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食物聊生活从餐桌看世界这里是饭饭之交陪你度过一日三餐和四季风景哈喽大家好欢迎来到三月份的饭饭之交我是乔雨大家好我是麻茜我们今天想聊一聊的内容呢也跟我们这几天
在生活中的直接经历相关大家就是感觉早几周开始西海岸开始好像加州那边先出现了一些鸡蛋短缺的现象然后这一周我也是一周没有吃鸡蛋了就东海岸感觉这一周开始也也有这个现象然后我们公司楼下的吹着之后还有人在那边守护那个鸡蛋
就有人站在那边每个人只许拿一盒包括你去 check out 的时候那个人也会特地跟你说每个种类只能拿一盒不能拿多这样子我就感觉像像沃尔玛那种里面子弹随便买哈鸡蛋还要管制翻过来我也是在有一次去 whole foods 买菜的时候我在排队呃就是门口那个 amazon return 退货的那个地方排队然后旁边就是那个牛油果
和番茄那一类的然后我就看到室友在拍照我就很好奇在拍什么然后他就说这些牛油果番茄都是墨西哥来的那个关税政策实施以后这个可能就要涨价了我要看一下对比一下然后我就很好笑他因为他平时是不关心菜价的嘛他怎么会去拍一个牛油果的价格就是因为政治
然后你们男的怎么这么喜欢政治政治是一句是的 是的我又让他去那个鸡蛋区帮我取一盒鸡蛋要那个 Hofs 自家贴牌的一个散养鸡的鸡蛋他拿了回来就跟我说我听新闻上的时候什么最近鸡蛋很贵或者短缺但是我看 Hofs 这里还蛮多的而且这盒鸡蛋也不贵嘛就六块两毛九
一盒就 12 个嘛他说算下来一块钱都不到一个怎么会说鸡蛋贵我就翻白眼我说你知道平时的鸡蛋价格是多少吗就是一般的那种就是很普通的鸡蛋我说你再看看旁边那个散养的 organic 的鸡蛋是多少钱一看是 12 块还是 14 块嘛他说嗯
他就问我一般的鸡蛋是多少钱我说有的时候你连有的超市好像 99 分是不是都能买到对对没有那么快乐的鸡就是有些 99 分也会用有是是是我就说就是你们不能想象的那种差那个差价有多大然后他就嗯但是一个一刀 versus 一刀一个差别一刀一盒
我是很难想象就是鸡蛋要一刀一个但是最近因为短缺就的确看到了很多其实是普通的鸡蛋也是差不多到一刀一个的价格
所以你看就是男的他关心菜价的前提是他在关心政治平时他反之那种世界局势的动荡呢就是看他手机里面那个股票 app 那个走势如果有个大幅的涨或者跌他说肯定是出事了肯定是有个什么国际政策出来了然后对对要不就是看到那个 Costco 加油站牌的队伍如果特别长肯定又出事了因为价格导致的
所以他感知这个世界这个民生的方式就是这种他只有这个手机股票 APP 和那个 Costco 的队伍像我那种就是会去买菜那种所谓的小老百姓吧感知世界就是通过这个菜价就很直接嗯嗯
对有时候那种 trade 就涨了那种比如说 3.49 涨到 3.99 我都感觉就是有差你就会对一下那个账单你说诶平时大概都买这么多大概都是这些东西为什么会觉得贵了十多二十块然后就去看是不是算错了还是怎么的然后就发现每一个单价都涨了一点所以加起来就总价就涨了很多有的国内的朋友会直接会来问我诶美国经济现在怎么样然后
我只能用我最亲身的那种最切身的感受跟他讲比如说我说最近发现菜价有点涨然后外卖送来的时候发现价格不变的基础上分量小了四分之一
然后要不就是刚去加了油发现那个油价今天涨到了四块几我就只能说到这个份上的因为这就是我切身感受到的变化然后可能最多提一嘴说像是有他们那种科技大厂也是裁员很严重嘛一波一波的你说你要我去讲什么川普的政策吗还是要讲什么
对没错就是菜场里面就是能感受到这些政策对我们生活最紧密的联系我就想起来小时候就听到那种长辈就是发来嘴说哎呀猪肉都吃不起了或者说哎呀这个米又贵了就是都是这样的语气你就从他们这种讲述当中体会到那个所谓的时局的动荡
包括就是我印象特别深就是今年疫情前去上海的时候就吃有一家弄坛小馄饨然后就是涨价了那个老板就说猪肉涨价了那我这个能不涨吗其实也都是非常直接的表达
除了这个之外像一些比如说我们每年到这个柑橘类水果上市的时候都期盼的那个丑橘嘛就是那个 Sumo Orange 上市然后我们的同事发现说今年这一批次的好像就是个头也不太饱满对吧有点那种皱皱的然后口感也不好了对就是这个丑橘我觉得从它
问世以来就没有吃到过不好吃的然后今年买的第一个真的是酸到让我觉得自己在吃柠檬跟橘子的那种杂交体一样对对对我也是买到买到那种比较干的然后就觉得说嗯嗯
就品相质量都不过关的那种对对就是丑都没有丑出它的那个标准对然后可能就是可能种植地气候的原因我觉得是的我们有没有去考察这个到底是不是因为气候我查了一下没有查到
而且我试了好久就是不同的就是 Trader JoeCostco 的都买过就都不怎么样这一次嗯往年我们家就是丑局上市的时候就是家里不会间断的但是这次就是感觉试了两盒都很失望然后就才再也没有买了今年
前两天跟我爸视频的时候然后我爸就在吃那个智利的彻底子他就很喜欢问我这种具体食物的价格他就很喜欢对比中美对账每次每次视频问周爸爸就是在中美对账然后他就跟我说就是这几年感觉智利的那个进口硬套价格便宜了很多就彻底子没有那么像以前那么金贵了感觉
一是可能因为国内的那个产量上去了二是他觉得很多人可能会相信说这样进口的英套进来还是那么饱满那么没有被压到是不是他们给他们打了什么药啊什么化学物质对可能有人会有这样的担心然后就导致大家可能还会更偏向于买国产的然后去避免这个国产
国外用了什么化学物质
对所以很有意思他就说这几年就觉得车厘子价格没有那么金贵就是大家都还比较愿意去买就原来是感觉好像是几百块一盒对对对现在就完全没有那个那个价格了对真的是这个不管关不关心政治看不看新闻我觉得你能感受到所谓的世界时局的变化就是通过你能接触到的东西你所处的环境里面
然后就想到一个呃有点远的例子就是嗯流流传的也挺广的这个故事就是说 1979 年吧就是改革开放前夕那时候首都机场有一幅很大的一幅壁画是那个元云生化的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就是歹族泼水节的那个场景其中就有三名的裸体的这个歹族少女然后这幅画要要放在首都机场嗯就中央都来干涉最后邓小平就说这个
就是艺术嘛没有什么的就让他放行这时候有很多那种外商啊桥商之类的成了这个改革开放的那个政策来投资就霍英东要来投资他每次去北京的时候就在机场就会留意这幅画还在不在一个风向标
对对一个风向标来看中国的政策变没变中国的这个开放的那个姿态有没有改变然后我就想到这个就是每一个人他都有自己的一种温度计他的一种指南针然后食物就是每个人都必须去打交道的一个途径所以我们今天就想通过这个切口就聊一聊我们印象里的菜场和我们现在身边的这个所谓菜场
可以先各自介绍一下家乡的菜市场的这个速写吧我对菜场最后的印象还是在温州因为我上大学的时候就是在食堂吃所以我其实没有在国内其他城市买菜的这个经历然后我小时候印象特别深刻对于温州菜场一个是气味然后一个是声音
那个气味就是你能想到的那种大海的气味我每次到家旁边的大海闻到那个味道那个腥味我就会觉得回到了小时候的菜场然后它又是比较潮湿的又是有鱼的血和各种海鲜混杂在一起的味道我小时候其实不太喜欢去那个菜场因为去菜场的时候新买的那种小皮鞋就会沾上上面那种泥巴一样的污渍我小时候就很觉得脏脏的
然后菜场我印象最深刻的声音一个是鸡被宰杀的那些声音就是鸡在那个鸡笼里的声音还有一个就是温州在那边做我的那个我的一鸣敲鱼就嘟嘟嘟的那个声音就是会有鱼摊主然后在那边敲那个免鱼跟红薯粉一起敲在一起然后他就卖现成的免鱼免鱼的敲鱼这个是我印象特别深刻的
你的就是感觉是一个以大海为主基调的一个菜市场我那边的菜市场呢是一种山野奇观就是说普通的那种货品都跟别的菜市场应该差不多吧就什么土豆番茄什么大白菜这些东西但是它有一道奇观就是你会看到一些山民或者是
少数民族他们在卖采集来的东西就是山货啊野味那些不一定是他们自己种植的对对对就不一定是他们自己种的他们去采集的去狩猎的合法的然后还有就是那个有那种早点摊子就是弄米饭就是逮着妇女在一个大的竹筐里面用那个白纱布盖着蒸好的白米紫米
然后还有一堆那种小菜咸菜呀豆豉呀肉丝呀烤鱼呀就是这些来配的那个糯米饭吃的那种早点铺就一排的排开然后全部都是穿着那种带着传统服装的梳着那种法系的而且他们那个统裙坐下来的话可以形成一个天然的兜哦
那就是他们的那个收银机就是所有钱都放在兜里面给他找零的时候他就在兜里面掏他的那些钱然后这样这样然后再递给你或者是腰间他们那个服饰是那种有点像 crop top 那种的小上衣然后配着一个长筒裙嘛就是黄金分割点的很好的一个服装然后他们腰间就有一个小的那种小肚兜或者是银的腰带
他们有的就会把大额一点的钱藏在那里面就是五十呀那种的他们统群的兜子里面就是兜的那种小零钱然后就可以找嗯这个就比较特别的一道风景然后气味的话我觉得也是夹杂的蔬菜水果有一微微有点腐烂的那种然后
生鲜鱼肉的那种腥味就是一种综合性的一个味道就是它没有一个某一个不像你们那边是海鲜味是特别明显的我觉得我们那边菜市场就是气味上来说它比较平均就是眼睛看到的风景比较独特嗯嗯
对我还有一个印象就是他们会用很多那种洞很小的摊开的像篓子一样的东西然后海鲜各种海鲜就会叠成一座小山一样放在那然后以前我妈就会逐个去捡然后那个店主就会很嫌弃说不要捡都很好
但是就是每一个我们那边呃像韩韩语里面说啊就嘛我们那边就对这种中年妇女就叫老娘客其实有一点有一点贬义的感觉老娘卡然后但是每个人都会去捡了就是大家逐个去捡那个比较好的海鲜
以前菜场还有一个印象就是只要我去菜场我就是顺道能吃到点现成的东西就像你说他们会在那边做糯米饭然后我们那边就有现场包春卷或者是熟食店有烧鹅然后那种烟熏鸭掌
手撕机就是我可以边逛然后我妈就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可以吃吃所以我觉得逛菜场就是虽然味道很大但是我很享受就是可以边逛边吃点小东西那种感觉对
我们两个人家乡的菜市场都比较偏南方一点北方的菜市场我也就是在影像里面见过如果是露天那种市场感觉都是穿着大棉袄然后军大衣手要抖起来对对对手这样抖
揣在那个袖子里面然后冒着白气各种各样的一大锅大锅蒸好的东西啊还有那些他们我感觉他们是不是卖的时候量都特别大他们就是走量大家土豆就一下子买好多然后什么玉米也会买好多好多不像我们南方就是就是玉米买两只小葱两颗
然后韭菜或者是买韭菜的时候有时候买那个肉丝扇丝的时候就给你搭一点那个店会送点韭菜因为可以一起炒对所以就是还就是还是有南北差异的就是这个量上面包括连那个那个单位都不一样我记得我们那边
你跟他说精几精几两那个精他好像他默认的是那种试精不是那种攻精对对对是试精是是是的然后每次你就要去 double check 一下说到底是你说就怕那个有误会嘛就怕你说的是北方是攻精吗
对,好像是有差的,就很多人到南方来都会有,就说,嗯,讲了这个就是不知道,就像我们说,我们不说南北东西的嘛,对吧,我们说是朝左右上下,就方向的上来说,他们就会说,啊,朝往北走,对,我们都会说,呃,往这边直走,然后左拐,对吧,左右这样的,嗯,嗯,可能还是有差。还,
哎呦南方就是特别喜欢帮你预处理就是你可以看到很多卖蔬菜的店家在那边剥蚕豆啊剥青豆然后就剥好了放在那种塑料篓篓里然后你就可以直接买然后回家就省去了这个步骤其实也是很早的那种预制菜预制食材我对这个预制食材有印象的就是那个玉米玉米可以入菜就是炒了我们那边炒包谷嘛就是炒玉米很好吃就是
就是有看到摊主拿一种有点类似于美工刀的一种刀片动作很快我看了我都发麻就他那种动作就是一个动作就出来一大排削得整整齐齐那种玉米粒就削在那个盆子里然后你要多少他就拿一个塑料袋这样反手掏出来一掏就是一掌就是一捧玉米粒然后马上放到那个秤上就给你称
超级马力就是一个人 handle 了一切的这个流程到后来出现了可以帮你杀鸡杀鸭杀鱼之前都是买了活鸡活鱼自己回去弄的嘛后来慢慢就出现了这种就分工更加细化然后加点钱然后甚至就可以去绞肉摊主还可以帮你绞肉绞成肉末对对对他会有绞肉机放在那是是是原来你买肉就最多就是我要这块他就给你拿那个大砍刀砍下来然后撑一下就可以了但是
发展到后来有绞肉机专门帮你绞肉的摊子还有现在的买肉摊子基本上都会帮你处理到很细的那种地步比如说帮我这个排骨剁成小块或者这个肉我要炒肉片你帮我片就是很这个应该就是男方才会片吧是吧我不知道是那种就是搞笑视频还是什么就说
让南方摊主上切成片然后北方的家长过来来南方探亲这样子然后他说人家把你先切成片还要人家切片削你先削你
所以如果有北方的朋友在听的话可以跟我分享一下北方就是能精细化到什么程度是对我甚至在小红书都刷到一些在北美居住的中国人分享他们说后富子的那个肉铺可以提供剁肉服务
整机切块很多人就在说这个服务他们是隐藏的服务解锁后付自隐藏服务像以前排骨也是因为美国的排骨是习惯这种长的然后他们就 BBQ 这么吃然后就有人让他横切两刀要变成了那种金沙排骨的小粒的那种金沙排骨但是并不是每家店都有啦就是感觉还是分人看那个人心情怎么样
就是肉这个我觉得这个肉铺也是我觉得中式的菜市场里面很独特的一道风景因为小时候你现在回想起来小时候那些肉是在露天室温的环境下摆着的摆一天哦它早上出摊它可能因为我们家隔壁原来就是一个那种肉质加工厂嘛就是所谓的屠宰厂吧
我就是半夜真的是会听到小猪仔在叫就是要被要拿去宰杀的那种凄惨的叫声半夜的时候然后他们一早上就会要去检验检疫嘛盖那种紫药水章就是盖在肉皮上的那种检疫合格的章子然后再拉到菜市场去卖所以我就记得那时候看到那种紫药水章子我就想起我那个半夜听到的小猪的叫声
就看到那些老板就一个那种肉摊子而且那时候感觉那个连摆的那个台子都是什么水泥台子吧好像就是水泥或者是那种木也是像案板一样的那种材质是的然后就一堆一堆在那里然后你还去挑那时候不觉得血腥然后让他让你选中了以后他就拿放到那个秤上面给你称好以后装在那个袋子里递给你有的时候我就看到有些肉铺老板就像黑色
就绑着抽着烟你知道吧拿着一把那种超大的那种剁肉的菜刀那种剁肉刀是那种比家用的中式菜刀还要大一点的那个刀片就是一种有点圆弧形我就感觉就感觉很可怕嗯
然后他还抽着烟然后还给你挑肉拿了就真的现在回想起来每一个环节他还给你找钱就是接触那个钱直捎他还在他的那个腰包里面找钱整个过程他都没有任何的卫生的那个防护你想想
每一个环节都是充满了各种食品安全的那个隐患对我小时候也是就是大家就放在露天的情况下我在想北方是不是可能因为天气冷所以他们可能就是室外冬天也会比较有一个冰箱的作用但是南方真的就是很危险我觉得说一下
特别像我们那边的气温就算是在我记得那时候我们春节就可以穿短袖了就一次那种温度的地方我到现在还对以前我妈会去的那个猪肉摊的叔叔印象很深刻他就是白白胖胖的但是他会穿一个那种白大褂就是那种卖肉的人不是有那种白大褂吗然后我就一想起来他有那个磨刀的那个
磨刀的那个一根很长的然后他每次切之前都要先磨两下然后我就觉得他是从小就是看着我长大的我就是吃他们家的猪肉长大的我们去买肉的时候挑猪肉的时候我就会想到其实菜市场是第一个让我产生了那种
有那种交易买卖这个概念的一个地方拿钱去买一个东西然后你再拿回家里面还夹杂了很多其他的技能就先说最初的印象吧就是对买卖交易这个就是蔬菜我很小的时候听父母讲说今天这个菜就是蔬菜大队那边那么二道饭子就是这些名词蔬菜大队是一种集体经济形式下的方式就是他们是
那个专门种菜的一个机构然后他们种好了的菜呢怎么放到那个菜市场之前的话应该是那种计划经济版应该叫就是你种多少啊你拿去卖啊后来就出现了所谓的二道贩子其实就是中间商他们就是会半夜在那种没有人的街道上进行交易是合法的就听起来像黑市但是是合法的所以
就是因为就是最差价了是是是他们去蔬菜大队那边批发然后用他们自己的三轮车拉到菜市场再卖给那种在菜市场里面做小零摊就是那种小零售的那种摊主就中间拿一个小差价而已是这样的一群人所以叫就二道饭子当时我不知道这四个字是哪四个字
二道贩子对我从小就听到像抢盗或者是盗窃的那个盗对对对又因为听他们讲是说在半夜交易嘛就感觉像是一群那种去抢菜还是什么的人就感觉是一种不合法的黑盗的东西但是其实是那个他说经过了二次交易的那种意思所以叫二道贩子就是商贩嘛小贩我们那边叫贩子所以
我就对那个对那种菜市场的那种江湖的那个权力的分布我觉得有点怕后来又在那种新闻里面听到什么菜篮子工程这具体是什么我也感觉小时候听过这个名词就我查了一下好像就是那种就是好像要保证老百姓的民生经济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之类的就是保证你的生鲜蔬果这些都有保障不会太贵很
对对就他可能有些扶持的项目呀他有些资金的支持之类的就是保证你的就是让大家都吃得上饭能吃饱肚子那那种感觉所以这名词就很小就在我脑子里面盘旋然后当我真的跟呃跟长辈去菜市场里面买菜的时候开始学就是
怎麼砍架啊怎麼問架啊然後怎麼看秤看秤這個也是挺難就是對我小時候小時候我因為都是那種你知道那種秤啊就有秤駝的那種秤對那個很 trigger 很 trigger 是是是因為他一手怎麼弄
弄一按一下还是怎么样他就可以多赚一点钱是是他就把那个衬托那种手提的衬嘛他就把那个衬托而且拴衬托的那个东西绳子也是很 tricky 有的人用那种鱼线就是很细很滑对不对
透明的那种鱼线的那种材质的有的人用就是一个麻绳就是要要看里面很多那种门道我就会觉得每次去看秤的时候我就觉得我要被骗了我要被骗了他肯定在耍花招他的秤坨肯定不是实心的他的这个手法就是他怎么剥那个秤
而且你要去读他的那个心点他那个秤杆上面是星星点点的那种而且有些人那个秤已经很旧很旧了感觉只有他自己能读得出来而且那时候没有计算器你知道吧要靠心算或者是他自己我觉得这里面的那个数学教育
会看秤会算那个价格做惩罚什么的我觉得这种都是一种很必要的一个技能对没错我感觉就是咱们小时候买菜才学会了给十二他找你找你五块正好是七块这种东西是是是就这个技能就是就是
这个技能我同学有一次来德国看我的时候他去超市也在他就想试一下因为他用那个现金嘛欧元那种现金他也是说就天给你两块你给我找五块的那种然后那个 cash 也就在那里说不对不对是我要给你找两块三块钱真的就争执了两下然后在后面就又想笑又想哭就是觉得怎么这个数学那么差就是而且那个转不过弯来嘛就是
就看到她的那一只她感觉还被吓到那个开设说怎么会你要给我钱你说起这个衬托我就想起以前还有看报纸的时候就会说
那种后来换成电子秤的时候他们会在那个净重上面也动手脚什么的就本身净重就会有一点净重放在那然后再往上加这种我印象也很深刻对就那时候就学会了那种砍价啊看秤啊找零啊就不像现在好像都是电子支付了嘛就直接可以这样你把那个数字因为我上次回去已经是快十年前了所以我没有经历过那个用微信支付的菜市场
我那时候的菜市场还是处于那个现金交易的时候我是很不习惯对我上次回去就是到处都是支付宝到账五元就是这种就是整个菜市场都是这种声音但是我妈作为每天去买菜的人她是很喜欢的因为她以前就是觉得你这个手又要动海鲜又要动肉然后又去动那个纸钞然后每次她有一个专门买菜的钱包那个上面纸钞就是感觉有时候上面会有鱼鳞的那种
所以就搞得脏兮兮的他就还挺喜欢现在不用带钱不用带那种零钱去超市呃去菜场数学的一些技能以外还会一些那个食材对于食材的辨认和挑选像我们那边那种野菜叫不上名的那些你不知道怎么做但是
他们就会摊主就会告诉你就是用点什么什么东西弄一下然后怎么吃然后或者是看到家长去买菜的时候你就看到他这个跟这个要搭在一起吃然后那个东西你要挑的时候要知道怎么按它哪里就看它软硬啊或者是包括挑肉我记得有一次我去买菜可能初中吧还是小学去买菜要买肉就说要问一下这个牛肉
是水就是是什么牛就是有的怕有的人会用那种所谓的水牛死掉的那种水牛充当那个黄牛我就学有模有样的就重复了这句话你这个是水牛还是黄牛然后那个贪猪可能他就在翻白眼就
就感觉是你这个瓜宝宝宝熟那种然后他就看着他就指着那个黄那个牛肉上的那个肥油就说你自己看一下啦这个标就是那个牛的那个肥油的部分你看这个标是黄的还是白的就是这种标就是可以看出是水牛怎么怎么我是黄牛怎么可能拿水牛嘛反正他就在那里讲我就感觉我被那种被教育了
就是你想要装的就是比较懂一点但是结果被他一下子就识破就是问出这个问题就一下子露馅了那种
我小时候对我小时候是会看鱼就是看我妈就会把那个鱼的腮拿起来看一下里面红不红或者就是看鱼眼睛白不白这种然后她还会按那个鱼的身体就看它会不会弹回来是是是就像我们去买瓜会拍嘛就这边的人不会拍我们就感觉上有一种隐藏性就是会去拍西瓜听声音就知道其实也不知道区别特别大但是一定要就是一定要拍两下哈哈哈哈
还有些那种就是斗智斗勇的那种小窍门就是比如说我们那边就是到那个雨季生笋上市的时候嘛笋都是自己去采的所以就有一些农民他可能进山就采了半夜就进去的采了很多新鲜笋背还带着泥巴的那种用那个竹筐背下来就在那个菜市场那种
专门给零食小摊子的一个区域他就在那里摆摊然后就很多人围着买因为那种新鲜的甜笋真的是就当你甚至是当天你就要吃掉它才就是最鲜甜的那种笋子所以就很多人围着那里去买他可能就他可能也就赚那么一次就看到有些有些大妈就很会
因为它是称经脉的嘛所以那些大妈就极尽所能地把所有的泥土把所有的那种所谓的有一点老料的一点损衣全部剥掉还剥掉以后呢她还不罢手还去旁边的界里把水果刀把那个根给削掉就是有一点老的所谓的有点老的地方削掉哇
我在旁边看着我就很心疼那个笋子被折磨成那个样子就包到最后只剩那么一点点然后但是又曾经卖的嘛所以那个卖笋的他又来不及去每一个人他都去管那种因为很多人都在抢所以他就
我就他就说了一句哎呀不要剥了不要剥了就不要剥那个笋衣了哈不要再剥了剥再剥就没有多少了然后那个那个剥笋衣的大马继续在那里削我就想说人家就赚一两毛就雨季去进山采笋子这种穿的那种泥巴沾满了那种解放他去山里面打笋
就背下来很重的笋子一个竹筐他就这样一个人背过来卖所以我觉得你适可而止适可而止对对对就是你真的也不会损失多少钱呀就是你就损失那么一两毛对吧而且就是不是像北美这边笋那么贵的就国内笋还是比较正常的
是啊是啊就看着就很难过我就想多买两颗笋然后什么泥巴也不抖了然后笋衣也不包了就直接买两颗笋然后让他称给我多少钱就多少钱的那种价也不讲了的那种嗯就
对的确看那种自己单上来卖的那些农民爷爷阿爷爷奶奶真的就觉得很辛苦对是啊而且他们东西往往也不会太多他们可能就几样自己田里种的东西对卖的也都很便宜对所以我觉得菜市场里面就是一个很好的一个学堂就你可以
现在讲什么通识教育啊讲什么素质教育我觉得最好的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就在菜市场你可以了解这个地方的风物人文地理你也可以知道这个价格你是怎么算的你可以学数学你还可以就是跟这种商贩的沟通啊包括就是语言的不同就是以前经常有就是乡下来的然后他们可能就会那个方言就跟温州
那个市里面就会不一样有时候小时候我就觉得我听不太懂他们在说什么但是我妈因为经常去买菜她就能知道某一个食材方言乐情怎么讲平阳怎么讲然后她都能听懂这样子对我也是因为我们那边有很多少数民族嘛所以像我妈她是歹族所以我跟她去买菜的时候她只要看到是歹族的摊主她就自动就是切换到歹语频道
然后那个人一听到你是讲歹话他就知道哎呀都不用多讲了就知道你知道这个菜怎么吃然后价格也会给你便宜然后还会就是就是比如说买了葱他要给你两个小小辣椒然后买这个菜他又搭给你两条葱就是很多就省去了很多那种都懂的都懂的就那种然后还有就是你看到一些比如比如像有的是那个哈尼族的有的是基诺族的什么的布朗族之类的你就
其实你听多了你会知道就他们比如说某一个讲法就是价格数字的讲法或者说多啊少啊贵啊便宜啊那种就是能知道怎么讲就是会有一个接收不同少数民族语言的一个过程要怎么跟某一个特定民族的少数民族的人讲价就他们那种 mentality 不一样
就是你不能跟他这么讲要那么讲反正就是很多里面有很多很多很多的那个好玩的地方很有意思的平时你生活当中不会出现的一些东西就有点冒险的感觉包括我后来到广州念大学的时候我们大学过了马路对面有个城中村嘛他就有个小菜场我经常我们和同学经常就会去那边买一点水果呀买一点菜因为要比桥这边
过了那个桥就更便宜了很多在那个菜市场里面我觉得我才真正的感受到了所谓的那种本地的氛围如果因为你如果在大学校园生活放假了直接到火车站或者飞机场回家你就失去了和
这个城市真正的那个生活的连接所以我觉得我感激那四年有在那个城中村的菜市场买菜买东西的经历就让我真的就是亲眼亲身距离的看到在广州的菜市场是一个怎么样的氛围语言这个是肯定的就他们那种标价比如说呃
一堆那个菜心就那种白灼菜心的那种菜心啊一堆一堆的堆好然后上面有个牌子就会写亮菜心就那个亮亮菜亮你
亮彩对对对然后他有的会写就是我们家的这个价格公道质量又好然后价格好就物美价廉吧他就会用三个字就平量正平就是价格价格很好平量就是那个亮彩的量正就是正统的正
就是三个评量症就是这样写然后对这三个字你知道他就单独他是什么意思但是合在一起他就放在他那边作为他的广告语就言简意赅然后又是那种广州的语言方式是的是的后来就是到了美国以后在中超里面看到那些比如蔡星白菜这些他的英文的标识直接就是用粤语的发音像那个 Puck
蔡欣也是用那个粤语的那个发音标注的嘛我就觉得说如果没有在广州生活的那段经历然后再到这个直接到北美中超里面的那个青菜的那些招牌你会不知道这个从哪里来为什么这个东西叫 Pak Choi 不是上海青吗小白菜吗怎么会叫这个名字因为这些词你听到过那个他们的
说的那个声音所以你就很容易联系到你看到那个牌子上的名字了是的 是的就想到对 就想到陈东春菜市场里面那个亮菜心然后他就会叫你亮云呀要不要点亮菜心
让你要配亮彩星亮彩星对对对那些卖果的卖果子的摊子上面都会有一盏那种红色塑料罩的那个灯看起来就每一个苹果都是超级红的那种但是你在世卫光线回到家家发现爱人世卫那个饱和度就拉低了 50%感觉上说一个菜市场就是看到这个城市最真实面貌的一个人
一个平台吧最真实面貌毕竟吃对中国人这么重要然后广州也是对吃那么重要所以这个这个菜场就是相当于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一个地点而且世界上不可能出现一模一样的两个菜市场就是像那个苹果店就是 Apple Store 卖
卖手机的那个苹果店如果你露出它的什么文字上的标识你只要看它内部装饰你是分不清的就是三里屯三藩市他们的 Apple Store 都是一样的但是三里屯和三藩市的菜市场肯定是不一样的
就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他在大城市生活他的生鲜都靠网络来实现比如说他生鲜买菜网络买菜什么的他不去菜市场他也不去超市他就只靠网络来订购那些东西他的生活其实是不是在哪里都一样只要有网络而且就是我觉得去菜场买菜有时候
跟你在网络上买菜还挺不一样网上你可能看到一个小红书食谱你说那我去买这些食材去做这个菜然后菜场的话你可能看到这个食材新鲜然后你进而想说我可以用这个食材做什么菜这个两个逻辑是很不一样的我觉得是是是对就是你就感觉你是去菜市场里面去
寻找一个灵感的就你看到了说今天是那个东西上市了今天这个摊子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食材然后更能跟着这个时令走想到广州的城中村就有个很明显的一个印象是那种红一种红色就是你一进去就是感觉肉摊果摊都有那种红的塑料灯在上面照着然后他们用的那个塑料袋也是红色的对对对就五条的那个 logo 对
红色塑料袋就最开始有塑料袋还有那种红白相间的有没有哦 有有有
我小时候感觉就是白色的是用于蔬果类然后温州那种蟹啊什么的因为它有角嘛就要用比较厚厚实的那个是专门是蓝色的塑料袋然后红色的好像的确相对比较少见但是现在在曼哈顿的 China Town 就是看到那种老广啊买菜广东人香港人买菜都还是那种红色塑料袋
所以我每次就是买完菜然后又去一个 SOHO 那边那边都是各种名牌啊那种地方坐车我就提着那个红色的塑料袋走在那个街上我就觉得自己就是非常的明显对其他的东西可能都是比较极简啊那种设计啊颜色就我提了一个特别红的那些塑料袋然后里面装着芹菜啊
各种绿色的菜又探出头来就特别特别有反差感觉没关系要想象这个曼哈顿就是一个巨大的城中村所以这个世界都是一个城中村所以这个这个红色塑料袋是连地球仪都可以装下的东西塑料袋也是算跟菜市场紧紧联系的一个元素吧
就从小而且这个塑料袋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我记得我们小时候塑料袋甚至是一种奢侈品因为最初最初买菜的时候都是要不就自己提一个篮子然后我们那边还有那种背楼嘛框那种竹框那种有人是背那个竹框去的就塑料袋我感觉是到了一个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大家都开始用塑料袋了然后
而且那些塑料袋还蛮金贵的就你用完了以后你要不就再洗一洗然后拿来晒干了再用那种装那种干货在家里面的所谓的收纳我们那时候的收纳就是塑料袋放一个公子然后上面可以挂无限个塑料袋是的 是的就是这样的就那时候放那些干笋呀干辣椒之类的全部用塑料袋打一个结然后再放到那个对 再多加一个袋子挂起来这样的
到了后来好像有一段时间开始收费了你有没有这个印象嗯菜场里我不知道有没有收费就是超市里好像都有收费超市好像会好像就是开始算你这个价格算这个用了多少个塑料袋什么的然后大家当时就很不解嘛就觉得说哇这
一个塑料袋你还跟我算就几分钱还跟我算然后大家就会在扯嘛我记得我有印象不知道我是不是记错了就是有一段时间开始好像是就我们去买菜的时候跟摊主大家都会因为这个事情争去争来其实就是几分钱的事情但是就是
这个不是钱的问题感觉大家是一种一种习惯被挑战了对对就是你原来有的福利然后现在把它拿走了这种感觉是很难受的对对对就哪怕真的是一分钱的事情两分钱的事情他都要跟你掰扯反过来的是 Trader Joe 的那个购物袋是被追捧的一个时尚单品没错没错
我有看到说就是早前那个大的蓝白相间的那个购物袋就是在日本很火因为就是你背上那个袋子就是感觉你在美国是火锅就有这种暗示对好像还挺受欢迎的在日本因为这个店只有美国有嘛是是是而且很便宜就三块九九好像
是 3 块 99 还是多少 399 吧嗯嗯嗯真的很便宜我家里面起码有三个因为小孩的那个呃他的所谓的书包吧就是我就是用吹着酒那个包因为就是一个大大的敞口的帆布袋你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嘛就我们家就用那个都用坏了两个了哈哈
那个提手都坏掉了每次一出我都会再买就它也不是每它也不是一直有好像感觉是一波一波的就是会有段时间有有段时间会没有所以一遇到它有我就赶紧买反正也不贵然后去年还出了那个 mini tote 就三个颜色小小的然后我们这还买不到马千还买了一个专门从西岸寄过来给我我就
我记得那时候排队好像网上就是大家都在排就各地的推特就都在抢然后还说网上被炒到一个要二三十美金才能买到然后所以就每次就限量嘛好像是每个人每个颜色还是什么的只能还是说一共只能买三个还是四个就是它又有限量这个袋子的风靡就让我们想到我们之前还看到一个 TikTok 网红他就是卖
它的 tote bag 也是颜色就是很小清新的然后是可以背去那种 farmers market 但是它也是帆布的然后它要卖到 120 美金一个当时就出现了一个 tote gate 帆布门
偷特包门水门事件大家就觉得你这个价格太夸张了很多人就是拿这个 Trader Joe 的袋子三块九九举例你这个都是一个设计也没有什么特别甚至没有拉链凭什么要卖到 120 刀大家就说他这个名字一个网红的名字是不是能让一个 toad bag 涨到 120 刀对
大家对这种所谓的割韭菜的行为是很不耻的因为他是在那种加州湾区嘛然后过着那种所谓的网红生活吧就 influencer 可能他的 follower 有多少几百万吧对应该是百万级别百万级对在 Instagram 或者在 TikTok 这种百万级已经算是很 top 的了
他就做这个他自己贴牌的 toad bag 就两个颜色嘛我记得那时候还预售而且对其实大家有点不爽的地方是在于他平时是做那种无声的就不跟观众有互动的就自己在低头做菜的突然间要发售他的 toad bag 他就开始讲话了就开始在他的那个视频里面开始讲话开始互动然后开始预热所以大家我记得那时候我也刷到嘛所以看到有评论说啊他会讲话哇
就大家有点那种在在野鱼吧嗯后来他那个 toad bag 一出来以后好像瞬间就就卖光还是怎么的有些人还是读哦对对对所以真的是我就看他那些什么他说是 made in california 就是加州本土制造的什么棉布然后怎么怎么样反正就所有那种营销就很成功所以就是还是有人人杀钱多的还是就抢光了那个他的那个 toad bag120 刀
你说要拿那个包来装什么东西啊买的菜可能都不止 120 对对我的人生性条件就是不用不用这个超过内含物的价格买一个袋子就无论是什么东西对
就除了购物袋还有一些就是让我们感觉到比较有人文气息的关于菜市场的细节就是标语比如说像吹的旧它里面就是很多漂亮的手写的那种标语而且他们真的是有专门做美工的人会写
是而且我看到他们那个他们一个小推车小抽屉每个小抽屉就对应着他们的那种 label 还有他们的那个 marker 他们的水彩笔就他们用的那些材料就一个小推车我就那天我真的就在旁边就围观了好久就那个人就在写嘛就用那种那种平头的那种粗的那种 marker 就在那写真的是一气呵成就哐哐哐就写出来了哎呦好受啊
我好羡慕而且他们好像这种人也会上货呢只是他会额外的配他会让他干美工这个事情对对对因为我也看到他穿的那个花衬衫然后腰间也别的那一套他们的那个他们的那一套配套的那个小玩意然后他就在那里写我
我们推的就最近还评选那种就是 customer's choice 那种就顾客选择奖嘛我就看到他写整个就入围名单他就把那个所有东西手写在一张那个大的那个 board 上面放在入口处然后就想菜市场里面也会出现这种手写招牌要不就是临时就拿一个硬纸板撕下来的那种硬纸板不规则的然后不知道是用粉笔还是用墨汁写的那种
各种各样的野书法就千奇百怪的有那种方言不是歧视他就说可能他卖菜的摊主他自己
不知道那两个字怎么写他只会讲方言嘛所以那个方言的发音他就按照那个字我就我还去网上查了一些那种特别各地搞笑那种招牌的那个帖子嘛就有那种什么琵琶就是琵琶他就写一个皮就是皮肤的皮一个八数字的八还有什么猕猴猕猴桃写成猕猴就那个猕猴猕猴桃猕猴桃哈哈哈哈
草莓写成草毒就是一个莓那个我们那些瘦的还有那个非子孝写成妈子孝荔枝那个都是女性一个妈一个非妈子孝
就感觉像什么山寨货还有那种看不懂比如说那个帮你果摊里面帮你削甘蔗的那种他就会写自杀自杀五块他杀八块然后自杀就是自己买了自己回去削的话就五块钱如果是他杀就是老板摊主帮你削好砍好他就是他杀说到甘蔗这个自杀我还看到一条说是
甘蔗向南的先甜后渣渣南对我们那边就会说那种水果都会说甜西甜加了西就是一个就是叠加更加的那种意思就好西好就是说这个东西很好它
他们就会写甜西甜 DCD 然后看到这边也会经常写就是很朴实的会写那种包甜或者就是说那个姜那边他会警告你说不要不要不要掰还有那个别捏对
对对对水蜜桃水蜜桃上面两个字也是别捏都是摊主就是有过去的悲惨经历写下的那种血汗我觉得这个也挺有意思的就是塑料袋和这个手写招牌就这两个很乡土很接地气的元素就构成了那个当地菜市场一套独特的风景因为它就是方言嘛
然后又是白字对对特别是很多那些食材它那个说法方言跟普通话差特别多的就经常看到那种用方言写不是用普通话的那个名称写我真的是看到那个我们那边有那种就是上海青我们那边叫调羹白调羹就是那个汤勺就是那个勺子
勺子的也叫挑羹嘛然后那个就是洗手做汤羹的那个羹我们那边呢然后它有前后笔印不分所以他们
就是他们卖菜的呢就觉得是条根有的人就写那个条字的条就是那个白条嗯那个条然后又写根就是那个树根的根然后就写着一个看条根白就除非你会读才会知道对对对就是你用方言念的话你知道他在讲什么但是如果你只是看字就是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你知道那个波子
是波及吧那个就是外面削皮黑色的我们那边就不会我们那边叫 Bose 就 Bose 吧鼻气鼻气马蹄是不是对对就是马蹄然后很多那个温州话的牌就会写盘记就是 Bose 就是直接翻译那个温州话我觉得如果不是本地人就但是他看这个东西会知道的他写那个字他就感觉只有本地人才会理解但他们
他们可能也说不用在意了这食材都在你面前要自干嘛所以大家都很随意我觉得所以菜市场它不仅提供了这种有这种市井的风貌我觉得它还提供了一种我们赖以生存的一种小小的一个生态圈我们小时候的菜市场周围都会有我觉得绝对有的就会有个裁缝铺然后有个小诊所
对吧还有什么我们那边还有那种农具五金那种小铺子卖一些锄头啊卖一些那种镰刀之类的农具五金的铺子嗯卖熟食的然后卖早点铺也会有对对卖炒货的粘货的然后卖一个那个蜂蜜小蛋糕的哦是是是老式的蜂蜜小蛋糕哈哈
有的有的就是把你生活中所有需要的都汇集在一起了我就印象特别深刻以前菜场里面就是要去打屁股针也是菜场里的诊所我觉得印象里特别深刻我经常要去那个菜场就要打那个屁股针然后屁股就正对着那个卖菜的那个大街就小时候小时候也没觉得什么不对现在回想起来就是没有任何对对病人的隐私是是是是
这种生态圈就感觉你不用出门太远你的生活就可以在这里在此地展开对跟美国的生活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你不用开 23 分钟 20 几分钟去超市然后再开 30 分钟去医院它所有东西都在这个步行可达到的这个区域里面想要去了解这样附近一个圈子的这个嗯
这种心态是我在新冠之后就特别特别强烈的因为那时候就是短暂的在家工作之后就是虽然每天也跟家属去公园里走一走啊什么的但是就特别渴望跟陌生人的交谈
我就从一个就是从新冠那个节点从癌人逐渐变异然后我就去找了在那个日本那个 bakery 打工那份工作除了想学蛋糕之外还有就是想跟本地人就是想跟跟我文化有关的人产生一种连接然后在那个打工之后除了店里的人我意外的发现自己还和就是周边商家的人也都认识了就是
会有隔壁卖热狗汉堡的那个大叔就会跟我分享他以前在纽约上班也是开一个这种 daily 店然后后来辗转来到了新西纳提来到了这边然后就开始
在这边开店然后或者是隔壁披萨店他们经常到了下午没卖完就会把披萨送到我们店里面然后我老板娘也会把我们卖不完的蛋糕也送给他们家就是这样一来一往就会认识很多
旁边的店家然后也就对大家有点开始面熟起来然后也会对像经常过来吃的常客也会熟悉起来就这种联系是让我觉得非常非常珍贵的特别是在新冠就是跟同事都少了接触之后特别渴求跟人的这种接触跟自己附近的人的接触对就感觉在那种欧美这种小城市里面
呃就是流动性不那么大的一个城市因为你就觉得每一个街区都有一个它固定的一个店就是 butcher 就是那种卖肉的比如他的肉不如鲜肉以外有的有的店是卖那种就像你说 deli 的那种肉片就是比如说 salami 啊香肠火腿那些对对对就是一起卖的那种嗯店
就感觉是邻里都会去那边买东西就去他那一家然后他们家那个店也是祖传老店可能他已经是第三代去买东西的那些也是在这里生活了两三代的人嗯就大家都彼此都知道的就我那天上星期去呃送小孩去医院的时候就经过一家在西雅图本地很有名的一家汉堡店嗯
因为要拆了嘛那种市政建设要拆已经看到很多人去打卡留念就是在拍照就跟那个 logo 合影在拍照他这个后面的故事是说比尔盖茨小时候他就经常去这个店里面去买东西吃买汉堡还帮他妈妈带咖啡
包括后来那个 CNN 的那个 Anderson Cooper 来采访他的时候他也是带他去那家汉堡店去吃那个汉堡店旁边那条街现在是以比尔盖茨已故的母亲的名字命名的 Mary Gates 我心想我说这才是争霸总吧哈哈哈哈
霸总就说这条街妈这条街我以你名字命名啦想到张翰那个就是我要告诉全世界这个鱼塘是为你藏宝的真霸总和假霸总
就是这种街区这种 community 那种 neighborhood 我有一次也是去我们附近的菜市场去买菜然后顺道吃早餐我就点了一碗牛肉米线还是什么的就牛肉的那个老板娘她看到我端那个米线的手上缠了一点纱布她就就是受伤了嘛她就说哎这个
你这个有伤口就不要吃这种牛肉的有发物就那种牛肉会发嘛就那种发物就这样讲一句我就想说就是邻里之间的才有的那种关爱就他注意到他不是把你单纯当做一个顾客他管你什么你发不发他卖给你一碗牛肉米线他还赚了对吧他非要加那么一句然后
我就一下子就记住这个事情就觉得说这种是一种就是一种老旧的非常古早的那种灵力之间才会有的那种温馨片段现在就很少有这种比较 personal 的
一种感受你有没有我最近的一次就是在这边广东人爱吃的中超买菜然后那个卖鱼的大叔那天正好下雪下雨吧然后我去我就快关店前我进去的然后他就说外面还有没有在下雨然后他当时那一问我就一下子愣住了因为我已经很久没有跟
这种服务人员就是有这种除了食物以外的对话了还有一些就是在我觉得联想到一些国内的一些小店或者是一些小吃摊菜场里面的人他们就会跟那个地方会产生一种就是
本地人才懂的一种密码和集体回忆就我那天在中超看到一款新的螺蛳粉然后上面就写着什么灯泡厂孙姐它的那个 logo 就是一个卡通的一个中年妇女的那种形象然后那个牌子就写着灯泡厂孙姐螺蛳粉
那肯定你就可以倒推出来说这个孙姐就在他们广那个当地的那个灯泡厂门口的那家呃螺蛳粉肯定已经做了几十年那个老摊子嗯所以就以他那个名字你看一个地名一个人名组合在一起
我小时候也是经常会听到什么什么某某局就是比如说商业局的良粉什么二中门口的鸡角我们也会九中门口的豆花这样子是的所以后来就已经成为一个就是当地人的密码然后它商业化以后就成为那个 logo 就成为它的固定的店名就是什么二中鸡角它真的是变成了有包装有那个商标的一个产品
但是如果没有现代物流的发达和这种网络购物的便捷我觉得这些东西它都不能
触达到方圆我觉得不能超过五公里灯泡厂孙姐的螺蛳粉我可能只能去到了当地去到了她家才能吃到就不可能在这边大洋彼岸的那个买到在我们家这里自己煮现在的那种商业活动就消弭了很多附近带来的那种紧密的一种真实的一种易得的东西就它会变得很难
怎么讲就是说讲到邻里的这个东西吧小时候我们是生活在那种国营企业里面的所以就大家生活和工作是在同一个地方然后你周围的邻居大家就是每个人都彼此都知道但是后来国企改革改制什么下岗啊重组啊还有那个商品房
大家开始去买那种小区房道门一关对对对所以你就你就不知道你的邻居是谁了然后你就失去了这一份那种附近的感觉在那种经济体制改革和人们的这种居住模式改变的情况下你还要去维系一个附近打引号的话附近的那个可能性的话
就是通过菜市场我觉得菜市场因为现在还存在着的嘛在中国是一个很重要的存在所以能建立这种附近的感觉我觉得也只剩下菜市场这个渠道了在现实生活中对对就除了工作跟生活这两个主要的空间以外
我觉得甚至现在菜场都是对年轻人就是有一些挑战的对一是没有时间可能就在网上订了二是他去菜场就需要说我们前面的那些说到的那些技能嘛对吧
虽然说找钱容易了但是你要去会去挑那个食材然后你要知道什么时候是当季的对但是你只要进到那个场所人家就会主动跟你说哎这个怎么做啊然后或者是你问一问他们也会告诉你这个怎么做好吃对就是还是能通过菜场来建立这种联系我们说的想要建造一个附近想要建造一个 community 嗯
在当今这种分工积极细化和专业的情况下只能说比如说我们邻居出门度假的时候他们家养了猫嘛就请我们去帮他们喂一下猫然后浇一下水这样但是现在就是好像是可以有专门的上门喂猫的那种服务就是这些东西它是可以用现代化的那个精细分工来实现只要你出钱就可以但是
你总是觉得说你让邻居来嘛这样的话就更亲切一点因为他更了解这个情况而且就是比较知根知底因为他就住在你身旁附近对对对你不知道那个来上门给你喂猫的这种他有什么目的或者说他有什么
这个也是出于一种安全性的考量但是我觉得很多人就会觉得要付出真心因为你跟邻居要这个 favor 你后面就要回馈一些东西所以我觉得现代人很多人就是不想去涉猎这方面所以他用了这种商业的服务
对因为要付出很多精力跟时间有就有些人可能觉得没有时间去做这种 outreach 所以他选了你觉得是不是中国这种人情社会至少我们父母那一代他们是非常需要所谓的组织单位就是要有个单位你知道吧这两个字就感觉你是哪个单位的然后
他的那种归属他不觉得自己是我就是我呀我就是一个什么他就要挂靠一个组织一个单位就感觉他要成为一个 community 的一部分我觉得那个是他们心理上的一种附近就心理上创造了一种附近那个年代的留下的一种烙印吧集体经济然后包分配包住房然后现代人这种原子化生存的那种模式就是你可以自己
一个人也可以活得很好然后可以依靠专业性的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外包的都可以通过金钱实现的那种方式来生活的话你的确可以活下去但是会觉得少了些什么就像我在新冠之后的感觉我的确可以就是网上订菜我的确可以自己在家做饭我可以不出去吃
但是总觉得少了一些什么像我比如说我去 Trader Joe 是我觉得在这里最接近菜市场给我带来的一种亲切感的一个地方因为他们那种模式嘛对吧主要是他们的那个商业模式然后他们的 cashier 给你的 small talk 然后像我的话就是因为我对那个 Trader Joe 有个员工我们叫他小龙哥
对对他有点那种 crash 然后我每次我每次去都会想说今天小龙哥在不在然后最近一年我感觉上我都没有见到他就是不管我哪个时间段去都没有见到他了我就开始想
小龙哥是不是他还好吗他有没有辞职啊会这样想然后我有时候去呢看到相熟的那个 cashier 他甚至都会问我说今天就你吗小孩呢就是超过这个买菜本身的了他都记住你这个人了记住你是跟一个小孩一起来的然后很亲切这种就是能自动比如说在网上订菜或者说甚至可以在超市里面自动结账你都不能体会到的
那种温情 人跟人之间的
有时候我在侯福芝也是有踩雷因为你买菜的那帮你买菜的那个人他也不会挑啊他就是一个帮你把那个菜放到你的那个购物袋里面而已他并不会说我帮这个挑一下好好的挑个洋葱我帮这个挑一下好好的挑一把青菜这样他不会有这个考量在里面但是可能是看人吧可能我两次都没有遇到一个会挑菜的有一次我买就是买一颗洋葱那个洋葱也是那种流泪洋葱就是已经软了对不对
然后还有个是我买了一袋柠檬有三个都被压扁了还出水了都可以退货了甚至连照片都不用发给他就是你只要说你这个东西坏掉了然后他就给你退货就这些一系列的操作它是丝滑的它是非常丝滑但是你又觉得它缺失很多很多它这份丝滑丝滑的可怕你
你甚至希望有一点摩擦和那个比如说你敢跟推特就的那个 cashier 的那种交流就是产生了一点点摩擦你会觉得你是他的一部分我觉得送菜的时候你感觉你就是流水线的最终端就是这个东西到你这你现在只要处理就行了但是在推特之后就是有跟
人跟人之间的这种交流你就觉得你好像是这个空间的一部分了就像外卖平台我记得因为自从 COVID 之后就实行那种 no contact delivery 就是无接触配送
如果在国内可能还有什么小区保安还有一个什么门禁之类的就是它还有一些环节但是在美国这种社区它就没有中间环节就是司机去取了餐然后送到门口直接放在你家门口最多就可能有个门口的摄像头捕捉到一个动静而已这是让我觉得也是有一种不真实感它虽然很丝滑但你又觉得哪里不对
就他虽然每一个环节都有拍照就取餐的时候拍一张告诉你啊我已经取了餐然后就看到那个地图上那个小小的红点慢慢的靠近你 app 就会提示你说啊你的 dasher is driving to you 就是你的外卖正在配送途中离你越来越近了
第一人称的那种语气他就把这个电子化的过程擬人化了概括给你我知道就是说他是一个真人在开车然后他车的后备箱里面也有我的菜然后系统估算他 20 分钟之内就能送达
就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个小小的手机屏幕上我就看到他那个小圆点是怎么动的然后外卖到了我听到司机的车开到家门口有时候我会特意躲起来不想让他看到我等他把外卖放到门口以后会停顿两秒钟拍一张照确认送达我的手机此时就会响起提示看到他发的照片然后
听到他的车离开我才开门去取就是那个过程完全符合字面意义上的无接触配送连那个眼神的 contact 连那个目光接触都没有
爱人应该懂我,就整个过程完了以后,我从头到尾都不知道他这个人,就是给我送菜的这个人,他的长相,以及他是什么人,他就是一个名字而已,然后你看名字的话最多能推断出来,可能就是一个墨西哥小哥,或者是一个印度裔的大叔,就是那种。
我觉得这种是有一种叫什么 disconnect 就是很像很像就是我们现在不再知道是谁种出了我们的蔬菜我们现在连外卖是谁帮你送到家里都都已经不知道了嗯是是是他有个小费机制嘛对吧然后你就可以选择你要给他多少多少的小费但是就是这个小费我不知道他的那个
我给这个小费的这个人然后他在运输的这个环节我不是说不想给这个小费的意思我是说我想知道具体我这个小费给了一个具体的一个什么人就是他在运送我这一单的时候他对我的这一单清楚了怎样的一种劳动和心血你看到的只是这个电子的在他地图上在移动而已对他就是那个红点点
我就说我的这个钱是给这个红点店吗还是说给一个具体的一个司机我这边有个很很个人的例子就是让我对无接触配送这件事情产生一个思考我要控制一下情绪就是
就有一次我在后扶持上面下单了一个生鲜的配送然后一般的话他东西送到放在门口他就走了但是那天那个司机就按了门铃我其实正好躲在门后面等着他离开然后思想斗争了好几秒然后他还没走我就说是不是出事啊然后我就沾沾津津地打开门心里想说 What do you want? 你要干嘛?那种
然后又看到一个大叔他指着我的车说我看到你车上贴了一张那个 autism awareness 就是关爱自闭症那个贴纸他说我也是一个自闭症小孩的爸爸就那一秒原来原来他就为了说这个不是因为说这单货出了什么问题或者说要我的签名啊确认什么的然后我就愣在那里我不知道要怎么回应他其实我是有点懵了不知所措
然后他好像补充了一句说不容易吧其实我都忘了他具体的原文的那个英文他是怎么讲了但是那个 message 就是告诉我说都不容易的我懂加油哦就那种对然后他就走了
然后我看着他上车关门启动车看到他那个红色的汽车尾灯消失在夜色里哇那一刻我就觉得说他不再是一个软件上移动的一个红点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
你和他就是产生了这个外卖以外更多人和人之间的联系对你说我们一直在说要创造一个附近要创造一个 community 一个 neighborhood 我觉得这种心灵上的或者是处境上的理解和共情也算是一种附近也算是我们能够去去够得到的能创造的一个附近吧
就我为什么之前原来喜欢豆瓣喜欢豆瓣的那个氛围因为我觉得那个称呼就是大家都叫有灵对吧就是有灵并不是说你是我的你是我的关注者粉丝很平等的然后大家都嗯大家都很接近的那种状态是是是嗯嗯我就我就觉得说那个
自闭症小孩爸爸那个外卖员他暗想我们家的门铃来跟我发生这个连接这个来告诉我他想说那些话然后让我感觉到的就是 You are not alone 你并不是一个人也许你会觉得你是孤独的你是孤立的但其实你其实并不是
就是通过这种勇气
算不算一种勇气对我觉得是我觉得是我觉得你在说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甚至觉得他可能也曾经接收过这样的好意然后他知道再把这种好意再流出流向给你你的感受会是什么我觉得人是需要这种进进出出才能
才能把自己这种介绍的东西再留给下一个人的是的 是的我也觉得是这样的就是你跟菜市场的那种跟摊主的互动不再是纯粹的一个就是我用钱来换你的物一种交易就是外卖也是我用我的钱来换你的时间换你的劳力
对除了货物跟金钱这个等价交换以外有更多的其他的东西这种附加的东西才是让附近变得那么那么迷人那么对我们有吸引力的一个东西所以你说现在看到很多那种糟心的什么新闻啊远处的枪声啊战火呀你就会觉得说那我要怎么办我的世界在哪里我的世界会不会也烟消云散一
意义在哪里生活的意义在哪里就是在这种很小很微妙的很真实的一种线下的一种互动就在这种地方嗯
给自己编织一下一种支持体系吧就像攀岩的时候虽然我没攀过岩但是我看那种室内攀岩的那些视频我就觉得每次他们去抓不同颜色的岩点就看他所有的这些东西就是我们要去抓的那些岩点一个锚点吧你要去抓住对而且它又是很真实的活生生的生活活生生的人就是生活就是在我们就在生活里过
在日常生活上支撑起来不只是限于你出生的地方就是你无论走到哪个国家哪个角落你都可以去创造自己的附近就是即便当时在中西部我觉得我也是找到了一个我喜欢的人然后我喜欢的这个环境的附近然后我们像平时在网络的所谓的同温层
这种大家创造出来的一个小小的一种我觉得这种也是某种意义上的附近同温存里大家互相的这种关心啊然后甚至你有时候看到那种网友可能好几天没有 po 什么东西你都会想要感觉好久没有见到这个用户名了然后他再次出现的时候你就会感受到这种亲切感然后想跟他再去喊喧几句我觉得这种就是跟现实生活中这种以前那种邻里的那种火
那种寒暄是很相似的对就是我觉得线上线下不管虚拟还是真实你都是可以建构自己身边的这种真实的附近的然后就靠这些支撑起你的生活你的现实世界和你的精神世界特别是最近这个节点吧你觉得你如果就是宏观的看这个世界你会觉得一切都是非常的 chaotic
你就觉得所有东西都不在你的掌控之中但是我觉得我们这期节目想说就是
不管是菜场啊就是我们喜欢那种小超市啊也好都是可以建立起你跟身边近的人的联系就是这些东西是能给你很多在这种混乱的世界局势下面给你找到一种那种生活的宁静的对对对会找到一种稳定感一种安全感你还在生活着就是这个生活它在发生着然后你还在其中生活着
一切都还是活生生那我们就祝大家在活生生的生活里面吃好喝好少些烦恼我们下回再见再见
请求国家经济老街是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