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职场姐姐 | 职场心理学教授钱婧:做一个因果自负的成年人

职场姐姐 | 职场心理学教授钱婧:做一个因果自负的成年人

2024/1/16
logo of podcast 实习生活 Interns of Life

实习生活 Interns of Lif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不要害怕错过什么包括错过别人所谓的建议和意见可以不听这样的话你就能活人最重要的是向前走其实一个人拥有自己是很累的一件事把自己架在别人身上活是一种偷懒的做法也很舒服很多人在拥有自己做自己的路上是非常躺平的

但同时他在想要拥有自己的这个想法上是非常卷的哈喽欢迎来到新一期的实习生活我是小意我是丁丁我是实习主播斐慈

今天我们是请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的钱静老师来跟我们一起做一期串台节目钱老师的播客名字叫做钱静老师的会客厅我们会把链接放在节目的 show notes 里面欢迎大家去收听

那今天呢除了我跟丁丁也会有另外一位实习主播斐慈那斐慈现在是大四的在读学生从大学生向职场新人的这个阶段转换的一个经历者那我和丁丁呢更多的像是一个观察者所以今天我们会结合钱静老师的研究方向以及一些大学生个人成长的问题向钱静老师提问那可以先请钱静老师先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吗

大家好,我是钱静,是一名大学老师我的研究方向是职场里面的心理学我自己入职已经有 12 年的时间了入职,您指的是在北京师范大学当心理学的教授是吗?对,对,对对对,我在这个上班已经

这是应该是第 12 个年头了吧我是 20 不到 2012 年入职的现在已经 23 年了马上就 24 年了所以将近 12 年的时间了在北师大老师我看到您在那个您自己博客节目上的详情里写关于个人成长有做了 20 年的研究就是您这个关于个人成长的研究

是一直在做比如说关于管理心理学和职场相关的研究还是说您对于就是个人成长的各个阶段都有涉及呢我这个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是职场上面的人的但是你知道人我们都说发展心理学嘛人的一生其实都是伴随开的只是我们因为一些固化的原因比如说我们一个阶段我们在上中学上大学等等等等

人为的把它切割开了但事实上的话人的成长是连续性的因为你这个个体是带着你自己的思维模式你自己的为人处事的方式你自己整个的这样一些行为的 pattern 随着时间挪移在一个一个阶段的所以几乎是无法割裂的

一个人在上学期间跟导师的相处模式也会转换到在实习中包括在日后的职场里边跟自己的垂直关系和平行关系的相处模式这些东西都是有一些底层在的所以说这个

就是我从本科以后吧,基本上研究的都是这些,导师制啦,然后上司和下属的关系啦,组织里面的人的心理健康啦,焦虑啦,情绪压抑,包括情感对话等等的这些东西,其实都是一个人随着在不同情境中,随着在成长不断的变化中,然后所产生的一些可能和自己相处或者和他人相处的一些困境。

嗯 老姐这个好有意思就是我们的个人成长是连续性的然后我们的一些跟别人的相处方式其实会从一个地方带到另外一个地方然后我们也想了解一下对 就是老师在就是做研究的过程当中是属于那种怎么说就是桌面的研究跟实践临床的研究结合起来的研究方式吗

明白了然后我其实很好奇的是就是老师做这个研究做了 20 年然后在北师大入职了 12 年那在这个比较长的一个时间维度当中老师有没有感受到就是近几年来就是大学生跟职场新人对于实习啊找工作啊等等的

主题大家的心理跟心态有发生什么变化吗因为我们也知道好像近些年就是关于实习跟工作的竞争压力会更加大家感受到会更加大一点这个也是就是对谈的时候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似乎就是问问题的一方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就是似乎基本上问问题的一方都希望听到一个答案就是这些年变了

由于大的市场环境和整个的就业环境的变化然后使得倒逼着同学们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可能期待的答案是这样的但是以我实际在大学里边观察到的情况是几乎差不多

哦差不多了其实我们会差不多嗯 OK 跟老师稍微聊一下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个这个观察因为我们自己刚刚老师有跟我们聊一聊就是我们做播客这个实习生活也做了有三年的时间嘛然后我们自己也是原来是一个大学生实习生然后最后找到了工作甚至然后所以我们现在我跟丁丁现在是已经开始工作了甚至我们有跳槽的一些经历所以

我们当时找工作的时候好像觉得没有像现在同学们说找工作当时那么的困难然后特别是比如说如果我们只对比同样一个比如同一个城市同一个专业领域方向的一个求职情况来看的话可能之前的公司的 hack-on 会多一点然后现在呢大家招的人也变少了所以整个竞争好像就变得更加激烈了而且以前呢可能大家对于

实习和找工作这个主题在互联网上的讨论会偏少一点点然后近些年来大家会讨论会更多一点所以我们可能接收到的信息就是感受到的这种焦虑会更多一些所以我们也很好奇就是老师觉得没有变主要是哪些方面没有变然后为什么是没有变呢

客观上面是不是同样的一个就是比如说某一个公司某一个时期它的 HICON 会变少或者变多这可以拉数据对吧可能在某些岗位上是有收缩这是一个客观事实那我观察到的是从同学方咱们按比例来说比如说就一个常识就可能你们也会认为是常识比如说实习是对就业万分有帮助的一件事情和一个经历就对于这个表述来讲

认同并且认领的人的比例在比如说我观察到的一些我熟悉的大学里边这个比例没有变化就是大家对于实习这件事情的心理认知是没有变化的就是大家对于就业的重视程度焦虑程度可能变化了但是真正焦虑硬在现实里边重视并且落在行为上的比例没有变化

这个感觉我们理解上来说是需要需要一点点需要一点点时间那

焦虑是有我是觉得焦虑是有变化的确实是我们对于就业的重视大家都很焦虑因为网络告诉你你不焦虑你都不对对你就应该焦虑是吧然后这个这叉叉叉下行了当当当完蛋了所以说你必须得焦虑甚至是好多焦虑本身也让人很不焦虑原来大家都完蛋了那我还行吗就是这种焦虑本身不一定掀起了焦虑本身焦虑本身可能掀起了不焦虑

而同时你在观察和焦虑产生非常映射的对比的是焦虑值起来了大家也告诉他 so what 了但是此时此刻安坐在课堂中的学生他们关注的还是眼前那点事儿

我只要明天不去找工作,找工作这件事跟我没有关系,我就是要想着上学,想着我那个 GPA,想着我那个什么保研考研,想着我隔壁的那个同学,他是不是又去找家教多赚了 400 块钱,对,我有一个不知道适不适合问的问题,因为可能我们已经工作一段时间了,所以我回头如果想说我大学的时候是这样的状态的话,可能会觉得,

我应该更努力一些我不知道钱老师看现在大学生的这个状态就是怎么说呢这个我长时间是在两边摇摆就一方面这个我有时候觉得人傻乎乎也挺幸福的就是

对吧你知道的就是那个日后的残酷多了去了然后市场会教育你这个真实的职场会告诉你很多的东西你会在真实的体验中学到这个我活了这么多年我也知道这个人生体验是别人代替不了的所以说相对来讲在一个时期能够晃晃当当然后悠悠呼呼然后能这么就过这么活也挺幸福的这是一个摇摆一端

另一端就是觉得很着急

分明市场已经明确的告诉你说你要为自己的职场负责要琢磨琢磨比如说择业这件事情琢磨琢磨不能把那个叫做什么我自己我也不知道我自己喜欢什么这些东西放在口号上面应该落在实处去通过和真实的世界碰撞通过和真实的社会交互来琢磨琢磨自己喜欢什么去认识自己

同时能够认识一些职场上面的东西我觉得这一步很重要我也开了一个课叫数字时代职场心理学专门教同学这些也会把一些实际上我在职场里边我在我自己的研究这个场域里边观察到的东西因为我经常会去职场不同类型的职场观察到的一些现象一些事实跟同学们当故事一样去分享

就是我也非常的急迫希望让大家知道这个事然后行动起来就是在这两端摇摆就是算了算了好好玩吧哎呀好着急啊大家就是要不动起来这两端我自己也在摇摆

因为我感觉就是我现在是在大四就是在读刚刚听浅金老师说的我其实还觉得说哇从他的角度也还是这样的因为我感觉从我身边观察的我会觉得说为什么好像比例差不多是因为我觉得说有一部分同学他精力能够承载的就是那么点东西了就是哪怕外部的环境怎么变可能对于他们来说

我已经没有精力去想这些东西了那管他呢就那种感觉好像无论外力再怎么去驱使的话他们如果说觉得我自己没有办法去消化这个东西的话还是好像没有用的至少我感觉体感是这样子对这就是人家说的嘛就其实你说信息差这个东西重要吗重要也不重要就是我知道了这个信息又能怎么样呢

你如果塞不进去你的日常生活我已经被塞了这么多东西以后那我还能又能怎么样呢你们想逼死我吗是吧也有这种也有这种是我非常非常的理解但是就是人是一个舍得的生物其实你要的足够少都能够得到大部分的同学尤其是名校的同学可能有一个有一个非常大的发展中的困境就是要的太多了

就是一个同学可能哎呀老师你说我该怎么做我说你干嘛呢我这个我现在在准备国考我还要去考一下事业边与此同时我这个保研如果不满意的话我还会继续考研你说我到底应该往哪个方向去发展对老师你说实习重要我可能还会去实习一下就你听完以后就是一个头八个大

其实我想去问一下关于大家既要又要且要但是精力有限的这个观察老师觉得是因为我们同学没有想好自己想要什么所以才既要又要且要还是说我们这个大环境的一些设置比如说设置你好像

本科毕业就要一定要去读研然后读研完了之后就一定要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然后好像第一份工作就特别重要如果第一份找的不好或者说如果不是一个很稳定的这种这种起事业单位的工作那就就意味着你未来的职业生涯会很不稳定等等是不是这种固有的设置跟对于同学们的期待导致同学们很焦虑所以同学们才急要又要且要的呢我觉得人就是这样一种生物

人的欲望就是无穷无尽的也就是说并不是你年龄到了三十和四十以后你就聪明了而是大部分人三四十也过不好自己的日子是一样的问题就是要的很多嗯

换句话说就是不真正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要的很多而要的很多就会导致得不到什么于是更加焦虑又想要很多而同时会有一些什么垂胸顿足一类的气急败坏这个

我们也是第一次跟大学的教授,然后特别是做心理这方面的老师聊天,所以我们就一直在对比说好像这个阶段的人怎么样,那个阶段的人怎么样,但是第一次是听到老师就是从整一个人的特点来分析,其实人都是一样的。

主要还是因为我们的心理上是因为你看嘛就是我们的同学我自己的同学里面还有 MBA 我还教 E-MBAE-MBA 可能就 45 岁左右大老板高管嗯

然后创业者这个 MBA 可能就是 30 岁左右现在都前置了原来可能 35 岁左右现在来上的都更前置了因为大家学历焦虑 30 岁左右然后你再看本科生 20 出头大家遇到的困境可能就是人类的困境我想要的很多但你说为什么想要很多难道有错吗没有错但是你再往根上去挖的话就是不是真真正正知道自己要什么

包括在整个你拉长不仅是在这种利益诉求中包括在自己的亲密关系中都是一样的

就是这个逻辑是一模一样的比如说你看大家去一般开玩笑啊一个男年轻人到了单位第一件事就会问说哎给你介绍个对象吧是吧你想要什么样的人啊然后他就会说哎这个最好个子是多少是吧一米七五到一米八然后长相啊要看得过去要顺眼然后这个收入嗯不能比我低然后学历和我差不多

就它会一项一项一项的列你知道就是把每一项都凑齐是非常难的一件事但如果你拉出一个单项来都会直接容易很多比如说有的朋友就会来说我是个严控我说特别好只要严吗他肯定不是只要严对吧他就会沉默不是只要严就会慢慢往上升那不行那个学历也得和我差不多是要

高颜值的学霸对吧您就是学霸那你和你差不多我肯定是高颜值的学霸是吧那高颜值的学霸挣的少点可以吗哦那不能比我低你一个一个一个都叠加的时候就难如果你只要好看是可以的那另外一个人说不不不我就只要钱我说只要钱吗一米六年薪五百万可不可以哦那不行

其实放在择业也是一样的逻辑你这个越听越荒谬对吧但你放在择业里边也是一样的你只要钱就容易

但是除了钱以外你肯定还是要别的又要钱又要体面又要稳定而且这个稳定是不是真的稳定还真不一定所以你把所有的东西都叠加起来了以后最后的结局就是我都去做吧我要把所有市面上我可能的选项穷尽一遍因为我不能错失任何的机会最后把精力均摊

然后就是不能塞进去任何新的信息于是就会给自己的择业变成一个真的就是如果这样去择业的话基本上和上香差不多钱老师我想问因为可能知道自己需求的优先级排序这个事情可能是很多人

可能从大学阶段然后甚至到一整个人生一辈子都要去思考的事情有没有一些比较具体的实际的我们可以去做的一些事情帮助我们更快的去了解到自己的优先级是什么就比如说找对象的时候到底这个颜值工作收入什么我怎么快速的知道我到底更看重这个人是什么

那可能对其他的对啊这问题就是你想快速知道对吧问题就在于你想快速知道问题就在于快速不了想快速知道这快速不了啊你就是探索自己像我们经常在科研里边我给他们说我们大部分的变量其实都是程度不是是非

我抛给你一个问题你多大程度上了解自己这是一个是非题一到十你可以打个分数而不是说你是不是了解自己呀这就把自己逼到了一个我是了解还是不了解了解还是不了解就更加焦虑好多时候是一个程度所以我们会通过各种各样跟别人碰撞的过程中去了解我对这个东西对我到底重要不重要其实我刚一直在思考老师讲的

内容然后我自己反思一下那我在大学的时候或者甚至我在现在是不是也有老师说到的这种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既要又要且要的想法我觉得在我的某一个时间段肯定是有的但是我个人好像大部分时间还是比较自洽的这也是说为什么我们有这个信心来做这个播客然后

可能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自己的体会那老师刚刚说了这个两个话题嘛其实差不多的就是找工作跟那个找对象其实是差不多的然后我就发现因为我是找工作这个事情我们一直在谈了然后找对象这个事情呢原来我也很纠结的然后但是我最近刚好就是谈恋爱了所以

我就是刚好有一些体会然后我就想说可以在节目里面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这两件事情结合老师刚刚说的一些个人的思考老师刚刚有提到两个词叫做探索跟经验嘛然后我自己的体会就是为什么我在找工作跟找对象这两个事情暂时目前是一个比较自强的状态是因为我遵循了体验

加选择这样一个行为模式就是我自己的理念是比如说在找工作的时候在你真正进入第一份工作之前我是自己尝试了很多份不一样的实习然后这些实习甚至都不是说同一个专业方向的然后甚至有些实习我甚至不是为了未来找工作而去做的我纯粹是觉得就好玩

然后我就去我就去做所以在我真正确定说我第一份工作要找什么的时候我就已经做了不同的体验了那在不同的体验当中我不仅是知道了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我也认识到了这个

我也认识到了很多现实的问题比如说一份工作它不可能只有我自己喜欢的部分也有我自己不喜欢的部分所以我在最后做选择的时候我会能够比较有一个清晰的排序那其实我刚找到我这个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我也觉得好像这个工作不是那么理想就可能有些人觉得这工作挺好的然后我觉得我是不是可以够一够我还能找到更好但是当时因为是疫情的原因

我当时找工作也找得比较累,所以我就找到一个工作,拿到一个 offer,我就没再折腾了,就没有再内耗自己了。但是我心里实际上对这个工作呢,还是没有百分之百满意的。但是当我真正入职了以后,我就发现这个工作跟我的,我在做这份工作的时候的体感非常的好。

这个体感甚至是超出了我预期的好我当时没有对这个工作预期很高我觉得这个工作可能就还行但是我真的去做的时候我觉得有很多东西可以学习

所以我觉得也是一种缘分吧就是我尽量让自己就是在做选择之前就是 do what I like 但是在做好了选择之后就 like what I do 所以这可能是我我自己的一个行为方式然后在找对象的时候也是的我有很长很长一段单身然后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知道网上有很多信息告诉我说你要做一个排序

完了我其实也排过去我也写过很多很多很多标准我也质疑过我的标准是不是太多了但是我又觉得我不可以不可以舍弃任何一个标准然后结果我现在找到一个对象我就觉得还真不是我很主动的

按照我这个标准去好像我去市场上挑一个符合我这个标准的人然后哎我觉得哎这个就是我想要的而是有的时候还是需要一点点缘分你跟工作需要一点缘分你跟对象也需要一点缘分然后当这个缘分来的时候就相信自己的体感哎你觉得哎你跟这个人在一起很舒服可以做自己然后比如说我做这份工作的时候我很开心可以学到的东西我跟团队的人相处的很好

我对未来是有期待的对工作是有期待的我知道这个工作或者这个对象可能有一些缺点那既然我目前的体感是好的那我就调整自己的心态我就不要老去想这些缺点或者是想说那我可以做些什么去弥补这个缺点所以体验加选择这是我自己实践下来觉得好像比较有效的行为方式选你所爱爱你所选

因为其实我刚刚就是其实我们之前在准备了一些问题里面就是有关联到说钱老师刚刚讲的包括小意讲的一些探索自我的话题嘛就是其实的话我想在这边顺带着围绕着我们现在讲的这个

话题去问一些我相关的一个疑问比如说我现在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中那么我可能在实践的过程中去试探自己去认知自己但是很多时候我对于说我究竟做得好不好或者说去认识自己的过程是需要通过身边人的反馈去意识到的那

这个时候就是我往往会在接收反馈的时候去思考说我这样的一个反馈如果我内心并不认同的话我是不是要去修正自己的一个判断那我这样的一个限度究竟应该停留在什么样的程度就是有时候会陷入内耗但有时候又会说那我是不是确实应该去反思一下自己所以这个问题其实我也挺想和钱老师交流一下的

反思什么呀就比如说当一些接受到外界的一些负面的反馈啊比如包括我在进入职场的过程中那如果遇到一些我可能并不认同的观点在认可自己和纠正自己的行为之中达到一个平衡呢就是按自己的节奏来你不认可你就忽略它你就关我关你屁事是吧

你就把它忽略然后清除你的生活范畴真的就是这不是开玩笑就是每个人都得有自己的节奏

而且是都得认领自己认为对的东西比如说啊这个叫什么有的人说的那个东西你一开始都是不愉快不高兴的这是很正常的但是你冷静下来以后你觉得他这说的可能有道理我愿意去做那你就慢慢按你的节奏去认领来慢慢去改慢慢去提高慢慢去做有你自己的节奏就行但有的人说的东西你根本完全都不认同那你真的就是忽略他把他放了就得了

这些人在你的生命中生活中是一个就哪怕可能未来十年以后你觉得当时他说的那个是有道理的那你也应该当时把他放了就得了因为你在你的那个时间段里边你吸收不到就是吸收不到他就不是你的贵人每个人自己最大的贵人永远是自己不要害怕错过什么

包括错过别人所谓的建议和意见可以不听只要让你特别不开心就不听能听进去的就听这样的话你就能活人最重要的是向前走只有你抬起头向前走才能遇到下一个可能的机遇可能的机会可能的体验

这个比你当时卡在那觉得哎呀他这么大牌是吧他这么资深他说的一定是对的我做不到可怎么办啊然后陷入这种所谓的内耗你就把它放了就得了就拜拜我们现在此时此刻没有这缘分以后再说我觉得钱老师

很有那个北京人酷酷的那个感觉就真的就是叫什么羊踢不了牛死然后这个这个牛也听不得马的话就是大家只要在那彼时彼刻不是你自己能够捡时来的东西是可以不要的就是甚至你只要能够觉得我是可以不要的你就很释然

没有什么就因为我们这个时代很焦虑所以大家总怕错过什么这个错过感比这个不配得感更可怕

就是你老害怕错过什么你就会就使劲那个像小狗狗一样是吧在路上哎呀害怕错过这害怕做这个这这这就影响你往前走这个人的幸福永远是在后边的所以你要往前走幸福才能跟着你去走而不是说哎呦赶紧走左顾右盼这幸福在哪在哪在哪你得往前走这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我认为叫什么呀叫生活观嘛就是一个观念这个观念你习得了以后它会非常的舒适

老师说的这个知道哪些东西是自己不要的然后让我想到了一个很有趣的测试之前我做过一个忘记是在哪里了

作为一个那种价值观的测试它是有很多很多个词汇可能最开始是 100 个词汇然后都是一些那种价值观相关的词什么正义啊什么爱国啊然后亲情友情之类之类的词它就是想让你做一个排序然后让你知道哪些词是哪些价值观是你觉得重要的但是

但是它很有趣的方式是它前段时间它会分成两段第一段会让你做一个正向的排序比如说从这 100 个词里面挑 20 个你觉得重要的然后第二个阶段是你直接在这个 20 个里面滑掉你觉得不重要也不是不重要就是滑掉你觉得你可以舍弃的

完了你划着划着划着当然每个这二十个每个都很重要可是你划着划着划着就能够慢慢筛选出来到底哪些我觉得是最最最最重要的然后我当时做了那个测试我觉得结果是还挺神奇的我最后每次都没忍心划掉的结果最后留到第一名的是亲情然后可是你让我正向去选的话我绝对不会觉得说亲情是我在

在世界观排序里面我会排到第一位的可是我就是没有办法划掉它每次都觉得说我先留着先留着先留着然后就没有划掉所以我觉得可能除了就是像老师说的我们除了就是知道自己什么对我们重要什么是我们想要的其实也很重要的一些事情就是说有哪些是我们可以放掉的这个可能你排的时候它这逻辑有这个东西是你缺的还是你一直在追求的

比如亲情这个东西典型就是可能你舍不得滑掉的是比较缺的但是那些你选出来的可能是一直在追求这个就是一个也是一个心理的体验确实是 吴老师好有道理

确实说的感觉就是每次老师的回复然后就非常的本质然后就让我们觉得都是这个事情得想一想得琢磨琢磨就这种东西就是不过这个还是另一个了这也是心理学里边一些流派就是原生家庭派这个不是我特别喜欢就是它是属于往回看的当然它有它自己的逻辑是吧这可能也是一个主流的学派

但是很多时候你往前走的时候包括看原生家庭也有不同的这个价值可能有的人是在归因有的人是在归罪归因比归罪要重要得多如果把一切东西都归罪在这个上面的话人没法活就是大部分我们的原生家庭也没法看就真真正正符合那个高标的不多

大部分都是七零八落零零散散就这么凑合着过凑合着活但是我们这一代人基本上已经张扬出自我了非常好就是我们想拥有一个完整的自我想要成人甚至为了成人我可以去唾弃成功那在这个比较相对来讲两方在争辩的这样一个过程中最后你能够求得的可能就是心安和自在

这个比说让谁去认可你的成功我认为是重要的多得多那这就还是返回到一个价值里面就是我比较认同的流派还是类似阿德勒那一排就是往前走具有勇气去往前走过你自己的人生嗯

所以这个老师的流派就是说属于您刚刚讲到的那个发展心理学的流派是吗这个也不是严格学术上的就是认可了学术上有非常多更严谨的说法但大概类似是这样的就是这个你看我们说原生家庭在这个互联网上至少也说了十来年了对吧包括很多职场上面的问题也要追溯到原生家庭它有逻辑吗是有的

比如说你这个人从小到大在家庭里面长大你会不会跟家里的权威去相处你跟家里权威的相处模式是什么样的可能会直线的反映在你跟导师你跟垂直关系嘛你跟导师你跟领导等等这个关系都会反映但是你追回去以后你要琢磨我怎么再往前去过这个日子对吧我就是从小到大没有跟家里的权威处好

特别害怕然后到了学校以后小时候跟老师也处不好是吧这老师也是每天辱虐型管理那我未来怎么过呢这是一个巨大的问号我知道了然后我怎么减时起自己暂时在自己这样一种行为模式和心理模式的状态下有没有一些行为能够让我们拾起自己往前走能够过一个相对来讲肆意的职场人生这就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讲新的功课

了解其实我们之前我们经有提出的问题里面其实也有一些跟老师说的这个相关的然后斐子要不要问一下

好的就是因为刚刚老师也提到说往前走过日子然后减时起自己嘛因为其实前段时间我不知道老师知不知道就是社交媒体上有一个关于叫做重新养育自己的话题也会有很多网友说在自己在包括和原生家庭的相处之中他可能会被忽视被打压然后可能会有一些匮乏感那

在他进入大学乃至就是进入职场的这个成长历程中他可能希望说解释起自己去重新

滋养自己那也跟钱玲老师之前的播客提到说要爱自己与自己自洽相关嘛所以其实我想问一下钱老师能不能具体的展开聊聊就是说你对于所谓的重新养育自己大家应该怎样更好的能够把自己去减食起来或者说让自己呃

就是更好的摆脱过去一些负面带给自己的影响重新让自己焕发一个更好的活力去弥补过去成长过程中带来的一些匮乏感呢就是首先第一个做一个因果自负的成年人说一个小的点吧比如说我们很多时候在做决定的时候就我们这个所谓成长中的就成长过程中拥有自我这个过程中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就是

就是一方面我们又想非常全面的寻有自我另一方面呢又会不听使唤的被别人摆布比如说现在你看在整个这个求职的过程中你去问这个年轻的同学们然后他们有什么困惑吗很多人就说啊我不想去体制内我不想找这种工作但是我爸妈想让我找这种工作

我说那所以说你想干什么呢他说我也不知道我想干什么我说那你就去做那个工作吧至少你爸妈还高兴他说哦是这样的呀那好吧就去了那你说这些人有自我吗他可能很难拜托吧我觉得他自己也没有想好自己要干什么换句话说其实一个人拥有自己是很累的一件事把自己架在别人身上活是一种偷懒的做法也很舒服

这也是为什么好多人看似有权利拥有自我但是最后不拥有自我同时他还傲娇的说哎呀这不就是听他们的吗就这样吧都是因为你们还是懒换句话说很多人现在不都讲什么卷了躺了是吧很多人在拥有自己做自己的路上是非常躺平的但同时他在想要拥有自己的这个想法上是非常卷的他卷的是想法不是行为

如果一个想要拥有自我的同学的话他可能需要做什么呢我举个例子还是刚才那个例子我爸妈想让我进体制内是吧 OK 我知道了我作为一个成年人你们给我提一个建议我是能够 get 到的我听到了你们的建议然后我去普搜

收集各种各样的信息听各种各样的播客是吧听实习生活我去听听啊听体制内有各种各样的这种信息媒介包括 B 站等等等等这个信息是非常丰富的我去网罗包括我去请教我的老师我们学校里边能够见到的企业家见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达人我去问他们的问题问我心中的疑惑

来知道原来这个选择它背后意味着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它有什么样的高广有什么样的低标比如说我去了以后可能有这些这些这些的挑战我愿不愿意接受它最低的低处我能不能够享受并且在最高的高处还能 hold 得住这一切这是他做选择的时候其中一个逻辑同时既然我梗着脖子说我不想去这儿那你想去哪儿呢那你就要平行再去了解

除了体制内以外还有哪些可能性的工作的可能性互联网大厂还是国企央企还是事业单位还是其他私企还是创业公司我一个一个一个一个细心去了解并且我最后可能把它最后的选择放在三点上三点上我再去实习再去实地的去这个场域里边看看我的判断是不是这叫做拥有自我

很累很辛苦同时不管自己最后做了什么决定都是刚才你说的选你所爱爱你所选就是我咬碎了牙吞到肚子里边我也不说一句都赖你们这就叫做拥有自己是不是很累很辛苦

所以说很多时候我拥有自己我很自我它不是一个非常爽的过程而是一个很劳累很辛苦很艰辛的过程尤其是在拥有自己的初期的时候你也是一种拥有自己的实习期这个实习期是很累的愿意承受吗这也是一个抉择

听了钱老师的回答我感觉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说如果我们要拥有自己去建立自己独特而强大的一个内核首先要踏出的第一步就是说我能够承担我做选择的一个结果然后包括说在我认真思考过后我能够去为做一个我目前真正想要的

就是最终是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然后这也是我们两个觉得比较重要的一个事情然后我们两个是属于比较比较幸运的人吧就是我们两个可能比较早的知道了自己想做什么然后就会一直在这个道路上在行走虽然有一些迷茫的时刻但是大部分的时候我们对自己还是比较有自信的所以但我们也确实是就是见到了很多同学其实很苦恼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

可能我自己观察到的也有一些同学是没有办法对自己负责的但是可能我觉得不知道得想要什么更多吧所以我们其实当时做这个节目也是想要说我们可以找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同学来聊天所以这样可以让大家有更多的信息说这些各行各业的人都是在学什么做什么这样大家可能有更多的信息就是说可以了解一下

哪些是我感兴趣的然后我就可以去尝试然后可以去做选择但是最最重要的还是老师刚刚说的就是做了选择之后要对自己负责做一个因果自负的成年人感觉这个就是很适合当今天这一期的标题做一个因果自负的成年人

对很难很辛苦做个成年人是很辛苦的做个妈保妈保男妈保女可能更 easy 一点然后大多数这种伸着手探出头来说的也都是我觉得是傲娇了

就是充分享受了原生家庭的福利又不想承认我突然想到一个小问题可能跟这个不一定特别相关就是老师觉得说作为一个因果自负的成年人这个拥有自我这件事情是人一生当中是一定会经历的吗还是说有些人就是他到了年龄很大的时候还是没有办法拥有自我还是在啃老或者是在在在

逃避这件事情那假设说拥有自我是一件我们必须要经历的事情那这个事情是不是越早拥有这个自我是越好的我觉得这不是个必修可以不就是我不认为这种西方体系下的所谓的自我是一定要拥有的

但是就回到你那个问题确实有的人不得不就是你能舒适的不拥有自我还活得舒服的前提是你有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有一个温暖的原生家庭的 family 这是一个必要条件不然你就是你不舒服你不拥有自我不舒服就得拥有自我是吧所以好多时候在我们这种社会里边去有自我有时候也是被逼的

我没办法对吧我只能通过拥有自我去组建一个所谓的新的家庭新的原生家庭就给自己重新养育一遍这个大部分人尤其是在早期去拥有自我的人基本上都是被逼的

也不是越早越好是在你越愿意的时候越好就像我说的这个你去拥有自我是吧你去因果自负这个很辛苦很累的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谁会愿意每天没事在那儿在那儿什么高举着这个自我的大旗去拥抱自己那不会的就是这个这个是在你最有意愿的时候那个心最能狠下来的时候最去拥有是最好的嗯

那我想质问一下就是既然拥有自我可以是有主动或者有被动这两种方式或者说触发的点那一般什么时候或者说哪些同学会是比较主动的去开始拥有自我或者说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更加有主动意识的去拥有自我呢去成为一个成年人呢

我觉得无所谓人可以永远不长大我不觉得这个功课是个必修课永远不长大的人最幸福我虽然是干这个的但我不觉得人需要被这种西方的心理学体系套进去去高举着大级我要有自己然后我要怎么着我非怎么着不怎么着就是不用把这些必要性加给一个非常松散的自如的人生想怎么过怎么过

松散自如的人生我也好像有这样一个人生反正老师刚刚说的就是很好的回答了我前面就是感觉会有一种怕错过的那种焦虑就是说

就是你知道说错过就错过然后重点是把那个路程走下去哪怕在别人眼里我可能这个阶段我没有接受到什么样的成长或者说可能我的心智好像相比别人还有种装

大人的感觉因为前段时间互联网上也会有人说说觉得自己好像还是处于一个呃扮演着一个作为大人的一个角色我觉得其实大家是非常

至少有一部分人吧他其实会觉得说我是不是该成熟了但是我觉得这句话其实还是很好的去解答了一些害怕去错过一些东西带来的一个焦虑吧我觉得它很好的缓解了我当下一个阶段所产生的困惑确实就是老师刚刚说的让我反省了一下就是

就是我觉得就是肯定每个人的价值观或者说你在追求的这些东西可能在学术上某种意义上是可以被分类的然后我可能就很像是老师说的西方的那种那种那种思想就是说好像我一定得去追求什么好像我到了这个时间我就得拥有自我就得成为一个一个一个人然后

但是可能不成为也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可以过的然后但是可能像我这种人呢就很容易当我给你一个时间段让你松散自如的时候让你什么也不做的时候我反而就开始焦虑了就是无事可干的时候然后我就开始瞎焦虑完了这时候太闲了怎么办然后所以我就也挺羡慕老师说的那种松散自如的人生的这种状态就是我觉得

怎么说得特别特别不内耗然后不受外界影响然后才能过一个松散自我的人生对啊这也是就是这其实挺难的大部分人也不会对吧但是为什么这个不被宣传呢我觉得也挺好

就是每个人最后还是就是你能够自在比较重要而不是你成功或者说非要达成什么或者是拿着那互联网的清单是吧我怎么才叫成人怎么才叫成熟这些都是整个这个叫什么社会体系所谓的文化环境给人去设的一些框框和打勾项这些项不一定有也可以幸福

其实我们刚刚前几期就采访过一个也是前辈嘉宾然后他当时我们也是跟他讨论了一个问题就是说那他是一个很不瘦

社会时钟归顺的一个人就是该结婚的时候不结婚然后好像然后该就说社会好像觉得你要做什么但是他就是可以做自己然后过得很舒适很自洽所以我们就跟他聊说是不是大家大家都要这样大家都要做自己然后他就说其实做自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如果说大家没有这个心力或者说没有成熟到或者没有强大到那个地步可以做自己想要的然后不受外界影响那么就先去先去 follow 这个社会给你的要求就比如说就是社会始终说你该上大学了你就上大学你该找工作你就找工作然后这样可能就比较少的会被社会

去有一些什么特别负面的评价然后先走一步看一步先跟着大家的这个节奏走老师你觉得就是说就是你是怎么看待这样一种思路的呢如果我不知道要什么那我就跟着走吧首先我特别讨厌首先我特别讨厌归训这个词我觉得这个词简直应该从世界的词典中删去就是这个你凭什么归训别人你是谁啊

就是这个词本身我都特别的讨厌当然了就是我说的做自己非常有成本而且很难你就得经得住别人说大部分人耳朵根子经不住别人说就是怂人大脾气自己又怂脾气又大然后发不出去又不敢冲别人发所以只能冲自己最后就很容易抑郁焦虑难受然后拧巴委屈愤怒

这个就是都是一个连带向的所以如果说你没有那么大强大的心力你就追着社会大溜走是最舒服的就是所谓的做自己好多时候看起来是神经病特立无形但是你拥有了自我嘛所以说因果自负的成年人可能我们我跟小英因为包括实习的时间然后加上工作的时间可能对我们的听友来说会相对更长一些嘛

我觉得好像就是会有一种以为自己工作了这两年已经参悟了很多人生道理但是刚刚越听越陷入沉思感觉自己还太嫩了我觉得可能听我们节目的听友绝大部分应该还是不是蒋老师说的有那个温暖的大家庭可以

可以从身下来就非常幸运的想自如的做任何事情了所以大家就是不免还是会有这些这些焦虑没关系没有就没有呗这个也不是自己的错对吧就是没有没有有没有的过法你要相信万事万物都是有正面和反面的没有吧你也有自己的你也有自己的机遇有了吧好多时候你也框在一个框里

就是这个万事万物真的都有两面性就一切你觉得恶心爆了的事都有它的正面就钱老师您看佛教方面的书吗因为我觉得你说的一些东西跟我看一些什么比如说金刚经或者之类的里面提到的这种修炼内心的会不会有一些相类似的地方我看的不多应该看

看的不是特别多,但是我挺喜欢看这些的,就是我最近尤其最近几年太忙了,所以说看这些东西呢,它又需要一个理解,但是我从小其实喜欢这些东西,包括一些这个古文,就我从小就喜欢古文,古诗词什么,就是比较,我现在都喜欢看古文。

就是我还是有一点那个古文功底的可能是我小时候喜欢这些所以我是爱看的但你说研究的很深嘛那并没有就没有在这上面花太多的时间因为其实我在跟来做这期播客之前其实也看了钱老师的公众号啊然后听了老师的播客还有 B 站上的看了 B 站上的视频就是其实我发现就是关于焦虑然后年轻人心态是

基本上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嘛所以我想问一下钱老师就是你在开解大家或者说在跟一些嘉宾进行对谈的时候你会对不断的去诉说关于焦虑的话题感到厌烦吗或者会觉得说这个话题会不会觉得为什么大家都在关注这些东西呢

那不会啊我是人我又不是神我自己也很焦虑对我就是从小就焦虑我可能比大部分人焦虑的都更早一些就是你说早会也好你说这个无知也好就是非常早就就特别的焦虑我是一个非常非常焦虑胆小的人胆小害怕恐惧就所有的负面情绪在我身上都出现的很早并且频率很高

就是我怎么可能觉得大家焦虑是个很可笑的事呢那对也可能是吧就是我觉得我自己也挺可笑的就是人生就是个笑话好的

大家放宽心天老是都焦虑对就很正常对就是人焦虑是很正常很正常的一件事情而且这个社会有的时候我就觉得其实很不友好就是怎么说呢哪怕我都活到这个岁数了你有时候你看我不焦虑是吧就是因为我不是所有事都在乎

我是个在乎的事不多的人因为我很焦虑所以我试图从小就训练自己在乎的事情少一点少一点少一点就我越来越少但是前两天还有一个那个就是同行的朋友还跟我跟我那个语音还跟还在那指教我就告诉我说你这个不能这么这个不能不要这个你一定要要就我说我可以不要我说我不太想要他说不行你必须得要就是哈哈哈哈

你明白就是这个好像不能接受你不要一样我说我真的不太想要我说一个就是它可能是我们这个行业里边的一个奖或者是一个那种比较好的 title 一类的我说我真的不太想要然后

我说我这几年得到的也挺多的我可以不要他就能跟你说你不能不要你必须得要然后你要的话他是想让我团着我做另外一个事你要的话你就剩那么一个事了你一定要把那个事做了你就能得到这个我说我不想要这个我也不想做那个事我说我现在最近几个月一个是很累再一个是我有我自己真正想要的和想做的事他说哎呀你就是干那个他说我们上次那事你肯定

就是干恶心了你干累了你歇两天你肯定愿意做我说我不想要了就是你明白这个这个这个世界好像见不得你不要东西和你不焦虑就是你你野心少一点欲望少一点他也觉得你错了所以我能理解大家的焦虑就你哪怕不焦虑的人你在这个世界里边都揪着你的脖梗子说你错了是吧你不对你必须得要然后你说你不想要你一定想要这也太可怕了

确实就是感觉好像怎么说呢就是就算你想做自己有人不让你做自己毕竟还是就是活在这个对啊你说做人多难而且我都活到这岁数 40 岁了那你说这个其他的这个这个更年轻的朋友那肯定更一堆人出来指手画脚啊对吧你不想要这个他告诉你说你要那也是很有可能所以大家能不焦虑吗这焦虑是很正常的

因为钱老师是就是做心理学研究的嘛然后就让我想起我以前就是有一些情绪的时候其实也尝试过我是不是应该去去找一些心理咨询呢等等然后我之前的心理咨询的期待就是说他好像能比如说我焦虑的时候他好像能扫清我的焦虑我从这个咨询室出来我就不焦虑了但是我觉得更更常见的情况是

我从自信室出来我并不是不焦虑了我这个焦虑还在但是我知道了这个事情是正常的就是它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都是可以被接受的然后可能是需要一点时间慢慢去消化它等等

对心理咨询一个是不适合所有人第二个是大部分时候心理咨询是把你那些糟心烂事给你捣出来反复的看反复的瞧反复的去琢磨所以大部分时候心理咨询出来以后都是难受的不是舒服的

乔老师这里我有一个比较个人经历的问题因为我同事他也对心理学比较感兴趣然后他去过很多心理咨询有的时候我们也会聊说现在有些大学里面也提过我们自己去一些心理咨询的经验感觉好像

去了之后对自己帮助不是特别大我就比较个人比较好奇什么样的人可能比较适合尤其是我们现在一些大学生他们也会去看心理咨询那到底什么样的人比较适合去做这种心理咨询呢心理咨询的机制基本上就是助人自助所以说它不是这种它有点像健身房里请了个健身教练不太像去那个按摩去忙着按摩就是对

对吧就包括好多那个好多那个叫什么 spar 还叫什么什么健身是吧叉叉健身就特别逗就是他们觉得那是个被动运动是吧就是大概是这种他不是说让你按了以后进去以后就舒服了他很多时候是让你让你自己累自己

他进去以后让你这样抬胳膊抬腿然后是吧然后转到最最最极限或者怎么着这做三组那做五组今天练腿明天练肩就是他是一个让你特别劳累特别烦躁的一个过程其实进去以后是很痛苦的

它需要让你追溯需要让你反复的捯捯来捯去的而且这中间时间也不长 45 分钟是吧耗完以后你就出来了很可能你获得感很低比较适合那种会跟极强的

反复能够琢磨能够了解能够往自己去追溯就是就和锻炼就和健身房是一样的它在于你练的时候你这个注意力还要在你的肌肉上面然后你要集中你的精力集中你的体力去干这件事比较适合于这种人就愿意主动运动的人而不是去那儿求一个按摩马上舒服了的人

对因为那个丁丁刚刚问的那个问题其实就是我本身在那个大学期间有去做心理咨询然后我当时还做了一个去采访说那些前去做心理咨询的学校心理咨询的人然后包括说那些心理咨询师他们是怎样的一个机制我感觉更多的就是他们第一次去交流的时候更多的是了解你的基本情况但是

绝大多数的人可能去了第一次之后他们就很难继续去每次都跟那个心理治愈师会面我感觉它更多的可能是一个很漫长的见效过程然后包括的话如果生活中一些环境的因素不解决的话可能我觉得性情相对来说影响比较微乎其微吧就至少我目前看来好像是这样

我觉得至少 20 次起吧你如果说想去三次就解决了可以不去确实是我觉得我从心里的现实出来我经常是那种获得感很低的感觉就是大部分时候吧所以得到了解释如果你着急然后你不认同他这一套的话那就真的是没有什么获得感

你得特别认同这一套而且自己要主动去学习然后下边也要去琢磨然后人家跟你说过的话包括拆解的东西要反复的去思考并且落在实践上面这也是很难的了解那我其实想问一下

如果是在校的大学生或者职场的新人,这个心理咨询这个方式会让他们的获得感比较低,然后周围的老师,同学,家长可能给到的压力就也还是比较大的,那同学们有什么可以疏通自己,疏导自己,让自己比较快能走出来,或者向前看的一个方法,就是钱老师有什么建议吗?

就是人要做具体的事情就是有事干对做具体的事情别瞎想可以瞎想但是同时该做做就是人怎么说呢你跟我聊了这么长时间你们几个人应该也能看出来一个基本的思路就是不要去不要咱用一下那讨厌的词不要去规训自己就是相对来讲比较顺着自己随着自己大部分事没有那么必要性有一个框架

比较重要的事去约束一下就可以了比如说人你对未来总有诉求对吧你找一个你想要的生活方式你去以中为始推回来推回来以后这就是你的工作主线和人生主线你把这个主线给导明白了每天重要的精力放在这个主线任务上面而不要什么东西都去做这个的话你逐渐就会具体下来人一旦活得具体了就没有那么容易焦虑活得具体一点

确实是,我觉得老师说的很多话都能够做成这种标题就是活在主线任务上具体一点那我要不进入那个快人快打的环节

行 行 特别好这个也是我从这个听友群里边去征集的一些关于实习相关的问题然后请教一下大家我们可以快问快答如果大家对这一部分非常感兴趣的话我们可以专门去约一起聊一下那我就开始问问题了第一个问题如果我决定去实习的话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比较好我之前的回答其实是

越早越好但也要多出去玩但是我今天听完钱老师说的我觉得这答案不行嗯

就比如说我本科毕业的话我从大几应该去实习呢就能不能给只给一个答案其实小一从高中就在实习了对但我比较早就是越早越好呗是多早都不为过是吧如果是最简单的答案我觉得可能大二大三吧因为那时候才比较清楚自己在学什么大二大三刚开始的时候还没闹明白学校的事这出去实习可能也不是说特别合适

那么第二个问题这个实习的机会应该去哪里找我觉得这个就是更多是那个主观能动性对其实网络上有非常多的信息这个网络可能是

广泛的社交媒体或者说是一些微信群其实信息非常多然后网络信息这个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是通过一些人际关系比较多现实当中我们看到奏效的其实是学长学姐的推荐就是她刚做完这份实习然后就把这个岗位留给学弟妹

就这种其实是挺多的还有就是自己要敢于去认识之前不认识的人因为学长学姐是一个已经现存的社会关系嘛就比较好去请求这个帮助那另外还是要如果你真的非常想要你就会想要去认识一些你本来不认识的人来获取这个机会其实我们之前有一次也聊到过说我有一次就是突然打了鸡血然后在听一个

公司高管来学校做讲座的时候结束之后他的那个讲座跟什么实习求职没有任何关系就是行业经验的分享但是结束之后我就上去问他我就说你们公司有没有实习的机会然后他说其实是没有的但是我可以帮你问一下但后面就真的有了对所以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吧没错这是很重要其实这个人和人之间认识是一回事在什么场景下认识是很重要的

像你这个就是抓住了一个非常好的场景去求机会如果你在他们公司或者是在其他的这个场域里面认识他他可能不会给你介绍的但是因为他是来学校做分享的所以他觉得给一个年轻的朋友去介绍这样一个机会是他乐意去做的所以人和人之间有的时候很奇妙谁去介绍的也很重要哈哈

是还有之前其实我们跟呃之前 linkin 的高管陈一静姐姐也聊过其实呃大家都可以在 linkin 或者其他的一些社交媒体上去接触一些你觉得可能有点呃

望不可及的前辈但其实前辈是很愿意帮助大家的对但与此同时就是也要你有一些基本的礼貌情商啊这一些就只录陈怡静姐姐那期大家可以去听还有我跟小一有一期很早很早的节目叫第一份十一怎么找从零开始你的实习生活那个里面有一些比较具体的当时我们拆了有可能拿几种路径我们把链接放在收诺子大家可以去听这个非常好

第三个问题是实习干多久比较好我觉得这个问题我本来是想回答的更具体一点的就是我个人认为三个月是一个比较好的不长不短的时间因为太短了确实是学不到太多东西大家也不会对你有这个信心有这个信任去把东西交给你做然后三个月我觉得是一个可能大家熟悉

一个足够的时间可以去做一段暑期实习既能够认识到人也能够学到东西可能三个月

这个时间刚好够你做完一个比较独立的一个小项目所以我觉得这个时间是比较 OK 的但是现在也会有很多同学去寻找这种做 gap year 是吧可能一做做个半年做个一年的那这种如果你觉得是一份很有意义的实习是你很想做的东西那肯定是肯定是干的久一点就是积累的经验多一点然后认识的人多一点会更好

对所以这个是情况而定吧对于干多久其实我觉得很难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我自己的经历其实我有做过非常长时间接近一年我也有做过像小姨说的三到六个月然后我也有一次经历可能之前没有在节目里面讲过就是我做了一个礼拜我觉得带我的 leader

不太行我就走了对然后后面有一次我们跟有一期的嘉宾应该是我们第 43 期的嘉宾来聊然后他是一个目的性非常强的人他做每一份实习都带着非常强非常明确的目标就做之前就想我下一个阶段想要获得什么东西那我就要去找什么样的行业或者岗位来满足我的需求然后只要他在这个岗位上待的时间待到他的目的达到他就可以走了

所以我觉得那个实习干多久可能是说干到你觉得获得不了想要的新的东西的时候差不多就可以走了但这个就提出一个非常高的要求就是你可能至少每周比如说就就实时的需要自省我在这个实习经历当中是不是已经获得了我想要的东西我在这里还能获得更多我想要的东西吗就一直要去想这个事情嗯

嗯,那这里有个问题,就是这个这里有个问题,实际这个在操作的时候,然后经常有朋友有这样的问题,就是对方这个企业方他可能写着是要至少这个实习六个月以上,但这个同学分明可能只有一个意愿是三个月或者四个月,或者说他也需要回学校去上课,那这个时候需要怎么处理这种情况呢?

我我们自己我个人的想法还是越直接的摆在台面上聊越好就是不是说哎我要求六个以上我就没有转还的余地还是可以先去先去递减利益先去呃跟对方交流但是我觉得双方都有自己的诉求我觉得你说嗯对吧前提得是情况来定看哪一看能不能做一个协商如果不能做一个协商的话可能就是呃公司找其他候选人或者你找其他机会嗯

还有一个问题是这个实习的过程中有什么目标可以设立吗因为好多时候同学去就瞎找一个我有了然后这个实习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业绩或者是目标可以去立出来然后实现这个实习没有白实习这件事呢我觉得实习的话毕竟还更多的是一个职场试错的感觉所以我觉得核心的目标是去了解一些东西这些东西主要包括

首先职场比如说公司是怎么运行的公司的组织架构一般是什么样子的职场里大家的人际关系人情事故一般是怎么处理的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是你具体所在的这个公司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什么行业这个行业里面大家是怎么挣钱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样子的第三个是你具体所做的这个岗位

你岗位的工作内容是什么他在一个公司里面是不是核心的岗位他需要和其他哪些部门去交流等等然后最后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其实是通过这些有点像作为反射面去

了解自己你自己的技能和性格的优缺点到底是什么然后你到底适不适合做这份工作你更适合的可能是什么我觉得实习的过程当中能想清楚这些就挺好我觉得丁丁说的特别好但是丁丁说的这个可能要求大家真的是有比较高的对职场的认知有一个很明确的目的

然后才能够就是说我在短时间的实习当中观察到一二三四五六点那我觉得比较我的回答可能就把它切分成不同的时间段吧就如果你是在大三之前就去找一份实习我觉得大可能性你是

这个目标是很松散的就是它可能跟你最终最终得到的那份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关系不太大因为你是属于很早期的一个时间那这个时候就感受这个职场就好了你大概知道职场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上班是一个什么感觉它跟读书有什么不同这个时候不需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感受就行了然后可能

老板也不会给你太多的事情做因为毕竟小嘛但是大三以后开始的实习呢可能他就会跟最终要找的那份工作更加相关一点那这个时候可能大家也会比较集中于我未来想干什么呢我就正好去这个行业我想留下的这个公司实习那这个时候我觉得可能观察的时候会要更具体一点就像刚刚

跟您说的这个公司呀这个岗位呀还有观察一下自己然后我觉得比较如果大家是最后最后在

想要拿 return offer 的这样一份实习的时候其实我觉得比起你目前在做什么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点是团队因为我觉得可能你在很多不同的地方都可以做同样一件事情但是你能进入一个好的团队会让你的这个

职场生活事半功倍或者说让你生活的更舒服一点吧所以在做同样一件事情的时候也可以去找一个你更加适配的团队然后为未来的第一份工作或者对为未来的第一份工作打好基础是说在实习的时候就看看这个团队适不适合自己如果适合自己的话自己可能要 return 不适合的话就把它 pass 掉是这个意思吗

那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实习的过程中这个姿态和心态怎么去拿捏呢

那心态跟姿态怎么拿捏这个确实还挺难的然后简单来说心态的话我的心态就是如果你找的这份实习是一个正常的实习就是他给你钱你在这工作三个月对吧那你又能拿钱又能学新东西多好呢对吧再想的那个外面邪道一点就是你要是实在是在这个公司做的不开心做的不好你还能走人他不是一个

拍屁股走了之后你就你就就是它不是一个说你走了之后你就没有生活收入了就是说会让你生活变得很拮据的一个情况它就是一个你要是做的不好或者不喜欢你随时都可以走然后做的好你就可以继续继续做着对吧所以我觉得这个就是很没有成本的东西用拿钱多好呀多开心呀然后姿态怎么拿捏呢姿态很难拿捏我觉得我每次都拿捏不好就是

有时候又很觉得自己很卑微就是求求大家要我吧有的时候又呃又觉得哎呀这公司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对吧就是这个心态我觉得还挺难拿捏的但是我觉得如果拿到一份实习了之后就最好在这个团队里面快速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个位置就是我能干什么哪里需要我我觉得很多时候大家心态不好就是呃

我觉得自己能做很多特别是那种成绩好的同学就觉得自己特别了不起然后觉得自己我就应该在这个公司担当大任大家应该把很重要的事情给到我做但这个事情就是不可能的大家不可能一开始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你都是从打杂开始的所以我觉得

不要把自己想的太重要就是你先观察一下这个你的团队里是一个什么位置然后哪里需要我哪里就把自己当成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先通过搬砖让大家认识到你让大家知道你是一个靠谱的人然后再跟大家提出这个需求说我想看看这个我想看看那个你看我行不行大家是这样姿态上我跟小一讲的

几乎完全一样其实就是我觉得最核心的是要谦虚低调对人比较真诚这个是如何摆清楚自己的位置然后另外就是多干活对于做实习这件事情的心态我觉得可能会有点像刚刚说的那个实习干多久比较好的问题的背后就是我觉得

我先想好我为了这一份实习能够付出的成本有多少这个成本主要包括对大学生来说主要包括一个是时间精力就是我能花多长时间在这个公司打这份工作这份实习我的

一周或者说一天的生活当中除了学习日常生活吃饭谈恋爱社交我有多少的精力可以投入到这个实习当中然后另外一个就是金钱因为确实有很多大学生现在可能跨城市要去上海北京深圳甚至国外去做实习那你金钱上很多时候这个实习工资往往都不太能 cover 其实是需要

比如说家里赞助你去当地租房然后衣食住行来做这份实习获得这份经验所以主要是这两方面吧我觉得要想好自己能够付出的成本是多少那如果在你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你开始做这份实习你就尽可能的利用这个时间段去获得尽可能多的东西就像一个海绵进了一个新的水池就拼命的去洗水然后这个

尽可能多的东西比如说就包括知识行业知识或者说职场经验然后你简历上想要的这一条履历然后很多的人脉等等就利用这个时间获得尽可能多的东西特别好老师有什么小广告要打吗在这个区打一下对老师的新书对

对 最近出了本新书叫做学术咸鱼自救指南因为这个新书也是来源于粉丝朋友们真实的问题因为我看到很多的同学在入门的时候包括决定自己就是计划未来的时候是不是读研究生

是不是读学术研究生是不是继续往上去读是不是走这个教职这条路等等等等这个里边有一个非常大的认知差就是大家对做学术研究只有想象只有歪歪没有真实的落在具体行动上面的一些面向

所以我就写了一本完全和虽然是一个学术入门书但是一点都不学术的学术入门书就是零基础就直接可以去看学术素养怎么搭建大家经常那个电脑上面乱七八糟都下着文章又不知道怎么去管理文献形成体系就是这些非常细节的具体的能够做下去的事情

哪怕你未来不读你也可以看一下是吧坚定自己的决策的这样一本小书吧也不小挺厚的叫学术闲鱼自救指南大家如果如果有这方面的诉求的话可以找来看一下豆瓣高评分然后现在已经五刷了吧然后印了有五万多册六万多册太厉害了我们到时候链接放一下

可以给你们个链接我们会把那个钱老师的这个学术咸鱼自救指南书的链接以及钱老师的会客厅这个播客的链接都放在我们的 show notes 里面欢迎大家有需要去自取然后除了今天聊的这些话题其实钱老师的播客里面还聊了很多其他的话题有很多精彩的串台节目啊建书节目然后非常推荐大家去收听

那今天很感谢钱老师能够做客实际生活然后跟我们一起串台我们也很荣幸做客钱老师的会客厅谢谢你们谢谢你们非常感谢也祝这个听友朋友们叫什么我最近推了一本书叫金钱心理学然后我祝大家有爱有钱太好了正是我们需要的好的那这就是今天的实际生活了我们下期再见拜拜

拥抱不细细绕绕下一地的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