帮你想想办法这么厉害的对所以他就把这些东西囤在手上占据整个市场然后我就有定价权告诉大家这个好玩啊怎么样啊然后卖给你第二个呢就是冷门卡带

流通率就不高这个玩的人也不多他呢这个基本上就清仓比如说十块钱五个拿走他呢也会去跟别人谈然后去挑一下冷门卡带当中他挑出一些然后他把这些也收下来那就是他有两个尺子一个是热门的一个冷门的然后他做的一件事情也很简单热门的呢就 hold 住我不

我不放货现在我们很多地方看到的要什么叫到货通知饥饿销售饥饿销售对吧永远上去看到叫到货通知盲盒盲盒抽不到现货现货买不到对吧还被人嘲笑那么但是问题是呢他就可以做这件事情顺便呢他就开始推冷门卡带他就跟你说这个洛克人这个很好玩你没玩过对吧你肯定不知道的我告诉你当中哪一关是怎么样

它后面还有隐藏关卡它给你描述那个画面说的特别好现在想起来叫情景化销售它给你描述了所以就变成了呢它先把冷门卡带开始销出去销出去以后呢它有资金又回笼资金回笼以后继续收热门然后呢再把热门以更高价格因为你两周这里没有这个卡带放出来你的心理感受是更难受的

就是说哎呦要不再加一点大家都想玩你看买也买不到最后还是问他买而且他旧的卡带买进来他会自己做清洁还要清洁把它拆开里面帮你都给你弄干净弄得心一样他说这个就玩过一次其实对吧已经不着实棘手了然后他就给你各种介绍他到后来问当中一个老板把铺面的一小部分租给他

还可以这样子对他把自己的卡带用自己的方式去陈列好这个区域是什么格斗类型这个区域是什么 RPG 这个是什么东西就给你放好所以我现在想他其实非常有这个商业脑袋做到这个时候就已经是我们当中的所谓的大亨了就是虽然你看是个小学生但他那时候可能赚的比我爸都多

我觉得有这个可能性就是他五六年级的时候其实已经赚得非常多了因为整个市场他也很熟了后来他又转战其他赛道之后再来他可能转战其他赛道但是我想了一下第一个他非常清楚一个叫供需关系就是我们经济学会提到的对吧 supply and demand 他控制这个热门卡带的这个库存全在我这等需求上升了我就高价出售第二个呢叫信息不对称啊

这个东西你做得很漂亮因为大家就是不知道到底好不好玩啊对原价到底是多少啊怎么来的都不知道全凭你一张嘴第三个呢就叫差异化定价就是因为你对于不同的卡带不同的橙色它都会对它定价这个比如说去年出的什么价格我给你打个折或者你再买一张我又给你一个怎么样的便宜

第四个呢叫心理的预期管理收益应该是多少你心里有个锚定的位置对他在那个时候就给他做了这个为什么要买这个这个怎么好玩啊去年拿了个什么奖啊人家现在都在玩啊怎么样的情况最后一个我觉得就是一个叫在市场机制就是你把二手的卡拿到手上以后再去市场流通

然后你又有了一次定价权现在想起来很多所谓的经济学的这些内容其实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都有只不过你有没有去反思说其实是它可以模式化和模块化

我的红白机其实是非常晚期才拿到的所以当我拿到我的红白机的时候我印象是我会去买卡带那失败链的卡带呢就那么几种要么 64 合一对很少要么 128 合一所以我们就是花很大部分的钱去买了那个 64 合一买完

就玩那 64 合一里面的寥寥无几的那几个游戏其实是重复的就是重复的反复玩反复玩所以我们也没有想到说当我玩腻了以后呢最多我就是找个人跟你说换一换好不好换一换对没错对跟你换一换然后他说换一换好的那个他也是 64 合一

万万没想到对所以就是我们当时就是小孩子真的是没有这种思维我要去线下去找一找我们都是说换一换蛮后期的我印象当中才去换到有一些比较高端的游戏我印象上什么叫什么霸王大陆对三国的那就就很厉害了没错那那个游戏就可能在家里可能打个六天六夜都打不完的那种对对对没错对所以你要等排队可以打完了可以换我玩了吗

哦就是大家要排了排队对领号码那个卡带啊最后是谁的可能都不知道反正反正流通 N 手了轮到我了该我玩了就我来了对我我拿到那个游戏卡带之后呢就开始躲在家里不能出门了啊

一出门就是玩好了没有可以放了没有就留在家里而且那个时候很傻那个就是黄色的卡单那个看起来很漂亮就是里面那个卡片就是很简陋的一个芯片对所以有的时候别人给你一张卡说这个就是霸王大陆你拿回去打吧那个回去很开心把那个卡单插上去一看什么鬼 64 合一哈哈哈哈

还是我的 64 个只能换了个风皮对这个我其实那时候还有一件事情现在我们也没有这个乐趣了因为我们当时玩所有的这些游戏都是在电视上对对对电视上因为会有一个天线当时我们的收很多信号啊都是用一个天线拉到一个什么样的角度可以比较好我的隔壁邻居啊他玩这个霸王大陆只要他开始玩我的四频道就可以收到收到了我想通了这就是最早的直播哈哈哈哈

只不过没有打赏对不对对其实他玩我现在想说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看直播好蠢啊别人玩游戏有什么开心但是我回头想当年人家哇巴哇大陆我也在那看啊对的哎呦吕布给人捅死了我可开心了所以现在想想啊很多模式可能也是某一个时间的一个翻版哎

然后呢我们还有当时还有另外一个可以玩的东西啊我觉得跟现在小朋友玩的东西很像哦是什么你看现在小朋友都是在玩什么奥特曼卡片小马保利卡片现在有哪吒卡片对对对我们当年玩的是明星卡片港台的四大天王对四大天王那个时候就是刚刚开始进入大陆嘛在小麦布驻出产了一台那个叫做卡片机啊

有点像现在扭蛋的那种扭蛋就抽出来的抽卡就是你投一块钱进去然后就开始刮刮刮赚两下出来一张卡没错当你会发现你赚的很多卡呢都是重复的简单的然后会不小心抽到一张叫做金卡上面有雷色金光闪闪的反射的反射的阳光亮下你的狗眼对的那张卡就开始那个就值钱了对有人同学就开始出价这张卡可不可以卖给我

一块钱赚的我五块钱哥哥的周边你要不要出手对吧那当时候怎么张学友啊对郭富城啊对对对没错很多女星有什么周海周慧敏是吧周慧敏对对对比较老的这些对所以就是当时那个卡片其实对我们来说也是蛮有印象其实也是那如果这样说其实现在的模型无非是原来的这个的一个转化模式对只不过大家喜欢的东西变了

我们现在看起来觉得我经常说泡泡马特当时我看不懂现在回想一下这不就是以前的翻版吗但是人家的确把这个做得更好了这个部分说到卡带就有另外一个东西了录像带当时有一种叫录像厅文化

因为当时啊国内上映的电影是比较有限的不要说上映的电影有限这电影院都非常有限对对对谁去电影院看电影啊比较少那录像厅的好处是什么呢播的东西啊相对来说比较怎么说呢大家比较爱看

就比较不同是吧比较不同比如说电视里不能播的东西对比如说港台的一些古货仔之类的举例来说这些或者更早期的一些像周润发演的一些片子那我觉得赌神对这个时候不是人人家都有录像机的对对对因为我们当时如果家里有录像机大多数录像机都是走私来的

都是从日本或者别人带过来的应该这么说吧主要品牌呢有我们知道的 Hitouch 日丽然后 Panasonic 松下 Toshiba 东芝都是这几种就会有人在家里看很多人家里没有录像机的怎么办他是有租借录像带的就也会有一些录像听说我今天播一个什么片收一点钱跟现在这个所谓私人影院或者小型的这种有点像没错就是会兴起这样的一个部分那在这个当中呢我觉得还有一点令我印象特别深刻的

比如说我今天出去玩了,今天就是三点半,播一个动画片,我要看呀,那怎么办,找我爸帮我录下了。哦,对,现在我们都有什么回看,点播,当时没有的,你错过了这个节目就是错过了。错过就错过了。那个时候我记得还要把每周广播电视报上面每个节目用笔划出来,这个时候我要看的,对吧。我是不能出去的。

现在你可以回看没错如果你那时候厉害一点你把以前错过的一些东西都给它录好了你放给别人看来收钱不是也是也是一个模式对吧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会谈到在我们可能读小学的一个比较核心的时间点就是 93 年

93 年呢其实我觉得进入了一个所谓叫市场经济的元年因为 92 年有一个叫南巡讲话全国上下是开始了一股发展经济的热潮然后尤其是 92 年的时候啊外资企业是数量爆发性的增长

小时候印象当中就是可能有些小吃店是从小一直吃到大的但是当洋快餐进来之后呢就会发现谁今天过生日去肯德基还是麦当劳买一个汉堡套餐厉害了特别是你可能还要请同学们一起去肯德基吃个汉堡套餐哇那你在这个学校里的地位真的是无敌了对

然后关键是什么那时候我们作为奖励经常会被说的比如说你这次考试考前三名对我带你去吃肯德基对再想想我们现在呢每周四归我五十所以真的不一样那个年代很多稀缺的东西

其实我们昨天聊的时候我觉得也有讲到一个点第一家的这个肯德基到底是在哪里这个我真的印象非常非常的深刻因为我确实从小生活在那个区域黄埔区当时叫人民公园门口后门叫做肯德基公园店那就是第一家的肯德基哎

当时那家店其实我们现在想那个平米数应该是蛮大的非常大但是里面所有的位置一去一定是满的你要等等到别人吃完走了我才能够占到位置而且关键是在它的隔壁有我们中国的一个非常著名的品牌叫荣华集

荣华鸡当时在它距离大概 50 米到 100 米的一个店面叫荣华鸡不过老实说我吃荣华鸡的次数是屈指可数因为当时荣华鸡出来的时候它打的这个品牌就是肯德基在哪开我就在它隔壁开我跟它对抗当然后来结果我们都知道了但是我觉得在最初的一个状态上还是可以去对抗一阵子的因为肯德基的这个口味不是每个中国人都喜欢的

对不是每个人主要是小朋友小孩对没错所以你看啊就是说在产品定位上其实我认为在当时的外资企业来他打的这张牌针对的不是你现有的这些消费群而是你未来的消费群也就是现在从小时候吃我长大的这些人年纪大了还会吃对而且见鬼了这个肯德基当时他那个机箱物还是叫什么这个就是标志性的这个老爷爷吗没有他有一只鸡肯德基有一只鸡叫奇奇啊

你还知道名字我印象特别深就每次去看到还有这个奇奇欢迎你还送那个奇奇的贴纸也是吸引很多小朋友去的原因之一对所以你说真的产品上是不是多优秀我觉得这只是一部分但附属的这些价值包括怎么样去吸引目标客户它有一套完整的理论没错然后呢我回想了一下第一家肯德基不在那第一家肯德基在外滩是吗我吃过这家肯德基那个时候是没有中国人去吃的

就是作为一个像现在一个西餐品牌在外摊集合快闪店它是一个挺大的店但是它是在外摊但是那个年代肯德基还没有作为中国的一个怎么说特别大的运营在做它可能只是服务于那个区域里面的一些老外当时这个肯德基或者麦当劳它盈利的状况有多恐怖单店的利润回报率可以达到多少呢 30%

如果你当时能够加盟肯德基当然有没有人有钱去加盟这另外一件事当时我们假设你投入 100 万左右人民币加盟费加装修加设备如果你家里有关系或者在核心城市稳赚一线城市的门店基本上三到四年你可能就收回成本了现在看起来你觉得肯德基盈利状况其实有很多有时候店都关了这个区域达不到一定量什么都不行你现在想就是他每天出单是不停的从早几点开始就出到晚上

对但是你要想啊 92 年的时候 100 万是什么概念你知道吗没有完全不可能对吧什么家庭 92 年能有一百万如果他 92 年有一百万他不投肯德基他也 OK 对啊就是他有很多机会所以我们有时候聊到说他说你们那个年代有很多机会啊你如果那个时候做一个这样的投资你现在不早就起飞了对吗对啊但问题是你有资格去做吗对你连入盟的门槛

可能都达不到都不具备对吧就包括说如果现在一个业务去做的时候未来这个发展潜力很好入门门槛一个亿那多少人能够达到这个状况呢对接下来呢我们又发现了另外一个现象当年有一个所谓叫留学开始热潮了或者说就是出国热潮那这个的热潮就是这两部剧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冲击一部是叫做北京人在纽约对另外一个呢上海人在

在东京对这个这两部剧的剧名啊特别搞笑的对感觉是北京台拍了一个北京人在纽约上海台说不行这个北京人出去了我上海人也要出去对去东京对所以那以现在的这个观感来看你出国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嗯你要怎么周末去玩一玩都是没问题对但是在当年啊你看到这些现象的时候包括我看这个片子的时候太震惊了嗯国外的世界怎么会是跟我们想象中是完全不一样没错没错我

我觉得确实影响了一批人因为我们身在上海所以其实有非常多的上海的本地人是因为看了这个电视之后决定我要去日本留学没错但是如果你看回那个时候日本物价跟现在差不多是啊但是上海那时候的整个 GDP 的状况就差很多了所以我记得印象深刻就是身边的人跟我说他在上海那时候的工资就是 93 94 年差不多就是 600 700 就是工厂里

他说我去日本一个月能赚一万块所以他说你让我怎么样不去我就算去洗盘子我都要去我觉得不是说崇洋媚外是真的发现有一些赚钱的机会了他就会往人会资本人都会往一个方向去流动那当时呢也是在 1993 年于敏洪创立了新东方教育的前身就是北京新东方学校你看这个时间点是不是正好是匹配上为什么他要创办呢也是因为说

在当时有这样一些热潮有这个需求他给予了足够的供应那很多人要去考托福和 GIE 那接下来我们就会发现和我们比较相关了我们就长大了嘛对我们正好遇到了一波高效扩招我们当中在 1998 年的时候其实当时的经济学家汤敏他向中央提交了一份文件这个上面叫关于启动中国经济有效途径后面有个横杠线就是扩大招生量一倍

我们当时一听可开心了对很明显大家都能上大学对当时如果你没有考上大学那当时有个概念叫做三校审就职校技校中专你就可能要提前就业了所以后来就是扩招了他提出这件事情以后我觉得他其实根本目的不是说为了读书的这些大学生的量提高到多少主要是为了拉动内需

刺激消费以及缓解就业因为当时其实市场上相对来说工作的机会还是挺多的但是真正能够匹配到这些工作的技能方面的人是不多

这个教育计划是提出到他希望是到 2000 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 11%所以我们也看了一些数据比如说 1999 年时候普通高校招生已经达到 51.32 万总数达到 159.68 那个增长速度已经达到 47.4 了所以的确是他刚才那个说法我可能就是要一个非常高速的去往上增长那么后几年 00 年 01 年 02 年也是以 38.1621.61 和 19.46 一直在增长

当时有很多原来有可能比如要进入三校考不上大学的人他进入大学了对现在来看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个人感觉是好事因为他正逢了另外一个风口 2001 年中国加入 WTO

那这样子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多和外国交流的一些内容出现的时候这批毕业生他真的在市场上找到他的价值所在是 05 年的时候这个大学应届毕业生的人数大概是 338 万元不是 338 万元 338 万元对

24 年去年去年这个人数是 1222 万人哇长得还是蛮多的长得三倍多了所以为什么现在这个大学生在求职市场上比较困难比较困难对竞争太激烈了而且我们当年我们当时的就业率当然这个我觉得只是官方的一些数字只供参考实际就业率有可能更高或更低当时可能是在 73%到 74%

现在按照国家给出的只有 55%就一半但是事实从直接的观感上我觉得不止对可能比这个还要少一点对所以在那个年代其实就业的还是算比较幸福的所以你说我们 80 后有没有遭遇到红利我觉得这一波可能算是红利了对之前我们聊的这些不管是文化市场中间那些我觉得可能是更早的一个我的同学是一个特例丰富了我们的内心是吗对

我想问一下麦杰克老师我们毕业的时候我们回想一下还记得我们毕业时候大概择业的方向吗

老实说金融机构银行其实是比较好的就业方向所以我其实是我们班级里最早一批被选中去银行的实习那当时叫实习吗对对对实习没错而且当时被成功的留下来那很不错了就觉得是很幸福的所以当时其实说大家想要去的地方要么就是银行要么就是叫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也是一个主要的方向读金融相关的读会计相关的然后券商

证券公司这个是金融专业对吧对但是我印象当中还有一个比较热门的专业叫计算机专业也有不少人他们也想要去银行何必呢对当然银行也需要对吧应该还有蛮多的互联网企业新兴企业刚刚开始所以也招走了蛮多的计算机专业比如说当时的网易新浪对吧搜狐搜狐

这个都是古早的东西了现在的很多人都不知道新浪不就是微博吗对当时那个三大门户网站你绕不开这些地方你都绕不开当时还没有百度呢你就先上一个新浪然后从新浪再去别的地方对门户网站没错然后还会有一些他如果读的是计算机的话他会去一些联想

方正什么清华同方这个当中啊有一部分更优秀了相对来说可能他除了这个我们刚才提到的自己的计算机的技能外可能对语言各方面也不错英语也挺好他有机会往外企走一走那个时候外企 IBM 啊微软啊惠普啊思科啊甲骨啊这些其实也有机会

那一波如果进去整个到现在肯定也就是高管了那个时候中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心智还是差别蛮大的没错而且尤其是我觉得有一些所谓的福利的部分就是我觉得这个是早期在外资感受特别深刻我举一个很直接的例子那个时候的制航行长他都是基本上是台湾香港新加坡美国这些地方来的人他在国内都是有房子

是那个时候房补一个月是两万块钱就租金两万块没错所以到后来有很多人就用房补去买房了这个怎么讲呢在早年你说

工资都没有这么高怎么还有一个房子对外资的所以在整体的我觉得当时大家的看法中嗯一直觉得哇外资还是一个高大上啊现在可能就还好随着这个 2000 年左右啊 80 后这一代人开始进入到这个就业市场以后啊嗯真正给 80 后带来机会的一些东西就出现了是吧哎

这个是我们都经历过的印象是 98 年开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改革福利分房取消变成了商品房经济取消了房产的福利变成了货币分房确实机会出现了但是刚刚出现的时候 80 后还太年轻了 80 年生的到 00 年也就才 20 岁你说房地产市场改革跟它有啥关系没有关系我印象很深刻你刚才说到福利分房这个部分

那个年代的人包括我们父母啊他对于经济和房产这些东西是没有认知的就是我家有遇到一个感受是我比如说我爷爷那个年代那更早更早了那时候是分给他的这个房子等于是现在的洋房嘛没错比如说你家有两个人那我就分你两间很正常我爷爷说我们用不了两间啊是这样子的住一间就够了一间你拿回去第二个行为就是

我妈妈那时候在厂里面算是一个优秀员工集团公司其实有分房的这个名额所以也分给你她又不要不要她觉得自己不配她觉得就是自己还没有配得上那个东西觉得如果拿了会有很多人非议就是这种状况那个房子呢在这个金安区的很中心的位置啊

当时那个父母辈的那一辈呢他们都是认为房子呢是靠分的对吧都是福利分房我不可能自己会主动的去买一套房子没错不太会但是这个现象呢到什么时候开始改变了呢就是当房地产市场开始逐渐改革之后会建很多的新房嘛对吧我要房地产商品化变成可以销售的时候呢就是有很多的旧区要进行拆迁所以当时呢有很多人就说哎呀穷人翻身靠拆迁就回家看到那个字

要拆 80 后的我们应该也或多或少可能有机会经历拆迁对 是的所以当我小的时候我也会想说什么时候能够拆到我们家很快大概就在 2000 年左右的时候就拆到我们家 02 年末对我来说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个就是那一年我们家拆迁了当时就憧憬未来的幸福生活没错

我跟我爸妈妈妈住在一个 17 平米的上海老式的石库门的房子里面这个大家比较多的一个状况对所有的吃喝拉撒都在里面也没有所谓的公共厕所没有的反正就是我们生活在那个年代大家都有感受

所以 17 个平方米拆迁了以后我们就想可以买大一点的房子了吧对就是 03 年左右当时在我们家附近的商品房也已经开始有销售了我印象中大概是 8000 块左右一个平方哇 03 年我们家是 17 个平方当时想说拆迁能够拆到多少钱呢商品房 8000 块我们家拆迁最后得到的补偿款是 17 万

所以只是按一万一平来拆按一万一平因为当时反正一堆政策那个时候我也年轻不懂反正都是我现在弄一弄都父母去交流的最后拿到了是 17 万 17 万的所谓动签款拿到之后其实在拿动签款之前我跟我爸妈说我们要快点去买一套房子因为马上要拆了对但是钱没下来不能买所以就眼睁睁的看着房价还是在往上涨

当拿到了 17 万的时候我们就再去看房子的时候发现已经比我们当初开始得到洞前这个消息的时候房价已经开始涨了我们家在 4 月份左右拿到了洞前款去上海非常著名的一个一号线的中间站叫新庄站外环外去那边看房子当时看房子看到了两个选择一个就是大概在 90 平左右的一个六楼房大概售价是

27 万看到另外一个四楼的楼层好一点小一点大概在 80 平左右当时是 24 万最后去选择说选了一个稍微大一点的然后贷款就多一点所以第一套房是我父母买的那我也看着这个一整个流程下来都走完了走完了如果没有动钱这件事情我们也不可能去买房子

所以在那个年代我觉得对于我来说有比较深刻的感受当时呢我们那边也是拆但是我们那边正好拆到我们这一排我拆了我拆了停下来了他因为我记得特别清楚就香港的开发商他来拆他给的方案啊跟你刚才给的方案有一点不一样了

我们当时会面临两个状况他会给你两种选择第一种叫给你拆迁赔付款就给你币钱补偿你爱干嘛干嘛你要出去玩也可以第二种呢就是他给你一个方法叫原拆原迁我把你这个三层的小安房拆掉我要造一个三十层的那未来呢我可以在里面给你选一套比如说你现在平米是四十平他未来选一套如果是六十平那当中有一些差值你要去补

那这个差值当中的这个房价呢当然他不会以当时的房价他还是给你个优惠比如对外销售 8000 按照你 4000 当中有一批人呢是真正靠了这个所谓的原产原签拿到了自己的所谓第一个不动产没错而且现在来看这个不动产也许是他后来再去置换房子或者是做投资或者干嘛的第一桶金

那这个机会我觉得很多人是把握住了没错真的我刚才讲的那个情况就是我们不是开发商来拆的所以我们得到的政策其实不太好不太一样没有那么好也没有原差原怀的计划只是给你一个补偿我们刚好的情况是什么就是我们家所在的那个居委也有很多套房子我们是前两排

所以就拆前两排后面都不拆所以我们当年拿到的补偿款大概是十多万在去年后面的所有的牌全部都动掉了那现在是现在他们拿到的补偿款当然是以百万计但是谁更优谁更劣其实也说不清楚当年的 17 万你说现在能拿多少和现在的百万其实已经不是一个数量级别哪怕你现在能拿百万也不见得能够买到当年的那套房是的

所以从 03 年开始啊洞拆迁逐渐多了起来以后商品房逐渐热热起来以后所以房价就出现了比较大的一个征服其实前一段第一轮的这个房产市场的上升跟我们没有直接的关系你当时根本就没有钱买我记得我特别有意思我那时候还我还会抱怨我爸当时有他温州的朋友我们如果在江浙户的地区啊特别会清楚有一个名词叫温州炒房团但是他当时的方式都是贷款

能贷多少贷多少尽量少用自己手中的钱这种方式也是最大的杠杆化所以我觉得他们对于经济学的运用比我们强得多我们是觉得我能付多少付多少尽量少贷款不要背债这好像是我们过往的一个心底的一个刻板印象但是他们用了这个方式以后我记得很清楚当时买的是叫中凯城市之光就在成都路这边买这个东西的时候就说 8000 一瓶

那么现在十几万然后当时买的时候我就说爸你为什么不去他说你知道吗他们那时候每个月要还多少钱我那时候工资多少钱我可能还两个月就还不上了他们可能在外面各种借就硬扛着那一波等着房产市场上去以后抛了一套然后又有钱回来他说我们不敢赌

对也是由于因为受到很多资本的这个追捧所以这个房产涨幅还是蛮快的所以到 05 年的时候印象中是就是有一个叫做国八条出台政府为了抑制呢这个房价上涨过快出现了国八条主要是为了稳定房价然后呢也是希望能够调整一些住房的结构这个应该印象当中是政策第一次对房价进行调整这比较明确的指标了明确的指标但开发商呢所以也是蛮配合的

但是呢效果还是非常有限到了 06 年呢这个一看不行啊这个房价还是在涨啊所以这个又出了一个国六条国六条呢我们就看了就比较有时超性了它是要求市场上增加这个 7090 政策增加小户型中小户型中小户型我觉得对 80 后的影响会比较大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到 06 年呢 80 后第一个这个也到了失婚年龄了哦

没错对吧第二个也经历了一波小小的积累当然这个如果要买房还是比较困难差一点先去股市正好那几年开始就是股市也进入牛市没错我觉得是几个原因一起去推升的没错当时我印象很深有两本杂志对我还是蛮有帮助的花花公子对

那个可能要有美元才能买到当时第一本杂志叫做理财周刊这么早有这个概念了那个时候我们在银行工作那一定要看的必须要看的也有知识理财周刊上面有一句话叫做你不理财财不理你那么早对的第二本杂志叫做诸受情报诸受情报

这本诸多情报讲的是上海市所有楼盘的当月的价格供给和价格走势那很厉害啊这么早已经有一个指向标的一个杂志了对对对所以这两本杂志对我印象很当时的这个平均的房价印象当中应该已经到了一万块两万块以上了好的可能要上两万了如果你想要买一套可能要两百万那

那算上首付 30%的时候呢你要拿出 60 万对于一个刚工作可能五六年三四年的这个年轻人来说你要拿出 60 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没错那这个时候呢就出来了一个概念当时叫做阶梯买房哦这个怎么说法不要想要一步到位

你不要一步到位买一个 100 平的你先买一套小的然后呢过两年了再换一套这样呢你就可以跟上房价上涨的这个步伐也不至于你说我攒了三年前一看房价脏了就是先入场对的享受它的增幅第一个就是我有了这个概念说先买一套小的

所以后来呢我就把总价框定在 100 万左右当中去选那总价框定 100 万左右之后呢去选的时候呢又发现一个问题你要是选市中心 50 平米左右的小房子一房还是买一个比较较远的地方可能可以选到 100 平的一个大房子又来做选择了当时我的不管是客户也好还是我的这个老板们有很多都是台湾过来的

他看过这个房产市场的走势所以他告诉我说我们不是要做评估吗房产来提呀

房产主要看三个指标看它值不值钱第一个指标叫做地段第二个指标叫做地段第三个指标叫做地段重要的事情要说三次所以只看 location 只看 location 最后我就选择说还是看地段吧买一套室内的小一点的 50 平左右的但 100 万的房子首付也要 30 万没错拿不起紧接着就是政策又出台了国家知道了国家知道了听到了你的许愿

这个年轻人我要支持他一下他说我们对 90 平米以下的房型首付只要两成就好了这就帮你帮忙真的是对不对首付一百万那我拿游戏机跟你换我就要不吃钱两成只要 20 万没错所以就有机会开始入手可以买到一套自己的房子为以后的将来做准备

所以真的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在聊政策的时候可能更多的聊的是政策本身的一些影响但真的落到老百姓身上其实有时候真的是不一样的就刚才麦杰克老师分享的这个故事如果从个人的感受上你对于这种政策的感恩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你在某个时间点踩对了这一步你后面整个节奏会好很多对的如果你当时没有感想这个政策我可能也就闲着

也就没拿我就只能看着对继续涨啥也做不了所以在 06 年这一波政策之后呢就是出现了一些一波回调嘛又开始涨到 07 年开始信贷收紧就是在那个空间你只有踩对那一波政策才有机会说上车对因为 07 年我这个印象比较深刻了因为那时候的花旗也在做房贷的业务是一个客户正好可能时间差了一点他的首付的金额就变化了

因为说从新的政策开始就是你比如说首付你不能低于 40%了是那而且利率要上浮这两头都出现我觉得当时的这个调控的最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房产市场一直是比较火热第二方面就是因为大家在那波史无前例的牛市中赚到钱了

像我们现在你赚到钱你有很多地方可以去没错各种资产配置你可以出境你可以玩你可以干嘛对那个年代好像你除了买房子你也没什么选择那换车呢因为当时这个汽车的选择也不像我们现在什么各种新能源各种海外进口很多他最后的选择就是要不我就把赚的钱换一套房子

那又催生了就是房产市场还往上走所以我觉得国家出台当时的这些政策也是非常有针对性没错没错没错所以接着我来个故事刚才我们讲说我买到的第一套房可能是一个 50 平米的一房那同年呢其实在上海的陆家嘴地区一套大概在 100 平米左右的三房这个售价大概在 280 万左右那时候也算蛮贵

也算蛮贵了但是呢因为受到这个政府的政策信贷影响啊它开始收紧所以租售市场同时受到影响所以这套房子的主人也就是刚好是我的客户他买进来当然是很便宜几十万买进来的所以他说哎我要把它出售挂牌半年基本无人问津哇这么久一直到 08 年的年初的时候终于有一个本地客户啊看中了啊所以最后以 280 万的价格成交哦

所以成交之后马上就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就是 08 年 4 万一就是了真的是啊抛的不是时候你看 280 万到 08 年以后我再去看那套房子已经到 560 万了

对吧所以那个时候你说如果有足够的资金入场哪怕你不入小户你入一个大户也是一样的前提是有资本而且为什么在中国买房一直作为一个可能大家很热衷的一个部分去做原因就是因为大家在那些年的红利当中吃足了觉得

觉得说不会跌的跌那一会儿马上就涨起来了但大家想一想其实一样我们在看比如说美股的时候也会说到所有人觉得美股这跌两天你看又涨了吧还是不一样所以金融市场我们始终第一点我觉得是没有只涨不跌的状态第二跌了以后到底用多久能涨回去可能才是你要考虑的最主要的原因

否则你每次觉得我买进去反正不会跌的但有可能比如说你如果是买在 08 年你自然今天你可以很骄傲但你买在 1920 年恐怕我觉得你的状态不会那么好了对吧没错所以随着 08 年四万一入场救市之后 09 年房价就暴涨大概 25%当年又涨这么多所以政府一看不行的 10 年又开始先购所以你看当时的政策就是

怕它不涨又怕它乱涨一涨开始就限制马上控制马上就要控制所以从 10 年开始的又开始限购限购的同时还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做房产税上海重庆应该是率先开始通过税收手段来调控市场的虽然这个比率也不高对吧但是这是这个信号释放的是的我要开始管了对对对所以我们刚才一直在讲说在上海这个一线城市其实你看到的房价是波动蛮大的

上升的这个机会比较多没错其他城市有没有机会这个也只有请你分享了因为我已经想起来就是我们刚认识的时候的你的这个故事了十年前了已经是对那时候我们应该是去出差还是什么然后你说我可能过两天要去处理一下房产我听完这个有点厉害对吧一听处理的那个城市当然现在我觉得那个城市很好但是当时我觉得就是好像有一些停滞不前

对当时是什么想法呢因为第一个就是说自己的小房子买好了也看着这个房价在蹭蹭蹭的往上涨然后手上呢又稍微积攒了一些资金但我再要投一投这个好像有点不太够就投上海不够了然后呢我们就把眼光放向了全国当时呢因为我在一家外资银行有很多的这个外资客户啊他们也把眼光放向了全国他们觉得上海的房价已经太高了早来早去发现了两个城市一个叫武汉

一个叫重庆为什么那时候没有看成都呢你说的好为什么没有看成都呢因为上海有一条河叫苏州河把上海分成了两块武汉旁边也有一条河

然后重庆旁边呢有两条河啊一条叫嘉陵江哎一条叫长江啊所以从地理位置上看呢就是那个当时那个大神分享河会带动这个经济发展哦成都没有这两个城市看好嗯所以很多人就去了重庆和武汉去买房嗯当时呢我想说哎那我也去看看啊

我也去看看所以我也跟着那个出差去了重庆重庆去看的时候呢确实房价便宜啊上海这个动辄两万的单价在重庆这里五千好一点的六千再好一点的八千上海不是有一条苏州和奋城浦东和浦西吗对浦东那个陆家嘴那个房价蹭蹭蹭往上涨

重庆也有啊也有那个嘉陵江长江划成了那个叫做曹天门曹天门对面是那个南岸还有江北嘴跟上海第一位就非常像所以复刻了复刻了对不对所以我就去找嘛当时那个看到最后看中了一个楼盘这个楼盘的开发商叫做何继皇府那是有背书的何继皇府李嘉诚开发的一个楼盘当时的价格应该是在 7500 块钱

100 坪 7500 你说 75 万 75 万对首付 15 万因为我就只有这么点钱对不对我只能买得起这个所以我想说投吧就投这个当时和几个好朋友还是跟人一起的还不是我一个人投的几个好朋友说我们一起组团组团人家温州炒房团我们也炒人家炒我们炒别人所以我们就去重新就投了这样一个标的当

当时没想到当时重庆市的市长是黄奇帆同志黄奇帆同志说了我要让重庆的每个人都买得起房子不能涨完了所以从 09 年我们买了这个房产开始到 15 年吧

我们撑不住了基本上没什么基本上没有变化大概是 75 万买入的出手的时候大概在 90 万在那个年代来说这个涨幅是有点离谱了 90 万你说涨嘛涨了但是呢这个剩下的钱都付利息了对也没有意义了好在没有赔啊你知道吗对是的通过这个我就总结了一个经验就是千万不要去投资自己不熟悉的市场

我不知道然后我以为我知道我以为我知道你看上海这个情况重新这个情况也不是一样不是一样路家嘴蹭蹭蹭往上涨你这个江北嘴动也不动

对千万不要投资自己不熟悉的时候第二个呢就是这个资产实在太远了我要去处理这个资产我必须要坐飞机去重新所以这两年我觉得不是一个成功的投资案例所以我有一点庆幸啊同年除了有很多一部分的这个朋友在说要去国内其他城市去投房产还有人说我要去澳洲投房产去日本投房产去新加坡投房产所以

所以那些人那些人我不敢问可能人家已经自由了也有可能问完反正自己也不舒服那还是不要问对对对我想说还是不要问了 2015 年卖出以后投一点比特币那就也自由了你看机会还是很多的对关键看你怎么样去拿我对对对

所以房产市场我觉得可能在 15 年以后因为 15 年其实后来上涨那波也是因为其实股市又迎来一轮我们的就是所谓的股市和房市联动性还挺强的所以如果你能够刚好踏准节奏那就很厉害了你在股市涨的时候卖了然后投入到房市那就厉害了房地产之后涨了之后你就把它卖了又进到股市这两人穿越剧嘛对这简直是无敌了但是如果我反过来呢那就死了就左脚踩右脚

给自己踩到地下室对也有可能所以后来我记得如果 15 年以后比较印象比较深刻就是很多城市开始那个限购了限购了对的比如说我们刚才聊到成都对我们觉得这个看上去这个城市还是挺好的对生活什么也挺好后来很多城市都是有限购的没错没错而且早期因为为什么投异地呢因为也是因为房地产市场整个机制没有联网哦

它是限购但是它不联网它只能查到你在当地的情况后来就是通了以后你也不要想了为什么 15 年称不出把它卖掉了呢因为 16 年开始联网它查你这个就算二套房为了怕暴露赶紧撤你看风险意识还是很强所以

所以后面几年的事情我觉得大家可能就比较了解了 16 年开始大家都很知道了这个房地产一直过快开始限购限购一层一侧也就是说每个城市有不同的政策然后央企也被要求退出房地产市场然后房主不炒各种这种信号都出来三条红线限制负债率防范金融风险加速什么行业整合内容都有了对 80 后来说的红利有没有我觉得这算一个

这真的算一个所以就业的时候有一个比较大的就业市场当你就业以后有了一定的资金在选择资产的时候房产当时应该这样说就你基本上无差别买入是多少能赚没错我们赚多少这个再看而且况且因为谁的年龄你是到了那个年龄需要有着刚需有着刚需对吧我不是为了投资我就是纯粹是刚需完全不同

所以这两个我觉得都算那我觉得还有一个点也是其实 2000 年以后还是有一波所谓的这个创业浪潮因为有一些企业我们现在听起来大名鼎鼎比如说阿里巴巴腾讯但这些在 2000 年初的时候还是一个雏形都没有可能你根本就不知道它是什么情况包括我们其实对于很多时候我们在聊腾讯的时候我们对于它观感是比较差的

因为觉得可能它更多就是抄袭对你把别人的 ICQ 拿来变 OICQ 别人的什么东西换成我的没有感觉到有一种真的是完全不一样的当然阿里巴巴给电商和互联网的这些所有部分带来了很多新的内容但是在 80 后我觉得感受都是在后面了在前半段时间你没有感受到是那我们感受的是什么就是我觉得创业是当时很流行的一个说法

我觉得在当年有一个好处为什么大家说叫百花齐放就是因为监管没这么严格没错不像现在就是很多就是红线都给你拉住了你完全不能做当年比如说我的隔壁邻居他比我大个两三岁所以呢他就当时考试但是他大学没考上那他没办法就能就业了如果你就我们现在的这个观察去看一个大学没考上的人读书也不是特别好那你在这个市场上那干嘛呢包工头哎

不会是做就是苦力活或者之类的对没有这个比试的作用但是你的就是你的选择可能比较少但是他当时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呢就是因为他英语还可以啊

但是数学和语文都不行他当时就是去做外贸我觉得外贸是我们在 80 后真正也遇到过曾经的一波的所谓的黄金的这个年代没错没错中国加入 WTO 之前其实中国的外贸都是有配额的今天你说我义乌做了一批货

我国外也找到了供货商我们两个就能对接了吗不行你没有这个份额你要找到当中的外贸公司进出口公司对你要找到他去拿下这个份额然后他就跟单外贸助理这些一点点开始做做到后来就是有个机会给到他了为什么因为中国加入 WTO 了加入 WTO 的对于外贸行业的好处是份额这件事情放开了放开了额度没了也就是说你手头有供应商和客户你就可以做业务

所以他前两年累计的所有这些国内的供应商以及海外的客户客户其实才是你的最重要的资源但是英语他只会跟你沟通你已经跟他做了两三年生意他肯定相信你然后他在国内就做了一个小的外贸公司就两头做这个业务其实就倒腾赚得非常多而且他赚的是美元当时美元你没有其他渠道换的你不像现在我到什么美元收进来我再结会以前都是找黄牛

这个汇率多少呢我还记得他当时去拿了美元去换了以后带我请我去吃饭的那个钱 8 块 6 哇塞就黑市换的所以呢他当时通过这个做法可能很快就做到了 100 万了他的这个逻辑线又跟我们刚才说的一部分有些匹配 04 年买了房子如果你要说从 80 后的我们谈的这个所谓的

红利的这个角度来说他不管是读书好或者不好都有一些机会是关键是你能不能把握住没错或者说在把握住第一轮以后后几次的选择是否正确如果后几次的不正确其实我们现在看到这些红利也不对

所以我觉得创业在当时大家听到的时候一开始对于你就是一种觉得你很厉害是但再早的时候就是如果是七零红那个年代不是一个创业年代你做的时候大家觉得叫个体户对对对大家对你是一个比较鄙视的对你又没有编制又没有什么东西你自己做就叫个体户所以反过来说就是在上海其实打工或者说在企业里上班的还算比较多的对对真正能够创业的能够闯得出去的可能在上海还没有那么多

对江浙还是比较多江浙还是比较多对所以为什么江浙的 GDP 大家看到这个状况嗯但有时候也会觉得其实我们开玩笑有时候说他说哇你们上海人好有钱我说这个房子里面住的都不是你放心这里面基本上都是周边的对对

如果我们回顾我们的整个生涯的过程中,我们真的还是挺感恩很多政策,给了我们一些机会。但是如果我们也在想一个问题,今天换到 90 后,换到 00 后,难道在他们的年代里面,以上提到的所有机会都没有吗?还是说它只是变了一个模样,

我觉得我们应该找一个 90 后来告诉我们我们可以先找 90 后对然后再找一个 00 后但是我们可能邀请一个 94 95 吧我觉得差不多稍微往后一点的年代的时候会有一些变化他也能告诉我们比如说我的小时候我们可能流行的是什么我们去做一些类比很有意思的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比如说卡牌

90 后玩的卡牌和 00 后又不一样他们的股资经济和我们当年看到的初阶的股资经济差太多了对所以我们看到的所谓的电子游戏和这些文化的冲击在现在也不一样没错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红利关键是你怎么样去把握它

是其实我们也不光是想说要聊一些红利我们主要是想说这些我们都经历过的共同的回忆在今天能够给我们还是带来一些温暖的我印象好像有一段玩笑话就是说 80 后小时候呢上小学的时候呢大学不要钱上大学了呢小学不要钱

对没毕业的时候呢工作包分配毕了业以后呢工作不包了自己找工作以前学习不好呢要背老师嘛现在孩子学习不好呢还要背老师嘛小时候呢就生病了没钱看病现在生病了呢有钱也不敢开病身体要重要所以呢我觉得在分配房子的时候呢没赶上那房子掉价的时候呢不知道你有没有赶上那房子狂飙的时候呢我赶上了哈哈哈哈

所以不管怎么样这些都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回忆和经历对所以也是分享给大家我们 80 后看到的东西如果我们分享的不够也欢迎大家来分享给我们你更多的回忆有趣的东西包括有一些我觉得如果你也愿意分享一些我们说的一些小故事和你小时候的一些观察

我们希望大家在评论区里面留下自己的一些部分好希望今天这期能够激起大家的一些回忆好的谢谢大家今天就到这里拜拜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