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黑认为写作不是为了逼真或准确地反映现实,而是为了对现实世界做出自己的反馈。这种反馈是通过创作来理解世界,逼自己思考和消化经历的东西。写作是一种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是简单的记录现实。
《献给芥末号》通过描述疫情期间人们在方舱医院的经历,特别是主人公听到嗡嗡声的细节,引发了读者的共鸣。许多读者在疫情期间也有类似的体验,这种共鸣让读者感到自己并不孤单,有人与他们经历了相似的感受。
王占黑认为写作不仅可以基于现实,也可以反作用于现实。写作可以创造一种变化,哪怕只是人与人之间的一丁点连结,也是一种变化。这种反作用让写作具有更深远的意义,而不仅仅是记录现实。
王占黑认为语言应该为作品服务,而不是为了突出作者的风格。语言的选择和使用要符合作品的底色,包括作品所涉及的空间和群体。这种做法使作品更加真实和贴切,而不是为了展示作者的语言技巧。
王占黑的作品中充满了同情心和同理心,这是她最独特的地方。她对人物的关怀和善良使她的作品具有深厚的情感纽带,即使在描写不同背景的人物时,也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王占黑认为写作是个人的交代,而不是为了历史或大众。她认为每个人写作的目的是为了对自己经历的事情做出反应,而不是为了记录时事或给历史一个交代。写作是个人的冲动和付诸行动的结果。
本期岛上主播:肖一之
一片黑暗之中,三个戴着玻璃头罩的人,仰头望向不同的方向。这是王占黑最新小说集《正常接触》的封面。封面上的三人彼此相邻,又相隔千里。类似的状态,我们都曾经历过,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身份、代际、性别、还有不可抗拒的历史——当人与人难以互相理解,正常接触是否还有可能?
本期跳岛FM,作家王占黑应主播肖一之与钟娜的邀请来到岛上做客。三人从各自最喜欢的一个故事谈起,从王占黑被“方言写作”标签覆盖的早期写作聊到创作者和现实的关系。对于难以消化、难以承载的现实,作家是应该“马上提笔记录”还是“沉淀几年再写”?写作,究竟是一种历史的义务还是个人的交代?
王占黑说,她从来没有想过要逼真地反映现实,而是希望以想象创造真实的连结。**写作于她而言,是强迫自己思考,也是用自己的方式,对现实做出可见的反馈。**当现实日渐荒诞不经,或许写作不必再只有“基于现实”这一种可能。
【时间轴】 00:49 主播们最喜欢占黑的哪几个故事? 06:19 哪怕停笔,虚拟的人物也会在虚构的世界里继续生活 12:39 “鸡兔同笼”&“后羿射日”:越是深植本土的语言越不可译 15:53 “语言一定是要为作品服务,而不是为我这个作者的所谓风格服务” 25:37 王占黑的写作小撇步:把作品读出来很重要! 27:50 “小说与其是处理现实,不如说是处理现实和自己的关系” 32:34 写作不只是基于现实的行为,也可以对现实施加一点反作用 33:20 《献给芥末号》:“原来脑袋里听到嗡嗡响的不止我一个人” 42:08 “马上提笔”还是“沉淀几年再写”?写作是一种历史的义务还是个人的交代? 50:01 从老社区的孩子到都市中的成年女性:王占黑小说中的身份更替 58:03 《正常接触》选段——王占黑特别朗读版!
【节目中提到的】
王占黑的短篇小说作品 《偷桃换李记》 《海的女儿》 《韦驮天》 《去大润发》 《冬旅人》 《清水落大雨》 《献给芥末号》 《清水,又见清水》 《动物之城》
书籍 《空响炮》《街道江湖》《小花旦》《正常接触》王占黑 《回归故里》【法】迪迪埃·埃里蓬
人物 安妮·埃尔诺,法国作家,文学老师。202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悠悠岁月》《一个女孩的记忆》。
🎆广告位时间🎆
跳岛创作营·第一季仍在持续启动中!直播单元目前即将开启! 肖一之、钟娜、柏琳、张秋子、赵松等岛上熟悉的老朋友都将在岛上扎营授课,从系统的文学理论到基础的写作训练,带你一起打开文学想象的多重空间!欢迎加入这个全新生态,迈出创作的第一步。
🛳️点击跳转入营通道)
【出品方】中信出版集团 【制作人】何润哲 广岛乱 【文案编辑】Viann 【运营编辑】黄鱼 不理 荔枝 【后期剪辑】崔崔 【视觉顾问】孙晓曦 【视觉指导】汐和 【平面设计】心心 公众号:跳岛FM Talking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