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水华:我从记者转型为云南咖啡种植者,源于对美食背后地理和历史的探索,以及对云南宝山高黎贡山咖啡产区的热爱。最初只是想做一条探索中国最好咖啡产区的线路,但最后爱上了那里,并选择自己种植咖啡。保山咖啡产区较小,只有鹿江镇适合种植,因为其海拔较低,气候条件与咖啡生长需求相符。保山高黎贡山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形成了干热河谷,使其气候与东非高原相似,非常适合种植咖啡。云南咖啡种植历史始于19世纪末中法战争后的蒙自开关,允许传教士进入中国,并带来了咖啡种植技术。云南咖啡最初种植在滇西而非滇南,是因为滇西地区拥有更高的海拔,更适合咖啡生长,而滇南地区则更适合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滇西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有传统的咖啡饮用习惯,他们采用原始的烘焙和冲泡方法。英国传教士不仅传播了基督教信仰,也传播了包括咖啡种植和饮用在内的一整套生活方式。滇西地区傣族和傈僳族是受传教士影响最深的民族,他们至今仍保留着喝咖啡的传统。云南咖啡种植与苏联援助关系密切,最初是为了满足苏联和东欧国家的需求。保山地区早期的大规模咖啡种植园,是新中国建国后为了满足苏联和东欧市场需求而建立的,但后来由于中苏交恶和国内需求不足,种植园改种棉花。云南省农科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最初种植咖啡,后来由于市场需求变化,转为种植棉花。改革开放后,雀巢进入云南,促进了云南咖啡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种植,但其选择在普洱种植咖啡,而非此前已有种植传统的地区。雀巢选择在普洱种植咖啡,是因为普洱的地形较为平坦,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种植。咖啡分为商业咖啡和精品咖啡两大类,雀巢和星巴克主要生产商业咖啡,但星巴克对咖啡品质的要求更高。本土咖啡品牌的加入,增加了云南咖啡农的定价权,并促进了云南咖啡产业的发展。云南咖啡的价格体系与国际咖啡期货价格挂钩,而茶叶的价格体系则相对独立,这与中国茶叶产业的成熟度有关。精品咖啡的成本远高于商业咖啡,主要体现在采摘和分拣环节的人工成本上。商业咖啡多采用罗布斯塔咖啡豆,而精品咖啡多采用阿拉比卡咖啡豆,两者在咖啡因含量和风味上存在差异。云南小粒咖啡主要指阿拉比卡咖啡,其中铁皮卡是早期引入的一个重要品种,具有良好的品质和抗病性。卡蒂姆是卡杜拉和蒂姆杂交的品种,高产且耐虫害,但风味不如铁皮卡。卡蒂姆在云南广泛种植,导致部分云南咖啡风味欠佳。很多优秀的咖啡品种是通过咖啡猎人从国外引进的,他们会将种子带回云南种植。瑰夏咖啡最初发现于埃塞俄比亚,后在巴拿马翡翠庄园被选育改良,成为著名的精品咖啡品种。要提高云南咖啡的风味,需要扩大种植规模,保证品种的纯正,并采用现代化的田间管理技术。单一品尝瑰夏咖啡和波旁咖啡,很难区分其风味差异,但同时品尝则差异明显。咖啡的制备过程对咖啡风味的影响很大,不同的制备方法会产生不同的风味。云南保留了大量的原始咖啡品种,这为云南咖啡风味的塑造提供了独特的资源。
海博:作为访谈节目的主持人,我的主要任务是引导话题,并对嘉宾的观点进行总结和补充。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