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30 【饭桌派】开饭篇——做面包、造房子、撞南墙,山东全日制女硕士的人生二周目

Ep.30 【饭桌派】开饭篇——做面包、造房子、撞南墙,山东全日制女硕士的人生二周目

2025/5/1
logo of podcast 饭饭之交

饭饭之交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乔雨
马倩
鸟贝
Topics
乔雨: 我和马倩共同制作播客节目,从食物出发,聊文化差异、生活趣事和个人思考,分享一些来自性别视角的观察,并通过固定更新的节目维系着我们的友谊,也帮助我们练习中文表达,保持与母语文化的联系。 马倩: 我与乔雨共同制作播客节目,并负责节目的设计和运营工作,这档播客也成为了我和乔雨练习中文,维系与母语文化联系的重要方式。 鸟贝: 我在德国留学期间迷上了德国面包,毕业后在德国工作了几年,之后回国在上海学习面包制作,并经历了坎坷的求职过程。最终,我在一家面包店找到了工作,并分享了前场和后厨工作的趣事与挑战。因为疫情和工作等原因,我再次回到德国,并在柏林参加了项飙的讲座,对“画笔”与“手术刀”的思考有了新的理解。在国内的建筑行业工作经历,让我体会到这个行业的工作压力很大,工作时间长,加班多,但薪资却很低。在上海找面包店工作时,因为我的背景对许多面包店来说资历过高,所以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最终我选择将烘焙作为爱好,而不是职业。在德国,我经历了语言和社会环境的适应挑战,但我也在逐渐建立自己的‘附近性’。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哈喽大家好欢迎来到五月份的饭饭之交我是乔雨大家好我是马倩五月为止我们这个播客呢也更新了快两年半这一期正好是我们第三十期的节目在这里要感谢大家一路以来的陪伴好像有三个还是要上次听着都不是

为什么突然就是年终半尾牙的感觉我们就是主打一个随心所欲对对对 我的地盘我做主那在这期正片开始之前我们想先说一些题外话就是跟大家来个走心局给过去的两年半做一个小节对于一直有收听我们节目的泛友各位赛博股东这算是一份工作报告

而对于我们新来的听友正好可以借这期节目的认识我们对 这档播客创立之初定位就是两位热爱美食的友邻闲聊美食相关的话题我们都是从食物出发聊文化差异 生活趣事还有个人思考也会分享一些来自性别视角的观察

每期都会围绕一个主题在轻松对谈或者闲聊中穿插一些背景知识和信息没错像每期节目我们都会从一个由食物相关的话题展开挖掘其中有趣的面向

对我们有所启发的细节以及我们自身经历产生共鸣的地方那在准备的过程中也常常拾起有趣的回忆或者平时我生活中不会接触到的信息比如说上期我们聊到食物那些鲤鱼背后的故事就提到了吃醋后面的典故这个是我在查资料的时候才发现的总之就是那些触动我们让我们有话可说的内容没有标准答案只有直抒胸议

不限制数的自由发挥纯主观有偏见的那部分活人发言对对对除此之外呢我觉得做这档播客因为它是固定更新的嘛所以我觉得就是让我的生活都有了有个支点一个锚点我们俩都会在固定的时间连线讨论录制然后一般都是在

每个月的两个周六然后剩下的时间就各自准备啊剪辑整个工作就基本覆盖了整个月对于我来说我现在就是可以对着室友很理直气壮的说周六我要工作或者平时我在剪辑的时候他来打扰我我就说别打扰我我在工作就原来在做家务的时候我都觉得没有这么理直气壮但是制作和录制这档播客的时候我就很理直气壮说我在工作

虽然说这是一份没有工资没有合同就是一份纯粹的爱好吧但它是一种创作对于我来说创作就是工作然后它还会倒逼我们去去学习啊去查资料啊整理一些信息还要像做题一样那种苦思冥想上价值对没有价值要硬上的那种对

我也是就是每个周六我就会固定用这个书房的电脑因为平时我不会用到书房的电脑就是我家属也会很清楚的知道这个周六这个电脑肯定是我来用的对我们都不约而同的就是会把周六的 priority 设为这个播客这个事情然后其他事情都要围绕着播客走在还有一个点就是我觉得在美国就常年搬家的人也会有甚

那种感受就是你很难去维系本地的那种友谊长时间的那种友谊但是我们这样每周的定期的聊天做节目也帮助我们维系着这份远程的友谊就每次我们开始讨论或者录制节目前往往都会先闲聊一会儿分享一下最近看的剧啊或者是吐槽一下各自的家属公款恋爱

然后我觉得播客的创作也是给我两点一线的生活多了像多了一个新的回家路线一样每次上下班我就会想想播客里可以讲的东西觉得无趣的日常也多了一份使命感就是觉得自己除了这个牛马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抬头在等着我

然后最近中文播客界的新闻也让人发现就是很多连头部播客也在为爱发电但是我想说就是就是这样持续不断的把世俗意义上没有任何获利的事情坚持了两年半这个事情对我们本身就是一种奖励对对对还有补充一点一个就是我觉得我做这档播客其实我还有一个私心我觉得悄愚可能也有同感就是我们平时真的很少有机会说中文

然后更别说用中文那种大聊特聊深入的聊一点什么东西就会觉得有点憋得慌所以这档播客它不只是个节目更像是我们的中文角我们上学的时候经常会有那种英文角去练习英语口语我觉得这档播客是反过来的它是中文角它成了我们和母语文化保持联系的一个方式

反正大家在海外生活人都可能有那种同感就是说能用母语畅所欲言的感觉就是很爽对就像大家写中文就是提笔就忘字嘛就是有时候讲话也会面临这种困难但是算是每周一次让我们去练习怎么用

我们的母语就是讲出更复杂表达出内心真正的想法是的然后我们的播客从刚开始就会提供音频跟视频两个版本那音频呢我们会通过流媒体发布于各大的主流播客平台像 Apple Spotify 或者是那些播客专用的平台那视频呢可以在 YouTube 和 B 站上看到

第一季的节目视频版每一期麻茜都有配上那个跟我们当时聊的内容相关的图片那第二季呢因为我们精力有限改成了静态的背景图今年到了第三期的时候我们还听从留言的建议加上了字幕我们目前没有在小宇宙等国内播客平台上架

是因为可能我们真的很松我们俩都有一些受过的伤是的然后我们就在 B 站发因为那边可能关注的人数比较少正好有给国内一些无法翻墙的朋友有个收听的渠道但自从上次被我们的上一期在国内对在 B 站被下架以后我们就开始有点怀疑是不是还该继续在 B 站更新

就可能随缘吧能播就播不能播就拉倒对对因为我们说了嘛这个也是我们母语那个康复复健的一个过程所以我们也不想加任何的滤镜这样子对对对我们也不想自我阉割这样对像博客这种每天呢互动率很低带入观众我们也完全可以理解

无处可说的那种体验大家听的时候往往都是通勤做家务或者散步时听到某个观点想立刻分享感受却发现找不到及时互动的入口收听场景也大多数是动态的手上正在干点啥不好抽身正因为如此大家每一次主动在 YouTube 或者是 Spotify 下面留下的指言片语都显得格外珍贵

所以我们在此要特别感谢那些给我们留言的泛友鞠躬鞠躬鞠躬对对对其实还要更感谢我们每一年年终节目给我们投稿的泛友第一年我们就收到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年度最难忘的一顿饭的故事两周年的时候八位朋友通过了新生八宝粥这个单元分享了他们的人生切片嗯

对,除此以外还有在白米夜咖啡我们的打饭平台上给我们亲情打饭的饭友们,这些米饭不仅是物质的支撑,更是穿越虚拟世界的信任,我们珍惜每一列米,珍重这份连接,这是最真挚的祝福与鼓励。过去两年我们还每年都会做一个文创周边来给大家传递我们的心意,

我们看到贴纸贴在了泛游的旅行箱上就好像我们也跟着去看了更广阔的世界

还看到我们的贴纸贴在某个泛友的厨房灶台边的调料瓶上仿佛就能闻到千里之外的饭香这种具象的陪伴也让我们觉得节目不再只是单向的输出对就说到这个文创我就为了不要特别感谢我们的创意组担当就是马倩就每次的封面设计文创设计的点子跟执行都是马倩的功劳好好问

我也来商业互夸一下我们的 CFO 和 COO 悄愚同学因为他做了很多外联和跑腿然后还有社媒运营发布的事情就是干了三分的活不拿一分工资嗯

我们就就是身兼数职的经常自嘲自己是草台班子然后涂法炼钢又怕节目没人听怕自己做得不好就是无论从音质啊还有甚至是口音以及观点和内容的质量都有担心

看着 YouTube 今天的订阅数是达到了 231 吧当初第一年我们还妄想大炼钢铁赶美超音一年 250 现在已经做了两年半才到 231 有时候看着那个评论区空空的就是有时候也会怀疑就像店里没有客人来吃饭一样那种

但其实心里知道很多饭友是在看不见的地方静静的聆听默默给我们支持的所以无论你是常年潜水偶尔冒泡抢沙发蹲地板都谢谢你们让这个小角落始终热气腾腾我们就想虽然做不成那种国际连锁大品牌吧那就在小巷里开一个深夜食堂菜单不多干净可口美味家常

就想起我们在台湾的那种小巷子里面吃的馆子小巷 社区对 希望我们能变成这样一个吃饭食堂是的 是的那我们这两年半的工作呢就总结完毕接下来要进入展望环节

那敲重点我们做了两年半呢可能听众跟我们俩都到了一个疲惫期就彼此需要一个更新鲜的刺激所以这个新单元就是哈哈哈哈要不要一起喊出他的名字好他的名字就是饭派炒台班子

大家可以剪一下在我们这个小小的饭桌派呢我们会邀请饭友来做客加入我们的聊天那依然是非常轻松的闲聊聊美食也会聊其他人家说枪枪三人行我们就是吃吃三人行等会谈说你们你们真的是够了

又是饭桌饭又是吃三人行然后呢我们也想给饭饭吃家增加一些丰富性同时探索不同形态的内容以我们目前的制作能力和时间安排呢我们就采取交替更新的形式就是说每月一号的固定更新不变但内容会在常规节目就是我们

我和乔雨的对话的那种泛泛之交和泛桌派新单元之间轮换那这里呢我们想趁机发布一个启示如果你有想要表达的议题经历或单纯想用声音来记录生活都非常欢迎联系我们需要额外说明的时候我们请邀请女性嘉宾但是我们听众里好像男生也挺少的就是背后看那个 data 的话我觉得应该都我感觉都没有

对对聊聊无忌所以我就是想请女性上桌我们不仅要上桌还要大口吃饭开怀畅饮说说那些从没有人听我们说的故事就感觉想唱那个还珠格格可以配上那个音乐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对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

红红咧咧把我青春年华这首歌突然好感动那就让我们在饭桌上见由食物聊到生活从餐桌看见世界这里是饭饭之交陪你度过一日三餐和四季风景

半桌派第一期邀请上桌的就是我们来自山东已经留学德国现在也住在德国的建筑系全日制女硕士鸟贝我们热烈欢迎欢迎

也是鸟背也是昨天刚选好自己的这个艺名可以介绍一下这个鸟背到底是什么大家好我是鸟背突然让我介绍一下好像不记得昨天怎么查的但反正就是一种山东沿海的一种海鲜吧所以就还挺好吃的因为很喜欢吃所以就选了一个这样的名字主要是嗯

家乡的美食不是有很多可以当拟称的当艺名的都听起来有点奇怪所以千挑万选最后选了这个名字

之前选的是一个叫抓果的小吃不知道有没有就是在听的本地人有知道你可以也都讲一讲我觉得很有意思好的抓果就是我们家那边在结婚或者是搬家或者生宝宝都会送的一种

面食然后它就是用鸡蛋面粉然后来做然后要用花生油来煎它就是四面不对地方提有几个面六个面

六个面反正每一面都要煎一下最后呈现一种美辣的反应的一种面食就是很好吃我其实之前每次回德国的时候都会带一点但是现在会觉得有点过于不健康了因为它其实比较油所以就不带了

哦所以就不是一种就是节日就是放在那的食物是大家真的结束后会吃的对对是的就是在我们那边结婚的时候他都会在那个伴手礼里面放一般是四块哦嗯

拿回家的话就是家人会说这个是谁谁谁结婚的然后说好不好吃啊什么之类的就会比较一下我当时自己结婚的时候我拜拜他就是挑了好多家然后最后选了一家就是来做哦所以每家做的可能还有差别

是的他还是自己淋着花生油过去然后让他用这个油来做就是品控非常严格所以你后来选的那个鸟背我们昨天还查了一下那个鸟背并不是因为鸟爱吃是因为那个鸟背它会从水底飞起来像鸟一样那个也是很有特色它这几年尤其特别流行而且它就是很考验厨艺吧

你需要快速的去焯水然后让它达到一个非常完美的脆度再配上蘸料就非常好吃我在温州没有吃过但我吃过类似的贝类但我没有见过鸟贝就是那么大的贝类温州那边应该是什么海啊东海我们家那边是黄海渤海嘛就可能水域不太一样可能有微微的区别

我们就欢迎我们山东威海的鸟贝作为我们第一期上桌吃饭的女嘉宾哇好荣幸上桌吃饭了谢谢为什么要特意强调她是全日之女硕士呢就是因为之前唐湘玉就是你们山东的那个山东之光她也是她在脱口秀大会还自我介绍的时候就说她是他们全村第一个全日之女硕我是我们村里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全日制女硕士对全日制非常重要而且她的那个后来她开了一个专场叫那个上桌吃饭我觉得正好就就特别符合我们这一期呃鸟贝有参加过我们第一第一季的那个投稿记得吃饭的时候就有发对对对

然后但是鸟贝其实很早就认识马倩了呢你们可以讲一讲就是你们俩相识的就是过程也很有意思马倩是我当时在刚来留学德国的时候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厨房可以开始

试探厨艺的时候有一次在搜索做牛肉面吧好像然后搜索到他的博客然后当时就被深深的吸引了他当时是一个清汤牛肉面我记得然后面条也是自己做的我当时就觉得哇太厉害了就是然后开始从头开始翻他的那个博客然后嗯

后来是看好像是主页上面有微博吧我记得然后反正就加了微博关注了微博后面有一次看到他说他要搬家然后出一些二手的厨具我当时就觉得哇天啊就是对于当时还是学生来说就觉得天赐良机的那种感觉就是一是可以得到那个厨具然后二是可以认识喜欢的

博主然后就就特别开心然后就是小心翼翼的发了私信然后后来就加了微信嗯对然后当时麻雀机给了我了好多那个就是我除了买了刀还有我记得好像还有那个滑锋饼机

然后还有一个那个手持搅拌棒还有什么但反正麻茄给我寄了好多就是他带不走的那个调料然后我觉得那也是我第一次就是见到这种就是很很奇特的一些香料吧说不定当时那个里面就有麻茄我也不记得了麻茄本茄

对啊,马倩本倩也在里面,当时就觉得特别开心。后面我们两个就是交流比较多的时候,我记得好像是当时我在朋友圈可能发了一些关于移动焦虑啊什么的这种话题吧,我们就是深入交流了一下,然后后面就变得就是经常会在微信上聊天这个样子。

我觉得能收到自己喜欢的美食博主的餐具感觉跟开了光一样就感觉做什么饭都会好吃真的是这样

超级开心而且还说可以加微信当时就觉得哦真的不错有赚到买厨具送微信是的太好玩了所以你当时就很喜欢做饭吗就是那时候已经喜欢上做饭了还是就是得过刘子破不得已学会做饭

我可能就是从小就比较喜欢就是吃这些东西吧但是在家不太有机会我应该第一次开始下厨是当时在北京学德语的时候然后那个时候是第一次真正的就是自己从头开始做饭这个样子然后后面到德国那是肯定要自力更生

就大家都是从德国发家的每一个卒子都会变成一个厨子而且那个时候其实就是对超市的很多东西都是完全不知道是干嘛的或者是就是它跟你原来的

体系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就是那些肉的部位啊什么的而且包括我当时从家乡去到北京学德语的时候他超市里卖的肉的部位其实跟我们家那边叫的也不一样我站在那里他们好像当时叫前肩猪肉会分什么前肩后肩之类的吧但反正我们家那边是不会分的我站在超市拍图片发给我妈我妈也是一脸蒙鼻这是什么东西

所以当时找到那个马茜的博客他里面好多这个当地在地食材就觉得特别开心像德国本地超市的那种维基百科一样就跟着他这样买那个部位什么的对我那时候写那些菜谱的时候我也考虑到说这个大概跟中国的

就在中国叫什么或者是可以用什么替换或者说在如果买不到这个可以买什么什么就比如说比如说像那个麻将

芝麻酱的那个麻酱然后很多人就不知道怎么去买都会去说中超里面去买很贵买 6BG 的然后其实在土耳其超市甚至在一些大型的德国超市就会有就是那个 Tahini 就是那个芝麻酱完全就是就类似这样的一些这一点我也是刚刚才知道的好的我又写到了

我最初对鸟飞有印象就是因为我在某项上刷到呃在往时间推后之后他在上海做在一个面包店里面兼职然后那时候我正好也在蛋糕店兼职然后我们就有了很多共同语言对然后就有很多类似的想法呃

我就想到你是因为就是对这种德国这种硬硬的面包感兴趣吗这个面包的喜爱是你在去德国之前你就喜欢吃这类面包呢还是去了德国之后很多人不喜欢吃吗但是你却爱上了这种类型的面包呢这个话题我之前其实是

比较喜欢比较清淡一点的就是传统的那种主食面包但是这种其实在国内是比较少的那个时候大概在 201 几年的时候尤其像威海那边就是很小的城市嘛它就不太有这种很干净的那种面包比较多的还是那种传统的中式的那种面包或者是

因为离韩国很近嘛就是韩国的一些面包比较多香香软软的然后会有很多馅料这种偏料理面包吧那个时候可能也没有料理面包这么高级但反正都不是这种法式就是欧洲的这种主食面包所以当时如果去出去玩的话比如说去上海啊什么的就会很喜欢去那种高级的

高级的面包店然后买那种面包来吃然后在去德国上学之前还在下厨房上就是搜到了那种可以用家用小烤箱做法棍的那种方子然后还做过两三次吧当时就觉得其实也挺好吃但是现在再看那个照片就有点惨不忍睹但反正当时自己是很满意的啦现在看就是很黑啊就是因为小烤箱它受热不均匀嘛所以

就是看起来卖相嗯现在看就是自己当时感觉还挺自我良好的所以到了德国之后就挺开心的吧因为有很多不同的这种面包确实周围的朋友们都对于我爱吃德国面包这件事情表示不可理解但就是还是挺喜欢吃的然后后来嗯雪龙宿舍嗯

厨房比较大我就自己买了一个二手的烤箱那个烤箱也比我之前在家里的那个要大一些然后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是慢慢做面包啊什么后来在搬到自己租的房子之后它就是有那种就是内嵌的那种大烤箱之后对然后又爱上了买铸铁锅这个也是受麻茄的影响

然后买了猪蝶锅之后就用猪蝶锅做那个欧包嘛就是它会产生水蒸气的那种效果嗯然后从那个之后开始就是比较多的开始自己在家做面包这样嗯

所以你吃的话就是更喜欢就是早上作为早饭还是就是晚餐正餐也会就是配餐一起吃也会配餐就是当作配餐的主食吃如果晚上想吃面包的话可能就会做一点就是就欧洲一点的料理什么的然后这样配哇那是真爱啊

像我们这次回来因为从上海他就是打包了我们之前家里的旧的电器啊就厨房电器啊餐具啊这些东西因为还在路上嘛所以我们现在也是没有电饭煲最开始的时候也没有一个比较好的可以能用做米饭的那种锅那段时间我们就都是拿面包当主食跟麻茄的伴侣就差不多对

是的而且是冷餐就是他们都不用开火切面包抹一点黄油加一点那个香肠之类的他就那个我还是不信对对对所以我就说

我们还是中式的一定要有点热乎的骨子里还是得吃热的比如说买这种德式的面包你会专门去你喜欢的面包店呢还就是随处像法国一样随处可见走进来一家店就是就很棒的面包因为我们在我在小红书上就经常看到那个有超市里会有那种沙面包机嘛就是德国特有的那种沙面包机

所以就很好奇普通人他会就是去超市就能买到自己喜欢的这种面包还是要去一些特定的 bakery 才能买到对我自己是基本上没有买过超市里的面包的我一般德国确实就是到处都是面包店以前我们家旁边有一家很老的一个面包店好像是 18 几几年开始的

就反正很厉害的那种感觉然后就会去他那买然后出去玩也会就是搜当地的比较有名的面包店或者就是随便碰见了感觉好像很厉害的那种就都会进去买一下尝一尝然后超市的那个沙面包机我其实也是从来没有自己用过然后后来也是在小红书上看到过那种就是超市里的面包肯定是

相对面包房来说它的发酵肯定没有那么充分嘛你也不知道它到底是用的什么样的原料呀所以我最多是买超市门口的那种连锁面包房的面包这是我最后的坚持吧应该

还是有一些就是自己的执念就是原料上然后所以你爱吃的是那种麦香味吗就是最纯粹的那种面包的麦香味对麦香味或者是就是那种酸面团的那种酸酸的一点发酵的那种味道但太酸了也不行

对我觉得那种酸的味道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一种习得的味道就是 acquired taste 喜欢的人就特别喜欢然后像我室友他就是坚决不吃那种白吐司他就觉得对吧就是那种酵母发酵的东西的然后没有什么嚼劲然后就是白白的然后他就喜欢吃那种酸的或者是那种

裸麦黑麦就那种德式的那种对对对那种我其实也还挺喜欢吃的就是各种麦子因为欧洲这边就是它有很多不同的小麦然后还有很多那种很古老的小麦对它的那个味道确实就还挺不一样的吃起来

嗯 是的 是的尤其是那个就是斯皮尔特小麦对 就是那个丁克对 德语是丁克它那个小麦它其实就是很明显跟就是小麦不一样它的味道就是有一点点坚果的那个味道就还挺明显的下次你可以试一下这种有点像那种 air loom tomato 一样就是只有在某些地区才保存了下来再出去了可能就吃不到了有可能是这个样子

德国面包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吗是的是的对它有几千种反正就是超级无数多种面包对非常引以为傲就是我们这个节目刚开始就是因为 stolen 就是 stolen 引起的所以对对对可以可以的太好笑了

真的很好笑因为我室友就是很讨厌很多德国的东西但他唯一就是要但是面包就唯一要说好话的就是德国面包德国的那个 bakery 就是那种天下第一你当时就是有想过在德国 bakery 兼职吗哦我有想过其实但是我觉得那个时候可能自己还是比较不太敢去和

就是直接去毛遂自荐然后问他我可不可以在这里兼职啊这种感觉然后我最多就是自己因为他们都是几百年的历史我觉得我的德语好像也没有那么好然后而且关键一点是德国的那个面包房它因为就是德国人的主食嘛所以他就是要早上六点钟开门他就是要供应面包的所以他经常是两三点就要上班的

是有一点太辛苦了所以当时就也没有想在德国的面包房兼职但是当时有考虑在德国就是学习一下这个技术但是德国因为他自己有一套这种学徒制嘛就是很完整的这种职业培训体系所以没有办法像比如说在法国或者是意大利西班牙去上一个这样的厨艺学校比如说

比如说蓝带啊什么的那种就没有办法这样他有这种学院但是他只是针对从业者的他就是你从学徒然后成为面包师然后你要成为面包大师你想要靠这个大师的这个执照的时候你才可以去这个学校所以他就是不面向普通业余爱好者开放他之前可能好像前几年还有那种跟

类似于游学吧的这种项目我当时在豆瓣上看到有人就是十几年前参加过就是也是一个业余爱好者的这种但是现在就没有我有发邮件给他就是他就是说对于我这种兴趣爱好者来说是不太适用的但是他有比如说两到三天的这种讨论课这种形式 Seminar 的这种形式

你可以来参加但是你想要一个比较系统性的培训那它是没有的那你只能在面包房做这种学徒培训这个样子所以当时就放弃了他们是真的把这个当成国粹就是很用心的去保护这个不传出去的这种感觉是这样的就是很符合我对德国人的这种刻板印象就是很严谨嘛对对就是

我觉得这也是为什么就是德国的面包虽然已经是世界文化遗产但是他没有办法像法国面包这样被人熟知吧我觉得德国人他可能确实不太擅长做这些东西你像法国人他就很会做这种文化输出啊大家都觉得法国的面包很好呀法棍啊可颂啊这些东西嘛但是德国人他就

不太会像会营销这种软实力因为我记得我我室友他的他现在工作的这个组里面呃他有次去参加聚会吗就他们老板的聚会然后老板就在席间就向他的女儿介绍说哎这位叔叔是来自德国的然后就补了一句说你知道德国呃德国有什么吗就就那个老板还问他女儿你知道德国有什么吗德国就是有宝马车和啤酒哈哈

他们因为他自己也开宝马就那个老板他自己也开宝马所以对德国人感觉他们对啤酒和香肠的这个外宣好像还是做的可以的但是面包他们觉得他们真的不太会往外面宣传这个样子或者说也是开像蓝带啊什么的就是在全球开学校嘛但是德国以外就没有这种培训

然后在德国本地你作为一个爱好者你也很难去参加一个这样的培训很多人对就是不会把德国和面包这个联系在一起对 是的

在纽约你就会说就是经常会看到有人推荐说这个店的可颂做的跟巴黎一样好但是我没有看到过任何一家 bakery 说这个面包跟德国的 bakery 吃到的一模一样就从来没有看到这种所以说明真的保护的很好对真的是到了德国才能吃到

在上海也是到处都是法式面包房嘛日式面包房但是德式的就只有那么一两家而且在美国卖 stolen 都是日本 bakery

对啊你像 Stolen 这种在上海它也是远远不如那个 Panettone 它的就是知名度高都是同样作为圣诞的节日面包就是基本上到圣诞的时候所有的面包房都会做 Panettone 但是不会做 Stolen 可能 Panettone 更适合亚洲人口其实都挺甜的我觉得我也不知道你喜欢吃 Stolen 吗

喜欢呀但是超市那种不行之前在那个在那个圣诞市场有卖就是小镇上的那种圣诞市场然后卖的那种老爷爷老奶奶吧就是感觉是很古老的那种面包房做的那种 stollen 真的很好吃我其实是不太能吃甜的那种人但是那个 stollen 我真的是可以吃好几片看来真的要去德国吃一吃最正宗的

是的是的我发现我这个山东人的道中好多哦前面聊到这个德国对他们面包的文化保护主义然后所以但是我们知道鸟背其实去上海的时候有去做一些面包方面的那个培训对还上了专门的课对吧

那我就直接说一下当时为什么要回国吧就是当时其实是毕业是 21 年底那个时候大概毕业已经快三年了这个样子然后就是到了一个好像

就是一直其实之前一直在想我是要留在德国呢还是要回国其实我有很多朋友他在上学的时候他其实就想得很清楚比如他一毕业他要很快毕业然后一毕业就回国然后也有人当时就决定我毕业之后就是要留在德国的但是我一直就是很

摇摆不定吧觉得好像都可以然后都隔舍不下的那种感觉所以就一直在纠结然后到 21 年底的时候那个时候就觉得好像三年的一个德国的工作经验好像对我来说嗯就是积攒了国外的工作经验又没有跟国内脱节太久就是这样一种感觉再加上 21 年的那个时候就是年呃

年终的时候回国办了一场婚礼当时就有一种很想要跟家人坐栽在一起的这种美好的错觉所以当时就想了既然这样的话就是好像你不回去看看你也好像永远做不了这个决定的那种感觉当时就想那要不然就回去试一下嘛

不行就再回来或者是怎么样我就很想回去加上当时我确实是也是很想就是转行嘛我就是干一行 喝一行你当时在德国一直从事自己全日制的这个建筑专业对吧

对对对全是建筑师的这个职业对对对然后当时就是其实很想转行然后在德国不是很困难吗因为我没有办法接受他的培训如果去面包店做学徒的话就是三年起这个样子时间成本很高这么几点因素加起来那我们不如就回国看一下嘛就决定回国了

回国了之后就去了上海的一家培训机构这个机构我之前也挺早就关注了的它经常会有一些短期的这种培训课但当时就是那几年回国时间都不是很合适所以就一直没有上所以当时考虑了一下就是也考察了一下对比了一下比如说蓝带和这家学校就蓝带实在是太贵了

因为他那个几个月我不记得了大概反正要 15 万人民币差不多因为我有看蛋糕的课程就反正很贵然后就还是比较谨慎吧不太因为觉得这是个尝试不太想花这么大的价钱去让代价有点大所以当时就想的是还是去了这一家比较

小一点的这个机构所以他这个课程是专门对德式面包的吗也不是他其实德式面包在国内没有那么大的市场嘛所以他就是主要还是比较符合国内的口味他有他是一个法式的厨艺学校他有

厨艺然后点点面包这些都有当时是上了一个它的专门的一个面包的一个基础课和一个进阶课这样两个课一共是不到两万块钱这个样子吧反正跟来代的那个比的话就是还蛮实惠的时长是不到一个月那是每天全职上就是周一到周五这个样子还是挺密集的一个课程安排

对对对 是的 是的 还是挺一级的当时的同学就是大家都是就是非常喜欢做面包然后还是有些人是有就业需求才去上这个课呢基础课的时候其实大部分人都是

大部分都是像我一样就是爱好者嘛但是有的人是想以后开店比如做私房呀这种然后也有的人就是想自己学着玩一玩的这种感觉就是纯粹一个自己开心就是这种后面到那个进阶进阶班的时候就大部分就都是从业者了有的是被老板比如说派来进修的然后有的就是

自己可能是一个已经是一个主管这样的一个级别了但是他觉得自己一直没有接受过比较系统的这种培训所以他就想过来再提高一下吧也有像我我这种就是想要进入这个领域从基础班这样上上来的但是比较少

所以就是上完这个课相当于给你在国内找这个相关的职务有了一个敲门砖对有了一个小小的敲门砖吧你当时就是结束这个课程之后就找了一家自己喜欢的面包店然后去面试这样吗没有事情用非常的坎坷这个经历当时我是 22 年的年初去的

我们是二十年底回国嘛回国之后休息了一下然后二十年年初就去上去上海上了这个课然后过完过年前就上完了然后回家过了个年之后然后又回到了上海然后回到上海之后就封城了哦二十年年初对我们对二十年年初我们当时是刚在上海租了房子然后是办了一些家具

加电就是洗衣机烘干机洗碗机这三样起码都安上了然后就封城了然后那时候相当于就停滞的状态也没有去继续找这个面包工作了因为所有店都关了嘛那时候

对所有的店都关了然后你就是一个在家的状态你哪里也去不了那时候其实算上来回国都不到半年吧不到在我们回国大概第 150 天的时候我当时就是手机上的暴鼠日那个 APP 我当时标记了一下回国的日期到 150 天的那一天

我们已经隔离了 58 天就是算上我们回国入境的隔离然后在家的隔离刚来上海的时候还要隔离然后又算上封城但是当时还没有封多久呢但我们那个时候就在我回国 150 天的时候我已经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处在隔离的状态天哪

现在想起来也觉得是一个很不可思议的事情特别是你已经就是学完课就是已经整装待发然后又碰上了这样的事情对是这个样子而且在决定已经下定决心回国了然后也是会不会有一种就悔不当初的那种有一点悔不当初倒也没有吧但是当时就是觉得

就是有一种天注定到了几月份才正式就是开放然后你可以去找一些这种工作 6 月 1 号开放的嘛然后那个时候就开始可以出门了但是当时也没有立马就是很多店铺好像还是一直都是关着的我印象当中

可能有好多人他开店他也需要再准备一些食材什么的所以当时也不是立马就开了我记得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开始去找了但是当时又遇到一个问题是但是政策其实还是比较严格的他需要为了建个餐饮行业的从业人员都需要有三针疫苗我当时是因为在德国打了两针辉瑞回国之后

他打的都是反正没有辉瑞嘛我就没有办法打这个第三针没有第三针我就没有办法去上班而且当时是非常

drama 的就是我找了一个可以让我去做学徒的一个工作吧他们那个店还蛮大的就是好几个连锁这个样子我第二天就要上班了人力在跟我沟通最后的东西的时候他突然在九点多的时候问了我一句说你有三针疫苗证明吗然后我说我没有什么之类的

他就说那你这个要搞一下什么之类的我其实还没有意识到这个事情很复杂我搞不了我当时说那我是明天就不用去了吗还是我明天还是可以继续去上班他说你最好把这个事情落实了然后再来培训我就没有想到这个事情就落实不了我就是不断的在居委会什么卫健委

市场食品监督局反正这样几个机构来回的打电话就是在来回的被踢皮球没有人敢让我直接打一个就是国产疫苗的第三针然后也没有人可以承诺就是给我看一个这样的证明证明我没有办法打第三针之类的但反正就是这样不了了之

好憋屈我也觉得真的就是特别坎坷我一直到反正过去了好几个月吧才开始慢慢放开就是他不需要这个三针疫苗的证明了之后我才就是找到了一个学徒的职位但是这个职位也是上了两天班就被炒了就是国内他就是没有什么劳动法吧可以说

他就是没有什么劳动法而且何况你就是想去做学徒我已经把我的所有的情况都说给他了但是他没有说他需要一个很熟练的人我上岗了两天之后他就发现我没有那么熟练我没有办法自己完成那套流程他就觉得不符合他的预期直接就让我走人了我当时其实还挺伤心的因为

就是同时有另一个 offer 我是把那个拘掉了然后来了这个然后他就是两天而且他这个人他不是直接跟我说的他是带我的那个小哥哥其实年龄比我小跟他说他在跟我说的挺难以接受的吧这个流程也没有很尊重你对就是完全不把我放在眼里的这种感觉

完全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或者是我为了这个工作我要付出什么东西他还是完全不在乎的嗯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国内餐饮行业的一个常态吧现状就是这样员工的流动都非常大然后老板也不会就是觉得你砍掉一个人是这么严重的事情嗯

这个已经是另外一家了吗这个是不是连锁好几家的那一家那一家就是因为疫苗已经不得不就是一直没有去对就放弃掉了因为不需要疫苗了之后当面是我的那个主厨他好像也离职了因为流动性很大所以就

就我好像也没有去那家店的必要了因为是跟那个主厨面试的觉得他呃还人还挺好的吧感觉他是愿意教你东西的那种态度所以当他理智了之后我好像也没有必要再去那家店了嗯所以就另外找了别的店还有其他的店他虽然国内不需要像德国人一样早上就是把这个当主食面包

要吃新鲜的国内大部分人其实还是下班的时候买一个第二天早上吃这个样子所以他不需要那么早开门但是他也其实要要求六点钟上班但我当时因为住在浦东所以要坐地铁过江

或者是你开车过江打车过江也是可以的但是是因为不能提电瓶车所以那个面包店是在普西虽然我们家离普西很近就是过江就到了这种但是因为他六点要上班最早一班地铁是五点四十几分吧好像反正是赶不上才上班的我又

不能开车我觉得在上海那种地方就是你就算开车你也交不起那个停车费他又不让骑那个电瓶车上立交和那个隧道嘛所以也是好几个工作是不能去的我又不想搬家就是觉得太大费周章这个样子找工作就还蛮难的

这个过程肯定跟你本职专业找工作的经历是非常不同的在这个途中你会觉得是很有反差然后感觉到挫折吗还是因为喜欢面包的热情然后支撑着你一直源源不断地继续在找呢其实这些东西当时是有一些预料的吧因为本身对于他们很多面包店来说我的这种背景他是 overqualified 他不想要我这样的人

对他们很想要一个是熟练的人嘛然后二是就是可能服从度高一点的要么就是觉得搞不清楚我为什么要来然后二是就是不想跟我这种人打交道吧所以嗯比较难找工作嗯但是一直觉得是有预料的嗯就觉得我

我当时就是不断的去各种面包店然后就觉得我觉得好的面包店不断的去然后买产品自己回来吃啊然后认可先认可他的产品然后再去厚着脸皮跟人家主力人啊或者是什么主厨啊什么之类的聊天然后问人家受不受血涂啊什么什么的

我觉得这个过程跟我也特别像我也是因为喜欢那家日本 baker 的蛋糕我就想去学一些对而且我觉得我们这种因为爱好去的人可能就是就是因为有这股热情所以你你把其他的东西都没有看得那么重要是的是的

就是如果真的不是为爱发电的话他那个工资啊什么的就让你其实觉得很不成正比嘛而且真的要站很久很辛苦

所以你最后去了一家店是做了稍微长一点的时间对吧这家店是也是非常巧是我有一次回家的时候跟我发小聊天然后他当时说威海有一家面包房就是还蛮有就人气蛮高的那种经常要排队啊或者是开了街龙就是立马受庆那种然后他说嗯

那个店主在群里发他说他有好朋友的面包店要在上海开业了他们那段时间要去上海支援他所以那段时间闭店就跟我说你要不去看看那家面包店我当时就觉得可以我就回上海之后我就去看了那家店就觉得还挺符合我自己对于自己如果以后要有一个面包店的这种想象吧它就是那种社区面包店

装修其实就是蛮简单的那种但是产品就是很过硬的那种感觉然后当时就是买了几个产品后着脸皮跟那个厨师聊了拉着他聊了好久后来其实都觉得他有点丧失耐心他就说他厨房要忙但我当时就是

反正就是种下了个种子嘛这是第一次去后面就加了他的微信聊了一下他就说他因为刚开嘛而且他的店也比较小所以他就是需要的就是非常熟练的这种面包师他们也不太有这个

经历中间上也不太能带人能带学徒所以他当时就是也是拒绝了我然后后来过了几个月之后他有次在 PubChain 发那个招钱场的一个招聘广告

我当时就想那既然去不了后厨我去当个前厂应该也是可以的吧我就觉得如果你之后要看一家面包店的话那你其实你不仅你自己技术上要懂嘛你前厂的这些流程呀然后包括跟顾客打交道啊这些东西还是需要了解的我当时就觉得反正也没有别的店面包店

要么我看不上人家要么人家看不上我就是这样一个状态我当时就觉得反正我也不会再损失什么我就又跟他聊了一下我说那你去前厂的话我可以吗他当时就觉得他就说可以啊你只要自己不嫌这个工资低啊什么之类的就可以我就去开心的去前厂上班了

可以给就是不在面包店上班的人介绍一下前场会大概干些啥哦像那家面包店他其实

那具体面包店前场做些什么我们先在这儿小小卖个关子接下来的部分鸟贝会为我们看图说话分别分享一些她回国学习面包课程经历上海封城和后期终于得以在面包店后厨打工的照片记录大家可以前往帆帆之交的 YouTube 频道在第 37 的节目视频里看到这些照片

哦好专业还有穿这种对还有厨师服呢厨师服我后面去面包店是有名字的吗对对对是上面它这个右胸这个上面就有它的标志的哇好专业这是我一套那个厨师服然后后面后面去面包店上班也是穿的这个你在前台前场也穿这个人家来买面包以为是主厨没有没有

他这个就还挺专业的就是有一个像一样还有一个很长的围裙有帽子吗有帽子上课时要戴帽子的但是后面那个在他就是那种很高的那种

厨师帽对但是那种一次性的那种就是待了几天之后就会起毛但是他还是反正是有一个帽子然后后面上班之后你在后厨他就是需要戴那种网帽把碎发都包起来对对对要别进去的那种对然后这就是他上课的时候他就是会就是给你前一天就会把第二天要做的面包就这样写下来然后每一个阶段啊什么的然后用的料啊什么就都这样写上去

然后这是第一次用这个机最大的这种揉面用剪面机这个样子然后每天就是会把

当天烤的这些面包后面都会放在这个夹子车上面然后点评一下那个就是老师吗对对对这个就是老师是一个法国人他现在跳槽去蓝带了他现在跳槽去蓝带了然后我昨天看我这个我这个厨艺学校他就没有这个面包课他就只有一个很短期的图思课了他就没有这个专项面包课应该是因为这个老师走了

可能是因为这个老师蓝带肯定给的更高吧应该所以反正这个老师走了之后可能也很难招到合适的人然后就没有再好漂亮然后就当时做的那个课送对这个是基础课的课送吧好像

就是你们是有机器还是自己全部手做的手叠的我印象有点不太不太深好像基础课因为他其实他的课程安排基础课和进阶课的种类都是都

都是比较像的就是这几大类的面包嘛什么经典面包呀料理面包 图丝面包一些风味的面包日式啊 台式这种像基础课也会做可颂我们进阶课也会做可颂我好像印象当中基础课就是是手工开塑吗还是但反正进阶课是肯定是机器开塑的我有点记不太清了但好像

好像黄油是手工这样去擀的它不是那种像面包店里它都是用个成品的那种一大片的那种上课的时候它用的就是一大块黄油自己切下来刻重把它放在那个硬一点的那种塑料袋里把它擀成一个你需要的大小对对对再把它弄到面里然后是用机器开酥这个样子哇

这是那个可颂发酵完了之后的样子这是我第一次做可颂哇那很厉害就是不知道可颂它发酵之前其实是这么小的是在前面操作有一个白板嘛然后学生就是在后面对我操作的台这样跟着它一起做它会过来指点你一下

他是用英语吗还是他是用法语的然后有一个法国的助教这个样子他就是在一句一句的翻译我们那个助教也很有意思那个助教也是个山东人本科是学法语的他后来去法国就是读了一个硕士之后毕业了他又去读了一个甜品学校然后他本来是当时回国想要休息一下然后他要去非洲工作因为好多学法语的人都去非洲嘛

结果当时就是疫情来了之后他就出不去了呃所以他就被迫留在国内然后就来上海找工作了但是他当时也不会做面包他只会做甜品呃但是他找不到就是更好一点的工作了他就觉得来这儿也不错呃

他就相当于一边上班一边顺便做了一个面包培训这个样子哇对就其实也还挺好的然后他现在就疫情结束之后好像就是开放了之后他就去非洲了我看他的那个朋友圈和小红书什么他现在好像是在一个非洲很小很小的一个国家在做银行人的培训对

从培训面包到培训职员对啊就是很神奇他说什么在当地的那个中国人要开银行卡的话可以来什么什么分部来找他我就觉得好神奇啊人飞来飞去的这个就是平常的时候我就会去探一些上海的这种店呀

看一看一是物色一下这个就业机会可能的工作对就业机会而且是就是吃一下上海的面包嘛然后这一家是上海当时特别火的一家面包叫 MBD 它的意思好像就是 Magnificent Bread Fascination 但是大家都管它叫买不到啊

特别难抢然后这是当时上课的时候养的那个天然娇母这是从最开始最开始起这个娇母然后当时就是下午上课的时候那个夕阳就会落下来然后就会打到面团上当时就觉得这就是我

为什么想要做这个事情的原因吧就觉得很开心很治愈它就是一点点变大磨在手里软软的那种感觉主食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丰收一种生命反正我觉得这个主食是那种共通的语言对是这样的而且我后面其实也是更喜欢做这种发酵的比较

发酵更多的面包像可颂这种它其实只要微微发一点就可以了嘛那种我就不太感兴趣这个是进阶客做的面包了做的那个开酥你看它就就是各种双色的可颂还有这种不同造型的这种可颂就是什么这个叫

不记得了反正还有什么戒指可送这种也是可送也是开速的面包它就是这种巧克力哇这好漂亮啊对这种就是很好看这个就是进阶课做的进阶课也会在做这个不留修这种面包然后它也会做在进阶课就是更多的针对于以后们要开自己开店啊对对对可以卖的面包对对对就也都还挺好看挺好吃的

每天烤的面包老师会把它自己那一份就是放在烤盘里面然后包很多保鲜膜然后把它冻起来然后在我们毕业的那一天再把它们都解冻拿出来然后一起这样摆一个很大的台然后这些都是老师做的对对对这些都是老师做的毕业设计展是的是的

我们自己做的是当天下课就可以拿回去的自己吃了对自己吃掉然后我当时就是快递给好多朋友就是每天下课了就在发快递

而且因为就是想让他比较新鲜嘛所以都是给朋友发的那个顺风空运当时就觉得我那个什么自费来上班已经够了还要再自费发快递给给朋友们就觉得很搞笑这个就是面包客的哎封城的这就是我们当时当时这就是社区给我们的给我们的物资嗯

就跟刚刚面包一对比真的就是一对比真的差别太大了化缝不变看着就是居委会送来的物资这个样子这个是我队友生日那天我用那个挂面居委会发的面条然后把它打碎成面粉我太有印象了然后加水做了对加奶做了这个松饼给他当生日蛋糕

太强了那时候感觉大家都是疯狂用这种食材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是饿不死饿不死我们中国人这就是看我的小聪明长这么高这个是到后面的时候它会有一些像叮咚啊什么的它就是可以去抢好像是每星期六点吧可以开始抢然后那是我为数不多抢到的几次单嗯

然后就是你看还有波罗呢还是加农呢多么的感人这当时我们小区封的这个就是它把小区对它把小区分成了一个一个小的组团这个样子然后中间是不能通的网格化的管理对是这样的这是那天什么群里接龙上海周边某一个郊区的

那种供销售还是什么的对对对那天晚上十一点过来我们在小区和外面马路的那个围墙上爬着梯子上去把这个菜去过来就是非常的离谱所以那时候都不发肉吗还是肉得自己买肉得自己买

然后我当时其实我是一个比较仓俗性格的这种我就是当时在封城之前我囤了好多肉在农动所以肉这一块我们家其实没有太担心但是其他人就肉是比较难发的然后在这一天晚上我在厨房收拾菜的时候就

听到警察过来把我邻居带走因为感染吗还是没有没有是因为当时有抗议嘛然后就是敲盆大家就是约定了比如说在几点钟然后大家一起在小区里敲盆这个行动来抗议然后我邻居他女儿录了一个这样的视频发在抖音上就被警察带走了那天晚上就是真的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经历

那我想问他从发布到被带走这个时间三四个小时吧应该太快了而且那天晚上他大概就是十二点钟的时候被带走了吧然后三四点的时候才回来然后当时警察来也是给他一套全套的那个防护服然后让他穿当时就是

那个我们那个楼我们的厨房是对着外面的走廊的然后当时那个警察这样走过来就从就相当于从我的面前这样走过去的那种感觉你知道特别可怕我就那那扇门我就觉得我觉得他好像随时就可以冲破它然后把我也带走的那种感觉我当时就是太震惊了我觉得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就觉得我我想要回德国了吧之类的那种嗯嗯

所以你每一个菜后面你还都记得那天发生了什么是的就是小区里的核酸亭不知道你们见没见过然后这个是解封前一天还包了馄饨因为那个时候物资已经稍微充沛一点就是你可以有各种渠道团购啊什么之类的买到一些东西上港单这是当时那个这是当时那个 HR 给我发的

你看他就说我先解决疫苗的事情再来培训比较好打好疫苗再来联系我然后就一直没有去这个地方对一直就没有就当时在施工就是两天的那家面包店面包鱼工这个是最后一家店这个是最后一家

那我们就切回到刚才的话题就是说前厂干嘛呢他这家店是 8 点半开始营业我 8 点到店然后就开始准备开业要用的东西比如说把柜台这些玻璃的柜台就是都重新擦一遍消毒我把咖啡机打开我就开始反正就是打扫一下卫生先

面包师他是比我要早上班他们应该是七点还是七点半上班然后在我来的时候他们就有一些面包已经出炉了嘛所以我就开始打扫完卫生我就开始把这些面包摆上架嗯然后嗯开始准备开业这个样子嗯有的时候把说是八点半开业但是可能他看到里面有人就会进来嗯

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然后就是你跟他说还没初五啊你觉得他就有时候还可以还挺难理解的那种感觉因为很多连锁店他是一早他就会东西就很全了嘛他就比较难理解然后再跟他解释啊什么的你跟他说还没有考完他就会说你们真的是当天现考啊什么之类的那种难以置信的表情因为那种连锁是有中央厨房对对对白天有人来买

面包我就就是给他介绍一下或者推荐一下然后结账做咖啡后厨出品的面包我要及时把它拿过来上到柜台里还有同事还有外卖这个外卖也是我来打包然后给起手这个样子好像就是处理一些因为当时

就是也觉得自己能不止做一个前场啊然后也包揽了他的一些朋友圈运营啊小红书运营啊然后摄影师啊这种哇也是身兼数职为爱发电帮他做那个海报画那个门口的那种卡通画呀什么之类的

你是把本职的这个特长也带到了这个对啊对啊就是有种有种感觉就是想要就是把这一份工作做好然后让他觉得

就是先获取信任那种感觉然后再看有没有机会能留到后厨吧当时就是这样想的然后确实就是做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就跟他就跟这个店主这个主理人关系就还不错他年龄跟我也差不多大因为他知道我就是一开始就是很想进后厨然后前厂这个只是一个折中的选择嘛所以他后面他就是

跟我说你要是想来的话也可以啊就是一个周比如说那个两天这个样子然后后面就顺利的进入了后厨发现这个

事情远更没有我想象当中的那么简单就是后厨真的压力非常大因为面包它就是后厨很讲究效率嘛它就是希望你没有一刻是闲着的你要把你的流程安排的很顺畅比如说这个面包

进烤箱了那它这几分钟你也不用在那里看着它就希望你能去比如说做一下别的面包的整形啊或者是其他东西的准备工作然后呢这个面包又要看它的火候其实是你要来控制的嘛有的时候它不是说就是比如八分钟什么什么温度八分钟就烤好了呀

有的时候你就要提前去看然后去判断它你需不需要再烤一下或者是可以提前拿出来或者要不要改变一下温度啊什么的就其实压力还蛮大的而且我因为就是手比较生嘛然后手的温度也没有练出来就是那个烤盘就算戴上它那个隔热手套也很烫而且它叫你速度很快你拿出来你把烤箱门打开它那个温度其实就

就是会骤降嘛所以他希望你的动作越快越好

所以这一点也是就是让我自己压力比较大然后再就是面包店它的运行的一个模式大概就是它会集中的做一种面包把它冷冻起来在烤的前一天晚上把它拿到醒发箱里去完成它的第一次醒发然后第二天早上再过来就是处理一下整形装饰再进行第二次醒发然后才是烤

所以就是他会集中的做很多产品比如说有一天我们就要做很多很多碱水面包然后再有一天我们一起做很多很多咳嗽像这个海盐卷也是就是提前把它的面这样打好像我们会做佛塔夏和苹果派会集中在某一天做很多很多的苹果馅就是我大概要切这么多

20 斤吧就是 20 斤苹果然后把它切成丁然后把它熬成这种焦糖色的苹果馅然后小番茄就是也是十几斤 20 斤吧然后把它洗好这样对半切开然后再撒上香料橄榄油海盐这个样子然后把它烤

就是会发现真的是非常累然后跟你在家做肯定是完全不一样的嘛在家你就是

做下一个面包因为他这样一次做好多成本才能稍微下来一点对 是的 是的然后效率才会高嘛你如果每一天都是从头开始做的话那他就是没有办法运行的一个状态就是这些所有的这些后出的安排是谁来决定的呢是主理人他来决定自己本身他是蓝带毕业的他是英国的蓝带毕业的然后

我之所以选了这家店或者说他能同意我去也是因为大家的背景比较相似吧他也是硕士毕业他还当了两年的高中的地理老师受不了这种工作嗯他也是之前就上大学的时候他就去蓝带学过然后上了两年班之后觉得自己实在是受不了这种生活了想要开一个面包店嗯

他就想走这条路嘛他就辞职去了很多酒店还有面包店的后厨去做学徒后来他爸爸妈妈的意思就是觉得这个事情不靠谱他就说现在我给你投资你开一个面包店能行就行不行就该干嘛干嘛去

所以他就开了这家店然后他所以他自己他的专业上是还蛮厉害的然后他也雇了一个主厨然后还有另外两个面包师这样后厨是四个人然后后来我也加进去了那很多人就是想象中你做着一份很辛苦脑力的工作像你做设计师这样子

他们就会觉得说那我要去干一个体力的来对冲一下就是不用比如说我要去我去工地搬一下砖我去工厂打一下螺我当时其实也有这种感觉吧但是厨房其实我觉得最后让我放弃这件事情不只是因为厨房工作很辛苦也是让我觉得

运营一个面包店这样一件事情让我来说压力是很大的面包店它是一个就是很重设备的一个行业它就是需要有

很大的台面然后有很多的冷藏的冰箱然后需要有这个醒发的设备啊这种然后开速机这种它都是很占面积的所以面包店的后厨它对于这个面积的要求就比较大它不像甜品的话就是其实对于操作的台面没有占地的面积不是很大的这个就带来它的房租很高然后呢

原料也比较贵你如果想在上海立足的话然后呢上海的人工也很贵这三点加起来就是非常大的一个运营的压力然后上海本身的市场我觉得是很卷的所以你

需要在各方面都很优秀像我在的这家店他可能就是想要靠产品打出去他就不太想把精力金钱花在运营营销上面所以他可能就因为这个就会失去很多客户所以后面就是生存压力比较大然后再就是餐饮这个行业你需要面临很多的

就是不稳定性就是后厨的人员流动啊这种带来的这种不确定性然后包括你看一个店之后你就是要守着这个店你就很难就是自己比如说出去玩啊或者什么就是自由的时间相对比较少所以就是

还有一点我觉得我比较难受的是你很难去控制你的客流啊这种东西因为有的时候天气或者是突然有一个流量什么的就会影响的非常大你每一天要做多少面包你什么时候要补货如果你补了货又没有人买那你到晚上的时候你就是会面临非常多的浪费

这个浪费如果是用那种就是福袋这种模式的话那它会影响你的正常客流就很多人只想来买福袋他不想买你正价的面包了然后或者是有的人他买了福袋但是他期待的是一个正价商品的一个品质

所以就是反过来会影响这个面包店的正常运营所以就这种东西让我觉得我可能很难去承受这种压力吧然后后面我就觉得可能还是把它作为一个爱好可能对我来说更适合

对因为当你作为爱好的时候你只要处理好眼前的这个面包当你变成了一个生意之后后续带来的一些工作经历的牵扯真的就是我也是就是做过之后才觉得我并不想开一家店对以前也会有是这个样子

以前也会有这种愿景对幻想对世道我就觉得在那种大城市北上广深这种城市就会流行一种叙事就说那我辞职去开一家民宿我辞职去开一家咖啡之类的他们就会想象成为说那我就进入那种天天就是很小资的

很美的一个小小的店铺那种的一个但他们没有想到后面就后厨向你分享那些后厨有多么的乱多么的忙然后你要考虑的事情很多很多所以影视作品里面也会这样的呈现啊就说在大城市打工的年轻人辞职去乡下老家弄一个什么小而美的一个民宿哈

而且我觉得可能在就是二三四线城市可能确实还可以但是对于我自己来说我是不想离开上海的我是觉得在国内如果上海我不想待的话那可能我也不想去其他的城市所以就是有点

做矛盾的一个点在这里吧也有的可能在就是我这家主理人他后面就把上海这家店关掉了然后他就去长沙又和别人合伙开了一家店他说长沙的这家店就是运营的压力就一下子小了很多因为房租和那个人力

的成本一下子就降低了很多但是同时也带来的问题就是他的市场就没有上海那么成熟然后他也很难招到符合他标准的面包师嗯所以他很长一段我不知道他现在有没有招到合适的人但反正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他和他的合伙人就是在亲力亲为处理前面和后面就是后厂后厨的所有事情嗯

特别是这个品类我觉得在中国可能的确就是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才有这个相对固定的那个用户群对是的是的它不像你会去德国的那个面包店真的就是开了几百年它那些邻居生了又死了又生永远有那一批人在那边等着买那个早餐晚餐中餐面包对吧是的是的是这样的而且上海就是很卷嘛很多人

就是带着投资人的钱进场然后在搞低价呀或者是搞各种营销啊然后卷死一波又一波就是总会有人离场然后总会有新的人进来对于顾客来说他就是总有新的花样或者总有新的低价或者总有新的可以去打卡的地方这个经历真的很有用因为我觉得很多在那个

格子街里面苦苦挣扎的牛马都会想过去过这样的生活但是就是尝试之后真的会看到这种现实的残酷再加上你中间经历了这个上海疫情的这个波折对 是的反正各方面的原因吧最后就决定还是不把这个作为自己的主业然后回到德国去过一个比较

平稳的生活吧大概是这样一个愿景但是我在猜想你在放弃的时候应该也没有觉得就是很后悔啊这种决定就是要试过才会知道对吧对是这样的而且我觉得我的经历就是会打破一些人的这种幻想吧但是也会让很多人觉得那我就去试试后果也没有什么或者我就是我不行我的确实抗压能力各方面就是体力还是什么的

都可能不太适合做这个事情但是可能有的人他就是很适合我觉得这个就像当初我们为什么想要回国一样然后现在又回来就是也有很多人觉得你来回折腾太折腾了但是我自己就觉得我好像确实不试过的话我可能永远心里都会惦记着这个想法对对我也是类似的想法最后一家面包店

完了以后他有一段还是回归到了建筑这个老本行嘛对吧有一段工作经历在国内的就也可以讲一下就对比国内的两种职场一种餐饮业呵

跟这个建筑业建筑业在国内一直都是一个很卷的一种业也是就是就是工作压力很大工作时长很长就总是在加班的一个状态但是区别就是以前工就是薪酬上面还是很不错的但是这几年因为就是市场不太好政策上也不太支持所以

就是仍旧非常的忙碌但是薪资是一个很差的一个状况项目上也有非常多的缩减就是这样的一个状态工作压力就是很大当时是在帮一个朋友的书所做一个建筑的项目要求的就是进度非常的紧但是呢他又在我们出了方案之后把基地改了

就是说我们不在这块地做了我们要换一个基地那你的基地的条件完全都变连形状什么的就是完全不一样那你就是要从头再做一边设计吗但甲方就是感觉好像那我就是要改啊那你就给我改啊然后

我们就又出了一个方案了然后后来这个项目就是在往下进展但是中间也是有很多的问题中间还经历过他们家方的董事长因为受贿还是行贿经济问题对对对经济问题

被抓进了橘子我在手机上就是看到界面新闻谈出这个这个新闻的时候我就我真的是这个行业克我还是我克这个行业之中还是我克我的业主的那种感觉我反正就是进展的就是很不顺利哦后来就工作压力就很大哦

身体上就是出现一些问题啊后来就决定还是先休息一下也是那个时候决定就是还是回德国就是稍微轻松一点就是会比较适合我的状态吧大概就是这样所以你当时反而再次出发有其他国家的考虑吗还是就是因为面包必须回到德国

肯定是有其他国家考虑但是回德国也不是一味面包就是之前的工作经历也在德国这样子对对是的这个是比较现实的一个考虑当时也有考虑过英语国家就是加拿大这种一时考虑就是

移民比较多尤其是中国移民比较多就是会包容性强一些因为德国它不是一个传统上的移民国家加拿大的就是华人社群会比较大之后如果比如说父母过来什么的就是一是签证上比较宽松然后二是他们过来好像不会说英语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也对自己来说是一个新的全新的体验就是去到不同的大洲

生活但是在也做了很多很多的功课之后就是发现加拿大的移民的政策相对来说不是很稳定他可能就是在我准备的过程当中他的政策被卡我就会非常的受影响所以当时就决定还是先回德国就是人先肉身出来然后后年就再看吧就是这个样子

现在也觉得如果能一直待在德国也还可以接受那你这样时隔几年再回去德国又有什么那种小别盛兴婚的那种感觉吗还是我觉得对于我来说好像在国内待了三年然后又回到德国比我在德国待了几年当初回到上海那种适应好像还要更快一些就是好像我没有离开这么久的这种感觉

就还蛮熟悉的因为他确实就是几年过去有一些东西变了但是他整体的基调这些日常的生活差别没有那么大这种感觉对但是肯定德宇是相对胜输了一些的虽然在过去的

在国内的那段时间就是我因为很早其实就有想要回来的这种念头嘛一直是在坚持听德语的听力啊播客这种但是就是口语的输出上面肯定是

少了非常多所以这一方面是稍微觉得有一些压力的有的时候会站在街上突然就是有一种紧张的感觉好像也没有发生什么但是自己站在那里比如说在等车突然就紧张了一下觉得比如说如果这个时候发生了什么然后我应该怎么应对就是这种感觉那个时候我就在想我走之前的时候我有这种感觉吗好像没有吧就是

还是挺想让自己赶紧回到那种比较淡定的一种状态你觉得你这种紧张是跟最近的这个时政局势有关呢还是就是因为离开一段时间这个语言带来的紧张我觉得都有一是语言上面对语言上面就是没有那么的能够非常快速的反应然后二是就是也是觉得

经过这个这么长时间的战争啊然后有难民啊什么的就是大家现在右翼会比较抬头嘛也会比较担心这种攻击啊人身攻击啊或者是种族歧视啊这种或者就是无差别攻击这种都会有一点担心但我觉得我的朋友们就是我曾经上学的朋友们留在这儿一直在德国的朋友们他们好像就是

比较淡定的那种状态吧我觉得如果我自己一直留在这可能也是一个这种状态所以我觉得可能语言上面的

挑战可能会更大那也可以看出就是说德国这种应该说相对稳定的社会它的那个所谓的发展和变化的速度是很慢的但是又稳又慢就是对比在国内那种在国内就是你你看像我是到今年就是十年没有回国了我在想我上次回国的时候还没有移动支付这个事情你知道吧然后现在

现在哪来哪都是扫码的那种嗯我可能完全对啊对啊我现在就是你想回到德国他虽然很多地方是可以用那个 Apple Pay 嘛其实我觉得 Apple Pay 是比微信支付是要更方便一些的但是还是有一些餐馆啊这种他是只接受现金的所以就是还是要带一个钱包然后你们还是会有硬币就这种其实是

是比较不太就觉得麻烦的事情还有送快递的速度就是他不会给你打电话除了中国以外都是这样的话就是你必须在家等着他他有的时候你在家里一直等然后他也不来按你的门铃就跑了就给你扔一张条

说你不在家因为我们不是从国内往这边寄了一些行李吗所以在那个行李我是分批寄的所以当那个第一批行李来的时候我就特别的紧张我就觉得那一天我一定要在家里等着他来然后因为又比较沉我就在想我能不能冲下去给他小费让他帮我搬上来结果他那一天就是根本就没有给我这个机会

他按了门铃之后我接起来我跟他说话根本就没有人理我我就赶紧穿上衣服冲下去想要比如说给他小费之类的然后他帮我搬上来结果就发现他早就没有踪影然后我的三个大箱子就直接立在我们楼的

楼单元门的外面它还不是像平常那样它会按门铃就是如果我不在家它就会按所有邻居的门铃然后让邻居开门帮我把这个包裹扔在楼道里

结果那天他连楼道里都没有给我放他就直接放在我们楼道外面然后人就消失了我当时真的是想要给小费都给不出去的那种感觉那你们回来的时候在城市的选择上面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考量就是说

找到工作就去不管哪里吗还是对当时也是有一些考量就是比如说像我老公他就是先来的嘛他先来了之后我们当时是觉得可能先去柏林一是因为有朋友然后在那边可能对于住宿来说没有那么难找然后二是因为觉得柏林他其实现在

因为国际化比较国际化他们都说柏林是柏林德国是德国就所以就觉得如果去柏林的话还是对于我们移民来说是比较友好的然后也是考虑英语对于父母来说是更容易学一点就是让他们那么大岁数了在学德语实在是有点太不道德了

所以当时就想,可能是优先考虑柏林吧但是柏林它有一点,有一点就是太靠北了我知道马倩倩她你是生活在汉堡嘛,就都是比较北的城市但是我们之前一直生活在中部偏南的地方所以就觉得好像

柏林汉堡就是离其他地方都很远的那种感觉嗯这是觉得一个劣势吧但是还是先去了柏林嗯但是因为我老公他在柏林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后来又投了柏林以外其他的各大城市哦最后就是在斯图加特这边找到了工作最后决定回到斯图加特我老公是在这边上的研究生他是在这边上的 master 嗯

也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吧因为也有很多他当时的朋友留在这儿然后有一些我的朋友也后来搬到了这边所以还也还不错所以现在有在斯图加特找到就是喜欢的面包房了吗还是就是在家做比较多现在因为家还在一个

迁入的过程当中吧就在慢慢构建这个家所以就还没有开始在家做面包还没有这个条件对有几家还比较喜欢的面包店但是也还没有找到那个最喜欢的就觉得特别好的那个面包店吧觉得还是等慢慢更稳定下来一点可能会更多的心思想要去探索吧

目前还是一个想要生活先稳定下来然后我现在就在上德语课

我想要就是在找工作之前让自己的德育就是再恢复一下先唤醒脑内的德育对对对然后再开始面试这个样子对因为有点担心比如说万一是一个不错的机会但是对方觉得你的语言上面稍微差一点然后就错过了这个机会的话就觉得还有点可惜

所以想要准备的再充分一点再开始找工作在那之后可能就会慢慢的恢复正常的生活吧然后还有把我们的猫从国内接过来之后感觉这个家可能就会完整了就可以开始烤面包了对对对 是的 是的

是的我们这个新的租的这个房子它的厨房是比较相对来比我们以前租的房子的厨房都要大而且它很宽所以就能放下一个倒台一个就是一家的那种倒台但是实际上是没有办法四面都可以站人它就是有面需要贴着墙但是已经就是是一个很大的改善

我觉得就还挺好也挺期待的在那个倒台的台面上可以做面包感觉应该会很开心就感觉现在就只差就只差一个好天气了因为就是汤猫咪面包和好天气对对对是的是的就差一个好天气是这样子的

对但司徒的那个华人社群应该还是蛮大的吧嗯是的是的因为这边有一些汽车的企业嘛梅塞德斯然后还有那个保时捷对然后还有博士啊西门子啊这些很多中国人其实柏林那个橡标的讲座要不要怎么分享一下它这个主题是不是还跟你这个来回有点关系吗它那个主题叫什么来着我看一下哦

但是其实整体来说还是有一点点失望的那个诶 它这个主题好像跟那天它现场的不一样它海报上写的是我们与时代的距离哦 对 因为刚才看那个文案就感觉还有点关系对 但是我看一下那天现场拍的它的那个叫《困窘的力量》

但反正还是有一些收获的因为它那天是一个 NGO 组织的被谈的一个活动这个 NGO 它本身可能就是做的都是之前做的都是一些小规模的这种分享所以它不是特别的有经验然后那天现场大概可能有一两百个人吧

所以就是局面上稍微有一点失控整个音频的设备啊什么的就是没有调试好对橡标老师因为那个说话的声音也比较小

而且是很低沉的那种所以我做的比较靠后就有点听不清他上来是做了一个英文的 presentation 后面就是一些对谈对谈的话就比较考验提问者的是的所以那一天我其实就是觉得他

可能自己发挥的也比较就是没有很好的提问去引导让他给出更多对对对就还觉得蛮可惜的那一天嗯对

但是还是有一些收获吧因为它不是之前一个是内卷这样一个概念然后再就是附近性这样一个概念就是在中文语境下面讨论的比较多所以当时也就是针对附近性又讨论了一些让我也觉得虽然这个观念很早就也都听说了这几年也在听一些播客或者是一些

文字上都会有在重复这个这个概念但是好像当你到了一个新的地方的时候你好像也没有很去刻意的想要建立自己的附近性所以当时在那个讲座上面又把这个概念提出来的时候下次又点醒了一下自己那种感觉好像觉得我确实又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我可能可以去建立一下自己的附近性

这样一种感受吧有听众会提问嘛就是说怎么在德国建立一个就是属于自己的这个附近性啊这种当时也是觉得有一些启发的还有一个是就是他会提到了一个概念是就是他觉得像国内的这种环境这种教育会让人形成一种判断思维的一种思考模式

就是我来判断这个问题是对的还是错的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如果他有问题那就是很要想把这个问题去解决掉是一种类似于外科医生的一种思维我开刀把他解决掉这样的一种思维但他起出了一个观念就是他觉得可能生活他更想要嗯

带着画笔而不是手术刀来生活这样一种态度吧对周围是要敏感然后不要想去总是把这些东西解决掉而是去感受它然后让它发展出另一种可能性吧大概是这样一个概念我可能记得有点不太清了还提到了一点他说

叫什么有一种胜利是是没有人失败的胜利这一点我觉得对于东亚小孩来说在这种竞争很强的这种社会习惯了的人来说可能是比较难做到的一点吧嗯对所以我觉得这一点还是比较有启发的嗯

对当时其实说去柏林的时候我觉得因为我之前去柏林的时候几次印象都经历都不是特别好的都是冬天的时候去或者是秋天就是下雨啊典型的那种德国的天气柏林有很多那种东德的时候那种建筑嘛当时还有一个课程的一个主题就是研究东德的那种建筑所以那一次去的时候就是

戚风苦雨一群人跟着教授在那个东德的那种社区里面走来走去走来走去特别的崩溃所以对柏林的印象就是没有那么好所以当初说去柏林的时候可能想去柏林啊什么的就觉得像雕在柏林是一个大家分然后觉得柏林肯定是文化活动啊艺术活动会多一些嘛

然后对于女性来说就是这种女性主义的这种也会蛮多活动的像之前那个前一阵子那个韩国的那个河马那个综艺对对对河马他就是也是在玻璃嘛然后他还有一个那个当时还有个读书会我小红书上和音词上都在分享就觉得还蛮好的嗯所以

后来从那个柏林离开就我们到斯文加特来的时候到了没几天然后就看到了那个橡标这个活动的这个海报但是就有一种哎真的是的确离开柏林的确就很难很难有这样的机会吧就文化生活方面可能像

对像乔玉比如说在纽约肯定也是有很多这种机会的但是在其他的城市可能就是会少一些对对因为我也是在美国一个特别村的地方搬到纽约就以前不敢想还能亲眼看到李安但是我们那次也是提问的人提问的人很没有水平所以我现在我特别理解这种就是不会提问的人对这些研讨会的影响对于

天啊能见到李安我觉得要是能见到李安我真的是也是有一种死而无憾的感觉你看完之后李安下班也坐同一个地铁就是他就坐在那个地铁里就整个地铁的氛围你就觉得很不真实像做梦一样对

是的现在做梦一样那你有没有去找他没有他看起来像那个附属你见过附属吗他看起来就很害怕你知道看到看到身上人就很害怕我就不愿意打扰他对但是很多人会找他合影啊什么的我就说放过放过矮人放过矮人是的是的是的是这样我觉得橡标也有一点点这样的气质

但我后来在小红书上刷到当天有一个有一个听众他可能是当天生日吧他就让相标帮他写了一张明信片写了一个祝福我就觉得也还蛮好的蛮有意义的但是我也是个爱人所以我也是做不到的

对我觉得你刚刚提到像不要分享那个就是带着画笔就是经历的生活就跟你今天我们讲的这一期节目也很像对就是去学面包然后来回走走我觉得都是非常好的经历就是没有说一定要分出一个对错来我觉得生活的选择是是是就没有标准答案是是是这样的是的对对对哇太太精彩了我觉得那种

就人生的可能性希望这一期听众不要觉得太我觉得这期肯定很多人听肯定很多人有共鸣因为很多人都想去经历这样的生活而你走过了整个过程然后有你的心得就是橡标这个就是你要拿着画笔去画不是说拿这个手术刀解决它就像我们之前经常听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说我觉得我不能适应这个社会

对吧就是好像去到哪里都格格不入或者说社会有一套标准答案但是我永远答不对这样讲就会把自己异化成我不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

就感觉我要去要去把自己嵌入到那个系统里面嘛去适应它但是我觉得你所在的生活你所在的这个地方它就是这个世界那你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对吧我就觉得可能就不用去谈对错不用去谈适应与否我大概懂你的意思就不用去塑造吧我觉得去像你这样就很好就去经历

然后去撞一下南墙对柏林墙都倒了南墙还怕吗是这样因为我身边也是有一个在德国朋友他正在经历你当时回国的时候的那种想法然后他也是最近做了一个决定说回国试一试我觉得每个人都是要

真的就是每个人都要自己试一试才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想要的样子嗯对对对是的因为像我们也有很多朋友都回国了嘛然后我们回来之后德国的朋友跟我们说也是就是这么多人回去了然后

又回来的也没几个人那又怎样对啊对啊也没什么嘛就是他们也觉得试过了就没什么好后悔虽然有的人他其实一开始就讲得很清楚就是觉得自己回去肯定是不适合自己的呀什么的一早就做了这个决定但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未知的话那反正就去试一下吧

虽然在去撞南墙之前很多人都说肯定不行比如说我去做面包就是肯定不行家里人都会有很大的反对意见但反正就是试一下他们最后还是支持了我去试一下包括我们有这样的底气去试一下然后又回来他们肯定还是给我们情感上的支持比较少经济上的支持还是给了一些

hold back 一下子开始说的那种回国挥挥我的一种美好的错觉对后来发现我只想跟我妈生活在一起那我们就祝鸟贝很快又在斯图加德找到她喜欢的 bakery 对开展新生好的谢谢超级开心和你们一起度过客户

好的那我们就还是说出我们的口号祝大家无论生活的哪里都吃好喝好想些烦恼我们下期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