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92 台灣高齡犯罪增加 15 倍:我們準備好了嗎?ft. 中正犯罪防治學系教授 戴伸峰

EP92 台灣高齡犯罪增加 15 倍:我們準備好了嗎?ft. 中正犯罪防治學系教授 戴伸峰

2025/6/11
logo of podcast 周慕姿放心說

周慕姿放心說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周慕姿
戴伸峰
Topics
周慕姿:戴老师在说明犯罪状态时,能从多个角度切入,包括被害者、更生人、犯罪防治和矫制的意义。这与我通常所见的观点不同,戴老师的观点更偏向实际层面,与书本上的理论有所不同,更贴近第一线的实务。 戴伸峰:我一直花很多时间在做犯罪心理学的大众推广。我的声音比较低沉,跑步时听可能会让人紧张。AI 有道德限制,不会涉及犯罪相关内容,根据道德条款,不会回答关于犯罪的问题。

Deep Dive

Chapters
探討重刑犯的矯治可能性以及社會回歸的議題,並反思社會大眾對於重刑犯的刻板印象與期待。
  • 重刑犯的矯治可能性存在爭議
  • 社會大眾普遍期待重刑,但實際判決往往較輕
  • 重刑犯的犯罪背景複雜,並非單純環境因素造成
  • 社會應思考如何協助重刑犯回歸社會

Shownotes Transcript

當我們談到犯罪,最常想到的,可能是暴力、偏差,甚至「他活該」。但如果犯罪的背後,不是邪惡,而是孤單、無助,甚至是一種「求救」呢? 這一集節目,邀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 戴伸峰,他今年出版了新書《他們就是我們:犯罪心理學家的人性思辨》從長期的學術研究、監所實務,以及犯罪者故事出發,討論各種容易被忽略的面向,尤其是近幾年在日本與台灣都突然大量出現的「高齡犯罪者」。 他觀察到,開始有些老人會重複犯小罪,但他們偷竊,不是因為缺錢,而是想讓家人來看看自己。面對這些「犯罪是為了取得與社會的連結」的人,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另外節目中也討論到,重刑犯罪者有矯治的可能?犯錯的人,就不配擁有人權?以及跟蹤騷擾、分手後殺害對方等等性別題,又有什麼需要繼續大家關注的地方。 本集畫重點: ➰ 重型犯罪者有矯治的可能? ➰ 高齡犯罪的原因?台灣其實比例很高? ➰ 人們認為要判很重的罪,其實不然 ➰「只要你不這樣,他就不會下手」恐怖情人迷思 歡迎贊助抖內+留言分享!支持我們有持續創作的能量:https://pse.is/6andn6) 《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https://bookstw.link/75x6gj) 《羞辱創傷:最日常,卻最椎心的痛楚》https://bookstw.link/732pjd) 【本集節目由 知識衛星 團隊製作播出】 ♦︎ 「周慕姿放心說」Youtube:https://pse.is/6tc4td ♦︎ 聽眾來信徵稿中:https://bit.ly/3zQJL2R ♦︎ 「周慕姿放心說」臉書:https://bit.ly/3SkMbxe ♦︎ 「周慕姿放心說」IG:https://bit.ly/3Sm6H0x ♦︎ 周慕姿心理師個人網站:https://muerchou.com/ ♦︎ 廣告、合作邀約請來信:[email protected] 配樂:Tokyo Music Walker / Audio Library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