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 Pod
各位听众好 欢迎收听新一期的《古富而游》本期节目我们想聊一聊目前正在播出的音乐综艺节目《乘风 2025》其实在我们这档节目成立的 2020 年我们应该就聊过浪姐吧在《终女劫起》那期节目里面或者至少是浪姐启发了我们聊《终女劫起》这个现象当年这档号称只有 30 家的姐姐才能够参加的综艺节目颇有种横空出世的感觉
引发了非常多的关注和讨论是当年的现象级的综艺然后这档节目就一直存在下去了它经历了不断的改名我记得它先是从乘风破浪的姐姐改成乘风破浪然后到现在是变成了乘风不知不觉也搬到了第六季了
节目更改名字好像在暗示这档节目的定位出现了某种变化但是大家好像还是习惯上会称这个节目是浪姐今年浪姐出舞台的时候我记得宋妍飞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她说她等了好几年终于到了 30 岁可以参加浪姐了我听到那时候还有点小小的惊讶其实我记得这档节目刚推出的时候其实不是很多人看好她
就谁都不知道它的效果会怎样嘛而且我记得第一季是不是当时还立过一个 flag 就是决出来之后这些三十家的姐姐是要组一个要成团的是不是这事后来也没有什么下文没有第一季他们确实成团了然后后面还有一个后续的综艺是一个类似于旅行家表演的一个综艺节目哦
但这个节目总的来说它的一个议程设置就是不断地淘汰然后最后有一个成团的概念它其实还是脱胎于选秀节目吧嗯
反正当年这个节目刚出来的时候确实有一种感觉是这档节目是为了盘活那些因为年纪变大开始在演艺圈里面失去资源的成熟的女艺人设计的这么一档节目那到了 2025 年就一个刚满 30 岁的女明星说希望自己快点 30 岁这样就可以上浪姐就我看到那里我还觉得挺感慨的吧嗯
就是感慨湖南卫视真的很厉害他就成功地把浪姐打造成了一个流行文化现象一个很难得的独属于女性的舞台所以时隔什么五年我们想再回来聊一聊这档节目居然过去了这么久这么长时间了吗真的好了你们看了吗今年的浪姐我中间几年也都没看今年看就是因为叶童聚参赛了嘛哈哈哈哈
为什么叶桐去参赛你就会看是因为他上了春晚吗因为志同道合 CP 啊叶志同道合 CP 啊就是我的本命 CP 如果把赵雅芝也拉上去那这期节目就是封神了但是他都 70 多了应该参加不了了吧他俩的 CP 应该综艺里面炒作过无数次了吧现在还有用吗
什么呀什么照片什么照做过无数次我记得很多年前什么镇江卫视就开始做什么新白三十周年你知道去年三十年应援会在杭州那场办的挺大的而且今年还会再办的到成都办之前还去了南京和镇江我一次都没有去过后来我想是不是太理性了谢谢喝得要命然后一说买票算了对
但今年春晚让你磕着了呀对今年春晚天啊我就太感动了感觉是很有时代感的这种就是因为有时代感但我现在也在反思我在反思是不是我人生毫无进步因为我的 CAP 都已经六七十岁了还是娱乐圈根本就没有进步呢我在磕的日本的一个电视剧就是倒数第二次恋爱他们今年又推出续集了主演是钟景贵一和小泉今日子他们也都五六十了我就想怎么好像大家
就是但是叶童他在这个节目里面整个镜头我觉得还是挺好的我觉得他今年的这种装造给人的感觉还是非常不一样因为叶童年轻的时候他有时候这些装造不是特别让人有今天的这种感觉
嗯对他好像终于找到自己的路了因为中间有几年非常的灾难他中间是怎么样的中间就是他很喜欢烫中长发然后尾部染成紫色然后穿一个粉色的豹纹皮裤反正挺奇怪的就是奇怪的潮流风格然后今年就是非常清爽嘛对对吧头发是灰白色就好像是从那个 23 年演了那个我爱你就是和两江辉那个电影之后他整个
好像气质就变得不太一样了我觉得今年你觉得观赏性怎么样我一开始其实有点不是很想看就是看那个参赛的名单出来的时候为什么因为我觉得好多人我都不认识啊比如呢那个什么旅行博主谁啊有的啦那个女孩就没记住了
都不知道谁啊就是大家最面生的那个因为我也刷到小红书上有人在说什么陈德荣还有王荣这些我都不认识是谁你不认识陈德荣你怎么可能不认识那个帖子说他不认识所以我蛮震惊的因为我就觉得有一种年代感
陈德荣和王荣好像是我的小学中学回忆对但他们本身也不是一个时代的王荣是我们初中的时候可能中学时候的我不是黄荣但我对他的印象就停留在这一首大热带上我也是我买了他的 CD 的他整个 CD 那些歌我都会唱他出来以后我还是挺感动的
因为他的热歌这么多然后他又很会跳那个舞台也很好看但是我很惊讶的是那个小鸡小鸡是他的创作就他是 YouTube 上面好像是排名前十的唯一的华语歌曲就是有 50 亿的点击量就是他已经超越了种族和语言就这首歌听起来影响力有点像什么 Gangnam Style 应该是不相上下然后那句离他发
我不是黄蓉也已经过去很多年了就是她在这个期间内就不断地登峰造极变本加厉就变得越来越抽象我后来看了一个音乐博主是把她不同的时期的歌曲就是摆在那里然后就按时间顺序排列你就能很看到她前面还是有一些想要抒情就是想要叙事她有首歌叫爸爸妈妈唱得很感人的然后到
后来他就好像放弃了与听众在情感上的这种共鸣专门做会吸引你一直听下去一直重复的这样的旋律我觉得小杰尔已经没有歌词了而且他不是那种野路子出来的他是比较正统的学院派的对对对而且他父母什么的都是做这个声乐类文艺的包括他什么几岁就开始学大提琴还是小提琴他跟我们所理解的流行歌手还不太一样或者那些网络歌手就还不太一样
是而且我不是黄荣很好听啊所以我当时在想一个问题就是你看有很多人都是就是大家认为他只有一首歌红起来了的比如说王荣的出现你会觉得很感动其实我也有一点啊但不明显因为他让我想起了
初中的时候跟当时女同桌坐在一起她可能天天就在听那段时间我的很多关于女性歌手的知识和新的专辑就是她告诉我的当时蔡依林的那些歌然后王荣还有当年 SHE 的那些专辑
但是我后来在想那如果换一个纯粹的网络歌手在这个节目里面出现你会感动吗因为我想到一个不恰当的对比就是那个我的安亲老乡慕容小小我还想说慕容小小那慕容小小她是唱她唱什么爱情买卖爱情买卖对爱情买卖有一天就是 Q 音乐突然给我推了一首她唱的歌叫黄梅戏哦
他的唱腔特别好听他会唱女驸马他原来是黄梅戏演员所以他本身的功底是很好的就是他也是有一个转变因为他可能唱女驸马听的人就没有多少他又没有马兰唱的这么有名我就觉得这个还挺巧妙的就是你可能只知其一吧其实他的才华还有很多
就能让你看到的人背后隐藏着很多东西就有点像那种什么篮球圈里面说的就是你看到的 NBA 的每一个板凳球员都是他们自己圈子里的乔丹
我对这一季的第一印象是我觉得姐姐们都好年轻啊虽然我知道能够参加这个节目的人都是 30 岁以上的姐姐侯佩岑她们不能算年轻都 40 多了是有那么一波最有知名度的就是大家都喜欢乐见的一波但是还有一波比较年轻的这一波里面就有很多我其实不太熟悉我会觉得就是很多姐姐真的给我一种她们还是小女孩的感觉
比如说那个朱旭丹就是那个讲话特别嗲特别爱撒娇的那个女孩子她是个演员她去年演了一部大热电视剧叫永夜星河你看过了我就稍微看了一两集我发现你很喜欢看这个古代演戏剧不 它是仙侠剧了对对 古代仙侠剧
然后还有一个女孩子叫李一彤原来是 SNH48 的成员吧某一年的冠军对她一出场就穿着萝莉裙就也给我一种还是小女孩的感觉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她们真的年纪已经比你小了比我们小所以你会觉得她们是小孩如果你是一个 20 岁的人你可能就觉得全是姐姐们
不是我会觉得就是我们的青春期是不是就是在变长你想一想就算我们在 20 岁的时候我还是会觉得 30 岁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大人了的那种年龄标识就三十而立嘛就我会觉得现在三十而立这个概念可能有点点在失效我 34 岁了依然觉得自己是个宝宝这种感觉好像是有点
我是观察到现在有一些网红或者说就是有一些明显青春范的这样的一些岗位角色但是他们也不但于去谈论自己比如说是 32 岁 33 岁就好像大家已经觉得这个年龄已经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年龄段了
可能跟观念有变化确实我觉得我们这代人比如我们读高中的时候会觉得 30 岁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一个年纪至少已经是社会中流砥柱那种感觉对就我想起以前看那个美剧广告狂人里面有个角色是那个公司的那位女秘书就是身材非常性感的那位她跟那个广告公司的那个老大还有一些暧昧的关系
就中间有一个桥段是他跟另一个文职的女性就是发生了一个什么事情然后他的那个个人资料掉在地上被那个女的给捡到了然后那个女性就非常吃惊夸张的然后大声说出来说啊原来你已经 30 岁了然后他就变得非常的耻辱就觉得这个是一件非常羞愧的事情就赶紧跑掉了但是他反映的就是 60 年代那种嗯
可能现在真的 30 岁还是小女孩吧回头想想我自己的年龄关我那时候觉得 25 岁就应该挺成熟了其实 25 岁才硕士毕业呢对 25 岁才非常年轻我就想现在可能是真的整体都延后了吧大家的受教育年龄也在增加吗其实二十几岁足以完成很多的人生故事就是这样看通口一页就日本那个女作家她 23 岁就死了但是她写了很多书那萧红 32 岁就去世了
对啊就是二三十岁足以完成人生的很多事情了所以你可以说有些人不成熟但有些人已经过完了他的一生了就是他该留下什么都已经留下了你会羡慕那些就是年纪轻轻就完成很多事情的人吗当然会了
就是它会让人觉得就是有时候人生就荒废是很容易的嘛我另外一个比较深的感受其实还是看到浪姐必备的宿舍弹性环节嗯但我今年看了有一些新的想法我看到第一宫的时候就是霓虹姐的那组嗯
和宋衍飞的那组他们一起吃火锅嘛然后霓虹姐就说她自己从来没有过家的感觉因为她从小就是被父母寄养在她的亲戚家里然后就是从事演员工作以后你几个月几个月住在剧组里嘛就要不停地更换地点所以就是总是有一种很漂泊的感觉但是她会觉得说在浪姐这个节目里面就是有非常难得的有一种
家庭的温暖感然后后来马盈盈也说就说她好像也是很多年以来就是一直是独来独往一个人的然后就这种和很多女孩子住在一起的这种经历她其实已经很多年没有过了就那一趴就聊下来就好像在座的那几个女孩子都哭了然后我听到的时候我也觉得挺感动
就我觉得宿舍谈心这个环节就它总是我觉得历届浪姐都是最感人然后也是最让大家津津乐道的一个环节就我觉得它给我们一种很强烈的我们和这个节目的嘉宾好像都在女生宿舍里的那种怀旧感就我就在想这种怀旧感是怎么来的就为什么女生宿舍这个意象会给人这种又怀念又感动但是隐隐又有点伤感的感觉
那
然后我前段时间在读一本书叫少女中国女学生的一百年这本书是一个日本的一个研究中国文学的一个学者冰铁马石写的嘛他那本书其实就是重点解读了民国开始一直到八十年代华语作家作品当中的女学生的这个角色就比如说陈恒哲林书华沈从文张恒水张爱玲朱天心王安逸他一直分析到王安逸
就分析他们这些作家作品当中的女学生的角色然后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去探究说中国近现代女学生的这个群体以及他们的形象是怎么样变迁的他提
他提出一个观点就是说他觉得对女性的成长小说就是女性的爱情探险故事然后他里面有一个说法就我以前我从来没有仔细地去想过就他说女学生这个群体到底是什么
就女学生她指的是有教养的少女就是有接受教育有知识的少女这样子一群人这群人其实是一个前现代社会完全不存在的一个群体直到进入近代社会开始设立女子学校以后这个群体才出现的而且他们是离开了原生家庭之后迈进了所谓的期间限定乐园的学校的一群女孩子嗯
这个期间限定乐园意思就是说学校是一个在他们从女孩子转变为妻子和母亲之间的一段非常有限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面他们可以成为自己他们不用去考虑其他的社会角色嗯
今天我们大学宿舍群就我们大学宿舍有四个人就是那个群还是我拉的然后我们这个群成立了很长时间了中间也没什么人说话今天就是有一个社友他就在里面说说昨天晚上梦见你们了说我们一起去博物馆参观然后我就回了一个我说我有时候也会梦见就确实我会梦见但是我梦见就是模模糊糊看不清楚脸然后另外一个同学也会说他也会梦到他说他能清楚地看到每个人的脸
但是我比较感慨的是我有的时候梦见是会回到当年的宿舍会回到浦口就比如说一推开门就每个人在忙着自己的事情然后也不会有什么特别的对话那本《少女中国》里面就他分析很多不同的文本嘛就会发现就是这种年轻女孩为主角的作品他会分享比较固定的一套设定比如说一个宿舍里面的女孩子她们都是关系很好的
伙伴但是他们心里会隐隐觉得不安就是如果毕业之后大家就要分道扬镳他们现在的所拥有的友谊和这种快乐是非常脆弱和短暂的
就这个设定在民国时期的那些小说里面非常明显比如说卢颖的海滨故人她就是讲几个女孩子就在海边玩嘛嗯然后会隐隐会觉得伤感就是大家都不想离开彼此但是又知道我们只要一毕业就我们可能就要嫁人了嗯
就要成为妻子就要成为母亲然后很多作品基本上都是在讲这个话题就是曾经都是如此可爱像水一样的女孩子就慢慢地变成了另外一副模样然后这个女主角比如说这个小说里面的我就会为此感到叹息而且
这些作者是男的女的女的呀所以你说的这个宿舍谈心这个部分还真的很有意思但是它的前提是不是要建立在他们的年龄都差不太多啊一夜童就没有宿舍谈心就是他自己也会一个人住一间就是有一些火
火锅谈心好像也都到不了谈心这个程度吧而且我刚想了一下我搜寻的不是文学上的就是那种影视剧里面的民国当然它有它的文学的那个本体嘛比如说像金粉石家里面冷清秋她也是个女学生还写诗秦深深宇蒙蒙里面当然这个内地的改编版本那个如萍一萍之前也是
大学生嘛还有那个方于什么的都是但他们好像都不住宿舍都是回家走独生没有任何表现他们住在一起的那种这本书的作者他其实既分析了男性作家笔下的女学生也分析了女性作家笔下的女学生我们刚刚说的那些是女性作者笔下的女学生难的就是你刚刚说的比如说张恒水的金粉世家里面的这个冷清秋女学生只是她的一个身份而已
他完全没有在描写他的求学生涯是怎么样的怎么被官二代追的故事写得很起只不过是因为他作为学生的这个身份让他成为了一个可遇的人身穿什么蓝色旗袍外表很清冷年轻的知识女性所以吸引了经验系的注意
然后故事的主要的舞台发生在了他们婚后就是女学生这个群体在民国时期它比较微妙但也可以理解了因为我觉得男的肯定是不知道女学生的求学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完全写不出来我觉得对男性来说是一群
有诱惑力但是又可能有点危险的人就因为他们有知识他们又可以自由的在社会当中行走这个是和以前就是居住在深闺里面的贵格女郎是很不一样的嘛但是一开始我会觉得这种集体生活它不是经过我同意的嘛这种集体生活是我就是非常随机的被分配在了一个集体里就这种会让我觉得有点害怕因为还是强制的嘛
但是为什么这种强制性里面反而会有诞生出就是这种谈心啊或者这种友谊啊它是会有的就是会有这种情感的我跟你讲我小时候就发现这事四年级我被我妈送去参加那个军事夏令营在那个中国陆军士官学校里面其实那几天大家也不是说所有的时刻都很愉快你像我半夜还被拉出来罚站什么的因为我喜欢讲话哈哈哈哈
怎么还有这样子的夏令营啊我觉得小学生总是对这些东西很感兴趣嘛最后一天离开的时候突然我发现我身边的人都痛哭起来跟教官抱在一起然后我整个人是愣的我眼睛就看看左边看看右边我一开始以为他们在装后来发现是哭得情深意切我当时就有很惭愧的一种感觉我想我怎么就没有这种感受我就没法哭出来我当时就想是不是我在这个团体里面是一个残次品就
他们比你大吗同学都是同学现在我可以理解了我觉得现在可比如我天性就是一个更淡薄的人或者怎么样对
所以我觉得在这种短期集体里面你是会被那样的一个情感氛围吸进去还有一个就是我小学时候我还记得就是我的那个班主任抱怨很好笑的一件事情就是当时不是经常会来一些实习老师都是很年轻的那种师范毕业的可能也就二十出头他会到一个小学去实习一个月两个月教小朋友然后这段时间他就完全承担起那个像班主任或者任科老师的职责
然后当他们走的时候也是班上所有的同学都会非常的舍不得就跟在电视上可以看到一些镜头烛光里的微笑对然后反正我有一次就突然就撞到了真正的班主任在谈论这事他有点愤愤不平他就说教了你们四五年了你们没有人这么来感激我然后人家来个一个月你们就这么舍不得他就是因为时间短啊对我就觉得人真的是很奇怪对
如果你把它变成一种日常大家就不会去珍惜它是只有限定才值得珍惜对对是其实这么短时间的相处了解呢有多深呢它也不是建立在特别了解的基础上确实所以这一件浪姐除了前面刚提到还有哪些在你们这儿你们觉得特别
有意思的我是看到有人抱怨说谢安浪姐一届比一届没有人看是因为她们的音乐都不够出圈我是看歌单我会觉得就是我熟悉的音乐越来越少确实是真的你熟悉的是哪个年代的哈哈哈哈
就是思念是一种病对是你熟悉的是哪个版本的思念是一种病这不是张震月的歌吗这是齐晴的歌是不是吗你看你们就觉得这是张震月的歌因为我为什么说这个是因为在网易音乐这首歌的留言底下是张震月本人的置顶留言他告诉别人说这是齐晴大哥的歌
因为听网易云烟的年纪估计都跟我一样或者比我更小了就是我们都是以为这是张震悦的歌但他那个版本确实也很感人嘛我觉得选歌上一方面我熟悉的歌越来越少还有方面就是浪姐的选曲频繁的和其他的音乐综艺撞车
比如说那首跳楼机这首歌首先我之前从来没听过但这首歌今年上了两档影踪除了浪姐她还上了今年的第六季的天赐的声音那是因为她从春节以后就一直是网易云和 QQ 的第一名
就是我一打开它的热搜第一就是这个然后我还想那么大过年的什么跳龙几点都不吉利几点都不讲究所以你不听新歌是吧我很少听新歌现在我只会听我关注的歌手的新歌我发现我的新歌都是被动听的就是大量的是那种在抖音上作为背景音乐
所以通过这种方式被动听了很多歌什么歌呀有挺多的呀那个金润哲的一些歌我都是在抖音上听来的还有一些就没有名字了你不知道这些创作者到底是谁有一些可能是 AI 合成的吧去年我去深圳开会
反正当时看到那个酷狗音乐上我都很震惊酷狗居然现在还有很多人听然后发现原来酷狗在做一个巨大的下沉市场就是在他们平台上简直匪夷所思的事情就是孙燕窝的听众比孙燕姿更多孙燕什么孙燕窝谁啊对孙燕窝是 AI 吗有可能是个真人或者是个 AI 我不知道就是总之是一个歌手
对反正当时还说有另一个事情就是现在不是 AI 很流行吗然后说他们有一个创作者只是用 AI 做剧没错一个礼拜发售了 27 张专辑
后来被平台警告了因为它可能就是相似的旋律它重复排列组合然后就不停地推只要有一首能够被捧起来其实就可以了然后它可能就能获得收益之类的我想起来我听了一个新的歌手就是也是网易推给我的那首歌叫烂灯泡下面的评论就是说他是 AI 作歌他的旋律都非常相似但他歌还挺好听的我听了几首他其他的确实是有点像就是歌和歌之间的区别不是很大但
你只听一首歌的话你觉得还挺有生命力的你们最近有没有听到过一首说唱的歌叫水手攻击锦衣卫是用庞麦郎的声音唱的非常厉害一开始大家以为是庞麦郎后来觉得庞麦郎是不可能拥有这么高超的技巧的但那个声线完全就是庞麦郎的声音
然后而且歌词什么的就是那种说唱特别好的那种效果听起来非常炸裂了他的作者是谁呢后来很多人觉得是不是 AI 制作的再后来发现好像还不是 AI 是一个叫小红帽的人你这个叙事根本就
你说小红帽跟说移民者也没有什么区别对小红帽就是一个谁也不知道是所以他就是一个人然后唱了一首歌声音有点像庞麦郎不是有点像是完全一模一样这首歌现在很火我印象里面最近那首可以成得上神曲的应该是陈奕迅的《雇佣者》也已经是三年前的歌了小孩哥肯定会说这首歌早就过世了
就这首歌火到就我在 YouTube 上还刷到过外国人翻唱就是唱英文版的《雇佣者》而且翻唱的还颇不错然后后来就陆续在一些音乐综艺节目里面看到对这首歌的翻唱我另一个观察是好像最近像这种短视频啊流媒体它复兴了很多歌就上次我刷到一首歌我觉得好耳熟经常听到后来发现是许松的那个《如果当时》
就说这些名字你可能根本想不起来但是如果我播放一下你可能在很多地方都刷到过但许松在我的印象里就是这样子的歌手就是你好像知道他你说他有什么歌然后你不知道就是他唱那种中国风其实许松的歌我还听过挺多的我以前说到安徽周杰伦他是哪里人合肥人所以他写了一首歌叫卢周月合肥的月亮安徽很出音乐人啊蹦蹦还有李荣浩呢
李荣浩还不错你看邦布李荣浩怎么会像是邦布人就是许松就是我以前还听过一些他当时确实就是以大陆版的周杰伦这是在恶搞他的说他是安徽周杰伦是在完全在嘲讽他因为当时他是网络歌手就是许松汪苏龙还有那个徐良就那几个就是他有他的那个受众
他最早的那些受众在我们今天看起来就是精神小伙对对对精神小伙们是最喜欢听他的歌如果你认为你是个体面人的话你不会提汪苏龙的我觉得就是说我们是买专辑听歌的人或者说我们听的是有 CD 的歌对对对我是买 CD 的人对就会买小红莓什么 Air Supply 这种对你会觉得听王菲是一个有格调的事对然后纯网络歌手就从最早的那十来年都是很受
比试的 QQ 爱小白布里面可能会放这个东西但是你说你专门塞了个 MP3 在听这个就有点上不得台面的事情你这讲我很多回忆都回来了讲超里面天天放那个什么要向佛再拜五百年求佛吗求佛对这首歌因为这些都是当年采灵的那种音乐是这个比试链还蛮有趣的对
但现在这些就大家不太在乎了因为现在音乐市场原来这个格局已经完全瓦解现在谁买 CD 谁会买 CD 谁会买磁带磁带可能现在 00 后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但现在可能替换成了你要买会员我的意思就是说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所谓的网络歌手或是什么正经的唱牌歌手的区分了因为反正大家都是在网络上发歌主要是因为唱片业没了有还是有但是很少有人会去买实体的 CD 了
他这门户之剑是不是也会有一点消除啊就是因为原来会说哪些是选秀歌手哪些是偶像歌手或者是哪些是滚石唱片打造出来的天王巨星什么的对哪些是什么湖南卫视出来的
然后那种纯草根的就是笔识链的最低纯草根我那时候就是前一阵才发现我觉得那个是不是有个歌手叫许飞他的那个给父亲的散文诗那歌词写的特别好你说的许飞是我知道的那个湖南卫视就是他那个歌词什么 1984 年庄稼才刚收割完然后我父亲就是在叙事那是他自己写的词吗应该是吧歌词写的特别好就是在
就是如果你只是看是个选秀歌手然后你就把这些忽略掉的话好像也不太公平我觉得是不是现在确实那种所谓纯歌手在减少啊
创作型的歌手感觉是过去这些年大家比较看重的那像纯歌手我随便举例梁静茹这样的她的制作人会把特别好的歌给到她然后由她来唱出来她就很会演绎对就是前段时间我听一个郑修文他在一个播客里面就讲他当年因为他是受到梅艳芳那一代的歌手的影响包括叶倩文的影响
然后他就说他十几岁当时就想着一定要参加香港的那些选秀他 15 岁就第一次报名然后第一次可能就成了然后他想如果第一次不成也没关系反正明年还可以再来然后他当时唱的包括自己后来 90 年代的一系列的风格的变化都是他自己在听歌的时候他觉得听到了日本那首歌觉得这首歌也许可以翻唱过来他会把这首歌给到他的制作人然后他制作人会帮他来打造就总体来说
就那时候的这批歌手他的天赋更多在他的声音本身上
郑秀文的歌我也听过不少我觉得那时候都是但那时候我已经进入 MP3 时代了嗯当时的感觉我初中生我就当时还感觉还是唱腔比较老因为那时候都在听梁永祺啊孙燕姿啊这种快歌不是就是比较都市啊这个事实上他那种比较老派的情爱当时已经不流行是不是因为郑秀文唱的更多还是粤语歌我听的都是国专啊
所以我感觉这个流行歌曲对于青少年时期其实挺重要的因为你很多什么感情的态度啊还有什么都是从里面学到的但可能对现在小孩来讲不存在这回事了我青春时代虽然也听了很多歌但我没从歌词上学到一毛钱的东西
我不是说学到就是可能会受一些影响吧就我觉得歌词上都在讲一些很抽象的你就是我听那个肖亚轩 cappuccino 然后你就说 cappuccino 到底是什么就是会有一种爱情像 cappuccino 然后你会很像嘛我觉得哇好洋气我觉得肖亚轩在我的印象里是他同时代的女歌手里面最有都市感的一个女歌手对
他在歌词里面用到很多那种意象像你刚刚说的 cappuccino 然后我记得他有一张专辑设定是在纽约什么第五大道是不是对对对他打电话的对对对然后里面还有一些街道上行人的背景音就是有首歌里面就我就觉得哇就好新潮好有趣我那时候很喜欢夏来勋我那时候也很喜欢他哈哈哈哈
最后怎么就没声音了后来就是以娇小男友这听起来有点像杨千花就是那个什么长脑冰茶换我那它那个是粤语是吧粤语的可惜我就是水瓶座嘛对对对这个是比较后来的对对对我感觉这个对我影响就可能比影视剧还要深呢就因为这些旋律这些歌词我就可能因为男生听的很多歌的内容反而不是这种
就是我回忆你比如说我听包括像一些摇滚乐的歌它都是一些意义不明的一些词汇它不是那种叙事性的东西叙事性的东西后来很多年之后我可能大学以后听了黄淑骏听她的那些歌我觉得这种叙事感太强烈了就跟写诗一样包括后来像罗大佑有些歌那个现象七十二变但那种已经有一些思想在里面但我觉得就是我们成长那个阶段的很多的歌不是这个样子的
有时候你甚至会把歌词你自己会意错是我会意错很多但我觉得非常有趣的那种对就是你自己会脑补一些歌词原本是后来你发现可能对着他的这个歌词他完全不是那么会对后发现他想的他就还没有我想象的好呢意向是吧就是那个意向他就会有一些你会有一些误解
所以我觉得那个能够给人更宽广的想象的那些歌曲可能是更好的对就是你能联想到人生的很多处境不光是只有情感一种我当时听那个外婆就很感动周杰伦的外婆好像啊某一个瞬间超越了小情小爱她倒香呢
《道香》就还好我就感觉那个唱腔有点太像儿歌了《道香》的时候它对我已经等于是周杰伦后期的歌了因为《道香》的时候我已经要上大学了对但我上大学的时候就是我那个时候发现好像大家
不约而同开始听陈奕迅了我没有赶上陈奕迅的潮流为什么我不知道我就是没听然后就发现好像他的歌词就更加复杂一点就是他那个酸楚要更加沉重一点屌丝不是屌丝就是他有一些让你会
就想到人生的处境就是这样啊就是那个单车如孩儿扶爸爸的肩膀就茫茫人生好像荒野我觉得当时好多同学的那个 QQ 签名都是茫茫人生好像荒野就也能够表现出陈一勋的歌词很适合作为 QQ 签名对包括什么富士山下孤独患者有何不可还有什么磨到这蜂楼其实你想一想什么东西对还有什么 1995 年我的背包那种我的背包对对对
我对陈奕迅还蛮有感情的我感觉他好像是我成熟以后不是小孩又不是高中阶段是进入大学以后然后他有一趟叙事对 你说这个阶段我也有印象就是那会陈奕迅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一下子大家就认为他是公认的歌神就是因为对我来说这是个新的概念我想歌神不是张学友吗然后就说陈奕迅是一个大家就认定了他是最好的
然后那段时间也是所有的 KTV 里面他的那些歌就是在最前面所以人和人还是不太一样就是我们可能会更注重旋律和氛围我更注重歌词我觉得歌词对我来讲比较重要对我是更注重氛围那种所以你刚提到一个词就是那种都市感这个后来就是我非常喜欢这种东西
所以你是一贯之的什么小甜水电影啊也没有吧就是对我来讲的话我觉得我是到大学以后慢慢就开始喜欢上王菲的歌因为王菲的歌对我来说就是很有都市感的歌那是比较早的都市感吧就是王菲对我来讲就是她的东西不过时啊
他即便当年翻唱小红梅的那些你重新填词之后你还是不会过时我后来以前在这个节目里面讲过嘛后来就谈恋爱的时候在北京的那种三环四环路上听的那种乘客就直到今天我听到乘客那首歌我还是会想起北京的那种高架上呼吸的那种冷空气的那种感觉
包括她甚至有一些她自己不太喜欢的早期的一些就王靖文时代的那种香港歌什么尾弯车还有像爱妹那都是粤语歌嘛那些我也很就是王菲整体上我认为她是一个真正具备都市感的这样的女歌手所以后来这样一以贯之的像杨乃文像那个蔡健雅就我都很喜欢就是因为她们身上都带有这种都市感对长大以后比较喜欢蔡健雅
但后来他那个红色高跟鞋陷入那个抄袭的丑闻抄袭吗对啊他那首歌争议是非常大的就这个明显区别于比他们更早的那些嗯对因为更早的很多就直接是翻唱日本歌包括他的中岛美学对而且他那些填词也不具备就是所以很快就会过时嘛今天你再唱那些歌就会被认为是很怀旧的嗯
去年那个郭友才复活了一首歌嘛就是那个诺言李毅军的歌是吧对李毅军是专门唱台湾八点岛电视剧主题歌的还中格恶不也是他唱的吗诺言那首歌我觉得还挺好听诺言是他唱的就知同道合他们就是叶童和赵小泽他们电视剧有个叫新夜海花传奇他的主题曲
所以这首歌也是算是冷门家作吧然后他把这首歌复活了我是觉得这里面好像是有一些就是气氛上的相合打动了很多中年人对对对但打动中年人的是什么呢就是诺言成空嘛跟郭友才自己的那种形象也是要结合在一起对对有种失落感对对
他的歌词是很感人的对对对就是说我不知道人世间有这么多的伤悲他定调就是一个挺悲剧性的定调然后他中间的歌词就是我们不能停留不能抗拒不能怎么样命运的安排嗯就是他中间是有一段就因为是命运是这样的所以这个诺言是不能够成立的我
但是我的想法就是好的情歌它有很多的层次可以解读对就是你不同的人你都可以读出自己的上等对最厉害的是能够解读出那种主词离骚这样的就是你可以看是情诗它其实是有一些怀抱啊志愿啊比较宽阔的大的方面的解读
就是他并不一定要解读成那样但是他可以有解读的空间有一次啊就是我在 KTV 里面听一个女生在那唱叶倩文的一首歌我的爱对你说就她的副歌也是我就给人的感觉跟诺言最后形成的那种效果有点像的我也不知道我当时在伤心什么我听着这首歌就陷入一种很伤悲的感觉
就我也不知道我是勾起了我什么内心里面的触动还是这个旋律纯粹就打中我脑子里面哪些主观情感的这部分然后他唱的也是很伤心我听的也很难过但是是一种很愉快的感觉所以后来我就又把这首歌在我的那个音乐软件里面标记了然后后来经常听就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其实我以前也听过这首歌但是可能没有在那种环境下
就是那一次在 KTV 里面听他唱我可能就真正的接触到了这首歌里面的那种感觉对对对对
刚才小李说那个郭友才把那个诺言这首歌重新翻红你在想是他是不是可能戳中了就当下的很多人的集体性的情绪这一点啊我这两天在读那个《雨夜长宽》的那本给年轻读者的日本亚文化论然后他在那本书里面就他对日本的流行音乐
的演变它有一个论点就他说觉得在八十年代的日本是所谓的歌谣曲的
时代歌谣就是指那种歌唱社会无意识的歌曲就他讲说八十年代是日本的歌谣曲时代是因为就是在七十年代的前半期就当时的日本学生运动其实退潮了嘛就是在七十年代的时候就日本的歌手歌唱那种
有失败感的歌曲就非常流行然后到了八十年代因为当时是他们的那个泡沫经济非常蓬勃然后经济高速发展然后整个社会大踏步的向消费社会迈进的这么一个时期然后就当时的日本流行音乐它的一种主流的基调是那种非常轻松愉快的嗯
欧歌浅薄的消费社会的那种歌曲到了 80 年代末 J-pop 这个概念就诞生了然后女野长宽就说她认为到了 90 年代日本的流行乐坛开始进入了这种唱作型的歌手的时代与此同时当时的卡拉 OK 也开始出现也开始流行了就大家可以用卡拉 OK 来唱歌
就 90 年代开始他认为就日本的流行音乐它的主流就不再是歌唱社会的无意识了而是更多的去唱那种符合听众自己心情的歌曲就是唱那种讲述个人情感的歌曲嗯
我仔细想想我觉得是的就比如说那个时期开始出现的雨多田光然后兵棋部兵棋部我觉得是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他所有的歌曲都是他自己作词的兵棋部的那个作词的特点就是他描写很多情感这个特点是在他的就歌里面表现淋漓尽致总的来说就概括一下来说就是他觉得在日本的流行音乐里面就他有这种所谓的歌谣曲就是唱社会无意识的歌曲以及唱
个人情感的歌曲这两种时代的划分就你们觉得在中国有吗中国的流行音乐里面感觉中国流行音乐就是从开始允许这样唱情感才产生的对你之前的什么革命歌曲或者就是那种纯粹的民歌这个系统里面出来的民歌的那些传唱度就有一些歌我觉得很难定义你说那种过年的时候唱的那些大花轿步步高这些歌大花轿还挺好听的是啊
看歌很直接就是有一点国风的意思就是有一些歌其实我不太理解它的创作动机是什么比如说像我小学二年级特别喜欢听的一首歌就是那个《渔公移山》抬头看看这片地就当时中国大陆的那种也算是一种流行歌曲但它唱的真的就是《渔公移山》这件事
这个事情跟个人感情也没关系跟这个社会现象也没有关系他可能就歌颂那种刻苦精神也许他有更复杂的一个背景比如说唱给工人听的对 团结就是力量对激励但你说涂鸿刚那些歌唱的是啥的
刚刚的歌我跟你讲我那个时候在家躲疫情的时候我发现他那个歌非常管用就是对于你振奋振气啊就是什么脚开两扇门中国功夫是吗就中国功夫然后就反复听你就会觉得身上充满了洋气但我发现他有些那种强身健体旋律都很好听包括他有一些甚至不是旋律的问题就是他当时也唱了很多电视剧歌曲嘛像那个贴士同家季晓兰的主题曲嗯
还有那个笑装密室的那个主题曲那首你虽然是情歌但是也被他唱的大气辉煌但我的意思是说他还有一部分歌是那种纯粹大气辉煌的他唱金钟报国包括唱那个霸王别姬但这些歌我听了之后其实我不太懂他的创作动机是在人在哪些场景下听这首歌你说是日常场景的话应该是不会出现的我站在连连风中
但是图鸿刚我觉得他的歌特别有魅力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经典的魅力他算不算是最古早的国风音乐歌手啊国风歌手他有了很多典故而且他是最早赚到大钱的音乐人后来那个谢源还有什么梁天还有葛优都讲过嘛就那会儿他都没什么钱然后图鸿刚已经图老板了带着他们什么吃龙虾随便点他是最早发财的
而且崇文刚他也是戏曲出身的嘛嗯所以他唱的很多歌其实主题上有点戏曲的元素不太好归类然后你说的那种就是一种唱个人的情感的一种唱社会的我觉得是不是每个地区都应该都有吧反正台湾肯定是有嘛台湾他有那个民歌运动对就是唱中国人的这部分的嗯
然后还有后来的那些就是流行音乐但是它可能还更复杂一点后来有专门唱闽南语的那些更本土化的这些音乐除了台湾民歌运动时候的很多歌我是很喜欢听的包括像李立芬的有些歌但是他那个不一定归属到民歌运动里面去他有一首歌唱那个越挫越勇上等兵他整个就是一个叙事的歌然后讲的就是一个年轻人去服役了之后回到台北然后在这个新的大的城市里面无所适从
就那会有很多这样的一些创作是回应这个社会的就是 country music 就是美国的那个乡村音乐就很多叙事嘛就是他会讲你干嘛了离家 500 英里是吗对你是去哪条路了然后你要怎么嗯
他好像是能够跟你讲一个完整的故事我之前看了一本书他就是在分析这些歌词他就是把这些歌词当成文学来分析如果是当成文学来的话我是很喜欢黄树骏的他的那个《卫阳歌》还有那个《马不停蹄的忧伤》
就那首歌就是大量的文字然后大段的叙事可听性怎么样我觉得非常好它就是那种叙事性的但可能就是我想我可能如果初中的时候听我是不会欣赏这首歌我得到很后面才能欣赏还有包括像当时马昭君的一些歌
马昭俊视角就更屌丝一点嘛就是他讲的就是那种年轻人在大城市里面然后啥都没有就是马昭俊的歌可能你可以对应到一些汪峰的春天里的那种感觉对对其实汪峰我是觉得他有些他那个场景描述特别好我很喜欢他在雨中就说在雨中看见你的身影还有那个美丽世界的孤儿汪峰有些歌我也很喜欢
他的那个细节把握特别好就是我觉得那首歌是春天里吗什么那时候没有 24 小时热水的家对我觉得他这个细节把握意向提炼的挺好的就不是随便丢一个对
但如果这么看的话反倒是很多 90 年代流行的那些粤语歌它那种歌词有时候是更像那种吊书袋的那种问题就是上一代的那些词人填词的灵犀的很多词我觉得文法都有点文绉绉的真的香港真的有人在研究歌词学因为我在香港书店里我买了两本就是研究香港歌词的
就是他就是在分析这个歌词书写的生活是怎么样的然后他的那个城市变迁有一节是分析小飞机场的嗯然后就是他们里面就讲那么土瓜湾然后上班族然后这个生活然后他们都写了歌词优尚的嫖客对对对
土瓜湾就西西也写过就西西一直生活在土瓜湾但是我觉得这里面可能有一些相同但是他那个作者是香港大学的一个老师但我觉得确实小机场它的那种歌词上的描述是在记录这个城市包括写那个什么九龙公园游泳池这些都是现实中存在的这种地方
但是你要说他分析出来什么特别的好像也没有这是他们的一个文化的成果吧就是他们的那个量比较轻一点他不像台湾的那些歌有的是很沉重的有罗大佑写那个亚细亚的孤儿最后被人争议那么多年到底指的是谁亚细亚的孤儿我觉得特别耐听后来不是到零几年才分出一个结果吗是当时参与这个制作的一个人去回应说亚细亚的孤儿当时描述的其实是
流落在泰国的那批国民党的国军而且那个是因为 70 年代台湾拍了两部电影来讲这群人但是他确实给人的解读很多对啊就是人家就会认为台湾是对对民歌我是很喜欢嗯有一本书叫做什么为什么上音的时候听版哥是个加拿大的这个心理学的老师他翻译的名字是这样
就是他提出的一个想法就是可能人呢有一些共通的情感吧就是有一些情感然后有一些基础的意向然后人们会自动的形成一些劳动耗子这是歌曲的一种形式就是他做了一些比较研究我之前是发现那个赵本山的那个刘老根主题曲和肯尼罗杰斯就是叫 Gambler 就是赌徒他的这个
整个叙述和赵本山那个非常像赵本山那首歌叫下好人生这盘棋就一个是在说打牌一个是下棋这首歌在美国很有名就是说所有人都会唱我不知道是不是啊就是他里面就是在说你怎么样打牌你在牌局的时候不数钱当你结束的时候有的是时间就人生最好打牌你得知道什么时候出牌什么时候走人赵本山那首歌也是就是说你得知道啥时候出马啥时候出
好一样的意象对对对就是你得一步一步走好人生这盘棋我觉得可能是有一些基础的想象是共通的你们没听过走好人生这盘棋吗我在家经常放很有人生哲理就是很可以教小朋友啊学习啊你们都不看刘老根是吧刘老根我小时候看过
没什么别的印象我觉得刘老根因为整个故事我现在也没有太大动力去看我觉得还是充满了一种成功学的感觉这个农民凭什么后来就当了董事长我觉得马达帅还是更好一点我记得刘老根中间有一集他整个人疯了拿那剪刀老是绞自己身上的那个什么
对 金丝我觉得这个点跟刚才 Nelly 讲的那个是可以连上的就是从一个大的近况到歌唱个人情感还有就是她一开始的创业后来就是精神分析就是她都有一种慢慢就是更加窄化的这种倾向嗯对就感觉挺可惜的就是因为我印象中有好多的小说主题曲啊什么都挺有名的现在好像就也没有反正没有了没有好听的主题曲对 没有了嗯
我觉得有一个原因可能是比较关键就是你们没有发现现在特别是在网上视频网站上看电视剧它会给你跳过对对对提曲和片尾曲吗嗯
这样的话你就很难对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曲有什么产生什么强烈的印象对我来讲这个还挺重要的就是它那个主题曲那个部分不是会有出现电视剧那种精彩片段剪辑吗就是你会发现那些剪辑并不是随便的就是它有点像那个
剧情提示的那个判词一样就是他会提示你这个人的命运怎么样或者说他的气氛怎么样他去到底是正是邪他会给你一些暗示的然后你这些都跳过然后就等于说这些都不存在了嘛叫什么预序就是 pre-narrative 就不存在了所以你是不会跳过的是吗我看
前面还是没有我哥的就我都不跳舞我觉得他那个剪辑非常精彩每个人的人脸就包括其实他有些故意他把女的都剪辑在一块就第一个出现的就是侯亮平嘛然后就是沙瑞金后面他又把那些什么老婆呀妻子啊还有跟路易可剪辑在一块就是你能看到他的重点在哪里我觉得这个还挺有意思的但现在就这个就也都不存在现在很多剧他选美剧的那种方式上来直接是剧情然后
然后出现一个小高潮之后再直接进入主题曲然后主题曲就有大量用那种空镜头对对对像纸白武当年不就是吗他那些镜头都是伴随着那个旋律拍华盛顿的那些建筑对啊
或者是直接一个大特写一个什么耳机所以后来不是出现了有一个搞怪的很多年前了就当时那个权力的游戏大火的时候就说如果是 80 年代拍一部权力的游戏它的片头会是什么风格结果有人做了那一部 80 年代就各种怼脸的就是你说的这首这歌词唱到哪然后出现什么兰尼斯特的那张脸出现了是不是谁回眸对对对
是是是我觉得进入互联网时代嗯就整个媒介的变化就我们刚刚说的这些记忆可能再年轻一点的观众都不会有了嗯就什么片头曲的里面出现很多人脸啊剧情的概要什么的就现在已经不太有这样子的做法了嗯
我觉得这个歌它对于这个剧情来讲还是很重要的就之前我看就是叶童 李大红还有梁家辉 惠英红惠英红昨天拿了这个奖了因为这个电影拿了华表奖那个电影叫我爱你它是韩言翻拍韩国漫画的老年爱情片它
但是它里面就是为了让这个整个剧情更加的本地化讲广东的嘛然后他就放了许冠杰的一首歌吧就叫我爱你把这首歌就直接就插入就是老年人在跳广场舞啊在那个广州的公园里面然后就是有一个人拎着收音机里面放的就是这首歌它是有一个回应题目然后让你进入到这个具体的场景的作用的然后还有那个
今天我早上我还在看《适之欲合》的一个访谈集就是我特别喜欢他的《比海更深》和《步履不停》就《比海更深》这个让阿布宽和树木希林演母子但是它其实这是一个歌的名字它是邓丽君的歌
就是比海更深然后这是邓丽君在日本发展的时候吧就唱然后这个设定里面老妈妈对这个歌影响很深然后就是这个歌也是在比喻家庭的关系吧就是虽然说好像彼此关系比较疏离或者说你有很多秘密你不告诉我然后但是我们还是这种比海更深的关系嗯
我觉得这个是挺重要的就是不是说你跳过了这也算是他这个整个创作的一个部分对这个是你想如果一个人比如说 30 年前看渴望的时候他是悠悠岁月对不对反正直接跳过去是而且你说到这个影视当中我想起来许安华以前那部电影女人 40 肖方方和罗家英还有乔红演的反正罗家英在里面就演那个肖方方她丈夫嘛
受窝囊气然后在公司里面也是那种受挤压的中层 40 来岁头秃了什么一群老同学聚会去 KTV 唱歌他上去唱的一首小李飞刀就罗文的那首 70 年代珠江版的小李飞刀的那个旋律而且那个歌词就是难得一身好本领其实有点那种怀才不遇那种感觉然后很快年轻人就开始把他轰下去然后就开始去唱那个 Beyond 喜欢你
就是里面他也是把这种歌的那个时代结合在这个人物剧情里面他算是一种人物自白嘛我之前在知乎上看了好多红楼梦就是好多红楼梦粉在知乎上发言然后就有人批评电视剧八七版红楼梦就说里面就是秦文那首歌出现的次数太多就搞得好像是一个秦文就变成主角了嗯
就是人物的剖白人物的一个自白自赚提到《红楼梦》你们有没有刷到过那种用西游记后传里面一首歌叫《看我跃马扬鞭》那首曲子做 BGM 的就是所有人都会说这首曲子就让人觉得很伤感而且他们会把剧情结合起来
就说他们就想起了那个晚上什么唐僧在通天河睡着然后沙僧跟师父抱怨说什么好冷啊什么的然后那首歌又它的旋律确实是有点让人伤感的就是关于西游记它也是不断地有人在做重新做产生我之前就讲过我很喜欢悟空啊就是戴全的悟空我觉得他是一个那个人文猴就是他不是一个政治猴我来听一下这个这有点像念经耶
大家纯旋律版本的这啥呀你现在已经完全抖音化了就是这种杀生抱怨什么好冷的就是我不知道就是这种集体记忆有时候也是总有一种被制造的感觉我也看过西游记后传而且我当时就是在他首播的时候因为他在央视八套一套还是八套上首播反正我当时看的时候我没感觉这第一集给我这种印象
但到今天这个东西又伴随着这种二次创作他把这些歌曲和第一集里面通天河这些剧情好像塑造了一种我觉得是一种伪记忆就是所有人都在底下留言表示自己什么像奶奶了像是谁了把个人的那种前言不搭后语但是你能感觉到这是一种共振不是这是一种人类的情感需求
我现在是发现就是有一些发现并不一定是要对于新的事情就是有些发现它是对于你记忆的重新发现而且这种发现更加震撼你就会发现原来这个东西我曾经经历过我当时没有注意它其实是什么只是当时以往然对你现在你有了比如说知识啊什么你有了新的经验然后你就回去照亮你就会发现有些我觉得这中间也是有一些因缘际会的
我是觉得我们这个时代就是一个怀旧的时代而且这个不仅仅只是在中国发生这可能是一个全球性的一个现象就还是回到我刚刚提到的《雨夜长宽》那本书
就是他写那本书的时候大概是十年前然后他就发现当时日本的红白歌会相当于日本的春晚吧差不多这样子的一个电视节目就是红白歌会呢以前一直都是日本最当红的歌手唱他当年的金曲也就是说是一个打新歌的这么一个舞台
然后大概 15 16 年的时候于野长宽就发现他变成了一个怀旧金曲大串烧嗯就是当时十年前就日本的歌手就开始不停地在就是电视节目里面去回唱那种经典老歌嗯
就你看现在我们的音乐综艺其实很多也是这样然后再包括好莱坞的电影就这两年我们会发现电影市场不景气其实也是一个全球性现象然后大家讨论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很多观众对那种大 IP 已经失去兴趣了漫威的超级英雄那些电影对 我想看了
就你们仔细想想其实这些 franchise 化的这种大 IP 电影它其实也是一种怀旧啊它是把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经典角色重新给它赋予声明讲述一些它的后续故事然后就于叶长宽就提出来一个观点就他说 20 世纪的后半夜人们是通过电视机来了解社会上发生的事情的
然后来以此形成这个社会到底怎么样怎么样的一个共同的印象或是集体记忆但反过来讲这样一种感觉只存在于在 20 世纪后半期度过青春年代也就是现在从 30 多岁到 70 多岁的这些人
然后全世界的电视上放的最多内容就是好莱坞电影的热门作品然后通过全球化的好莱坞电影和国内的电视机获得这种共同经验的一代人刚好就是现在就在社会上工作消费的这些人
所以重启那种二十世纪的著名的作品来唤起他们的怀旧情感就变成了一个最有效的一个商业策略所以好莱坞就变成了一个美国的漫画和著名作品的翻拍地
音乐综艺节目就变成了怀旧金曲大作战他的一个判断就是他觉得因为现在就是电视这个媒介其实已经在衰落了大众的兴趣已经非常分化这种共同的记忆已经非常难形成所以他会觉得今后这种至少在影像产业的主流场景里面可能不太会出现一些新的事物了但
但可能会有一些更细分的兴趣人群对就是兴趣会更加分化但我觉得有一个就是现在大家沟通起来其实更方便也许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加速这种共同的
兴趣或者记忆的交流就比如我小时候我也看奥特曼但是我没有那样的一个交流的场合或者说这东西只是我自己买叠在家里看我没有那么多人可以去学校里去谈这些事情但现在我感觉小孩子他很容易融入一个奥特曼的宇宙当中就每个人都在讲不同的剧情然后他也可以从很多的地方得知或者加入这样的一个奥特曼兴趣人群
从这个角度来说是的对然后我上次去一个朋友家里当然有两对夫妇我一朋友他有一个小孩在上海生活还有一个是他们俩是中英的混合家庭然后在英国他们有两个小孩都是那种混血小孩然后在一起聚在一个朋友家里然后他们三个小孩在在一起然后给他们放奥特曼嗯
然后问奥特曼在英国小孩看不看然后对方说毫无影响力毫无影响力那他们是看什么他们可能看别的小猪配鸡对或者托马斯鱼小火车之类的但奥特曼的话就是在中国我觉得就它是一种共同的它是一种新的共同记忆奥特曼这个 IP 真的很神奇因为我小时候我也看但我们看的都是古早的奥特曼现在完全是它一直不停在出新的现在的小孩看的奥特曼可能是去年拍的非常
非常夸张是个巨大的宇宙我已经完全不知道现在奥特曼在讲什么故事了然后还是那种特摄片是吗已经不是了现在是大量用那种 CG 它也会模仿一些像星球大战那种感觉的但总体上我觉得跟我们小时候很不一样我们小时候看的很多还是六七十年代的产品远古英二那会儿就是人戴着皮套然后怪兽都很假对对
我小时候你想我家长给我买的奥特曼是最早的那个原祖奥特曼那 1960 年的作品然后里面的那些楼就是纸壳糊弄的但我小时候因为实在文化产品很匮乏看得而尽情有味嗯
到后来我到朋友家去因为他买的碟不是原祖的奥特曼他买的是捷克奥特曼捷克奥特曼就是后面拍的剧情就精彩很多然后什么迪迦泰罗这些可能就是后来就非常流行的但现在的小孩看的已经就是我已经完全追不上了其实我觉得我们过去的好多记忆还都是能够重合的有很多共同的文化记忆金庸穷尧清白娘子传奇这些现在的小孩因为我们看电视对
以后可能就对因为电视毕竟它还有那种被动播放的功能就是它可能不是你想看的但是就是因为电视在放所以你也就看进去了如果让你能主动选择的话今天的人可能很多就不会选择看那些作品所以我们这个年代人成长过程当中就看过很多断头的没头没尾的电视呀
就很多很多作品的第一集和最后一集我们是没有看过的那都是后来可能有了叠片以后然后会找出来看你要不再说回浪姐顺刚才说的话我觉得浪姐对我来讲就是一个古早怀旧
就是一个怀旧的节目对 《成能人》就是我小时候看的然后之前几季不是还有张柏芝 黎姿对对对都是原来在电视上看到的人确实仔细想想我觉得就是吸引我看这档节目的最初的动力就是我想知道那些我小时候喜欢的姐姐们现在变成什么样了对对对
然后想他中间好像很多年都没有看到他了不是年轻的那些年轻这些本来就是女团的人他是不太会吸引到我看这个节目的是我甚至觉得那些本来是女团的小姑娘来参加浪姐就是来砸场子砸场子开玩笑开玩笑我的意思就是说就是你们这样有点降维打击
而这档节目的主旨不是让专业的人来干专业的事情它的主旨是我们想看到那些很久没见的姐姐那你说的怀旧这个还真的挺有趣的因为最近我觉得在想就是刚才说你很多发现好像是在回忆中进行的因为我觉得这好像是一个
电视时代比较美好的事情因为我有的电影可能就只看过一遍然后我就有一些很朦胧的印象那我也不知道跟谁去讲我今天就在想到原来看过一个电影是里面有刘德华然后他碰到一个越南的厨妓就碰到一个越南的妓女然后他们就怎么在一个热带雨林里面然后这个女孩就非常的清纯非常的可爱然后就跟他讲起他的愿望就是做一次热气球然后整个电影的风格又非常清新
但是又很残酷因为她是一个妓女然后好像有人死掉了然后我就不知道这个电影是什么就是在我的现在就想起来就是一个谜团就是一个意象很美好的一个谜团就是这个是电视时代你看那些播放的电影的一个感受就是它过去了那就很多你也不知道对你也不知道我小时候看那个电视剧上在放那 90 年代中期我后来才意识到原来那个播的是神秘岛
凡尔纳那个小说改编的但是它又有现代的改编就是里面讲的是一群可能现代人流落了荒岛然后找了个洞穴然后在里面把那个洞穴叫什么岩石公寓住在里面但是同时有一个变态的老博士开着潜水艇在监控他们但到现在我都不知道最后一集他们有没有回到现代社会去
我觉得还有一些共同的记忆能够共同怀旧这件事挺好的哈哈哈哈嗯我想起我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应该大三的时候有个学弟他在大二在我们寝室他就在那讲述他对神奇宝贝多么的热爱啊神奇宝贝就是那个宠物小精灵那会儿大概是在 2011 年左右啊
他说他的一个将来的理想就是有一天他比如说有一个孩子他就会带着他的孩子然后一起重新把神奇宝贝再看一遍然后当时脑子里面反应就是说这个人真的太自大了神奇宝贝应该还是可以的吧因为这个 IP 还是有生命力的是 OK 好那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了感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拜拜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