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93 創意私房犯罪者在想什麼?要怎麼防範?ft.中正犯罪防治學系教授 戴伸峰

EP93 創意私房犯罪者在想什麼?要怎麼防範?ft.中正犯罪防治學系教授 戴伸峰

2025/6/15
logo of podcast 周慕姿放心說

周慕姿放心說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周慕姿
戴伸峰
Topics
周慕姿: 创意私房案件的可怕之处在于,犯罪者并非我们想象中的特定形象,而是各种各样的人,这使得防范变得异常困难。我一直以为只要防范那些甜腻腻的胖老爹就好,但实际上,各种样貌的人都可能成为恋童癖犯罪者,这让我感到非常害怕。而且,这些犯罪者看起来与常人无异,这打破了我们对“变态”的刻板印象,让人毛骨悚然。 戴伸峰: 在性剥削案件中,加害者真正追求的并非性欲本身,而是对受害者的绝对控制感。他们将性的快感与控制他人的权力不正当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扭曲的满足感。这种控制欲会像上瘾一样,不断驱使他们寻找新的受害者,以满足其病态的心理需求。而且恋童不是犯罪,而是一种精神疾病,我们应该正视这个问题。

Deep Dive

Chapters
許多人對戀童癖的樣貌存在刻板印象,但事實上,戀童癖並無特定外貌或職業。本段探討近期"創意私房"案件中加害者的樣態,說明其多樣性,並強調此類犯罪的難以預防性。
  • 戀童癖的樣貌並無特定模式
  • 創意私房案件加害者樣態的多樣性
  • 大眾對戀童癖的刻板印象與現實的落差

Shownotes Transcript

在「創意私房」案件爆發後,很多人不解:為什麼會對兒童進行性犯罪?以及更令人不安的,是這些人的外型、職業等,都不在我們的想像範圍內。你會發現,會做出兒童性犯罪的人,沒有一定的面貌,也就有「不知道如何防範」的焦慮感。 這集再次邀請到中正犯罪防治學系的戴伸峰老師,跟大家聊聊這個主題的觀察。他提到,這些加害者們,他們往往最後訴求的不是性欲,而是控制感,並且變成一種上癮行為,這是最麻煩的地方。 節目中也聊到,戀童不是犯罪,而是一種疾病?為什麼未成年容易掉入網路犯罪陷阱?又有什麼避免危險的方式?也關注這些議題的你,歡迎來收聽! 本集畫重點: ➰ 他們為何犯罪?創意私房的戀童者 ➰ 他們想要的不是滿足性慾,而是獲得控制感 ➰ 戀童不是犯罪,而是一種精神疾病 ➰ 為什麼未成年容易掉入網路犯罪陷阱? ➰ 要怎麼知道孩子正處於危險的環境? 歡迎贊助抖內+留言分享!支持我們有持續創作的能量:https://pse.is/6andn6) 也看看,戴伸峰《他們就是我們:犯罪心理學家的人性思辨》https://bookstw.link/7qm2ty) 《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https://bookstw.link/75x6gj) 《羞辱創傷:最日常,卻最椎心的痛楚》https://bookstw.link/732pjd) 【本集節目由 知識衛星 團隊製作播出】 ♦︎ 「周慕姿放心說」Youtube:https://pse.is/6tc4td ♦︎ 聽眾來信徵稿中:https://bit.ly/3zQJL2R ♦︎ 「周慕姿放心說」臉書:https://bit.ly/3SkMbxe ♦︎ 「周慕姿放心說」IG:https://bit.ly/3Sm6H0x ♦︎ 周慕姿心理師個人網站:https://muerchou.com/ ♦︎ 廣告、合作邀約請來信:[email protected] 配樂:Tokyo Music Walker / Audio Library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