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敢硕 : 庄子认为,追溯宇宙的起点和终结(终始问题)虽然在实践中有其用途,但这种向外扩张的求知欲望实际上与探寻世界真理的道路背道而驰。宇宙论的思考方式,即认为宇宙有一个起点并通过这个起点衍生出万事万物,是人们常用的思维模式。然而,这种模式在探究道的本源时会遇到逻辑上的局限,因为道超越了物的范畴。因此,我们不能用研究事物的方法来探究道,否则只会南辕北辙。我个人认为,庄子试图打破语言的局限性,因为语言有时会限制我们的思考,使得我们无法真正理解道。
贺敢硕: 在庄子看来,因果律的思考方式也有其局限性。虽然我们可以在物的层面上追溯原因和结果,但这种追溯无法触及道的层面。知识和理性虽然能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生存,但它们并不能帮助我们靠近道的世界。相反,过分沉溺于对知识的追求可能会使我们离道越来越远。就像惠施那样,虽然他精通各种自然知识,但却因为逐物而不反,最终离道越来越远。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对知识保持一种反思的态度,避免被知识所束缚。
贺敢硕: 庄子对生死的看法也与常人不同。他认为,生死只是宇宙大化流行中的一个环节,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我们不应该对死亡感到过分的悲伤,而应该以一种平静的心态接受它。就像庄子丧妻鼓盆而歌的故事一样,他并不是不悲伤,而是将妻子的死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从而超越了生的束缚和死的局限。我个人认为,这种生死观能够带给我们精神上的安慰,使我们更加平静地面对人生的逆境。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