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No.94 串台|四时有惑:聊聊资产、资源、杠杆、职场形象和机会成本

No.94 串台|四时有惑:聊聊资产、资源、杠杆、职场形象和机会成本

2022/10/24
logo of podcast 三五环

三五环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刘飞
一位活跃的主播,通过播客分享各种主题,包括商业故事和文化内容。
戴DEMO
苏杰
Topics
刘飞:职场经验和技能的价值取决于其复用性和对环境的依赖性。互联网行业早期有效的方法论,随着行业发展和细分,其有效性和复用性降低,不再是有效的资产。 职场经历积累的东西,哪些是资产哪些不是,取决于其复用性和对环境的依赖性。在传统行业,工龄可能是一种资产,因为它代表着资历和在特定规则环境下的经验积累。但在互联网行业,长期工龄可能成为负资产,除非达到一定职位。医生和律师的资产是其专业技能和经验,而非工龄。有些职业的资产是工龄,但其方法和经验不一定构成资产。在职场中,资产的底层是声誉,而声誉由作品和经历构成。职场声誉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依赖组织和平台的杠杆,另一种则可以独立产生价值。创业和在公司内部工作,底层逻辑相同,都是利用资源和能力创造价值,只是环境不同。资产对环境的依赖性不同,决定了其价值和风险。一些资产(如老牌软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为其需求稳定且收益明确。一些资产(如理发师的手艺)对环境依赖性较小,但天花板较低。大环境变化会影响人们对资产的价值判断。在不稳定环境下,“手艺”类资产更具价值和安全性。“手艺”类资产虽然依赖性小,但天花板较低,通常是“手停口停”的模式。通过作品提升声誉,可以将“手停口停”的资产转化为具有杠杆效应的资产。“手停口停”的资产可以通过增加杠杆(如开理发店)转化为持续产生收益的资产。自媒体创业有两种模式:个体户模式(手停口停)和工作室模式(可流程化生产)。“把自己作为资产”是指持续增值和创造,而不是被动接受工作。创造价值比单纯输出劳动更能积累资产。基金经理持续创造超额回报的过程,就是积累资产的过程。新入职场的建议:在大厂积累经验、人脉和对平台运转逻辑的理解。年轻职场人容易过分关注薪资,而忽略其他更重要的资产积累。年轻职场人建立职业决策模型时,薪资只是短期波动,而非真实价值体现。职场选择不应只考虑薪资,还应考虑其他因素,例如能力提升、声誉积累等。 苏杰:职场经历积累的方法和经验,不一定能成为个人资产,因为其复用性低,容易受环境变化影响而失效。互联网从业者容易忽视传统资产(例如实体店)的价值,但这些资产可能更能产生复利和安全感。职场打工所得的经验和技能,是否能算作个人资产,取决于其是否沉淀在个人身上,而不是仅仅沉淀在公司。互联网行业早期有效的方法论,随着行业发展和细分,其有效性和复用性降低,不再是有效的资产。职场经历积累的东西,哪些是资产哪些不是,取决于其复用性和对环境的依赖性。在互联网行业,长期工龄可能成为负资产,除非达到一定职位。传统行业(如国企)和一些专业领域(如医生、律师),工龄代表着资历和经验,是重要的资产。医生和律师的资产是其专业技能和经验,而非工龄。有些职业的资产是工龄,但其方法和经验不一定构成资产。在职场中,资产的底层是声誉,而声誉由作品和经历构成。职场声誉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依赖组织和平台的杠杆,另一种则可以独立产生价值。创业和在公司内部工作,底层逻辑相同,都是利用资源和能力创造价值,只是环境不同。资产对环境的依赖性不同,决定了其价值和风险。一些资产(如老牌软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为其需求稳定且收益明确。一些资产(如理发师的手艺)对环境依赖性较小,但天花板较低。大环境变化会影响人们对资产的价值判断。在不稳定环境下,“手艺”类资产更具价值和安全性。“手艺”类资产虽然依赖性小,但天花板较低,通常是“手停口停”的模式。通过作品提升声誉,可以将“手停口停”的资产转化为具有杠杆效应的资产。“手停口停”的资产可以通过增加杠杆(如开理发店)转化为持续产生收益的资产。自媒体创业有两种模式:个体户模式(手停口停)和工作室模式(可流程化生产)。“把自己作为资产”是指持续增值和创造,而不是被动接受工作。创造价值比单纯输出劳动更能积累资产。基金经理持续创造超额回报的过程,就是积累资产的过程。版权收入是一种“躺赚”的模式,但其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和衰减期。将积累的资金进行投资,是获得“躺赚”收益的一种方式。资源和资产的区别在于,资源是外部可调动的,而资产是自身拥有的,可持续增值的。资源是可消耗的,而资产是可持续增值的,并能产生复利。版权不是资产,影响力才是资产。职场中的资产是那些能够持续利用,并提升杠杆效应的东西。个人IP去个人化,形成可持续运作的体系,是更高阶的资产模式。追求资产增值和复利,而非单纯的“躺赚”。将琐碎工作外包,可以提高杠杆效率,降低成本。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能力和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至关重要。利用团队和劳动力作为杠杆,也是一种资产增值的方式。个人的天赋和优势,需要结合时代和环境进行选择。找到自身优势,并利用杠杆效应,是资产增值的关键。职业选择是一个ROI(投资回报率)问题,需要权衡成本和收益。职业发展路径并非预设的,机会和选择会影响最终结果。流量型和品牌型内容的营销逻辑不同。流量型内容容易受平台算法影响,而品牌型内容更能体现个人资产。个体户模式的自媒体,需要走品牌逻辑,以应对内容波动。内容产业的工业化生产,上限较低,但稳定性较高。35岁左右的职业选择,关键在于权衡收益和自由度,放弃不切实际的期望。年轻人的焦虑和困扰,源于不切实际的期望和执念。随着年龄增长,人生会更加清晰,应更多关注积极方面。内在能力(如学习能力)难以量化,但可以通过自身成长来检验。内在增值不等于外部资产,需要将内在能力转化为外部可变现的资产。年轻一代产品经理拥有大量信息和资源,但缺乏将内在能力转化为外部资产的能力。内在能力需要转化为外部可被市场需求的资产,才能被定价。资产的变现离不开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供需和交易成本。机会成本和机会选择因人而异,不能追求同一种资产。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能力和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至关重要。职业发展路径并非预设的,充满了不确定性。不要试图满足所有人的期望,专注于自身价值的输出。成功的咨询公司,注重选择客户,并确保最终结果符合预期。流量型和品牌型内容的营销逻辑不同。不同的人做生意,关注点和底线不同。 戴DEMO:在传统行业,工龄可能是一种资产,因为它代表着资历和在特定规则环境下的经验积累。在互联网行业,长期工龄可能成为负资产,除非达到一定职位。传统行业(如国企)和一些专业领域(如医生、律师),工龄代表着资历和经验,是重要的资产。工龄是一种虚妄的资产,它只是标签和标识,而非真正的能力体现。在职场中,资产的底层是声誉,而声誉由作品和经历构成。职场声誉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依赖组织和平台的杠杆,另一种则可以独立产生价值。创业和在公司内部工作,底层逻辑相同,都是利用资源和能力创造价值,只是环境不同。一些资产(如老牌软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为其需求稳定且收益明确。播客受众应预设一定门槛,才能进行深入探讨。将“手停口停”的资产转化为“躺赚”的资产,需要寻找合适的杠杆。通过流程化和团队化运作,可以将个体资产转化为具有更大杠杆效应的资产。版权收入是一种“躺赚”的模式,但其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和衰减期。个人在职场中积累的声誉和信任,是重要的资产。将琐碎工作外包,可以提高杠杆效率,降低成本。版权不是资产,影响力才是资产。成功的咨询公司,注重选择客户,并确保最终结果符合预期。个人在职场中积累的声誉和信任,是重要的资产。年轻人的焦虑和困扰,源于不切实际的期望和执念。随着年龄增长,人生会更加清晰,应更多关注积极方面。找到自身优势,并利用杠杆效应,是资产增值的关键。职业发展路径并非预设的,充满了不确定性。不要试图满足所有人的期望,专注于自身价值的输出。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探讨了职场经验、技能和知识等能否转化为个人资产,以及不同类型资产的差异。嘉宾们以产品经理为例,分析了其技能在不同环境下的适用性和可复用性,并讨论了如何将职场经验转化为可持续产生价值的资产。
  • 职场经验和技能并非都等同于个人资产,其价值取决于环境和可复用性
  • 传统行业中,工龄可能是一种资产,但在互联网行业,其价值相对较低
  • 知识和方法论通常需要持续投入劳动才能产生收益

Shownotes Transcript

这是一期串台节目,跟四时有惑的两位朋友,戴DEMO和苏杰聊了聊资产这件事。我们没有准备底稿,就顺着资产的概念,一路聊到了很多话题。虽然松散,但也松弛。我自己听下来觉得很有趣,望有启发。 内容索引 02:15 职场经历积累的方法和经验,不一定能成为个人资产 06:18 工龄作为一种职场资产,底层是时间累积的声誉 10:01 资产对环境的依赖性差异,职业经理人借助公司杠杆,创业者依赖个人资源 15:13 “手停口停”式的资产,对环境依赖性更小,但天花板较低 19:19 如何创造睡后收入?个体户vs工作室的两种自媒体创业思路 22:23 从资产角度理解,职场薪资在职业决策模型中的影响 28:33 有哪些杠杆可以让资产变得更有价值? 34:02 把个人职场形象作为资产,职场社会资本的积累 38:51 资产和资源的区别,信任度、版权、个人IP是不是资产? 42:54 写作输出习惯作为一种打造资产的低成本杠杆 49:10 短内容vs长内容,哪种更有利于打造个人品牌? 52:40 内容创作的流量逻辑vs品牌逻辑 57:37 30代视角下的焦虑感 61:22 把自己作为资产,保持内在增值,匹配市场需求才好变现 66:36 机会成本的个体间差异,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和资产化路径 71:50 人生并非有迹可循,没有任何一种解法可以包治百病 音乐 片头:Where Are You Going (Live) - 海龟先生 片尾:I Want To Break Free - Queen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如果喜欢《三五环》,也恳请能在苹果 Podcast 、Spotify 或喜马拉雅留下你的宝贵好评。感谢! 商务合作&嘉宾自荐,请加微信: wocaishiliu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