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利好为何成利空?12万亿化债救市,市场不买账:习近平真的能救经济吗?

利好为何成利空?12万亿化债救市,市场不买账:习近平真的能救经济吗?

2024/11/17
logo of podcast Stan的聊政事兒頻道

Stan的聊政事兒頻道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主持人
专注于电动车和能源领域的播客主持人和内容创作者。
Topics
主持人: 中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12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主要用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而非市场预期的刺激消费或改善民生。这一政策公布后,市场反应冷淡,A股高开低走,外盘A50指数和中国金龙指数均暴跌,表明市场对该政策缺乏信心。 市场对刺激政策反应冷淡的原因在于,人们对领导人能否将政策重心从安全转向经济持怀疑态度,更关注实际行动而非空话。10月份财政部公布的刺激政策多为空话,缺乏具体的资金投入计划。 市场此前预期刺激政策规模在6万亿到12万亿之间,取决于美国大选结果,川普当选则刺激规模更大。然而,最终公布的政策主要用于置换地方政府债务,对实体经济的直接刺激有限。 关于外媒夸大刺激政策规模以做空中国经济的说法,该观点站不住脚,因为国内媒体和专家也预测了类似规模的刺激计划。 12万亿政策中,大部分资金用于置换地方政府债务,对实体经济的直接刺激有限,市场反应冷淡。政策公布方式和市场反应表明,该政策对市场预期造成负面影响。 化解地方债务主要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对刺激实体经济作用有限,且地方政府的信用问题依然存在。官方公布的隐性债务规模可能远低于实际情况,化债措施未能解决根本问题。 地方政府为了避免触及领导人的面子,选择掩盖问题严重性,导致政策缺乏有效性。 当前经济形势严峻,刺激政策缺乏力度且时机不对,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经济危机。通缩加剧,消费低迷,楼市低迷,加上潜在的贸易战风险,中国经济面临严峻挑战。政府应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例如直接向人民发放资金或改善民生,以增强信心和提振经济。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12万亿化债救市政策被市场视为利空?

市场认为12万亿化债救市政策缺乏对实体经济的直接刺激效果,主要用于置换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而非提振消费或投资。此外,政策公布后外盘A50指数暴跌5%,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也下跌4%,表明资本市场对政策效果持悲观态度。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真实规模是多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测算中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超过60万亿,国内财新杂志估算去年年底全国城投公司债务规模达64万亿。经济学家李道奎也指出,地方政府债务已高达国内GDP的100%,远超人大常委会公布的14万亿。

为什么市场对12万亿化债政策不买账?

市场认为12万亿化债政策未能解决根本问题,仅用于置换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未直接刺激实体经济。此外,政策公布后外盘A50指数暴跌5%,表明投资者对政策效果缺乏信心。

12万亿化债政策的具体用途是什么?

12万亿化债政策中,6万亿用于新增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8000亿每年从专项债中安排用于化债,2万亿用于2029年及以后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这些资金主要用于缓解地方财政压力,而非直接刺激经济。

为什么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难以解决?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源于违规借贷,用于过度开发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项目。由于债务规模远超中央限制,地方政府不得不隐瞒真实债务。国际组织和国内媒体估算隐性债务远超官方公布的14万亿,导致化债政策难以彻底解决问题。

中国内需疲软的表现有哪些?

中国内需疲软表现为CPI环比下降0.3%,企业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跌2.9%。此外,商场关门、电商平台生意难做、餐饮业价格战激烈,奢侈品消费下降,便宜货受欢迎,反映出消费信心不足和经济通缩压力。

川普上台对中国经济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川普上台后可能对中国产品加征60%关税,进一步打击中国出口和外贸。此外,强势美元环境可能使人民币汇率承压,错失美元降息窗口,加剧中国经济困境。

为什么地方政府化债政策未能提振市场信心?

地方政府化债政策未能提振市场信心,因为资金主要用于置换隐性债务,而非直接刺激实体经济。此外,市场认为债务规模远超官方数据,政策效果有限,导致投资者对经济前景持悲观态度。

Chapters
中国政府宣布了12万亿的救市计划,主要用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然而,这一计划公布后,市场反应却极其负面,股市应声下跌。本部分探讨了市场不买账的原因,以及西方媒体报道是否夸大了刺激计划规模。
  • 12万亿救市计划主要用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
  • 市场对救市计划反应负面,股市下跌
  • 分析西方媒体报道是否夸大刺激计划规模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欢迎回到聊正事频道周五,人大常委会最后一天之前炒作沸沸扬扬的超级刺激政策终于是千呼万唤使出来没错,出来的还真就是使要知道,我们一直在等的财政刺激政策不到人民代表大会来批准我们就没办法看到真实的资金额度到底中共愿意拿多少钱来救市呢?周五终于是悬念皆小

结果就是我们开头讲的千壶万换始出来了我们预期的是刺激消费的政策大规模消费券或者是刺激生育的婴幼儿补贴政策还有人梦想能看到对于社会福利的进一步改善

但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呀,竟然就只是给地方政府花债而已,总共的刺激规模加在一起说是有 12 万亿,其实之前的外媒也好,还是国内的财新杂志也罢,预测的也就是 10 万亿左右的规模,那看起来实际上公布的数字尽管说不能算是远超预期,那也至少是达到了预期水平。

可为什么周五的市场表现却完全不行呢其实关注中国资本市场的朋友一定也知道本轮行情的最重要推手就是对于一尊的预期发生了改变认为他会从安全为中心重新过渡回以经济为中心然而事实能不能印证这种美好的幻想还是得看一尊实际的政策这就是我们一直所说的不能听他说什么而要看他做什么

结果呢,十月份财政部公布了一系列的刺激政策,基本上都是在说空话大概意思呢,就是接下来会进一步的撒钱灌水,刺激消费和楼市,恢复民众对于经济的信心但是我们最关注的到底要花多少钱来救市,却是一个字也没提那行吧,也好,大家也理解,毕竟要等美国大选嘛

财政刺激政策在程序上也需要有人民代表大会的批准那刚好呢人大常委会又定在了 11 月的 4 号到 8 号这很明显就是为了等到 11 月 5 号的美国大选结果于是呢大家就联想到了当初 08 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所推动的 4 万亿放水救市的政策

当时也是在美国大选之后才敲定的具体数字那这一次呢也是一样资本市场的普遍预期是 6 到 12 万亿的刺激规模针对的也是美国大选的两种不同情况如果是贺锦丽上台那么美国政府大概率还会延续现有的政策我们的刺激规模就会在 6 到 8 万亿但如果是川普当选

他就会在明年下半年开始对中国产品加 60%的关税是吧所以我们必须要赶在前面尽早的出台更激进的刺激政策以提振内需拖住楼市抵御未来川普关税对于出口和外贸的打击所以无论是外媒的蓬勃露透还是国内财新的说法

都是川普上台了就会迎来一轮 10 到 12 万亿的救市规模一部分用来化解地方债一部分用来刺激消费促进内需最后一部分呢则是用来鼓励民众生二胎和三胎提高社会福利等等

现在有些人带节奏说外媒是故意夸大了我们的刺激政策把大家的预期和胃口都调高了如此一来中共政府的刺激政策就再也没有办法达到预期以这种方法来做空中国的经济就是典型的偷换概念故意误导了

首先啊西方的这些爆料的媒体不管是彭博还是路透都没办法从做空中国经济这里捞到什么好处而且呢如果他们一直都是胡说八道那么在中国就根本不会有什么公信力没有公信力的媒体又能如何影响资本的预期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不过呀

更重要的证据是这个论点的本身它不靠谱像是他们推导出这个论断的基础就是外媒对于我们经济政策的爆料过分夸大了属于严重误导可真相是呢不仅仅外媒是这么说

我们自己的媒体和专家也是这么猜的比如说财新 9 月份就预测过 10 万亿的刺激计划再比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原副主任刘士锦也早在 9 月 21 号参加人大经济论坛的时候就暗示过国家可能要出台 10 万亿的刺激政策用来弥补经济为谜所带来的内需不振也就是说不管是外媒也好国内媒体也罢

甚至是中共的前高管都听到了同样的风声可最后呢人大常委会结束了 12 万亿的政策呀竟然是 6 万亿的新增债务限额用来置换地方政府的存量隐性债务这算是地方政府呢可以一次性拿到的钱

除此之外啊还有从 24 年开始连续 5 年每年从专项债中额外安排的 8000 亿用来花债这又可以置换隐性债务 4 万亿最后的一笔啊是 2029 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的 2 万亿总的来说呢今年能进入实体经济的钱在这 12 万亿里啊

其实一分钱都没有您可千万别觉得我夸张看市场的反应也能一目了然首先就是周五当天 A 股开盘呢就是一个高开低走之后就一路回落就好像政策还没公布啊资本就已经不抱希望很明显呢如果这次的刺激政策中央有信心可以提振股市那么大可以在盘中发布啊直接把指数给顶起来 9 月 28 号以后的超级反弹不就是这么干的

可是本周五市场从早上等到了中午消息是一点都没有落地的意思这就暗示着最后公布的数字大概率会让市场失望不及预期于是下午开始 A 股就一路加速震荡下跌可见大家心里多忐忑最后尾盘竟然还有人抱着一丝幻想稍微翘了一下想在收盘之前抄底去读晚盘的政策利好

不用问啊这肯定是散户小九才干的因为老股民和机构都明白要是一个利好呢盘中不出台非得憋到周五收盘之后才敢说出来那百分之百啊一定是利空因为他们自己都心虚了嘛怕政策一公布出来直接把市场给干崩了所幸呢就周五收盘之后再发出来周末两天还能再解释一下这样呢利空还能稍微稀释一点周一不至于跌得太惨

事实也的确如此,周五晚上这个所谓的 12 万亿刺激政策一发出来虽说 A 股是结束交易了,但是外盘的 A50 指数还可以交易啊毫无意外当晚就直接暴跌 5 个点,致敬了财政部这种偷鸡摸狗放利空的行为晚盘纳斯达克的中国金龙指数还同样也跌去了 4 个多点

资本用真金白银来投票了不管这 12 万亿吹得有多玄乎稳稳的就是利空那这也怪了为什么 12 万亿化解地方债看起来钱也不少而且和之前外媒估算的数字也没差多少那市场怎么就不买账呢原因也很直白这笔钱就没什么刺激实体经济的效果

本质上讲就是和畅想中国经济光明论差不多一个意思的花拳绣腿罢了先说这个化解地方债本质上就是缓解地方财政的债务压力让他们有钱去给基层服务领域的员工发工资像是这两年公交司机老师甚至是医生被欠薪的例子都逼逼皆是更不用说还有大量的企业被政府拖欠工程款

这不仅仅是影响了体制内职工的消费能力,而且还增加了民营企业的坏账,也更是严重的打击了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像是年初的时候,在贵州六盘水,甚至还发生了政府以行化债的神操作,为了赖账呢,竟然把来追债的民企老板连同他们的律师一起给拘留了。

最近还有一个热搜词汇叫做远洋不捞,这可不是去捞鱼,而是地方政府为了赚钱都无法无天了,竟然胆敢违法跨省抓捕外省的企业家,在法院审判定罪之前就去违法违规的罚没省外企业的资产。

按照最近官媒的报道都可以看得出来这种远洋补捞的手段最后大部分案例都是诬陷了外地的民营企业那如此赤裸裸的政府性犯罪中央居然也只是警告而已说这中共就是黑社会哪有一丝丝的违和感呢

现在中央终于是出手,化债了,把地方政府欠的一屁股高利贷置换成低利息的国债,虽说债务本身还是归地方,但是利息的支出变少了,甚至还可以允许地方只支付利息,如此一来地方政府就有钱了,公职人员可以有工资法,拖欠民企的账单也可以多还上,看起来是很美对吧。

但是资本市场可不是小粉红手握真金白银的投资者可没有这么好忽悠先是周五人大常委会发布消息的时候说中央本次总共化解地方债务 12 万亿经测算呢

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也就是 14 万亿的规模,等于是啊,基本上都还清了,从此以后呢,地方政府就可以一身轻松,毫无压力的搞经济了。可事实真是如此吗?所谓的隐性债本来就是以地方政府以外的身份,同时用政府的信用做背书来借的钱。

这原本就是违法违规的行为因为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地方政府每年的借贷规模都是有限制的可是这些政府为了 GDP 好看过度开发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过度的开发房地产

所以他们要借的钱每年都远超中央制定的限制所以他们必须要瞒着中央借钱这笔借款就是隐性债务那都说了是隐性债务了不好好藏起来还能叫隐性吗如果所有的隐性债务都能清清楚楚的被国务院查明白了那得有多少地方官因为违规乱纪而要受处分呢

所以不管是真的债务规模过大中央不方便透露还是地方政府想办法瞒天过海隐藏真实隐性债的规模这都可能导致最后国务院提报给人大的这个隐性债的总数和真实情况严重不符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去年就测算过了中央地方政府的隐性债超过了 60 万亿如果说这是国际组织您不信任那么看国内财新杂志的估算光是去年年底全国的成头公司债务规模就达到了 64 万亿再根据联合早报的消息上周来新加坡参加经济论坛的

中共经济军师之一,著名的经济学家李道奎也告诉了记者,中共地方政府的债务早就高达了国内 GDP 的百分之百,连利息都付不起了。也就是说,不管是外媒,国内的媒体,还是国内的知名学者,大家都知道中共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远远不止人大常委会所说的 14 万亿啊。

那么拿出十万亿的国债,就敢舔着脸说隐性债务的问题被解决了,这不就是典型的掩耳盗铃吗?怎么跟着一尊干久了,这些搞经济的官员智商都退化了呢?其实也没有,只是他们学会了和一尊的相处之道,揣着明白抓糊涂嘛,如果说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搞经济,那他们一定就会遇到

一尊倒车路上留下来的硬钉子真的较真去做免不了要折损一尊的面子这盛世之下怎么能有如此天亮的地方债呢是不是居然债务规模还能达到中国一年的 GDP 了这不就成了腐朽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了吗

要真敢这么给一尊上眼药啊怕是以后升官发财的路那就断了于是啊他们才出来演了这么一波双簧明明好像是一只腿都断了愣说自己就是皮外伤啊简单包扎一下就说已经好了如此敷衍的态度来应对一场危机您说市场怎么可能买单呢

除此之外在内需如此疲软的当下还选择慢条斯理的给地方政府花债那就有点分不清楚次了纵使 9 月底中国政府就在资本市场释放了史诗级别的利好但这些利好大多数都还停留在空头支票的程度上而中国股市的暴涨则是提前兑现了利好的预期

一旦说这些利好不断的变成利空落地就好像是周五这种严重不及预期的政策出台那么中期来看呢 A 股暴跌回去也会是大概率的事件信号就是在下一次放量之后会不会开始出现持续的缩量阴跌然而即使股票市场出现了这么一波行情实体经济也没有任何的好转

比如说啊 9 月底就已经开始刺激经济了那 10 月份的物价指数 CPI 环比上个月又下降了 0.3%还不是说大家股市都赚钱了舍得花钱了吗不都是从 ICU 跑到 KTV 去了吗

怎么没花钱呢然而企业端的出厂价格指数啊环比也是在下跌同比下跌 2.9%更是打破了近期的阶段性历史记录这么看来啊通缩带来的恶性循环并没有半点减速的意思呀

乌鲁偏逢连夜雨好巧不巧的这川普又上台了明年贸易战一旦开打中国的内需也没有得到提振那么中国制造业呢必然会进入雪上加霜的局面利润进一步被积压更猛

像是楼市真的是击中难返了

再叠加生育率暴跌的因素房价很难在中段期之内气温反弹此外就算是化解了地方债学习 08 年的四万亿政策让地方政府再去大搞基建他们也没这个能力了 23 线落后城市年轻人都跑光了还有什么基础设施值得修建呢

而强势的一二线城市基础设施早就饱和了也没什么太多可以投资建设的项目了再说这个川普的关税政策也会推高本国的物价加上他回归之后可能更加强势的美国经济那么难能可贵的美元降息窗口也就被中共政府完美的错过若是在一个强势美元的环境下再去被迫关税印钱给老百姓刺激消费完善福利的话

怕是人民币汇率呢又要绷不住最近和很多国内的朋友聊天大家反应最明显的就是感受到了严重的消费未迷和降级越来越多的商场正在关门包括在北京和上海

而且网上的京东和淘宝店生意也越来越难做,就连最传统的餐饮业都已经卷到飞起来了,像是各大外卖平台最近都纷纷推出了一种叫拼好饭的服务,把餐饮零售价格已经逼到了怎么卖都赔钱的程度,可即便如此,参加拼好饭的商家还是越来越多。

同时奢侈品的消费也越来越低反衬出来便宜货越来越受欢迎这一切都说明了如果现在还不动用雷霆手段把政府印的钱直接发到人民手里或者是用来提升福利增强人民的信心和安全感

要是政府还不干这些事呢,反而是像这次人大常委会公布的这个非常可笑的救市措施一样,它不紧不慢,不痛不痒,仅仅是拿出 12 万亿去化解地方可能是 60 万亿左右规模的隐形战。用这样一种纯演戏的态度来面对迫在眉睫的危机,那么一场更严重的浩劫就一定在路上了。

那么你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在视频下方留言咱们评论区里接着聊感谢您的点赞转发和订阅咱们就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