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建筑设计师转行血泪史:她用18个月,从头开始 | EP39.

建筑设计师转行血泪史:她用18个月,从头开始 | EP39.

2024/12/2
logo of podcast 101号谈职场

101号谈职场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P
Pickle
Topics
Pickle:8年建筑专业本硕,4年大型国企和外企的建筑设计师,2023年地产行业下行导致建筑设计公司没有项目被裁员,在家准备半年后转行产品经理,现在独立负责建筑+XR方向B端软件的项目。在整个过程中,Pickle经历了低谷、迷茫、彷徨乃至恐慌,最终成功转行。她认为建筑行业性价比低,体现在时薪低、工作时长长、工资涨幅低、职业发展受限等方面。中国城市化进程接近尾声,建筑行业整体倒退,导致行业机会减少。她建议转行的人拓宽思维方式,关注软技能和资源连接,并积极寻找实习机会。她认为转行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答案,而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路径,需要理性看待。她分享经验的动机是基于自身经历,希望帮助更多面临转行困境的人。 10和1号:两位主播就Pickle的经历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分享了对建筑行业现状的看法。他们认为,Pickle的经历对所有正在经历职场倦怠、迷茫乃至裁员恐慌的人都有价值。他们也探讨了建筑行业人才浪费、性价比低等问题,以及行业内普遍存在的降薪和停薪留职现象。他们肯定了Pickle在转行过程中展现出的勇气和韧性,并鼓励更多人理性看待职业发展,积极寻求适合自己的路径。 10:作为资深市场人,10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分析了建筑行业面临的挑战,并对Pickle的转行经历给予了肯定。 1号:作为MBB咨询项目经理,1号从职业规划和个人成长的角度,对Pickle的经历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并分享了一些职业发展的建议。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Pickle决定从建筑设计师转行?

Pickle在2023年因地产行业下行导致建筑设计公司没有项目被裁员。她在家准备半年后,决定转行成为产品经理,最终独立负责建筑+XR方向B端软件的项目。

为什么Pickle认为建筑设计行业不再像以前那样有吸引力?

Pickle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末期,不再需要大规模建设新楼,导致建筑设计行业需求减少。此外,许多建筑公司的财报显示收入大幅下降,行业整体在倒退。

Pickle在转行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

Pickle在转行过程中经历了低谷、迷茫、彷徨乃至恐慌。她接到了毫不相关行业的面试,也破釜沉舟地重新从实习生开始做起,最终在她为自己设置的deadline临近结束前成功转行。

为什么Pickle选择转行到XR方向的产品经理?

Pickle发现XR技术(如Meta Quest 3和苹果Vision Pro)在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设计方面有应用潜力,这符合她对空间设计的兴趣。她通过体验这些设备和请教行业内的朋友,逐渐确定了这个方向。

Pickle在转行过程中是如何保持动力的?

Pickle通过学习新技能、做播客、与行业内的朋友交流等方式保持动力。她还通过实习和接一些外包工作来维持生计,同时继续探索新的职业方向。

Pickle在转行过程中如何平衡焦虑和学习?

Pickle一旦开始焦虑就立刻开始学习,她会列出需要学习的知识点,找课程或信息源。这个习惯帮助她缓解焦虑,获取更多信息。

Pickle对转行后的职业生涯有什么新的认识?

Pickle认为个人的努力在时代的背景下是有限的,但经历转行后,她有了更好的自我调整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她也对职业和人生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Pickle如何帮助其他面临转行的建筑设计师?

Pickle通过自己的播客分享真实的工作岗位和生活情况,提供信息渠道和心理支持。她希望帮助大家更理性地看待转行,提供实用的建议和资源。

Pickle对未来的展望是什么?

Pickle认为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很难说有人能真正逃离行业的衰退浪潮。但她相信个人的韧性和适应能力会在类似情况下有更好的表现。她也希望通过不断学习和尝试,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职业路径。

Chapters
本期节目讲述了一位建筑设计师Pickle的职业经历,从高中时期选择建筑专业,到本科、硕士,再到在国企和外企的工作经历。Pickle分享了她对建筑行业的深入了解,包括软件使用、工作内容、行业现状以及薪资待遇等方面,并阐述了她对行业前景的担忧。
  • Pickle的职业经历:高中选择建筑专业,本科五年,硕士三年,国企和外企工作经历
  • 建筑行业软件:AutoCAD、Revit、AI、PS等
  • 建筑行业现状:工作时长长,薪资增长慢,职业发展受限
  • Pickle对行业前景的担忧:城市化进程放缓,行业整体倒退

Shownotes Transcript

欢迎各位来到 101 号弹纸厂这是一档从职场小白到职场中高层都在关注的栏目我们弹纸厂但不仅仅弹纸厂我们祝愿你有快乐的人生我们关注打工人的打工体验这期我们讲的是一位建筑设计师转行的故事

但是我们相信这其中他经历的大多对所有正在经历职场倦怠迷茫乃至财源恐慌的人都有价值我们的嘉宾是一位前建筑设计师 PICO 在整个地产行业经历寒冬的大背景下行业工资开始巨幅的缩水甚至有大量的人拿着 40%的工资被强制修 60%的五星价在这样的背景下 PICO 开始思考转行

从裁员前的一年到裁员后的半年这十多个月的时间里他经历了低谷迷茫彷徨乃至恐慌他接到了毫不相关行业的面试也破釜沉舟的重新从实习生开始做起最终在他为自己设置的 deadline 临近结束前他成功转行了说起那一段过往我们都有唏嘘的唏嘘

或许正在收听的你也是建筑设计师那欢迎你和 Pico 建联向他去了解更多的经验如果你是别的行业但也正经历迷茫那希望他的故事可以给你一份慰藉一丝力量

哈喽大家好我们又来啦今天我们非常非常愉快的邀请到了一位新嘉宾到一号来介绍一下你又把开头给忘记了对吗欢迎大家回到 101 号谈之场刚才讲话的是你们的失踪人口 10

我是一号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啊我们请到了一位这个新的小伙伴这位小伙伴呢也是我们的友台怎么发音你纠正我啊叫嗯哼嗯哼我这个前后鼻音老是分不清楚啊嗯哼的主播 Pico 来我们掌声欢迎 Pico

Hello,大家好,我是 Pico,我有一档自己的博客叫怎么念都好了,就是大写的 H 和三个小写的 M,就是那个英文你这个读法比我还要草率啊,感觉因为每个人读都不一样,我也不是很太爱这个读法我之前是一名建筑设计师,然后现在在转行做大方向的产品经理然后很高兴能和 101 号串台来做这期节目

嗯好呀我们其实之前在群中啊已经和 PICO 有过蛮多的这个交流了关于今天的这期选题然后通过 PICO 的描述我们也发现说这其实还是一个蛮有意思的蛮值得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的一些这个行业的一些故事啊就是 PICO 刚才提到他在整个的生涯的过程当中的起步其实是以

建筑行业的设计师的角度去起步的而现在去转行到了一个偏弊端的产品经理的这样的一个角色所以我们就会有了现在的这样的一区选题因为 PICO 不仅仅是一个个人它代表了广大的在建筑行业设计师起步的很多的职场人

正在面临的转行的这个当口的一个现象所以我们的标题我们现在出你可能叫建筑设计师转行雪泪时最后会不会定这个标题我们可以再确定但是这会是一个跟大家一起来分享某一些行业当中的一些人在面临转行情况下他们是怎样一步一步探出自己的这个道路的一个话题

那 Pico 你愿意再跟我们大概的讲一讲这个相对来说更详细的你过往的整个的这个职业包括教育的经历吗来帮我们的天友更好的来了解一下整个的这个历程是什么样子的

好的我可能在做建筑师级之前的经历是相对比较统一的我在高中的时候就锁定了学建筑这个方向一个是因为当时建筑还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行业然后高考的录取分数现在也比较高大家对这个行业的看法也比较乐观我觉得建筑设计师是一个可以干到脑的行业经验越丰富你这个肯定资历也是越高然后大家赚钱越多

然后另一方面我比较喜欢艺术我喜欢设计刚好建筑就踏在这两个方向的中间既能不浪费我高考分数然后又能去学一些和设计相关的东西所以就很顺利的就是进入了大学去学建筑学然后建筑学的本科是五年了我经常记得可能很多同学在大学的时候都出去玩或者去参加社团

这些活动但是我经常记得我其他系的同学去教书去玩的时候我没有时间我们在教书画图而是你们整个五年的这个过程当中我好像是有印象说是五年但这个五年比起一般的这个四年它的这个多加的一年通常来说可能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就是课太多还是需要实践的画图的这个场景会比较多导致的

其实从我个人现在这个角度觉得它没有必要用五年但是可能当时的考虑是说建筑学是相对一个比较松狠和杂的学科那从比如说简单的绘图基础美术素养审美然后到建筑史艺术史这些比较人文的方向到一些比较绿色建筑然后建筑结构这些比较技术的方向

以及您说的就是像实践去实习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培养一个建筑师的技术所以可能当时的教育体系认为五年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教育时间 OK 这确实还是一个非常综合的一个专业什么东西都得需要能够有上手的这些精力在当中

对的就是比如说很具体的来说一个建筑师可能工作的时候会用到的软件起码就有 20 种你可以稍微展开讲讲有些啥我们没必我没有听到过一些从比较大家都用的像视频制作 AEPremiere 然后图像的 AI 就是 Illustrator 还有 PS 这些

到一些像文本制作的 InDesign PPTMicrosoft 那一套再到更专业的可能就是 AutoCAD 然后 Revit 设计的更参数化一点的我们还设计一些就简单的编程软件或者是一些可视化编程的一些像 Ryno 里的 GraphCopper 像是可能一些简单的 Python 就是大家都会用的

这个我真的还蛮意外的就是我没想到你们还是要用那个 AE 就是 After Effects 那个 AE 对吗还有包括 Python 你们也会用到这个确实在跟你聊之前我完全没有这个概念我以为就是在 AutoCAD 和 Illustrator 这个方向会为主的对就这些是可能近几年会用的更多吧因为大家也

想说建筑行业的数字化怎么做或者是在做设计的时候加入一些参数化就算出来的一些数学感的曲线之类的这个会用的 OK 所以这是为什么可能他在当时的这个逻辑来说会需要学五年那当你五年学的学完之后会是一个大概什么样的经历接下来

学完之后呢就是我当时是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保研一个是去工作然后当时我们年级大概是有一半的同学可能去工作一半的同学去上学上学可能有一些是出国有些是就在本校或者是外校然后我当时就选择了保研就在学校读研究生但是在

读研期间我发现就是我读的这个研究生我当时单纯的觉得对我的设计能力没有很大的提升因为读研期间就是主要一个是帮导师写论文

然后另外就是维持工作室的一些基础事务我觉得挺像一个助理的工作打工型读研对吧都不是专硕水硕是个工硕对是的研究生的课程相对也没有本科设置的那么精细就感觉总是也不是很上心所以我当时读完就

觉得自己没有选什么东西所以我又去升了一个国外的硕士于是我就花了八年在读书这件事上 OK 所以是本科五年然后本校的硕士是两年然后又读了一个国外的硕士是一年是这样的一年对对对那我得问一个国外的硕士读完之后有觉得比国内的硕士有用吗

我这样说是不是不太正直正确但我从我个人这个个体讲的话我觉得国外那个确实学到了挺多东西他不是他公行的对对对我就想了解对国外的确实他就是还是课程和我们叫 studio 吧就是叫设计工作室或者工作室

是占主力比重的所以会有很多实操的机会吗还是也不是实操吧可能它对我思维上的训练会更多比如说有一个 studio 是比较偏向怎么讲艺术方向的

课题就是讲说你怎么从一个很具体的比如说纽约市的供水系统的研究点做起然后怎么去给这个城市做一个艺术装置是一个带有城市的公共性或者是引发城市市民思考的一个艺术装置对 然后比如说另一个 studio 就是那个 studio 的老师是一个社会活动家

他就很关心说我们的制造业给很多边远地区的村民有一些污染或者是影响他们的生活他就会带着我们从玻璃的制造这条制造线来考察然后去摸清玻璃制造后面会需要哪些元素这些元素在哪些工厂生产然后这些工厂又从哪里挖矿就整个一条线摸下去摸直到摸到去那些工厂的材料

所在地的人的家里去探访他们就是去跟他们做访问问他们他们对这个工厂在这里开始探访什么就是我觉得做这些事情对你了解不光是建筑吧对整个社会或者是整个世界的形态都有很多我听你在描述这一段的时候就是薛薇有一点点感觉到语气上都有变化就是好像这个在描绘的场景也在

满足一些你对自己的一些你的工作的理想画面的这个期待我不知道我听到的对不对我觉得可能不是工作是我个人的一些对世界的好奇心了就已经超出工作就是超出你对工作的期望了其实是给你个人带来了一些东西

对的因为我知道工作不可能有这么好的情况对所以就我觉得其实就从你的这个描述来说我们说还是比较人间清醒的知道工作还是工作对吧但反过来说其实你

在建筑这件事情上刚才也描述了就是你花了五年读本科两年读了一个不那么认可的一个硕士然后又花了一年继续读一个硕士这个八年给我的感觉是你对于这个行业还是有比较强烈的期待和认同的所以你才会愿意在这个方向上花这么多的时间持续的去读下去我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

是的就是抛开经济回报这件事情我依然觉得建筑这个方向或者是这个学科还是挺有意思然后不光是对设计或者是对建筑造一庄楼这件事情有帮助就对我自己的个人的世界观也好各方面的塑造也有很多帮助

那当时在你读本科和研究生的时候如果因为你刚才说抛开了经济回报啊我们现在把你抛开的经济回报拿回来看一看吧当时从客观上市场我说的是人才市场啊人才市场上的这个叙事来说建筑行业的这个设计师的这个岗位依然是一个大家觉得是可以去踏足的一个行业吗

因为比起现在我们都在聊转行这件事在你读书的时候当时的社会的这个舆论的叙事会是什么样子的你自己的想法又是什么样子的

我觉得就是我本科毕业的时候可以大概讲一些比较具体的数字就是我本科毕业的学生像我的学校可能在全国排名建筑学这个行业在前四或者前八这样那他毕业的本科毕业生有两个方向主要的一个方向是去设计院一个方向是去地产公司那地产公司可能工资会比较高那他的年薪可能大概能

能到 30 到 35 万去设计院可能相对低一些但是大概也有 20 多万 20 万左右那是大概哪一年可以再帮我们来回忆一下吗我觉得这个数字还挺可观的乍一听大概 16 17 年 16 17 年的时候你刚才说的是本科毕业还是本科毕业就有 30 到 35 万对就是最高的那其实还是一个相当可观的一个数字听上去

是的那个时候算是上一个小高峰吧 OK 所以等你真正的就是毕业以后你踏足到设计行业的时候你觉得会有哪些和你当时的这个期待会是一致或者不一致的地方我有两段工作经历一段是在大型的国企做设计师然后另一段是在外企

然后这两段其实就是我在工作之后对这个行业的细分会更了解我在实习的时候其实都在一些设计类的公司去实习所以我做的主要是可能偏向创意设计的工作就是出一些概念方案然后把它深化到

我们叫扩出阶段那设计院呢可能我在的那个部门主要是做施工图设计就是把一个设计方案深化到可以让工地的工人直接去施工的程度就是从一个 ideation 到一个真的可以落地的一个部分了对这个阶段里就会有很多很多所对的工作比如说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我可能有一周的时间都在挪墙挪墙

对就是那个墙在图纸里不是两条线吗对对对然后这个墙是有一个厚度的因为可能方案的修改或者是结构的修改这个墙的厚度会有变化

或者是墙的位置就我第一天把一层到七层所有的这一道墙往左挪五十然后第三天又跟我说这道墙要往右挪一百所以我的工作就是打开每一层的每一张图纸把这个墙往左挪一点往右挪一点对就会产生大量这样的工作这个是我之前没有想过

就是很多执行层面上必须得有人做的一些事情就听上去它确实也得有人做但是可能和我们学设计的时候学的那些方向就不完全是一个内容的东西了对的所以我觉得我们在施工图这一方向的项目我个人没有说特别喜欢因为这些大量重复的工作我觉得对我的提升没有很大

那会让你觉得依然是符合你自己期待的然后你刚才也提到了就是你对世界其实会有一些好奇心在一些建筑的这些项目当中能被满足就是那些瞬间还存在吗我觉得还是有一定存在可能以前上学的时候觉得他应该是在这个工作里占 50%但实际工作以后可能占 5%或 10%这样哦 5%了只有

因为就是这个方案从零到一的那一瞬间可能只有一两天但是你要把这个方案从你的脑子里拿出来然后到它落地可能是五六年所以那些真正的就是满足好奇满足设计层面上期待的部分可能就只是最最头上的那些瞬间而已

对的而且很有可能在后期就是改来改去的时候就已经被磨灭了或者是没有一个结果我记得我们在前采的时候你还提到了一个词是性价比这个部分你可以展开再跟大家讲一讲吗

你是说工作中的性价比对就是你发现性价比这件事和你当时想的或者压根就没想到性价比会这么低好的我可以讲一下我刚才那个故事就是我的一个朋友在哥大读完研究生以后他就留在美国工作他刚开始是在一个小的建筑事务所大概六七个人不到十个人的工资然后老板是一个犹太人他在那个公司工作的就很不开心因为就是加班时长很长而且

就老板的可能也比较 POA 吧就对他的设计的结果也不是很满意之类的反正有各种的因素导致他离职了而且在前几年转行去了谷歌工作他是转了程序员 OK 然后他有一天发了一个朋友圈我就记得特别清楚他说我的 leader 从我身边走过看到我哥大的学生卡说你的学校真好

他说太讽刺了我在谷歌的 leader 会跟我说你的学校真好而当我在那个纽约不到十个人的事务所工作的时候我的老板还会说你竟然不是哈佛毕业就是感谢他的学历不够好他就是我觉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行业对学历或者是人才的一种浪费吧

那个十个人的小的 studio 他们是非常行业 leading 的那种位置就是咱们这个事务所里全是哈佛的还是说它就是一个非常正常的一个事务所但是因为人才的供给太充沛了所以导致歌大在他眼里甚至不够好我觉得

如果从公关或者是全世界的这个范围来讲那个事务所应该也算是比较少的事务所因为能在纽约开事务所的老板应该都不是一个一般的老板但是在我们行业内这样说它也不算是一个很有名或者是你提到大家都能享受的这样的一个事务所

就没有说像那种你一提这个名字大家都知道是那个大师这样的感觉 OK 这是从人才的整个的浪费的角度你刚才提到的性价比然后你自己除了学历的浪费以外还会怎么来定义性价比又是在哪些这个

具体的场景里你觉得这个以我的定义来说这个性价比真的太低了另外一个就是我觉得就是经济回报吧经济回报我们行业就大家都说时薪很低就是我们一般在工作的时候工作时长都会很长我曾经被要求过就是一个月的时间每天强制九点下班一个月每天强制九点下班

对 周六周日是休息的但是周一到周五就是强制九点下到了交途节点的时候大概到晚上三四点临盆都是很正常的

然后另外呢我们的工资每年的涨幅又很低就是行情不好的时候几乎是没有涨幅然后另外从升职或者是个人职业上升的渠道来说也是相对闭塞的因为如果这个市场整个不往前发展然后中层的这些领导们不会再往上升那我们像这种就刚工作几年的设计师也是很难找到

只要去往上升级或者是有一些什么回报所以我觉得这方面的性价比也是很低所以听上去是一个工作时长其实完全不是一个朝九晚五的一个状态然后工资又看不到太大的增长的希望那起薪的角度来说和你当时说 16 17 年可能本科就能有 30 多万来说它还会是同一个逻辑吗还是说这部分也出现了波动

起薪也出现了降低的情况我的同学们能纳到起薪 30 多万的寥寥无几吧然后这些同学现在的状况也都不是那么好另外就是平均的起薪从国企设计院的角度来说可能年收入

也就是 15 万左右就是国企设计院的年收入差不多也就是在 15 万左右了你刚才还提到过一个这个信息是说有很多的公司出现了这种降薪的这种情况包括甚至会有停薪留职的情况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吗大概会是什么样子的操作

这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我觉得就是起码在上海这个地方来说在国企可能一般采用的是降薪因为国企的工资构成是大部分的工资是在年终的时候作为年终绩效发放然后平常的月薪会比较低那它只要把年终的这个绩效降低那你的年收入就会降低

就是这是降薪的手段然后另外平薪流职可能就是外企比较常见所以外企因为没有那么多的工作给大家做所以他就说你每周只用来两天啊三天这样其他的时间就在家你也是自由的但是也没有工资就是强行砍掉你 60%的工资这种概念是吗嗯嗯我们甚至觉得这种平薪流职还是比较良心的做法我没有给你钱但是我也没有这样的时间对我觉得这个做法因为

好像比起我们知道咨询公司的一些做法会更良心一点因为我听说安永啊包括普华永道他们的停薪留职或者说他们的强制休假是说五天里面我让你三天是休假的状态这三天我不发你工资但这三天你还是在干活的所以比起你们来说感觉良心更坏一点确实这有点过分

对顺着这样的一个方向我就会有一个好奇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可能 Pico 会觉得说好像这个行业不是我当时想的越老越吃香我能干一辈子的行业了我开始有一些不一样的念头出来了就是在二年初的时候我开始产生这个念头当时是因为公司开始采源就采了第一个人然后

然后另外我就开始分析我的职业生涯因为我在十起的时候有一个我的小组长和小领导我觉得他的工作状态和整个人的状态是我比较理想就相当于我职业上的一个 role model 然后我当时二年的时候我就开始分析说如果我想做到他那样的一个地位我需要做些什么然后盘了盘我发现

这好像不是我能做的就是可能他初期跟我做的工作也差不多然后也是做了一些比较质量高的项目然后后来因为公司的需要就把他提拔成了一个 leader 然后他一直在负责做一些创意和主创的工作但是呢现在市场上并没有这种需要也没有那么多新建的楼或者是新建的项目

所以也不需要那么多人去做这个建筑设计的主创那我如果被裁员了我再去一个新的公司我也很难有机会去拿到这样的向主创机会所以我就觉得这条路可能不是通过我个人努力能去走的路所以我就打算开始转行

那你是怎么会判断得出说就是现在的这个市场上可能不会再有那么多新的道路不会再有那么多新的机会因为我相信行业以外的人可能对于这部分的这个背景啊 context 啊并没有那么清楚可以再跟大家展开讲一讲这个判断是怎么得出的吗

这个我觉得可能可以从宏观到微观来讲就是宏观上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进行到了一个比较末尾的阶段大家可以想到就是从宏观来讲我们不需要扩大城市的规模那就不需要建新楼不需要建新楼就不需要人去设计新楼

然后从一些比较数据化的层面来讲有一些建筑的头部企业的财报公开的财报来说 2024 年他们的年度财报基本上都减少了分之二十分之三十的时候所以整个行业的就是倒退是比较明显的另外到个人来讲我可能

就是我认识的建筑行业的朋友很多他们可能分布在上海各种各样的公司包括民企包括国企和外企那我看到很多优秀的朋友也都没有获得这样的机会所以我觉得从我个人的观察来说这也不是一个个例吧我觉得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所以当你在意识到说可能你没有办法做到他那个状态的时候你当时的感受会是什么样子的

我觉得从个人感受上来说还是挺差的我经常把它类比于像谈恋爱失恋哦

那你这个行业还是有很深的热爱的对我听到这里就是感觉这个气氛已经下去了因为我觉得有一种梦破了梦碎了的感觉就是当年其实是怀着很大的热情进入到这个行业但有一天猛的抬头发现自己手上在做的事不一定是还是自己当年梦想做的事情然后周围的人

开始被公司裁员了再抬头看一看当年那些自己想要成为的前辈或者说是和自己差不多同期的优秀的人也都没有在有更好的发展的时候感觉就是一个梦碎了的这个画面在眼前嗯 是的 是这样的我觉得就甚至我有一段时间有点抑郁症嗯

那种你一直相信的东西突然这个信仰塌下的感觉

就是还是需要接受的那我想问一下 Pico 这些描述其实很多都是你自己的观察那有没有在那个期间和行业里的一些前辈或者是同期的小伙伴聊过呢就是大家都是普遍是这样认为的还是是你自己的观察就是是你更个人的一些观点

有的就是因为我觉得建筑事务所有一点比较好是大家都比较平等就是我和我的 leader 和老板都会经常聊天我的朋友们也会经常交流可能我觉得行业外大家不会关注到我们这个小小的赛道上的一些公众号或者是公众媒体也好就当时在去年和前年的时候这些媒体经常发的一种煽动情绪的帖子就是说快看这项技术即将取代所有建筑师

或者是听起来就很扯但是大家可以大概感受一下这个行业情绪或者是说那个快跑建筑行业在几几年后就是会崩塌对就是类似于这种文章很多所以我觉得这也不是我一个人的观察了

明白了行业内部有一些自己的这个认知和包括来自外部的一个洞察其实都在往这方面去退道了

是的我相信就是当这个情绪开始出现的时候啊一直到你真的 make 一个 decision 要离开那其实还是有蛮困难的一个阶段要走过的最后真的让 Pico 觉得说可能我得试试别的行业的那个瞬间存在吗还是说它就是量变到质变了你还能回忆起那个瞬间吗

我那个瞬间可能就会变得比较实际因为我决定做建筑这个瞬间可能我刚才讲的比较理想然后我决定转行的这个瞬间可能就更偏向实际就是当我看我的存款的时候

嗯就我因为我还有贷款就是当你停止工作停止有收入然后在每个月还有很多的支出的时候就那个瞬间我决定说我不能再为了我这个所谓理想去做一些性价比那么低的事情这非常残酷又现实但必须接受的一件事情对是的而且我基本也就接受了吧嗯所以正式的开始做嗯

转行的一些准备大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你还记得吗我是在裁员前一年开始就是做一些行业的探索就包括我去做那个播客采访很多不同行业的嘉宾也是我探索的一个方向但我一直都没有做这个决定然后裁员之后就开始说准备真正的做这个规划然后我是一个 J 人所以我有很多的时间上的分

分布的安排就比如说我刚开始做了一个三个月的计划比如一个月去确定方向然后用一个月去学一些新技能然后一个月去先改简历然后投一些不太重要的公司试试看这样类似这样的计划但是实际上的操作可能会没有这么的清晰因为我发现只要不锚定一个方向它是很难去学习技能

就是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很难去知道我要去学什么或者我在短期内能学到什么所以我大概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去找这个方向就是我到底能做什么以及我想做什么但那是在裁员前你已经开始去做的那个准备了

嗯裁员前我还是有点像在浏览吧浏览各个行业的情况然后在离职之后我才又花两个月去做决定我要做什么所以那个瞬间我感觉好像又有一些心态上的一个变化你还记得当时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吗如果你愿意分享啊我知道再去接那个创吧其实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没关系已经过去了您说的是是我开始做这个研究还是我决定做现在的这个方向对我的感觉是当你好像被裁掉了之后好像更能 push 你去要做出一个确定方向的这个决定了那个背后的这个心路历程是什么样子的我觉得这个也是比较普遍的我们这个行业想转行的人的一个心理状态就是刚刚离职的时候

最确定的一件事是我不要再做同样的工作了但是并不知道能做什么或者是想做什么

所以还是挺痛苦的就是我觉得很多人我的朋友也是会卡在这个阶段上很久然后对 挺痛苦挺纠结的因为每天上午关于转行的帖子就越刷越多然后有一半可能是卖课类的有一半可能是煽动情绪然后剩下可能有几篇是真正的转行信息对 但是这些信息又没有用但是又对人的心态产生很大的影响

干扰所以当时那个阶段还是比较痛苦然后但后来我就发现你向外看这个市场或者看这个整个行业的动态其实很难说走向一个最终自己的决定所以我又回到我自己身上说我当时学这个东西就是因为我

想要做一个我感兴趣的事情那我在工作上现在的诉求其实就是三点一个是它不叫心另外一个是我有一定的发展机会第三个就是我感兴趣那我就从这三点开始所以我就发现了这个当时市场上刚好那个 Meta 出了那个 Quest 3 那个硬件设备然后苹果也要发布他们的 Vision Pro 因为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对我来说其实都是空间设计

所以我就在这个方向做了一些技术调研呀或者是一些公司的投递所以最后就往这个方向走所以当时是一个就是因为我相信那不是一个瞬间对吧你看到 Meta 出了那个硬件你就觉得这是我要的应该还是会经历了一定的这个筛选和判断的这个过程大概是什么样子的

嗯确实是的我初期的时候可能比较着急也投了各种各样的工作像我投过空间设计一些品牌像是一些车企一些时尚品牌的空间门店设计哦就是他们那些概念店旗舰店那种这种设计是吗对的然后另外就是投过一些媒体类的像是运营或者是新媒体这些方向然后

然后还投过一些时尚品牌的复利或者是市场方的工作

但是我整个这些方向看下来其实一个是我觉得门槛是相对较低的另外一个天花板也相对较低对我来说就可能是对所有人所以我终于也没有说选这些方向所以就是它能够快速的转行但是 somehow 可能有一些浪费了你过去这么多年的沉淀听上去

嗯,对的。而且听上去他们的工作从薪资上来说也没有很好的未来预期。所以在那个 Meta 和 Vision Pro 这些产品出来之后,你是怎么样判断说这个是符合你的期待的?MetaQuest 刚上市的时候我就买了一台。对,我立刻第一时间从日本的亚马逊上买了一台。

就我在家就开始尝试上面的各种应用以及我去认识很多像做 VR 或者是 AR 行业的朋友或者是朋友的朋友然后我就去跟他们请教很多关于行业的信息或者是一些应用的就是他整个行业的操作流程就比如说这个游戏到底是怎么设计出来的或者是大家期望这种 XR 的技术会在哪些方面有应用

嗯类似这样的问题吧然后我就自己一边去体验这些东西一边去请教朋友然后慢慢的就有了一些比较清晰的认识吧那这个历程大概会有多久啊这个历程也有一个多月吧一个多月两个月一个多月两个月嗯

那听上去好像你对于这个东西能够发挥你的过往的经验也符合你的期待好像有了一些基本的判断那是你的经历立马就能 fit 这个行业和职位的需求还是你依然需要为此做一些准备才能够让这个行业的这个职位是觉得你是合适的

我觉得就是依然是有挺多准备的一个方面是技能上的准备就是比如说我在离职之前其实在业余时间参加了一些像元宇宙的展厅设计这些东西就是

可能在那个时候接触了一些游戏引擎像 Unity 这些东西就还要直接上 Unity 这么高级了就好当然是使用一些现成的 FDK 了 OK 但是大概了解这个软件怎么运作的有哪些界面哪些工具因为我觉得像建筑生学软件是比较快的像我刚才说的我们要用很多软件

然后另外就是一些行业内的东西因为我一直觉得在工作的能力上大部分的能力其实是在工作中学习的而不是在一些课程或者是在学校学所以我就在积极地找一些实习的可能性就是哪怕是免费的吧就是我能去一些实际的项目里看一看大家的工作流程是怎么样然后最后我也是找了一段实习去实习了三个月当时是在哪里实习的是

就是我现在这家公司当时他们对当时他们还没有说想招人就是说你先来实习看看反正我们也是有一个事情确认做然后我就去实习实习之后就留下来

我觉得这个心态还蛮重要的,因为我们也遇到过一些就是被踩的一些伙伴,然后在寻求转行的一些伙伴,大家会在一个 balance 上很难处理,就是如果我放下身段去做一些事情了,是不是这个身段就回不来了?

我相信他们不是真的放不下身段他们是会非常担心说我真的做了实习了那以后我的身价是不是又从零开始走起来了当时你会有这样的担心吗我还好吧因为我确实觉得如果我真的要完全换一个赛道我之前的有一部分经验对于这个赛道的人来说确实是没有用的

那我为了获得我想要的信息我必须去做一些所谓放低声段的东西我觉得也 OK 吧我主要保证我获得了我想要的东西就 OK 没有想到太多后面的事情所以我看起来其实还是蛮勇敢的一个决定因为我看到有很多其实踏出这一步真的是蛮难的那从被裁到最后真的实习结束加入这家公司大概这段时间会是多久啊

从裁员到我去实习之前大概是半年到实习之前大概是半年你自己现在回看的话你会怎么评价这段过程我觉得是我人生和工作观上成长比较

大的一个节点就这半年就我之前对工作的认知还是相对片面然后我之前的底层逻辑一直是只要个人足够努力天分又不是太低那你一定会获得某种意义上你想要的东西但我现在可能会考虑的更加全面就包括

社会或者是包括整个产业的因素也都会考虑进去另外对很多公司的运作逻辑或者是整个产业链的一些方法都有一些更多的认识吧现在你对于公司的运作逻辑包括产业链的一些新的这个认知可能是什么样子的就像比如说从建筑行业来说我之前做设计我

主要都 focus 在我要怎么把这个空间做好我要怎么把这个建筑落地让它变成一个品质很高的东西但是我现在如果我还是去做建筑我就会更多的从比如说地产方我的家方的方面考虑从建造方的方面考虑他们考虑的方向可能是我如何把它做得最经济最高效我之后的出租率要最高那如果我再去做设计我也会做出更让他们满意的设计

感觉好像会更多的有客户视角的这些思维了对就包括说是一个公司内部要怎么评价一个员工的迹象或者是一个公司要怎么决定裁你或不裁你我都有感觉有一些更多的认识这方面可以再展开讲讲吗

对因为我觉得可能像我刚毕业的时候我觉得大家可能现在的年轻人没有这么天真就我刚毕业的时候如果我被裁了我肯定觉得是我的能力不好一定是我的工作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但是我后来就发现可能就是因为你在公司的年限短然后财力比较便宜

是一个纯经济的角度的判断可能是对的我觉得某种程度上似乎也有一些减少了内耗的感受就是不论是刚才说从用户角度去思考还是被踩了之后想就是会意识到这不是我自己的问题总结来说给我有一种感觉就是我停止对自己的挑战了我更多的把视野打开往外看然后

然后发现还可能真不是自己的问题对 是的就是我觉得会更客观吧有些如果确实是自己的问题我也能更精准地知道它确实是我的问题而不是别人的问题如果确实不是我的那我也能停止一直在指责自己说自己有问题又找不到一个解决方式对 似乎听上去内核好像更加的坚定了比之前对

可以这么说那我可能会问一个相对来说我们比较偏教练的一些问题就是你回看这半年的话你会最庆幸自己做了什么或者说最不后悔自己做过什么是你觉得对这半年特别重要的特别重要的我觉得有一个习惯和一件事吧就这个习惯是

我一直以来就是我一旦开始焦虑我就开始学习焦虑就开始学习这习惯真好啊我一焦虑就开始吃就是这个习惯就是导致我在一些就比较焦虑的几周里我就从早到晚坐在那里学习

那个学习的过程你学什么呢对对对就我之前说我是个 J 人所以我可能隔一段时间一两个月就会列一下需要普通的一些知识然后去在这些方向找一些课程或者是信息源我先放在那里当我教育的时候我就抽一抽感谢对可能这个习惯有帮我盖到更多的信息源

所以当你获得了更多的信息源之后它给你的焦虑状态带来了什么不同好像能暂时的缓解吧就是学习只是一个暂时缓解的手段就我当天会觉得我没有读过这一篇我现在感觉回看这半年虽然你说的是挺云淡风轻的语气也是比较平缓的

但我好像能想象到其实还是经历了蛮多情绪上的这些跌宕的也很感谢你愿意这样真诚地分享出来确实是刚才说还有另外一件事情不后悔做就是做播客就包括我现在认识两位我也觉得很开心就是我能看到更多的人更多的他们的故事我觉得也挺有意思那些故事给你带来了什么

这些故事我觉得一方面是我刚才说的信息就是各种行业的信息另一方面在心理层面上我看到很多成功的案例或者是他们曾经也经历过一样的纠结也好困难时期也好就是对我来说个人心态上也是有鼓励就感觉是建筑行业很多已经走沉的那些前辈的故事也给了你一些激励

对我觉得是他们当年也痛苦过让自己会轻松一些觉得没关系他们也痛苦过然后他们又成功了也会给自己很大的动力和积极性对的我其实是想拉回来问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因为我们前面提到那一个瞬间让你觉得我得离开的时候其实是看

看了一眼自己的存款然后但你也提到其实你有一些这个贷款的情况那当时在你被裁掉之后有没有给过自己一个时间限制叫做我的存款可能只能支撑我

待在那多久然后在这之前的多少时间我必须开始工作不论是什么类型的工作就是会有这样的这一人嘛你会有这样的时间限制给自己吗就是某个止损线是吧对

有的就是我当时算了我大概能有六到八个月的休息时间就或者是转行时间如果六到八个月我的存款花完了我还是没有转行工作那我就去找一个兼职工作哪怕他就薪资很低

所以你的备选或者说保底路线叫做耗完这些存款如果还不能找到这个转行的工作就再回建筑业但因为那个对你来说是舒适圈但凡可能你希望找机会的话还是会有一些机会的是是吗对是的就是可能我个人不是那么满意但是总能找到一份工作好的

实际上你最后从这个离职到开始实习中间也差不多有半年吗对六个月那已经接近你的那个死线了耶是的当时是挺凋零的当时就是但因为其实我这么说不好意思我就是也问的很直接就是实习其实叫实习嘛那我的理解它其实是没有一个月的正式

工资它就有点像日结工资对吧那个时候又已经进入你的死线就是那个滴滴滴滴的红线时间区域了你是怎么做到那个时候夏定杰先说我就先去实习吧而不是说不行了我得回建筑行业了这个就是一个意外了特别感谢我当时有一个朋友然后他们有一个类似于外包的设计工作吧你确认去做

然后他就叫我一起去做外包工作我也赚了一点生活费吧然后就所以滴滴滴滴的死线往后挪了给了自己一些一些缓冲的还可以去探索的时间对的刚好又有这个实习机会其实我还挺开心的就是我觉得有实践可做总比自己在家一个人研究要

快很多对所以我当时还是挺开心的

明白想到这里我突然就是会觉得说虽然对你来说那个当下是一定想要跳出建筑这个行业的但其实他也怎么说呢冥冥之中帮助了你往后推了一推找到了现在的这个机会对的对的就是我并不排斥这种接一点小活维持一下自己的生计是吧对的对的

对我的感觉是就是你的付出没有辜负你自己可能行业客观上不一定能够承载那么多人但你自己做的事情没有辜负你自己对我觉得就是这样的你总结的特别好那现在已经在一个新的这个岗位上了你觉得在这个岗位上是已经帮你

逃离了我们说整个建筑行业的这个衰退的浪潮吗你觉得是否已经具备了那个穿越周期的能力还是说它依然会是一个新的可能要去对抗周期的一个过程

我觉得目前的这个大环境下很难说有人觉得自己真正能逃离了某种浪潮或者是有能力以个人的能力去穿越这个构机就是在转行这件事上我觉得我收获的一个很大的观点就是一个个人的努力在时代的沙漠里真的就是一粒沙嗯

就是我能做的其实很少所以我也很难说我具备了怎样的能力但我能说的是就是经历过这件事情或者我转换了行业哪怕我再遇到一样的事情我会有更好的自我调整或者是处理办法以及我对自己的职业和人生发展的方向或者是目标有了更清晰的规划或者是认识对

所以听上去其实并不能说现在的这个行业一定能帮助我们穿越周期但是个人在这个过程当中的韧性可能会帮助我们在面临类似的情况下会有更好的一些这个表现对的就是我觉得这件事上有一本书帮助我蛮多的就是叫人生设计课人生设计课

对叫人生设计课如何设计充实且快乐的人生就这个标题听起来很衰但是但是斯坦福大学的就是一个教授写的一门课的总结就他在里面讲了一个观点就是说你做自己的人生规划或者职业规划的时候并不是说我有一个目标然后我要找到所有的方法去实现这个目标而是我定义我现在的问题然后

尽快地做一个小的人生原型去尝试它不断地试错不断地更正最后的结果可能就会相对比较好

我觉得这件事情对我的影响蛮大的再是一个我以前说的我要做一个建筑设计主创然后我一直在这条路上死磕的人对我最近正好也在看一些这个 PMF 相关的一些这个东西就是 product market fit 的这个东西其实我觉得在这个人生设计课因为应该它是脱胎于斯坦福的人生设计课然后提炼出来的一本书对对对我

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我们理想状态下在过去的经济发展比较好的阶段上好像是设定一个目标然后往前走然后克服一切的困难是比较 workable 的一种方式但现在好像更加让我们能够判断自己是不是在合适的道路上的方式就是这本书里刚才 Pico 提到的就是我得有一个迅速的

你说产品原型也好你说我的人生的形态的原型也好然后迅速的去这个人生这个市场里去做测试然后收集反馈然后再来判断自己的感受也好自己的盈利能力也好自己是否擅长也好等等这一系列的东西这我感觉是一个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自己在采取一些人生决策上也可以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转型的可能性

对的我还想问问 Pico 因为其实你在前采的时候也提到说我们有很多建筑行业当中的伙伴都在面临这样的一个状况大家都在寻求转行

那你自己看待这样的一个转行的话你会觉得你自己的经历是一个可被复制的一个可能性吗如果当你说你想要帮助到大家的时候你会希望是怎么样去帮助到大家首先我觉得就是经历过这可能一两年之后我再看这件事情可能觉得转行并不是一个

答案而只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路径我个人来说转行是解决了我比如经济问题或者我认为的性价比问题的但是并不是所有人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转行来解决可能有些朋友是觉得现在的工作时长太长有些朋友可能觉得赚得太少我觉得可能对于这样单点的问题

不一定是转好当然也可以是转好所以觉得在过去两年这样很情绪化的市场的浪潮已经相对平息的情况下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够更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另外我做播客或者是我来讲我的故事我都是希望一方面能提供一些干货吧就是

就在我的博客里希望展现一些更加真实的这些工作上的岗位的人一天的生活到底是怎么样的另外一方面就提供一些信息渠道就是比如说公众号也好比如说书也好或者是课程也好或者是行业内人的链接也好就是帮大家能更快的了解这些其他的行业另外就是一个我觉得是心理按摩吧我没在讲自己的故事可能大家听完以后也会觉得更有希望一点

其实特别好奇就是在背后是什么样的动因会让你希望说能够更多的去帮助到大家因为我知道也并不是每一个转行成功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说我要去帮助到更多的人我觉得就是从我自己的体验出发的最开始就是当我想要寻求转行的时候其实我相对是比较无助的因为我的大部分的朋友都是在这个圈子里的人我圈外的朋友也很少

所以我能接触到其他世界其实这个渠道是有限的所以我当时费了很多力气去认识这些人然后去获得这些信息而且我获得信息以后我也无从判断这些信息是否是真实对所以站在一个这样的就是身临其境的体验吧我希望就既然我已经做了这些工作我为什么不分享出来让更多的人也获得这样的信息渠道

所以好像有一种我自己淋过雨了所以我愿意为别人打伞的这样的一个情绪在里面对 是的 Pico 你觉得还有什么想分享的我觉得好像还有点意犹未尽我想说的就是给一些想要转行的朋友

就是因为我转行之后也有很多朋友会经常来问我你到底是怎么做的或者是就是到底我要怎么改我的简历很具体的问题或者是你作为产品经理 PRD 到底怎么写大家会问我一些很具体的问题但是我觉得其实这些问题是很难回答或者是及时我回答也对转行这件事情没有很有帮助的

所以我觉得可能大家思考这件事情的方式可以有一些拓宽就比如说从我的角度来说我第一次想转行的时候我会想说我缺哪些技能

但有时候我觉得尤其是工作了大概四五年像我这样的人很多技能并不是硬技能而是软技能所以你对社会的认识或者你对工作的一些处理方式是你在工作中形成的比较好的习惯但这些东西是没有办法写在简历上的所以可能一些投递的渠道或者是资源上的连接是比较重要而且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嗯

就是比如说大家去投简历会直接点开 Boss 点开列品然后去把简历放上去或者是投的一些公司等回复这当然是最普遍的一种求职方式但我觉得很多时候像是经营一个自己的专业方向的社交账号或者是 LinkedIn 或者是像麦买这种账号或去吸引一些行业内的人

或者是通过自己的校友群一些投资人的公司的账号发布的信息可能那些信息对于投资来说是更有效而且更精准

我想可能说这些东西会对大家有一些帮助吧我理解其实是与其用一张 A4 简历去概括自己的人生不如找到一些能够经营或者说更多面的展现自己的渠道去经营我可以这么理解吗对的对的

我觉得这其实是蛮好的一个建议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采购方会根据你的社交媒体上的作品

来更全面的了解你这个社交媒体的作品可能包括了刚才说的 LinkedIn 也有之前特别流行的比如你公号上的很多见解作品现在也包括了你的播客甚至你的一些短视频长视频的一些这个作品其实都会是更全面的多元的来了解你的这个感觉又扣回了另一个题目就是任何时刻开始你的个人 IP 其实都不算晚因为很有可能对

很有可能有一天这个工作没有办法在市场层面上支持你那到底什么东西才能代表你呢如果你没有那个工作的那个标签的话我觉得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建议对

通常这种时候后面应该跟了一个周老师的什么个人 IP 课程卖课了对吧让大家失望了啊还没有这么个东西想到这儿我突然在想一个问题就是 Pico 如果让你从高中时候再来一遍你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吗我真的想过这个问题哈哈哈哈

我觉得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开天眼的情况下你依然会选择去读那八年的书并且加入建筑行业 as 一个开始开天眼的情况下你是说我一直知道今年的情况会这样吗对但是以我当时对世界认识的那种方法来说我觉得可能会但我可能不会再读那两年的国内的硕士

好的最终受伤的只有你的导师对我的导师听不到这些但其实我想知道为什么即使我们说的是开店的情况下你会知道好多你就是你可能工作几年之后你会被裁然后这个行业也会不好你仍然会义无反顾的去做事是不是为什么

一个是我觉得做建筑设计这件事让我交到了很多很好的朋友对就是因为我们工作时长很长薪资又很低大家都差不多所以呢我们内部都相对比较团结大家有的很好就是通常这种外部情况比较糟糕的时候就是小谈题就会抱得比较紧一点对的所以我在做这件事情的路上认识了很多很多很好的朋友对我觉得他们都是很优秀的人所以我觉得还是

它是更长远的财富吧然后另外就是我真的对没有办法去否认我的个人兴趣是在设计这个方向上所以我就做几年如果我能早点知道这件事情我可能能早点准备但也不妨碍我能做几年这样的事情我听到这里反而非常感动因为我的感受是今天在这个大环境下其实很多人都在

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生存去做自我斗争和不断不断妥协的

过程但听到 Pico 这么说即使是明知山有虎偏小虎山中行的这个想法会让我觉得在这个大家都不断卷和被迫生存的环境下心中有一份你自己真的很热爱的事情在那里的时候其实还是非常非常

值得去做一做的于是就你不一定能走到底不就像你说的他不一定真的能让你变成越老越吃香的建筑师但这么几年过程你仍然会觉得是非常非常愿意去花这个时间去走一走的对我觉得顺着一龄的讲法其实可以扩展一下就是明知山有虎但

通往山里的路上还有参天的大树还有郁郁葱葱的小草还有林间的花香这些可能远比那个虎来的更重要在走向这条路上的时候是的这我觉得是一个多维度的事情而不是一个灵活意义的事那我还有一个问题现在到了这个新的行业中大概有多久了一年吧

有没有曾经哪一个时刻跟自己说老娘不干了要回去我觉得大部分人的工作可能都会有很多时刻觉得不想干了就是我觉得这件事情是没有办法避免的但是要回去

确实没有就是因为我当时做这个决定我就是已经想好了各方各面只要我有其他机会我肯定是不会回去的所以我现在这件事情还是很确定我不会回去

会有一些可惜吗就是觉得读了八年书了其实工作了也非常多年了人生走到现在可能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和建筑在打交道的会不会有这样的可惜吗我觉得可惜可能谈不上就是我是一个做了决定基本不会后悔的人就是

就是如果我觉得这个决定我有可能会后悔我就不会做但是会有一些怀念当时的一些工作的场景的时候就比如说我现在的成品经理的工作需要大量的沟通会协调很多很多事情可能很多时候工作是很琐碎和杂乱的但我就会怀念之前做

做设计的时候可能我会闷着头把这个设计做好做一天或者说画一张图一天把它画好这种很心流的体验我是会有点怀念好的我可以想象但我我今天听完了的感受是我相信就是当年的那个心流的体验可能在 people 现在做的这个事情上有一天也会回来的嗯谢谢我也这样相信我相信就是

心流不仅仅只取决于那件事情非常重要的也取决于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想过成什么样的样子嗯是的周老师不愧是教练哈哈哈哈好了好了不吹嘘他了哈哈哈哈吹嘘被吹嘘的周老师你要不要总结一下呢好那今天真的非常感谢 Pico 的很多分享因为

我相信那一段的经历当中的很多情绪的跌宕虽然你说已经过去了但是当我们再次拿起来的时候一定还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气才能再次把它揭开的所以非常感谢 Pico 今天和我们的分享我们一起来看到了可能对于建筑设计师这个行业他曾经真的特别特别的火热也有特别好的经济回报但在当下的这个浪潮下其实每一个个体

要做出适合自己的一些决定去解决属于自己的课题其实还是付出非常多的努力时间精力在当中的 Picco 的故事给我们非常多的启示和感动这里我们再一次把掌声

把掌声给到 Pico 谢谢 Pico 给我们的大概的分享那伊玲你来说最后的结束词吧首先非常感谢 Pico 然后也感谢听众们这一期的收听如果你听到现在的话那就像我们一直说的 101 号虽然名字叫谈职场但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你的工作你的职场生活我们还关注

希望你的整个人生都能够应景的今天的主题来说有这个心流的体验嗯

那我们下期再见啦拜拜拜拜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