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102 你给虎扑打几分?

Vol.102 你给虎扑打几分?

2025/4/2
logo of podcast 鹰眼时间 - 体育运动播客

鹰眼时间 - 体育运动播客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刘易非
华伦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法律博士,翻转体育主播,专注于体育与政治交叉领域的分析和播客制作。
肖文杰
无具体一句话概述
Topics
肖文杰:我使用虎扑多年,最初是为了观看NBA比赛的文字直播和比分,虽然数据页面不专业,但胜在实时性。后来发现虎扑的评分功能也有一定的娱乐性,成为我继续使用虎扑的原因之一。 虎扑的演变:从最初的篮球社区,到如今的所谓“直男社区”,虎扑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早期虎扑更像一个媒体平台,提供高质量的篮球新闻和编译内容,社区功能相对较弱。后来,虎扑开始公司化运作,逐渐拓展其他体育项目,并推出了评分系统,最终形成了如今“万物皆可评分”的局面。 虎扑与其他平台的比较:虎扑与豆瓣的比较,虎扑与其他体育社区(例如懂球帝、直播吧)的竞争,虎扑的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等。 刘易非:我使用虎扑主要为了查看NBA比分和数据统计,很少观看文字直播内容。虎扑的首页推荐帖子体现了其“万物皆可评分”的特性,这是一种独特的幽默感。 虎扑的演变:从最初的篮球社区,到如今的所谓“直男社区”,虎扑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早期虎扑更像一个媒体平台,提供高质量的篮球新闻和编译内容,社区功能相对较弱。后来,虎扑开始公司化运作,逐渐拓展其他体育项目,并推出了评分系统,最终形成了如今“万物皆可评分”的局面。 虎扑与其他平台的比较:虎扑与豆瓣的比较,虎扑与其他体育社区(例如懂球帝、直播吧)的竞争,虎扑的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等。 华伦:我每天都使用虎扑,因为它在体育赛事数据、图文直播和比分方面相对全面,并且能够连接到社区进行讨论,目前没有更好的替代品。 虎扑的演变:从最初的篮球社区,到如今的所谓“直男社区”,虎扑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我曾参与虎扑翻译团的翻译工作,但其组织松散,工作无偿,最终没有继续参与。我还曾竞选虎扑版主,但由于对规则不了解以及遭遇网络攻击,最终放弃。 虎扑与其他平台的比较:虎扑与豆瓣的比较,虎扑与其他体育社区(例如懂球帝、直播吧)的竞争,虎扑的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等。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哈喽各位好,在这期节目开始之前,先口播一下关于清明节线下活动的更新在上期的开头有介绍过,4 月 5 号清明假期第二天的晚上在北京的跳海酒馆金台露店,一夜时间会办一次线下活动包含跑步、线下聊天录制和户外观影

那有两个更新首先是参与这几个环节的嘉宾已经确定了包含一些友台的主播和应验时间之前的节目里的嘉宾具体大家可以点开 show notes 看里面的活动详情海报那另外一个更新是包含跑步的名额已经爆满了截至这期节目发布的时候线下录制和观影环节还剩最后个位数的名额如果想来玩的话听到这期的时候就可以抓紧报名

OK,以上就是关于活动的补充,那有关这期虎扑的节目,我们三个人在里面讨论的侧重方向是虎扑作为一个社区和平台,那关于虎扑用户这个群体,我们也有聊到,但不是这期的重点,毕竟如果聊一个人群的话,每个人的观感都不太一样,聊得不好听起来会容易像人身攻击。

所以以上就是这期节目开始前的一些提示接下来就是这期的主要内容哈喽大家好我是用了虎扑 11 年没有逛过步行街然后今年听闻虎扑被卖给了迅雷吃惊之余刚刚下回虎扑的特别飞大家好我是有点想念美国捷二评论搬运铁的肖文杰大家好我是年少无知的时候竞争过版主然后失败了的华伦

好的 欢迎两位 两位都是《烟眼时间》的老朋友了应该是都曾经在本台中出现过两次我还是稍微正式介绍一下商业就是这样和边角聊的主播肖文杰以及翻转体育的主播华伦要聊这次虎扑话题的起源是在今年也就是二五年的一月看到一条新闻就是迅雷宣布计划以五亿元人民币收购虎扑

然后就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让人匪夷所思的消息我刚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是两个反应第一就是既然还有机构想收购虎夫第二就是迅雷竟然还活着就好像是一个不太行的公司被另一个看起来更不行的给收购了所以

趁着这样一个话题然后我们来聊一聊虎扑这期我的计划是主要聊它作为一个内容社区的部分也就是曾经的篮球社区现在所谓的 so-called 直篮社区最后也会有一小部分是关于它作为一个公司的情况

首先在问大家用虎扑的经历之前,我先简单描述一下今年我刚刚把虎扑下过来之后,看到的它作为一个 APP 现在的状况就是它现在在 App Store 的介绍一句话,叫做男人感兴趣的话题都在虎扑下载下来之后,它的 APP 的 logo,下面两个字是评分

已经不是之前的篮球或者 NBA 歌描述而是平分两个字所以这可能就是虎扑作为一个 APP 现在放在最台前的一个状况 OK 那首先我想问两位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到了 2025 年已经虎扑如此受到猛烈抨击或者有非常鲜明的舆论特征的情况下大家依然在用虎扑

功能上面很直接就是我因为还看 NBA 然后就用虎扑看一看比分就虽然它的数据页面真的是非常非常不专业但是还算是比较实时吧就意外的文字直播这个东西还是有一点市场的我记得最早的时候姚明还在打球的时候我们读书还会用过什么三 G 网这种来看文字直播的

但现在逐渐逐渐的好像也就像古扑啊董球弟这些他们还会把这个作为一个其实挺重要的一个服务我其实主要看这块你竟然现在还在用文字直播看吗就有的时候看看比分看看数据统计就是那个直播内容我是不看的

其实比如说你去看 NBA 的官网或者别的什么也挺方便的但是在手机上面的话总归是用这个国内的 APP 稍微丝滑一点但它真的很不专业真的是就是想看的很多东西看不了就是勉勉强强用一下就除此以外的话就是人类观察就是有的时候看看那些他们的评分也蛮有意思的所以你是他日活吗还是多久看一次日活应该没有吧

差不多一个礼拜有可能就是有个三四天会点开来看一下关键的一些场次我得看一看

我觉得我频率要高多了我其实是每天都用必然每天都用我不能说日活半日活都够了但我觉得道理上跟刚刚肖老师说的类似也是基础的数据跟图文直播跟比分它还是比较全面的就至少你说是比如说赛前是新闻这些不管你是出首发出阵容还是出一些相关的这种内容跟赛后的讨论

连接到社区吧这个我都觉得好像没有哪个软件或者哪个网站真的能够比较好的替代然后就是像刚刚肖老师说比如说 NBA 官网的那个数据可能做的还不错对但是可能如果你要覆盖多个体育项目的话你不可能用只靠 NBA 那虎扑就还可以你足球啊包括现在综合体育啊其实各个项目它都有这个我觉得还是没有什么好的替代品

我们这个可以放到后面聊但我简单说的话就是我觉得他现在会把所有跟体育相关容易引战的话题都放到非常靠前的位置其实懂球地也是一样的经常在首页会刷到很多其实我没有订阅任何综合体育的东西但经常他们会喜欢发乒乓球因为他虽然知道无论是虎扶用户还是懂球地用户就是所谓的直男体育迷他更关注的是篮球足球但是这部分人对于乒乓球明星是有鲜明的态度的

可能会引发一些争论就这一点前两天我还在 NBA 的首页上最顶的帖子刷到是什么王楚清还是谁是谁然后底下评论是这种什么别给我推王楚清我不是打开了 NBA 吗为什么要给我推王楚清这个到后面我们还可以吐槽一下我现在觉得真的就是这一套都是他们现在一整个逻辑的体现之一嗯

因为我是今年刚才我说我用了 11 年虎扑我应该是 2012 年第一次下虎扑然后一直用到了 2024 年很久没有看虎扑之后觉得它占内存就把它删除了然后今年重新把它下回来之后觉得跟我印象中的虎扑变化还是挺大的

我当时先没有登录我的账号然后看到首页给我推荐了一个帖子就是非常点评向的就让我很大开眼界标题是给所有影视剧里的猪评分就是

所以万物皆可平分然后我看他那个选项都非常的惊人也搞笑就比如说有猪八戒有小猪佩奇有猪猪侠然后因为他是体育社区嘛后面还有小猪施威因斯泰格恼了恼了到后面到后面还有小猪罗志祥就是什么鬼

我觉得虎夫的用户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幽默感在里面然后我也看了嘛就是所有的这些评分里就比如说刚才五个评分最低的你们猜是谁猪猪侠小猪佩奇猪八戒施温斯泰格罗志祥罗志祥罗志祥咯

没有了我只想是倒数第二然后小猪那个评分最低的是小猪佩奇啊为什么啊然后那个他的最最高的热评的那句话就一个字是茶绿茶的茶啊因为小猪佩奇是里面说起来小猪佩奇是里面唯一一个女的对我也是我也是昨天刚知道这个消息小猪佩奇是女的对啊小猪佩奇是佩奇是个女生的名字啊她是哦

不经意间反映了一些现状刻板印象是吧对其实我这段根本就没有看过小猪肺气然后所有这五个里面评分最高的是猪八戒就觉得猪就应该长这样应该是那句最高的热评是这样的猪就应该长这样反正现在虎扑就是重新下回虎扑之后给我迎面而来的反馈是这样一种非常搞笑的形态所以这是作用到我这里最映入眼帘的虎扑

可能这也是虎扑现在的情况吧那我觉得接下来部分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大家最开始用虎扑的时候是什么年代当时它是一个什么样的样子我应该是 20 刚才说是 201213 年左右下的我记得当时把它下作一个客户端的时候它的名字叫虎扑看球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记得过这样一个名字然后主要用它的功能就是看一些 NBA 的文字直播因为大概可能 1 2 13 年的时候用移动端看比赛直播基本上还是不太现实的事情当时应该一个月的手机流量可能就 50 个 G 左右

50 兆左右 更多都是用文字直播这个形式实现的我印象中当时很多同学就几个人挤在一张手机屏幕面前看比如说火箭队或者湖人队的文字直播因为他们每场比赛都有一个文字直播员那些文字直播员打字的手速会特别快会用非常夸张的描述来形容各种的工坊转换节奏

然后其实这种描述还挺精彩的因为它会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它的描述都非常的生动有的时候因为当时网不太好经常会陷入一个情况就是他发了一句比如说科比干拔三分然后你刷了一分钟刷不出来任何更新然后大家就一直会好奇这球进没进然后他再出来一个有没有然后问号又一分钟刷不出来过了十秒钟突然一下刷出来可能十几二十条内容

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但确实我觉得那个时候用虎扑看球看 NBA 是我用它最早的回忆其实当时还挺美好的我那个时候并没有把它当做一个更广泛的社区论坛来看我最早的时候用的时候还是用电脑端网页版比较多的看搬运的新闻国外的一些主要是篮球新闻的编译

而且那个 Hoop China 就是 Hoop 最早的时候创办的时候它主要也就是一个新闻搬运站这样的概念其实我在用它网页版的时候它应该也有手机端了只不过我那个时候没有那么明确的用手机的这个习惯所以还是网页版看的比较多而且它那个时候网页版和手机上的这个信息同步啊什么的都还是两个是并重的给我的感觉

到了后面他网页版都有已经有点不怎么更新了没法用了我自己其实就是刷社区看帖子相对比较少一点印象里边比较深的就是他那个时候虎扑还会主推几位写手比如说像张家伟啊什么的那个时候帖子都会发虎扑嘛哦对哇我也看过小时候觉得他的文字可煽情了对太厉害了那个时候觉得他特别厉害现在发觉他一点不懂球哈哈哈

这是很很标准的直男发言就是对的就是感觉自己进步了你懂球吗然后所以那个时候给我的感觉就是虎不还是一个相对比较类似于媒体的那种属性

然后后来就是比如说你有一些自己的组队然后刷这个组队的区就是论坛的这个部分或者是类似于像贴吧这种的功能也会稍微多一点但是因为我自己没有特别强烈这个习惯所以就有可能这种需求主要都在什么贴吧或者豆瓣小组里面完成了但是我还是会记得很多虎步上面看到的帖子

印象最深的一个有可能不是虎扑原创的但是是我在虎扑上看到然后看到很多讨论的就是有一部动漫叫这个吹响吧上帝音号然后那是什么这是一个金阿尼的讲音乐讲这个吹奏乐的一个动漫结果他在那个虎扑上面有个帖子我看到的就是北宇治就是他们这个吹奏部的这个学校第二年止步于关西大赛该如何问责

然后下面写的就是你可以脑补到类似于什么该如何问责木里尼奥该如何问责那个时候是莫伊斯那种感觉就是他写的像一个球评一样的反正很好笑是一个我们这个吹雪就是看金吹的人的一个著名的帖子但他应该最早不是在火铺上面的这个我有点记不清了反正那个让我印象很深就是火铺上面反正是看一些跟体育不相关的东西的一些帖子那个还蛮有论坛的感觉的还蛮好玩的

但我觉得虎扑有一个特点就是虎扑的用户能够把各种方面的讨论都跟比赛的形式来结合对都能搞成体育见证对就包括后来可能一会我们聊啊就是虎扑的后来很著名的女神大赛我看他的赛制也非常最开始模仿世界杯对是

我的印象是也有一些跟肖老师是一样的尤其是最早的时候 Hoop China 就虎扑的前身蓝球和 Hoop China 网站就是类似一个翻译站因为我的印象特别深刻因为我是从好 123 进去的因为我们家的电脑的浏览器的主页是好 123 这个黄页我一大堆网站启蒙都是从好 123 开始包括后来我们校内人人都是因为好 123 但是体育内栏对

对但是体育内栏呢到后面有这么一个什么湖不拆哪然后那时候没有什么其他你想都是什么新浪竞技然后汤姆篮球这些就是你不会把它当做这种社区来看待的然后好一二三上也不会给你挂百度贴吧什么的就是

在那个年代这至少是 15 年前的事我觉得跟其他这些什么新浪竞技的风暴这些差别是非常大的就是新浪竞技风暴就是像后来大家知道新浪出来那些名剂一样什么就是我说的都不是打引号的名剂啊就是什么陈驰啊什么古达陈向啊

对吧都写一些擦边或者夸张的文章就是他的整个站其实都是这种类型的文章陈迟冒号谁谁谁谁什么就是也不是不能看但是你就觉得有点无聊对吧而且就是信息量其实是不够的因为可能他最终依赖就是前线的

盯比赛的某一两个人然后他自己这样写一篇我觉得水稿吧然后这个时候你看到虎扑的时候就会第一次看到说这个教练说了什么赛后这球员说了什么然后中间再给你穿插一些

榜单什么的你就觉得这完全不是一个水平的东西所以那个时候虎扑是非常至少让我眼前一亮的做一个篮球网站因为你没有其他渠道获得这些信息你除非你每天买什么我不知道篮球新闻报是每天出的吗

应该频率没有那么高对显然从频率的角度他没有办法支持这种信息的分享然后你比如说是央视的转播也就是两个人坐那聊天他也不可能给你提供这么多信息就是他们那个信息程度就是如果你跟直播相比你就是张俊也不可能比得过张俊只是跟着画面能跟上但他不可能给你这么多补充信息就这个是我觉得

虎扑的翻译团的文章就是引入的外文的文章然后组织人把它翻译出来这种很专业的相对吧相对专业的这种译文在其他平台上绝对找不到那个时候就什么新浪一般来说就是给你一个名记列一篇那一篇就是开头谁谁谁得了多少数据第一节发生了什么第二节发生了什么第三节发生了什么第四节发生了什么

场下有没有一个什么教练一句话 quote 没了就这样就跟八股文一样就是你真的需要一些热情才能一直对着这个东西感兴趣所以这个是早些年我觉得就是很明显的就是虎扑有它的优势吧然后就是比如说我中学时候耍我经常就是别人上信息课在那当然大家都在玩别人在玩各种游戏或者在上别人我猜这个时候有人可能在

天涯或者有人在看他网络小说然后我就一直在虎扑上所以那个时候我就对他社区的这个制度有一定基本了解那个时候我就会注意到比如说也有甘比亚大陆就是所谓的步行街的前身那个时候的步行街的文章跟后来还是差别挺大的我有一个印象很深的帖子就是当年你如果是用步行街用的比较早就知道他以前有一个帖子叫正街神铁那个铁挂在置顶至少挂了三五年吧就

就那个神铁是他的原铁是大概一个虎扑的老用户讲他反正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就自己亲身经历的怎么样进城打拼然后吃了多少苦是不是那个标题是不是叫 JLS 奶门最艰苦的战役是什么

我们还活着在真实的支撑着每一个人生对应该是这篇吧很多人回忆虎夫的时候都会说这是虎夫步行街精神的所在对是我不是说就是精神所在但是这个帖子就是我刚刚在说的这个帖子然后就这跟我觉得现在的步行街应该就压根就很多人如果是后来刷就不知道有这个帖子存在然后或者也找不到这种类似那种现在是置顶全部都是一些非常水的水铁

我当年看这个帖子我就对于涉世未深一个普通中学生初中生来说就非常的震撼你看这种励志故事而且它又不是读者那种励志故事不是那种套成八国文形式它是一个 UGC 平台它是个用户自己写出来的然后有这种

社区点亮机制点出来的这么一个个其实还是相对真实的故事然后那个时候甚至知乎都还没有崛起呢所以他那些故事还是那个氛围是那种形式的然后我觉得他对比是什么呢就比如那个时候我也逛各个球队的可能社区但是那个时候我觉得球队社区概念还没有后来这么成立就是那个时候还更接近像肖老师刚刚说的就是他就是一个新闻站滚动的新闻站社区可能是一个非常辅助的功能

大部分人你要是你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组队然后再根据组队的比赛来讨论赛果应该是刷百度贴吧更多我觉得就是贴吧上的就确实是用户更多然后这个社区的氛围更明显但是贴吧上其实不太会出现就是像虎扑这样盖这么高一个楼在那讨论这个什么奋斗精神的这种大部分时候还是在发一些水图或者发片说实话就很多贴吧就是这种氛围

所以那个时候觉得虎扑的感觉是很不一样的就是我没见过这种东西可能那个时候我网络冲浪经验不够我不刷什么天涯不刷别的所以就觉得我这个大开眼界对这个是那个时代的虎扑吧然后

然后后来我觉得印象深刻的我自己帮翻译团翻过文章所以就是感觉就是我一直就觉得这是一个很松散的组织它可能就是有哪个虎扑内部的员工组织人然后你被拉到不管是一个 QQ 群里然后给大家分发海外的网站的链接然后说你就去奔着这个去翻你就发完了翻也就也就发完了跟你没什么关系真的毫无关系就觉得自己做了白工所以后来就不怎么参与

这些都是无偿的对吧对基本上应该就是无偿翻译团应该就是无偿的对他能给你积分点亮积分都不会给你了然后我觉得后来就是我前面介绍的时候提到我说竞选过版主首先这应该是一个 NBA 球队的专区的版主但是我现在其实真的记不清当时是我这是在开拓者区还是在森英郎区了大家也可以看见这是我的球队的跟随发生了一些变化

因为我的朋友可能当时已经是版主了然后就是一个区大概有好几个版主然后他可能想当时应该空出来一个位置然后让我去参与竞选我那个时候就搞不清搞不清规矩吧或者那个时候反正我觉得整个过程对我来说还是挺奇怪的就是

打那之后就在区里就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嘲笑我这个人或者抹黑我这个人的帖子就很荒谬因为我觉得绝大多数时候我其实是一个只专注于回帖的小透明就是可能偶尔就专注于在翻译区认认真真做翻译

就是这些其他人吹水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突然有一天抹黑你抹黑什么呀就是说这个 ID 多傻逼然后什么编造这编造那我现在已经记不起来了到底我说我编造啥但是就是很纳闷你知道吧我就搞不懂这到底咋回事我就直接在帖子里回说你这到底什么意思啊

然后我的那个朋友后来就觉得可能如果我每一个这样的事被挑起来的事我都这样去处理的话就不太能做版主因为版主可能一天到晚就疯狂被喷被攻击也可能是确实是这样因为当年虎夫可能大家就以调侃版主为乐

所以他后来就算了就是然后那个时候我应该也学业比较忙碌我也就不想管这摊子事了我就没没有再追下去了但是这个事没有影响我刷虎扑的强度他的革新的这个价值就是跟比赛跟数据这些方面确实没有很好的替代有一段时间你觉得就是就董秋弟什么还没有出来之前包括直播吧直播吧以前就是一个

它的页面长得跟好 123 差不多然后就是每一个页面进去这是某某比赛直播某某比赛直播没了没有什么社区什么东西直播吧原来就是一个悼念平台然后董雄弟是在 14 年世界杯之后才开始正式有声量的所以在 14 年之前同类的论坛里基本上没有能跟虎扑产生实际竞争的是的所以说就是这里有一个很强的惯性让我继续把它用下去

一直用到现在了我觉得你这种版主这个事还挺挺有意思的就是当你进入互联网某个区域的权利核心之后就会受到一些攻击

是的我做一个涉世未深的中学生就是完全不知道这到底意味着什么不过刚才华伦说翻译团是完全的就是志愿的然后也没钱的我还有点意外是没有但其实翻译团就和字幕组没什么区别是的就是这样这个我印象其实蛮深的有一段时间其实就是看翻译团的和就是我开头时候讲到的那些美国节其实就是 reddit 上面各个区的

评论因为那些我会觉得比较有意思就像刚才华伦讲的就是早期的时候其实虎扑自己的这个每个组队的社区或者是哪个运动的社区的那个梗的密度啊还有就是一些讨论的有意思的深度其实大多数的区不怎么样我觉得讨论不出什么东西都是情绪为主的东西

所以看翻译团的东西蛮有意思的我觉得那个时候你在虎扑刷的时候你都会觉得他如果就是发那种楼主真棒就是真好然后或者是这球太太差了你都会觉得这人不行就这用户不行他不给你来一段分析不是引用一些啥这场比赛这个三四三的阵型啊我从多少多少分钟开始他完成这个转变然后换谁谁谁这个效果不好然后一遍遍就像后来的那种战术分析一样所以那个那个氛围是很明显嗯

我觉得都不仅是深度讨论了就是当你这个规模扩大了之后首先是不可能有深度讨论就是规模和讨论的深度和质量肯定是成反比的而且现在进入了就是图文都不用期待了大多数都是视频的或者说是很短的微博这种形式的内容了看文章都更少了

对就单说虎扑内部的话它的贴子机制也发生过变化就比如说亮的机制或者是点赞跟点踩因为我觉得这个跟可能后面当然会聊到虎扑后来调性的变化但我觉得跟这一点是相关的就是以亮的机制为例就是虎扑官方有一个管理上的案例就是在最高站贴子的管理上有过一阵一段时间然后最高站贴子被刷到最亮之后它会变成一个广告

或者变成一个黄网广告或者是什么其他的什么小链接什么澳门赌场之类的就是它一开始是一个很正经的什么科比四氧化三铁然后这场一个个这也正经什么四氧化三铁四个货氧化成三个打铁对然后你再过五个小时它就变成了一个什么澳门普京赌场邀请你对

就刚刚说小老师说翻译团那个点我就补充一点就是你像现在其实我觉得你的首页你的 PC 端你进去它就是给你导到各个社区你不管是 NBA 篮球的什么十乎乎话题区还是各个区但基本上是以分区为主的

最早的时候在 PC 端这个页面出来的时候翻译团的文章至少占了一半的篇幅翻译团是疏忽在上面下面就是翻译团然后一篇一篇一篇一篇文章然后他们的打开量跟阅读量是非常高的是有很多讨论但是后来就很明显就这个趋势就没有了然后眼看着就是大家后来就不关注翻译团了也差不多在同一时期后来虎扑就走上了另一条路哦

我个人的猜测作为用户的猜测只能是可能早期虎扑的核心创始人们更倾向于接受这种高质量的翻译的内容然后觉得这是对于当时的篮球社区最核心的价值但可能后来公司化运作之后发现还是大家水贴热度更高

就是原来是一个非常中心化或者叫编辑向的呈现形式其实翻译团相当于一个编辑嘛就他把这些他们认为高质量的内容放在非常前端但后来可能发现大家还是吵架容易流量多小宇宙首页推荐三期节目对后来可能把算法或者其他东西加进来对于一个公司来讲能更呈现流量的方式就渐渐的把翻译团这种形式给淡化掉了我这本猜测啊

OK 那刚才

刚才我们算是回忆了一下就是虎扑在一个篮球社区早期的让人印象深刻的过往吧那接下来我可以简述一下就是虎扑从一个篮球社区渐渐变到现在所谓直篮社区的一个变化的大事迹其实也包含了之前两位说过的一些时间节点就是 2004 年当时虎扑的创始人成豪创立了 Hoop China 也就是最早期的虎扑 05 年的时候是虎扑篮球翻译团成立

06 年的时候虎扑的当时一个板块叫休闲区出现了一个部分叫甘比亚大陆也就是步行街的前身然后 07 年的时候虎扑开始公司化运作 08 年的时候从虎扑篮球更名叫做虎扑体育就相当于他把其他的各种运动项目都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然后 12 年的时候出了手机端我可能就是刚出手机端的时候就开始使用了这个时候他算是变成了一个更广泛的体育社区

然后在 2016 年对现在来回忆的话应该是一个更大的标志性的时间点就是第一届虎扑女神大赛然后 17 年虎扑体育更名为虎扑它已经把体育这个标签放在了更往后的位置然后甘比亚大陆也正式更名为步行街其实步行街这个名字确立好像是在 17 年才确立的

然后 18 年的时候出现了现在也是被很多人回忆的一个事件就是我们之前好像是没有解释 JLS 到底是什么对 JLS 就是 JL 是家人 JLS 就是家人们

对反正刚才说到 18 年 18 年最大的事件就是 JLS 大战吴亦凡粉丝对甚至虎扑官方在回顾公司历史的时候都把它作为一个破圈的标志性节点但同时也是 18 年虎扑上线了

现在他们最核心的一个功能就是评分最早他是给一场比赛之后的球员进行球员的赛后评分比如说詹姆斯这场比赛你觉得发挥怎么样然后给他一个打分但现在已经变成了影视剧啊以及像我之前举例的最近看到的给所有猪评分就是万物借客评分的一个状态这应该算是虎扑作为一个社区或者应用到现在整个变化的一个过程

我认为最核心的两个功能上的改变就是一个步行街确立一个是评分系统诞生先说按时间顺序说吧第一个破圈时间点可能就是女神大赛 16 年女神大赛当时你们还有印象吗

我是有印象的我的印象就是来自于为什么突然推了这么个玩意出来就是很无语你知道吧说实话我觉得这个东西在我的那个时候的印象里一直觉得这是一个百度贴吧的东西这不应该是一个虎扑的东西虎扑是一个体育论坛我一直到现在还这么认为

那您属于原教职是吧关于虎扑就是以前我觉得他可能也是一个男性比例用户是高的但是没有后来那么明显而且没有这个标签然后这个差别就比如说我举个例子就是他还在 Hook China 时期的那个 PC 端的页面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见过他以前会在页面两侧有那种滚动的小黄图广告像什么美女裸聊啊什么这样的东西但是他有的有的

甚至原来在他文字直播期间中场休息的时候也会发所谓的福利图之类的但是我那个时候觉得他并不是什么多特殊因为新浪也发或者谁谁都发就家家你遇到蒙混网站其实很多都有搜狐可能也有就是你往下拉都有一个区是这种什么什么美女图啊什么的然后虎扑也是他大概有一些什么花边图一般其实是那种啦啦队图或者什么球星伴侣什么什么这种

有一次我印象里应该是我小的时候就是我当时年少未知的时候第一次看黄片的时候有一次看黄片的时候被我家人抓到了被我妈抓到了看到这个电脑上有觉得这是怎么回事然后我就开始各种谎称的时候说这个是虎扑这个网站边上的这个页面因为可能那个时候正好开着虎扑我就把这个事甩锅给虎扑我就说就是你看有这些

边上的这些闪过来的没评广告就是他问题导致我妈那段时间一直觉得虎夫是一个色情网站然后觉得这网站不行你一定不能碰它但是没想到啊今天就滑了对虎夫的感情还有这个

跟着可能觉得欠了他一点但没有就是说那个时候的虎扑其实真的没有这种没有这种官方设计的主导的因为那个时候的虎扑我觉得还是有一种很强的自组织的感觉就是各个区包括翻译团都是由这些就是业余用户推动跟组织的就是他的运营这个也可能涉及到你说的像他确实没有金钱激励也是这个的另一面但是就是

你觉得他们不应该有这些设计出来的这种什么贴子内的比赛就觉得有点奇怪因为可能我一直上虎湖的时候我真心实意的觉得就是这个贴子如果底下全部都是这种这场比赛的各种各种细节的讨论这个是我想看的这些我觉得对我来说是噪音所以我对他与其说有什么感情我主要是觉得他是个噪音他有点占用不应该占用的带宽占用的带宽还挺大的对所以后来就越搞越大越搞

越搞越大我就觉得有点无语了因为到后来对我来说一个很强的冲击感就是女生开始关注虎扑了然后女生关注虎扑的时候是把它当一个反面点心来看这个事就变得很奇怪以前在我说我中小学的时候我就刷虎扑的时候女生是不关注这个网站的根本不知道有这个网站

就是不只是女生不知道这个社会的绝大多数女性都不知道如果他不刷体育类内容的话他如果是一个女性的体育迷有不少其实那个时候也活跃的他早期的时候是没有人关心这种你是什么性别这种可能当然就是那些色图啊什么的可能对于小的时候我来说我不太能理解他的这个在性别意识方面这层的意义但是就是

就是那个时候他的这氛围是不强的所以当 16 年出了这个事然后到后来他越来越被当做这种讨论典型什么直男典型的时候我就觉得非常的无语非常的纳闷就是嗯

但是你又眼看着虎扑就是官方自己主导着把它一遍遍走向降低体育内容浓度跟各种各样别的越来越白色贴吧化的这个趋势去走那也就没有什么办法但是这个过程经历过他还是觉得对挺无语的好在是他没有把这些专区什么的一鼓脑全砍了他还是有这个体育属性对

我觉得刚才华伦讲的有一个点就是其实我开头的时候最想讲的就是虎扑变成这样一个从体育社区变成直男社区这个转型感受最深的就是这是社区不叫社区了就是这个公司这个运营方主动的推动的为之就他当然有一定的这个内生的这个驱动力比如说确实是在步行街大家讨论这种帖子的这个数量是很多的等等的

但是我觉得官方的主动的推动在这个当中的作用

不亚于这个内深的这个动力想到一个很小的例子就是现在你点开一个火铺的帖子然后发评论弹出来的那个就是页面里面会看到一排系统推荐的表情包就这一些表情包都不是那种基础款的就是各个平台基础款的笑啊哭啊而是当时火铺最流行的各种各样调侃性的表情比如说那种就是各种 doggy 的那个

喝可乐啊什么戴帽子啊过去嘛还有战鹰的表情还有比如说有很多詹姆斯的表情就这种类型的他引导你就是用站里边大家现在用的最多的那种带有调侃的消解的这种意味的这种表情包来发各种的回复然后这些事情的一个很重要的由头就是我觉得像就是他把女神大帅自己官方来搞

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动作因为比如说过去的话我记得有一点点印象应该是最早的时候是步行界有一些自发的搞类似于这样的然后官方就把它主动来搞的了当然我也不是装清高就是投几届的时候我真的是没有怎么关注但后来因为我自己喜欢日本的一个女团然后就是有一些成员会被选进去那我就很主动的我还去投过票后来发觉他们也没什么审美后来我就放弃了

我觉得这里有个很明显的差别是他早几年的女神大赛或者是更早的时候没有官方参与的所谓的女神大赛是他讨论的其实是一些非常业余的女神就不是后来这些专业演员你是赵雅芝还是你是谁是谁都是就虎扑上的那种女用户她很明显是真人然后就是会有一堆人追最早的时候推的女神都是这种原生的平台原生的到后来突然有一天他就哎

你也可以点评什么张柏芝了你也可以点评后来什么战鹰了就是他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主动炒作的过程还有一个我印象比较深的主动的一个点就是陈航自己在哪个次演讲的时候有一个流传很著名的话就是我们发觉用户的洞察就是男生还是喜欢跟男生在一起是不是这样一句话我不记得这个是调侃还是真的对他这句话很著名那个我觉得也是一个挺标志的就是

确实官方会明显的朝着就是往直男社区这个方向去而我觉得他这个往这个方向去主动推也不是什么就是价值观或者是对这个产品本身的定义啊等等的纯粹是因为这样流量比较高

就是他做的一切的这个就是在运营上面的或者是不管是内容运营还是产品设计上的这个改动变动都是往这个流量比较高比较容易挑口水就放上去的比如说我最近刚刚看到一个他的标题叫做国外媒体冒号东汽旗长期持球已经对胡人队和詹姆斯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嗯

他特别喜欢用什么美媒就是美国媒体或者美国记者然后你点开了一番发现这个推特就这种东西然后讲的永远就是那几个球星就过去是有科比和詹姆斯对吧

现在不就是库里然后再加上火箭啊等等这些人对他把这些镜子瞄准在这些球星身上以前其实这个趋势没有后来那么明显以前就是你就做各种讨论就好了但是后来就是很明显的你就要围攻这些球星只有只有这些才有流量其他就是没有流量要么你就退回自己的专区去好了包括我觉得就是比如现在他会把王楚清的放在所有的帖子开头和当时

大战吴亦凡我觉得本质上是一回事情是的虽然当时哲亚大战吴亦凡还是一个有点自发的然后就比如像有点像贴吧互相攻打一样的那种概念的事情但是自那个以后就是比如说后来对于蔡徐坤的这个社区的态度等等也好那个就很明显带有官方的东西就是没什么事情的就会突然发起他的新闻这跟现在就是没什么事情的就发点王属清的新闻我觉得没有本质区别

我非常清楚对于他的用户而言他的外部敌人是什么对讲到这个的话就是我也还有一个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就是他的这个外部的形象就别人怎么看待的就我记得至少早期的时候在谈论到这个比如说女神大赛的时候媒体的对他的报道还是那种就是好奇看热闹

比较类似于豆瓣小组对豆瓣小组的那种态度就是豆瓣还有这种小组他们在讨论些什么这两年之后尤其是性别的话题变成很多人关注的焦点之后完全就变成站队的东西了我觉得是有这个变化去世的是的

可能这五年都已经是这样了而且我那个时候就是看见很多什么媒体把虎扑当例子跟豆瓣分析的时候我是觉得很好笑的因为我觉得主要是因为对不起我一会要把这俩相提并论了对就是我是觉得就是虎扑何德何能就是这是个很小的战就是豆瓣是个大战就至少在我那个时候眼光看起来虽然豆瓣你比如说跟别的网站比也不是多大的战但是比虎扑大多了虎扑是一帮撩球的人啊

但现在的话你就可能也说不好从数据来看现在虎扑比豆瓣大的对这是现在就是十年前你就刚开始搞这个时候我觉得这根本就不是一个体量的网站这有啥好比的就是就对于我当时觉得虎扑非常字不量力嗯

你要说的话这确实对他来说是一个正向的回应就是我往这个方向推然后确实我的用户基数也就是变大了当然我觉得有可能是他这个用户数量的变大主要还是注册用户和月活用户我觉得他的日活用户到现在好多好多年没有突破了就是个几百万的一个水平从时间节点上其实我想把上一部分本来放在最后说的但是我刚突然发现

虎扑第一次尝试 IPO 是 2016 年然后第一届女神大赛也是 2016 年我不确定之间有没有关系我说是不是如果他想要寻求更大市场认可的时候他也会有一个用户体量增长的需求

会引进更多的比较刺激性的机制像女神大赛就是一个非常代表性的以及后来对无论是大战吴亦凡还是大战蔡旭坤的粉丝我觉得是有相关性的因为从这种垂直社区的角度来说他要吸引投资的话他的核心的这个指标还是他的用户数量和规模吧

不管是什么活所以他肯定是往这个方向去的但是比较我觉得比较矛盾或者讽刺就是你这个规模增长了对于虎扑来说并不明显的改变收入的结构就比如说他的如果你说广告的话他的核心广告还是体育用品

还是那几家体育品牌所以导致比如说 20 年那个时候出了新疆棉的事情之后就是他自己的广告社会就是大增等于他扩了那么多比如说范的男性的兴趣社区那些兴趣社区是没什么广告的我觉得那些社区都自始至终没有改变就是他们是这些体育社区的附庸或者是一个辅助社区就是分出来的他们的活跃度完全没有办法真的跟日常的这些专区去比较

然后我觉得这个也跟就是可能他这个定位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包括日活用户没有突破是连在一起的就是虎扑到现在还是没有实际上完全摆脱自己是一个体育网站的这个属性或者体育软件但是如果你是一个体育内容的这个专注的垂累的不管你是平台还是服务

你就就是这么多用户这个我相信大家都做体育内容你们都心有你们都理解这个逻辑就是他他不国内没什么人喜欢体育他的他的圈层就这么大或者你需要真的就我觉得虎扑的这种稳定用户的这个对于体育的热情是可以跟比如说你是什么美国还是澳洲这些国家的

日常就要讨论他的那个热情是是够的是可以比较的甚至我觉得这点对我的影响也是就是我到美国去我去留学的时候我觉得没有一个类虎扑式的软件或者你你可能得用 reddit 但他 reddit 不是一个网站他也不是一个纯粹体育网站就是虎扑是个非常独特的反而不好替代的这么一个软件而且同时他又是一个中文的软件但是你说就是

以虎扑上这些人对于体育的热爱度来说其实已经排挤走了中国社会相当多的普通的其他网民可能他们在这个阶段用直呼以前用校内人然后用百度贴吧但是他其实对体育没什么兴趣所以你只要聊体育他就走了那到现在可能虎扑都没法真的解决这件事

我现在来看的话虎扑是不是唯一的一个能被大家称为男性社区的社区其他还有这么标签明显的吗我觉得好像没有什么印象

有些游戏社区还可以算算吧 OK 那可能虎扑更树大招风一些因为他自己贴了这个标签其他社区我觉得没有谁闲得蛋疼的说我认为我是一个男性社区这我觉得没有因为我是今年看到忘了是今年还是去年虎扑成立 20 周年的他们那个纪念活动上就是虎扑的现任 CEO 他对于虎扑的一个定位是这么说的虎

虎扑就是一个能够覆盖男性感兴趣话题的社区是直男的乌托邦之前 20 年如此之后也会如此对目前他的定位就是这样的我觉得这不是一定的路因为你比如说同体育项目内那董球迪是在虎扑的眼前长起来的就是你也不虎扑不是没有足球区有些虎扑的足球区我觉得自始至终可能一直比董球迪的足球区那个时候的水平要高多了后来是你整个虎扑社区的体育浓度下来了

然后有一些人就看不惯你你可以在眼皮底下让一个懂球地这样的软件成长起来足球的用户的人数其实也是有它存在的但是自始至终到今天虎扑的篮球区的热度应该还是比足球区要多多了所以这个是一个很明显的你依然有别的路可以走但你没走说到这了我们就顺带聊聊虎扑跟其他的体育社区的竞争主要就是两个直播吧 懂球地

其实我是感觉董球帝能成长起来是利用了

就是给所谓的直男体育爱好者中制造了一定的对立就是原来我刚开始逛董球地的时候经常能看到一个讨论就是董球地的用户主要是足球他们会很质疑为什么大家普遍觉得打篮球的男生长得帅其实足球才是第一运动之类的就这样的讨论这是早期董球地非常精彩的一个讨论

经常能看到讨论我觉得董球弟是借助这样的制造分裂从虎扑中挖走了我不确定挖走合不合适反正成功拿到了更多足球爱好者的你说这点我其实就是很好奇这中间有一个时间点他们能不能就是有形成这个关联就是说

虎扑是什么时候把狗孩彻底变成虎扑足球的就是到后来就没有狗孩这个概念了这个时间点是哪一年跟董球帝是哪一年开始的他们俩之间有没有这样一个关联先后的关系因为这个是一个就是老虎扑用户很熟悉的口号叫做反虎复狗嘛就是就像反黄腹卢一样对上海人来说的反黄腹卢一样反虎复狗就是我拒绝虎扑足球我还是狗孩这个网站

那这个情绪是很明显的就是你到今天的虎扑足球区上都有人很明显时不时会冒出来说这个还是一个篮球网站就是你足球算什么那这个情绪是确实是可以被捕捉到的但是我是不知道就是说他跟董球帝之间是不是有这个先后的关系那董球帝就抓住了这个情绪成长起来了嗯

但我觉得就是董球帝他一直没有打动我的心的关键是一方面是琥珀足球存在另一方面是我知道董球帝早期大量的文章都是就是各种抄各种搬运啊就是是而且是同一时期他一边在说你懂球吗你就用董球帝一

一直在打这硬核招牌然后我知道的很多写手都在吐槽董球弟直接拿你的文章走然后根本不管虽然我前面说了琥珀也没有给翻译团这些人给过多少钱但是就是人家是原生的董球弟他是一个后来者然后他也没有花钱他就这样直接拿导致那段时间我就对于打开这个软件都没有什么兴趣我就觉得我有种道德对他的审判然后直到现在就

这个审判都持续着就是没有感觉他的这种碾压性的优势到了那么大的程度刚才你说的对于董球帝的道德审判其实我也一直存在足球球迷里有过一阵是大家抵制董球帝的风潮不止一次其实可能至少两次就都会跳到虎扑或者跳到当时的四克足球去

因为董雄弟一直在这里面确实是臭名昭著的各种搬运不经同意然后也不标注来源这种事情特别多而且我记得应该是 17 年左右还是 18 年当时董雄弟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就是全球独家事件

标题就是董球帝全球独家切尔西德好像某个球员要转会到哪就是当时觉得非常的匪夷所思一个切尔西德球员转会为什么你董球帝自称自己拿到了全球独家因为确实他第一个报道的然后还非常言之凿凿的说了很多一定是真的的承诺结果最后他打脸了就是他报道的这个全球独家没有发生就是非常的搞笑对就是在很长时间内董球帝就是一个

非常浮夸的平台就在足球里面但确实他的产品体验对大家来说相对友好所以到后来可能虽然我们很多用户心里对于他的这些历史依然非常的念念不忘但是也很难不用他吧没事你不用为自己做辩解虎扑直男的名声已经这样了每一个体育论坛的名声看起来都不是多好是的

因为之前我们也说嘛提到豆瓣了就是我是真心觉得虎扑是另一个世界的豆瓣但首先它有很多相似点啊就是它们都在各自的用户圈层内有着顶级的影响力和顶级的情绪价值就比如刚才我们提到的虎扑 08 年那个神帖就是讲自己心路历程的那些就是豆瓣也说自己是它的用户的精神角落嘛其实虎扑没有这么说但我感觉

虎扑西游用的用词是直男的乌托邦但是某种程度上也有点精神角落的意思所以我觉得他们的定位是对于不同圈层是类似的而且他们都拥有超乎自己平台体量的影响力其实他们的用户量都没有达到特别高的高度但是确实在舆论上都有非常强大的标签而且到目前为止两边最核心的功能之一都是评分

当然豆瓣的评分发展的更早虎扑发展的更晚但虎扑现在确实也把评分放在一个非常靠前的位置当然这两边对于评分的呈现就完全不一样吧我觉得蛮有道理的说到评分我可以说一个观察就是他们俩的评分对我那种我不知道叫什么图就是上面是五星四星三星两星一星然后右边有那个条形图

虎扑所有的这种评分的形状都是五星一星最多打二三四星的人很少就是哪怕它是一个

综合评分七点几的一个无论是人也好还是影视剧也好就取决于他五星多还是一星多就是打二三四星的人一般加起来不到 10%但是如果你观察豆瓣的这个评分图的话三星四星的人是极其多的之前对比了好多比如说七点几分的一个评分豆瓣都会集中在三四星然后它是一个比较均匀的正态分布但虎扑所有的评分都是一星五星

然后虎扑的 9.9 分泛滥各种 9.9 分然后 2 分 3 分也非常泛滥所以我后来联想到我觉得虎扑有一个经典的发帖句式叫做不吹不黑谁谁谁是什么水平但是我看这评分就想到大家没有不吹不黑每个人都在吹都在黑大家不是吹就是黑好像你说的挺好的这个就是扯到你如果说是 15 年前打开虎扑不吹不黑有可能大家真的不吹不黑但是后来就没了

甚至于我今天还看了那个好东西在虎扑的评分就是好像 4.7 还是多少来着比我想象的高啊都说好东西是虎扑严选一看到虎扑的分很低就知道 OK 他要好看了这不算低最低的是那个热辣滚烫

热拉滚烫多低反正是二开头的 OK 就我看即使是好东西我今天看了一下它的评分分布应该是打一星的人 62%然后二三四星加起来 9%然后打五星的人大概 26%27%也是一个非常两极分化的状态也就是说换一个角度解释的话也是有接近三成的虎扑用户给好东西打了五星好评虎扑用户不是铁板一块

我真没有想到你会从这个角度切入因为我完全不尊重虎扑的什么电影打分机制我觉得都是虎扑还有人给电影打分有呀你可以不尊重但是它是一个很好的人类观察素材嗯这么说也是吧但是我一直觉得这个事就像你不会到买票网站上去看它的就是对这个片子的偏打分一样就是我觉得虎扑的那个电影打分在我看来跟他们差不多就是

也许很容易被机器给引导或者是刷掉所以我就完全不会尊重这个打分

我觉得你有点低估他们对于打分的功能的设计我还是在他 20 周年采访里看到应该是他们 CEO 说的如今的虎扑平分更多是体现情绪对于虎扑平分的设想是能够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比如说能在餐饮影视等一定领域起到指引和参考功能他还专门提到了餐饮他提到了餐饮我觉得我很意外这是个很好的点

这是个很好的点但我觉得他属于是讲故事他没办法从情绪掌握一层功能的 OK

对我其实想说一个关于豆瓣跟虎扑的我那个时候觉得他跟豆瓣比完全字不量力我还是觉得就是这两个放在一起在我看来怎么看都很奇怪就在我看来他们俩始终是一个是书跟电影跟电视剧的打分的平台而不只是打分平台应该说是信息整理平台和一个体育平台

就是在我这看来这两个定位都跟性别没有什么关系然后琥珀这个也就罢了就是可能官方主动推的但是豆瓣我打心里就觉得豆瓣女这个标签就很奇怪就是豆瓣从一开始就没有那么强的女性向的标签因为我觉得最近有一个非常鲜明的例子就是过去这几个月再见爱人 4 非常火再见爱人 4 里面的重要参与者刘吉手早期微博网红但是

但是在微博之前他跟现在的风哥就是王命天涯还在做公司的时候他们都是在豆瓣企的家就是这个风群然后这个什么怎么给人评分他们所代表的价值观肯定不是现在大家想到豆瓣用户给他贴上的那个标签

但是他们可能十几年前就是在豆瓣企业的家就是抱团了但是这可能一方面说明就是豆瓣从那个时候开始就跟大家想象的很不一样另一点是可能外界怎么看豆瓣的这个标签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因为豆瓣这个平台自己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创始人可能基本上也不管了我估计创始人对豆瓣的这个关心程度远低于陈航对虎扑的关心程度或者说能够发生的影响力吧所以这个是相当不一样的两个平台他们被放在这儿对比对我来说是一个很不幸的事情就是莫名其妙

我觉得你们说的都挺对的呀就是从那个产品或者现在这个尤其是影响力那个层面我觉得确实是有倒不是说豆瓣是女性的只是说就是他们都被贴上了一种标签就是这个社群里面在讲什么会被拿来作为一个就是典型的案例再加工再生产但是确实放在一起比的话对两个

尤其是我们这种已经在这个两台两个平台上面都已经是边缘的这个老用户来说就是反正是天空带的呗我觉得这两个都是存在的这个跟 b 站也差不多吧嗯我我猜想他们两边现在的核心用户都不太看得起对方对

对因为就是你可能跟虎扑步行街的对比就是豆瓣的小组就是一些特定的小组有些小组的文化已经完全出圈了然后从这点上也是我认为虎扑还是没有豆瓣这么丰富的作为一个这个意象上来说还是不太能够跟豆瓣比较因为豆瓣的话单个一个小组拿出来都可以当做一个社会文化的标签而虎扑就是只有步行街没有别的了你谁关心媒体他们不会引用什么虎扑历史区发了什么东西的

这就虎不能拿得出手的就是一个步行街能够被放到这个标签世界里面大家疯狂扫射那豆瓣就不一样它引起的争议性可能跟步行街有点像

然后我觉得还有一点我觉得可能从机制上说我觉得可以比较豆瓣跟虎扑的一个差异是就是我觉得虎扑就像我刚刚说到今天为止哪怕他努力了快 10 年了他的这个去体育化的这个标签其实没有那么成功就是他的核心用户还是体育用户他可能自己会口口声声说自己的核心用户是男用户但是其实还是体育用户那豆瓣的话也许是类似的就是豆瓣可能他的核心用户也是使用这个输引

那个标签是整理信息或查阅的这个人群但是这个人群一就是没有体育限定的这么死就说实话你是体育迷也好你是军事迷也好你是什么玩针线的就是你就是这个二次元狂热粉丝你都用豆瓣因为你用一个非常基础的功能

具体来说我觉得从平台机制上的差别就是说我觉得虎扑的流量很多时候它的流量高峰都是跟着赛事走的就是当然亦非你自己作为体育记者你肯定清楚就是大赛年啊什么的它有一个稳定的周期只有这些赛事来的时候你才是一个热度高甚至是一个你商业价值高的时候对于对于这些记者来说到这些年的时候就会有多的商单出现了那

豆瓣不是这样的我觉得什么奥斯卡的颁奖对于豆瓣不会造成那么大的流量的冲击的效果不太可能所以这点上就是他跟虎扑是相当不一样的可能这个以这些论述都已经暴露了就我自己作为一个在豆瓣跟虎扑都非常稳定出现的用户但我必须承认我刷虎扑的时间远远远远远大于豆瓣

我身上这个体育名属性还是太重了对但我自己在豆瓣上还会做这种体育项的书籍跟影视的整理还是

我感觉在豆瓣上这种整理还是比较少的就是也有但是就是他们那种整理一般都是比如说豆猎书单中间整理这种以对尾方式的讨论或者以什么球星就是他那种标签你就觉得你如果把这个标签搬到什么人人网上什么 80 张你不可错过的 NBA 相片也是差不多就是这类似这种标题吧就就是也就到这了就这么一个水平的整理

那我会做比较认真的就是我觉得一些豆瓣很多你看到别的专业的学科资料上的就是某某某某方向的文献的

的列表我做一个关于这种体育类的整理对但是我觉得这种用户在豆瓣比较少见豆瓣有很多人也看体育但是很装逼可能文艺青年又看体育很容易装体育了怎么说呢虎夫的话就是另一种了他可能比大家比较的不是装逼大家比较的是

我不知道装逼的方向不一样虎扑装逼的方向是说自己硬核就是讲战术之类的然后豆瓣的装逼是这种现在已经少了他如果是这样也就好了虎扑现在那可能就是你比要什么谁带大金链子谁有多少双 AJ 这是我的刻板印象疯狂扫射 OK 那我们聊一下虎扑作为一个公司呗

公司真的就是因为这边有个核心的问题就是他孵化出过一些能够赚钱的业务尤其是德务嘛主要就是德务但是从公司的性质上面来说已经跟他没有关系了

从公司的结构上面来说的话他跟创始人或者是主要投资者肯定是相关的但是和虎扑德务已经不是一个公司了只能说最早的时候是从那边孵化出来的然后他还孵化过一些别的类似于这种跟电商这种相关的他能够赚钱的一些业务其实都从虎扑当中全都剥离出去了虎扑现在的话单纯就是一个内容社区从内容社区的话他自己能做的事情并不多

也只能靠广告嗯对可能像我刚才说他说点评那个你觉得这是一种已经做不出什么了来来讲的一种故事对吗啊对啊对啊就是他那个什么什么延伸到什么什么什么的纯粹是故事但是凭借着这个然后增加了日活我觉得肯定是做到了不然他不可能就是所谓的顺势啊我也把这个现在作为整个 APP 的一个最主要的一个卖点和功能的

嗯就肯定是这个发现最能引来流量吧数据上最好看吧但我觉得这个也属于是一种就选择了一条道路因为评分是它会使得信息的量减少因为评分只有一个点击的东西然后而且虎扑的评分不像就是比如说豆瓣或者什么的它带有什么短评长评啊这种还会你还有很多内容留存下来它主要就是一个评分加一句话的点评就是一些回复啊什么那个信息量是很少的

反正如果你选择了这条路的话就是你以后这个网站上的信息量就会越来越少情绪量会越来越多反正虎扑确实是一个孵化型的公司吧可以补充一点就是今年年初刚爆出迅雷要收购虎扑的时候大家会讨论价格说这次只卖了 5 亿而 19 年字节投资虎扑那次当时虎扑的估值应该是 77 亿左右

大家会说缩水了这应该是特别多的倍数我就不算了但其实有一个前提是当时虎扑的很多这些业务还没有剥离出去现在已经剥离的几乎非常干净了现在只剩下一个社区为主的这样一个形态所以骨质减弱也是合理的

我觉得我想点一个就是我没有办法从这种商业角度上做一个比较专业的分析但是我想到了一个很好的比喻或者一个贯穿的线索就是我自己就是我其实说实话真心实意从来没有给虎扑花过一分钱就是虎扑的各种业务真的是在我这一分钱应该都没有收到过当然了我给他翻过帖子什么他也没给过我钱咱们俩两清但是就是说从商业化的角度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也预示着就是

这有很多种因素我一直在想这件事因为其实我在豆瓣的时间没那么长但是我在豆瓣是花过钱买过豆瓣的周边有一些我觉得确实很好看的周边然后豆瓣出的确实它风格让人觉得可以买但是在虎扑我都忘记了虎扑中间有没有出过周边这类的消费品了反正它从来没有给过我能够消费的欲望

可能他一上来就希望我去消费什么 AJ 但是我就不是这样的消费者那我真的就花不出去那个钱那如果说拔高一点讲那我就在想这是不是两个平台你一开始追求的这种文化属性上你比如说虎扑就像刚刚前面最开始我们说甘比亚大陆说所谓不迎接精神的那个帖子就他那个帖子里面就是

一开始就是一个奠定了这种什么吃苦我不是说吃苦耐劳但是就是这种吃苦精神的帖子活着我觉得活着是啊就是这个跟消费其实没什么关系这个是个相当不鼓励消费的一种精神就是你怎么赖活着恨不得可能对应的是你这个用户每天也许认为五块也是活着十块也能掰开三份用

这个跟商业化都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豆瓣就从一开始就不是这样的当然我也不是说豆瓣商业化做的多好但是你比如说你刚刚说虎扑那个评分的机制他还在讲一个也许有朝一日可以去碰瓷大众点评这种评分的这种梦想还是把什么餐饮挂上来那人家是很纯粹的就是你就是评分你就是餐饮

但是虎扑的话我觉得中间的这些链条从来没有明白到让我在这十多年里给他掏过一分钱对所以这就是从我个人的视角看到底是我这种用户出了问题还是他自己的这些链条有问题我不知道我觉得有可能但我是不愿意为虎扑来做什么自己的反思的好呀那我们就最后一个问题吧就跟这期标题一样你给虎扑打几分

刚才我是说火屋上面都是五星和一星嘛那我就带来一点豆瓣的风气打一个三星就我感觉他现在的样子就跟他所处的这个环境的样子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吧就也不能更多了

我接着小老师讲吧我是用虎扑的打分制 10 分我给他 7 分我觉得他对我来说在体育的这些功能上是不可替代的但是他的问题也太多了多到你现在虎扑出这种周边如果是 JRS 我绝对不敢穿他的衣服出门我觉得我会失去很多女性朋友那这分就上不去了我也用十分制我打五分吧

虽然我用它应该也用了十几年但是当同行里有另外一个在产品设计上更好的对手出现的时候我觉得我很快就抛弃了它而且在现在它如此注重情绪然后已经缺少原来的在体育内容上的追求的时候对我也很难对它将来做出什么更高的期待对所以对我来说是五分

OK 我们才平分金云霞他及格了 OK 那我们这期就录到这然后感谢感谢萧老师和华伦来一块参加这期节目那大家如果对于虎扑有什么回忆或者现在对他一些看法也可以在评论区里留言我们可以一起来讨论那我们这期就到这拜拜

最后再提醒一下,如果你想参加 4 月 5 号晚上北京的线下活动,可以抓紧扫描 Shownotes 海报上的二维码报名,如果确实已经报满了的话,其实也欢迎大家来玩,只不过只有报名成功才能参加现场的抽奖,区别就仅此而已。那这期就到这儿,我们下期节目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