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吝点赞 订阅 转发 打赏支持明镜与点点栏目
作者都是英国塔维斯托克诊所的心理学家这个诊所是 1920 年成立的像弗洛伊德、荣格、克莱因、温尼科特这些精神分析大师都在那讲过学他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水平一直都是国际公认的视角独特、针对性强就是这套书的特色
对于这样的好书我们当然是不会错过本期我要给你解读的就是最后的一本主角是 10 到 14 岁的青少年他们是迫不及待要长大的大孩子也是内心满是冲突和迷茫的小大人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你的印象是什么呢冲动叛逆敏感古怪无论是哪个标签都够让家长头疼的要是谁有驯服青少年的秘诀家长们估计都想试试但是我们本期要说的这本书里并没有这种秘诀它不是对症下药的工具书而是说明书一份青少年的潜意识说明书一份关系说明书
我们一开始就说了这套书的作者们是卡维斯托克诊所的精神分析师所以他们关注的重点是儿童与青少年潜意识当中的冲突和需求这是其他方向的教育者无法触及的领域借助精神分析师的视角搞明白青少年究竟在想什么进而把关系理清很多问题和冲突也就迎刃而解了
您要是翻开这本书会发现它其实分了两大部分前面专门讲 10 到 11 岁也就是童年的尾声后面讲 12 到 14 岁这是青春期的初期在不同的阶段孩子的需求和问题都不太一样
作者在书里列举的非常详细但我看完以后觉得这些零散的条目其实可以总结成三点那就是一个变化两种关系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从十岁到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巨大改变我们要了解孩子首先就得搞清楚这些变化这是最基本的
然后我们再还原到具体的场景当中去看这些变化在关系上的表现孩子生活的场景主要就是两个一个是家庭第二个就是学校把两个地方的关系处理好了那孩子的成长环境就算打理好了首先我们来说说变化按照英国的教育制度 10 到 11 岁的孩子基本上是小学五六年级马上就要升入初中这跟
中国的情况差不多可你要是走进一个六年级的教室会发现学生们的差距太大了有的高大魁梧看起来就像十几岁有的矮小瘦弱跟七八岁的孩子没两样而不同的生理发育速度也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直接的影响
发育早的女孩会发现自己的身体正变得凹凸有致并且迎来了月经出巢她们可能会觉得很尴尬会编造各种借口逃避体育活动免得被注意被笑话在发育期女生的情绪容易波动她们会在同性别的伙伴那里寻找认同所以你就会看到这个年龄的女孩开始有了自己的闺蜜
男生的情况就不太一样了他们会把精力发泄在各种体能活动上在运动当中寻求认同感在这个过程当中男孩会感受到自己的身体变化和反应并且相信自己未来会长成一个强壮高大并且有性能力的成年男性所以面对这个年龄的男孩你可不要嫌弃他们总是一身的臭汗这是他们建立自己男性自信心的方式
需要提醒你的就是在正式迈入青春期之前孩子可能会出现奇怪的复古行为他们好像突然退化到了更小的时候总是去看小时候的照片玩小时候的游戏看很早以前的故事书但是你不用担心这种奇怪的行为并不会持续太久很快他们就又会投入到跟自己年龄相符的
这就像我们在面对一个难题时会稍微的做一下心理建设给自己打打气对于孩子来说重新体验下小时候的安全感会让他更加自信的告别童年走向青春期等孩子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从小学升入中学从儿童期进入青春期性就会成为一个格外显眼的变量
性好奇性冲动和性焦虑会强烈的影响并刺激着青少年虽然有些孩子会更早熟但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在 12 到 14 岁开始进入青春期他们在性特征上会越来越像大人女生开始有月经体型轮廓也快速变化体重急速增加男生会迎来第一次射精通常一开始是梦遗他们开始长出体毛和青春痘
体格会变得很强劲声音也不一样了这些陌生的生理状况会让他们变得有些笨拙
12 到 14 岁的孩子刚刚告别了童年但又没有成年在这个阶段他们的身体好像失控了变得特别陌生与此同时他们的情绪会一波三折对于这些生理上的变化他们的态度从否认到困惑接着是担心害怕后来慢慢的开始了解才放下心来最后也会感到庆幸开心自己终于长大了
不过啊这些感受有时候会混杂在一起让他们既骄傲又厌恶既兴奋又担心他们渴望被了解又不想被了解这些强烈的冲突会让他们焦虑不安产生心理压力对青春
对于跟初期的孩子来说释放这些压力的方式之一就是自慰但在感受到欢愉的同时很多青少年也会产生罪恶感不过这些罪恶感与其说跟自慰行为隐身有关不如说跟性幻想的内容有关
这个年龄的孩子对性的想法一般是有侵略性的有可怕邪恶的一面青少年们对此并不熟悉因此会觉得困惑自卫是青春期初期的正常现象但如果青少年过度的沉溺其中家长就要注意了我们已经知道自卫是青少年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
过度沉迷于感官刺激可能是一种征兆表示孩子可能在逃避现实他们也许是不敢尝试跟异性沟通交往也许是在尝试当中遇到了挫折所以选择退回到自己幻想的世界里
自己制造的生理快感来对抗心理上的压力焦虑或者是恐惧而不是在真实世界里跟别人建立真实的关系这时候家长就得想办法让孩子意识到压力确实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得到释放但问题并不能因此被解决除了自慰家长可能还会发现青少年开始思考自己的性取向了
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甚至会担忧自己是不是同性恋并因此就感到了焦虑比如书里就提到了一个 14 岁的男孩约翰从行为上看约翰喜欢父亲讨厌母亲这让约翰怀疑自己也许更喜欢同性但跟学校的心理咨询师沟通几次以后约翰就发现困扰他的其实是他对女性身体的欲望
12 岁的时候约翰看见了一个餐厅服务生轻浮的摸了妈妈的臀部这让他既嫉妒又愤怒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对妈妈的渴望这种莫名其妙的欲望让他心烦意乱为了避免对他表达出热烈的情感他开始刻意的远离妈妈甚至朝他
发脾气骂脏话当然了在咨询师的帮助下约翰的问题最后顺利解决了他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更适合的对象上也就是身边的同龄女孩确定性取向是形成自我意识的关键步骤青少年是否对同性恋感到困扰困扰的程度如何与家庭的态度和文化都有关系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本来就不确定自己会受到哪种性别的吸引
因此家长不能低估这些因素的影响当青少年透露出自己在取向上的困扰时父母既不要大惊小怪也不要过度的漠视可以用自然开放的态度倾听孩子的忧虑帮助他们了解即将面临哪些重大的煎熬适时的提供支持并尊重他们的选择
家长对孩子有一项基本的责任就是让孩子诚实的面对自己即使成为和爸妈完全不同的人也没有关系青春期的孩子总是有数不清的烦恼也会犯下莫名其妙的错误在处理内心的情绪问题时他们也许会偷窃酗酒报饮报食或者厌食发生乱七八糟的性关系这些问题行为的背后其实都有不同的潜意识动机比如偷窃背后藏着的
喝酒是为了逃避问题不吃东西能让他们获得一种控制感当然了我这里说的呀只是一些案例的情况如果想要确认某个问题的根源还是需要专业的心理治疗师跟孩子深入沟通总之在成长的路上有些错误和苦头就是绕不过去的想直接为他们扫清障碍把路给铺平是不可能的
父母能做到的最好的程度就是始终站在孩子的身后陪着他爱着他说完了 10 到 14 岁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我们再来看看具体场景当中的关系问题根据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从 6 岁一直到青春期以前孩子处于
他们会压抑对性的兴趣专注于社会和智力技能的发展所以整体来说处于童年期的孩子是比较平静的但到了青春期伴随性冲突的觉醒以往被压抑的冲突和矛盾就会再次爆发并且影响到青少年与父母朋友
和同伴团体之间的关系咱们先来说青少年和父母的关系跟童年时期相比青少年和父母发生冲突的频率更高火药味更浓我们可以分别从孩子和父母的角度来看看为什么会这样
从孩子的角度来说,这主要是因为生理上的快速发育,尤其是性成熟,让青少年的情绪更容易波动,而且随着青少年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成熟,他们的自我意识也会明显增强,他们不愿事事都受父母的指挥,但在经济上,他们还是需要依靠父母,这种独立与依附的矛盾心理很容易就引发冲突。
也有人就认为孩子其实一直都想反抗父母只不过小时候力量太弱等到了青春期个子高了劲也大了觉得自己有可能赢过父母所以就开始挑衅父母的权威这在男孩的身上尤其明显
而父母的问题就在于他们往往低估了青少年的成熟度和自主性孩子已经长大了但有些父母却没有及时的迭代自己的教养方式还是把他们当小孩给他们制定规则安排活动没有充分的尊重和沟通这样就很容易引发矛盾有时候父母会沉浸在自己的一套理论当中他们习惯对孩子的言行做出负面解读他们的理论
他为什么不去学校呢一定是因为想偷懒或者是为了故意气我之后他们就会训斥惩罚孩子这样就陷入了恶性循环反而就会激化矛盾对此塔维斯托克诊所的治疗师就指出比行为更重要的是背后的动机父母
那么应该试着从孩子的行为当中看到善意的正向的动机哪怕孩子真的做出了糟糕的行为如果父母在教育他的同时能够看到孩子在行为背后的诉求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会很不一样孩子的行为也更容易改变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来说他们的核心诉求又是什么呢我建议你记住两点第一他们在建立自我同一性第二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尊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分成了八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任务
我们每完成一个任务就会变得更加健全稳固但如果失败了也会面临各种问题变得更脆弱比如在一岁以前孩子的核心任务是建立信任感三岁左右需要建立自主性
而在十岁以后的青少年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建立自我统一性所谓自我统一性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对我是谁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等等问题形成连贯统一的认识青少年需要去探寻自己和他人的差别认识自身明确自己更适合哪种社会角色达成了统一性的孩子对自己的优缺点有清晰的认识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定的目标可以热情的投入到学习
工作和生活因此会表现得更成熟心理也更健康但遗憾的就是很多家长会采取一些不当的做法阻碍孩子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有些父母太强势他们会把自己的标准和愿望强加到孩子的身上导致孩子忽视自己的真实想法
不再敢去冒险尝试和探索这些乖巧的青少年会说我要当医生因为我妈妈觉得我适合当医生或者压根就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所以说青春期的孩子不叛逆不捣乱可不见得呀是一件好事对于他们出格的行为家长是需要理解和包容的还有就是虽然青春
他们的内心其实是失落的
作者在书里就提到了一个场景一个 13 岁的少女看着自己身上的纹身和乱七八糟的金属环跟县里治疗师说她多么希望自己能做出一些成绩让妈妈肯定自己所以你看啊看似嚣张的青少年内心还是挺脆弱的他们顶撞父母但也在意父母对自己的看法渴望得到尊重
这可能是很多父母没有想到的所以下次如果孩子又做了什么出格的事让你气急败坏想想这一点然后试着跟孩子好好沟通你的孩子确实会慢慢的离开这个家但他还是需要你的说完了青少年和父母的关系我们再走出家门看看他们在学校里的同伴关系从童年中期晚期到青少年时期
孩子花在同伴交往上的时间会越来越多在对抗并且逐渐脱离父母的同时青少年也会在学校填补这些关系空白青少年之间的友谊有什么用呢除了可以分享有趣的信息提供支持和帮助同龄人之间的交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他能够让青少年获得关于自己能力发展水平的准确反馈毕竟啊
大孩子太厉害了小孩子又没有挑战性跟家里的兄弟姐妹比也是同样的问题只有跟同龄人比较孩子才能知道自己处在什么地位什么水平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否恰当如果孩子总是待在家里就很难得到这样的反馈
好在交朋友似乎就是孩子的天性很多 10 到 11 岁的孩子身边都会有几个老朋友也许是邻居或者是亲戚家的同龄人其实啊在他们八九岁的时候就已经能明确的意识到有很多的事情是自己无法掌控的所以他们希望能和自己认同的对象一起建立一个强大的团体进而获得力量和归属感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小学生总是成群结队的一起玩但是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对友谊的理解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他们的交友模式也会改变他们在寻找一种特殊的经历以强化和确认逐渐形成的自我认知你会看到两个十来岁的孩子凑在一起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他们不再像小时候那样一起玩游戏或者是唱歌游泳而是在聊天当中深度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想法
对比来看呢在儿童期一个好朋友往往也是一个好玩伴儿童必须知道在游戏活动当中相互配合但青少年的友谊更强调亲密性这个年龄的孩子要想维持好一段友谊就得懂得如何自我表露如何为朋友提供情感支持以及如何在不伤害感情的前提下处理各种分歧这就涉及到了沟通
有
友谊不仅能促进青少年的社会化还是重要的支持来源我们在第一部分已经说过青少年需要面对非常多的变化和压力心里的困惑也很多当亲密的朋友互相表露自己的不安和恐惧时他们往往会发现自己并不是异类也没有什么可羞耻的
此外在建立自我同一性方面朋友也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他们可以通过一次次的谈话相互确定自己的特点喜好以及未来的目标等等需要注意的就是虽然友谊对孩子的发展非常重要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交到朋友
就算是一个害羞内向的孩子如果交不到朋友也会感到相当的孤单寂寞沮丧难过这时候敏感的大人应该理解并协助孩子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跟同龄人成为亲密伙伴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还会选择加入不同的团体甚至就是
当青少年成为某个团体的一份子时家长在他们生活当中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小对他们来说与团体相关的活动才是最重要的无论是在真实生活当中还是在虚拟世界里青春期的孩子都渴望被接纳担心被排挤
对于他们而言团体或者是帮派象征某种支持与保护的机制对于正在建立自我同一性想要不断探索自我的青少年来说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无论是哪种团体基本上都像是一个保护罩可以保护脆弱的年轻人给他们带来安全感帮助他们顺利的度过这段与家庭脱离的
虽然人多势众能带来安全感但很多在小团体里忙忙碌碌的青少年还是渴望交到一个特别的亲密的朋友并从中获得慰藉他们会承认自己其实跟团体当中多了一样的感情
多数的朋友并不一样这恰好就说明了团体友谊关系的脆弱与冷淡青少年始终啊有寻求个别的安全的互相信任的友谊的需求只有这种关系才有可能代替之前在家庭当中获得的那种无条件的爱而这是一种在动荡的青春期里极其珍贵的爱
关于 10 到 14 岁青少年的关系问题我就跟您说到这儿不知道啊你发现没有青少年在疏远父母的同时就会更亲近朋友在这段波折的成长过程当中亲情和友情其实是轮流在给孩子提供安全感和归属感
到最后呢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在这些关系的平衡当中逐渐确定了自己的身份总结到这里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咱们就说完了下面简单的总结一下在第一部分我们重点说了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十岁孩子的发育水平是很不一样的早熟的女生往往会觉得尴尬焦虑但男生啊就还好在进入了青春机制之前
有些孩子可能会出现复古行为但这并不是退化而是一种心理建设当孩子正式进入了青春期性就会成为一个格外显眼的变量性好奇性冲动性焦虑会强烈的影响并刺激着他们准确的把握青少年的这些特点和变化可以说是父母的必修课
在第二部分我们重点说了关系问题 10 到 14 岁的青少年跟父母的关系往往比较紧张但假如父母能够意识到这个阶段的孩子必须得不断的探索自我建立自我同一性而且他们其实是在乎父母需要父母的紧张的关系也许就会大大的缓和对于青少年来说朋友和小团体是非常重要的
在对抗并且逐渐的脱离父母的同时这些家庭之外的关系能为他们提供安全感和归属感
在这套书的推荐序里,李松卫博士写了这么一段话,我很想跟您分享,他说,常常有人问,要怎么培养一个理想的孩子呢?其实就像是养花,重要的是认识它的内在规律,确实我们无法控制一朵花怎么长大,什么时间开花,它有自己的节奏,我们能做的就是给它适宜的环境,光照和水分,然后就是慢慢的等待。
话虽如此但等待的过程是非常煎熬的好在这套书可以告诉我们这朵花正在怎么样的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