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这里是五月飞行,我是 VC,欢迎你的收听我们的城市系列《在沈阳》终于迎来了它的第二期节目距离我们上一期节目更新好有一段时间了这段时间里面呢,我们一直在非常用心地做关于大同的那个整个的系列专题节目叫做《大同小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听
如果你对山西大同感兴趣并且想要深入的去了解一下大同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的话非常推荐我们的这个系列节目那在大同这个系列顺利完结之后我们的在沈阳也会继续更新在在沈阳这个系列当中呢会有我在沈阳短暂旅行的一些记录也会有更多现在在沈阳或者曾经在沈阳生活在沈阳的人发生的事留下的建筑以及留下的故事
当然作为一个匆匆经过的旅行者我们在节目当中能够呈现出的肯定是沈阳众多切面当中很小的一部分所以在沈阳这个系列并不是沈阳城市探索的结束而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那在我们这个系列的第一期节目当中呢我们去了沈阳的一家非常有趣的书店叫做打盹书店我们一起舒服的和书店老板大潘聊了聊天至少在精神上打了个盹
那这期节目呢我们就上街去溜达溜达不过其实也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上街去溜达而是我们去两个近百年的老建筑里面去逛一逛甚至去住一住毕竟冬天到了在外面溜达太久会有点冷所以我们就多来一点室内的活动
那这次来沈阳呢其实我有一个特别大的心愿就是很想去百年老建筑里面住一住因为在大部分的城市当中像这种百年以上的老建筑要么就是被改成了一个什么展厅或者干脆被彻底保护起来闭门谢客
但是在沈阳就不一样了有好多家百年的老建筑特别是那些原本是曾经的旅店或酒店的这样的建筑他们今天依然会对外开放而且是普通人都可以预定入住且价格不会高到吓人的那种酒店
于是我就在来到沈阳之前提前早早地选定好了两家我最想体验的近百年的老建筑预定好房间之后就可以开始一次非常奇妙的百年老建筑 Hotel Tour 了当然你也可以完全把本期节目作为你的 City Tour 的一部分而不是 Hotel Tour 的一部分
但是在我们今天的这个小小的探访过程当中你一定会发现在沈阳哪怕只是一座老宾馆一座老的酒店它背后的故事也可以把一连串的历史和人物都勾连在一起我觉得这就是沈阳最迷人的地方也是它最吸引我的地方
好了那现在我们就马上出发前往沈阳最著名的一个广场中山广场毕竟说到要住进百年老建筑排名第一的必须得是辽宁宾馆
在今天沈阳的中山路南京路和北四马路这三条道路的交汇的地方有一个圆形的广场这里就是沈阳市最重要的地标之一中山广场在广场的正中间处理着一个 20 世纪 50 年代之后建立起来的毛泽东的塑像
那整个中山广场形成的时间要远早于 20 世纪 50 年代在 1913 年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有这个广场了只不过它原来的名字叫做中央广场在 1919 年的时候改名为了浪速广场
浪速广场的中心原来也是有一个雕塑的只不过那是一根汉白玉做的柱子那个是当时日本人为了纪念日俄奉天大会战立在那个地方的日俄战争纪念碑后来呢这个柱子自然就是被拆除掉取而代之的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尊塑像
那为什么以前叫浪速广场呢?浪速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包括其实如果我们在沈阳市的其他的地方去走一走转一转的话,可能也会看到浪速这个名字。那浪速其实是日本现在叫做大阪的那座城市的古称。浪速自古以来就是古都奈良和京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门。
同时它也是日本的商业和贸易发展最早的一个地区所以当日本人来到沈阳来到当时的奉天他们把这个广场起名叫做浪速广场的时候或许在他们的背后其实也寄托了一些当时内心抱定的某些幻想在吧
我们现在站在中山广场的任何一个地方环顾四周你会发现围绕着这个大圆盘有至少八座以上的近百年的历史老建筑而我们马上要前往的辽宁宾馆也就是曾经的奉天大和旅馆并不是中山广场上最早的建筑在它的周围还坐落着像
东阳拓殖诸事会设奉天支店恒宾正经银行的奉天支店奉天警察署三井洋行日本朝鲜银行奉天支店和满铁奉天医院等等一系列的机构的就职所在
所以如果时间充足的话我会非常推荐大家一定要绕着中山广场周围的这一圈来逛一逛走一走除了今天有几座建筑被作为了沈阳铁路公安局沈阳市公安局还有沈阳市总工会以外其他大部分的像过去的那些银行的旧址他们今天依然是对外营业的银行当然不是过去的那些银行是新的国有银行或者是商业银行
你是可以自由的进出的你不仅可以在外面看也可以进去逛一逛所以在这里我们就不再逐一的去单独介绍这每一栋建筑欢迎大家自己前去感受和探索一下那我们今天重点要探索的是位于广场的西南侧的辽宁宾馆走到这个中山广场其实就是面对着就是毛主席雕像的这个方向其实就是大和旅馆了
这个中山广场中山路的 97 号就是我们今天要做 Hotel Tour 的这个
辽宁宾馆了然后它也是过去大河旅馆的在辽宁这个地方在沈阳这个地方的一个旧址所在地它在大连其实还有一家然后其实在东三省它有几家旅顺也有一家所以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就是把这几家都住一住好我们现在上台阶上来之后就可以看到几块牌子我来拍一下
有辽宁宾馆然后呢还有这个大和旅馆旧址这是一个
从外观上来看辽宁宾馆的建筑是带有非常明显的巴洛克和新古典主义的这些元素在里面的但是实话讲啊在中山广场这一圈的建筑群里面辽宁宾馆无论是从它的外形还是它的一些色彩上面其实都算不上是最出众的那一个但是呢作为曾经的奉天大和旅馆和后来的辽宁宾馆它背后的故事却是最值得一讲再讲的
那在我们踏上了门口台阶之后就立刻能够在门口的墙壁上看到两块牌子一块写着奉天大和旅馆旧址另外一块写着百年历史文化酒店联盟那这就要说到大和旅馆这个特殊的历史存在了大和旅馆并不是只有一家在东北的其他城市一共有五家大和旅馆我们在这不妨来说说大和旅馆的由来
在 1905 年日俄战争结束之后呢日本呢就攫取了东清铁路支线长春之大连的铁路及其附属权益那在一年之后 1906 年日本就设立了南满铁路诸事会社也就是后来我们简称为满铁的这个存在
从此之后日本人先后开始在东北的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地修建大河旅馆先后一共修建了五家大河旅馆就是沿着这个满铁的铁路线修建了这些地方那到了 1910 年 7 月份的时候呢满铁的奉天站建成通车那作为配套设施的停车场旅馆就开设在了这个奉天车站的二层楼里面
没有想到随着沈阳区域战略地位的不断加重这个旅店的业务就越来越好于是他们就在中山广场重新选址修建了一个新的大楼新盖的大楼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奉天大和旅馆
那在 2015 年的时候呢辽宁宾馆和哈尔滨的龙鸣贵宾楼长春的春衣宾馆还有大连宾馆等一些东北的历史文化酒店共同成立了一个联盟就叫做百年历史文化酒店联盟但是这个联盟后来怎么样了我特意去网上查了查没有查到相关的后续的一些新闻报道
不过呢我看到了一篇比较近的新闻报道是在 2024 年的 9 月份也就是几个月之前有一则新闻那则新闻说的是哈尔滨最著名的另外一家非常著名的百年酒店马蒂尔宾馆他也发起了一个新的联盟叫做百年文化酒店联盟
那参与这个联盟的就不只是东北的一些酒店了它还包括有天津的利顺德大饭店福州的聚春园大酒店杭州的新兴酒店绍兴的贤亨酒店还有上海瑞金的周济酒店上海的和平饭店以及大连宾馆满洲里饭店南京的阳子饭店等等这样的一些百年老店
虽然这是一条很短的商业新闻啊但是在我们这些喜欢经常去挖掘一些不一样玩法的人眼里我就看到了一个新的 list 出现在了我的面前因为这里面除了几家饭店之外大多数的酒店我确实也没有去住过所以下一次去到这样的一些城市的时候或许我们可以找这些老店去住一住试一试感受一下
那话题扯得有点远我们现在继续回到我们现在所在的辽宁宾馆这家百年老店我们现在就穿过这个非常有年代感的旋转门正式走进曾经的奉天大和旅馆它有两层门一个是旋转门还有一个普通的门然后旋转门进来是有一个小小的过的这个小小的过厅吧类似于感觉这个小过厅也很好看
通过这个旋转门之后呢我们并不会马上进入到大厅而是会经过一个小的门廊虽然这个小的门廊面积不大但是在这个小门廊里面我们已经能够看到用墨绿色瓷砖进行了一些装饰了那个感觉就是一下子会把你拉回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感觉
我在这刚刚要拿出手机拍照片的时候就发现有一位年迈的奶奶正好闯入我的镜头而且那个奶奶就戴着一顶非常优雅的毡帽慢慢地穿过旋转门从我的眼前走过去然后走进了大厅我当时就下意识地按下了快门然后拍下了一张真的非常有时间痕迹同时又很有穿越感的一张照片那我们就跟着奶奶的脚步一起走进大厅
嗯
走进大厅之后你的眼前就会出现一座座欧式的拱券廊柱然后在大厅的墙壁上贴着的也是刚才我们看到的非常漂亮的墨绿色的瓷砖再加上颇有年代感的雕灯以及雕刻典雅的天花板会让你觉得时间在这个地方好像真的停止了如果你看过过去的一些老照片的话你会发现辽宁宾馆真的在这近百年的历史当中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那在现在的大堂里面呢摆放着一台黑色的石坦威的三角钢琴钢琴上立着的一个牌子会告诉你说赵四小姐赵一迪曾经弹过这架钢琴那当然在整个辽宁宾馆在这里出现过的重要的名字绝不仅仅只有赵四小姐这一位而已我们在走廊里面随便的逛一逛就会看到非常多的黑白的历史的老照片
同时在这个服务台两侧还有两块非常耀眼的金色的牌子在这个牌子上已经帮我们整理好了一大长串的名单在这份名单当中你会看到非常多的国内外的政要明星文化学者等等相关的一些人物都曾经在这里留下过他们的痕迹
你甚至在这儿可以去询问前台说其中某些你比较感兴趣的重要人物他曾经住在这里的几号房间如果这个房间没有被提前预定出去的话你就可以直接选择住进你最感兴趣的那间房子那这个感觉特别像我在
当年看《枪枪行天下》那个节目第一季的时候第一集邓恩涛他们到了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就特意去了佩拉皇宫酒店而且特意去看了阿加莎克里斯蒂曾经在这家酒店住过的 411 号房间因为正是在那间房里面阿加莎完成了她非常著名的推理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所以到这间房子里面去感受一下会是特别不一样的一种体验
那如果你来辽宁宾馆住其中也有一些房间是你特别想体验的不妨去试一试我也很好奇如果你来辽宁宾馆住的话你会想要去谁住过的房间里面去体验一下呢
那我自己倒是没有特别选择某个名人住过的房间去住但是在我去我自己这次住的房间的路上的确路过了两间我特别好奇的人曾经住过的房间一间是张学良曾经住过的地方一间是周恩来曾经住过的
我只是在门口匆匆一撇因为正好赶上他们在收拾那两个房间我就在门口张望了一下看到这两间房子他们的格局是套间之外和我们住的普通房间不太一样之外倒是没有发现什么特别之处
不过本来嘛我觉得无论是我们选择住在辽宁宾馆还是具体的选择住进哪个房间最在意的应该都不是它的硬件设备是怎么样的而是为了一些比较不一样的体验和一些故事吧
那这次我来到辽宁宾馆呢还有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就是我恰好碰到一位朋友他认识一个在辽宁宾馆工作了很多年的老师这位老师对辽宁宾馆的很多故事是非常了解的那
那我正好就去问了问他有没有可能带着我一起在这个酒店里面做一个小小的深度一点的 hotel tour 没想到他特别爽快的就答应了那接下来我们就先跟着高老师一起好好的去逛一逛辽宁宾馆去听一听那些漂亮的彩色玻璃那些美丽的建筑构建背后还有什么故事那首先我们现在在索德大堂呢所有绿色的墙砖棚顶的天花板
大唐的紫铜吊灯这些都是从 27 年一直到现在都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是这些还不重要重要我们首先要从这架钢琴说起那这架钢琴的历史呢要比鸟鸣的历史还要久
它是纯手工制作的品牌是斯坦梅其次它的生产日期就刻印在我们钢琴的琴架上 1899 年的 10 月 3 号至今已经有 130 年的历史对
在这一侧就是我们开国元勋下榻在辽宁宾馆的名人路了对于我们大家来讲非常非常熟悉的像我们的主席总理刘少奇朱德董必武邓小平陈云基本上第一代国家领导人在当年只要来到辽宁只要来到沈阳都是住在辽宁宾馆的我们现在的辽宁会讲辽宁的六地辽宁的六地当中就有抗美援朝出生地
在抗美援朝大事记当中曾经记载彭德怀是在辽宁宾馆开了抗美援朝军营上的干部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入朝作战决策也就是说真正抗美援朝的始发应该是在辽宁的辽宁宾馆那在这一侧还有当年我们毛泽东主席在我们宾馆的正门口留下的这一幅非常珍贵的照片
那这张照片的作者呢不是专业的摄影师也不是专业的报社记者这张照片的作者呀是当时这个宾馆的一名服务员当然一定要跟大家说一下他的工作是服务员实际身份是一名战士后来呢他调到了北京成为在我们主席身边工作时间比较长的贴身警卫他的名字叫李连城大家上网都可以查得到
在当年我们这个宾馆所有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以战士为主除了李延成我们还为北京输送了纵纪五名警卫员还有张先鹏也是专职为主席服务的
那在这一侧呢就是我们世界的各国元首政府首脑党派领袖下榻在我们宾馆的名人录啊对于我们大家来讲非常非常熟悉的像西哈努克金日成胡志明赫罗晓夫尼赫鲁都曾经下榻过辽宁宾馆那在这里边呢还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这个宾馆呢也是在全国的酒店当中为数不多的啊
曾经有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相对来讲有代表性的人物出现在同一个宾馆的酒店他们分别有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在做维满洲国皇帝的时候曾经来过这个宾馆这是一个封建社会的一个代表性人物解放战争期间蒋介石是九次来沈阳其次住在这里
当然这是一个三民主义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还有就是我们新中国的主席这是我们社会主义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政治背景下住在同一个酒店而且这个酒店现在还能续存在全国肯定是不多见的我们宾馆最近相对来讲也做了一点点的来这边踩一踩
一定要上来踩一踩感受楼梯的脚感首先楼梯脚感走起来不会像走礼石那么硬其次也不会像走地毯那么软防滑还降噪在 90 年前它采用的是纯手工牛皮镶嵌的我们踩上的黑色材质是牛皮所以才会像刚才我说到的脚感适中防滑降噪而且冬暖夏凉
据我们老经理回忆当年毛泽东主席和胡志明主席两位伟人的会谈是在二楼会谈结束之后在当时我们工作人员已经把电梯准备好了但是两位伟人在当时谁没有这电梯是走这楼梯走下来的
电影《大决战》《东方战场》都曾经在此去拍摄过那今年还热播了一部电视剧就是《全国最高检》继《人民的名义》之后又一部立作叫《以法之名》最开始的时候让我们这拍摄定是拍一天拍摄一天之后觉得特别特别出片临时加戏加了三天
那看完了这个古老的楼梯之后我们继续往里走上几个台阶之后向左转我们来看一面神奇的镜子那这面镜子的历史呢也是要比我们这个宾馆的历史还要久这是我们中国最传统的工艺叫纯手工螺垫镶嵌其实呢就是贝壳在镜框的两侧呢大家细看是八仙过海图在这侧有球馆李汉钟离张国老蓝彩禾何仙姑
两侧是八星过海一边四个人物下边分别有福禄寿喜上眉梢三四秀秀这儿美好极强的寓意当然这面镜子相对来讲最为最为重要的还是在两个镜角在两个镜角上面分别有两个看起来特别特别像铁屑十八星就是国民党的党旗国民党的党徽的一个标识但是细除起来并不能把它称之为叫铁屑十八星要把它称之为叫铁屑二十二星
这也非常非常有意思历史当中没有铁血二十二行这么一说那据我们老经理回忆在面镜子是当时这个宾馆开业的时候张学良将军代表国民政府送给这个宾馆的开业贺礼因为呢在当时国民政府关内有 18 省
张氏父子在关外有四省 18 加 4 才会形成 22 所以说它是一个特殊时期的一个特殊符号另外一点呢它送给的是日本人的礼物用的是中国人的元素
也以这种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表达了他接下来对抗日战争占一份决心而且在二几年在我们国内的生产工艺当中是没有办法生产出这么一大面水泥镜子的所以说这面镜子要先有镜子后有镜块镜子是进口的比利时的镜子而且这当时像这样一面镜子要把它称之为叫观镜看完镜子我们转过头来看一看墙壁上的几张重要的照片然后就要进入大宴会厅了
那在这一侧就是我们刚才大堂的眼貌照片通过这幅照片我们对应的上的所有的绿色墙砖所有棚顶的天花板我们刚才走上来前期的圆拱宴会厅的木门两侧的壁灯都是 27 年一直到现在都有近百年的历史
在开国大典之前呢我们尊来总理是将民主人士分三批安排住在辽宁宾馆工商建国委员那他们当时在这个宾馆呢共计住了三个月三个月期间呢过了一个春节春节当天就在中央大厅开了一个小型的联欢会在正月初一的时候这些民主人士是在我们宾馆的正门口观看了我们沈阳民纵纽秧歌
因为当年全国没有解放所以说随行不会有记者随行也没有摄影师但是当年随行有周海英是他为我们宾馆也为了这次北上之行留下了几幅非常珍贵的照片这就其中一幅我们知道 10 月 1 号在天安门城楼上有两位长胡子老先生一位是张岚一位就是沈勋儒
开国副主席里面也有一位比较特殊的人物他是孙中山的学生和蒋介石称兄道弟三次被国民党开除党籍李其深 蔡廷凯 郭沫若这是曹孟军那这张相片呢就是时任我们东北局的副书记李富春和民主人士在中央大厅共商建国委业当中场景我们沈阳呢是一个非常非常代表性的城市先有的沈阳市后有的辽宁省
在建国之书我们整个沈阳还会东北局管当年的东北局就相当于我们现在东山省加热河其实就是当时张作霖所管辖的范畴时任东北局的副书记就是李富春后来他成为了我们国务院的副总理
美食进来吧他这边会议也正好结束了这个宴会厅就是在全国的酒店当中宴会厅历史建筑保持最完整我们现在看到的宴会厅目前所有的木制作所有的吊灯棚顶的浮雕宴会厅所有的木门也包括前居舞台的抬口都是从 27 年一直到现在
当年毛泽东主席就是在这个宴会厅听取了我们沈阳市及东北局工作的汇报蒋介石也是在这个宴会厅和国民党高级将领共进了晚餐电影《大决战》就是在这屋取景拍摄的彭德怀是在这个宴会厅开了抗美援朝军营上的干部会议周恩来总理是在这个宴会厅开了抗美援朝的后勤保障会议
所以说可以自诩点的说我们这个宾馆见证了我们新中国的从无到有那这个宴会厅也是我们新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小的写照从宴会厅出来我们向右手边走一直走到这条走廊的尽头然后左转你会看到一个电梯上面神奇的指针盘
近期很多客人就对辽宾电梯的纸盘也非常感兴趣我觉得也是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把这个纸盘开玩笑说特别是在我们东北开玩笑的时候说叫一不是一二不是二为什么说一不是一二不是二因为首先这不是 G
不是西是 GGron 本层的意思无论是去欧洲还是点上海很多老的酒店都是把大唐本层称之为 G 层那一就是我们现在的二楼二就是我们现在的三楼二为顶层 B 为地下这就非常非常有意思的是什么呢这就是一个建筑这个建筑呢如果大家从正门走过来会发现感觉它是一个三层的建筑因为它前面有个坡道就越了一层
但是如果说各位领导从后院我们停车场进来发现它是一个四层的建筑因为我们后院的就是我们地下的厨房包括员工的浴室就称之为地下了
但是如果大家从两侧路过的话会发现它是一个五层因为它是一个卷轴的设计在两侧它都会有一个高层高出了一层就出现了二层就前三后四侧五的一个建筑
那跟着高老师在一层的这个大厅里面,只是稍稍这么逛了一下就已经觉得特别有趣了,那后面因为高老师还有自己的工作要忙,所以我就跟他匆匆告别,但是我实在是舍不得离开这个内容过于丰富的大厅,所以我就在这个大厅里面又仔细地逛了逛,并且细细地去盘了盘在大厅里面的一些非常有趣的小故事。对。
比如说我在大厅的其中一块展板上就读到了关于整个这个辽宁宾馆的建筑设计方案是如何产生的它到底是怎么设计的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在 1924 年的时候满铁邀请了四家事务所来进行所谓的笔稿就当时他们举办了一个设计竞赛
在这个设计竞赛里面由四家事务所各出一套方案然后大家来进行投票那最终呢由原来满铁建筑课的这个小野木孝志和恒景千介所创办的这个叫做小野木恒景共同建筑事务所最终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获得了这个设计权
那设计人呢就是刚刚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取得了硕士学位的泰田宗泰郎而整个建筑的设计思路主要是受到了中世纪法兰西古城堡样式的影响所以整个这座建筑从外观上来看你会发现它的一层是一个连续的半圆形的拱券的廊柱它的设计手法上也模仿了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美国的一些商业和办公住宅当中所经常使用的连续拱券的形式
而到了三四层的时候呢它整个的建筑开始逐渐后退而退出来的这个部分就被设置成了观光台用来做露天餐厅使用分别供应日餐和西餐等等如果我们仔细地从外面去看整个辽宁宾馆的这个外形的话你还会发现在它的两边就是主体建筑的两边还有两个八角形的像这种塔楼一样的设计这其实也是带有那种城堡遗风的这种楼梯间的设计
其实在辽宁宾馆里面没有变的除了整体的结构外观以及内饰之外还有一些小的部件其实也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有人曾经说过说辽宁宾馆其实是一座活的博物馆在里面有很多小的物件也是会让你觉得很有趣的存在像一进旋转门的右手边有一个绿色的老旧的邮报箱这个邮报箱据说就是跟辽宁宾馆同龄的一个老物件
而且非常难能可贵的是现在这个古董邮箱仍然在使用当中还有比如说我们刚刚去过的大宴会厅大宴会厅里面直到今天所有的设备都还是在顺畅运行着的它依然拥有可以举办专业音乐会的舞台和场地而且据说所有的吊灯是可以通过隐藏的机关自动升降的还可以通过柱子上的开关来便捷的手动播放电影
除此之外在这里展示的还有一张理发椅理发椅的后面有一张照片是一张拍于 1931 年的老照片从那张照片里面我们能够看到在原来的这个大河旅馆里面其实是专门有一间理发室的而这间理发室曾经是全沈阳城里面最高级的理发室而且只有当时的一些军政要员还有一些国外的使节和
一些这个商业巨股们才可以到这个地方来剪头发而在这个理发椅的踏板上呢清晰地注刻着它生产商的标志是一家美国公司美利坚圣路易斯库肯公司那看完了大和旅馆当年所留下来的这些实物证据之后我们不妨进一步地来聊聊大和旅馆背后的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那些流传下来甚至影响至今的各种各样的故事
其实今天你在辽宁宾馆的大厅里面也可以看到一些展板上面会讲到这样的一些故事比如说奉天大和旅馆它从自开业那天起就是满铁的一个情报中转地和特务机构之一密封社的藏身之地当年只有像少校以上的这种清华日军的军官才有资格进入到大和旅馆并不是谁想进来就可以进来的
还有比如说在 918 事变之前,清华日军当中的一些激进分子就经常会在大和旅馆当中来聚会密谋相关的一些事件。而震惊中外的 918 事变就谋划于大和宾馆的支那市代客室,而这间代客室今天依然被留存着,就是今天的第三餐厅的那个地方。而在事变发生的当天,大和旅馆就成为了清华日军的指挥部之一。
还有比如说在 1932 年的 2 月份,清华日军的司令官本庄凡就在这里的第三餐厅主持了东北政务会议。在那次会议上,他们确定了维满州国的高层人选,决定让溥仪来担任维满州国的傀儡皇帝。在那次会议不久,维满州国就正式成立了。1934 年,溥仪在从长春回沈阳祭祖的时候,就在这个地方的第四餐厅里面用餐。
那到了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呢大和旅馆更名为了铁卢宾馆继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说在 1946 年的 5 月份蒋介石就携带的夫人宋美龄第一次乘专机来沈阳的时候入住进了当时叫做文化宾馆的大和旅馆
1948 年沈阳解放之后东北局就在这栋建筑里面召开成立了沈阳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大会那这里的 328 房间就成为了沈阳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的驻地第一任沈阳军事革命委员会主任陈云就长期在这个房间里面办公到了
到了 1950 年在新中国建国之后的第一个春天当时访苏归来的毛泽东就下榻在这间酒店并且那次他视察了沈阳的橡胶衣厂和中国医科大学并在第二餐厅里面和周恩来总理一同宴请了当时越南的主席胡志明除此之外其实发生在辽宁民馆的事情还非常非常的多不过在所有这些曾经出现在过这间酒店里面的
这些重要的人物当中有一个人的名字特别引起了我的关注因为他和其他人的身份都不太一样这个人就是我曾经在中国新闻史的课本上读到过的一个人他的名字叫李湘兰小花不长好靠近不长好
我其实最早知道李香兰的这个名字真的是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学习中国新闻史的时候讲到中国广播事业发展历程的时候提到过李香兰的名字除此之外我对她了解的并不多直到几年之后我才知道李香兰其实在中国流行歌曲历史上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一位比较特殊的人物而作为一个歌手她有两首歌非常的有名一首叫做《和日君再来》一首叫做《夜来香》
之后我就没有再对这个人有过更多的了解直到这次我在辽宁宾馆看到了一张李香兰的照片在那张照片旁边写着辽宁宾馆是李香兰初次登台的地方顺着这条线索我也终于翻开了李香兰这个人的人生故事簿
李香兰是 1920 年 2 月 12 号出生在了辽宁省辽阳市的灯塔市但她的祖籍是日本的佐贺县她原来的名字叫做山口淑子她从小就是在辽宁出生,辽宁长大 12 岁之前她曾经还在辽宁的抚顺住过很长一段时间
12 岁的时候他跟随父亲从抚顺来到了沈阳也就是当时的奉天来到奉天之后他们暂时住在了李继春家也因此他有了一个中国名字叫做李香兰在奉天李香兰还认识了一个来自俄罗斯的女孩这个女孩的名字叫柳巴柳巴成为了他人生当中几个重要转折点当中的非常重要也非常珍贵的一位朋友
李香兰在小的时候曾经得过一场很严重的肺病所以医生就建议她可以通过学唱歌来增加肺活量那这个时候刘芭就想起了自己的一位老师就力荐李香兰到这位老师那去学习那李香兰也由此认识了当时的一位著名的歌剧演员博多列索夫夫人开始跟着她学习唱歌从那一刻起命运的齿轮就开始转动历史当中的很多巧合就开始出现了
在李香兰跟着伯多列索夫夫人学唱歌不久有一天她的老师突然跟她说过几天她要在大河旅馆举办一次独唱会邀请李香兰在这次独唱会上来表演唱歌就是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之下
在奉天的大和旅馆现在的辽宁宾馆李香兰进行了她生平的第一次登台表演当时李香兰清澈的嗓音为她赢得了全场如雷般的掌声同时也引起了当时奉天放送局的科长东晋三的注意
因为那个时候她正在急于寻找到一个能够帮助他们来宣扬日中亲善民族和谐而且能够唱歌的中国女孩但是在当时的那个环境之下想要真正的找到一个拥有中国国籍的女孩来唱这个主题的歌曲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这个时候她看到了眼前的李香兰,李香兰这个国籍是日本,而且能够讲一口流利的中文,长相和气质又非常吸引人注意的这么一位女孩,就成了她眼下最好的选择。就这样,李香兰的声音开始出现在了奉天放送局制作的广播节目当中,李香兰的这个名字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
尽管在之后不久李向兰就离开了沈阳去北京上学了但是在 1938 年她因为自己的艺术天分再加上她特殊的出身就被当时的维满洲电影协会看中并且动员她入会然后对她进行了大力的包装作为一名中国格型正式向大众推出也是在那之后她演唱了一曲《夜来香》让她名声大噪那夜影提上几场
在这之后李向兰还陆续出演了一些替日军进行宣传或者是粉饰日本侵略战争的电影李向兰不仅成为了著名的歌星而且在影台也名声大噪而且非常神奇虽然当时整个战局非常的混乱大家身处乱世但是李向兰的受欢迎程度却始终有增无减
就这样李香兰彻底成为了关东军在当时推行战争政策当中的一枚糖衣炮弹或者说她成为了某种宣传的工具这是我从互联网上流传的大量资料当中所提取出来的关于李香兰的一些基本的概况
那为了更多的去了解李香兰这个真实的人物是什么样的或者说看到活生生的李香兰是什么样的我就找到了 NHK 在 1998 年的时候播出的一部纪录片叫做《李香兰遥远的旅途,中国俄罗斯》
那是记录了李香兰那一次非常漫长的寻访自己人生历程的一个节目在那个节目里面 NHK 的记者跟着李香兰一起回访了李香兰在中国的生活过的几座重要的城市包括抚顺 辽宁 上海 长春
我住的这个地方很久以前,五十年前东六条就是这条路啊?对了东六条啊?您记得啊?对这是什么?今天也叫艺术馆啊?几十年?六七十年了这是日本盖的日本盖的?
好像我住的是那边那一房子
在那部纪录片里面我看到他在上世纪的 90 年代去辽宁抚顺看自己上小学的地方看自己曾经居住过的街道甚至他在那个街道上面跟一个家属院里面的大爷用中日双语聊了一下天那个感觉还挺奇妙的后来他又去了抚顺的煤矿去了平顶山残纪念馆回忆他当时年幼的时候所目睹的那些非常惨烈的场景
那种感觉真的特别的难以形容后来我又看到他几十年之后再次走进他初次登台的那个辽宁宾馆回忆他当年自己如何在自己是一个拥有日本国旗的人和自己是一个出生长大在中国的人这两种身份之间的挣扎以及他感受到自己作为了某种侵略的宣传工具的时候
所感受到的那种痛苦甚至愧疚的情绪都会让我觉得李向兰的这个名字变得更真实更生动更厚重了一些而不仅仅是被贴上了某些标签的一个名字了
音色是有点不一样的啊,好想念这个扬声器
在那部纪录片里面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是李香兰当年的好朋友,也是我们刚刚提到的对她人生当中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俄罗斯女孩柳巴。其实发生在李香兰和柳巴她们身上的这个故事,就是当年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发生在那片土地上的很多个故事的一个,
非常小的缩影也是中国日本俄罗斯在当年的沈阳所留下来的印记而生活在那个时代之中的人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很多时候其实都处在一种巨大的变动当中处于一种巨大的不安惶恐以及身份认同的混乱当中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党派不同的地域之间的那种争斗持续而且剧烈的发生着
而在这一切剧烈变化当中辽宁宾馆我们此刻所在的这个地方这个物质存在它作为一个重要的人物和重要事件发生的场所无疑就成为了那段历史
最坚实的一个见证者和亲历者这也是今天我们站在这儿身处在辽宁宾馆的时候感受非常复杂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你没有办法用一两个简单的词汇去描述你站在这里的那种感受
你不能简单的说很快乐很有趣或者很沉重很难过等等它都不足以去表达你站在这看到这一切或者说当你感受到那一切的历史在你眼前呼啸而过的时候你内心所产生的那种复杂交织在一起的情绪就像我在看李香兰的这些资料的过程当中我看到过一个很小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说在 1936 年的时候,当时李向兰被她的好朋友拉去参加一次中南海的抗日集会,在那个集会上就有人问,说如果日军进犯了北京城,那么大家该怎么办呢?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每个人都站出来表达了自己要坚决抗日的信念,但那个时候李向兰一时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回答,所以情急之下李向兰给出的答案是,那我就站在北京城墙上。
当时是一个老师在讲座上分享的这个故事讲述这个故事的老师后来就补充说李香兰表面上看起来并没有做出明确的回答和自己肯定的选择
但是在这个答案的背后其实显示出的是他已经真切地感受到中日两国之间那种不可调和的矛盾以及即将爆发的无力冲突而在这种当时的中日矛盾冲突当中李相岚是感到非常痛苦的在这种严酷的现实的逼迫之下他必须在中日两国之间去做出选择而我们后来看李相岚人生当中的经历也好遭遇也好他自己的选择也好
很多时候他都要一次又一次的甚至乃至绵延一生的他要去不停的在中国和日本之间去做出自己的身份抉择
所以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为什么在众多跟辽宁宾馆密切相关的人物当中我对李香兰这么感兴趣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可能就是因为和那些非常重要的政治人物相比军事将领相比李香兰她作为一个曾经的大众娱乐明星作为一个曾经出现在我的新闻学课本里面的一个人好像我觉得她离我们的距离要更近一点
哪怕我们对他的故事并没有那么了解但是我相信你一定听过他唱的那首夜来香事实上今天在沈阳你走进很多有一定年代感的宾馆也好酒店也好甚至一些咖啡店也好你都很有可能会听到李香兰的歌你都会和她的歌声相遇她的歌似乎
甚至已经成为了某种跟维玛那段时期的历史相关的众多声音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那个声音了但是当我们今天再去回顾李香兰的人生故事也好她的音乐作品也好
与它相关的各种绯闻八卦以及被写进历史书当中的那些更宏大的历史篇章也好却总给我一种不太真实的感觉或者说就好像我们身处在一个
不近不远不浓不淡的雾气当中其实我们和那段历史离得并不远甚至李香兰本人是在 2014 年才去世的但是在很多人的感知或者至少在我自己的感知当中我觉得她好像早已经在上个世纪就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我们对那段历史的了解只剩下了一些简单的符号和一些人名而已直到有一天我们又来到了历史发生的现场我们才得以有机会一点一滴的去检实起一些我们并不那么熟悉的人和事
不过到这里并不是我关于李香兰的这个故事的终点在那之后我非常意外的在一位荷兰的记者和评论家伊恩布鲁玛所写的那本《东京奇梦》日本最后的前卫年代这本书当中读到了关于李香兰的一段描述这让我非常的震惊伊恩布鲁玛在这本书的第五章这章的名字叫做《对他者的迷恋》当中特意拿出了很长的一段篇幅来写李香兰
其中的一些部分确实给我带来了一些不小的震动吧我在这里特别想摘取其中的一部分内容来跟大家做分享他是这样写的他说李香兰走红的主要原因不是她平平无奇的演技也不是她只比演技略胜一筹的唱功而是她在日本人眼里富有异域风情的外形
李香兰是个娇小的女人灵动的大眼睛绣发之中插一朵莲花总是穿着中式丝织旗袍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女但在 40 年代日本人的眼里她代表了亚洲的魅惑之光她就是泛亚主义理想的代言人是所有乐于臣服大日本帝国的黄皮肤种族的代言人简而言之李香兰是个色情的幻梦
如果说这部电影本身值得铭记其背后的故事则更是跌宕精彩
因为李向兰其实根本不是中国人,她真名叫山口淑子,是 1920 年出生于满洲的日本人。她的父亲生性大胆,当时正在那片大陆上冒险,在南满洲铁道诸事会社给日本雇员教授中文。她也是个赌徒,财务上的困难迫使她请求一位同情她的中国将军收养自己的女儿。
山口叔子精通中日双语还从声乐老师那里学到了一点俄语那位老师是十月革命后逃到满洲的白俄歌剧演员 20 世纪 30 年代末完全由日军出资日本人经营的诸事会社满洲印化协会要寻找一位中国女演员在政治宣传片中出演爱上勇敢的日本士兵或工程师的当地女孩以达到宣传日本共荣事业的目的
结果他们发现,要找到愿意出演或符合要求的中国女演员是不可能的。多伦选决魏国之后,协会会长在维满洲电台听到了一个年轻歌手用三种语言唱歌,成为明星的诱惑足以说服这个姑娘来履行自己的爱国责任。于是,年轻的舒子迅速变身成了名叫李香兰的中国女孩儿。
这段文字当中,伊恩布鲁玛不仅向我们讲述了李香兰的非常概要的人生,而且透露出了很多故事之外的更多的信息比如李香兰的父亲最初为什么要到中国来,他在中国以什么谋生,他为什么要从釜顺来到了沈阳来到沈阳之后他为什么住在了李继春家,李香兰的这个名字又是怎么来的还有他的那位歌剧老师为什么从俄罗斯来到了中国
这都是伊恩布鲁玛在他的这本书里面为我们丰富的一些细节的信息。在这之后,伊恩布鲁玛说,李相兰对我而言是一个象征,并非象征着泛亚主义,那显然对我毫无意义。她在我心中象征着,让自己的幻想跨越国家与种族的边界,将生命视为一场持续的表演。
在这之后,阴不如马又非常出乎意料地写到他曾经在日本几次和李香兰面对面交流的故事。他说,他以中日夹杂的方式和我聊天,有时候一个句子说到中间就会切换语言,我无法想象他和日本人说话时也会这样,不过我代表的是外面的世界,我们一起坐在他位于国会议事堂附近的办公室里。
他身上的电影明星派头仍然很足那柔和的粉白面庞上没有一丝皱纹戴着大大的紫框眼镜一头漆黑的绣发泛着漆色一样的光泽一个穿着毛绒拖鞋的助理给我们倒了绿茶
我仍然觉得中国是我的家,他说,现在去回望那些电影,我很惭愧,但我当时很年轻,别人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我当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你看,我自视是日本和我出生之国的友谊桥梁,
她的眼睛瞪得大大的那无助脆弱的样子和我记忆中知那知夜里她像日本船员表白时一模一样也像戴安娜王妃博取男记者同情的方式我感觉自己好像又见证了一场精心排练过的戏剧表演
在这里我们且不论伊恩布鲁玛的这种判断是不是公允或者说是不是带有强烈的个人偏见等等但至少我觉得伊恩布鲁玛作为一个荷兰人当他去看待一个曾经夹在中日两国战争之间生存的一位女明星的时候一位女演员的时候他记录下来他所看到的这个人他的方式他的表情他的态度
整个他的这个叙述都给我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去看待这个人也好这段历史也好的一个新的视角
这也重新让我去思考说个人的真实性和他的表演性他所讲述故事的真实性和杜撰性以及时隔多年之后我们跟真实历史之间的距离以及我们通过今天留下来的无论是像建筑这样的一些物质存在还是一些故事这样的非物质性的存在当我们接受大量的这些信息的时候我们究竟如何去判断我们究竟应该去相信一些什么
我觉得这个问题可能是我们始终需要去持续思考和持续讨论的并不是我们今天站在历史发生的现场看到一个柜子看到一个盘子看到一个杯子就可以立马做下判断的或者用它们来印证我们头脑当中早已经背得拱瓜烂熟的一些历史结论我觉得这可能是我这次来到辽宁宾馆意外地去了解了很多和李香兰这个人密切相关的一些故事之后
所获得的一些前所未有的感受它是一些不能够简单地用一两个词语去形容的感受是当一个生活在今天的人站在历史发生的现场去回溯过往跳进历史长河当中去看一看的时候感受到的一些模糊和一些疑惑这感受并不全然的愉快但我觉得它是非常有趣的或许也是更值得去细细体会的这样说起来我真的更喜欢辽宁宾馆了更喜欢沈阳
就是它的这种历史复杂性会带给人更深的思考和更深的触动吧
那现在我们走出辽宁宾馆我们来换个视角看看中山广场如果我们现在俯瞰整个中山广场和周边地区的建筑分布的话其实你会发现中山广场所在的这个建筑群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在当时维曼时期中山广场和沈阳火车站其实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规划和开发的而这个区域整体它的规划的理念其实源自欧洲古典主义思想和巴洛克的概念它所采用的是放射道路加上方格网的这种结构就是以沈阳站作为一个中心形成了中山路民主路和中华路这三条放射状的道路
他们又和方格网状的道路交汇形成了一些广场空间比如说刚才我们聊到的中山广场所以现在我们就从中山广场向整个区域的中心沈阳站那个方向前进我们要住进的另外一家百年建筑就在沈阳站的对面了它的名字叫做铁道 1912 饭店现在我在 1912 这个饭店的门口我现在要进去了
铁道 1912 饭店位于沈阳市和平区的中华路 3 号这座建筑原来是奉天铁路事务所的旧址它最初建于 1912 年是一个砖魂的欧式建筑奇迹的铁皮顶它的整个外墙已经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红色水泥照面了那来到铁道 1912 饭店门口我们推门进去你将会听到一段我们刚刚提到过的非常熟悉的音乐
每天飞机心急想起战士奇迹
进入大厅之后你会发现这个主体建筑一共有三层而且非常奇妙的是它从一楼到三楼是连通的而且建有一个通体的方形的立柱而在这个通体空间当中有一盏吊灯非常的漂亮尽管整个酒店它的大堂面积并不算大但是由此向两边延伸出来的走廊是非常非常漫长的
这里的走廊的墙壁也都被全部粉刷成了墨绿色,和刚才我们在辽宁宾馆看到的整体的色调非常的类似。而且这里的墙壁上也挂着奉天时期的各种各样的老照片,比如说有奉天的老地图,也有奉天当时的一些建筑,火车,市民街景等等各种各样的照片。
就是你在这个长长长长的走廊里面去漫步的时候你真的会有一种在时光长廊里漫步的感觉而且非常妙的是你透过走廊的窗户只要稍稍往外一望你就能够看到对面的沈阳站因为沈阳站的外观也在这近百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有做过任何大的改动
所以很多个时刻当你匆匆向外一撇的时候你都会特别恍惚今夕何夕啊就是你不知道自己此刻身处的到底是哪一年
那在 2013 年的时候呢我们现在所身处的这个建筑铁道 1912 饭店它作为中龙铁路建筑群奉天义旧址及广场周围建筑的一部分都被国务院公布为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那既然都已经说到这儿了不如我们就把奉天义也一起来聊一聊说说今天的沈阳站曾经的奉天义旧址
说实话我第一次来沈阳站或者说第一次经过沈阳站的时候我真的被吓了一跳因为我第一次经过这儿的时候是一个晚上我当时是骑着共享单车就是在沈阳的大街小巷里面溜达结果我从沈阳站前面经过的时候正好看到了灯火辉煌的沈阳站我一下子就恍惚了我当时心里就惊呼说
这不是东京车站吗或者这不是惠比寿花园广场吗因为那个时候我刚从东京旅行回来不久对那两个地方非常的有印象所以我看到沈阳站的时候真的恍惚了一下后来我才知道因为特殊的那个历史阶段他们确实采用了非常类似的建筑风格来进行设计和修建的
那奉天一的旧址呢是一座两层高而且严格对称的红砖建筑它的上端呢是一个绿色铁皮的平缓铺的屋顶它的纵向被分成了三段中间和两边的角楼上面各放置了大小不一的绿色铁皮穹顶它就和东京站非常非常类似
那它的中央大穹顶的中段呢又开了 12 个圆窗让天光都能够洒进候车大厅里面它的墙壁呢则选用的是白色的饰带以及脚线都和整个的红砖墙是相映衬的色彩非常的明快
除此之外呢在它的中央入口的一层曾经设有高宇棚那个高宇棚呢是日本的唐破风式的那种曲线如果我们从建筑风格的角度上来说呢这样的建筑它属于日本近现代建筑西洋化在海外地区的一种延伸那它的风格就是典型的陈野式所谓陈野式其实我们能够在日本看到很多类似于这样风格的建筑
晨是这个早晨的晨去到那个日子边野呢就是山野的野晨野是这个名字其实来自于日本的第一代建筑大师晨野金吾那这位建筑师他也是第一批从西方学习归来的建筑师
陈冶氏风格的母体就是十九世纪末在英国复兴的安妮女王风格建筑而陈冶金武也正是在伦敦学习到了这种建筑风格然后回到日本之后对这种风格加以改造并且开始在日本的很多地方来进行实践那我们现在看到的奉天一的旧址就是这种实践在海外地区的延伸了
那说完了建筑风格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奉天一这个地方它在此之前其实很早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那个时候它不叫奉天一我们来追寻一下它更早一点的历史啊
其实在 1899 年的时候当时的沙俄军队就修建了东清铁路的南满之路到了奉天也就是沈阳并且在此建成了车站当时呢俄国人把这个地方称为毛骨殿你大约能够感受到它其实是一个音译就是满语摩克敦的音译而摩克敦在满语当中呢指的是兴盛的意思
所以今天哪怕是你在买一些明信片或者是一些文创周边的时候你会看到关于沈阳的名字有很多有写奉天的有写沈阳的有写圣经的也有直接写莫克敦的那在毛骨殿之后的几年 1904 年日俄战争爆发了
紧接着在第二年的 3 月 10 号日军就正式占领了奉天而摩科敦也开始为日本人服务了同时这个地方就改名成了南满洲铁路奉天役到了 1909 年日本南满铁路诸事会社开始对奉天役进行改建和扩建那今天的沈阳站就是在那个时候出具了一定的规模在 1910 年的 10 月 1 号正式在这里举办了车站的迁移仪式沈阳站的位置就从此固定下来了
那么在此之后,奉天义分别又在 1926 年和 1934 年进行过两次扩建,扩建之后的奉天义就成为了当时整个中国东北地区最为重要的一个客运中转的车站了,直到 1945 年中日战争结束,奉天义才真正的回到了沈阳人民的手里,最终在 2014 年,国务院把中东铁路建筑群奉天义就职其广场周围建筑群列入了全国重点网保护,
那在这当中除了我们刚才说沈阳站这个地方是奉天一救治之外这个重点文物保护当中所提到的广场周围建筑群都包括什么呢主要说的就是奉天一广场的东边也就是现在沈阳站对面我们能够看到的三座建筑它们分别是共同事务所代事务所奉天铁路公安段救治以及满铁奉天事务所救治
这三座建筑的外形看起来还都挺类似的主要都是平面呈现一个凹字形然后红砖式的建筑用白色的石带做了一些重点的装饰而我们所居住的铁道 1912 饭店就是这三座建筑当中的其中一座中国不常客
在节目的最后也特别想跟大家推荐另外的几家我这次没来得及住的百年历史的老酒店在这儿重点给大家推荐三家吧如果感兴趣的话你可以去查一查住一住试一试
首先我特别想推荐的是在这个太原街上有一家酒店叫做简理古迹酒店简是简单的简理是里外的里古迹古是古老的古迹是寂寞的寂这座建筑是一座建于 1928 年的老建筑
它是由当时关东厅内务部的土木客在 1927 年的时候设计的 1928 年 10 月建筑完工这个地方最初设计的时候是奉天自动电话交换局这个地方其实距离曾经的邮局非常的近现在那个地方也是邮局就在现在那个太原街上的邮局咖啡馆不远的地方就是这家简理古迹酒店了
那第二家酒店呢也是在沈阳站附近是沈阳站东广场的亚朵 X 酒店这是一个建于 1921 年的老建筑这个建筑其实也是刚才我们说的奉天一旧址及广场周围建筑这个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中的一部分
最后想要给大家推荐的是一座建于 1906 年的老建筑它现在的这个酒店叫贝斯酒店贝斯酒店所在的位置也在中山路上它是中山路 25 号它曾经是当时日本人在沈阳建立的最早的最大的一个商业建筑那现在这里就彻底的被开发成为了贝斯酒店作为宾馆而且这个建筑也在 2013 年的时候被沈阳市列为了市级的文物保护单位
OK 那聊到这里呢我们今天住进百年老建筑里的体验分享就到这里了希望我们今天的这期节目能够给你的城市探索带来一些不一样的视角或者不一样的新的思路这里是午夜飞行城市系列在沈阳我是 VC 感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折磨着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