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93 从家长的虐待,聊聊“卷体育”的阴暗一面

Vol.93 从家长的虐待,聊聊“卷体育”的阴暗一面

2024/10/29
logo of podcast 鹰眼时间 - 体育运动播客

鹰眼时间 - 体育运动播客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刘易非
管牧
Topics
管牧老师在节目中详细描述了近年来滑板运动中出现的家长殴打孩子的现象,并指出这并非个例,在不同地区和机构都存在类似情况。他认为,滑板入奥后,家长对滑板的功利化追求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出现,许多家长将滑板视为孩子升学的捷径,并通过高强度训练甚至暴力手段来逼迫孩子取得好成绩。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可逆的负面影响。管牧老师还分析了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包括家长自身的不自信、对孩子未来的焦虑以及社交媒体的攀比心理等。他呼吁社会关注这一问题,并建议从法律层面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同时呼吁家长和教练能够更加理性地对待体育训练,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而不是强迫他们进行高强度训练。 刘易非主播与管牧老师共同探讨了“卷体育”现象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她指出,滑板入奥后,其叛逆的形象被打破,成为家长“卷体育”的新赛道,这与滑板运动的本质相悖。她还谈到了奥运会是否应该设立最低参赛年龄限制的问题,认为这可以有效保护年轻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刘易非主播也表达了对中国运动员培养模式的担忧,认为相对封闭的训练环境可能会限制运动员的视野和发展。她认为,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自由发展,而不是强迫他们进行高强度训练。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讨论了近年来发生的青少年滑板训练中家长殴打孩子的事件,引发了对“卷体育”现象的反思。上海滑板场父亲殴打孩子的视频在滑板圈引起很大讨论,节目以此为例,探讨了家长在体育训练中的过度参与和暴力行为。
  • 上海滑板场父亲殴打孩子视频引发广泛关注
  • 滑板入奥后成为家长“卷体育”新赛道
  • 家长暴力行为普遍存在,原因是滑板成为新的升学敲门砖和蓝海项目

Shownotes Transcript

Hello 大家好,欢迎收听新一期音乐时间,我是一飞这期我是想聊一个从奥运之前我就特别关注的一些运动领域吧但其实观众的方向和我之前想象的并不太一样从冬季奥运会开始,像滑板、攀岩,包括冲浪和巴黎奥运会进入的霹雳舞

开始被更多人关注毕竟入澳了在最近一两个月一个朋友跟我说了一些在我之前超出我了解的关于这方面青少年发展的一些情况所以今天我们由这些新项目的青少年运动员或者叫小选手他们的情况来聊一聊这个话题这期我们的嘉宾是华板媒体 Kicker Club 的创始人也是华板文化的推广者管木老师哈喽大家好我是管木

咱俩之前是怎么认识的我是在听友群里见到了 Kick Club 我加了鹰眼时间的群然后一飞也找我说过说也想聊一聊滑板相关的其实刚才录节目之前我们在聊说滑板这第一波热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其实是从

东洋运会之前正式宣布说滑板入奥了差不多就是 18 年左右对吧 17 18 年那个时候好像我印象挺深的就开始

哇突然之间滑板就从什么街头小混混变成了一个很正规很主流的一个东西了我之前好像用过一个词叫登堂入室不知道能不能这么说差不多是那个意思是这个意思对其实我原来也挺想了解就是滑板入澳之后会带来什么变化我前几天在看一些 B 站上的视频的时候我发现你看现在手机评测

拍评测里面会用滑板这还是你刚才说的那句话登堂入室然后说回来如果以后的变化就是确实产业是变大了参与的人群是指数级的增长现在大家去商场里逛逛肯定都看到有滑板的教学机构有滑板厂对吧马路上小朋友年纪轻的小孩然后玩滑板的人越来越多了这些是可以想象到的就是比较积极的

对 是的所以这个行业内的人士能吃的饭也越来越多了确实是这样但是与之俱来的也有一些不太好的就比如说前几天我给一飞发的那个短视频在整个的滑板行业内传得非常的广可能也有一些视频号我看也发了就是有一个

父亲在殴打自己的小孩不知道听这个节目的朋友有没有看过我们可以把这个视频链接到时候发在那个对我简单的描述一下吧就是在上海的某一个滑门厂有一个小孩可能是在练习的时候失误了吧然后他就走向了他的爸爸快走到的时候呢主动的跪下了然后他爸爸就开始猛踢他的头部

然后训斥他然后又带着他回去继续练习就是这样一个视频对整个国内外所有的华版的行业内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确实是看了这个视频以后会让人产生生理的不适

尤其是比如说小孩快走到他爸的时候主动的就跪下来这明显这不是第一次对吧这是长期以来的一种虐待形成的一个肌肉记忆我第一下感觉就像一些动物饲养员来养动物那种瞬间之后的状态它的应急反应就是我觉得很可怕

是的其实这个视频之前也有过看过类似的视频以前一两年以前在成都的时候就有过有一个小女孩很小可能三四岁那种的也是在滑板场里面在一个 caller pub 一个湖面要招聘然后但是不敢下可能是然后她爸爸就在旁边训斥她然后也动手打她

但是有一个现场的教练还是一个滑手就上前阻止劝架什么的

其他类似的情况挺多的在那个经营滑板厂呀或者经营滑板机构的朋友都有分享过曾经还有一朋友跟我说过说在上海他们的滑板厂里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当时他们滑板厂里有那种老外家长还是滑板的就上去打家长的还有因为老外可能更看不下去这种对吧国人可能还能觉得这个是比较司空见宽了

包括我在自己去滑板厂里滑的时候也见到过没见到过动手的但是见到过语言暴力的但是通常这种情况下基本上父母都不会滑对对对都不会滑然后也有朋友说他也是做这个滑板教学机构开滑板店六一儿童节的时候一般都是搞儿童的活动他们的俱乐部在搞这个六一儿童节活动的时候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让父母来滑板学滑板

他就是想要他平时在场地内看到过很多这种情况但是呢他也不能就是很直接的去阻止他就会比较间接的是劝开呀或者把小孩带到一边啊就跟小孩说不用听你爸妈的什么什么的对吧这种就安慰一下

然后六月儿童节的时候呢他就搞了一个让父母上板让父母来滑一滑让你自己来体验一下体验一下这个恐惧体验一下这个恐惧体验一下这个难度因为很多父母动手的原因他们都会说怎么胆量这么小呀对吧这个都不敢你试一下能怎么样什么的

还有另一个外国的教练在教滑板的朋友也跟我说过他碰到这种情况都会拿着一个滑板上去找父母把滑板交给他说要不你来给示范一下对吧这个就是说到咱们刚开始说的由前一段特别火爆出圈的打小孩的滑板的视频对联想到的一些事情展开的对这是我原来

看类似于在体育训练里更多是教练打骂可能多一些家长本身就相对少那尤其在滑板这个项目里我本来觉得是不可思议的之前我们觉得玩滑板这是一个肯定是自发的或者说觉得这是很酷的一件事它是有一个表达自我精神在的虽然我不专业但是我大概感觉是这样一个

这个运动的一个特质对你的感觉是完全正确的滑板一般以前给人的感觉都是很叛逆的对吧你像我们刚开始玩滑板的时候

因为爸妈不让我玩老师不让我玩一定是我主动想的我觉得这个好是我喜欢对现在是父母送你去你不好练我揍你这种了这个就挺奇怪这个转变是这个转变其实就是从奥运会来的这个说句实话很明显是吧虽然奥运会确实带动了行业的发展扩大了华北的人群但是它确实也是带来了很多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的东西

像这一类的事情很多很多的北京有小女孩被自己的亲生父亲打得尿血然后前面几个月去武汉出差武汉那边讲什么小孩拿钢尺打得胳膊上都是疤后来周围的人都在说后来她妈妈就不太好意思不太好意思以后呢拿那个渣袋塑料的渣袋

把中指和食指扎在一起把多出来的一头给剪掉它就会留一个尖然后小孩不成动作上去捅小孩这样的话比较隐蔽一点别人看不到你这都是行刑逼供的时候用的招数对吧哪有对自己的亲生孩子用的所有的地方都有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但他们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滑板是一个全新的项目

尤其在一个项目初期的时候是比较容易出成绩比较容易出来的对吧你当时觉得是个蓝海是吗绝对是一个蓝海我有一次带着我的小孩去华门场里玩玩的时候旁边也有很多家长带小孩在那里上课也好花瓣也好有一个父亲就过来跟我搭话

说这个是新赛道呀什么什么的就好像 VP 做体育那种比较多对吧那你看中国女足以前那么厉害

因为是一个蓝海对吧通过某种强力的训练的时候就能够脱颖而出但是逐渐逐渐的大家都开始玩起来了以后就很难了所以滑板也是一样你看现在奥运会的尤其是女子滑板的参赛年龄特别小男子你看还有一些老将还有 30 多岁的比赛的今年女子中国那个是 11 岁是吧反正就是很小的年龄上一届东京的时候

13 岁的 Mimugi 不是拿了女子的街市的冠军吗所以就让很多家长看到了希望我的小孩给他训练一下这也有机会不去拿一个什么冠军精英铜牌起码国内的比赛省内的比赛什么的拿一下名次

然后就市里的比赛拿一些名次上学的问题全都解决学校随便跳等等等等但都是有很多的利益在里面我先提个问题比如说哪个省市的成绩真的能我身边就有一个朋友他自己就是玩滑板的当然他不是那种很暴力的家长他自己就是玩滑板的他就带着他在上幼儿园的小孩学学滑板练一练进步很快然后在市里的比赛四个项目拿了四个第一全市的小学随便跳

因为现在滑板也进了全运会了是全运会的项目进了全运会以后你就各级梯队都要储备人才到时候你全运会是算政府的政绩的所以这是对学校来说这是体育特长生吗具体的是对学校来说体育特长生还是对教育局来说这个我也不太清楚反正是对体育或者教育系统这是一个对他们来说是一个现在公认的人才了那肯定是人才了

好吧,我能想象在全运会这种系统里,就是滑板现在绝对有一席之地,但是现在既然跟教育结合这个通路这么明显了,我是不知道的。对,所以你像你如果在全运会里面能够拿名次的话,上大学那肯定更没问题了,对吧?嗯,天哪,就是原来不管是学校家长都觉得滑板是一个叛逆小孩,那现在它成了一个上好学校的方式。

对 是一个晋级的快捷的通道之一对吧我相信其他的项目也都是一样的其实你哪一个项目能拿到你省力的势力的第一名你肯定也是一个快捷的通道但是这跟大家对滑板的印象完全不符合是的对 所以滑板也在快速的主流化那个是福是祸只能交给时间去看一看了

对因为滑板之所以有它旺盛的生命力深受商业品牌的喜爱包括甚至于奥运会为什么要让滑板来加入就是因为想要年轻化对吧就是觉得好像年轻人已经觉得传统项目不酷了他们想要更酷的东西结果这个行动的本身反而让滑板自己也在变得不酷了嗯

但这个现象从奥运之后是只在中国比较普遍还是说国外也有这个项目在西方国家不太清楚但是在日本是有的我日本的朋友有跟我说他们也看到那个视频也说在日本尤其是前几年的时候确实也是有的也是这种我觉得这属于是东亚文化圈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对吧包括日韩你看在卷学习上都是差不多的其实

其实日本最近这几年滑板发展这么快尤其是在国内很多都会以日本为榜样对吧其实日本的滑板文化跟美国的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对日本的其实跟咱们也是有一点像就是抓得很狠然后训练得很猛然后出成绩非常的快稍微比咱们开放一点吧

就是滑板有训练这个词是一直有的吗因为我不确定滑板是不是长期以来一直有跟其他运动一样像有教练来带你还是说自己摸索滑板你如果说是街头滑板的话那基本上是自己摸索你在街头上你都是找街头的好朋友之间互相分享互相跟着学一学对吧但是你如果要真的达到竞技水平的最高峰你要去参加比赛或者即使不参加比赛

那你说你要拍出最牛的滑板的动作对吧拍最狠的地形拿最大的赞助那肯定是缺不了训练的我觉得就好像前几年的时候我跟 Johnny Tang 录过一期节目 Johnny Tang 是一个加拿大的滑手很早年就来了中国他跟 Sean O'Neill 是很好的朋友 Sean O'Neill 是 NexusB 美国赞助的金字塔最顶尖的那帮滑手之一

江尼汤就说过深奥尼奥自己是怎么练的虽然他没有教练说给他规定日程早上定好闹钟怎么样但是他自己极其自律每一天绝对要滑够多少时间每一天开始滑之前哪些动作是要练的对吧哪些动作是要巩固的哪些新的动作是要尝试的极其自律就是

甚至他的生活都会有一点包润有一点无聊了对吧你要达到那样的水平的话那肯定还是要练的还是训练那跟其他比如说像单板滑雪可能偏身体技巧类的项目从顶尖选手来说可能看着还是挺像的都是要通过大量的量变形成肌肉记忆变成质变对吧

这个最大的区别其实我觉得就是在于他们的心理上他那种自发的极其严格的训练是建立的他对这个东西有渴求自己是有

兴趣如果是对第三方给予你极大的压力的话只会让你越来越远离你就不喜欢这个东西看着它就会产生恐惧产生很讨厌所以说也许在他很年纪小的时候能够尤其是在像你刚才说的蓝海一个性格项目发展的初期可能突然一下冲出来一下但是它的天花板会很低

就是再往上提高就会很难因为我能想象当一个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小孩对这个项目的真正发自内心的我们说热爱是比较难建立的

肯定是非常难建立的只会让他越来越远离这个项目这个又让我想起来了很多年以前有一次我去加拿大参加万事一个冲浪的活动然后就跟一些冲浪的人聊天其中有几个年纪也是比较大的也是有小孩的那个时候我是刚刚有小孩我还在想怎么样让小孩以后也跟我一样喜欢玩滑板啊什么的

我就肯定要去找老哥去去惊呀对吧我说你的小孩喜不喜欢玩冲浪呀你都怎么带他玩冲浪他说这个要很谨慎呀很小心呀那是一个法国人他是一个摄影师很出名的摄影师他说呢我一个家里摆着滑板摆着冲浪板

我又不能直接跟他说你去冲你直接跟他说他形成叛逆他就非要不冲他就偶尔让他带一点偶尔让他看一点潜移默化的或者偶尔某一次带他去玩他产生兴趣了然后抓住这个机会再慢慢地往下 push 一定要千万小心特别小心什么的对 所以其实每一个

家长其实也都是花了很多心思的如果你真的想让你的小孩喜欢上一样东西所以后来我还经常跟朋友开玩笑我说那干脆这样得了那就坚决不让他玩到了青春期叛逆的时候我非得玩那行那你去玩吧这个也不仅仅是限于滑板这一个项目其他的项目都是的对吧你看弹钢琴包括学习什么的也都是一个是看眼前一个是看长期

你如果是看长期的话肯定是让他建立培养一个兴趣是最重要的他首先要喜欢上这个东西剩下的他就会有无穷的自屈的推动力去向着这个目标去前进不然的话一直在后面推着他推着他你自己也很累但是这个东西他是不确定的并不是说你

不去推着他他以后真的就百分之百就能产生兴趣就能喜欢上自己来玩对吧我觉得可能那些家长就是也没有这个自信就觉得如果他不行了怎么办那就完了呀那他以后上学怎么办呀那他以后未来怎么办呀就各种焦虑纷直踏来所以干脆就走一个捷径就也不去管那么多了就眼前我先给你上强度你先给我弄起来就完了别那么多废话了对吧嗯

其实主要还是对自己的不自信还是家长对自己的不自信然后也没有把孩子的想法看得多么重就觉得他是自己的一部分是然后那个武汉的朋友也跟我分享过就说其中有一个比较暴力的家长也说过说你看我健康条件也不太好这个就是我能看到的孩子以后唯一的一个出路了那怎么办

这也挺奇特的家庭条件不太好竟然能看到这个出路而且是把这个当成唯一的出路可能是他小孩在学的初期展现出了某些方面的天赋可能进步比别的小孩快一点还有一种情况是另一个朋友给我分享的就是说他发现有一个小孩的爸爸每一次特别暴力的时候跟他的抖音使用习惯有关

因为很多家长很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孩子的进步动作什么的他发现他的爸爸在抖音上跟另一个滑板小孩的父亲好像在 PK 在拼谁小孩又出了什么动作了他小孩最近又没更新没什么新的动作所以在练习的时候他就猛的去逼他的小孩什么的匪夷所思

你们平时接触这些小孩的时候他们会感受到这种来自家长的压力或者我们接触不到这些小孩这些小孩都是家长带着教练去练习的他们玩的都是同一个东西但是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场景下就平时接触不到我来想这些小孩的心理状况就是我会觉得他们在一个很大的压力甚至痛苦之下但他自己其实没有多少的认知如果在这个年龄的话

我觉得长期来看对他的心理肯定会有影响的就是咱们在这说了这么多

大家如果没有看那个视频的话你很难体会到你如果亲眼看了那个视频你就感觉到很大的一种压力在笼罩着你我起码作为我自己就会想到哇塞这个小孩每一天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每天一睁开眼睛每一次当他爸爸跟他说咱们去滑板的时候哇塞简直是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对吧真的是非常的痛苦

我突然想到一个事就是我原来在英国上学当时我报了英足总的一个 Level 1 就是最低级别的教练课程然后他们课程里有一章叫 Safeguarding 就是安全保卫或者安全指引我本来以为都是比如说急救知识这些当然也有但最后有接近一半的篇幅

都是关注这些小孩的心理安全对就甚至细节到比如说你看今天这个小孩来训练的时候他的屁股是脏的球裤没有洗是不是他家里可能父母对他不好因为正常的家长都会帮小孩洗这些球衣球裤的

然后比如说看见训练里几个小孩比如有潜在的孤立的风险那教练应该怎么样及时干预就是我当时觉得挺震撼的我们希望让他练一个体育运动我们说的是练但可能真正应该关注的是如何让他们喜爱或者在这个过程里感受到快乐

而不是甚至会受到一些心理的伤害对你说的这个那都是另一个层次的事情咱们现在咱们现在还远远没有达到那个层次还在最基本的文明的边缘摸索

他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以后他长大了以后他有很大的概率也会变成像他爸妈妈妈这个样的为人处事的方式就是简单粗暴简单直接因为他从小他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的方式可以来解决问题或者去面对这个问题去与人相处我相信这些父母他们小时候其实也是很不幸的他也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所以他也

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也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的方式能够去引导孩子来教育孩子所以这个其实是一个很不幸的循环很不幸的传导负能量的传导就这样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了然后

咱们再说到国际上比较出名的滑手 Naja Houston 也是当今世界最出名的滑手最挣钱的滑手虽然奥运会上他没有拿过金牌因为年纪确实也是逐渐地在变大但是在奥运会之前那 Straight League X Games 都拿了十几次家里奖牌荣誉都放不下了

他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从小他爸爸就是这种具体他爸有没有暴力呢我也不知道听说也是不是那种很和风细语的以至于他长大了以后断绝父子关系了到现在就跟他已经不认他爸这么多年了到现在也没有和解所以你说图个啥儿子都没有了你说你通过这种方式你说你培养的最后结果是什么呢

在西方国家可能小孩子反叛就会更多一些所以会像 NiJ 这种比如长大了就直接说断绝父子关系真的断绝父子关系在东方国家普遍还是尤其是当孩子长大了取得了很大成就以后还是那种感谢什么父母的教育对吧都是为了我好什么的对吧为了好

家长在做这个事件的时候可能也会说甚至他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我是为了说这种时候像比如说你们偶尔碰到这种事或者说是其他的教练跟你说这个时候他们能做什么吗就像刚才说的有一些可能教练就会去把他拉开劝阻

再好一点会去安慰一下小孩对吧你别听你爸了你就跟着我练什么的对吧有一个朋友跟我说他会跟那个父母说来我这儿你要让他跟我练你就去旁边你不要在这里对吧像这样的这是比较好的

上一次那个视频传出来以后在产业里头圈子里面也传的比较广也有一些朋友比如说经营滑板厂的从事行业的也说以后就禁止父亲去到他们的场地对吧等等的能做的其实也不是很多

说句实话在目前咱们国家的一个法律体系内没有提供保护的任何的条款因为这个事情出来以后我还真的专门去查了一下青少年保护法因为我想这么明显的这么恶劣的这种虐待欺凌的行为怎么可能没有法律来保护然后我查了我把整个青少年保护法查了一遍第二章是这样说家庭保护第 17 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第一虐待第二遗弃第三非法送养未成年人或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明确的规定不允许写了好了那么接下来就是怎么惩罚对吧好第八章法律责任第 118 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居住地的居委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戒制止情节严重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长出一口气我以为只有劝戒了原来是可以向公安机关报告那公安机关怎么处理呢

公安机关接到报告或者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存在上述情况的应予以权戒还是权戒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这就是全部所以你在家打孩子能够得到的最严厉的惩罚就是权戒

就是在外面打任何一个人都是有比这严重的多的后果你现在没人敢打架赔不起对不对然后又是罚款要么就是要进去什么一个月三个月在大不了还有一个寻衅滋事的罪名可以按给你但是在家可能因为我们自古至今都有说法清官难断家务事感觉大家既然你是家长是监护人那任何事情好像外面人都

不太愿意去做出什么干预所以这个事情你说法律上都没有任何的支持的情况下其他人还能做什么呢也没有太多可以做的只能祝这个小孩将来会好一点吧我不知道如果说家长只能看到他在这个运动里没有他所期待的天赋能力可能在自己心里放弃一些明年好像又快要全运会了对吧

现在奥运会里面男子的这个项目滑板就稍微正常一点无论从年龄结构上来讲从这个国家分布上来讲对吧因为它相对来说还是一个比较充分竞争的

因为男子的滑板发展了这么多年他得有商业支持之前的各种大型的赛事有商业的驱动以后就像刚才说的他没有人去推着他练他自己有很大的驱动力自己去练习所以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如果你想通过其他的这种跨界选材集训去突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女子毕竟之前一段时间发展的没有那么充分

所以也给我们留了一个窗口期所以我们就可以比如说在东京上增温会实现排名第六呀今年的那个晚池呀春春期杀进决赛呀等等的这个窗口期呢也是有利有弊我们觉得能通过这种突击猛练的方式对就是短期内实现一定的效果

关于参赛年龄的是不是也有一些讨论因为现在很多项目越来越年轻一方面是这些年轻运动员青少年自己能不能承受住奥运选手这种光环在这个年龄带来的一些心理的正反面的东西可能不好说另一方面一个负面影响就是家长可能觉得这是一个能在几年之内快速看到效果的可能其他运动到 25 岁才能比较成熟

那如果十三四岁就能成为奥运选手了这是一个天大的诱惑

对 这个参赛年龄也是好像现在奥运会的参赛年龄最低的是不是就滑板这个项目对 是的反正中国代表团在巴黎是滑板最年轻的是 就是因为这个项目太新了其实在国际上一直有人在去游说想要让奥运会设立一个最低参赛年龄的门槛保护这些小孩就像你刚才说的心理上是一个原因又有这么大的利益的驱动但是一直好像也没有什么突破

前面两届奥运会结束之后不知道下一届会不会有一些新的进展包括前一段的这个出圈的这个虐待的视频出来以后又接起了一波想要去游说这个 IOC 提高参赛年龄限制的这么一波热潮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实际的效果

好像我印象中个别项目是有年龄限制的攀岩好像就有攀岩有的我记得是 16 岁以下好像各种级别 16 岁以下你都只能参加青年组的比赛 16 岁以上才能是成年组

当然我觉得不同项目有差别攀岩我了解的因为它定线过程中因为年龄差异造成的身材差异擅长的也不一样比如说有的几个点离得比较近的它就是适合身材矮小的它不适合高个儿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不公平所以我不是十分确定是不是这个原因但攀岩我记得是 16 岁是一个门槛它分成年组和青年组对滑板可能其实滑板小个子是不是也有一些优势

说是小个子可能重心低一点稳一点也不见得 Tony Hawk 就很高对吧也不是绝对的从赛事上这好像是可能可以做更好的一点你觉得滑板属于一个师承关系比较强的运动吗滑板

挺难讲的我觉得因为我猜想会比如说在一些师承关系比较强的无论是运动也好还是什么项目也好青少年运动员更会受到他的教练或者老师的一种心理上的绝对劣势这种控制更容易出现这些体罚或者心理层面虐待的情况就是之前美国体操队出现的性抽魂的事情

应该不止一个队这种这几年被爆出来挺多的不同运动之间我觉得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像体操这种在很多国家尤其在中国它是一个偏传统的封闭训练的环境从小它是在一个类似体工队的培养模式里它比较的封闭所以这些小孩能接受的外界讯息能发展出的独立思想人格可能性相对小一些所以它会更受

精神上的控制我可能这个词说的有点严重但我觉得是这个方向对对对他看不到反抗的可能性但是我本来才想滑板它是一个开放的运动可能受到这种影响会小一些其实也差不太多也差不太多被控制的比较少的滑手基本上也不太可能去参加那些那种比赛了

anyway 你说到这个失诚的呢我觉得失诚的可能在滑板里面也没有特别的明显的失诚的关系因为在以前你说滑板都是街头运动的时候大家都是聚在街上一起玩大家都是朋友所以滑板里头比较重要的一个关系是 crew 就是一群人一组人对吧所以都叫 team 你看有每一个品牌 Vans 有它的 teamAdidas 有它的 team 他们的 team 会

一起出去 tour 出去玩比如开一辆车就出去到一个城市出去拍片对吧自己组成一个队去拍片但是你要进这个 team 的时候你除了这个品牌我选人我觉得你很有发展潜力玩的很厉害你可以来加入同时 team 成员之间的认可也很重要因为毕竟大家要照相处你要出去去一个城市一去一个星期两个星期拍片大家吃住在一起

你要玩不来话不投机那也是很痛苦大家这个效率会变低对吧所以它是更多的是一个这么一个团体的关系大家在一个 team 里面就会互相之间比较有一个默契有一种风格大家在一起玩比如有的就是比较疯的有的可能就是比较 techy 的比较这个技术倾向的等等的对所以师承的关系可能还不太一样但是现在呢

你说进入了这个竞技体育里面就不太清楚了竞技体育里面可能会有一些吧我会觉得比如说像这些运动品牌我站在一个品牌角度他们想把滑板当成一个传播的一个方式或者人群看中的本来说应该是相对与众不同的这些运动员的气质

但如果接下来比如说像国内培养的顶尖运动员都是比较严格训练出来那我会觉得挺失望的这个就看每一个品牌自己的选择现在包括国际国内有很多品牌也有自己的华门队在国内这几个品牌打个比方 Nike 他们是一以贯之他们的所有项目都是找最好的运动员最强的这种形式的

Adidas 是比较偏这种街头文化这个方向的 Adidas 也是去年你看又重新签约了几个滑手基本上都是这种街头滑手走滑板文化这一块的现在我刚才提到江金汤其实是在给 Adidas 做 team manager 江金汤还开玩笑说你看我签了滑手没有一个会比赛的但是都是风格比较好

Vans 就不用说了这么多年了一直都是有自己的滑板队一直 Vans 相对来说比较平衡一点也是偏街头滑板多一点国内的品牌也有你看 Fela Fusion 那么国内的品牌就比较注重比赛竞技 Fela Fusion 现在算国内了是吧那行好的算了对它是直接就冠名了中国滑板国家队李宁也有赞助几个滑手

但是你说卖货到底是国家队的荣誉更好带货还是酷酷的街头感觉更好带货这个我也不知道也说不好再看看市场再跑一跑看它是有原生文化的运动还是看它是竞技体育了但是有一点我觉得可以确定的就是

你如果是走滑板文化比如说街头的感觉的话其实你如果要走这条路你无疑你还是要继续的投入还要给这个文化去注入一些东西还要组织活动什么的搞东西它能让运动也好文化也好持续的再走的稍微更远一点你如果只是从竞技体育的方面去卖货的话其实在掏空文化的本身你如果这个项目它不出成绩

如果下一波热度不是这个项目的那马上掉头就走了对吧所以从长期的来看如果对运动的本身来说的话也不是一个好事情

你平时让孩子玩滑板吗让呀然后但是哥哥好像没什么太大的兴趣哥哥现在攀岩攀的比较多一点也挺好的然后妹妹呢是对什么运动都有兴趣他们俩真的是完全正好相反他也很喜欢滑板我带他去滑板去特写而且学的也挺快的所以我有时候

带他去滑滑板他对其他的项目也特别感兴趣反正什么跳舞自行车攀岩什么都玩对反正他们现在这么年纪这么小喜欢玩什么就玩什么哪一天想到了一个自己特别喜欢的他就自己愿意去玩了这个我觉得跟我自己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我自己玩滑板说实话从小没有任何人逼着我我自己就喜欢两个东西计算机和滑板

对都没有人逼着我就是我自己太清楚我自己喜欢一个什么东西的这个推动力有多大了对我从小喜欢计算机的时候啊

就从我们家的书架里头找 Basic 语言的书翻出来自己学计算机语言玩滑板也是家里人不让玩哪儿不让玩那不行就得自己想方设法的各种玩上大学的时候自己去学校门口找铁匠铺看了一根杆偷偷藏在宿舍的床底下周末自己扛着杆出去练出去玩什么的所以我现在就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让小孩找到一个他

特别特别喜欢的东西你就再怎么打骂不行他就非得玩找到这个东西了就放心了就可以了剩下的就是他自己就去玩就行了这个过程更多是自然发生的这个东西确实也是得自然发生的

昨天我跟一个朋友聊我之前不是聊过一些中国足球吗然后他问我如果我将来有孩子他自己也有点想踢球我会让他走这条路吗我当时想的是如果他真正表现出一定的足够的天赋和意愿那肯定是支持的但我想想那可能我要做出的一些牺牲或者说让步就是我想带着他去欧洲

感受一下对吧我甚至就觉得在那生活或者在他们是一个合适的方式因为大部分中国运动员我感觉

培养模式还是相对锋利的他可能看到的世界比较小如果让他练一项运动就比如说足球那可能就真就想着足球了就可能很难知道我踢不出来将来会怎么样那当然去到欧洲那绝对是一个更激烈的竞争环境真正踢出来的概率是很小很小的但是出去是一个

让他知道生活不只有足球虽然你这么喜欢他没错没错是的对刚才说咱们现在学的其实就是日本的模式这种训练从小开始教学对吧但是日本有一点很好就是确实是很开放为什么现在成批的出现这种日本的特别顶尖的滑手肯定不是闭门造车自己在家练的日本有大批的滑手长期在美国

包括你像 Uto 早去美国的时候也是住在日本滑手的家里面现在他在美国立下了脚很多日本的滑手去了也会在他家的沙发上住然后这样的话逐渐的逐渐的你去到一个更高水平的环境里面你的水平提高了也会更快一些所以这样一波一波就带起来了现在国内也有很多去训练的去巴西训练的

去美国训练的但是国内的街头的孩子没有这个钱去不了体制内的有训练经费可以去但是体制内的去了以后体制统一带着厨师包一个 Airbnb 每天车拉着去华门厂练完了再回去

只是换了一个场地而已换了地方训练然后可能能见到一些国外的选手但生活上没有交集没有交集文化上没有交集在另外一个地方新建了一个集中的训练中心训练基地好像我们搞体育一直是这种方式其实我觉得练体育这三个字就是让孩子练体育这三个字就有极强的太强的目的性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头这个确实也是没办法说句实话经济条件不允许家庭条件都很拮据的情况下练体育确实是给孩子找一条出路尤其是那些农村的小孩

但是现在你说经济条件好了尤其是咱们看到的这么多家暴的视频其实都是一线城市然后比较富裕的家庭现在说句实话在大城市学滑板不便宜比你去学钢琴学什么甚至还要再贵一点这都是大概什么价位

要几百块钱一节课现在稍微还往回降了一点疫情期间最火的时候雪花板非常贵的都是中产以上的家庭对吧但是这些家庭的家长为什么还会那么 desperate 歇斯底里的去逼着自己的孩子去练确实有点让人奇怪

也可能是因为这个社会确实是竞争太激烈了家长太害怕了太焦虑了我觉得是的我前段时间在北京一个咖啡馆就是自己工作的时候看旁边有一个明显是家长然后跟一个我不知道是不是留学机构或者说

所谓的什么给孩子规划未来的家长的需求就是帮我把之后十来年就是沿着什么什么道路走然后学什么进去爱好运动也好或者什么技能也好去哪留学这些全都安排的明明白白的我说天哪这个主要他孩子才十来岁就是还没有什么自主意识自己想法的时候家长就已经安排的明明白白了天哪太可怕了

可能在所谓的中产家庭挺普遍的挺普遍的主要是没有大家都没有安全感所以只能找着那一条路就往死里走了没办法如果你碰到你生活里有这种家长你会跟他们说什么去滑本厂我上一次在滑本厂里看到这种在大声斥责自己孩子练习的家长说实话

我没有上圈去阻止我觉得之后我应该是上去阻止或者起码劝一劝然后过多的咱们刚才也说了你也没有办法去做更多的东西最主要的还是从自身做起任何的事情你如果去管不了别人也没有办法去管别人的时候就从自身做起从自身做起很简单就是卷孩子以前你先把自己给卷好对吧你自己不会的东西

就不要逼着孩子去学你想让孩子学什么自己先去学就是这样我基本上就是这样一个想法所以我让我的小孩去玩的东西基本上都是我会的或者我能带着他玩一玩的你比如说老大去攀岩最早是我太太想说带着他去试一试试一试玩一玩

大部分的家长带着小孩去学一个什么东西的时候就自己坐在旁边玩手机嘛对吧但是呢我太太也就自己开始爬爬爬陪着她一块爬那现在爬了比她还好那上海业余比赛我看也是拿第一拿第二的就是你太太什么的对啊然后那个小孩去出去参加少年组的比赛就外号嘛千年老师拿第二拿第二拿第二上一次他妈拿了一个第一所以这样就挺好的呀对吧就是你跟他

一块玩一块进步你自己不会的你觉得你自己都玩不了的你不要去逼着他的练就掌握这个标准就行了我小时候练过三年乒乓球当时也是在课余期间就经常跟我爸一块打我一个很大的建立成就感的一个瞬间就是当我第一次赢他的时候对这是我当时学乒乓球很好的一个回忆

他能建立一个共同语言而且是大家都对此有热爱有兴趣的共同语言而不是你要求我怎么样而且这样的话小孩不会觉得你是逼着我练对吧你来你不行为什么就我自己受这份苦

所以以后各种的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都应该增加一个家长体验项目应该增加一个家长达不到这个水平你不要进那个门你就把孩子送进去就行了这样也能减少一些比如说我经常在一些足篮球比赛里青少年的看见一些家长大吼大叫有时候很多就比教练喊的声音大多了有的时候骂自己孩子有时候骂别人孩子

都觉得自己很厉害很懂骂裁判骂得也很夸张所以我现在很比如说我路过一个青少年的比赛经常让我看得很不舒服是吧其他的项目真的接触的比较少很少去看那些比赛什么的这个确实是普遍现象确实看来很多练运动的家长都觉得自己很懂对练体育就是让小孩建立一份自信对吧结果你这练着练着把他自信越打越没有了你说你练他干嘛嗯

你说到这个我又想起来了你比如说有很多家长就说你看郑庆文对吧那小时候也是肯定有打骂呀对吧不然的话能有今天这么辉煌的成就吗但是对不起我看过郑庆文的一个采访呀他说他小时候参加比赛比的不好啊

他爸怎么逼他呢他爸逼他的方式是以后你不要比了郑庆文就哭不行我要比这对他来说是逼他因为他自己想要脸你不让他比了才是对他最大的挫折所以和孩子和孩子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兴趣的点是不一样的你不能去硬套你不能光看了他打骂了对吧好呀那希望我们这次聊这个话题能

我不觉得听众里会有这种家长其实所以就是大家都冷静一点不要上头千万不要上头就想一想到底是为什么你如果是想让孩子开心一点增强一下体质建立一下自信就一切都很简单很轻松了如果真的你觉得你的孩子就这一条出路了别的路都没有了

那我们说什么也没有用对吧也就只能希望孩子能过得开心一点也希望所有的小孩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对有一个喜欢的运动跟你相伴一生是很快乐好呀那我们这期就聊到这感谢大家听我们唠了一些

关于青少年练体育的话题如果你没有孩子的话可能对这个相对有一些距离感但我觉得任何一个人想要参与一场运动更多的是应该出于本能的自发的而不是从中感受到一些压力

就是不管玩什么项目能玩到你以后变老了还想玩这个项目就行这是最美好的状态对的好了那这期就到这感谢大家收听我们下期再见拜拜好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