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89【十分鐘心理學】沒發生在我身上,卻覺得很痛:什麼是替代性創傷?

EP89【十分鐘心理學】沒發生在我身上,卻覺得很痛:什麼是替代性創傷?

2025/6/1
logo of podcast 周慕姿放心說

周慕姿放心說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周慕姿
Topics
周慕姿:近年来,许多人因战争、虐童等负面新闻事件产生强烈情绪困扰。我将以此为切入点,介绍一个新的心理学概念——替代性创伤。替代性创伤指的是,即使事件并非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们也会因看到他人的痛苦而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反应,仿佛创伤发生在自己身上一般。 这种现象在助人工作者中较为常见,例如战地记者、救灾人员、社工等,他们长期接触社会阴暗面,更容易产生替代性创伤。然而,在社群媒体和新闻媒体发达的今天,即使是普通人,也可能因大量接触负面信息而产生替代性创伤。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产生替代性创伤呢?主要原因有三:首先,共感能力强的人,镜像神经元活跃,更容易与他人情绪同步,从而更容易受到他人痛苦的影响。其次,自身曾有创伤经历的人,更容易在看到类似事件时,唤起未处理的情绪,加剧创伤反应。最后,幸存者罪恶感也可能导致替代性创伤,尤其在那些习惯性罪恶感或情绪界线模糊的人身上。 面对替代性创伤,我们该如何应对呢?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减少接触负面信息,关掉电视、社群网站,远离刺激源。其次,要处理自身的情绪,可以尝试写作、绘画、倾诉等方式,将感受表达出来,并与他人建立连接,寻求支持。最后,要积极寻找方法克服无力感,将愤怒转化为积极行动,例如参与慈善捐助等,为社会和议题贡献力量。 总而言之,替代性创伤是真实存在的,理解其成因和应对方法,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并在面对社会负面事件时,保持积极的心态,为改善社会现状贡献力量。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你是否曾因為一則新聞,心情低落一整天?又或者,在看到社群上令人心碎的消息後,感到疲憊、焦慮,甚至失眠?明明事情不是發生在我身上,為什麼我卻這麼痛?這些都可能是「替代性創傷」正在悄悄影響你。 這次的十分鐘心理學要帶大家了解為什麼我們會因為別人的痛苦,而有這麼強烈的反應?哪些特質會讓我們更容易產生替代性創傷?以及最重要的,面對不斷襲來的無助與憤怒,我們能怎麼安撫自己? 希望本集節目,能幫你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中,找到照顧自己的方法。 本集畫重點: ➰ 什麼是替代性創傷? ➰ 為什麼我們會這麼容易受影響? ➰ 有情緒波動時,要怎麼照顧自己? 歡迎贊助抖內+留言分享!支持我們有持續創作的能量:https://pse.is/6andn6) 也看看,周慕姿《他們都說妳「應該」:好女孩與好女人的疼痛養成》https://bookstw.link/72x2lc) 《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https://bookstw.link/7cs974) 【本集節目由 知識衛星 團隊製作播出】 ♦︎ 「周慕姿放心說」Youtube:https://pse.is/6tc4td ♦︎ 聽眾來信徵稿中:https://bit.ly/3zQJL2R ♦︎ 「周慕姿放心說」臉書:https://bit.ly/3SkMbxe ♦︎ 「周慕姿放心說」IG:https://bit.ly/3Sm6H0x ♦︎ 周慕姿心理師個人網站:https://muerchou.com/ ♦︎ 廣告、合作邀約請來信:[email protected] 配樂:Tokyo Music Walker / Audio Library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