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欢迎收听本期的随机漫谈 我是 Rachel 大家好 我是任老师就是好久不录了我曾经就想过说节目就停了 别录了因为上一次节目真的准备也不是很充分 聊得也挺尬的我觉得这么录下去也没有必要纠结了一段时间嘛但是最后我们还是决定继续录下去尽我们的努力
让他不时的更新一下尽量不断根对就只要你把周期延的足够长就不需要定义断根这个概念就挺好对但是我还是希望我们能够
尽量聊一些自己比较熟悉的内容然后准备的好一点可以把节目的内容还是保持住我们不太是那种需要为一个话题或者专题特别去准备的那种因为我们俩都不太会好好做功课主要是我的问题没有主要是我的问题
行,那我们今天聊什么呢?聊你熟悉的内容呗,最近几年不是你都在做这方面的功课吗?对,想聊一聊开咖啡馆,其实之前聊过一期我在美国开咖啡馆的一些想法和经历,然后…
马上就一年了,咖啡馆是从去年的 4 月 8 号第一天营业,我们今天录的是 4 月 6 号,真的是一年,有很多的想法和经历,今天趁这个机会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但是主要靠任老师来发问。我代表一个小白来向这个在前线实战了一年的业内人士来问一问开咖啡店一年的这个,
因为国内其实也蛮流行开这个东西的包括各种视频网站上边从可能 19 年开始就有好多这种大家都去开一个这些小店的所以我也是对照国内的这个想问问你在美国那边看到的有什么相同或者不相同的地方因为我没有在国内开过实体店也不能说没有开过实体店没有开过咖啡馆
我在这边就经常在小红书上刷到很多国内的咖啡馆的店主就真的是实名卖惨就比如说今天又站了十个小时然后卖了可能十杯饮料然后经常还会有说比如开了三年的店今天要关门了关门那天是开业以来人最多的一天大家都来送一送就因为国内
真的竞争非常激烈就像瑞幸还有库迪就这种 9 块 9 的咖啡打价格战上这种小的冰冰咖啡屋其实就很难存活下去前几天我还看了一篇报道就说开完咖啡馆我决定去找个工作就到最后发现找工作还是太爽了就感觉国内开咖啡馆比较难当然在我觉得在美国也挺难的
就我现在开了一年的情况反正我是没从咖啡馆拿过一分钱时不时的一些月份还赔一些钱
我觉得在美国开咖啡馆基本上也是一个做公益的感觉一开始怎么想着要进来的当时是想着要赚大钱进来还是说就是给自己找个事或者就是想做公益对其实当时的情况是我 19 年来美国然后当时还在比较小开始在家里带孩子后来就感受到疫情然后一待就待了四年多当时的感觉是就我一定得出去做点什么
要不然我觉得我这个人就要发霉了,然后很需要有一扇门和外面的世界有一些接触和交往,那是我当时的一个自身的一个生活状态,最开始的时候是跟一些年轻的朋友一起讲脱口秀还有排话剧什么的,
我就发现说在西雅图这个地区,有时候比如华人想做个活动,比如找一帮朋友去一去,没有一个特别合适的地方,我就在想说能不能我来找个地方,所以就开始看各种的场地,当时也没想好它是一个…
什么样的所谓业态其实我最开始的想法就是有一点回馈社群的感觉就是想为这边的华人群体做些贡献然后多认识一些朋友当时有想过是不是个演出中心或者租个场地就晚上办演出我当时想法就是只要控制好成本
他也不用赚钱,能自己活着就行。找了一大圈之后,也没有特别合适的,当时还看了很多仓库,就是场馆之类的,都不是很合适。然后就在这个时候,我有一个做餐饮的朋友,发给我一条信息说是在这个 Bioville downtown 有一家咖啡馆要转让,然后我就去那个咖啡馆看了一下,那个咖啡馆当时其实经营不是很好,
可以看出来业主也没有很上心的在这家店了但那家店位置还不错而且空间很大我觉得这里能办活动然后想想咖啡他自身有一个业务卖咖啡好像更靠谱一些然后我是一个常年喝咖啡的人所以
我觉得好像还不错然后就去接触然后把这家店盘下来了其实从一开始就不完全是从经营的角度去考虑的或者是说一开始就没有想开一个特别典型的咖啡馆最早是想找一个办活动的地方然后只不过是觉得顺便的卖个咖啡好像也挺不错的对其实从一开始的初心是这样的因为我
我知道很多人都有一个特别是女生可能以前小的时候会有开咖啡馆的想法或者是梦想我有这个想法的时候还是大学的时候后来随着自己就创业也接触过一些商业之后我就很明确的知道咖啡馆肯定不是一个好生意它非常的重体力而且没有任何的杠杆和规模化
规模效应所以它一定不是一个好的生意所以从开始的第一天我就知道不能指着它去赚钱我觉得这个预期还是有的但是后来发现还会亏钱也是挺不爽的刚才你说到你接这个店的时候其实前任的业主经营也不是特别上心做的也不是很好你现在觉得你接手一年以后的状况比他那个时候是更好一些了还是差不多我觉得好很多
就是咖啡馆虽然不赚钱但是生意真的还是不错的现在在 Belville 地区也有一些名气特别在华人圈子里很多人还是知道的就像我刚接手的时候第一个月营业额是一万五然后我上个月的营业额是四万五
就是光从营业额上面来看还是增长了很多的但是因为这个管理不善成本也很高主要就是人员的成本所以我就觉得咖啡馆特别像是做公益我现在一点都不羡慕那种生意特别好的咖啡馆因为你看它生意很好排很长的队那你看它在后面站四五个人那你就知道它没法赚钱就在后面的每一个人都是钱
没有什么杠杆也没有规模效应客人多了你就得更多的人去做所以这个成本也降不下来所以我好奇一下就是如果说员工在那已经可以每天连轴赚的就像你说的客人都一直排了队的买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计算这个行业的股票
都不赚钱吗我们倒也没有说连轴转一直有人排队平时基本上陆陆续续会一直有客人来就不会有说我闲好长时间没事干的那种然后周末的时候基本上
有个三四个人同事在还是会很忙的除非特别满就比如说那种爆火网红店一直有排队我觉得肯定还是能赚钱的就像我我现在这家店我觉得我要是好好经营降本增效好好弄一下肯定也是赚钱的但就因为各种原因也没有这个动力去做在之前所以我们给没有听过的这个读者先普及一下
你现在这个其实算是自己的独立品牌你也没有加盟任何的这个连锁这些然后再像什么豆子像这些方面你是怎么弄的就是一开始在这些方面你是怎么去规划或者怎么去设计的对我们是一个自己品牌像我们这种咖啡店一般他们叫做 specialty coffee shop 就是精品咖啡馆所谓 specialty coffee 它其实和它
它是有一个不同就是美国咖啡协会会对咖啡豆有一个评分 80 分以上的豆子才能叫做精品咖啡像我们这种 specialty coffee shop 就我们肯定会用 80 分以上的豆子像有些讲究一点的比如我们都会用 85 分以上的豆子这是一个
要不然你怎么和星巴克去竞争就还是会有一些不一样的而且可能大家每一杯咖啡都是咖啡师自己做的我们也会有拉花就是会有一些和那种连锁的大的咖啡馆不一样的东西包括我们会有一些特调的饮品
所以这是在定位上面会有些不同比如说在西雅图这个地区像这种精品咖啡店也有这种连锁有的也会开个三五家店但大部分都是在 local 这个地区的就是在当地的很少说我跨这个州当然
当然其实你说像 Luboto 他们也是从这种精品咖啡屋开始但现在慢慢的就更会连锁像你刚问的这个豆子其实是个特别好的问题像我刚接手那家店的时候头三四个月我的想法都是说因为我之前没有开过店我就先不变它的经营方式我先在这个情况下学习当时他们是自烘焙豆子
他们老板有一个配方做了一个拼配他们就自己烘这个豆子所以我接手以后呢他们就给我卖他们烘的这个豆子很快我就发现说这个不太对劲首先他们那个价格并不便宜同样的价格我其实可以找到更有名的烘焙商的
另外就是他们的豆子非常的不稳定其实也是啊他们就自己就是一个人自己去每个月烘一批豆子然后就放着卖就从新鲜度然后从豆子的质量其实都很难保证然后我们很快就换了一家当地的烘焙商叫做 Olympia 是质量非常好但他们相对来说价格会稍微贵一点但是也比之前那个上一家店主给我的豆子要便宜
用了他们的豆子以后就明显地发现说出品要稳定很多对这是我们第一次换豆子到后来在这个行业里面做的时间久了你会慢慢发现其实市场上有很多流行的豆子而且很多豆子的价格也不是很贵
其实咖啡豆是这样就是我们一般开咖啡馆用的最多的豆子是意式拼配就它一般是个拼配的豆子它是用来做 espresso 的就是意式浓缩般用这种浓缩的咖啡机来做的这种豆子是走得最快的因为大部分的顾客他会选他会点单的时候都会点奶咖就是我们熟悉的拿铁卡普奇诺这些都属于奶咖的范围都是用意式咖啡机来做的
所以这种豆子走的量是非常大的像大部分的咖啡烘焙商它都有专门的义式的拼配豆它一般卖给咖啡馆的话都会相对来说价格会低一点后来我就在这个全国范围内选了几家
比较有名气相对质量比较稳定价钱也比较好的烘焙商所以我现在基本上有三家比较稳定的烘焙商来给我们供应豆子然后我会做一个轮转这也是让顾客能够喝到不同口味的豆子
基本上就是每一周或者有时候是两周会换一个红北商的豆子然后三家这样轮换我好奇一下这个事情你们会告诉客户吗还是他其实来了会有开盲盒的感觉就是你们今天味道不太一样我们会
告诉大家我们在用哪三家的豆子因为这三家都还挺有名的一个是 Onyx 一个是 Cirrus 一个是 Olympia 就是都是大家比较认可的豆子然后我们的这些豆子我们都会摆在店里就大家都可以看到我们就是没有开封的豆子就是五磅装的都会在呢大家都会看到如果他要问的话我们的咖啡师会告诉他我们今天用的是哪一个豆子
你的经验是美国当地人他能意识到这个的会很多吗很少我知道其实很少大部分人不知道但是有一些其实咖啡馆有很多常客就是他每天都来的
他有时候会说今天的豆子可能更 dark 一些可能就更苦一些然后我们可能会告诉他今天的这个可能就是烘焙度更深一点有的客人他可能会觉得今天的豆子怎么酸酸有很多种可能有可能是烘焙度比较浅也有可能那天咖啡师的这个参数没调好这个萃取不够我们有时候也会帮他做一些调整但大部分客人他是没有这个感觉他只是知道这个咖啡是不是好喝
但因为美国这边很多人点咖啡都会加很多的糖浆就各种的糖浆和奶对所以咖啡的风味可能大家也就没有那么区别度没有那么大比较像现在国内喝奶茶的以前嘛国内就大家都喝茶这种传统饮品但这个东西都没落了几十年啊后来又开始赶时髦去喝一些咖啡就是有很多这个美国的
每天需要稳定摄入咖啡因的人现在特别是被这个瑞幸搞了一波以后这个市场也起来了但它毕竟还是不太适合所有中国人的那个消费习惯特别是它这个东西可能覆盖商务人士还行老人孩子这一类的它其实不太容易进入到那个咖啡文化里边那我感觉实际上奶茶有点像中国人的这个咖啡因为
他现在也是这个玩法就是他通过在茶里边加入大量的奶香精冰乱七八糟这些东西以后使得说你对茶本身那个质量的依赖没有那么重了而且他也从以前那样的一个坐在那喝一杯绿茶坐一下午的那个东西变成了你一杯拿着就走的一个很甜的一个饮料的感觉
可能会比较像现在大家西方对于咖啡的这个消费模式大部分的消费者可能只会知道说这家好喝那家不好喝到底是因为奶的问题还是因为豆子还是因为茶的问题其实他可能也不是特别的知道他问一件事你刚才说
美国其实是有行业标准的像你们这种 specialty 的这个会要求用 80 分以上的豆子那按他那个标准我想问一下就是像星巴克这样的按那个标准大概会是多少分还是说星巴克压根就不允许人家协会去对他的豆子之手话讲星巴克也有很好的豆子就是我不知道国内是什么样反正在美国这边星巴克他会有 reserve 的店就是
相对来说它的豆子都会用得更好一些但是大部分的星巴克的咖啡豆都是大批量烘焙的你不能说它质量不好我不觉得它质量不好人家那么大的厂它有这个
原材料的这个规模优势我觉得它在同样价钱同样的这个价格下它肯定可以拿到最好的豆子但是像比如说真的 specialty coffee 他们有的烘焙商选取的咖啡它的产区的产量就很小就这种这种产区它是不会给星巴克这种
店供货的因为没有办法做像这种的话其实相对来说也就只能在这种小的烘焙品牌里面拿到
其实刚刚我们说的是奶咖嘛,就是义士浓缩用的咖啡豆,现在还有一些就是我们叫黑咖啡,就是不加奶的这种咖啡,它包括比如说这种低氯咖啡,或者是手冲咖啡,现在手冲咖啡其实也是越来越流行的,那手冲咖啡用的豆子相对来说品质就会更高一点,但是它的这个量就会更小一点,因为手冲的人,
毕竟还是少而且习惯喝黑咖啡能够把黑咖啡喝出不同风味的人其实还是有一定的这个门槛的所以你的顾客也不会很多但是我们也会做很多的这种手冲的咖啡那他用的豆子相对来说价格就会更高一点我首先确认一下像我们说的什么美式这类的东西实际上它不属于这一类对吧它其实也是拿这个一石龙梭来对水做出来的
对那你说的这种人他是不是其实都会更讲究一些就是不是那种端着一杯放在这个纸杯里边就走而是会坐在店里边在这个慢慢去等他滴或者是这个拿一个瓷杯端着喝会更细品一些的人对我觉得会是这样吧就两点一个是口味上的不同就有些人不喜欢喝那么多奶他可能就会喝手冲或者就是其实手
喝手冲的人通常都会在家自己冲所以他有很多买豆子的需求就是买一包一包的那种对对对零售的豆子我们也会卖豆子那么很多人在买豆子之前他肯定想尝尝这个豆子那就在店里点一杯手冲他可以先喝一喝
还有那有的人他喜欢喝手冲但是可能没有设备什么的他们也会在店里喝或者有时候会尝尝不同的口味因为店里的手冲的我们像我们店里的手冲选择还是挺多的大概每次会有五到六种
有贵的有便宜的所以有的人也会来试像我们一开始咖啡馆刚开的时候他之前的那个店是不做手冲的因为手冲比较慢他也比较耗人需求量也少但自从我们开始做了以后慢慢的现在手冲的客人其实越来越多了
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培养的过程而且手冲客人多了以后你会明显的感觉到这个零售的咖啡豆卖的会好很多有意思我能方便问一问吗就是我们如果只算原材料成本的话大概这个
跟这个咖啡的价格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大部分咖啡它的原材料的成本在 15%左右但是就有一些特调或者是像我们会做一些比如说像 dirty 这种我们会把奶进行这种冰提纯的处理它相对来说成本就会提高一些
那么会在 20%左右大概是但不太会超过 20%所以也没有那么暴利一点都不暴利我觉得我们的这个用料其实成本还是过高了你觉得就是用料成本在 10%几到 20%几这个成本还会过高吗因为这样子说起来实际上大头的成本其实是在人力和房租那边对
也就是说即使你把材料的成本提高一倍如果我们把这些成本全都转嫁给用户的话对于这个售价的成本其实提高也蛮有限的提高个百分之十几的到二十几因为我也看了国内一些他们自己开的
他们好像就当然他那个是家庭小作坊式的就他们算下来可能成本大概会一杯在 3-4 块钱卖 9 块钱天呐对就是当然他那个那那种经营方式可能本身就已经不会是专门去开个店了他可能就是在一个别的一个场所里边就摆台机器就额外多卖那么一个东西就但确实听起来还挺还挺夸张的不过这么算的话
你们成对的金额成本其实还是会比国内其实是要高蛮多的就是原材料方面对我觉得应该是会但最大头肯定还是人工当然我人工是我之所以不赚钱也就是因为我人工成本付的太多
对这个有各种原因吧所以我现在的人工成本因为我所有的都是非常正规的然后他们需要交税然后公司还给医疗保险这个其实在美国的餐饮也挺少的特别是中国人开的店这种正规报税的其实很多都都很少
但这样的话成本就会高很多所以我有把就人力成本是有时候能到 60%所以人力 60%材料 10%到 20%然后剩下百分之假设你没有利润现在大概 20%多是在房租店面
呃就是水电这类的事情上对然后你要你有稍微有一点额外支出就肯定亏而且就其实原料的成本你是你是按成本算但他其实会有浪费
或像卖吃的包括是这些 pastry 糕点面包什么的它其实有时候也会有损耗所以它的这个成本肯定不止 20%你要把这些算上的话就在 25 到 30 这样所以你们除了咖啡也卖这些甜品这样的就甜点这类的东西是自己做还是会有供应商对其实这是有一个过程的就是一开始因为营业额就很少我觉得延续之前那家店的
原来的顾客啊一个销售模式的话营业额也就会在两万左右我觉得对所以你店营业额要上去的话就一定得加持的我当时的思路是这样的就是你因为
你营业额少你就肯定不敢雇人你每次也就在店里安排一个人那万一这个人你要出问题了你店就开不了门了所以你至少得保证店里你同时的排班会有两个人那我们也就这样跑了一段时间但是因为当时我没有特别的要求这件事情因为刚开始我也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对就但很
有一点很明确就是我们要提高营业额然后才能你有更多的这个钱去雇佣对对对同时这些人也不会说在后面在店里一直待着没事干所以我们做了几件事情一个就是增加特调的饮品就做一些别的店没有我们店只有我们店有的这种咖啡饮品
其实效果还是挺好的然后另一点就是加吃的我觉得吃的还是非常重要的其实我们还卖三明治就是真的是现做的三明治然后在对每天中午的那段时间做然后我们有有一家专门给我们提供面包的是这边很大的一个 wholesale 的就是做这种烘焙零售的店
他们做的就是类似于可颂啊这些配咖啡的糕点其实质量还是很好价格也很好它是我们主要的一块儿
然后另外就是有甜点,我们有两家甜点供应商,都是,也不能说是个人,其实规模都很小,一家是中国人,一家是俄罗斯人,他们做的这个甜品都比较有特色,就会给我们供货。所以现代是这样的一个结构,也是慢慢一步一步开始的,但其实吃的还是对咖啡馆很重要的。
因为有时候如果没有吃的那你可以看到饭点的时候基本上就没有人但是有吃的很多人过来说我本来想买杯咖啡看有吃的我就在这解决一下特别是周围工作的年轻人经常会比如说错过饭点了他就会想着到这边来买
买点什么对付一下还包括下午茶对有很多这个下午茶的生意也是很多人需要有一个蛋糕这样的我想问一下国内的这个咖啡店有非常明显的两种一种就是希望你买一杯就拿着走的那个就跟奶茶店一个调性那另外一种大家真的会坐在那你那个地方因为有活动场所什么的所以肯定坐在那应该环境还不错一些你的
现在的这个用户大概会有多少是那种买一杯咖啡或者买一个三明治就拿着带走然后有多少是那种会坐在这儿把咖啡喝完或者把东西吃完甚至在这儿做一下午半工这种人我觉得一半一半其实就像你说的就因为店铺的面积比较大
所以真的会有很多人在这待比如一坐一待待一天或者在这里办公的其实我觉得这个咖啡馆的经营也很不一样就像我记得我刚接手的时候原来那个店家就说他就不喜欢客人坐在这他店里有那时候店里有几个沙发他就说他特别讨厌这些沙发就很多人在这沙发上一坐就坐一下午
但是我当时会觉得我希望店里还是什么时候都有人就你不会觉得很冷清然后但是我后来发现赚钱的咖啡馆都是面积不大然后座椅很不舒服现在咖啡馆越来越倾向于把座椅就是设计的非常不舒服让你基本上喝完就赶紧走
就只有这样才能赚钱我觉得对星巴克当时在国内发表过这个评论就是觉得国内好多人买杯咖啡就在那做一个下午好像其实还影响挺影响他们这个业绩的然后从国内这些奶茶店的这个也是就他提供座位但他那个座位更多不是为了让你坐在那好好的喝一杯东西或者跟人聊天就办公什么的都不可能他更多那个座位是为了让你等作用的
所以像洗茶啊 洗好多电其实有一个电堂但是它里边都真的是只有座位连桌子都不带有的给你的定位就是你坐在这儿排队等号这个会比较冷冰冰一点因为我最早接触到的这个咖啡是我想象中的是像 Friends 里边的那个 Central Park 一样的那个感觉你可以在那儿坐着然后跟朋友扯淡然后待一天的那个
然后后来当然就是国内创业的这一波你去到中关村的任何一个咖啡店里边你可能只是在那坐着待一会儿然后就能听到七八个人的这个商业计划然后开始扯各式各样的东西但是现在其实整个的趋势都变成那种你就只是来这儿获取一杯咖啡因然后赶紧走的那个感觉
对其实还是很明显的就像就是刚开始做的时候也会希望说你有一个好的环境大家可以坐下来然后我们我之前那个店主他是不提供糖石杯的就是所有都用外带杯然后这样就是说你员工不用去洗碗不用去洗盘子这些的
后来我我们加了这个糖石碑其实就效果还是很好的真的就会有很多人会觉得品质很好拍照也好看但是慢慢到现在就有的时候包括周末的时候有的时候真的是很忙
我也在想说要不然就算了我们也就都用外带就真的还是挺麻烦的然后后来我也越来越意识到为什么咖啡馆不能大其实你面积大了以后你就得有洗手间然后大家坐下来以后环境就容易被改变然后就容易脏就容易乱你就得有人去收拾其实你最赚钱的就是一个小的门店然后就有一个吧台大家都外带杯都拿走
更好的就比如说你是在一个公共空间我在这边有见过一个就比如说一个公共空间你就有台对你坐的地方这些可能都不用你管我觉得这种是更好的一个方式其实我现在也在想说也许有一天我们就会不要躺十倍了就从纯商业的考虑对就都用外带杯
其实会节省很多的人力和成本但是目前没有考虑过去改变你这个经营场所或者面积因为你这边一开始有一个初心是有一个大家搞活动的地方所以像那种在一个公共空间里边或者是店面非常小的那个可能就不能够满足这个方面的需求对我要是再开一家店的话我可能会这么考虑
会找一个小一点的地方对那我们关于说到这个就是你为什么会让你想到要再开一家店就刚才你也说其实也不是那么的专业
赚钱然后对于你一开始的那个目的来讲其实这个店也算是达到了听起来新开一个店对于扩展那方面更多的活动场所什么的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帮助那新开这家店是因为你觉得你需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效应才能让他赚钱还是你又有不一样的想法对其实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很纠结就是他又不赚钱然后经常还出幺蛾子
就很烦我就在想说我就算了要不然就把店卖了就好了因为现在店生意还挺好的我觉得要卖的话肯定比我当时买的那个价格还能再高一点对我就不想干了但后来有几天我觉得其实这是一扇门或者是没有那么大扇窗可以看到很多不一样的人
对我开店以后真的认识了很多朋友特别是因为店铺比较大嘛我们还做一些就是快闪店啊或者我还租柜子给一些做小生意的朋友一些艺术家他们会卖自己的东西在我的店里所以也认识了很多就是叫 local small business 就是当地的做小生意的朋友或者一些艺术家什么的
就它是一扇窗户然后可以让你让我接触到外面的一些世界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对咖啡行业慢慢也会越来越了解大概也清楚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意所以我判断其实这个还是有一个就是 sweet spot 或者是叫甜甜区就是
你可能有个家有个三个店三到五家店吧这样其实会有一些规模效应就举个例你可能请一个经理就可以管这这这几家店对然后每家店呢有一个店长可以安排人员培训排班呢这些事情然后还有一个总的经理可以负责各个店的进货采购
彩蛋更新定价这些问题就相对来说它可能会有一些规模效应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因为虽然我们的大部分的员工也都是兼职我们现在只有一个全职但是很多人也在这工作了挺长时间的就是他们就是兼职可能每周来 20 个小时其实也不少了就大家一路走过来也
我觉得这个也是一个蛮好的体验但这些同学有的也很喜欢咖啡所以我在想如果能够
再往下走一步可以给大家更大的空间当然这个不是很绝对的啦我也没觉得他们都非常需要我来给他们提供空间每个人都会有美好的未来但是就是就是当时想到的还有就是怎么讲之前因为我自己参与还蛮少的因为我我雇了经理我
他在的时候我就不去了因为我就会想说我都已经雇了他了我还对花了钱了然后我还去自己操那么多心干嘛其实很多东西并不是按我想要的方式去实行的所以也是觉得可以再试一试吧要不然干嘛没找到另一件特别愿意做的事情
而且咖啡店这个事情里面也有很多其他的机会就我们不是也聊过比如说这个咖啡馆的 SaaS 系统或者是你要不要做自己的这个烘焙品牌就刚说如果你有三家店那你也许就我觉得很适合就自己买个烘焙机然后自己来烘豆子然后做一个自己的品牌那我也正好认识拿过奖的烘焙师那或许大家可以一起去做一个
新的烘焙品牌这都是有一些可能性但如果我把店就关掉或者把店就卖掉了那好像又得重新想想要干嘛所以听起来前边因为有这个经理然后隔着一层然后实际上好多你自己的这些想法你还觉得没有
去尝试过然后正好最近他这边也有一个契机然后你就是准备自己再亲自上阵去搞一搞对这其实我也挺感激他的因为刚开店有很多特别琐碎的事情然后都是他冲在前面去解决正好他五月份要走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如果你只有一家店
你也不再扩充其实这个经理他也没有什么没有他没有 career path 他也没有说下一步他要做什么那上升空间是什么
那我觉得我也是非常理解他的这个选择我觉得对我来说或者是对店铺来说我觉得可能也是一个好事就得重新换一下这种经营方式和结构有意思那现在的时间表就是大概是从五月份的时候你就准备自己更多的去介入这个事情暂时你没有考虑过要去顾个经理自己去当这个经理的角色
我觉得这也是我想扩大规模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规模扩大了以后可能还会才会有一些冗余我还是希望说这个不要牵扯我的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其实现在虽然我的那个经理要走但是我希望整个店铺能够更自动化不要依赖于某一个人所以原来经理的活可能会分派给两到三个人同时我还我在研究这个咖啡馆的或者说叫餐厅的这种成本管理系统就进货消耗有一个这种
可以让所有东西给我数字化这样我就会更清楚地看到发生了什么事情更方便去管理这也是为什么会对这种咖啡馆 SaaS 感兴趣其实
咖啡馆或者说这整个的餐饮行业其实在美国它的信息化还是非常的不足的我不知道在中国是什么情况但是我的感觉我觉得中国那些大的连锁连锁的餐饮的数字化肯定是做得非常好的我觉得在美国这边可能
应该是不如中国的那我觉得还是有很大的空间关于这个我其实一直有一个好奇就是我们知道所有的那些企业都会有什么 ERP 这类的东西它会有它内部的一些系统从最基本的就从收银这个角度上来讲其实也就是个基本上所有企业都躲不开的系统嘛
但具体到你这边听起来实际上原材料的成本占整个的成本结构其实不是最大的一块相比于人工一些那如果你需要一个 SARS 系统来去帮你去优化这些东西的话是不是其实主要会变成一个得去优化排班这类的事情对所以这也是我之前我从来
没有去特别用心的抓过说成本的管理或者是说这种浪费对吧因为其实会有很多浪费是可以优化的因为大头在这个人员上面但是就是你到最后发现所有地方可能都都需要优化你才能赚钱好辛苦我觉得可能餐饮就是这样就为什么所以表面毛利率特别高但实际上这个中间的开销太大
对这是为什么我中间一度不想做了我觉得我不太适合做这种就是马尔整非常低然后你需要特别精细化管理的事情因为我不是一个特别
抠细节的人对现在说说我好像还是依旧不太适合做这个生意先走着看不病在里头发现一些别的去做别的我听起来其实你并不希望把你自己变成经理然后把你自己绝大多数的时间投入到这个事情里边来其实你还是更
你就会当一个老板娘在一些重大事情上面做一些决策但是细节的工作希望她整个能够自发的去运行的这么一个状况对我觉得这是我可能是我比较擅长的事情但你又希望从绝对的体量上你能放更多的精力去实现你的一些想法所以你
基于这个就希望说我把整个东西的规模搞大对就是规模大了以后我可以雇更多的人然后他有更多的冗余然后也希望有更多可以犯错误的空间就现在为什么觉得很辛苦就是因为他没有 margin 然后你就没有什么犯错误的空间
然后你就得所有地方都得去优化那你现在对于下一家店现在有具体的这个考虑吗是已经开始选址了还是说等到五月份的交接做完以后再考虑那一步我在看地址了我也找了一个中介在帮我找我想找相对来说偏一点的地方然后比如说新区就我觉得在美国美国的咖啡消费人群还是非常庞大的
就基本上你要在一个人口相对密集的居住的一个小一个区域你做一家咖啡店不要做太差我觉得基本上都还是能活着的因为大家对这个咖啡因的需求量我觉得还是非常稳定的那个星巴克在本地就是会不会
当它小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那附近有个星巴克或者是这些就带来就因为国内现在瑞幸开的真的是到处都是我觉得好多咖啡小店都会被他们弄得挺纠结的除非你也跟着九块九就是你在美国其实不会有这个困扰美国到处都有星巴克就像我们那个店就跟我们在同一个 block 一个街区就有一家星巴克但你觉得其实大家面向的是不同的客户对我觉得大家面向的是不同的客户
因为很多人他就是对咖啡稍微讲究一点的人他是不喝星巴克的这好像是有个鄙视链似的就是但的确是这样所以像我找找新的地址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个捷径就我就觉得哪有星巴克我在他旁边开一家就有星巴克说明这个地方人流足够他肯定选址找过而且大家喝咖啡总有喝一家喝腻的时候他就会换一家
就像我最早的时候跟一个朋友一个开咖啡馆的朋友聊他就说一个人不可一个喝咖啡的人很少只盯着一家去他可能会有两到三家属于他的咖啡馆他们要不然是在他住的地方旁边要不然是在他工作的地方旁边
就你只要变成他的这两到三家咖啡馆之一那他就是你的常客你慢慢你相对来说就会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客源所以我现在已经在找这个地方有一个中介在帮我找然后我自己也在看前一阵我还看了找了几个我觉得位置不错的但是这边的房东都还挺挑的有的他就有明确的想着说我只把他租给餐厅
那有的是说我这里面只租零售店因为我可能想做烘焙那我希望这个地方可以安装烘焙机就是装一台烘豆子的机所以这个又会有一些限制所以就在等呗但找店铺这个东西是挤不来的真的是靠缘分为什么他不愿意租给你这个我其实没有特别理解就是咖啡店会对他
对他有什么不好的东西或者怎么样吗他有的比如说商业区他有规划这里面得有几家饮料店几家这个零售店几家餐厅
他有时候比如说一个去里面已经有一家果汁店一家奶茶店然后他可能就觉得再多一家咖啡店有点重复他会有这样的考虑所以你现在面临的还是就类似于入住商场的那种其实你不是面对的一个个人的反
房东其实会是一个商场的一个经营者他会有一个全盘整体的考虑对就包括我现在我们的这个现在 Story Coffee 的这个地点它是一个公寓楼那么这个公寓楼其实它也是有管理公司的那它对它下面的两家零售店它的安排就是一家是咖啡馆一家是餐厅就是他们都是这么设计好的反正至少我问的现在的要不然就是在一个商业区里面然后
比如一顿楼有好几个店铺那么它统一归一个公司管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没有看到说个人说我愿意租就租的有意思我记得我们上次聊这个话题的时候当时提到过一个事儿就是你有没有考虑把这个做成一个那种网红店因为你刚才也提到了说当他有这个唐氏的杯子的时候他拍照会更出片一点
现在你还这么看因为我们刚才也聊到另外一个话题就是其实那些老坐在这的这些人对于整个的这个盈利性的贡献其实也不是那么的你以后的打算是会去考虑比如说在华人社区里边把这个东西弄成一个网红店或者是一个华人愿意来这坐着的地方还是会更多的就偏向去给本地的
喝咖啡的人去服务去针对他们满足需求主要还是服务于当地的市场因为华人这个群体还是太单一了而且华人不太喜欢喝咖啡不能指望这个其实像我们店在下屠这个华人群体里面其实还是挺有名的了因为我们做很多活动
有这个音乐的开放麦然后什么华人的快闪店然后经常也会有一些华人的网红当地的在这边做活动所以很多中国人是知道的但中国人我觉得对咖啡的消费肯定不像老外那么多主要的还是靠外国人那说到这个
就是你的这些活动这个也是一开始想办这个东西的目的那现在呢这些活动你觉得整体上弄的还是挺不错的达到了你一开始的预期对吧越来越少了是因为是我的原因就一开始就特别想做活动然后谁有活动都会安排在店铺店里
然后后来就慢慢发现因为像特别是对接中国社群的这些活动都是我自己弄我们店员从经理到店员大部分都是外国人我就第一是我说很累很占有我的时间另外就发现特别是当店铺生意好起来以后就活动就挺碍事的
特别是比如之前我们会在周末周六周日做个读书会什么的然后他们用个大桌子哗哗来十几个人感觉比较热闹对他在内也会消费了但是就看着就比较热闹但现在就是因为你平时店里特别是周末周六周日他本来人就是坐满的
你再来一个活动你还得把人清走还得组织然后活动的人又嫌吵就很麻烦然后慢慢这种活动就不做了我们现在只做这种就是关店以后的活动就我们每天冬天的时候六点关门
夏天像现在是 7 点钟关门关门之后你可以来比如做演出然后做讲座分享或者就是包个场聚个会什么的我们都可以做但是在营业时间基本上就不做什么活动了那这些活动现在你们收费什么的吗我会跟那个主办方收费但是也看就是一般都是一些非盈利组织就收费都很低之前其实很长一段时间不收费
就他们来做活动然后我们就卖咖啡但后来特别是晚上后来发现这是赔本的因为你得安排人而且当活动人多的时候你一个人的时候他有时候会很多事情搞不定特别是关门的收拾什么的你还得留两个人然后这个一个人在一呆呆三四个小时这都是成本
就发现说还会亏本后来有的主办方就说那就不做了那有的说那就补贴一点然后继续做所以就是整个那边的这个其实是在慢慢收缩的你不准备所以我现在特别理解为什么那么多咖啡馆这些
组织还是找不到活动的地方就是因为这些活动对咖啡馆没有什么好处 OK 那我本来以为像那些活动一些什么的其实是可以相当于是一种一种营销或者是一种至少让大家知道这个店的一个方式那如果是抛开这个以外你们平时需要去做什么营销这类的东西吗我们有 Instagram 和小红书
Instagram 我还找过一个人专门运营过三个月找过怎么样就我觉得跟自己运营没有特别大的区别后来我就不用它了
对不过这也是我其实我觉得我一直就之前很长个时间包括现在可能也是我把它当做一个实验田就是我想知道别人是怎么做的就包括这个 Instagram 的运营我就雇了一个专门运营它的人我想看看他能不能做出花来后来发现也没有什么秘密我觉得那就自己做对其实
就包括我用这个现在用这个 SaaS 系统其实我也想看看说他到底能做到什么样对但你要用这种心态去经营一家咖啡馆那就很难赚钱对吧就包括我们会买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对实验一下各种不同的饮品然后就是其实有时候我想想这都是以我为首的然后下面人就跟着学大家都很大手大脚
这是不赚钱的主要原因所以不能怪别人我觉得这个事情很有意思就是我最开始开咖啡馆的时候就像刚说的我知道他不赚钱但我觉得我愿意去做是因为我感觉我不会因为比如说这个月就亏了点钱然后就压力特别大就是我还是希望就是生活能够开开心心的但是开始经营以后特别是头半年吧就是这个每个月都亏损还亏挺多
然后我就真的就就很沮丧一是觉得这个怎么这么是是能力不行啊还是运气不好他就怎么都做不好另一点然后我就觉得我应该认真我不应该大手大脚然后我就开始让自己更认真一点然后我发现更认真一点呢我就特别累然后我就不想干了然后我就调整了很多时间到现在我就又回到躺平的那个状态了就是
就我觉得这些亏损目前为止我还是可以接受的另外我也有自己的计划和我在里面看到的机会那么我还是希望可以再往前走一走所以现在你就说这个月又亏了什么的也不是特别影响我的心情挺好
挺好那感觉你这一年变化其实也蛮大的就是从你一开始经营这个的这些想法然后中途的这个然后包括你们经营的这个模式这个一开始最早用人家的豆子然后后来开始自己去优化包括这些就开始搞活动去帮别人寄卖包括到现在开心店感觉这个还只是个序章觉得你这个摊子要越搞越大而且也
演化的速度也挺快的说不定我们下一次聊天的时候就又会很不一样了不知道就看看反正我就回想原来创业的时候就现在亏的钱肯定没有当时亏的多但主要是因为当时是投资人的钱现在是自己的钱但好像感觉就是亏自己的钱亏投资人的钱压力会更大一点
我也不知道就是一些不一样的体验吧但是你之所以能忍受现在的亏损肯定是你觉得未来会好但这个其实也不一定你现在对于这个事情的目标是什么我觉得肯定就和我们聊的其实已经不是说给大家提供活动场所这类的事情了
是不是现在其实你的目标会更商业一些说我就要想把这个咖啡店能做的赚钱或者是说能去做成
当地小用名区的一个 local 的 specialty 这么一个小连锁对我觉得一个短期的目标可能就是三家店然后做自己的烘焙品牌这可能就是一到两年内的目标然后我其实还是说直接转向去做那个做 BI 对然后就这个殖民全世界然后以后全世界所有的店都会用这个系统我觉得那个要看机缘如果要做 SaaS 的话
就还是可能得拿投资的然后任老师要不要投资然后可以做 AI 我现在用的这个他们这个餐馆的 SaaS 系统可原始了就是所有发票拍照进去之后感觉都是人工输入的它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把你的数据库搭建起来
就感觉这里面还是有很多可以优化的地方其实用不用 AI 现在也不要你麻烦只不过它就是效率有点低金融行业好多年以前开始就有好多这类的系统我们还有报销系统是你直接把报销给
传真就你把它要给贴在一张纸上然后通过传真就发到某一个号然后他就会去帮你这个处理然后背后实际上都是人但是实际上他只要能够解决时效性的问题就他但凡有一定的规模效应他背后是人这个事情对你没有什么太大的困扰
除非你的目的就是要实时的出来结果否则它靠人堆完全可以做到半个小时或者至少一天以内就把这个东西弄出来我不知道这个为什么他要弄一个月估计是他自己规模没到那儿其实对 而且其实我用的这个软件主要是针对餐厅的餐厅的菜单它的这种原材料其实还是会比咖啡馆要复杂很多
是对但所以我在想说如果我就做一个咖啡馆的它其实会简单很多是因为我没有找到专门针对于咖啡馆的
那我现在的担心是你的成本结构其实主要不在这个物理的材料上面其实是在人工排班上面所以其实你更多的精力可能得是去找一个类似于排课表的软件这种东西已经有就我们现在用那个 SquareSquare 它就是它是个 POS 就是支付系统但它里面有排班
对这也是我开咖啡馆以后因为我在开的时候我就在想说只要能有 SaaS 系统我就一定都用就尽量减少我自己的这个工作量能外包的都外包这也是不赚钱的另一个原因反正都是我自己的问题对然后我会我用他们这一个发工资的系统叫 Gasto 就是给大家发工资然后报各种税
然后另外就是用 Square,Square 来收钱,然后排班,包括它里面还有那种 Loyalty Program,就是你我们是客户来买十杯就送一杯这样的,它会找东西,其实都是在里面的,其实它自己还有 Marketing 的功能,就是发这种 DM 的邮件或者是短信,但是我们还没有用,对,就其实还是有很多这种支持的服务系统的,对,但是,
就像你说的其实就关于原材料这个事情我为什么觉得我得弄一下我觉得也是因为我们开始卖食物了因为经常就会看到有多余的损耗或者是你买的东西就坏了
因为之前都是经理他会在店里面然后他就凭借自己的观察和经验去改这些东西但经常就改不好或者有滞后我要是想去插手管理的话就会有一点麻烦首先我需要数据另外就是我改了我得通过他去改要不然他可能他就不知道或者是重复定了或者是重复改了就会有这种事情
我希望能有一个统一的数据的平台然后可以看到这些东西这也是其实是我想让自己可以不用每天在店里的一个原因还是能够把可以数据化的东西数据化
偷懒是人的这个是进步的原动力希望吧我查了一下 SquareSquare 还做的挺有意思的哇 Square 也是它是这个很大的公司了我觉得至少咖啡咖啡店有很多都在特别是西海岸很多都有 Square 但是就我们用的这一年出了两次事故一次就是连不上网它整个系统连不上网
当然它有一个就是线下的支付的功能就是它可以不连网但是离线支付你刷完卡我还是把你的信息记下来然后连上网以后我再去处理但这样就会丢它这个 bug 我觉得超过 48 小时没有修好我都惊呆了真的然后就你在网上查所有人都在抱怨然后有的人就不开业了我们就一直用它的 offline 然后真的都有好
将近十笔就丢了就没有了回来然后今年又有一次就是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就开机以后就闪退就一直重启一直重启也是一个全国范围的一个 bug 当然这次快一点大概持续了六七个小时但正好这个时间是东海岸的午餐
这个还不如点不上网那个就彻底不能不能收钱彻底不能结账那你不能收钱怎么办大家还是回到现金还是说这天其实就就不太能做有的店可能就收现金但是像我们我们那天其实也收了点现金但其实我们正常是不收现金的就我们整个店是不接受现金的像很多就关了所以他这个 pose 是
支持手机端也支持银行卡什么叫手机端和银行卡就是这个 Square 的这个 Pulse 是手机扫码支付还是说它其实更多在美国不流行手机扫码支付但是大家会用那个 Apple Pay
这是唯一用手机的方式但是它的方式也是你就 Tab 一下 Tab 为人还是用卡的没有微信支付宝那种扫码那么容易我记得 Square 一直就是做移动支付的所以他们到现在都没有做扫码没有二维码它最开始是做你在手机上连一个线然后有个刷卡机你记得吗就最开始有个小的刷卡器他们一开始是做那个的
后来慢慢就到这个 POS 系统这些东西所以感觉你应该去把它给替换掉这个体验太土了那不行我可没那个野心
而且那个生意就跟钱打交道的生意还是挺麻烦的那还有啥这一年给自己做一个阶段性总结或者给自己定一个未来半年一年的小目标然后我们回来检查我最近的一个目标就是能够在六月份回国
然后我希望能够回国待一个月然后这边店铺不要出问题这是我现在的目标目标还挺大的对我现在都不知道到时候能不能回去但是还好大不了就关门吧别别别快别这么说没有就是一两天不开业也是可以的对你回回回国看看国内的这个你就会觉得美国营商环境可能还行我真的很难想象九块九咖啡怎么卖那这
瑞幸打到 9 块 9 了不也就一直那么卖着吗太难了不我现在真的觉得至少就在美国开这种除非你做特别大规模连锁我觉得那是另一个生意了但是像这种做 special coffee shop 的
真的是很难赚钱就赚钱的也不会赚大钱大部分人还是在为社区社群做贡献我觉得我们那家店自从我接手以后至少周围的邻居都很开心然后我们的顾客也在越来越多我觉得在
那个 local 的社区还是做了不少贡献也提供了一些就业岗位下一步是打算去选区议员了吗没有我就是自我安慰吧就是我没捞到什么没有赚到钱没关系至少还是至少这个店铺的存在它是有正向价值的太棒了经常能给自己升华一下挺好爽吗对我觉得这就是 IQ 精神也能运行下去就不错了这个
就像你说的国内的这些单凡说到这些的都是在比卖惨前两天还听了个段子说一些什么抖音被辞退的这帮人然后跑到小红书上边去想搞这个被裁员的这个 up 主就国内现在有一一类就是所谓的被裁员的这个主题就比如说他一个程序员或者一个什么被裁员了然后他就去当 up 主然后就讲他被裁员以后的这个生活一些然后这个
在就业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然后发现那个赛道已经特别拥挤了因为有非常多的人才已经被输送到这个平台上面去了
然后这帮人就跑去颠覆了一些更传统的行业什么滑雪教练健身教练这些然后降维打击据说降维打击但因为我不太了解那些行业所以我也不太懂不过想起来它如果像是字节那种背景的你玩互联网玩的比较溜确实你传统的这些不太好
跟他竞争人家随便搞点流量应该都还蛮厉害的你回来国内应该会发现这几年变化也还是蛮大的我还挺害怕的真的五年多没有回去了别害怕这个才五年怕什么人
我真的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就是想想到美国来然后一晃就四年多然后待在家里没有工作然后现在就一晃就感觉五年过去了十年的一半了我以前很难想象没有成果也没有我现在也不觉得我是一个有工作的人因为现在还是比较懈怠你是个老板就是一个老板投资人的这个感觉也没有但是还有一点就是
其实开咖啡馆还是会认识很多人然后发生很多事情我有时候也会把在咖啡馆发生的一些事情写成文章发到公众号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那你得说一下你的公众号是什么公众号叫什么叫喧闹剧场就是我可以写在喧闹剧场里面对那今天就差不多了任老师还有没有什么问题了
没有就等着你什么时候回国了然后跟我们讲讲美国的新的机会什么的我这比你宅多了我觉得美国没什么新的机会中国应该还有一些新的机会那我们可以到时候交换一下意见好的到时候可以给你冲咖啡我现在可会做咖啡了
你没有工具啊其实本来一直想说的就是听你说了那么多有趣的但我以为需要一大堆行头什么的你做手冲的东西都是可以带的那我一定要试试那到时候我们是北京见还是在哪见应该是北京我会去北京你会来北京 OK 好那我等你好的那感谢大家收听本期的随机漫谈我们下回见拜拜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