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74. 大公司 vs. Startup,你会怎么选?(嘉宾:Ning Zheng 宁政)

74. 大公司 vs. Startup,你会怎么选?(嘉宾:Ning Zheng 宁政)

2024/11/15
logo of podcast 李丁聊天室

李丁聊天室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宁政
李丁
Topics
宁政: 毕业在即,我面临着去大公司还是初创公司的选择。我更倾向于初创公司,因为它更具活力和挑战性,也更能让我学习到创业的经验和知识。虽然创立一家公司风险很大,但我认为加入一家初创公司,特别是早期阶段的初创公司,可以让我更深入地参与到公司的发展中,并有机会获得更多的股权。当然,我也会考虑公司的发展前景和团队成员,以及公司在工作签证和绿卡方面的支持。 然而,我也很现实,我需要考虑薪资和稳定性。初创公司的薪资和福利可能不如大公司稳定,但如果公司发展顺利,我也有机会获得更大的回报。因此,我会权衡风险和回报,选择最适合我的职业道路。 我比较看重团队成员,希望能够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工作,共同创造价值。在大公司,同事的背景通常比较相似,而初创公司则更加多元化,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吸引人的地方。 总的来说,我会根据自身情况,权衡风险和回报,选择最适合我的职业道路。 李丁: 我理解宁政的顾虑,大公司和小公司各有优劣。大公司稳定,薪资福利好,工作签证和绿卡方面也更有保障,但可能缺乏活力和挑战性,发展空间也相对有限。初创公司则充满活力和挑战,发展空间大,但风险也高,薪资和福利可能不如大公司稳定。 选择大公司还是初创公司,关键在于个人的职业规划和风险承受能力。如果你追求稳定和高薪,大公司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你追求挑战和快速发展,并且能够承受一定的风险,初创公司则更适合你。 在大公司,工作强度和工作氛围取决于你所在的团队,而不是整个公司。同样,在初创公司,工作强度也取决于个人和团队,而不是公司本身。 选择初创公司时,需要仔细评估公司的发展前景、团队实力和文化氛围。不要盲目跟风,要根据自身情况做出理性选择。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大公司可能是一个更稳妥的选择,因为它能提供更稳定的工作和更完善的培训体系。但如果你有创业梦想,并且有足够的勇气和能力承担风险,初创公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无论选择大公司还是初创公司,都需要认真考虑自身情况,权衡利弊,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Deep Dive

Key Insights

What are the key differences between working at a startup versus a large company?

Startups offer more chaotic, fast-paced environments with fewer formal processes, allowing for rapid innovation and experimentation. In contrast, large companies have structured workflows, extensive resources, and more stability, but often move slower due to bureaucracy. Startups also provide more ownership and direct impact on the product, while large companies offer better job security, higher salaries, and established career paths.

Why might someone prefer a startup over a large company?

Startups appeal to those who thrive in dynamic, unstructured environments and seek direct ownership of their work. They offer opportunities for rapid career growth, the chance to work closely with founders, and the potential for significant financial rewards if the company succeeds. Additionally, startups often attract individuals who want to avoid the politics and slow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of large corporations.

What are the risks of joining a startup?

Startups are inherently risky due to their high failure rates, uncertain financial stability, and lack of established processes. Employees may face job insecurity, lower initial salaries, and limited benefits compared to large companies. Additionally, startups often require long hours and high levels of commitment, with no guarantee of success or financial payoff.

How does the decision to join a startup or a large company impact career development?

Joining a startup can accelerate career development by providing hands-on experience, leadership opportunities, and exposure to diverse roles. However, it may lack the structured mentorship and training programs found in large companies. Large companies offer stability, clear career progression, and access to well-established networks, but may limit rapid advancement and innovation due to their size and bureaucracy.

What factors should a new graduate consider when choosing between a startup and a large company?

New graduates should consider their risk tolerance, career goals, and personal preferences. Factors include job security, salary, work-life balance, opportunities for growth, and the company’s culture. Those seeking stability, structured training, and established career paths may prefer large companies, while those looking for rapid growth, innovation, and ownership may lean towards startups.

How does the size of a startup affect the experience of working there?

The size of a startup significantly impacts the work experience. Early-stage startups (under 10 employees) offer high levels of ownership, close interaction with founders, and a chaotic, fast-paced environment. Mid-sized startups (100+ employees) provide more stability and structure but may lack the intimacy and direct impact of smaller startups. Larger startups nearing IPO resemble established companies in terms of processes and culture.

What are the financial considerations when joining a startup?

Startups often offer lower base salaries compared to large companies but compensate with equity or stock options, which can yield significant financial rewards if the company succeeds. However, these options are risky and may become worthless if the startup fails. Employees should weigh the potential for high returns against the financial stability and benefits provided by larger firms.

How can someone find and evaluate promising startups to join?

Prospective employees can leverage personal connections, attend industry events, and follow startup-focused newsletters or platforms like Y Combinator. Researching a startup’s funding stage, product-market fit, and team background is crucial. Early-stage startups may not have a public presence, so networking with investors and founders can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and opportunities.

What role does company culture play in the decision to join a startup or a large company?

Company culture is a critical factor in job satisfaction and alignment with personal values. Startups often foster a collaborative, innovative, and fast-paced culture, but may lack formal structures and work-life balance. Large companies typically offer more defined culture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stability, but may involve more bureaucracy and slower decision-making.

How does the experience of working at a startup prepare someone for founding their own company?

Working at a startup provides firsthand exposure to the challenges and dynamics of building a business, including fundraising,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team management. Early employees often work closely with founders, gaining insights into decision-making and strategy. This experience can be invaluable for those considering entrepreneurship, as it builds skills, networks, and confidence to launch their own ventures.

Chapters
宁政即将毕业,正在纠结于去大公司还是创业公司工作。李丁结合自身经验,分析了大公司与创业公司的优劣,并从薪资、身份、团队等方面,帮助宁政做出选择。
  • 宁政更倾向于去创业公司工作,但也有很多疑问。
  • 李丁分享了在大公司工作的感受和体会,包括工作强度、团队关系、职业发展等。
  • 大公司在工作签证和绿卡方面通常更稳定,但薪资可能不如创业公司有竞争力。

Shownotes Transcript

所以你最近在忙什么呢看你这个我帮观众朋友们问一句就是平跟这么久李丁在忙啥呢没忙什么就忙工作啊忙生活啊然后就是生活工作都忙了就可能关心的少一点了所以今天刚好就跟你刚好凝震之前你就跟我说说你要毕业了然后再再再再思考这个之后是要去哪里工作吗所以想着就聊一聊然后顺便来录制出来对对

这期我主要是想问问雷丁关于 startup 还有 industry 其实我自己倒我觉得我应该想的也蛮清楚了我可能更 prefer 在毕业之后直接去一个 startup 工作 eitherjoin a startup 或者 co-found a startup 可能 join 的概率大一些因为 found 一个 startup 有很多身份上的考虑

就感觉这个事情会变得更加 complicate 而且我之前也没有在 startup 呃工作过或者说我甚至都不认识 startup 有什么人也是最近其实就今年 8 月份我从微软实际结束之后我才开始想这件事情嗯对所以但我之前

听李李林你自己在前几就很很多年前貌似你好像自己也考虑过要不要去 startup 然后你也和一些 startup 圈内的人聊过一些所以我不是我很好奇你是怎么看这个事情的嗯所以就给你看的感觉可能这个这个 startup 和大公司啊自己开公司可能

肯定有差别但是差别不会是我感觉不会是天差地别吧就是就是主要是看你自己的工作态度如果你在大公司想特别拼命的干你可以你也可以干的像 startup 一样然后如果你去 startup 硬是要划水的话那那也是肯定可以划的就比如我在我们公司虽然是很很 work life balance 很好的公司但是我也有见到同事是很拼命的在干活就把公司当自己家一样在在使劲的干的

然后我也听的看到过有些我的朋友去 startup 然后嗯就也不是特别的拼命干然后反而他他因为 startup 小吗所以说跟同事之间的关系啊然后就所谓的 politics 啊都会比较比较好去 navigate 所以他他差别并不会是说啊去 startup 一定就是特别的呃忙啊什么的但是我感觉有几个

可能有我我当时在考虑的是包括现在也有在考虑说啊如果什么时候要跳槽要不要跳槽什么的嗯 startup 永远都是一个 option 嘛然后我自己可能会在接下来几个方面考虑吧一个是一个是身份了就是我现在自己不用担心身份的问题但你会担心身份的问题所以说这个这个所有移民不得不考虑在美国的移民不得不考虑的一个事情就是大公司的话相对来说有些大公司对于这个

对于这个工签和绿卡会不太友好比如什么像 meta 什么的好像的 prim 一直过不了什么的具体我不知道因为我不在 meta 工作我也没有去了但是我就是看小黄说啊看别人我朋友有有吐槽过的我不知道现在这个状况好了没有但是绝大多数其他公司应该会比较稳定的可以帮助你弄工签和绿卡然后 startup 的话可能就是比较

case by case 一点因为没有一个很很很多的 data point 嘛对吧你得看一下那个 startup 是不是友好啊他他有的 startup 因为太小了可能他都没有特别多的这样子的经验所以可能他都不知道说啊帮你升个升个签证要提前多少个月开始或者说要花多少多少的钱请多少多少的绿色都不知道可能就额外的一些 friction 但是不不是说他不跟你弄但就是有 friction 所以这第一个身份的一个问题

第二个可能就是就是这个这个叫工资钱的问题因为我我自己是非常 risk averse 就我肯定想总是想要说并不是说要赚特别特别大的钱但我希望能够有我投入一一分的努力得到一分的回报能得到 1.5 的回报那也很好嗯这样子的然后可能我就感觉说那大工资的

public stock rsu 可能会稍微稳定一点点然后拿小公司的这种我把它叫值钱了就是 option 的话稍微没有那么值钱一点点当然了我我可能我是比较 care 钱的我感觉钱很重要就至少在我读完 phd 的时候我觉得呃过了几年穷的 phd 生活感觉挺挺憋屈的我想说要要要改善自己的生活改善自己家庭的生活

那你现在要怎么想呢我现在还差不多啊现在嗯钱这块我感觉就是嗯现在肯定比当时的我要富足了很多然后我也不会因为缺钱而去头疼了呃但是说嗯

肯定如果在我找新工作的时候我肯定不希望有 huge pay cut 对吧这是一个这有什么词呢这个叫做 lifestyle creep 嘛就是你的这个随着你工资的升高你很快就会住上了豪房开上了豪车然后过上了非常奢华的生活这是这种 lifestyle creep 的一个结果就是你你其实没有存下钱你其实一直都要把钱花出去那我感觉我没有我并没有太多这种 lifestyle creep

就我还是尽量控制就是我自己的开销嗯这也是导致说如果我要找新工作的时候我可能可以 take 一些 pay cut 但是呢如果说有不 take pay cut 的工作那我肯定更愿意嘛对吧那谁不愿意多一点存款呢能够去去 afford 自己其他的生活呀爱好啊家庭啊 whatever 的东西然后还有什么

对 startup 这个这个这个之前是一个比较 risky 的东西然后之前我读过很久之前我是在 17 年还是 16 年的时候在了解各个公司的时候我就读到过一篇一篇文章就说如果你加入了 startup 你能有像

当时的 straw box 现在抓 box 也不是特别的呃呃就是市值也不是特别的高了当时的抓 box 市值特别特别的高然后如果你加入 straw 能变成抓 box 的话那么你你你那你加入 straw 就是对的如果你的 straw 不能够变成像当时的抓 box 那么火的话嗯那就那你可能就是从 financially 从金钱上你可能并不会呃

赚更多可能今年的这种比较火的创业公司什么我也不知道今年火的这些是哪些但是就对标反正就是现在不能用说 box 来比现在可能就是大家应该耳熟能详的那种那种特别火的呃呃刚刚刚刚上市的公司就你可以想一想哦我的这 startup 有没有 ambition 这可能是对刚才讨论了

这个身份问题和公司上面的问题然后第三方面就是你的 peers 吧就你工作中的 peers 这人也是很重要的就如果说你去比如说你去 google research 或者是来 adobe research 或者去别的任何的这种偏 industry 的 product 还是 research group 的话嗯你的 peers 是比较 well known 的就是你知道他们是谁你就像我这样子啊像你之前在微软啊像各种地方都待过的嗯不会有特别

嗯 surprise 不过特别多的 surprise 然后 startup 多的话我感觉就是一个比较变量比较大的你可能遇到一个特别好的创业团队他们可能跟你特别合得来然后他们的 product market fit 特别好然后嗯背景五湖四海反正只要能出国他们也不管怎么怎么样的但是你如果说去个大公司你就很难看到一个说

当了一个 senior scientist 但是又一一一篇 paper 都没有发过的人这这是很难见到的一个人但在 startup 的话就不管反正就只要你能出成果 startup 就会 appreciate 你的一些贡献嗯当然了现在我感觉随着随着这种 open ai 这么多这种 lma 这种 startup 的出现的话其实这个这个 boundary 变得 blur 了就很多没错对但是就是

传统意义上来讲的话,startup 的背景我感觉会更加的多元化,就是什么样的人都有,因为很多人他就是看不惯现有的一些传统行业的一些一些情况,他自己去创业了嘛,因为他可能不 fit 进这个传统的 stereotype 里面,他自己去创业,这是有一些人会这样选择,呃,我感觉这可能是你的 peers,还有什么我考虑的,嗯,你刚说到 boundary 这一点,其实我还蛮能

共鸣的就我觉得现在貌似跟以前就前几年的感觉不太一样了不管是就是 industry 的这个圈子和 startup 全都感觉都不太一样首先是你可以明显看很多大公司的人大家干很多年之后也会现在也跳槽去了一些整整是上 startup 然后对吧

所以我觉得在 startup 这个圈子来看的话其实至少我觉得我包括身边很多我身边想去 startup 圈子我们都有一种感觉就是就一个公司他把他的网站放到你的面前你能感受到这个公司到底他的 vision 是不是可靠的然后这帮人是不是靠谱的我觉得这个感觉还是蛮清晰的然后同时我感觉在 industry 的话我也跟身边很多朋友们聊过就是大家给我大家非常能达成一致的一点就是

看组而不是看公司其实你去了一个公司也就是看和你周围的那几个人和你所在的一个组来决定你之后能走到多远所以其实我感觉在这个点上其实不管你是在 industry 还是在 startup 你想要

做到 outstanding 的话好像所需要的 meta skill 也是基本一样的 basically 就是你 propose 一个自己的 idea 和自己的 vision 然后你 recruit 一帮人和你一起为这个 idea 奋斗然后说服他们去 commit 他们的时间来帮你一起做成一件事情我觉得在大公司里貌似也是一样的吧如果你想要做得很好的话你也需要 propose 一个

呃自己的自己的 project 这样子嗯你刚才说的这些东西我同意一点然后不同意有同意一点是是是说在大公司里面其实看组多看公司因为你每天打交道的同事他们将会决定你的生活工作状态呃因为公司太大了嘛那个公司正常的上市公司都几千上万十几万人你不可能跟每个人都有交道所以说你你你嗯

对你的那个组你的 manager 你的 peers 这是你的面试面试的时候有他们面试你嘛所以你其实这个还是挺挺能够 get 到你跟他们是不是 match 的我可能感觉我可能不太同意的就是说大公司小公司想要干成事情的方式很类似我感觉他们并不太类似因为小公司很多时候流程特别特别少他呃就

只要特别是特别是如果要做一个新新的一个东西的话就是比如说你要做一个最新的技术做一个很很小的一个产品的话你在小公司可能你只要得到 ceo 或者说你只要你做出来可能公司都愿意放出去试一试因为他们也在寻找 product market fit 他们想试一试能不能赚到钱尤其是那种可能还在种子轮 a 轮 b 轮之前的这种的他更愿意去去去尝试看到什么样能够赚钱

但大公司的话我感觉很多时候流程手续特别特别繁琐就是就很繁琐就是他不是说你说我今天有个 idea 我很快就能够把它建到产品里面去的所以说这个是为什么公司大的公司都会有 research lab 而小的公司基本没有 research lab 这个概念因为小公司的 research lab 就是产品他今天做出了 open head 什么 444o 什么 4o mini 直接就出来了他他没有一个没有一个 buffer 因为他

这个流程特别特别少你出来他 safe safe 不 safe 是不是会被人骂是不是有一些 float 他也不管因为他不是上市公司他没有呃不会有每天的这种 stock fluctuation 对吧他他可以去忍受这个东西

但是你说 Google 对吧你说你说这种其他的这种大公司他不可能把一个太有偏见的 Gemini Model 发布出来他发布出来了一错他马上就要收回去他也不能够跟市场去硬钢然后对所以流程上他们要发布一个新的 Model 理论上都是理论上他要卖很多

当然这个 bundle 也在越来越模糊因为它面大公司面临了小公司的冲击如果大公司老是说我们为了 save 就把这个安全安全一直不去推出最新的 model 的话它就会被这些新型 startup 给超过但是我感觉

总体来说他还是会有一些说市场短期的影响而且他们的用户是实在的实在在的付费用户就是比如说用 google workspace 的呀用 gmail 啊用 google doc 呀这些人他们是实实在在的付费用户他不能够去随便的去打乱用户的这个使用的逻辑而像 openai 呀他们这些其实用户相对于 google 什么微软件来说他们其实很少的所以嗯

他们 disrupt 就 disrupt 了嘛,这是一个 devi 嘛,就是 disrupt 可以有很多优势在。所以我感觉我的 point 就是说在比如在我们现在组做时,我感觉 ship 一个 feature 跟一个小 startupship 还是很大很大区别的。对,我觉得这里面就是一个你想要 move fast 还是你想要更 secure,有多大 risking take 这样一个 failoff 吧。

所以我觉得我选择 Starship 也对的对的当然肯定是 Move fast 这个我是非常同意的然后呃对然后我可能再补充一小点就是嗯嗯 Move 大公司的 Move slower 并不意味着你这个产品最终的 impact 会比 Move fast 公司小因为

就比如说比如苹果吧苹果他永远就苹果的 AI strategy 永远都是特别慢的嘛比如别人 Android 啊别人其他什么呃 Google 啊出了很多年的 featureApple 才要慢慢要把它把它超过去然后美其名曰他们说我们不是 move fast 我们 be the best 对吧因为他们有他们的这个用户的的的这个基数在所以他们花个多两年去打磨一个 feature 再推出他们只要用户体验更好反而这个这个使用的人会非常非常的多影响力非常的大

想对比之下一个很小的 startup 他每天三天两头出一个新 feature 但是其实他并没有一个很大的用户量虽然作为 engineer 你会很开心啊我的 feature 又 ship 了可是 ship 了只有 200 个人用对吧那苹果的一个 researcher 他可能由于内部的各种审核由于产品的各种需求由于 designer 的各种 designchange 对吧可能打磨三年出一个 feature 但再一出一个 feature 就是什么 a billion10 billion 的级别在用的所以这个 impact 是

有的人就 enjoy 这种我 ship 一个自行的 feature 给两边人用这种感受对吧像我们这种特种 researcher 出来的我们发的 paper 可能也就几十个人在看所以我们是很能够接受说我们的这个东西没有很多人用的但同时也有一部分的 researcher 他们希望说我辛辛苦苦做了这么酷炫的一个 feature

为什么我不多打磨一下跟一个正儿八经的一个一个一个现有的产品团队就把打磨成一个能够让成千上万甚至上亿的人去用的一个 feature 这是两种不同的一个思维模式我感觉两种都有他们很很重要的地方因为我两种产品都用我有时候用一些 startup 的产品有时候用一些这种成熟产品我感觉都有各有各的优点嗯对那你觉得在大公司和 startup 对于你个人的网络有什么区别对如果说你是一个特别不喜欢被大家光光禁锢的人的话呃

那肯定就是大公司会过得非常头疼因为大公司什么东西都是要就是要要有流程的对吧就是流程有简单有复杂但是多少是有流程的但小公司基本上就非常 chaotic 就是你你你如果 if you thrive in a chaotic environment 对吧那那那那你肯定很适合 startup 因为 startup 就没有一个 explicit 规则就是没有明文规定的你只要没有只要不违法只要不违违违违道德的事情你都可以去干你只要能够把把产品给给弄的漂亮亮的但是大公司的话嗯

比如 dataset collection,你有一个很长的一个流程要去做,dataset collector 要去 annotate,找 cloud worker 去 annotate,就是很长的流程。然后你好不容易建出个 prototype,你要去做 user evaluation,这又是个很长的流程,这都是一个流程。那 startup 可能就是说你自己随便 YouTube 爬点 data,自己写一个 script 去找一个第三方的 contractor 去 annotate。

然后自己找下朋友去试一试自己这个这个对吧这可能就搞完了但大公司的话嗯这流程是非常非常严格的至少我知道的大公司是非常严格的对其实我在 Adobe 和微软待过了两年之后我也有一样的感觉了虽然我是一个 intern 了 intern 其实我觉得 overall 体验

还都挺挺好的毕竟我们并不需要考虑我们一个 long term 的 career development 这些事情我们就在三个月或者五个月内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但我觉得作为一个在大公司里的旁观者来看 full time 的话还是能感受到一些的就是当大家想要其实 research 嘛尤其是在 research team 里面我觉得大家都很聪明大家都有自己的 idea 但当年也都是

写过很多很不错的 paper 的人那但是问题就是你去你如果想要推动你自己的一些 idea 的话你就会遇到很多阻力但这些阻力并不是说大家故意要刁难你或者怎么样而是说这个公司的这个 by design 它就有这样一个 structure 所以我在做我的这个 career decision 的时候其实说白了也就是考虑这一点就我更喜欢怎样的氛围对的去大公司那 ok 嗯其实好处也很多对吧身份稳定工资非常好

然后之后我想躺我也可以躺但是但是我就觉得这个这个我我在这待了 5 年之后我怕我就彻底躺平了哈哈这并不是一个我想要的状态对而且而且

其实我觉得在 startup 之前我听很多人说啊 startup 就很 risky 啊公司很容易就死了但是我感觉其实还好吧就你加入一个 startup 也也也不会饿死的对不对你也是有工资的对对现在就是

对有几点吗我感觉首先我我我同意你刚才说的这个但你你怕加入大公司五年后你会躺平这个这个我我同意啊肯定就是大公司有这个有这个可能性嗯但同时我之所以没有把它列在一开始呢那我说那三年的对比之中就是我感觉这个其实是可以看人的就那小公司你也可以躺平啊你就躺着呗反正你就就就就

就是对啊很很很但 startup 不养闲人吗如果这样说那你看什么样的 startup 你如果只有十个的 startup 肯定是养不着闲人但如果加入个一百个人两百个人的那其实这个时候已经不完全是一个这种 survival mode 已经脱离了 startup 的途中了对对所以你说 startup 其实是个特别宽泛的一个概念如果你是你是 founding engineerok 那那是一码事

如果你是加入现在的 open ai 的话那我不感觉你加入了一个 startup 对吧你其实你加入的更多的是一个对 pre IPO 的公司对那我下一个问题是关对于一个 new grad 你觉得加入一个 startup 和投放的一个 startup 有什么区别或者说如果是你的话回到一个七年前你刚毕业的时候你重新来思考一下你的这个第一个 career decision

你会怎么选择我还是会选大公司对选不因为现在历史没法重来只是说你现在看了各大公司的成长轨迹什么的你可能会选一些可能如果真的可以成长可以选一个那肯定选一个 perform 最好的一个公司去加入但是我感觉我还是不会选择 startup 因为我像我刚才说的我自己比较 value 我 value 的东西比如什么身份什么钱然后什么对

co-worker 这样子的就是我可能并没有 ready 说进入一个全新的一个环境里面嗯对你觉得加入了 startup 和 co-found startup 有有有有什么本质上区别吗我感觉如果说还是那个如果说你 startup 加入的是前比如前五到前十个人那我觉得你会跟 founder 有很亲密的接触那说不定可以帮助你未来建立 startup 有有一些学习上的一些东西可能就是虽然虽然你还不是一个

majority 的这个 stockholder 对吧你那两个 founder 他们那 founder 他们是主要的 holder 你作为一个早期员工可能你拿到了百分比的那个股票可能比较多一点点可能有 I don't know0.1% 0.5% 这可能还是还是一个能够数得上数的一个数所以你还会

感觉你是有一些 ownership 的所以你可能因为你要加入早所以说那些 founder 可能跟你很很紧密的接触你可以问他们很多很细节的问题为什么这种我们融资中不到为什么我们要 delay 我们的融资为什么我们产品老是卖不出去对吧为什么你天天在跟什么那个 azure 去谈各种 deal 就你可以问他很多问题

嗯在这种情况下你干了三四年之后嗯要么你们公司飞黄腾达了你的百分之零点几的这个股票可以帮助你财富自由要么就你们公司半死不活的你决定说啊我要有新的 vision 我要开创个新公司这种时候

你就可以去用你跟方的聊天的这个经验去开你的新公司很 connection 包括 connection 对吧你可以问他说你想谁用的资啊哪个投资人比较靠谱啊哪个哪个什么这种叫什么 combinator 这种 incubator 比较好啊你都可以问他至于你刚才说的如果加入了一个那种超过我也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了比如超过一个一两百人一千人的一个 startup 的话可能你跟 funding 团队没有任何的联系你拿的那种钱也是就是那个

equity 的部分也是非常小的可能 0.000 几的一个东西的话其实就跟你加入一个上市公司的话 ownership 的比例差不多了就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了只不过你在上市公司拿的是正人八经的 rsu 钱你在小红拿的是纸钱然后你就得指着这个公司上市成为像 drawbox 当年 drawbox 一样成功的公司你才能够得到回报我感觉加入这种大一点的 startup 的话

可能在我看来是是是是是 worst of both worlds 在我看来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就我自己可能会比较嗯谨慎选这样子的公司除非说这个机会特别好然后呢他就是在上市之前一两年那这种话那个之前也不算是之前对吧但如果是一个上市 157 然后嗯市场上不是特别 well known 那个公司但他又租的还还还算有点大那其实有点点我感觉我感觉有一点点呃呃质疑的

然后第三个就是放的一个公司我觉得自己去去创一个公司那我觉得这个是最不同的一个体验因为嗯现在你这就是在在在在赌你的时间了现在要赌你的时间你的这个产品你招的团队赌一切的一切了这个是我感觉你的压力会最大最大的无论是你自己的身份怎么解决无论是你这个产品出不出来然后你的公司给员工怎么发出去工资这都是会考虑的嗯对然后看你有多

大的 appetite for risk 对吧如果你就是想特别的高速成长那唯一去体验这种 startup 就是去去去 found 一个 startup 你去当任何的员工就打工人跟老板是两码事的就是对就是比如说我我始终感觉创业工作特别特别累特别特别的 risky 所以我一直没有考虑然后呢在其他任何选项里面都是打工那打工里面呢我可能要 optimize 我自己的的 work life balance 呀和其他的各方面的这种东西所以我自己的选择是这样子的嗯对

对我觉得这一点是一个我非常我非常同意其实所有这些 decision 说到底就是你想当一个打工人还是你想招一些招一些人为你打工对对对我感觉就是这这这一两年开始我身边也逐渐的就我毕业那几年前两三年的吧嗯可能是由于身份的原因啊由于种种的原因我基本身边不认识创业的人就是没有我都都这个叫什么 first order 的 connection 没有去创业的

大家基本都还在大公司吧然后也有少部分小公司的然后四五年五六年现在第七年了过去了之后慢慢的发现有挺多人有的拿了绿卡了有的回国了有的有的就是优柔了有的没有他的绿卡但是也也也也创业了就受不了自己的公司了这都是都是有的然后

就感觉他们的生活会非常的不一样就比如说他们有时候会创业了之后会会会聊天吗会找我来私聊问一下啊我想做一个这种呃这种这种图屏图图图叫什么呃照片编辑的 startup 能分享一下你对这个领域的看法吗什么的我就我就跟他聊一下我对这个领域的看法毕竟我们公司呃就很多这种产品吗然后我可以聊一些不是 confidential 的东西

嗯然后我就听了他们的问题和和和了解他们的这个 mentor space 时候发现其实他们想的非常的不一样就跟一个打工人想的他们很多时候想的都跟 research 没有关系了首先然后有时候甚至有时候甚至跟产品都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他们绝对就是考虑的就是 funding 和招人下一个风口在哪里有的是比如说

前段时间我去开开了一个 cpr 吧开个会然后碰到了很多以前老朋友然后他们就说现在有其实有很多人是在很多发表的是在面向 vc 变成而不是面向用户变成了就他们就是 vc 要什么他们就做什么产品然后能捞到钱就就是就苟的下一轮就一轮一轮这样苟着苟的苟的反正就是 at some point 就 too big to failtoo big to fail 那就可以了呀那一直有人跟你兜底你就一直这样子雪球滚下去就行了嗯对所以就是他们很多

不能说很多吧有一部分的 founder 他们的关注点就会从 research 和产品慢慢的 shift 到 founding 上面和招人上面什么样的东西能够拿到 founding 什么样能拿到钱其实这个其实这个跟教授还有一点点像就教授有有一种类型的教授就是他不太 care 做什么 project

他也不太 care 这个这个自己 lab 的名字是什么他们只 care 现在 NSFDAPA 能够拿到什么样的 founding 拿到 founding 他们就可以去招世界一流的学生然后让学生做那个 founding 里面的 project 就可以了然后这其实跟就刚才跟你说话的时候我想到了因为有的教授他也不太 careproject 是什么就跟那有的 founder 他不太 care 自己产品是什么一样但是不是所有 founder 很多 founder 还是很 passionate 自己产品的

我只是就说有一部分的是这样子的对 I see 就是说到这个考虑加入一个什么 startup 就 search 的这个过程其实我在过去几个月里感觉这件事情还挺难的呃我的一个感觉是就是当你已经能够在 social media 上听到过的一些 startup 你已经听到过他们的名字了这个时候你想加入已经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对我觉得这背后的逻辑我猜可能是因为

一个 startup 在刚开始的时候他可能并不会做任何关于 marketing 的东西大家都在闷声干呃叫什么也不是闷声发大财就是低头干活的阶段等到你能够听到他的名声证明他们已经开始有钱钱做 marketing 这个时候你再想加入他已经是一件挺难的事情对或者说或者有钱做 marketing 或者他们的产品已经蹦一下有发大 market fit 了顿时就火起来了对对没错

所以我感觉这其实是我蛮想听听你的想法的一个问题就你觉得我们作为一个这个新手刚刚对 startup 这个圈子有兴趣我想加入的这么一个人 Newground 来说该怎么样去 search 这些 under the radar 的 startup 我也没有特别好的渠道就我我觉得可能最对最简单的方法可能就是 connection

对比如说我之前认识几个投资人我偶尔就问他们就是你现在投什么 startup 然后他们说了一些名字啊然后给了一些网站然后看了看对这可能是最直接的吧就是通过 connection

那另外一个就是我刚才说的嘛加入早期的 startup 因为那个里面你就会认识到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他们大部分跟你有类似的想法都是抱着一颗想要自己开 startup 的心而加入了一颗这个一个早期的 startup 这样子的话你就可以在那找你的 co-founder 对吧可能你们都是同样都是一个一个 startup 的早期员工然后一起跳出去做了新的 startup

嗯你说的非常对啊因为他们这个如果一个 startup 不到比如不到 10 个人的话基本上很少很少你会在网上找到他们的这种呃呃信息然后等到他们真的火起来你要加进去其实面试过程就跟大公司也没有本质的区别了嗯就进入了我说的那个那个那个就是就是超过 100 人 startup 的那那种那种情况了对我觉得这 somehow 又和呃一个 new faculty 招 phd student 很像

对开始你也不知道你也不知道这个老师学生不知道这个老师在找人这个老师也不知道有哪些学生抱负但等到这个老师哎你已经能听到他的名声了这个时候你在想拜入师门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对但是而且你说这个让我想到另外一个类比的点就我在想新的 faculty 怎么招学生呢有一点是他们因为 faculty 本身是是什么叫做嗯他们都是读完 phd 然后去找教职的嘛对吧

然后他们其实可以通过自己博士期间认识的 connection 他们有些 connection 也去比如去了业界当研究员或者去了其他学校当教授然后他们就会通过这种学校认识本科生然后他通过这种推

推荐对方的本科生来自己自己读博士这是一个比较 organic 的渠道我知道有很多很多教授都是这样子比如说我把我的本科生推荐给你你的本科生推荐给我这样不就互相都能拿到好生因为本科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在自己的一个院校接着读博要不然的话就在一个学校待了可能十年有点太久了所以大部分的学生都会寻求一个新的一个学校然后

然后如果你本科带你做研究的教授给你推荐说哎我有个好朋友他在新的城市新的学校你愿不愿意去对于学生来说他也感觉有一点点 assurance 因为我看我本科带我做教的带做研究的教授推荐了这个人然后对于那边接收人他也说放心啊对吧我我都认识这个教授这么多年了我我我博一的时候就跟他一起开会我已经认识他六七年了那现在他推荐的人应该不会坑我吧对吧这个这个这个这个也是一个就 win win 的一个 situation

嗯嗯那 startup 这个这个稍微的话就会其实逻辑跟我们一样嘛就是就是最好的话就是去一个 startup 工作这样你相当于就是一直脚太进去了如果你去的是一个大公司的话相对来说这种 connection 会少一点点但可能也有了就你只要努力我们公司里面也有很多人呃会有这种 startup 的想法是不是会聊聊天什么的但是毕竟

有 self selection 嘛你都已经选择了大公司大部分生肯定我身边的同事或多或少会有跟我类似的想法比如说啊 startup 太 chaotic 然后大公司比较稳定然后呢大公司又可以做我想做的 research 不用担心太多这种 day to day 的这种 startup 的这种 chaos 所以嗯所以所以你知道我跟我同事天天去聊 startup 那估计他们的工作话题肯定不如他们聊一些别的话题来的这种投机相反的如果你去一个 startup 的话你可能

呃你身边的同事都想的说我来这里就是看了这个 startup 能够像火箭一样腾飞然后呢等它腾飞之后我就要带着我新的 idea 去创建我自己的下一个一个一个一个腾飞的的 startup 这可能是另外一种模式的自我选择那是很 exciting 啊哈哈哈哈我想知道为什么我想出这个原因吧对啊对啊对啊我感觉这个如果说你要知道更多 startup 信息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入一个 startup 我觉得对

对我现在想也是就其实你说没有渠道其实也有我我这几个月也在也在研究这这些事情就其实有很多有些有些甚至有很多 12 号就是帮你去 search 这些 under the radar 的 startup 就对有很多这种这种的话我我之前也考虑过我感觉就是他们那个嗯就但我没有说要加入他们我只是觉得

这个事情上是有很多 tools 和服务你是可以使用的比如说有很多 newsletter 你可以去订阅然后其实你只要呃每天

请去 check 你的这些 newsletter 或者 linkin post 你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而且我感觉这个 community 里就是 startup 这个 community 里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去做一些这种像 service 性质的事情比如说他会告诉你 OK 现在又有哪些公司是刚刚融到资然后这些 according to 我之前的 experience 是比较 promising 的公司这些人他在做这些 service 的同时其实

呃他们他们自己也曾经或者现在也是一些公司的 founder 吧其实也是在帮他们自己去 build up 自己的 reputation 我觉得这件事情既帮助到自己也帮到别人吧对对对我对我有两个补充的点一个是嗯你说的这种

人我我要更更更具象化一点我之前接触的就是猎头他们的 incentive 跟你是 align 的就是他们希望帮你找到新的工作因为他们是抽成的嘛有的收收收钱的模式也也不太一定有的是冲你一个月的工资啊有的是冲你多少反正就是嗯反正就是猎头他们 incentive 跟你 align 的所以说你只要把你的材料给他你告诉他我希望加入什么类型的公司 startup 也好呢什么的就是呃他们会帮你去找他们有很多的 connection 这个是具象化应该说的那种人然后

然后另外一个也也也也我之前也也也短暂的尝试过就是你可以去各个你喜欢的那个呃投资的叫 VC 就是他们比如说 Y Combinator 如果你喜欢的话他网上会写他每个 Batch 有哪些公司每个 Batch 我其实忘了具体的话每个 Batch 可能有几十个公司 50 到 100 个公司然后每年两个 Batch 吧还是三个 Batch 然后你就一个看呗

然后你如果想要更越小的公司你就从那种最近的开始看如果想要大一点的公司就看三四年呢如果想看 pre-IPO 的你就看九年前的那种公司呃这就是嗯这样的话其实也是那个那个 candid pool 也很大就就几百个公司都可以看了然后你很快就可以发现说

嗯很多公司跟你完全是不 match 文化上不 match 然后产品上不 match 然后你就不会考虑有的公司你很 match 的你就可以去去联系一下这样子这个也是然后你知道做一个我只知道 ycombinator 其实比较那个网站是非常好好用的然后肯定其他的这种 vc 也会有他们的网站会列出他们投资的公司因为他们也想帮他们投资的公司去招员工嘛所以一般嗯

一般那种 well known 的的 VC 他们都会有呃 incubator 吧 VC 不然 incubator 他们都会有呃一个这种 share 的一个这种网站去去公布自己名下的公司投资下面的公司对没错这大概是我现在这也是我现在的一个策略吧就是我会先去看有哪些 startup 然后不管是他的 stage 还是他的 co founder 如果都是我很感兴趣的话我就会去 linkedin 或者这个 email 去 reach out 他们然后 hopefully 可以跟他们约一个 coffee chat

然后能约上这个聊天的话其实也更进一步就是希望他们就借助他们来安配帮我安配发一下我的声音吗就让这个圈里的人知道 OK 有这么一个人他有这样背景他正在寻找一个什么样的机会然后就是后后的一个结果对对对

反正我我觉得自从有了这个 star up 的想法之后这个我的生活就更加有动力了一些我之前一直就觉得呃要去找个班不是找个班上就是找一个大公司的工作我对找工作这件事情还蛮抗拒的就是可能比较关冠冕堂皇的一点的理由就是我我不想我的 work 被人 evaluate 啊但但其实更现实一点的原因就是我觉得

我啊就是还想做自己不想太多的被一个公司的整体的 taste 给 pivot 我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后

尤其是我们搞 HCI 我们 Build System 的这些学生们就我认识的这些我的 peers 们其实大家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补操就是我 Build 了一个 System 啊这 reviewer 怎么这 get 不到我 get 不到我的点我们同我们同时也会做一样的事情给别人就是啊这这个 System 写的不行这个做的不好就我们对于一个有点像不管你说产品还是 System 这样的东西还是有一些比较比较 strong 的 pin-in 在的那那我觉得啊

就反过头来想一想如果你真的觉得你这个东西很厉害的话那你自己去做一个 startup 看看会不会有人为你的东西买单可能是我另一个 motivation 说的又不想被人 evaluate 这个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是现实世界当中就是永远事情都会被人 evaluate 的只是那个人是谁而已你做 startup 呢就是你的这个用户嘛对吧你在大公司的话可能就是你的这个评价体系啊什么的就是你的教授的话就是你的带的学生啊你的这个 paper 的质量啊什么的

嗯被评价这个是我感觉我感觉是不可避免的只是说就你可能挑一个你最 comfortable 被评价的一个一个一个体系就你可能觉得说啊我这个这大公司里面这种体系我不喜欢因为很多 politics 我更喜欢这种 startup 这种只要出活就是真真真道理的这种这种环境那说不定那就挺好的对对

反正 starrhouse 说把 you take your own risk 的事情而且如果你说你讨厌 reviewer 的这个 review 那个那个 feedback 的话那你感觉我感觉你会更讨厌你工作后收到了所有的 feedback 因为我感觉 reviewer 的 feedback 说实话就是就是没有多糟糕我感觉就是他们对没有多糟糕大家都很礼貌的对大家都礼貌而且就是我也不知道我感觉 paper 的 review 因为 paper 的 review 我感觉 academic 整个过程它是一个 iterative 的过程

他就是让你鼓励你去我感觉鼓励你去不断的提升自己因为因为带学生本身就是一个帮学生成长的过程嘛所以 review 我感觉也是一个成长的一部分他就帮你要把这 paper 提升一下然后呢按照 review 的一些体的建议去改改啊然后可以帮助你成为一个更加的这个这个全面的 researcher 我感觉这个这个大方向逻辑是这样子的但很多时候做工作之后很多时候

首先你没有那么多 iteration 的机会你失败了就是失败你一个产品 flop 了就 flop 了然后你可能你很多想法你想就再重新再重启一个 v2 但是由于现实啊由于各种的原因你没有办法做 v2 所以说可能他会有不同的成长或者说他不能说没有成长但是成长是不一样的就你没有办法在一个嗯嗯比如你特别喜欢一篇 paper 你可以 resubmit 两到三次把它给给改的让所有 review 的满意然后你就可以心满意足的 move on 了

但你一个产品或者说你跟产品组都收你一个 idea 都说过一次两次没抖擞成功那估计就就没了就不会说给你一直这样子的所以这是我感觉这是个 mentality 不一样的就公司招了人是要干活的公司不完全为了培养人的而学术界是为了培养人这是我觉得可能业界 researcher 和

和教授一点的本质的区别就教授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嘛教授是教书育人这个是他的本质所以这个也体现在了这个 academic 的这个 paper submission 里面而公司的话他的本质是为公司为 shareholder 赢取 value 嘛

所以所以说他培养人只是一个 side effects 就是当然了我培养我把您正培养的好好的为公司打工将为公司的售后的赚更多的钱是这样一个逻辑所以培养人满身牛马对对所以做做更好的牛马嗯对我觉得 depends on 不同的人吧其实这两种模式的 reward

reward 相当很大的比如说我不会因为我一篇 paper 被 accept 或者被 rejected 就就会多开心或者多沮丧但相反如果我能做出一个哪怕就是我们去破一个 feature 我觉得这都会对我是非常大的 reward 远比发就已经不能用 paper 的数量来衡量所以我觉得这也看不同人的追求吧对对对但是写 paper 这件事情我现在感觉就是

其实我觉得我们写 paper 和产品应该算是最相近的在整个这个学界里面嗯 yes and no 吧因为我们有时候重新搭一个东西然后大家这个东西就比如说嗯对啊就重新搭个东西的话这个从零开始搭的一个系统比如说我们现在现在 HCI 里面特别火了就随便拿 react 拼出一个网页出来做个 cution 的 demo 然后然后就过了但是在产品组看来这个是

这很难 integrate 的一个东西因为你你重新考虑了整一个 user workflow 你你你这个东西是一个就是没有考虑整个 ecosystem 的这种东西然后相反的啊你如果是做一个我也不知道我拿拿拿 computer vision 做做例子吧因为我之前呃有段时间做了 vision 啊 graphics 的一些 research 比如说你做一个 audio animation 没有 interface

也没有 hdmi 我就给你一个音频我生成一个动画对吧你听起来这东西啊好像都没有这个这个不像一个产品啊但是很多产品会觉得说这很好 integrative 因为我已经有 interface 了我已经有 audio 这个这个这个 support 了我现在只用把你这个 model

跑进放进快门门里面一跑就可以了这个是很简单的事情与其说让你重新用 react 打一个 interface 然后重新考虑用户要拖拽一个 asset 进去然后要等什么东西他感觉哦你给我一个 model 就是对我只是刚才评价你说

什么样东西更好 ship 的话它并不是一个 HCI 最好 ship 但是 HCI 的学生更会从 system 的角度去考虑整个过程这个是对的就比如说我合作了很多嗯纯片这种呃 vision 或者 graphics 的学生他们可能都不会考虑这东西用到哪里去他们就说那我就是 training something fasterbettermore accurate 他们不会考虑这东西到底怎么帮助到 user 的东西

对 HCI 学生考虑点就是那我怎么把现有的体验变好这个体验中包括了可能比如最近 HCI paper 有一些 final model 对吧他也开始 final model 了但他 final model 不是最终的目的目的是说让 user experience 变好

然后同理现在 vision 里面也有很多的这个学生 paper 越来越占重就是看重体验了我看这个两个领域在慢慢的这个融合就是互相学习对方的一些优点然后我可能就觉得说一个从 hci 的 projects 要 ship 也有它的一些 challenge 跟对

我觉得从一扇 paper 里你要吸取的东西假设你是 preset 给产品的话当然你不能指望他们把你的整个东西都拿走对吧整个 system 都拿走我重新弄一个跟你类似的产品这也不是我们

我们都不指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可能我们只是想传达说 OK 比如我这种 interaction 可能 somehow 能 inspire 到你的一些 design 你的一些 decision 这是我们想要传达的但其实我觉得就是因为这个就是说的来就是你一篇 paper present 出来可能能够被 broadcast 或被大家接受的东西可能在你看这个 paper 五到十分钟之内那个你的 audience 就能够 get 到了

但是呢你为了能够把这个东西 publish 出来你可能要花三百上千倍的时间在上面这个在我看来嗯不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游戏所以这也是另一个我为什么想去一个 sara 的原因吗就我觉得我完全可以 move 的更 fast

如果没有这个这个呀这些这些其他的事情的话所以 anyway 我觉得说吧不管是 career decision 还是 whatever things 包括 research 最终还是看你自己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你最 comfortable 然后做当下最最不让自己后悔的决定大概就是这样对听起来你听起来你你你你是非常适合去 startup 无论是自己开还是加入一个 startup 去去闯荡一番的然后呃

嗯对听起来是这样因为你听起来你的决定以心意已决所以我感觉要坚定了对只能就是就是送你最最诚挚的祝福哈哈对感谢那

我觉得反正试试呗这失败了反正我觉得这个这个这个叫什么底线我也能接受吗反正也不会像你说的嘛就像你说的这个这个这个这个去 setup 的 base 工资也绝对饿不死你对啊那这期节目结束之前那你那你做一个小小的这个无论是广告还是自我介绍一下说不定听我这播客的人有一些这种创业公司的这种 bounder 啊什么的在招人呢可以跟你联系呢你可以介绍一下你自己吗会想做什么好的

我其实有一些非常 general 的想法对我之后要干什么就我不太很 careindustry 我觉得相比 industry 更重要的是背后的 approach 我觉得 in general 我觉得我相信这个未来是一个 adventure AI 的未来也相信它是一个 data 的未来所以也会在这两个我的 insert 也会在这两个方面吧

那么更 specific 一点我会更感兴趣于一些被 overlooked 的 industry 然后我们怎么样可以 build 一些 tool 来 personalize 一个 worker 的 workflow 来 improve 它的 efficiency

然后之前我我自己的背景是一个主要就是多模型然后之前做过很多视频方面的东西视频就是音乐和视频在总体上然后这几年开始也除了音乐视频之外我也看我也看一些画面还有一些更更多的模型和形式一些东西

所以我觉得一个当然这个就更偏 research 一点我觉得我对于未来的一个 vision 就是我觉得未来是一个比较核心的问题是我们怎么样能够 build 一个 interface 或者 system 来 align 一个有 multimodal perception 能力的 system 和我们作为 human 作为 user 本身的这个 multimodal perception 能力然后来 facilitate 一些 downstream task 对这大概是我目前的一些想法

可以可以对然后如果在我听众里面有这个在开 startup 或者正在考虑找口方的可以跟林正联系林正的那个主页到时候我也放在这个手脑子里面

感谢对这期应该就暂时就到这里了然后嗯最近的更新非常的不不规律然后如果你想听到更多的节目可以怂恿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来跟我闲聊然后我就把它录下来然后就可以当一期新的节目啊这样您认识这期本来是他找我闲聊我就问他能不能录制然后就把它录下来了嗯所以想听到更多的节目就找我来闲聊吧那我们下期再见了拜拜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