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76 #想象力的全球史:杨斌谈澳门崛起与19世纪的无夏之年危机

Vol.76 #想象力的全球史:杨斌谈澳门崛起与19世纪的无夏之年危机

2025/4/6
logo of podcast 历史学人

历史学人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杨斌
Topics
杨斌:我通过研究发现,哪吒的原型可能追溯到更久远的古埃及文化,其核心要素与古埃及的莲花崇拜有关。哪吒神话中“莲花复活”的观念和艺术形式(莲上藕童)在古埃及、古印度和两河流域都有体现,形成了一条相对完整的证据链,表明哪吒的原型可能具有古埃及文化因素。 关于澳门的崛起,17两龙涎香进贡事件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这改变了我们对中西冲突的传统认知,也显示出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件对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澳门在之后三百年的时间里,成为中国和东亚近代化的重要枢纽。 坦博拉火山爆发引发的全球气候变冷和降雨增多,与19世纪初中国的小冰期叠加,加剧了中国的自然灾害和社会动荡,例如道光萧条。这说明气候变化对社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总的来说,我的研究强调了跨文化、跨区域视角的重要性,以及将气候因素纳入历史研究的必要性。我们需要更全面、更复杂地理解历史事件的成因和影响。 许知远:杨斌老师的观点很有颠覆性,特别是关于哪吒起源的研究,让我耳目一新。同时,我也对龙涎香与澳门崛起之间的联系,以及坦博拉火山爆发对中国的影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研究都体现了全球史研究的独特魅力,也让我对历史研究有了新的思考。 曲飞:通过与杨斌老师的对话,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全球史研究的方法和意义。杨老师的研究视角独特,论证清晰,让我对历史事件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关于哪吒起源、澳门崛起和坦博拉火山爆发对中国的影响,都让我受益匪浅。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历史的认知,也为我们理解当下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过去,我们对中国历史的认知,往往囿于地域与学科的边界,也时常忽略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一朵莲花座、十七两印度洋的龙涎香、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的爆发......很难想象,这些看似遥远的异域事物或自然现象,却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走向。

香港城市大学历史学教授杨斌关注到了这些细节。他以微观事物为线索,用全球视野重构历史脉络,发现原来中国的哪吒可能与古埃及文化存在渊源;明朝的龙涎香需求竟意外促成澳门的崛起;而坦博拉火山爆发及其引发的极端气候,则对19世纪的中国形成了意想不到的阻碍力量。

中国历史从来不是孤立的,要跳出中国看中国。为什么?怎么做?本期历史学人邀请到杨斌,他将分享多年来追踪这些“文明暗线”的思考、对传统历史研究方法的反思和对未来全球史学的展望。 「时间线」

03:16 印度还是埃及?哪吒的原型究竟从哪里来?

12:16 莲花座上的文明交融

22:33 十七两龙涎香如何撬动澳门三百年?

26:46 不是货币的海贝,却是古代政治联盟的“硬通货”

32:14 坦博拉火山如何影响19世纪的中国?

40:00 气候变迁引发的全球涟漪

42:17 灾难能否催生文明跃迁?

46:23 全球史学的未来在哪里?

50:47 反全球化浪潮恰恰是全球化的一部分

55:26【片尾曲】Various Artists《We Are The World》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群体」

卜正民(Timothy Brook)(1951–):加拿大历史学家,西方汉学界和中国史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著有《维米尔的帽子:17世纪和全球化世界的黎明》《塞尔登先生的中国地图》等。

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1937–):美国演化生物学家、生物地理学家、历史地理学家、作家。著作有《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剧变:人类社会与国家危机的转折点》等。

大卫·阿米蒂奇(David Armitage)(1965–):全球史和思想史学者,曾任哈佛大学历史系主任。著有《独立宣言:一部全球史》《内战:一部观念史》《历史学宣言》等。

吴志良(1964–):澳区全国政协委员、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会长,主要从事澳门历史与政治研究。著作有《澳门政治制度史》《东西交汇看澳门》《悦读澳门》等。

李雪涛(1965–):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全球史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全球史、知识迁移史、跨文化史研究。学术代表作有《日耳曼学术谱系中的汉学——德国汉学之研究》《德国汉学:历史、发展、人物与视角》等。

李军: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文艺复兴艺术史研究学者和跨文化艺术史家。出版专著《可视的艺术史:从教堂到博物馆》《穿越理论与历史:李军自选集》《出生前的踌躇:卡夫卡新解》《希腊艺术与希腊精神》等。

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1975):英国历史学家。著有《历史研究》《人类与大地母亲》《展望21世纪》等。

哪吒: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物,能变化三头六臂,是莲花化身。他是托塔天王李靖的第三子,太乙真人弟子。

图坦卡蒙(公元前1341—前1323年):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的法老。

梵天:印度婆罗门教的创造之神,梵文字母的创制者。与毗湿奴、湿婆并称三主神。

释迦牟尼:姓乔达摩,名悉达多,佛教创始人。

希腊化时代:从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到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托勒密王朝为止的一段历史时期,是古希腊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东西方文化大融合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希腊文化、语言和生活方式开始在欧亚大陆的广泛地区传播和交流,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但与此同时,也伴随着西亚、北非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的冲突。

道光萧条:发生在清道光年间的经济衰退现象。道光萧条是中国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清朝经济由盛转衰,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来的社会动荡和变革埋下了伏笔。

路易十四小冰河期:1687年至1701年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法国处于17世纪“小冰河期”中最寒冷的阶段。夏季潮湿多雨,冬季霜冻严寒,农业生产遭受毁灭性打击,引发粮食短缺和饥荒问题,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和社会危机,法国在这一时期面临巨大的挑战。

中西大分流: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国与西方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上出现的显著分化。18世纪之前,中国和西欧的经济水平相近。而之后,西方通过殖民扩张和工业化,实现了现代化转型,中国则逐渐落后,社会动荡加剧。

「本期音乐」

Various Artists《We Are The World》

「和我们互动」

新的一年,历史学人将和嘉宾、听友们一起探索更多新的节目形式,来呈现更多的优质内容,敬请期待!

出品方:单向街基金会

出品人:许知远

特邀主编:高海博

责任编辑:风子thewind

编辑:晴宝

后期:Bitcheese Brew

节目运营:蒋喆 邓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