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莫(LitoMore):我参与开源八年,主要从事前端开发,维护着Simple Icons等项目。大学期间开始接触开源,老师从未提及过。我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技术,会深入学习代码,参与开源有时是工作中的附加产物。我没有经历过沮丧的时刻,曾经的自信不足导致面试失败,之后我调整了对开源项目的关注方式。我获得Sponsor的经历,第一次是朋友在Blue Sky上的赞助,比较稳定的Sponsor来自Sentry等公司,可能因为我参与维护的InquirerJS项目名气较大。Sponsor也是一种广告方式,GitHub Sponsor国内用户使用不便。我通常不会扫码赞助项目,除非项目品质较高且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收款,出于隐私考虑,以及项目品质的考量。我开启GitHub Sponsor是为了证明自己在开源社区的成就,Sponsor他人的出发点是觉得项目好,想支持一下。GitHub Sponsor提款不便会影响我的使用,在其他平台也收到过赞助,但提款流程复杂,导致我放弃了提现。通过Issue Hunt收到过100美元的赞助,但提现流程也比较复杂。开源社区让我认识很多人,学习新东西,并提升了英语能力。想参与开源,首先要学好英语,并避免成为低质量贡献者。
Mikey:开源面对面节目收到过一些赞助,但金额较小,目前没有特别的想法。我担心Sponsor的项目维护者会停止维护,所以会考虑项目持续性。
Rick:我长期Sponsor的是一个公益组织,而非开源项目。我见过有人因为软件好用而给作者发红包。我愿意长期赞助他人,但前提是信息透明且资金使用清晰。我会更倾向于使用GitHub Sponsor,因为它操作方便,并且可以方便地将一部分资金转给其他人。疫情和经济形势影响了我的开源参与程度,我会更倾向于参与与工作相关的开源项目。我对开源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理想化到现在的更现实。开源提供了一个额外的选择,你可以选择参与或不参与,并有机会改进它。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