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31 阿祖下海,佛祖跳墙——菜单上的信达雅

Ep.31 阿祖下海,佛祖跳墙——菜单上的信达雅

2025/6/1
logo of podcast 饭饭之交

饭饭之交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乔雨
麻茜
Topics
乔雨: 我认为外卖软件上的中餐翻译问题严重,希望吴彦祖能出手整顿。DoorDash上的翻译简直是灾难,各种直译让人哭笑不得,完全没有考虑到文化差异和语言习惯。很多菜名翻译既不准确,也不美观,更谈不上表达出菜品的真正内涵和特色。 麻茜: 很多中餐菜名的翻译都存在问题,例如夫妻肺片被翻译成 long slice,口水鸡翻译成 sliced chicken,让人啼笑皆非。现在外卖平台上的翻译也是问题重重,各种Chinglish层出不穷。这些翻译不仅让外国人难以理解,也影响了中餐在海外的形象。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讨论了中餐英文翻译的挑战,从外卖平台上的直译错误到“炒菜”的多种英文表达,以及如何保留菜名背后的文化内涵。
  • 外卖平台中餐英文翻译常出现直译错误,例如“小米椒炒碎猪蹄”被翻译成“little chili fry little pork feet”。
  • 英文单词“fry”不能完全表达中文“炒”的多种烹饪方式。
  • 一些菜名保留了原名,例如“麻辣”已成为全球通用口味。
  • 菜单翻译需考虑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和理解能力。

Shownotes Transcript

最近吴彦祖下海教英文,我们从阿祖老师那里学会了“韭菜盒子”和“煲仔饭”用英文怎么说,也不禁好奇:他能不能顺便整顿一下英文菜单上的中餐译名?从 DoorDash 上的搞笑直译到万物皆可 stir-fry 的各类炒菜,中餐翻译一直在“信、达、雅”之间挣扎。同样的,美国餐厅进军中国后的菜名翻译,也常常水平参差。食物作为最容易被传播和接受的文化符号,深刻影响着国家形象的塑造。近年来,政客们常常通过食物及其命名与意识形态划清界限,我们也聊了聊东亚文化圈中饮食领域“去中国化”的现象。历史的印记和冲突,在菜谱中被融合、消解,饮食和国家的历史也密不可分。“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不仅需要 love and peace,更离不开 food and water 作为基本支撑。

00:00 片头

02:00 DoorDash上的“直译灾难”:小米椒炒碎猪蹄变身“little chili fry little pork feet”

04:55 “炒”的一切都被翻译成“fry”,但fry并不代表油炸

07:45 在翻译中保留了源头的菜名,“麻辣”也变全球通用口味

09:50 佛跳墙的故事:连佛都跳墙吃的菜怎么翻?

12:30 直接用拼音翻译的中国小吃

14:20 美国餐厅进入中国后的店名翻译,FIVE GUYS没有中文名是被抢注了吗?

18:10 可口可乐:入乡随俗的绝妙翻译

22:00 Termitomyces albuminosus? 鸡菇?白蚁菇?鸡枞到底叫什么——极具地域性的食材翻译

28:20 台菜作为新的台湾形象输出

30:50 东亚文化圈里去中国化的倾向

35:20 外卖平台上韩国餐厅和越南餐厅的菜名

42:55 官方语言的“开倒车”,开放的味蕾,保守的餐盘

44:30 我们日常饭桌上交流的“信达雅”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尾: 许冠杰《佛跳墙》

欢迎通过YouTube和B站关注我们,视频带字幕哦!还可以在Spotify和Apple Podcast上收听我们的节目。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