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过刊071:无差别杀人,最终无人幸免于难

过刊071:无差别杀人,最终无人幸免于难

2025/1/25
logo of podcast 过刊

过刊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Topics
早安剑:本期节目讨论无差别杀人事件,认为其与社会环境和长期因素相关,并非单纯的个体偶发事件。我们试图从社会环境、个人困境和心理动机等多个角度探讨无差别杀人事件的成因,并反思媒体报道和社会关注对事件的影响。 高安剑:无差别杀人事件并非个体偶发事件,而是与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长期因素密切相关。我们需要从更宏观的角度去分析,才能找到有效的预防措施。 左小姐:通过对多个无差别杀人事件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凶手往往存在住所不定、无职、低收入等问题,社会关系简单,长期处于边缘状态,其异常行为未被及时发现。媒体报道的完整性和及时性会影响公众对风险的感知,充分的报道和讨论可以降低公众恐慌。无差别杀人犯常常会为自己的行为寻找理由,并将其合理化成“神圣的复仇”。 葛小姐:无差别杀人事件的发生与社会压力、高压社会环境、缺乏缓冲地带等因素密切相关。我们需要关注社会公平、底层善意以及个体心理健康等问题,才能有效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思媒体报道对公众风险感知的影响,以及如何避免对受害者家属造成二次伤害。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探讨无差别杀人事件,分析其社会成因及凶手画像,并反思媒体报道对公众风险感知的影响。节目中提及日本秋叶原无差别杀人事件、韩国多起无差别行凶事件,以及中国大陆的相关案例。
  • 无差别杀人事件的社会成因复杂,与社会压力、个人心理、媒体报道等因素有关
  • 日本秋叶原事件凶手加藤智大具有住所不定、无职低收入等特征,并在案发前发布危险信息
  • 韩国无差别行凶事件高发,引发公众恐慌,促使民众开发警示地图
  • 媒体报道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影响公众风险感知,充分报道有助于降低恐慌

Shownotes Transcript

【编者按】过刊第七十一期,我们聊一聊无差别杀人。刀口对向妇孺,车辆驶向人群,妄想独占头条,将暴行视作复仇……记录在案的无差别杀人,是否有共通的凶嫌画像、共识的社会成因?当扩大性自杀与表演性暴力交杂,当个人的忧惧弥散为集体的阴霾,青木原树海最终出现了迟来的瘟疫。有人在时过境迁后仍在追问,有人在书山文海里试图归纳,有人在哀恸中确信其为偶发——总有人心有余悸,但仍愿心怀善意——双指反复展开将地图放到最大,我们是一个庞大共同体的一部分。在此意义之上,便并不存在真正的无差别,我们并非全无关联。【本期目录】01:20 住所不定无职低收入02:18 何处何时无差别高发04:00 他直播自己如何行凶06:00 不原谅与不认错07:20 无关联到无差别09:00 死在他想活的那一刻10:10 惯性杀人:连续夭折的孩子11:30 第三只虫子说前后没有虫子13:30 杀人预告与预警地图14:45 当韩国年轻人失去缓冲地带16:00 无缘社会与高压社会17:15 信息披露程度与公众风险感知20:16 公告定性事件,报道挖掘成因21:00 替死鬼心理:我不是最虚弱的25:00 近处的发生:你对此心有余悸28:00 滞后的崩溃:人们失去了希望30:31 树像巨大荆棘夹住了赴死的车32:00 扩大性自杀与表演性暴力37:00 极度耻感很可能导致死亡38:00 日本无差别杀人案的凶手画像40:30 固有运行逻辑下的“她”43:00 “制造”受害者:情感暴力与爱46:00 愤怒的反刍:以为自己在复仇47:00 中年人微小权力的丧失49:00 面对暴力的社会关注语境52:00 集体共识的缄默,是危险的53:00 认同独立,避免孤立56:00 底层公平,底层善意60:00 窦娥的“三个誓愿”【关于过刊】《过刊》是一档由左小姐和葛小姐共同编辑的泛文化播客,欢迎在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苹果播客、汽水儿等处订阅收听。你可以微博搜索“过刊编辑部”关注我们,那里会不时更新对应单集的图文信息。也可以发邮件到[email protected]联系我们。以及,欢迎大家多多在过刊评论,如若愿意也可在苹果播客上为我们评价打分,我们热烈期待着你的反馈。【下期预告】过刊072: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