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到犯罪,最常想到的,可能是暴力、偏差,甚至「他活該」。但如果犯罪的背後,不是邪惡,而是孤單、無助,甚至是一種「求救」呢? 這一集節目,邀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 戴伸峰,他今年出版了新書《他們就是我們:犯罪心理學家的人性思辨》從長期的學術研究、監所實務,以及犯罪者故事出發,討論各種容易被忽略的面向,尤其是近幾年在日本與台灣都突然大量出現的「高齡犯罪者」。 他觀察到,開始有些老人會重複犯小罪,但他們偷竊,不是因為缺錢,而是想讓家人來看看自己。面對這些「犯罪是為了取得與社會的連結」的人,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另外節目中也討論到,重刑犯罪者有矯治的可能?犯錯的人,就不配擁有人權?以及跟蹤騷擾、分手後殺害對方等等性別題,又有什麼需要繼續大家關注的地方。 本集畫重點: ➰ 重型犯罪者有矯治的可能? ➰ 高齡犯罪的原因?台灣其實比例很高? ➰ 人們認為要判很重的罪,其實不然 ➰「只要你不這樣,他就不會下手」恐怖情人迷思 歡迎贊助抖內+留言分享!支持我們有持續創作的能量:https://pse.is/6andn6) 《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https://bookstw.link/75x6gj) 《羞辱創傷:最日常,卻最椎心的痛楚》https://bookstw.link/732pjd) 【本集節目由 知識衛星 團隊製作播出】 ♦︎ 「周慕姿放心說」Youtube:https://pse.is/6tc4td ♦︎ 聽眾來信徵稿中:https://bit.ly/3zQJL2R ♦︎ 「周慕姿放心說」臉書:https://bit.ly/3SkMbxe ♦︎ 「周慕姿放心說」IG:https://bit.ly/3Sm6H0x ♦︎ 周慕姿心理師個人網站:https://muerchou.com/ ♦︎ 廣告、合作邀約請來信:[email protected] 配樂:Tokyo Music Walker / Audio Library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