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60 藝術的療癒功能?就是揭開傷口,然後練習清創 ft.謝哲青

EP60 藝術的療癒功能?就是揭開傷口,然後練習清創 ft.謝哲青

2025/2/19
logo of podcast 周慕姿放心說

周慕姿放心說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周慕姿
谢哲青
Topics
謝哲青:藝術是一種清創的過程,它會將傷口撕開,讓傷痛擴大,甚至流血,但最終會留下疤痕並癒合。梵谷的作品如同他人生傷口的疤痕,每幅畫都反映了他不同時期的心境和情緒。他早期作品充滿糾結和孤獨,後期作品則展現了對人世之愛、奉獻與犧牲,以及對人際關係的渴望。他一生都在追尋自我,在孤獨中渴望溫暖與連結。他對色彩的運用獨特,並非單純描繪客觀世界,而是藉由顏色表達內心的情緒,這也開啟了表現主義的先河。他與高更的相處,也影響了他的創作方向。 我曾經厭惡梵谷的作品,因為我不敢直視自己成長過程中的苦難,但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和親身探訪梵谷生活過的地方後,我開始理解並欣賞他的作品。藝術的共感、同理和共鳴,幫助我正視自己的苦難,並與自己和解。 藝術啟蒙課程的核心,在於分享藝術如何表達悲傷、喜悅等情緒,以及藝術家的創作手法。透過對構圖、色彩、筆觸等技巧的理解,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藝術家想要表達的意念。藝術作品中,藝術家表達的內容和未表達的內容都具有意義。藝術是一種療癒、教育和沐浴的過程,它能幫助我們學習觀看和思考世界。 周慕姿:從梵谷的作品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內心的糾結、不適和孤獨,也能感受到他努力從孤獨中尋找光亮和溫暖。藝術家勇敢面對傷痛,並將其轉化為藝術作品,這本身就是一種療癒。觀看藝術作品,可以幫助我們獲得繼續前進的力量。 梵谷作品中大量使用黃色和藍色,黃色在西方文化中也代表被邊緣化的人。藝術家對顏色的理解和運用,也反映了他們內心的世界。 藝術療癒並非單純的傷口癒合,而是一個清創、擴大傷痛,最終留下疤痕並癒合的過程。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不斷地救贖自己,並試圖成為更好的人。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對人文藝術知識信手捻來的哲青哥,這次來上節目,聊聊藝術為什麼可以療癒人心?如果是藝術小白,可以如何進入這個世界? 對於心理師而言,經常最注意到的藝術家應該就是「梵谷」了,因為從他的作品當中,可以同時感受到糾結、不適,但似乎也充滿了不被理解的孤獨。而哲青哥提到,梵谷的知名度遍及世界,當大家都喜歡一件東西的時候,代表它跟我們的潛意識是相連的。 他從自己的故事出發,曾經他其實非常厭惡梵谷的作品,到最後愛不釋手,原因是什麼?藝術如何表達悲傷這件事,以及修復傷口? 本集畫重點: ➰ 梵谷與他的作品,代表了現當代的集體潛意識? ➰ 從色彩心理學去看這些作品,會有什麼發現? ➰ 藝術如何表達悲傷這件事? ➰ 以前我不喜歡梵谷:因為我不敢直視自己的苦難 ➰ 藝術到底有沒有療癒的功能? 歡迎贊助抖內+留言分享!支持我們有持續創作的能量:https://pse.is/6andn6 ♦︎ 「周慕姿放心說」Youtube 會員招募中:https://pse.is/6tc4td ♦︎ 聽眾來信徵稿中:https://bit.ly/3zQJL2R ♦︎ 「周慕姿放心說」臉書:https://bit.ly/3SkMbxe ♦︎ 「周慕姿放心說」IG:https://bit.ly/3Sm6H0x ♦︎ 周慕姿心理師個人網站:https://muerchou.com/ ♦︎ 廣告、合作邀約請來信:[email protected] 配樂:Tokyo Music Walker / Audio Library 《美學之眼|哲青的藝術宮殿》線上課程 🖼 視覺訓練 x 故事引導,建立你的「美學之眼」 📚 掌握藝術原則,看懂藝術家想告訴我們什麼 ✒️ 以人性與情緒切入,從作品看見自己的影子 🏛 帶你從全新視角,解讀世界經典博物館館藏 📖 不需專業背景也能看懂藝術、獲得欣賞樂趣 ✨ 限時優於48折,結帳輸入:MT350,再折$350! 課程介紹 👉 https://hi.sat.cool/cJ8Wz)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