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忙碌的工作中假期總是得來不易這次我要選擇品貫旅遊帶我探索北越搭乘新宇航空直趕飛行直達河內邂逅法式風情的千年古城乘坐景觀纜車探索不同視角的夏龍灣之美夜宿海上秘境奢華 Villa 享受法月異國美食饗宴從夏龍灣的奇幻到南夏灣的浪漫每一刻都讓人流連忘返
歡迎來到思想實驗室如果你是 Google、Meta 或是任何一家想要打造自家 AI 晶片的企業現在你有兩種選擇第一種選擇就是全部買 NVIDIA 的方案包括 GPU、交換器、平台軟體、資料中心機櫃全套都交給老黃來處理那另一種是去找一家能夠幫你設計客製化晶片的
这个伙伴那打造一颗呢为你量身打造价格更合理功耗更省的 SIC 那但这第二种选择呢过去主要是找博通哈 Marvel 或者是亚马逊啊 Google 他们自己的内部团队联发科呢并没有被认真看待直到刚刚结束的 NVIDIA GTC 大会 2025 这一切改变了
联发科首次公开宣布他们提供的 ASIC 定制服务现在正式支援 NVIDIA 的 NVLink IP 听起来好像就是一个技术合作但是懂的人都知道这其实是一个产业战略的大转向因为当 NVIDIA 把自己的高速传输 IP 授权给了联发科这个意思是什么呢意思就是他们默许联发科来服务那些自己接触不到的客户
哪些客户呢就是那些不愿意被整套 NVIDIA 生态圈给绑住的大企业所以这不是一个单纯的 IP 授权可能是台湾 IC 设计产业的一次近身通行证因此今天我们的思想实验就是要来问一下联发科是不是正在悄悄的成为 AI 世界的代工设计师一个帮全球企业量身打造算力的建筑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做的思想实验
首先我们进入第一段就是 NVIDIA 为什么选择联发科先来拆解这件事情的表面讯号在 GTC 大会上联发科其实没有讲太多只是说未来如果客户找他们做 ASIC 不只能用联发科自家的 SERDES 技术还能够整合 NVIDIA 的 NVLink 高速互联技术
连 NVIDIA 自己也没有讲太多他只是默默的就把 NVLink 的 IP 授权给了联发科也没有扑梗也没有什么太豪高调的记者会可是低调的背后暗藏玄机
我们从两个角度来看第一个角度是 NVIDIA 的在过去 NVIDIA 其实是不太愿意让别人来碰自己的技术因为他们的营收模式是整合式销售 GPU 交换器 CUDA 软体平台一次绑定这利润高客户黏着度强这我们都看到了
不过现在的市场不太一样因为需求实在太大了这些云端巨头所谓的 Cloud Service Provider 像是 Google Amazon AWS 这是属于微软的还有 Oracle 等等他们都想降低于 NVIDIA 的依赖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喜欢 NVIDIA 的技术而是觉得实在是太垄断了太贵了太棒了而且不够弹性这就是为什么近两年有跳出一个新的联盟叫 UALINK 这里面有谁呢大家可能知道
就是 AMD 然后 IntelBlocomMavellMarvel 或者说甚至不少其他这个 NVIDIA 的客户就刚才讲这些客户他们都加入这个联盟为什么呢总是要有竞争对手所以 NVIDIA 要扩张如果说还想要扩张的话他就得要改策略如果他自己下场去做 ASIC 的话会惹怒客户但是如果授权给联发科来做呢这个手法就比较柔性
NV-Link 的 IP 被植入到联发科的设计当中客户还是会用 NVIDIA 的交换器但是设计是联发科的这就是要做分进合集
那换一个角度 第二个角度来看联发科联发科过去被看成是手机晶片的设计公司其实从 2022 年开始就在悄悄的做转型他们成立了一个叫做先进定制晶片事业部的部门开始从车用 边缘 AI 还有走向了云端的 ASIC
那这个部门呢就是这次 NVLink 合作的超到单位换句话说呢联发科并不是突然被选中的而是布局了两三年准备好在边缘就等这一刻那我们要问的关键就是这样的合作是联发科真正站上全球高阶 IC 设计牌桌的第一步还是 NVIDIA 在向市场传递一件事情就是我们其实也能够很开放呢还是说它只是一个公关动作呢
下一步我们就来看一下联发科这两年是怎么走到这里的联发科进攻 SIC 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呢我们现在知道联发科正在帮客户打造客制化的晶片这个 SIC 而且还可以用上 NVIDIA 的核心技术那这当然不是突然的就是像陨石般一样突然变出来的
真正的问题是联发科到底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那是谁让它变成这个样子答案其实很简单这是联发科主动走出来的一条路那回到几年前呢联发科的主力主要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手机晶片嘛那曾经跟高通短兵相接在中国在印度在所有的低价智慧型手机市场呢都打过
但是大家都看到了苹果自研晶片三星退场然后全球的手机成长趋缓联发科自己也知道不能只靠手机继续打通关所以他们就开始做一些关键的转型动作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早期买下的诚心科技 MSTAR 完全整合这让他们不只会做手机晶片还会做电视晶片影像处理晶片这一点对进攻 AI 市场很关键因为 AI 是要靠视觉处理的
第二点是持续发展 WiFi 的晶片蓝牙物联网控制器去累积大量低功耗设计的经验而这些刚好就是边缘 AI 你是否想过法国总是那么浪漫但其实在越南这一切也能实现
大量低功耗設計的經驗而這些剛好就是邊緣 AI
我們說端 Edge 這邊的 AI 最重要這些裝置最需要的第三個最重要的就是設立了先進定製晶片事業部專門做 ASIC 這我們剛才一直不斷重複提到一個詞就是講點簡單點就是幫別人來設計客製化晶片不賣品牌也不碰平台只提供客戶需要的 System on Chip 這樣的一個解決方案
那这个部门一开始也很低调没有上新闻但是从人事布局来看知道他们是玩真的他们从台湾 矽谷 日本甚至欧洲找来了一票有客制化晶片经验的高层那里面有人过去就是在 Marvel 或是 Intel 做 ASIC 的而联发科之所以能够吸引这些人不只是因为钱而是因为他真的有基础建设这个基础建设是什么呢
像是他跟台积电的关系大家都知道联发科从 N7 N6 一路到 N4 N3 都是台积电的第一波客户也就是说他的设计流程 IP 整合能力 EDA 的工具应用都可以支援先进制程
那你今天要幫人家設計一顆高效能的 SIC 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搞定這個 PPA 嘛這個 PPA 在半導體產業是大家都知道就是 Power Performance 還有 Area 那當然還有人說要加一個 C 就是 Cost 對不對所以你的效能你所使用的能源
那你的耗能你的表现还有你的这个晶片的面积还有最终的你的成本都要能够不断来提升那联发科在手机这件事情做了十几年这个 know how 拿去帮别人设计 AI 晶片非常合逻辑那为什么过去没有人把联发科当成 3C 的供应商呢
很简单因为他以前不做现在他不只做而且还提供完整的服务从 RTL 的设计 IP 的整合晶片实体的实作甚至直接到跟台积电来协调封装测试出货等等简单来说他现在不只是 IC 设计公司还是 AI 世代的客制晶片代工厂这时候再看 NVIDIA 为什么会把 NVLink IP 给联发科是不是就合理了
那 NVIDIA 要的是什么呢是要别人帮他做事啊帮他把这个 NVLEG 呢再拓出去但是不要动到自己的核心业务而联发科呢刚好有这个能耐而且没有像 Brocom 啊这样子拥有强大的 ASIC 客户群
比较没有那么威胁性所以刚好是适合的所以这是一场完美的交换联发科获得一个先进的 IP 建立了市场的声量 NVIDIA 借此拓展 NVLink 的生态又不会伤到自己原有的 GPU 业务看起来是两全其美下一题我们该问的就是
联发科真的有那么强吗他的技术底子真的足以支撑一场高阶 ASIC 的战争吗毕竟对手也是很厉害的所以接下来我们就来拆解一下他的军火库看看联发科到底有什么料我们来看联发科的技术基础够撑起 ASIC 的服务吗
要帮客户定制芯片啊这其实非常的不容易那我们现在知道联发科不是突然跳进这个 ASIC 的战局而是早就准备好等着上场但是光是有想法是不够的那得要有军火库那联发科到底有什么料呢我们来看几项关键技术实力那第一个武器就是 SIRTIS IP 也就是序列与反序列高速传输技术那
这个是他们做高速连接晶片的一个基本功 NVR 的 NVLinkIntel 的 CXLAMD 的 Infinity Fabric 这些都要靠 Cerdis 来驱动联发科早就在做 5G 的机屏还有 WiFi 晶片时就已经内建 Cerdis 的后来拓展到有线通讯光通讯模组的时候又强化了低功耗与长距离传输的能力
换句话说联发科是一家原本做无线后来搞有线现在可以搞超高速晶片互联的一家公司
那第二个武器呢就是先进封装以及制成转进的能力很多人忽略这一点就以为这个封装只是台积电的事情但事实上呢设计公司能不能把晶片切成这个 chiplet 小晶片再用 2.5D 或 3D IC 封装整合好这件事情是需要大量的设计 know how 的所以不是只是代工的或是封装的单位负责
联发科从 7 奈米开始就跟台积电密切合作它不只是制程的使用者还是封装整合的第一线验证客户从 INFO COOS 或是 SOIC 联发科都有上车也都持续的获得经验为什么这很重要因为现在的大型 AI 晶片几乎不可能一块完成尤其是客制化的晶片常常要把机体运算传输分开设计再整合
那联发科不只懂晶片还懂怎么拼起来这让他比很多只会写 ITL 的 ASIC 厂强太多了第三个武器就是 IP 库完整可以模组化调用这个是联发科从 SoC 厂商转型 ASIC 服务商的最大资产
手机晶片智慧电视 WiFi 蓝牙能源管理影像处理等等的这些都是他内建的 IP 以前是自己拼成一个 System on Chip 卖现在是把这些 IP 拆开模组化让客户挑需要的功能再拼起来你要服务客户成为开始做 ASIC 这就是必要的条件所以这就是一个 IP 工厂的概念也是 Marvel MyWare 它最强的地方而联发科也已经走在这条路上了
那么回到刚才的问题联发哥到底够不够强呢老实说现在如果是一家新创公司现在有很多新创公司都想要打造自己的 AI 晶片其实包括像是 OpenAI 很多的 AI 公司
大概只有三种选择第一个就是你找台积电来自己设计一颗这个风险当然是非常高的风险非常高不是台积电问题是你的问题第二个就是你找 myware 找 Broadcom 普通但是他们未必有你要的 IP 所以当然要互相妥协或者你也可以找联发科选你要的 IP 用你要的制程封装也帮你搞定
所以这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第三条路这就是联发科现在的位置它是一个低调但是危险的选择而 NVLink 的加入就是这样再给他了一把枪让他可以去打更高端的市场你的目标是要连接好几颗运算晶片吗那就用 NVLink 你要打造自己的 GPU 加速模组吗联发科可以帮你整合高速传输资料通道 记忆体界面通通搞定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讲联发科从 SoC 工匠 System on Chip 的工匠进化成了 AI 世代的一个细匠他不只是卖产品他甚至帮你盖整栋的运算建筑这时候问题就来了那这样的联发科他到底该做自己的平台还是替别人盖房子的工班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 NVLink 对联发科来说是一个新的踏板还是一条变相的锁链
我們剛才講到聯發科現在不只是一個 SoC 的製造商而是有能力幫客戶設計高階 AI 晶片的客製化夥伴這時候 NVIDIA 把 NVLINK IP 授權給他看起來就是一個升級的機會突然又獲得一把神劍這樣子
但也可能是一把双面刃所以今天我们要问的就是联发科拿到 NVLink 能够帮他打通任督二脉还是让他变成了 NVIDIA 的代理人从此活在他的生态系里面呢我们要先解释一下什么是 NVLink 刚才我们就一直不断讲到 NVLink
NVLINK 是 NVIDIA 它自家发展的高速晶片互联技术可以用来让很多颗的 GPU CPU AI 加速器彼此高速传输资料因为现在的瓶颈其实就是传输资料可能 GPU 可以越来越快但是传输资料的通道需要更快要不然它就会成为瓶颈它比 PCIE 快很多也比 CSL 早问世
现在的 NVIDIA 的高端伺服器都是透过 NVLink 重点就是 NVLink 是 NVIDIA 专属的它不是一个业界标准这边产生一个矛盾如果客户用了 NVLink 那就等于被绑在 NVIDIA 的技术生态中但如果不用 NVLink 很多的应用又做不到多晶片并联的效能瓶颈突破所以联发科现在能提供 NVLink IP 代表什么
这代表说客户可以用联发科的客制化晶片用它的 ASIC 然后插进 NVIDIA 的 AI 系统中变成一个先合手变成一个半 NVIDIA 平台例如自己做特定的应用逻辑然后用联发科做 ASIC 然后再透过 NVLink 连接 NVIDIA 的 GPU 听起来就是把所有自己想要的都兜在一起
很灵活但也很危险因为客户一旦买了 NVLink 就可能连交换器通讯协定软体堆叠资料管理都要用 NVIDIA 提供的东西你可以想象一下这就像你装了一台 Apple TV 然后在那之后你就会开始不小心买了 iPhone 用 iCloud 然后带了 Apple Watch 并不是说你不想自由而是它太好用绑太深
所以这是联发科导入 NVLink 会不会让他自己也变成 NVIDIA 的一个影子军团会不会失去与 UA-LinkCSL PCIe 等等阵营合作的可能性呢这是很多人担心的地方这时候我们就要来看看市场上的对照组一家就是 Procon 一家就是 Marvel
Blockon 博通他虽然也有自家的 Certix 技术但他同时也支援 PCIE CXL 也没有明显的靠向某一家巨头 Myware 更是主打中立性强调自己是 CSP 也就是云端服务供应商的长期伙伴谁要什么规格他都做联发科现在导入 NVLink 会不会被贴上它是一个亲 NVIDIA 阵营的标签呢会不会让其他大客户犹豫呢
也许不会马上发生但这确实也是一个风险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 NVLink 它当然也是一个很好用的武器如果你今天是 MetaAmazon 或者是中国的大型云端业者你看吧你不可能拿到 NVIDIA 的核心 IP 但是你可以透过联发科变相的去使用到这些技术
所以对联发科来说这等于是建立了自己在高端高阶的 IP 传输解决方案中的一个战略位置讲白了它就是一个转运站帮 NVIDIA 把技术送出去同时也把市场需求收进来所以 NVLEAK 到底是一个踏板还是锁链呢老师说不准就要看联发科接下来是怎么应用这把圣剑下一段我们就要来看一下台湾的 IC 设计到底是要自己做平台还是帮别人来打造未来
好我们刚才讲下来呢大家发现联发科的角色呢已经产生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他不再只是那个把联发科的 logo 印在晶片上的一家产品公司他现在更像是一个 Sivicon Design House 细设计工作室来帮别人完成梦想打出名号而自己呢开始可以躲在幕后那
那这背后其实牵涉到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这一段我们要思考的就是台湾的 IC 设计公司要自己做品牌 System on Chip 还是要当 AI 世界的建筑工匠帮别人打造平台这当然不是一个哲学问题而是一个很现实的选择我们先回头看联发科现在的布局它在手机晶片市场呢市占率第一但是毛利持续下降品牌的影响力呢
并不如高通或苹果它在电视晶片的市占率超过 60%但是这个市场的天花板也低竞争者比较少没有什么创新
真正增長最快的是他沒有品牌沒有 Logo 的隱形事業部也就是我們今天的重點先進定製晶片部門這個部門要做的事情就很簡單幫車廠設計 Addis 晶片還有幫雲端公司設計 AI 加速晶片這是重點還有幫網通公司設計 WiFiSystem and chip 客戶要什麼他就設計什麼重點是這些晶片上面不會打上 MediaTek
但都会用到他的 IP 用到他的封装 knowhow 用到他的低功耗设计技巧那联发科就变成一个技术服务业而不是产品业
你可能会问说这样有比较赚钱吗答案是有可能更稳定更具溢价空间更重要的是他可以避开鸿海不是那家 Foxconn 不是鸿海那家公司是避开 Ressi 为什么因为你做品牌的 Citizen on a Trip 你永远都是在跟高通打价格战打品牌战
你跟三星在拼制程然后再跟 Apple 在比效能也比品牌永远就是第二第三活在别人的生态圈里面但如果你今天做的是 SIC 做定制晶片你服务的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需求没有竞争对手也没有价格参考你卖的就是信任整合力还有技术深度
而且这样你可以做进一面的平台你帮别人打造平台但是每个晶片里面都有你的一块这其实就像 IC 设计界里面的台积电模式大家都知道台积电的特殊模式就是他不卖晶片他卖的是制程
那联发科呢如果要走这个定制晶片路线呢它卖的也不是产品它是卖设计力 IP 库封装以及整合服务那这种模式呢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你可以同时服务好几家竞争对手他们互相竞争但你不去跟他们竞争因为你不涉入品牌以及平台的战争你今天可以帮 Amazon 做 ASIC 你明天也可以帮阿里巴巴或是抖音帮这个位元跳动去做它的 ASIC 因为你是工具人但是技术很强那种
所以回到我们刚才的问题台湾的 IC 设计公司包括了联发科到底该怎么选是要当台面上的英雄吗做一颗有 logo 有行销的晶片进军市场跟全世界打仗还是当工匠场在后面成为每一座 AI 城市的建筑师呢联发科做过第一种那他现在的选择呢似乎是第二种
他不想去打仗当然他还是有他的对手但是他更想成为打仗的人手中的剑与盾那这样的策略有没有对手会不会被 Broca Myware 给吃掉会不会被 NVIDIA 绑死呢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这个问题那联发科的对手是谁呢机会在哪里前面几段呢我们一直在强调联发科的转型但如果说这是一场战争的话那你总得知道在跟谁打嘛那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就是联发科现在这个走向会抢到谁的饭碗呢
我们先从最直接的竞争者也就是我们今天不断提到的 Blocom、博通跟 MyWare、Marvel 开始谈起这两家其实是现在全球 ASIC 定制市场的龙头 Blocom 强在哪里呢它强在企业网通云端的交换器、资安晶片它们有自己的 IP、有完整流程也有非常深的产业客户关系 AWS、Amazon 的云端还有 Google 它们的云端都跟它合作过
Marvel、麦威尔他们则是主打资料中心高速储存 5G 基站的晶片他们强调弹性的架构并且与代工厂深度整合做到设计效率极高跟联发科相比之下有没有劣势当然有联发科第一你看它的客户结构因为过往的基础它还是偏向消费端跟云端巨头这些公司的关系还在建立
第二個就是他在企業級品牌上的聲望的確還不如博通那樣子讓人一聽就放心
第三个就是说他并没有长期经营 ASIC 的经历所以客户的信任要慢慢建立但联发科也有一些潜在的优势这是不能忽略的第一个就是联发科的 C-SIM on chip 的整合能力在全球 IC 设计公司算是第一梯队别忘了他每年要出货几亿颗的手机电视机上和的晶片这样的产品牵涉到各种复杂的 IPCPU GPU
AI NPU ISP 記憶體控制器音訊傳輸介面等等這些能力累積下來老實說不是 BROKON 那種只做網通晶片的公司可以比較的換句話說聯發科的設計能力非常強他能夠設計一整顆 Cyclon chip 這是非常關鍵的因為未來的 AI 應用不會是只有運算而已還是整合運算感測以及網路還有安全還有封裝的全方位挑戰
这个联发科有第二个联发科的 IP 模组化程度也很高这可以让他接到一些需求不明确的案子什么意思大家知道博通或者是卖威尔他们通常服务的就是那些我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大企业
但是其实有另外一块的市场是很多客户他就是说我知道我要做 AI 我需要很快的晶片我需要我的资料中心有各式各样的这些晶片但是我不知道我的晶片要长什么样这时候你就需要一个他有一堆 IP 然后又可以帮你整合出一个雏形平台的这样的一个伙伴联发科的特性就是这种能够帮你长出雏形的能力
联发科的价格竞争力在台湾这样的营运环境下仍然是具备优势的这一点很务实 ASIC 设计不是只有技术好就好还能控制成本能快速打样能够跟封装厂配合节奏而台湾的供应链在这些方面非常有竞争力
那联发科的机会在哪里呢我想有两个方向第一个就是那些不想被 NVIDIA 绑死的 AI 新创或是大型企业这些客户呢想要享受高效能但是又不愿被一套平台给套牢联发科呢可以提供一个中间的选项那第二个呢是需要 C-System on Chip 的整合的客户
你今天不是只要 AI 算力你还要搭配 sensor 搭配通讯模组搭配显示处理器如果是这样的话联发科就是比谁都更熟悉这一整套流程的所以联发科不是想要当卖 ware 不是想要当博通的替代品他要当的是没有人想要做的那一段的解决者而且这个市场其实很大不然我觉得大家可以去想象一下或者说去问问那些在
边缘 AI Edge AI 或是工业自动化智慧家庭车载运算领域做事的人他们需要的不只是一颗超级强的 GPU 而是一套能够客制化能够整合能够省电能够省成本的方案这样的市场就是联发科的舒适区好 接下来我们要问的最后一题就是联发科这一次初级是认真的吗还是只是在试水温呢那只是一时的热度还是一个长期的战略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这次到底是一个反击还是试水瘟首先我们已经了解联发科不只是手机晶片大厂他已经在悄悄转型成一间 AI 时代的晶片设计工匠甚至是 IC 设计领域的台积电他这次的大动作把 NVLink 拉进来会不会只是雷声大雨点小我们来想想假设你是联发科的决策层你眼前可能有三种剧本第一个剧本是当市场的白牌设计师
那就是我不打算抢平台我也不去抢市场只要客户来提需求我就帮你设计一颗客制化的晶片我不出品牌也不绑软体我也不跟你抢什么生态系地盘这条路的优势是稳定低风险能避开大厂的交火但劣势是价值链比较低无法走向掌控端
你赚这个开模你卖这个设计力但你永远是配角那这其实就有点像现在的联发科稳稳的但是存在感偏低第二个剧本呢就是从这个白牌升级成架构规划者那这时候呢就不是只是帮人设计晶片而是开始定义晶片要怎么设计
提供一个 reference architecture 一个参考的架构跟客户说你想要做边缘 AI 吗你想要做这个 IC 吗我这里就有一个结合了一套运算核心记忆体配置封装方案软体堆叠的一整套方案改一改就能用这就是像 ARM 它给手机业者的一个蓝图又或者像 Marvel 它对资料中心业者提供的一个 turnkey 方案这种做法可以扩大规模化设计也提升利润率也能够拉高
溢价权第三套剧本就是跳出来做自己的平台这个是一个最激进也最有声量的一条路不只是设计晶片而是要推动一整个生态圈甚至推出品牌模组开发工具号召其他的软体公司一起合作这种做法当然就是变成主角
但是也把自己推向战场去跟 NVIDIA 去跟 AMD 去跟 Google 去跟高通一起短兵相接这个回报有可能最大但是风险当然也最高那联发科到底选哪一条路呢
目前来看他比较是从第一条第一个剧本往第二个剧本来过渡从纯设计做白牌走向架构定义从被动的接案变成主动的规划这是一种虽然升级但是还是不出头的战略 NVLink 导入就是升级的关键一步
它就像是一张 VIP 卡一般的公司如果要用 NVIDIA 的核心技术拿不到的但是联发科现在手上有这张卡它可以提供整合甚至重新设计配套的晶片这是一个权力的象征但是联发科会不会就停在剧本里面好这个我们不知道但是联发科这间公司有一个很特别性格就是
他不喜欢当台面上老大但是他会默默的变成这个领域的某一些领域的最大玩家他不是最会吵的最会刷存在感的但是可能回过神来你会发现电视晶片 WiFi 晶片手机晶片市占第一都是他所以这次的初级我认为他不是是水温他更像是一个关键的转捩点
从这里开始联发科将不再只是手机里面那一颗无声的晶片而是可能成为我们 AI 系统里面最重要但是你可能没听过的那一块核心设计那最后我们要问的就是当转型会成功吗
來到今天的結尾我們已經把 NVIDIA 把 NVLINK 授權給聯發科這件事情做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分析也拆解了一個表面上看起來平凡的產業新聞背後上牽動的是整個台灣 IC 設計的轉型關鍵
我们看到联发科的三个面貌首先他是一位老练的工匠他过去那么多年来在手机晶片 WiFi 电视 SoC 里面打滚练就了一身整合能力以及封装的 know how 他更是一位萌定而厚重的建筑师他不靠声量不拼话题但是默默的打造起做晶片的 IP 工厂开始为 AI 世界盖出一间间量身定做的晶片机房
他也是一位战略模糊的玩家他不说自己要抢平台也不说自己要做品牌但他一步一步的把脚印踏进了高阶 SIC 客制化晶片的战场里面这一切都发生在台湾发生在一间其实我们每天生活中都可能接触到但不一定仔细了解过的公司身上所以今天我想问问大家如果 AI 晶片就是未来世界最重要的建材之一
那联发科应该去扮演建筑师还是担任水泥供应商当然我们也可以选择去做自己的 AI 平台也可以选择帮别人去盖平台但这个决定其实就会影响我的命运或许五年之后我们可能会用到某个 AI 装置某个 AI 某个自驾系统某个工业的边缘运算设备
当你打开它的主机板会发现里面那颗晶片不是 NVIDIA 也没有 AMD 只有一个小小的代码 MTK 那一刻我们才会知道联发科已经画出了它的见维好的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的内容不知道你觉得联发科的这一步到底会导向什么样的未来也欢迎你留言跟我们分享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节目呢也欢迎给我们五星评价也欢迎留言告诉我们你觉得联发科到底该不该做自己的平台还是当一个隐形的设计工匠呢我们今天思想实验室就聊到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