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19 和 Nothing 的第一位软件设计师聊聊

E19 和 Nothing 的第一位软件设计师聊聊

2025/6/11
logo of podcast 做不了|设计电波

做不了|设计电波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宇航
明安
Topics
宇航:我非常感激微软的设计师引荐我加入Nothing。当时我刚毕业不久,在字节跳动工作,但Nothing作为一个初创公司,能让我从零到一见证公司的建立,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机遇。Nothing的联合创始人给了我很多启发,我需要这样的人来指导我。在字节我更多的是学习如何使用Figma,而在Nothing,我可以参与到Ear (1)等产品的设计中,并被大家看到和使用,这让我感到非常激动。 明安:宇航的机会是一个积少成多的过程,因为他在Dribbble上发布作品才被微软设计师看到并邀请。宇航的机会是贵人引荐,而非主动投递。Nothing是一家设计驱动的公司,宇航是第一个软件设计师,所以很好奇他是如何得知这个机会的。

Deep Dive

Chapters
本段讲述了雨杭如何通过 Dribbble 被 Nothing 公司发现,以及他决定加入这家神秘的初创公司的原因。他分享了在字节跳动工作的经历,以及为什么选择加入 Nothing 的机遇与挑战。
  • 雨杭是 Nothing 的第一位软件设计师
  • 他通过 Dribbble 被微软设计师发现并推荐到 Nothing
  • 他选择 Nothing 是因为其初创公司的性质,以及有机会从零到一参与公司建设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我是明安大家好我是陆七大家好我是渊欢迎收听做不了电台这期其实挺特殊的然后这期其实是我邀请之前啊闹死的前同事以及好朋友吧来宇航来咱们节目录一期播客因为他其实在过去的三年多快四年的一个经历里面有一段怎么说呢和大多数人很不一样的一段经历就是在一家

从零到一家初创公司里面并且在国际上有一些影响力的一家设计驱动的公司里面有一些经验所以感觉在他离职两周的这个时间把他拉过来录一段播客还是一件挺有意义的事情相当于可以启发更多人去考虑或者说在未来加入一家这种初创的公司在我们进入正式这个节目之前想先请宇航来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吧

OK 大家好 我是宇航然后我现在身份是一个 designer 然后我现在 base 在伦敦我从 2016 年开始就读于重庆的四川美术学院然后我在 我本科其实是产品设计自我介绍其实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对我来说因为很多时候比如说当 Nothing 然后我们有新同事加入的时候我需要自我介绍其实我就会说其实我是一个 designer

因为我不想通过某种非常具体的身份去限制我现在正在做的是一些事情比如说你可以在我的 LinkedIn 上看到更希望把自己成为一个 Narrator 他其实就是一个讲述故事的人我是一个叙述者而不是单单的只是一个 Designer 其实我们现在从外界来看 Nocin 其实是一家非常少见的这种设计驱动的公司我知道你其实是 Nocin 第一个设计师所以其实会好奇说

你当时怎么知道那些机会的其实不该说是第一个 designer 应该是第一个软件 designer 或者说是一个第一个正式加入那份的一个软件 designer 因为在之前其实是已经有一些 freelancer 或者说 car 他一些朋友在帮忙那天做一些事情

然后为什么会加入 Nothing 这个其实是一个其实对那时候的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一个机遇因为我那时候还是我刚毕业然后我刚毕业的几个月之后我申请了字节我去北京工作

然后在北京差不多我在字节工作了六个月之后有一个有一个人他从 dribble 上找到我因为我那时候其实还是经常在 dribble 上去做一些概念然后跟大家交流一些经验之类的然后

然后他私信给到我的时候说他有个朋友正在做一些非常有趣的事情问我有没有兴趣去参与到他们这么一个 team 里面我后来了解到他是微软的一个 designer 然后他现在在 Figma 他其实是一个非常厉害的 designer 然后他也投资了 nothing 作为早期的一些 investor 然后我觉得当时在字节我会觉得字节他是一个非常

庞大的一个公司它是一个大厂它其实说实话它在 10 年里面或者 5 年里面它会一直存在下去

所以说我当时觉得 Nothin 他作为一个初创他完全可以让我从零到一去看到一家公司到底是怎么被建立起来的或者说从一个 designer 的一个 view 他是怎么从无到有的或者说怎么拓展怎么建立怎么构成的所以说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然后我那时候跟 Nothin 的 co-founder 就是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提他的名字因为其实说实话他对我的影响是非常非常大的他作为 NOTHING 的一个 co-founder 在加入 NOTHING 之前我跟他几乎一周就是整整一周我们每天都在聊天然后他给我很多的一些启发性的一些回答我当时觉得我很需要这样的一个人去

去 guide 我然后去带领我去指导我做一些事情因为我觉得当时在我觉得在字节更多学习到的是我如何使用 Figma 因为我们当时其实是在做一个类似 Figma 的一个产品跟蓝狐跟那些其他的即时还即刻这个 design 是一样的

一个工具但也是一个内部孵化的工具对我们就聊了很多然后后来就是然后我跟卡尔也也稍微聊了一下卡尔聊的会直接简单他问我是怎么得到这么一个机会的然后我当时回复就是跟我刚才说的一样就是有个人邀请然后我觉得是很好的机会卡尔他还给我分享了一些

nothing 早期的一些一些 design 一些 keynote 当时我看到这些 keynote 的时候我觉得哇擦真的就是非常非常酷炫就是非常非常令人惊艳的一些东西但是我那时候完全不知道什么 teenage engineering 这些这些公司当但是当 Karl 去呈现这些非常不一样的东西出来的时候会觉得哇真的很酷我真的很想进去

让他去看一下对然后就是一些正规的一些流程比如说 hr 的一些一些讨论啊或者说我跟另外的一些 co-founder 我们一起一起聊了一下对然后我就我就来深圳了我从北京立马立马离职然后 create my job 然后

就飞到深圳对然后我现在还记得是在 2021 年的 2 月 22 日因为这个数字一直一直对我蛮重要的对就是这个 02 22 这么一个数字他是我第一天在 nothing 上班感觉这个机遇其实也挺奇妙的因为感觉也是一个积少成多的过程就因为你之前有在 dribble 去发一些自己的一些作品嘛所以才有可能被

微软的设计师看到了来去邀请你所以其实也是因为有这么一个贵人来去帮你引荐到这么一个机会

不是你主动去投递 Northing 这样的一个机会的对因为其实 Northing 一开始它在市面上没有人知道这家公司然后我跟当时 co-founder 在聊的时候我也很好奇 Northing 是因为这个名字其实听起来就对于我那时候的我来说我觉得非常 special 它是一个很特殊的名字挺有意思的对它是一个非常神秘的一个公司然后你无法去投递一些建立因为它其实在市面上不存在

所以说我到现在其实都很感激那个那个微软那个 designer 其实就想聊聊就是因为你其实也是第一个软件设计师其实这个身份是蛮特殊的相当于什么东西都没有给你相当于得从零到一去做一个作品然后我记得当时 Nosy 的第一个产品其实是那个 year one 嘛就第一款耳机

那你应该是去从零到一去负责这个耳机相关的一些软件设计那现在回想起来你对于这个项目你还有一些什么回忆吗一些比较高光的一些时刻对那其实也是我

我第一个跟第一个创造出来的一个 APP 或者说我跟我跟开发一起协作的第一个 APP 啊或者说整个在职业整个 Crea 生涯里面的它是一个啊第一个存在所以说我到现在还是

记得当我们公布在 Google Play 的时候然后当下载量慢慢变多当媒体有些媒体去尝试曝光的时候我发现这是一个在那个 moment 我会觉得非常的非常的激动因为它在某种意义上被世界看到了

或者被大众看到了它不像我之前在字节我们只是在做一个内部孵化的一个项目当然内部孵化当然有一定的出现的可能性但是这个时间有可能就非常非常久但比如说加入 NOTHING 这种消费类电子产品这种行业之后你做出来的东西你可以被大家看到被大家使用到那其实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令人激动的一个体验做这个项目过程中

你自己有你自己在里面的一些或者一些收获或者说一些比较痛苦的过程有吗这当然是有因为因为从一开始你你加入这么一个团团队一开始我连甚至什么叫叫敏捷开发这些这些事情我都不知道然后就是那时候开发其实也很少那时候开发其实就一个我跟那个

我那个开发然后就是每天每天在做一些一些讨论因为其实说实话因为因为 1APP 他是一个非常从底子或者从整个开发的角度来说他其实是

它其实是比较简单因为本身来说它是一个 Pair 的东西它就是帮你去 Pair 一些 IoT 的设备它非常简单因为一开始 NOTHING 的产品特别小它就只有一个 EAR 一个 WAN 那个耳机然后我们探索了很多因为其实一开始已经有一个有一个 freelancer 那个 freelancer 其实就是招我进来的那个人他已经有了一个方案

然后我们其实大部分是从他的方案里面去去优化一些一开始是优化一些 details 应该现在网络上其实是没有这样的一个 design 就是当时是当时一个 design 是这样子就是他会有他的耳机其实是 3D 的他不是现在大家看到一二万的那个 APP 里面就是耳机是一个非常 flat 的一个状态嗯然后他是一个 3D 的渲染图然后后面有个很大的圆然后有很多点然后我当时其实看到会觉得其实其实蛮

看起来蛮复杂的然后我就希望有可能把它变得更简单一点因为那时候其实是有一个很简短的一个 brand 的手册非常简短他比如说是个 nothin 的品牌为什么是 dot 然后会有一些一些 typeographer 就比如说一些 ndot

然后我们如何使用一些 endaut 然后去做一些 design 然后我们就希望可以把这个 brand 的部分结合在 E21 app 里面然后我就想能不能做一个更加 flat 更符合 nothing 这种 brand 的特性的一个软件产品然后我们就其实改了其实有三大版当 E21 app 正式 release 之前那时候是一个非常无尽的探索过程其实因为你很兴奋

然后我其实那时候是我很久之前其实是特别想来深圳的我还记得我很久之前我在读读大学的时候来深圳玩然后我第一次看到深圳的那个平安大厦的时候然后我从底部往上眺望的时候我觉得哇他他真的很高然后他真的

真的很硕大当你在一个非常陌生但是又非常兴奋的一个一个城市看到一个庞然大物其实你会有一个 dream 然后会觉得某一天你要不要登上那个平安大厦然后去看一下风景你你配一些是一些门票的费用虽然我到现在都没有去到那个平安大厦之上但是

对那时候对我来说可能是一个一个 vision 就是一个想要去登上一个非常制高点然后去去看到更远的地平线的这么一个 vision 对这其实就是一整个 year year one app 是怎么怎么出现的对因为我刚听你在聊的过程中我突然意识到一件事情就是其实 year one 这个 app 它是很少数的是这个软件和硬件同名的一个产品嗯

我现在能够想象到的另外一个案例就是 TE 的 TP7 它的应用名其实也叫 TP7 然后它的硬件名也叫 TP7 包括它的 ICON 其实也是使用的是硬件的外观所以其实 E01 其实应该也是到现在为止所有产品系里面唯一一个硬件软件同名的这样的一个产品

对 这个其实名字上的话应该并不是我那时候决定的而是那时候的一篇 marketing 他们那就是一个人的 marketing 那个人觉得或者卡尔觉得 I don't know

我们其实就叫 Ear1 然后那时候其实是发生过一个事情就是关于 APP icon 的事情如果去网上搜 Ear1 APP 的话你会发现现在一个 icon 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非常 flat 就是 Ear1 本身那个耳机外观的这么一个 icon 但其实是有点抽象的那个 icon 但一开始其实那个 icon 我们有个方向或者说 Marketing 那边有个方向它是直接想用一个耳机的渲染图

就是真正的耳机的一个 red earbud 的一个渲染图放那但是我们其他人觉得他可能不太适合他的辨识度不够高所以说我们更希望他把一个耳机里面某个元素被抽象出来被抽离出来然后再把它去显现出来对然后所以说有了现在这么一个 ear1 app 的 icon 但是现在这个 icon 也没有了他成为一个历史对我刚之所以提的案例就是感觉想延伸到下一个话题就是

其实 NASI 的这套设计语言很大程度就你作为早期参与者你其实也知道就是很大程度是跟 TNT Engineering 这家公司会有很大的一个联系的

所以其实会好奇说你当时跟这家公司两个团队之间的一些合作的方式或者说有没有一些有趣的故事可以跟大家分享其实更多跟 T1 的一些合作或者说沟通上的一些时机是当我来到伦敦之后

因为在国内其实是我只有一次跟 Art Director 去对话那时候我们其实是在讨论 EO1APP 该怎么去 rebuild 然后他其实也给了非常多的一些建议就是我们如何从一个非常 3D 的一个 view 然后过渡到更 flat 一点这么一个感觉

对这只是一个整体方向然后我跟他有一起讨论然后更多就是来到伦敦之后然后我们因为其实是开始了那次 OS1.01.0 我那时候也给出了一些概念但是我觉得那时候概念就其实我会觉得非常的 rough 如果现在回想起来的话

然后我们那时候就提起会给出一些他们的一些点就比如说一些其实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点这也是我经常跟那天胡方都又在谈的就是提他们想要把 API 看完全变成一个颜色就比如说你用你用你用推特或者你用 X 它它 OK 它就是一个纯蓝或者说一个纯黑的一个

一个形状然后 co founder 每次跟我说这个事情的时候他会说哎如果我们真的这样做那才就很快就会破就是因为这个这个完全没有用户体验可言他他有可能就是非常酷的酷的感觉

所以说我们当时就觉得这个点其实是但其实从 designer 本身的 view 来说的话我们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玩的一个点它其实是可以非常独特的就是可以想象你的手机界面所有的 app icon 它其实就是一个单一的主色调那虽然这也有一些可用性上的一些问题或者说可行性上的问题但是如果只是这么一个 idea 的话其实是非常有趣的

还有比如说 T1 也会知道一些币值的方向一开始非常著名的那些莴李那种折射的币值我会觉得应该是 T1 他们所构建出来的虽然这也有很多问题就比如说那朵紫色的花在白色的背景下它其实也会造成整个 APP list 在 home screen 的这种可读性问题就从你刚刚说的听下来的话就其实

我们传统现在去做一个软件的话其实就已经有了很多范式嘛就其实我们做 APP 一般都会有很多框架比如说你做 IOS 应用你就得去跟随他定义的那套框架但感觉 TEE 他们的思考方式可能更多不是从既有的框架出发可能先会去想说那什么东西是有趣的什么东西是可以玩一玩的先不考虑我们所谓的这些用户体验可能先从

这种视觉啊或者说一些表达的层面把这种感觉先做出来然后再去慢慢拉回来变成一个可用的一个东西会有一个这样的一个方法论嗯对他们很多时候我是觉得甚至非常从非常 pure 的从 graph 一个角度去去演讲出来一些问题但是但是一定要记住他们其实是一家工程工程公司嗯比如说他们那些比如说 op1 的一些一些内部框架之类的其实他们他们做的特别特别好

他们其实是从工程或者说数学的角度去思考整个 graphic 应该是怎么样子

而不是单纯的从一种非常感受就比如说你觉得这个圆摆在那个空间里面你觉得是 ok 还是方形摆在空间里面是 ok 不是这种感受或者感知它更多是比如说它会第一它会去计算比如说这个圆占比的一个空间或者说它甚至一些 pending 或者说它圆背后的一些东西一些数字或者说一些甚至技术

然后他会这样去考量就比如说他这个圆跟你的眼睛的一个距离多少才是最舒服的或者说他一个甚至圆形的材质但是他通过 graphic 的方式去呈现去思考我觉得 T1 他会从这种更广泛的一种角度去思考这个 graphic 以及这个 graphic 所带来的这种影响然后产生出来视觉而且这家公司也是从来不会去做所谓的概念稿就是他们所有呈现给

工众的一些作品其实都是能够生产出来的并且被他的受众买到的对对对我感觉你刚说这点其实也跟这个公司服务的受众有关系就因为他们服务的可能就是这些音乐的群体这部分人天生就需要带着这种创造力去输出他们的作品如果你天生服务的是这些

这个创意人士中的这些非常垂直领域的话那这家公司本身就自己就得是最懂用户的那批人嘛那他们自己就得先是带有这些音乐家这些个性的一个这些创造者

是 但后来我发现 TEE 也是慢慢在改他们那一些他们本身的一个公司策略吧因为我会觉得如果只是做音乐产品的话然后他们其实本身就已经特别少数然后他们卖的产品其实说实在的在同等于所可以获得功能里面他们卖的价格其实是很高那说实话就有可能性价比非常非常非常高

非常低吧就是然后说他们他们我会觉得有在转型或者说比如说 yes for 他去开了一家酒吧然后有可能是去跟 rabbit 他们去合作或者跟 nuffin 这样的工厂公司去合作他们更像是一个服务的现在慢慢转变成一个服务的提供者嗯但是你会发现 yes for 本身他们他们的 founder 是非常具有魅力的人

然后可以去看一下他跟他在 Figma 上的这些演讲吧其实是能获得更多的一些一些知识接下来我们想聊聊这个其实也是你在 Northing 主要的一些工作了就是 Northing OS 那其实也是会发现说其实 OS 其实是一个非常

怎么说非常传统的一个领域因为比如说你去光去看这些不管国内国外这些 OS 这些代号有的已经十几了有的已经至少都是五开头了至少都有一个已经是迭代一个现在在这个市场上的玩家至少都是已经在这个领域里面去工作已经做了好多年了

那对于 Nocin 来说其实你是从 0 到 1 把这个 OS 搭建起来的这个角色所以会好奇说你在这个做这个 OS 这个体验上来说是怎么样的一个迭代认知的一个过程其实我并不觉得

OS 真真真的是 0-1 这种产品因为其实比如说特别是说 Norlton OS 所基于的 Android Open Source Platform 就是 AOSP 这块所以说我并不觉得它是完全的 0-1 其实很多功能 AOSP 都帮你已经搭建成了可是我个人很看重那些 accessibility 的一些功能

就是安卓本身,虽然做不及 iOS,但是它有些功能其实是做挺好但是,Nothing OS 本身它并不是会很好去支持一些 accessibility 的一些事情就是很多时候它其实都没有这样去做我觉得更像是我觉得首先还是一个资源上的一些提供吧,就是 Nothing 我觉得没有很多

沒有像比如說 Compare 去 MIUI 或者是 ColorOS 這些數量非常龐大的一些開發所以說我們一開始其實要做的是如何盡量通過有限的資源去

其实有时候我真的很不想用杠杆这个词但是去撬动吧去撬动就是用户的一个认知他们怎么觉得这感觉像 OS 然后它是一个非常新的一个东西我觉得这是 NothingOS 一开始的一个目的它需要去 attract 吸引人们去呃

是意识到去注意到有 NOTHING WISE 的一个存在一个出现就因为对于 NOTHING 这样的一个手机行业的一个新玩家来说其实

你一定是要有别人来关注你的原因对吧所以创始人或者说这家公司的一个设计基金就决定了说不只是要在硬件上要去做一些出彩然后在软件上也得有一些出彩的部分能够去合成一个完整体验来去给到对应的目标的用户我觉得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问得更加细分一些因为其实做 OS

听上去其实是个蛮高大上的一个事情就你做的是系统对吧你做的不是系统上的某个应用所以你现在回看的话你会觉得说你做 OS 的思考路径和做一个 APP 你觉得会有什么样的一个区别或者说你在做这三代 OS 之后你觉得你在做 OS 这件事情上有什么收获是能够帮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 designer 的其实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做 OS 它会限制一定的思考说实在

因为 OS 你会它其实就跟软你用什么样的工具去做一些事情一样比如说有时候我会很习惯还是继续用 sketch 去做一些 concept 不是用 figma 我觉得他们从某种意义上就像 OS 和做 OS 和做 APP 那种那种感觉但是 OS 有时候会让你规范化或者说更格式化就就有点像之前的推特甚至比如说现在 Uber 这种非常大的这种 APP

然后这种 superapt 然后他会有很多很多规范就是你看里面的你看 uber 你可以看 uber 就是他们的 list 他们的 typeoffer 他们甚至做了一个专门的网站去尝试他们一种 guideline 一种理念但其实说实话我会觉得很多因为他们没改过了他们他们我觉得已经好几年都没有去更新他们这种 guideline 了就是说实话我会觉得这些

部分他非常的 old school 有时候他没有一种 creative 在他他没有非常大的创新就是因为很多时候他被他被之前的所既定的框架所限制住我觉得在在 nothing 就三年做了 os 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会被会被自己所构建的框架然后限制住就比如说一些一些 list

然后一些一些 button 非常小的这种 details 你会你会觉得你自己无法挣脱这种框架那比如说我们啊 nothing os 很多时候其实都是 based 在 aosp 上对吧这之前也提到过那比如说一些我们希望系统非常的 consistent 啊非常的统一连贯视觉上体验上

所以说有时候我们就会往 AOSP 那个方向去偏那这其实造成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无法去突破 AOSP 所记得的那个框架里面那久而久之我个人体验来说的话我会觉得我甚至无法在这边去突破一些事情就是我无法去看到一个 AOSP 以外的一种可能性因为你个人甚至你个人无法去做一个非常庞大的 OS 出来

然后你当然可以去改一个 list 的样式但是但是它只是一个样式就像你你你为什么一定要去做 100 种 button 的样式一样呢因为 who cares that 嗯重要我觉得还是一个一个功能维度但是

在 OS 里面功能维度甚至有时候也会被这种更加庞大的事情就比如说 AOSP 这种事情当然也会有复杂的一些其他的牵连吧就比如说一些资源上的事情但是框架里面的一些事情就会被限制住对所以说我会觉得我的 OS 体验其实就是我更希望去做 OS 里面一些 APP 的部分

比如说一些可以做的非常与众不同的比如说那时候做 OS 3.0 的时候其实就会有更多 expand 的一些可能性比如说 look screen 的一些体验或者说一些新的 home screen 该怎么样但是如果真的去考虑整个 overall 的 OS 我会觉得会自我限制太多

你刚刚提到 OSP 这个事情其实它对于一家公司来说其实就是又有好处又有坏处对于好处来说其实你不用特别多人力你也能搭建一个能用的操作系统对吧可能对于在里面的一个设计师角色来说的话可能痛苦的点也在这里可能大家来的时候是希望能够去做一些这种与众不同的创新的

但因为它领域过于成熟所以你不得不去遵循这个领域这么几十年下来的一些传统的规范因为要考虑到系统整体的可用性所以如果说每一次设计执行里面都包含这些既有的范式的话可能就会限制到一个设计师在里面这种创新的想法

能够把想法落地的这种机会对这当然也是不单单是因为 LSP 本身框架问题了就我刚才提到的就是还有一些资源的问题行然后我觉得我们 Nocin 其实也聊挺多然后其实在这家公司第一个员工加入然后最近选择离开其实也是待了有这么长的时间

那会好奇说你觉得在这这段时间里面你自己个人的一些最大的几个收获有什么如果回过头来看的话嗯我觉得我觉得在 Northing 其实成长了真的非常非常多非常非常多我觉得是我

我现在还能想象如果我那时候没有选择去那些而是一直待在自己的那种那种情况的 compare 因为那你真的会那你成长了很多是因为他学到了更多的一些知识你的一些开发经验以及你你你甚至如何从

就像我一开始为什么选择加入一样就是你从零到一看这个公司怎么成长起来它的用户怎么慢慢变多然后所有人看到你用的一些东西一种慢慢建立起来甚至一种自信吧我会觉得因为我觉得 designer 需要一种自信他那种自信不是一种自傲因为有时候比如说一些大厂有些大厂 designer 他会一种油然而生的一种其实是一种我感觉有点像自傲感那种东西其实我个人其实是

其实不太喜欢那种但是我希望很多 designer 他们应该去建立一种一种类似共鸣一样的自信他不会让自己觉得很自卑的那种感觉那我觉得加入 nothing 其实让我很大部分其实学到的是这种当然这其实也有可能是外界一些东西所影响的但是我会觉得也是自己慢慢在成长然后去观看然后去聊天你所积累起来的

我觉得这个点非常重要然后在 Nothing 我会觉得我一开始其实把自己也保护得挺好的比如说我在 Nothing 的一些 leader 他有可能会帮我处理一些事情但是因为在 Nothing 确实很久了你需要去主动承担一部分责任比如说一些 design 上的责任其实也会帮助你学习

所以说其实收获收获收获蛮大的还有比如说一些语言上的一些事情就四年前刚加入 NOTHING 的时候然后 co-founder 让我自我介绍在 All Hands Meeting 上其实那时候其实是需要用英文的但是但是我发现我那时候一句英文其实都不会讲因为因为我没有我没有留过学然后没有去系统性的去学一些比如说啊雅思这些这些英文然后就四年在在 NOTHING 因为 move 到伦敦嘛所以说

它其实就是一个在现实层面上给你非常大的一个 push 让你一定不得不去学习英文这件事情所以我觉得也是 nothing nothing 所带来的一个一个好的成果吧就至少我现在可以稍微做一些 conversation 了对而不是不是不说话因为你毕竟要生活在这么一个英文语言下的国家我觉得刚听你说就就感觉联想到我们刚刚最开始说的就是你是因为在 drupal 上发那些设计稿然后

然后才会被之前一个微软设计师看到然后把你引荐到 Northern 然后现在其实因为你最近也离职了然后其实也是一样的你可能也是因为过去这么多年在 Northern 这些不管是语言上还是专业上的积累才能走到下一个工作机会

所以其实会想好奇说那在这个公司待了这么久之后你为什么会选择离开为什么离开 NOTHING 我会觉得更大一个原因还是一种我陷入在一个非常庞大的一个惯性里面就是因为对我来说四年他在一个橱窗到慢慢变成一个他有好几百人吧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大的公司了

但是这四年所积累起来就是很多确实工作合作上的一些事情或者说一些我在公司里面所遇到一些问题这些这些所积累起来的关心对我来说太庞大了它会让我觉得很很难受就是因为我无法去找到一个我真正想要去达成的一个事情因为因为很多时候其实从在 nothing 的时候每天晚上回家我会我自己还会会学一些一些代码然后

因为比如说现在 AI 工具非常非常好嘛然后我会我会自己去做一些 Swift UI 的一些事情但是有时候我会

我会反观在 NOTHING 的一些工作就是因为很多时候那些惯性让我无法去学习一些比如说真的顺应时代这些技术但我现在就是想去透穿自己的一些 view 我想去接触一些更新的东西所以说我离开 NOTHING 就是把自己这种非常庞大的惯性去自主地切断因为比如说在离开 NOTHING 之前我真的

我到现在还记得我的非常 struggle 的一个阶段就是我每天真的会 panic 就是我会 panic 我自己的选择到底对不对然后因为你毕竟在一家公司你待了这么久然后很多关系你其实是你是熟悉的然后你的一些同事他在伦敦同事我们或者深圳的同事我们都像朋友一样因为真的很久就是其实去切断这种非常痛苦的东西

就有点像我最近我下周要去巴拉牙这件事情它给予我非常庞大的痛苦因为它是一个非常未知的就是有可能你可以在网上说你可以巴拉牙你可以去种植牙或者说你可以去干什么但是对你来说是未知的这太未知了所以说那时候对我来说非常 struggle 但是与此同时你又需要去让自己明白一件事情就是我们需要

我们需要去指示或者正视未来要发生的所有一切所以说给自己一个机会给自己一个喘息然后不要被这种庞大的惯性所影响的一种机会所以说我选择我先走出去然后我再看一下这个世界再看一下这个世界这种继续的发展或者说去认识更多的人而不单单去一直在站到上一直工作下去我刚刚提宇航说其实也是

怎么说呢,这其实也是感同身受吧我其实想起来一句话就是张晓龙说的就是人是环境的反应器嘛就其实你身边这个环境其实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每天的这个想法或者行为所以就当你在一个环境待太久的时候你可能也就很难去从这个环境的惯性里面逃脱出来然后我自己离职了半年其实

也是一样的感觉就当你去到一个新的环境身边有不同的人然后你要面对不同的不同的业务不同挑战的时候你就一定会去得到一些新的一些认知就即便是在你非常熟悉的领域你会关注不同的产品你会做不一样的设计对你会可能去创造一些自己的东西可能就是个环境给这个人带来的影响对所以其实当我知道宇航从那里离开的时候我其实内心底我还是为他开心的也会觉得

他应该会在一个新的环境里面创造一些更有意思的东西

然后其实就我们其实也聊了很多闹心相关的东西其实我这次把宇航喊来做这期播客也是因为我觉得他的经历其实是很少有人可以复刻的就大家其实大多数人可能也会去选择一个相对来说稳定的机会或者说大多数人可能是会沿着宇航之前那条路就在一个公司待很久或者说可能很难去下定决心说去加入一个新的机会

所以我会好奇说宇航以你自己的经历来讲你会说现在你会给这个比如说找第一份工作设计师或者说想去考虑加入到一家这种创业公司这个设计师你会给他们一些什么样的建议我觉得现在时代其实是非常适合适合创业的比如说对我们这类行业来说的话如果真的获得一个你觉得蛮好的机会我觉得应该去加入他就是我会觉得

我会觉得大厂它我不知道说感觉就是我觉得它是一个 chaos 它非常混乱我会觉得很混乱就是我不知道很多人在里面做的一些他可以去研究 50 个 prototype 他会做 50 个 prototype 他会做 100 个 button 他会做很多

User Research 甚至他可以给你写嘛 500 页的 PPT 但是但是比如说当你真正这是这是我所经历的初创就是你把那个东西做出来你把它 Shift 我觉得这这个事情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他他一定是一个 Crate 一个过程他你把东西创造出来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而不是但我没有说我没有说甚至思考本身或者说研究本身他不重要

但是我觉得这些它没有被用户或者甚至被你的观众被你的听众所用到那我觉得这个东西其实某种意义上是没有价值的就是比如说很多科学文献

如果它只是科學文獻的話它無法被可用性的一種證明但是如果它某個人真的去實現出來或者某個人真的甚至觀察到一個心體那它其實就會指導人們去比如就像火星一樣就比如說第一個發現火星的人它就會去引導別人那些去做的人比如說人類真的可以去得到火星這種感覺所以我覺得最重要還是你要創造出一個東西出來讓我覺得

创造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让你去创造东西出来对把东西做出来吧我觉得这个对就是就好比一个例子就我刚才说的 100 个 button 的例子就是你自己用代码写出来一个 button 你让别人去用和你在你画你画 500 个 button 然后只是存在于一个 Phototype 里面我觉得我会选我还会选择前者就是我觉得一定是需要有人去用你要去跟他去讲库

而不是你跟你自己去交互说到底设计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学科吗不被用户使用那怎么解决正式的问题呢

对啊对啊对啊然后用户永远都会他们想要更多想要更多行那这期其实宇航聊了很多他在 NAS 的经历然后在这个怎么以第一个软件设计师身份去加入一家出创公司那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对想要从这种大厂里面出来或者说想要去考虑纠结加入一家这种以第一个设计师身份加入一家公司希望给这些设计师有一些启发和帮助吧

然后这次就先这样然后谢谢宇航好谢谢敏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