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82:「妳要想办法让自己被污染得漂亮一点。」

EP82:「妳要想办法让自己被污染得漂亮一点。」

2021/2/28
logo of podcast  一天世界

一天世界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music#music and music reality shows#arts#social issues#life philosophy#hi-fi discussion#expat life challenges#work-life balance reflections People
李如一
罗敏
页边
Topics
@李如一 :电声放大后的声音并非真实声音,录音技术本身就具有侵入性,对原生文化的保护也并非易事。他认为,20世纪初欧洲唱片公司到世界各地采录当地民间音乐的行为,是殖民主义的一种表现。他认为,获取原始的民族音乐素材非常困难,这与录音设备的缺乏和环境的危险性有关。他认为,对民族音乐的采录和传播,往往伴随着奇观化和商业化的过程,这在中国和外国有所不同。一些唱片公司对世界各地音乐的采录和出版,促进了不同音乐文化的传播。中国对民间音乐的整理和保护,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往往缺乏商业化的传播途径。云南彝族地区的烟盒舞VCD的广泛传播,体现了当地居民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一些电影在乡村地区的自产自销,也体现了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快手等平台的成功,说明了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一直存在。他认为,随着年龄增长,高频听觉灵敏度会下降,这与音乐和养生的话题有关。他认为,耳机测评应该注明测评者的听力数值。他认为,音乐创作是一个体力活,在数字音乐时代,这种体力消耗被隐藏了。许多消费品的生产过程都充满艰辛。在一些偏远地区,音乐创作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不需要像现代社会那样复杂的生产流程。数字音乐工作站的普及降低了音乐创作的门槛,但也改变了音乐创作的过程和状态。 @罗敏 :古典音乐的真实性源于其固定的演出场地和乐器排列,以及对现场演出的追求。她偏好当代古典音乐是由于聆听习惯的养成和对特定作曲家、唱片品牌的偏好。获取原始的民族音乐素材非常困难,这与录音设备的缺乏和环境的危险性有关。学者对民间音乐“放生”的担忧,可能是担心其原有的纯净性和与世隔绝的状态被破坏。个人听力状况与年龄和音乐聆听习惯有关。 @页边 :民间音乐的高亢音调可能与采风行为和表演性质有关,并非所有民间音乐都高亢。参与式观察法强调研究者深入被观察者的日常生活,从而获得更私密的观察结果。录音设备的出现会影响被采录者的表现,长时间的接触才能获得更真实的记录。对原生文化保持纯净状态的愿望,是一种理想化的想法,在现代社会几乎是不可能的。随着年龄增长,体力下降会对创作造成影响,但创作本身也可能带来生理上的正反馈。

Deep Dive

声音、文化与创作:一次关于真实性与养生的对话

录音技术是侵入式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保护原生文化就毫无意义。我始终认为,养生是创造的敌人。

这次对话围绕着声音的真实性、民族音乐的采录与传播,以及创作与养生的关系展开。我们探讨了录音技术对音乐的影响,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音乐传播的差异。

电声放大与声音的“真实”

我从Frank Sinatra的“crooning”唱法说起,这种低回吟唱的风格,只有在麦克风出现后才成为可能。这说明,电声放大后的声音,并非“真实”声音的纯粹再现,它是一种经过技术处理后的产物。 录音本身就具有侵入性,它改变了声音的原始状态。

罗敏则认为古典音乐是例外。古典音乐的演出场地和乐器排列相对固定,对现场演出的追求,使得录音成为对现场的“无限逼近”,而非简单的复制。她对当代古典音乐的偏好,源于长期的聆听积累,以及对特定作曲家和唱片品牌的偏爱。这并非刻意为之,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筛选过程。当代古典音乐的受众相对小众,这与唱片获取途径(例如,早期的打口碟)有关。

民族音乐的采录与传播:殖民的回声与文化的自发

20世纪初,欧洲唱片公司到世界各地采录当地民间音乐,这在本质上是一种殖民行为。获取原始的民族音乐素材极其困难,不仅因为录音设备的缺乏,更因为环境的危险性。我曾参与过一个中国民族音乐采录项目,亲身体会到这种困难。

我们讨论了云南民族音乐的采录和传播。罗敏分享了她对云南本土音乐的了解,以及她参与的民族音乐采录项目。她提到,一些学者担心对民间音乐的“放生”会破坏其纯净性,但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想法。

事实上,云南彝族地区的烟盒舞VCD的广泛传播,以及一些电影在乡村地区的自产自销,都体现了当地居民对文化产品的旺盛需求。快手等平台的成功,也印证了这一点。 法国Ocora和日本King Records等唱片公司对世界各地音乐的采录和出版,促进了不同音乐文化的传播,这与中国对民间音乐的整理和保护方式形成了鲜明对比。在中国,对民间音乐的保护往往缺乏商业化的传播途径。

高亢的歌声与参与式观察

页边指出,民间音乐的高亢音调可能与采风行为和表演性质有关。并非所有民间音乐都是高亢的,这取决于观察的场合和上下文。他以卢沽湖的经历为例,说明了在非表演场合下,民间音乐可能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参与式观察法强调研究者深入被观察者的日常生活,才能获得更真实的记录。录音设备的出现会影响被采录者的表现,长时间的接触才能获得更真实的记录。

养生与创作:燃烧生命还是细水长流?

我们还探讨了养生与创作的关系。我提出,养生可能是创造的敌人。许多伟大的艺术家,他们的身体状况并不理想,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创作出伟大的作品。 罗敏和页边也分享了他们各自的创作经验,以及体力下降对创作的影响。创作本身也可能带来生理上的正反馈,这与养生并不矛盾。

日本艺术家的长寿和高产,以及他们对“细水长流”创作方式的偏好,值得我们思考。 在数字音乐时代,音乐创作的门槛降低了,但音乐创作的过程和状态也发生了变化。 我并不认为这是理想的状态。

结语

这次对话并非对上述问题的简单总结,而是对声音、文化与创作之间复杂关系的一次深入探讨。我们既看到了录音技术对音乐的影响,也看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音乐传播的差异;既看到了对原生文化保护的理想化愿望,也看到了文化自发传播的强大力量;既看到了创作与养生之间的张力,也看到了创作本身可能带来的正向反馈。 这些思考,将持续影响着我对声音、文化和创作的理解。

Chapters
麦克风的出现让低吟浅唱的演唱方式成为可能,因为麦克风可以放大声音,歌手不再需要大声演唱就能让观众听到。
  • Frank Sinatra 等歌手使用低吟浅唱的 Crewning 唱法。
  • 麦克风放大声音的功能让低吟浅唱成为可能。

Shownotes Transcript

简介

录音技术是侵入式的,但保护原生文化不被侵入不仅徒劳,也是无益。

养生是创造的敌人。

《一天世界》在未来不会承接广告(更加不接受软文或「植入」)。我鼓励您成为会员,每月三十四元,让《一天世界》真正做到无所畏惧,并帮助我在后稀缺时代尝试写出别处没有的文字。年付会员还可参加不定期抽奖。入会信息请访问 member.yitianshijie.net(支持信用卡与支付宝)。

《一天世界》网站:https://yitianshijie.net 《一天世界》博客:https://blog.yitianshijie.net

[

相关链接

](https://blog.yitianshijie.net)

* 同样的三人组录的第八十一期《一天世界》

登场人物

  • 页边:前《壁下观》主播
  • 罗敏:《一天世界》听众,另外两人的朋友
  • 李如一:《一天世界》《灭茶苦茶》《無次元》作者

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