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七月物语:东京线下听友会、镰仓花火大会、云南采菌团中的女侠阿姨、香港见闻、二十六年重聚首的初中同学

七月物语:东京线下听友会、镰仓花火大会、云南采菌团中的女侠阿姨、香港见闻、二十六年重聚首的初中同学

2024/8/1
logo of podcast 犬生活

犬生活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大卫翁
通过《起朱楼宴宾客》播客,深入分析经济和市场趋势,提供商业洞察和投资建议。
Topics
大卫翁:七月生活精彩纷呈,涵盖日本东京线下听友会、镰仓花火大会、云南采菌团、香港见闻以及阔别26年的初中同学重聚等多个方面。 首先,在东京举办的线下听友会,旨在与听友面对面交流,建立长期联系,并选择单向街书店作为场地,既方便又具有文化意义。活动中,与听友分享了宏观经济和个人思考,并与一位听友进行深入交流,感受到播客的陪伴作用。未来计划定期举办此类活动,并建立日本听友群。 其次,镰仓花火大会的观赏体验令人难忘。尽管经历了梅雨季的阴雨,最终还是看到了盛大的烟火表演。与法国朋友及其家人一起观看,感受到了当地居民与游客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日本天气预报的精准度。 此外,参与了云南采菌团,结识了两位来自香港的阿姨,她们的活力和经历令人印象深刻,展现了香港人的独特魅力。 在香港的短暂逗留,见证了香港的变迁,感受到了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当地人对普通话的态度转变。 最后,与阔别26年的初中同学重逢,感慨时光流逝,也感叹播客作为媒介重新连接了彼此。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大卫翁选择在日本举办线下活动?

大卫翁选择在日本举办线下活动是因为他现在生活在日本,希望通过活动与听众建立更持久的联系,而不仅仅是一次性的交流。在日本举办活动后,他还可以与参与者保持联系,比如建立微信群,讨论在日本的生活、饮食和日常事务。

镰仓花火大会的规模如何?

镰仓花火大会规模庞大,上一次在疫情前举办的活动中吸引了16万人。由于镰仓的旅游业比疫情前更加火爆,整个城市对花火大会的举办非常紧张,提前几天就发布了交通管制和游客指引。

云南采菌团中的香港阿姨有什么特别之处?

云南采菌团中的一位香港阿姨已经73岁,但体力非常好,选择了长达四小时的徒步路线,并且全程表现非常出色。她每天早上都要喝两杯浓缩咖啡,生活习惯与大陆的阿姨们不同,展现了香港人独特的活力和生活方式。

大卫翁对香港的现状有何看法?

大卫翁认为现在的香港变得更加宜居,特别是对于大陆人来说,但同时也失去了过去那种生机勃勃的感觉。他形容香港像一个被切除了前额叶的人,失去了部分灵魂,变得与其他城市没有太大区别。

大卫翁与初中同学的重聚是如何发生的?

大卫翁与初中同学的重聚是因为这位同学在听播客时听到了大卫翁的节目,觉得名字熟悉,随后通过朋友圈确认了身份,从而重新联系上。这次重聚让他们回忆起许多过去的往事,感慨万分。

Chapters
作者在东京银座单向街书店举办了第一次海外线下活动,与听友们交流,并分享了活动的感受和一些在日本生活的见闻。活动场地虽小,却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 在东京银座单向街书店举办线下活动
  • 与听友交流日本生活
  • 活动场地虽小,却座无虚席
  • 听友分享因播客而获得的慰藉

Shownotes Transcript

《小蜜蜂》

哈喽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播客节目《全生活》我是大卫翁昨天晚上刚落地日本今天就赶着忙着来录这一期七月物语也是因为刚刚过去的这个七月确实非常的丰富多彩有很多想跟大家去聊一聊的趁着我的记忆还没有模糊之前

七月其实对我来说敬畏分明的分成了两块上半个月呢我是在日本

不但组织了我第一次的海外线下活动而且还看了第一场的联仓花火大会这两个事都非常值得跟大家来聊一聊那我回到国内主要是为了参加知料组织的云南彩军团那关于这次彩军呢其实我后面有两期节目一期在起竹楼一期在全生活都是来聊云南的所以呢在

今天这个节目里面可能就会聊的少一些另外还在大湾区转了一圈包括很久没有去过的香港然后深圳见了很多朋友也有挺多感触的所以呢今天这一次节目主要就是围绕上面几个话题吧来跟大家聊一聊我的一些见闻

先说上半个月我在六月份的时候就已经预告过我要在日本办一场卸下活动其实这个想法在我三月份在国内办完之后就萌发了因为当时

最大的一个问题吧或者说办完之后的一个感想就是因为杭州和上海都不是我现在生活的城市所以跟大家交流完之后可能就很久很久都不会有什么交集但是日本因为是我现在生活的这么一个地方

所以当时就觉得如果能在日本办一场活动呢不但可以在现场跟大家有一些交流而且之后还能有比如说建一个群啊或者大家可以聊一聊在日本这块的一些生活啊一些不管是吃的玩的还是这个日常的事情就是会有更多的这种交集所以当时就说还是要找个机会来日本办一场活动

后来为了场地的事其实也考虑了很多因为在日本嘛其实没有国内这么好这么容易找场地吧但是正好就是

看到了单向街书店这么一个华人的场子而且还是许致远徐老师的这么一个场地地理位置也非常的好在银座嘛所以我当时我记得我就在朋友圈 po 了一条我说有谁可以联系到银座单向街书店的负责人想去跟他谈一谈关于能不能在那办一场活动的事然后很快就有很多朋友都给了我相关的信息在这里也特别感谢

当时帮助我的朋友们然后就联系到了单向街书店的负责人向老师后来我就去拜访了一次应该说

首先单向街书店的位置真的非常的好对吧离东京站走路也就是十分钟然后在银座的正中央虽然整个占地面积不大也可以想象吧日本的那种房子其实都是小小的然后它进去是两层但是装修的还是挺用心的一楼就都是卖书的然后有一个咖啡的 counter 然后二楼其实主要就是办活动的

其实当时我去跟向老师聊这次活动的时候感觉二楼的那个位置很小我当时心里还在犯嘀咕说这能坐几个人啊大概也就是二三十人吧没想到真正办活动的那天就是负责组织的这个小哥把椅子一摆还挺像那么回事的能坐下五十个人

所以当时就其实当场就跟向老师确定下来说 OK 这场活动可以办然后呢他们来负责收场地费因为其实真的也挺不容易的你想在日本开一个书店其实卖书能挣几个钱吗对吧有多少人会来日本去买中国书呢因为那里还是以中文书为主

其实更多的收入可能都来自于在二楼办活动的这个所以我也就非常顺理成章的让他们来收这个门票钱然后呢我记得特别好玩我去的时候正好有一个姑娘在那里那个姑娘是国内一个做香薰的一个初创品牌的负责人那么现在嘛大家都在出海连这些比较初创的消费品牌也选择出海

他想来跟大象街书店谈一个推广就是把他的箱放在这个书店里就我们也知道现在的书店很多都是靠这些周边来盈利但是呢特别有意思我其实中间让向老师去跟那个姑娘聊了一下因为感觉她也在那做了挺久了然后听他们在聊就说第一这个箱呢主要是给现在非常流行的这个叫灵修或者是

怎么说就是这些做冥想的朋友去用的售价高的惊人我当时听到那个价格我都吓一跳好像是几万块钱一个我当时就想啊这个真的会有人就是个人啊会花几万块钱来买一个箱去做这种冥想吗就我也不知道那个消费场景是什么样子但是感觉那个姑娘就还挺夺定的就说在国内卖的挺好啊

后来向老就说那你其实可以来这里办一个活动对吧就是告诉大家怎么闻香因为你直接把香摆在这里一个售价这么高其实也不会有什么人直接下单来买那你不如去办一个讲座来跟大家聊一下香这个东西到时候再去做一些推广啊后面再做一些销售我觉得说的也非常有道理

但我的一个感想就是其实现在在海外因为随着华人在这些主要的国家也分布越来越广大家在这里生活越来越多其实真的挺需要一些

自己的场子就说的不好听一点因为我就在想如果我当时决定要去日本的书店办一个这样的活动的话我要花多少功夫去跟这个日本书店的负责人用我三脚猫的日语然后怎么讲得清楚这件事然后他们的规矩又肯定会很多就想着头都疼

但是跟华人对吧或跟向老师基本上就是三句话呃就把这事沟通清楚了非常非常的顺畅那其实我们也很需要一些这样子的活动场地去开展更多的就是自己文化的一些这种活动但另外一方面呢我就有想到呃

其实也就能理解你比如说在欧美那些国家为什么像穆斯林啊为什么像这些移民会形成一个一个小的社区和外面其实形成了相对的隔离是因为真的其实你有很多的像这样子的一些文化活动或者什么的还是都是

本民族或者说本国的人才比较好参加因为就拿我这个活动为例后来这个书店的组织组织的同学也跟我讲说还真的有日本人想来参加我这个听友会吧

但是呢一听说是纯中文的就算他学过一点中文也会觉得应该会很吃力没办法完全的吸收所以也就不了了之所以最后来的其实还是好像有一个日本的朋友但是应该是中文非常好的其他都是中国人

那一方面确实有这样本国的活动但另外一方面你在异国他乡也很容易形成这样的小圈子对吧其实日本相对来说还是挺少的除了横滨的中华街算是比较有名的这种中国人居住的地区其他的你就算那些大家经常说像池袋啊或者是川口啊就有很多中国人生活的区域但是你走近的话也不会感觉说那里

其他国家的人进不来或者说日本人没有办法在里面这个正常的生活其实不会这样子的但是在海外确实有很多这样的区域就感觉完全属于了那个国家或者那个民族的人其实也不太好对吧就是对于这个国家的人的感觉其实会非常的奇怪

但不管怎么说,我在东京银座就举办了这么一场线下的活动,也特别感谢当天来捧场的各位朋友。当时我还问了一下有多少人是在日本生活的,可能有一半多吧,肯定大部分其实都是在东京工作生活的朋友,也都很年轻,我觉得以二十多岁的朋友为主。

但是也确实有从专门从外地赶来甚至是从日本之外的地区过来比如说我印象很深就有一个台湾的小哥也是我这个第一个听友群最活跃的这个阿翔同学就专门从台湾过来参加这次活动还给我带了非常好吃的手作点心特别的感谢对

那场活动其实跟大家聊了很多关于宏观啊然后最近我的一些思考因为在海外办的嘛所以说话能够更加的随意一些

挺开心的在活动之后呢还大概在那个场地留了一个来小时然后有很多朋友来单独想跟我做一些交流我印象特别深的就是有一个姑娘她全程其实戴着口罩但也很好理解在日本其实到现在为止还是有很多朋友会戴口罩因为花粉症啊等等的原因那那个姑娘

就开始跟我讲说他听我播客的契机是今年三四月份的时候其实家里出现出了一些事然后就接触到了播客应该也是从小酒馆那里听到了我的播客然后他说了没几句之后我就觉得不太对劲他的声音有些哽咽

然后当时我就在想他就是不会是要哭了吧他后来就说说特别感谢我那段时间就是我的播客陪伴了他相当于度过了一段非常难熬的时光当时我在想说哎我做的其实也不是什么陪伴型的播客就他说的当然是起猪楼了

里边主要讲的都是财经的这种内容没想到也有这样的功效我真的是非常的受宠若惊但他讲着讲着就情绪确实是控制不住然后我当时就非常的受阻无措因为我真的不知道一个姑娘而且是一个听友在我面前突然这样

哭起来我该怎么办然后我就赶紧回头找油猫猫当时油猫猫过来帮我就是协办这场活动吧说赶紧给我点纸巾给我点纸巾那个姑娘就真的就是来跟我表达一下谢意说完就走了

然后我当时非常的感动吧就是我其实也没有想到我做这一档播客还能有这样的作用可以帮助一些朋友度过一些人生的难关这可能就是声音这种媒介的一些魅力所在吧就是它跟视频啊甚至跟文字啊都会有一些不同那也确实是有这样的朋友在才鼓励了我一直可以把这件事情坚持下去

所以我觉得关于日本的活动之后应该还是会定期去办因为一方面就是就像我一开始说的可以跟大家有一个线下去交流不光是关于投资啊理财啊或者是经济相关的事情甚至也可以跟在日本的朋友形成更多的连接因为对我来说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在日本工作生活

也确实想在这里认识更多的朋友对一个人在连仓生活有时候也挺无聊的对所以另外我我也就顺便组了一个就是日本的听友群那如果感兴趣的朋友呢也可以在

在 show notes 里面找到我的这个联系方式加我的这个微信然后我会把你拉进这个日本的听友群但是希望是真正在日本生活的朋友来加入那么我们可以聊一些关于在日本生活的点点滴滴因为现在我觉得对于日本的华人来说最主要的信息

媒介还是小红书除了这个之外好像很少有中文的就是讲在这里生活的种种事情的这种场合所以我就拉了这么一个群

那么其实在这个活动之后没几天就是联藏花火大会也特别巧我其实在好几个月前就订好了回国的机票当时根本就还不知道就是今年其实会办联藏花火大会因为已经五年没有办过了上一次办应该还是 18 还是 19 年好像还有一年是因为天气原因取消了反正就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

但是没想到等到这个花火大会的信息公布之后发现正好是在我回国前一天的晚上我就正好不会错过它非常的开心因为明年很可能在办联餐花火大会的时候我已经离开联餐了因为我就准备在这边生活两年所以今年可以看到这场花火大会我觉得还是非常的感觉很幸运的我觉得

我印象中整个城市都非常的紧张因为听说上一次就是也就是在疫情前上一届的这个花火大会来了 16 万人还是多少人非常人非常的多所以这一次你想这两年其实连仓的旅游比疫情前更加的火爆所以整个城市都如临大敌我就印象中在花火大会前几天

到处都是关于那一天什么地方交通会有管制大家应该往哪边去走邮箱里也经常会收到关于花火大会的一些宣传画报啊然后一些指示啊等等的

就是告诉我们这些当地人打引号当地居民到时候不要去跟游客抢地盘把更多的这种地方让出来让给游客去观赏我觉得很好理解因为比如说像我其实走路几分钟就可以到海边就可以看到这场花花大会而且更重要的是就像我在跟日语老师聊天的时候他说的

因为连仓它的花卦大会是在海上嘛所以整个海岸线都可以看到真正看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但对于专门来连仓看花卦大会的人来说更难的是回程因为到时候整个连仓站会挤满了人

他说上一次华为大会的时候就是在连仓站外的广场基本上绕了好几圈我脑子里就浮现出那个北京回龙观或者天通院那个早高峰很早以前我记得看到过这样的照片特别可怕对吧就是排队入境地铁的人就是多到在外面排成长龙听说上一届华为大会的时候在连仓站外要排一个多小时才能入站坐上车

所以这个可以想象对于我们这些当地居民就太友好了,走路或者是做僵持店就可以回到自己的家。所以那一天,其实在那一天之前天气一直不太好,因为现在是梅雨季嘛,今年的梅雨,日本的梅雨季其实又比往年要晚,晚开始,所以到七月中旬一点都还没有结束的样子。

然后在真正花火大会的当天甚至还下了大雨我那天正好去健身教练那里就下了一场大雨当时我们在说这个后面今天的花火大会行不行啊能不能办啊因为一般这个花火大会都要提前去准备那个花火嘛对吧就是摆下来结果那个时候就瓢泼大雨肯定没有办法去做一些布置的但是呢看了看天气预报说后面好像后面几个小时天就会晴了

就说起来日本的天气预报我真的觉得挺神奇的相当的准相当的准我觉得比在中国的时候这也不是什么月亮是外国的圆但确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日本的天气预报基本上还是准的

而且呢日本的天气预报特别好的一点就是它有那个语音的雷达就是你可以在那个图上很清晰的看到未来 15 分钟 30 分钟 45 分钟那个语音会走到哪里去然后什么时候会移开移出你这个地方听说国内是因为一些军事或者别的原因不向公众展示这个语音

但是日本这边就是可以的你就可以直接在 APP 上就可以各种 APP 上其实都可以看到这个就特别的方便我甚至可以知道 15 分钟后还下不下雨而且还挺准的

所以那天其实后来天真的就好了然后我记得应该是七点半开始吧我其实七点钟才从家出去因为觉得去太早了也没有意义嘛肯定是人山人海的但是那一天其实整个连仓室里面都有很多的小摊就是很多的店主就把摊子支到了外面卖点什么水啊小吃啊就是日本这种这边叫屋台压呆的这种

小吃摊对吧那一天就特别的多然后我七点钟出门正好晚霞特别特别的漂亮也有很多的人开始向海滩去行进就是我走在那条我只要去跑步都会路过的那一条小路上面其实就是通往 Totolo 就是我录那个联藏那期节目的那个姑娘她家的那条路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人

就是我跑步基本上都是空无一人的状态但是那一天就属于密密麻麻的大家都朝着一个方向那就是朝着海滩去行进因为那个时候来的人其实已经属于比较晚的了都已经因为马上就开始了嘛然后我就随着人潮一路走到了海边

就基本上日本这边人一多那个手机信号就特别的差就基本上都没有网络信号了但是因为之前跟我日语学校的那个校长是一个法国哥们跟他约好说他说他因为他的老婆孩子都已经是他老婆是日本人然后生了孩子所以他们一家人会看这个会过来看这个花火大会然后问我要不要一起他会准备酒我说哎呀准备酒那我必须得去啊

所以我就一路从这个和田种就是我家最近的这个江之岛江之淀的站走到了长谷走了两站吧其实也不远走路大概也就 20 分钟沿着海岸线走过去一路上就是

不能说人山人海吧但确实是人很多因为你可以想象就是连仓整个海滩沙滩上面之前我每天跑步的上面是基本上没什么人的稀稀落落的几个人吧那一天就全部挤满了人大家都在等着看这个画画大会我就沿着海边那个路一直走过去

走到长谷去找他们除了他的家家庭之外还有他小孩的同学吧其实就跟跟中国差不多这些小孩都会有自己的一些玩得很好的小伙伴对吧大家这个

家里人也会约着这些妈妈们也会约着一起去扑在一起去看然后就看着一个明明就是金发碧眼因为他是混血嘛就是法国人跟日本人的混血然后说着一口地道的日语好像完全不太会说英语的样子就是完全变成了一个日本人挺有意思的

就跟他们一起看了这场花火大会其实还是非常非常的漂亮的因为我上一次看花火大会还是去年专程跑到了横滨想去看横滨的那一场蔚来港的花火大会但是特别不巧我当时倾信了小红书跑到了一个高处的公园那个小红书上的意思是说在这个山顶的这个公园看得特别清楚比在海边看得好

然后我就信了就去了没想到的是万万没有想到就是那个小红书大概应该都是在疫情前嘛因为疫情期间这些活动都断了其实是在疫情前的一些经验

然后这几年那个山上的公园树长高了很多然后树正好就是他原来说的那个地方正好会被树挡住整个花火博大会的这个样子当然了也不是我一个人傻其实很多日本人都在那里我以我我觉得可能是过去大家都会习惯在那里看花火但是没有想到呃

三四年的时间这些树就可以长这么快然后大家真正等到这个花火开始的时候才发现啊看不到了就是被挡得严严实实的非常非常的郁闷然后大家才开始想要去找别的地方但那个时候其实已经来不及了嘛就是你在下山跑去那个海边肯定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就只能勉强的从那些树的缝隙中间看一看花火

就非常的遗憾我还专门为这个花华大会跑到横滨去所以今年正好是在我现在住的这个城市对吧有这么一场花华大会其实看得非常的尽兴而且一边喝着啤酒后来他还拿出来这个我们的法国校长非常的会享受生活还准备了冰桶冰了葡萄酒

还准备了很多玻璃杯当然不是玻璃杯啊是那种塑料的但是看起来很像玻璃酒杯的那种杯子拿来喝酒特别有生活情调

但唯一有点遗憾的就是我不知道是不是中间什么地方出现了一些差池其实比预期的要早了 10 分钟结束原来应该是 7 点 20 开始 8 点结束 40 分钟结果到 7 点 50 的时候就已经尾声了因为看过几场也听说过一些日本的花火大会都知道它最后会有一段非常壮丽的非常漂亮的这种花火

然后在 7 点 50 就演完了演完就没声了没声了大家都非常的奇怪因为日本不会犯这种错误的对吧说好 8 点他一定是卡着 8 点结束的

结果没想到好像真的是什么地方出了一些插尺就没了后来后面十分钟就没了所以大家就稀稀拉拉的其实才起身离开然后那个法国校长叫 MarkMark 就跟我开玩笑说明天一定要有人这个切腹了当然不会切腹啊就是肯定要有这个组织者要出来道歉了说这个对不起我们什么地方出了问题然后导致整个这个花火大会提前了十分钟结束

所以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我的极客的动态我发了一条关于华为大会的当然了这个小红书上有很多啊那天其实有非常多的中国同胞们也专程跑来连仓看了这次这个华为大会非常非常的壮丽

我觉得日本就是日本人其实很喜欢问我一个问题就是你们中国有没有花火大会我每次都会用非常磕磕巴巴的日语跟他讲说中国有非常多的花火对吧我们的柳阳烟花其实特别的有名但是我们好像就不会在特别的

特别除了在这个湖南之外好像没有地方会专门做烟火大会花火大会这种东西就大家只会把它当做是一些比如说跨年啊或者是一些盛典一些仪式时候的一部分就是不会专门为这个来来办一场活动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其实这种形式挺好的因为你像联商这个花宝大会它有一堆的 sponsor 赞助方对吧它也不会亏本还能促进当地的旅游经济其实是一个挺好的事情不但是这种大的像酒店什么的肯定那天都是爆满而且小的这种摊贩那天的生意应该也是赚得盆满钵满当然了等一下也会说到非常

诡异的是就是日本的我不知道什么奇怪的规矩就是晚上你想八点钟花火结束居然那些在沙滩上的海之家就是那些小店卖啤酒的然后卖烤串的居然九点还是九点半就要求他们全部关门了就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规定对吧

明明那一天有这么多的游客都在现场,很多人也意犹未尽,不会立刻离开,而且就像我刚才说的,他们想离开也离开不了,因为车站人太多了,所以反而很多人会停留在那个地方去喝一杯或者是吃点东西什么的。

但是因为这个沙滩就是惯常的规矩是九点半就结束所以那天也没有例外就是到那个点就所有的店都不许卖东西了你可以在那坐着就店还开门但是不许再卖东西我觉得就是特别特别的死板吧

但说回来就是日本的花火大会其实已经成为一种他们叫做风物诗嘛就是夏天一定要去看的东西不光是日本人其实日本人真的说实话很多人特别是年纪大一点的也不会去看因为就是感觉人挤人人山人海的但是很多年轻人还是会把它当做是一种约会啊或者是聚会的一个场合嘛然后穿着和服来看包括东京的包括一些更加有名的这种外地的

但是除了这个之外当然也有很多的游客不管是欧美的还是中国韩国的都会为了花好大会专门来一次日本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拉动消费拉动经济的方式不知道为什么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样子的

地方政府会愿意去做一次烟火大会之前我印象中应该是因为环境污染的问题吧但是现在其实很多的花火也都是非常的 eco friendly 或者说这个环保应该也没这方面的问题了而且它的赞助商就我印象特别深的是连仓有一种饼干就好像是所有人来都会买的一个手信吧然后它是一个鸟的那个样子

那个店其实在连仓站门口也特别的大然后居然他赞助这次烟火大会到什么程度就是有几个烟花就是那个标志那个鸟的那个样子放到天上去还是彩色的还挺好挺有意思的就这种方式的视觉广告除了印在这种宣传册上的赞助方之外还有专门自己的烟花挺有意思的

所以那天其实看得很过瘾而且就像我刚才说的整个连仓因为它的海岸线很长嘛它不会出现像有一些画画大会一样真的人挤人或者是你必须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你才能看到

连仓其实你只要在那个方圆一两公里之内的海岸线都可以看得很清楚所以如果明年还继续办的话然后也就像来这里看花火的朋友不需要那么早在沙滩上站位因为我知道很多日本的花火大会要提前好几个小时就得去站位置

对吧去抢一个好的地盘但是连仓这场真的不用你就是临时你在外面玩到个六点多七点再随便找一个地方都可以看得很清楚就是到最后我觉得沙滩上也没有做的人满为患

跨国大会结束之后呢我跟那个 Mark 就是法国的这个校长讨论了一下合作嘛就是听过我联仓的那一期的朋友可能知道我其实想跟他去合作做一个这种学日语的游学项目

对我来说也我不会真的全程参与但是呢我觉得首先那个学校非常的靠谱其次联仓其实非常适合在这里待个一周两周去更深入的感受一下里面的一些文化呀自然风光啊而不是走马观花的就去看一下联仓高校前或者是这个大佛就结束了所以

所以呢这个项目其实我们已经讨论的七七八八我今天或者是明天吧就会把相关的材料上传到网上去也会发这个小宇宙的通知栏然后包括也会广告之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其实可以来看一看是不是你们想要度过的日本的一周或者两周的这种生活

对我就跟他讨论讨论这个合作的事然后他有一个侄子当然法国人正好来日本其实在日本已经待了两个月了他刚刚结束了一份在新加坡的工作正在找下一份工作他本来是想在日本找一份工作的但是现在你完全不会日语的外国人其实想找一份合适的还是挺难的所以他到最后应该是还是找回到新加坡了但是就依然在日本停留一段时间正好来这边旅

旅游一下 观光一下那个小哥 25 6 岁吧长得很帅第一次让我见识到了日本的姑娘们我这里没有任何性别的那个意思啊但是确实日本的姑娘们对于欧美这个我们叫 Ikeman 就是俊俏的帅哥是多么的主动就是那一场华为大会结束之后真的有好几拨日本姑娘就是冲上来

跟那个小哥就是用日语表示能不能换一个联系方式就是 line 啊什么的但是呢那哥们因为完全不会说日语嘛

但是我感觉他肯定之前在日本待这段时间已经经受过很多次类似这样的一个场合了所以就非常大方的把手机拿出来然后打开 LINE 的二维码就说 OK 你们来扫吧但是后来问他他说那我也没有办法跟这些姑娘真正的交流沟通啊就只是当场不好服人家的面子而已

就这种感觉我觉得原来全世界的帅哥美女们都是一样能够得到很多的优待的

然后那天晚上我们三个就找了一个清静的地方坐下来喝啤酒聊天因为是两个法国人嘛我们就聊了刚刚结束的这个法国国会大选议会大选然后包括后面要举办的奥林匹克当然那时候还没有这个开幕式啊否则我觉得当然过两天我估计还会再跟他喝一次酒我要跟他好好聊一下他对于或者是他跟 Mark 对于开幕式的一些看法

但反正我感觉就是法国人对奥林匹克是非常的怨声载道的,我觉得每个国家都一样吧,因为你要办奥运会肯定要对当地人会产生一些影响嘛,不管是生活的不便啊,还是花钱啊等等的这些方面。现在人好像不太会说我们办了一场奥运会我有多么的自豪,就这种感觉我觉得挺难产生了,特别是对于这些大国而言。

所以挺有趣的那天这个也聊得很晚喝了挺多瓶啤酒然后第二天一大早就回国对所以就这就是我的上半部分在日本七月份的上半个月的一些这个见闻吧

然后我就回国了回国一个就是我刚才说的参加了主要是为了参加这次云南的彩军团这个感想都在下周要发布的两期播客里面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但是还是想多说两句吧就是关于这个团的一些小小的感慨那两期节目里面没有讲的

我们是十个人的团里面有两个是从香港来的阿姨

第一次见面其实还没见面当时知了拉了个群我就觉得怎么这么像西洋红团就是那两个阿姨的照片都是那种大家可以想象吧就是中国五六十岁六七十岁退休后的这个阿姨们出去玩拍的那种照片一看就是对退休后的这个情况当时我跟雨白和小跑还在说说这不会是一个西洋红团吧当后来发现就只有那两个阿姨而已

然后第一顿饭就让我觉得这两个阿姨不简单,因为她们一坐下来居然就想要冰可乐,就是反正我是很少在大陆的五六十甚至是更大年龄的阿姨奶奶那里听到说想要喝冰可乐这种需求的,

所以第一个感觉是不愧是香港人对吧就是生活习惯跟这个大陆人而且他们后来就一直要的都是冰水然后另外其中有个阿姨也特别逗就是她每天早上起来一定要喝两杯 espresso 就两杯一时浓缩后来我们在埃劳山住的那两天民宿她也就是一定就是想要楼下的小朋友帮她做就楼下的店员啊

然后店员都不知道什么是 espresso 我就赶紧冲过去跟他解释说就是拿铁不加奶他们才明白他说他没有他在喝两杯 espresso 之前就感觉没有清醒但是最让我们震惊的是这两个阿姨其中特别是其中有一个已经 73 岁了当然看是真的看不出来了看也就六十来岁吧

然后他的经历好到就是我们后来在埃劳山上有有徒步嘛有一个是跟着知了他们去做四小时的徒步当他们后来其实整整用了六个小时另外呢就是像我跟雨白因为我是穿的鞋不对我没有穿登山鞋所以是一是一双特别容易进水的鞋所以我也不想去做那个非常长距离的徒步就是一个两小时的一个

一个 root 然后这个阿姨居然就是眼睛都不眨的就选择了那个四小时的而且听说走得非常的就是非常的好当然了香港人都有行山的这个经验嘛他们有这种爱好但是她的在整个全程的这种体力以及精神的这种感觉真的让人觉得非常的像女侠一样的非常了不起

后来我们经历了一场短时的暴雨后来在普尔的时候也是所有的人都在找伞的时候这个阿姨就把帽子一戴然后就开始在雨中走非常的潇洒后来当然也知道了其实那个 70 多岁的那位阿姨居然

是同行最早之前当然他一说就可能是 40 年前 50 年前也是在金融行业工作的他是负责香港的交易所里面的应该是香港结算公司吧香港结算公司的董办去安排那些香港的金融大佬们他们每次饭局该怎么做谁跟谁坐一桌拍照的时候谁跟谁站一起就是干这种事情的

特别有意思跟我们讲了很多当时的一些有趣的见闻就我们其实一个非常大的一个疑惑点就是他们俩是怎么抱这个团的因为我们剩下的人要么就是对吧都是播客这个圈子的通过机客啊或者是通过资料的这个呃

朋友圈公众号知道了有这个团然后还有一些朋友呢是之前参加过尼老就是知料的另外一个朋友他组织的团通过那边的途径知道结果后来知料跟我们讲是这两个阿姨就是

发了个邮件过来说能不能报名按照安娜的说法就是他们就是公众号现在不是也有一些那些什么推荐你看什么看一看之类的他们在刷微信的时候就是不经意间看到了知了的这个团的介绍然后就报名了

然后我们都觉得非常非常的震惊居然就依靠着一篇公众号文章就愿意打定金不远千里从香港直接飞到云南来参加这个团

还挺感动的然后也觉得现在的香港人民确实怎么说跟我的一些刻板印象不太一样就这两个阿姨虽然普通话说的也非常的艰难但是就是非常努力的在跟当地人交流然后在跟我们聊天发现不会说的还会去查那个字典不是字典啊就是查这个手机的词典然后试图跟我们交流

非常的好所以后来等到我再去香港的时候

我的感觉也就是跟以前不太一样了就这个团结束之后我就去了香港主要是为了办一些私事我其实因为在香港之前工作过一段时间那个时候也交了香港的社保香港叫强基金那么它的规定是如果你永久的离开了香港就以后你再也不会回来这边去做长时间的生活的话是可以取的 是可以

把公司的部分跟个人的部分都取出来虽然我工作的时间也不长也就几个月钱也不多但是对吧聊胜于无既然他能取那么就想个办法就把它取出来吧所以就为此专门跑了一趟香港当然我是已经好几年没有去了疫情期间其实转过两次机但是真正在香港做逗留的话上次还要应该是追溯到 19 年吧

2019 年吧 2019 年当在那个之前我跟香港其实渊源还挺深的除了小时候在深圳生活的时候当然那个时候还是中英街的吧那个时候其实我没有去过真正去过香港对香港的印象就是中英街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中英街啊中英街是那个年代在香港回归之前

有一条街它的一边是香港一边是中国因为当时香港还是英国托管的嘛所以它叫中英街然后在那条街上呢就是一个很有名的旅游胜地它有很多商店你会觉得就是香港那边的店卖的东西啊什么的跟大陆这边的就不太一样就那条街其实当时大家都会去玩

后来 07 08 年我从英国回来之后其实有一度特别想在香港找工作我其实在伦敦就找了一些总部在香港的金融机构比如说汇丰啊然后一些就是既然当时因为金融危机嘛其实已经不可能在伦敦留下来了那推而求其次就说能不能在香港工作但其实那个时候香港也受到了非常大的打击

就是金融危机的原因但那是我第一次就是真正的在香港待了几天为了鄙视面试什么的那个时候的印象特别好因为 07 08 年我觉得怎么说呢那个时候香港的发达程度跟哪怕跟北上深比也还是高出一截的你会觉得啊那个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对吧然后商场非常的

好包括街上的这种钉钉车那个地铁等等的都会感觉非常的好再加上维多利亚港啊等等的然后吃的也好所以那个时候其实特别想在香港工作几年但是很可惜也没有留下来还是回到了大陆工作那就一直到 14 年其实我就有一个机会正好到我们机构的香港的这个分公司去工作了几个月应该是三个月吧还是四个月

印象不深了那个时候就在中环嘛然后住住在太古城其实都是在港岛那个时候还没有就是后来香港的很多这种乱象但是那个时候已经是有站钟了就是我其实是站在我们办公室往下看因为我们那个楼就是友邦的那个大楼 AIA 大楼往下看就能看到站钟的人群就是后来才想回想的时候那时候其实就是在见证历史

那是 2014 年那个时候就感觉中环其实已经有了非常多的大陆人就是你能听到很多的普通话比我 07 年在香港待的时候已经多了很多但是呢整体来说还可以就是包括当地人对于这种你说普通话的态度啊还是比较友好的

而且更核心的我觉得还是因为那个时候当地人还是占多数的就是哪怕你在中环也感觉说粤语的要比说普通话的多

但是等到我 2017 年真正是到香港工作整个气氛就变化比较大第一你能明显的感觉到特别是在中环基本上都是说普通话的就普通话的概率很高吧你走在这个路上听到这个国语的概率会大大高于这个粤语然后你也能感觉到有很多的大陆人现在在香港在工作当然就更别说是这个

游客或者是当时在广州深圳住的朋友其实来香港会非常的方便那另外一方面呢你能明显的感觉到当地人对于

说普通话的人的这种排斥其实很早很早就有啊就是你现在让我想起来 07 年的时候那个时候我记得我当时住一个还挺破的一个小酒店也是就是有一个什么事然后我去跟前台沟通说普通话他就挨搭不理的后来我转成英文就明显这个态度变得好很多就是香港人的这种习性吧这种陋习就是其实很早很早之前就有所以后来国泰航空出那种事我一点都不惊讶

但到 2018 年那个时候其实就非常的明显能够感觉到就是这种对抗在加剧

当然那个时候还没有出现后来的那些事啊但是我的一个感觉就是这个地方我不想逗留因为那个时候其实我入职了香港的公司我是可以真的在那里一直生活下去的就是包括很多人会在那里住七年拿身份啊等等但当时我的一个感觉就是不行我要回去就这地儿已经不易久留了所以我就很快的又回到了大陆

对 但后来就爆发了那些事儿等到这次再去呢就会发现时过境迁好像这个周期又转到了一个就大家可以和平共处的这么一个状态当然了后来我记得我在香港吃饭的时候有一个朋友有一个形容我觉得还挺贴切的他说现在的香港就像一个被切除了前额叶的人

就是说的不好听点就有点像一个行尸走肉他失去了他一部分的灵魂

这个说法一说出来我觉得还挺贴切的就你也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因为你走在路上呢比如说在地铁里呢它的那些广告或者是那些标语和以前也没有太大的不同但是总觉得总让人觉得有一些微妙的变化你在跟当地人说普通话他也不会至少我遇到的就没有再遇到说是态度非常不好他就变成了非常加

家常便饭的事情就是用就改成别角的普通话去跟你沟通当然政府里的人说普通话说的就比以前我在的时候会更好一些但是你觉得他好像又失去了一些生气失去了一些原来你觉得会在香港这样一个西方跟东方文化激烈碰撞中所拥有的一种

生机勃勃的感觉确实少了很多当然也可能跟经济周期有关啊就现在其实整个香港的经济也不太好但是另外一方面我觉得还是跟现在的一些氛围包括港府的一些这个导向有关他们就说嘛就是现在你在香港其实可以看到很多的国旗可能比你在内地大部分地方看到的都多

这个也是侧面印证了吧就是怎么说呢我觉得一个城市的变迁很多时候身不由己真的是受到非常非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像香港

承载了很多的历史很多的变迁很多人的期待的这么一个城市所以其实后来我想想就是所谓的这种行之走肉感或者说就是没有以前这么生气勃勃的感觉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在我的记忆中把它神化了或者是对它的期待太高了那它只是变得普通了它就变成了一个比较正常的城市而已所以会让人有一种落差感

应该这么说吧所以我并不是说香港不好了现在的香港可能对于大陆人来说比以前要更加宜居应该说肯定是比以前更加宜居特别是比起五年前四年前但是你会觉得它就变得跟其他城市没有什么不一样了你醒了

就算过了一生陪你为什么看见雪飘落就会想唱歌为什么

在放手时刻眼泪会凋落另外我觉得香港也有一些其他的变化我就想起我第一次来香港的时候我觉得它的巴达通怎么这么方便啊就巴达通卡当时就可以在一些便利店啊然后在一些自动贩卖机啊等等的地方用对吧那个时候觉得好高级啊就是一张卡可以走遍香港

但是呢到现在我那天晚上跟两个朋友吃饭他们依然非常自豪的说你看我们有八大通所以无现金化在我这早就已经是这样了我当时就在想说同学们你们要不要去别的城市甚至是别的国家看看咱就且不论在大陆这个微信跟支付宝当然他们也知道啊就是微信支付宝还是非常的方便的

我说就算你在日本你知道 SEECA 就是西瓜卡现在除了在什么便利店自动贩卖机能用之外在大部分的餐厅都可以接受吗他们就非常的震惊说啊什么餐厅也可以用交通卡吗我说是的就是在日本真的就是 SEECA 就是西瓜卡的这个用途我觉得远远大于我接触到的任何一种交通卡

当然这也跟日本这个社会他把信用卡包括这些支付方式的手续费拉得非常高有关所以可以允许像交通卡这样的也有意愿去布很多的点对吧因为对他来说都有利可图

但是另外一方面来说真的我觉得香港可能还是有一些太高估自己的这个步伐了其实在很多的方面在科技金融啊等等方面已经不是那个遥遥领先的先头部队了我等到这次最后办强基金在这个保险公司等了足足三个小时中间甚至还抽空出来吃了一顿

听说是是谁是刘德华还是谁都非常喜欢的茶餐厅叫华嫂宾室吧味道还不错但是也就那样也没有特别的经验然后再回去还在继续等等了足足三个小时才办好这个手续但是呢

办手续的这个工作人员是一个香港的阿姨态度特别的好特别的贴心来帮我想办法因为我现在有的这个银行卡他没有办法把钱直接转进去但他又担心我留了一个大陆的地址呢他到时候寄支票可能寄不到所以就特别提示我说你能不能找一个香港的朋友能够拿一个香港的地址等等的就这个态度特别的好

但是那一方面他态度特别好一方面真的是足足在那等了三小时所以就特别像这个城市现在的在我印象中的一些浓缩版就是他既友好但是呢变化又很缓慢就这种感觉然后等到我把这笔钱取出来之后我跟这个城市可能也就彻底没有了瓜葛下次再来就是一个真正的游客的身份了吧如果还要再去的话

那后来回到深圳其实跟好些朋友见面吃东西最后享受一下祖国的美食印象比较深的一个是跟一个互联网大厂的朋友他就说现在大厂的人躺得有多平就是如果说去年大家还在假装忙就是假装卷一卷不管怎么样面子上总归是要让领导觉得我还是在干活的那今年大家就是

就是面子也不要了就是我就是彻底躺平了我也不想卷了也没有什么卷的必要因为你卷也卷不出什么成绩来而且呢还会多干多错嘛就这种感觉当然了我聊的这个朋友正好又是跟金融相关一点的这种互联网的部门所以可能是不是纯粹的比如说是 AI 或者是技术向的会好一些

因为你如果去跟金融机构的朋友聊那就是更加更加惨烈或者说更加更加绝望的一个故事但是呢这个朋友也说正是因为现在就是彻底躺平所以呢反而生活可以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一点比如出去玩啊然后跟朋友吃吃喝喝啊这些所以至少在深圳啊就是订餐厅变成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就所有的餐厅包间什么的哪怕是工作日的晚上也是爆满

就人很多就是有的人说这是不是经济好了但是你某种程度上你想就是吃喝能花几个钱吗对吧如果大家都把精力用在吃吃喝喝这个出去旅游上面我不知道啊这个对于经济是不是一件好事但是现在就是这个现状吧就大家也只能接受这样的一个现实最后想

聊的就是我其实这次在深圳还见了到我阔别 20 多年没见过的一个初中同学因为我初一其实是在深圳上的但只上了一年我就转学到了内地所以跟初一那个班的同学呢其实真的是 26 年没有见了当然后来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还写信在我高中跟大学那段时间大家还很喜欢用书信的方式来做交流

当然后来就断掉了然后再后来因为一些机缘巧合的原因加上了微信但是一直就没有再聚首那这次就终于见到了我其中的一个同学他自己创业做了一个游戏平台就是类似 TapTap 类似心动的那个 TapTap 的那种平台然后 20 应该是去年吧才从香港回到了深圳生活然后见到之后就非常的感慨

就是我们恢复联系居然是因为他听到了我的播客就是他对理财投资有一些想法之后呢就去听播客然后听这个人叫大卫翁哎这个名字怎么有点熟悉呢因为听声音肯定是听不出来了你想我们都 20 多年没有见面了上一次见面还是十来岁的小孩对吧

但是大卫翁这个名字好像有点熟悉然后他去翻了翻我的朋友圈啊什么的然后发现还真的是你就这样就重新联系上了所以播客真的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媒介在聊的过程中也发现我们其实在这么多年有好几个时间点其实都在同一个城市生活因为我也搬了很多城市他也搬了很多城市但是呢就是在那些城市从来都没有

碰到面但其实说实话就是就算当时碰到面可能也认不出来了就是已经过了这么多年但我们在聊天的时候就经常会蹦出来一些名字或者一些事是我以为我肯定已经忘记的没想到在我的大脑的某一个深处它居然还留着然后你跟一个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机对话的时候它就会自己跳出来

就会让人觉得还挺感慨的就原来那些事自己其实并没有忘记所以我觉得大家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不知道因为像我这种在过去求学生涯中换了太多地方也没有什么发小也没有什么一直相处的同学的可能还是少数吧大部分人比如说小学中学都是在同一个地方的话可能那些同学朋友会一直都有联系但如果你

也像我一样很小就背井离乡一个人在外面生活的话有机会其实还是可以跟过去的同学朋友去接触一下

当然大部分可能你会发现已经聊不来了或者说大家已经没有共同的话题了但是可能还是会有一些会让你发现一些意外的惊喜因为毕竟大家曾经在一起生活过或者说学习过那种亲密感不是你在工作后接触到的朋友可以去

比你的所以如果有这样的朋友能够重新连接上甚至还能再继续成为好朋友的话我觉得真的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

好 那今天也是罗里巴索聊了很多所事 是我在 7 月的一些见闻那 7 月底我就彻底地浪回来 回到了日本 8 月份日本真的是酷暑 今年好像各处都是酷暑吧 就是地球变暖这个事儿

我觉得某种程度上挺像少子化的就是当它过了一个界限的时候它会特别特别的明显你比如说现在经常说什么地球平均温度上升 1.5 度你感觉 1.5 度好像没多少但是如果它真的平均温度上 1.5 度它所造成的变化会非常非常的剧烈

就像现在的很多极端天气啊包括这种夏天的酷暑啊都是由此带来的那同样的少子化老龄化其实我现在生活在日本感触也非常的明显就是你看起来每年每年它都是只是在一个缓慢的下降的过程中但是日积月累

它的量变就是会引起质变你就会一下觉得身边就全部都是老年人整个城市里面就没有什么年轻的面孔那我觉得中国其实现在很多的

三线城市 四线城市已经有一些这种苗头了就每次我回老家就有这种感觉当然它更多的原因还是因为人口外流嘛但是再过几年当少子化跟老龄化共同演绎的时候我们真的会迎来那个拐点然后你就会突然发现整个社会就变成了一个老龄社会

好那这一期节目就到这里最后还是再重复一下一个广而告之吧就是我会把关于联仓游学的信息放在 show notes 里面如果感兴趣的朋友呢可以查看然后也可以在底下留言或者是给我的邮箱写邮件如果对这个感兴趣的话那么我可以把进一步的资料发给大家我也希望联仓的魅力可以让更多的人发现

好那这一期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因为享受着她的灿烂因为忍受着她的腐烂你说别追了又依依不舍所以生与别的苦死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