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31 阿祖下海,佛祖跳墙——菜单上的信达雅

Ep.31 阿祖下海,佛祖跳墙——菜单上的信达雅

2025/6/1
logo of podcast 饭饭之交

饭饭之交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乔雨
麻茜
Topics
乔雨: 我认为外卖软件上的中餐翻译问题严重,希望吴彦祖能出手整顿。DoorDash上的翻译简直是灾难,各种直译让人哭笑不得,完全没有考虑到文化差异和语言习惯。很多菜名翻译既不准确,也不美观,更谈不上表达出菜品的真正内涵和特色。 麻茜: 很多中餐菜名的翻译都存在问题,例如夫妻肺片被翻译成 long slice,口水鸡翻译成 sliced chicken,让人啼笑皆非。现在外卖平台上的翻译也是问题重重,各种Chinglish层出不穷。这些翻译不仅让外国人难以理解,也影响了中餐在海外的形象。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讨论了中餐英文翻译的挑战,从外卖平台上的直译错误到“炒菜”的多种英文表达,以及如何保留菜名背后的文化内涵。
  • 外卖平台中餐英文翻译常出现直译错误,例如“小米椒炒碎猪蹄”被翻译成“little chili fry little pork feet”。
  • 英文单词“fry”不能完全表达中文“炒”的多种烹饪方式。
  • 一些菜名保留了原名,例如“麻辣”已成为全球通用口味。
  • 菜单翻译需考虑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和理解能力。

Shownotes Transcript

同学们我是吴彦祖跟我一起学英语包仔饭 BBQ KidsRice?Baby rice?Again, if we directly translate it, that's weird.So it's clay pot rice.Clay pot rice.Okay.

所以你还在等什么呢我是伍彦祖收手吧 阿祖有口饭给我们吃

由食物聊到生活从餐桌看见世界这里是饭饭之交陪你度过一日三餐和四季风景哈喽大家好欢迎来到六月份的饭饭之交我是乔雨大家好我是麻茜那片头听到的是我们这期的特约嘉宾不是

请不请一个搞笑的开头对因为就是跟我们今天要聊的主题非常有关呢最近发现吴彦祖写下海创业做那个他做个英语培训的投资嘛然后他就各种在他的那个小红书的号上面发各种很短的那些视频一个场景下的用英文怎么点咖啡啊

用英文怎么去订酒店呀看医生之类的生活场景怎么用英文来翻译中餐我们就听到了比如说像之前那个韭菜盒子呀煲仔饭呀这些还有佛跳墙这些然后就想起我平时在 Doordash 就是美国的一个外卖软件上点中餐的时候看到他的英文翻译就想让阿祖来整顿一下这个市场我

印象很深刻就是好多年前就有那种搞笑的翻译的帖子就最有名的感觉就是像什么夫妻废片真的会翻译成 long slice 然后口水鸡会翻译成 sliced chicken 牛仔骨牛仔骨很多人就翻译成 cowboy's bone 牛仔的骨头

所以你当时在 Door Dash 上看到的一些搞笑的翻译有哪些最明显的就是那种执意的就是比如说像像我点的比较多都是川菜香菜这一类比如说土匪猪肝它是英文那个 bandit 就是那种露林好汉那种土匪其实它中文的

原本的意思是因为它是一道香菜嘛然后湘西那边不是很多土匪吗然后那个猪肝有很多辣椒啊很多葱姜蒜这种就很江湖很有锅气的那种菜所以它叫土匪猪肝但是它那个翻译就直接 Band-aid pork liver 我还有一次我刷到他们家上一个新菜说小米焦炒碎猪蹄直接就是 Little chili fried little pork feet 就是一样

一个字一个字的小小的辣椒炒小小的猪脚这是三寸猪蹄的意思对对对

还有那个肥肠类的什么干锅肥肠啊什么什么的它的那个它就写 fat sausagesausage 这个单词的话它就指那种香肠就是灌好的那种灌好的那种香肠不是那个那个中餐有的一般是直接直接翻译成那个内脏的那个那个肠子然后可能 pork intestine 对对对然后所以你说 fat sausage 就是肥肠

我在中餐我在中超买那个肥牛的时候经常看到 fat beef 小肥羊 little fat sheep 对还有一些比较古早的像那种四喜丸子就会翻成 for happy meatball 但是后来我一想这个四喜就是福禄寿喜嘛的确是 for happy meatball

是对还有一些比较古早的像现在好像比较看到少了像那个麻婆豆腐可能在国内一些可能会对外那些餐厅他们会翻译成像脸上有麻的就是 pock market woman 这样就翻的非常的执意这种对对对像什么童子鸡就

就被淹了的鸡但是我觉得现在我在这种粤菜馆里看到最多的形式就是还是这种做法加上主配料这种翻译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你能看到比如说它一个区间都是就是牛羊肉对吧然后它那一排菜

全部都是 sauté 对对对开头然后后面加上不同的食材然后但是你仔细去读那个中文的时候你发现它那个 sauté 又有炒又有那种爆炒又有小炒就是无论怎么炒它都是这么一个英文就 sauté 英文里面很多食物的叫法其实从法语那边来的

像那些主厨啊 Chef sous chef 这种然后像 sate 像什么对就是这种烹饪的方法以烹饪的方法来翻译的基本上都是借用法语然后中餐哇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中餐你想一想带火子旁那些呛吵闷

炖就是溜对就是你就不知道它具体的一个你要有很多解释性的语言所以就所有的这些中餐的那些炒就变成了 sate 或者是 fried

Stir fried 一切都 stir fried 对我那天又开了一下多大市里面新开的中餐厅所有的小炒类哈炒素菜炒什么它全是这种 fried 所以每次就看到那个 fried fried fried 开头的一大片菜单但是 fried 在那个一般人的理解就是会说是那种油炸就是那种 deep fried 那种 fried 它不会说是像我们那种清炒石酥什么呛炒白莲花白莲花

酱炒包菜我觉得这个英文真的会影响很多人的这个感官因为我家属就是他会觉得中餐这样的蔬菜就不如吃一个沙拉健康但是有时候我们在家就是小炒的话真的就只喷一点点油但是只是让它上面裹上一些油然后很多蔬菜它可能加了一些油反而会更健康一点就能把那个营养逼出来对所以

一旦涉及到这个 fried 你听感想就觉得说它是被沁在油里面而且这个跟美式中餐的那种形象也有关吧就在美国大家对中餐都还是停留在宫保鸡丁啊酸甜肉啊就是都是先炸过然后裹上酸甜汁的那种所以他们对中餐的那个认知还停留在那个地方对没错

一旦你的菜单上出现了一个 fried 什么什么什么他们就觉得说肯定是又是那种 deep fried 然后裹上很多裹上很多芡汁的那种这个炒这个字的翻译上面也是需要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那种具体是哪种炒啊什么什么的

还有一些菜我觉得它保留了这个菜背后的故事或者是历史文化像宫保鸡丁这个还是比较在美国大家认可度都比较高他们知道这个宫保鸡丁会是个什么虽然宫保最初是个名字然后像麻婆豆腐现在也是比较多就是就叫麻婆豆腐甚至是我觉得发现现在就是包括麻

麻辣这个味道也成为了一个固定的一个翻译就是它直接就是拼音的用拼音写 MALA 这个之前这个之前都不会有的这个之前我觉得麻辣它能直译出来说麻就是 numbing 麻 numbing and hot 或 numbing and spicy

就是这种麻和辣的什么什么什么它会有的这种翻译然后到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口味我觉得可能就是跟中餐和麻辣烫已经走出世界会有点关系就像这两年就是在韩国那个麻辣烫他们就直接翻译成麻辣烫就跟糖葫芦一样就会大家就知道这个麻辣它

它是什么味道然后我看到有些这种方便面就是韩式方便面它好像也会有那种麻辣味这样的也是跟这个整个的中餐的所包含的内容的扩展有关就之前最初最初那种局限于广东菜啊南方一点的那些菜系就是

应该就是说以广东菜为主的那种吧包括叫法对吧也保留了粤语的叫法对我觉得当这个海外的中餐厅它不需要只卖给西方人的时候就是这海外有了这一批中国人会吃的会吃这些中国菜的中国人之后他开始慢慢的用自己最初的描述然后

在让外国人去习惯他这种说法甚至就是老干妈的牌子啊还有这种嗯嗯他也好直接成为了一个单词就 TikTok 上不是还有那种嗯好像叫老干妈 fried egg 那种还有一类就是他可能他会保留一个拼音但是他需要在后面加上一段描述的文字让大家知道这个

这个名字背后到底有什么就是这一类我觉得还挺实用的因为很多菜其实我小时候不是我习惯吃的那些菜比如说这个佛跳墙我不知道它里面究竟有什么然后它后面就会写上有什么 Steam Apples with Shark Fin and Fish Smell 对吧有那个鲨鱼鸡跟鱼味这样子来帮助大家理解

对我还特地去查了一下这个佛跳墙后面的典故就是说民间传说是说起源于清代的光绪年间一个在福州的营局的官员在家中设宴宴请福建布政司周连然后就做了一道这个菜

主料是鸡鸭猪然后有各种各样的上好的食材有十多种用绍兴酒坛精心威制而成周连吃了之后赞口不绝就问这个官员这道菜叫什么名字官员就说叫福寿泉取其吉祥如意福寿双泉的意思

为什么叫佛跳墙呢就说这道菜被后来的厨师改进以后有次他们在家中宴请文人就有一个人写了一句诗叫

谈起荤香飘似灵佛闻气禅跳墙来这就是他的一个传说吧也有人说因为在福州话里面福寿泉和佛跳墙的发音很相似所以人们就把两个传说捏合在一起把这个菜就命名为佛跳墙重心思想就是说这道菜太香了连佛都忍不住放弃了

吃素而跳过墙过来吃这一锅荤香四溢的美食我看所以他的英文就直接就直译成为 Buddha jumps over the wall 佛跳过墙就是佛跳过去要去吃这锅汤类似的还有一些即使作为母语者也不知道字面意思是什么的菜名

驴打滚蚂蚁上树蚂蚁上树东北菜我小时候也不太知道到底是什么上树对对对蚂蚁上树然后像我们那边有的两亩地就是玉米炒毛豆对

两母帝又很亲切又觉得但是你有字面上你又不知道它是什么菜本地话比较高的那些菜都需要加上这些配料来让大家理解一下像小吃也很多现在就直接用那个拼音的翻译嘛像担担面嗯嗯

还有啥 银银面嗯 我在西安的时候我记得我是去小吃摊还是什么他就那个字因为太复杂了嘛他就直接把那个就写成 BB 就是英文的 BBB 嗯 BB 面然后就有很小的招牌嗯 估计就大家也好讲因为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念的话就直接说 BB 面嗯嗯

就肉夹馍我在纽约一些餐厅也会看到要么就是翻译成 burger chinese burger 要么就翻译成就是直接用拼音肉夹馍嗯而且我们可以在这种英文翻译里面很看出他这个东西刚最先流进来是从哪个地区的人就是像馄饨就是会翻译成 wonton 嗯

我就一直不知道为什么就不是拼音但是就后来知道 Wonton 就比较像粤语里的云吞嘛所以刚开始就是香港啊或者是嗯广东这边人带进来所以他就一直保留着这个最初的这个来源的这个发音是是是还有一些是有一个东西就是美

某一种食品在很多国家都有像饺子对吧它就不同的人讲出来就是用不同他们本族的发音对吧像中文就是会讲饺子啊 dumpling 之类的但是到了日语那边就是它的那个拼法又不一样对韩文又是 mando 吗还是什么是其实它指的都是同一种东西对但是

英文里面可能大家还是就是还是讲 dumpling 会不会 dumpling 对因为 dumpling 比较多我昨天还去了一家卖饺子的店很多是写 dumpling

那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讲一下在美国快餐进入中国市场后的翻译从小就是最基础的肯德基麦当劳对吧然后我觉得就塞百味三文威还挺妙的然后必胜客汉堡王我觉得这些都还挺性打雅的汉堡王还行是直译但是

听起来就是非常中国化的一个词就是什么王

就都像大王这种感觉还有近几年进入中国市场的一些可能我在想可能只有北京上海才能见到的一些吧比如说帕帕兆是棒感叹号约翰棒约翰然后像 cheesecake factory 是知乐坊这个听起来像一个香港的那种乐太馆什么坊

然后奥拜克是一个吃牛排的这个,这可能不是美国是澳洲的,然后就叫奥拜克,这也是感觉比较阴异,然后 Taco Bell 吃美式墨西哥餐,就是塔可贝尔,然后有一个西海岸也是快餐吧,叫 Cost Junior,它叫卡辛勒,

这个也比较阴异对因为它的标识是一个黄色的小星星所以就是卡星乐还有一个好像现在已经在上海已经关门了就是 White Castle 就吃很小的那种 burger slider 然后它就直译成了白色城堡我这个就很懒啊就谁知道你白色城堡里会吃 burger 呢对吧对对对我就就感觉像要去是一个游乐场的感觉对

对对对然后他们在美国的店就都是一个独立的美店然后是一个城堡的样子嗯还有一些呢就干脆没有中文名我觉得他可能就是开在上海可能就是满足一些上海那些刘子回国之后的那种思想

思念美国的这个反向互相对我就好像没有看到名字比如说 pop eyesfive guysshake shackin and out 这些对都是汉堡呢三家都是汉堡这些就没有看到他有出官方的中文名

可能在他的目标人群里面他的这个定位已经非常的明显就是通过英文来告诉大家对对 five guys 我每次就说已经被抢住了五条人已经

pop i 甚至我在纽约一些华人的街区 pop i 甚至还会写成中文拜拜机我觉得很可爱但是反而在中文的媒体啊或者是看他们的那种大众点评就是直接是 pop i 没有写拜拜机这种嗯

对我记得我室友那时候到纽约去玩嘛他就从纽约给我寄一张明信片然后他很兴奋的说他去了唐人街里面连麦当劳的那个 logo 都是中文写的对对对他就很激动的跟我讲对对我到现在还是觉得还挺不习惯的就是 Chase Bank 你会看到大通银行就是这四个字箱子里面

对能感觉到这个新的 EP 好像没有以前旧的美式餐厅进中国时候起名那么信达雅了是说这种这种就进入中国市场信达雅的翻译我脑海里面想到的就是那个可乐可口可乐这个名字我觉得真的是那个天才

可以跟音译这么像然后又表达出它这种产品的特征百事可乐其实也还不错也不错是是是 pepsi 好像是必胜客啊就必胜客就 pizza hot 硬是给它讲出了必胜的这种感觉我觉得可以做一个推广就是说你要高考比如说考试之前对对对

对对对就去吃去吃一个必胜客对我觉得可可的当时就是抓住了这种乐然后就是跟春节联系在一起嘛是的红色还有她的红色对对对营销非常成功是是是我觉得她的营销的点就在于说这是一个全家团圆大家一起吃年夜饭桌上要

两大就是红色包装的那个可可可乐百事主打年轻人的那种活力他就请了很多巨星记不记得那一批哇简直就是你不敢想象百事可乐当年的那个包括连那个体育明星然后在中国的话他就请了很多那种周杰伦有没有好像有吧有有蔡依林好像有 F4 是的就是那种跟年轻这个挂钩

就主打这个年轻然后可可乐就是团圆欢庆嗯我觉得关键词是这个而且百事可乐还赞助那种音乐排行榜还是什么颁奖礼有有有嗯我就记得是有个百事什么看不到这样的那个盛世了就说到可可可乐百事可乐这样的饮品的翻译就让我想到星巴克这个品牌就是他进入中国的时候星巴克的原文就是

感觉是一半翻译成了直接是意义一半是音译的就新 star 然后 bugs 巴克对就新巴克三个字也好也好记也好念就比直接就直接如果是全音译的话就会变成斯塔巴克斯又多就是字也长也不好上口

听起来像什么古希腊勇士对对对斯大巴克斯大巴克斯吗那叫什么三百勇士斯巴达斯巴达斯巴达对

是是是就不容易和一个那个食品的品牌产生而且星巴克我觉得进入中国的时候它的形象是一种小资就是一种高消费是那种都市白领所以它就你看星我觉得星这个词就有点闪耀的感觉闪着光的那种就在亮丽的那个都市的那个风景线里面必不可少的一个元素

对就巴克 box 它是不是就美元的那个 box 啊对如果它直接是亿亿新美元你听上去又觉得说诶是什么银行吗还是那是什么金融产品之类的所以我觉得就是进入一个食品进入一个新的国家它除了要在传播上面比较容易以外它还要在和本土文化的契合度上面就是

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契合吧才会成为一个比较成功的一种翻译这些快餐进入中国的成功也是跟中国这个市场的需求接轨也很有关系就像肯德基还卖白豆浆油条然后奇马克还卖月饼一样很多人说在国外想去肯德基里面吃一个粥肯德基他有粥嘛

也有油条那些还有那个还有奥尔良鸡腿堡这个东西好像奥尔良也没有奥尔良鸡翅也没有

说到翻译的本土化那一些中式的很偏门小众极具地域性的食材的翻译也值得我们来聊一聊在这里我就想到那些油管上的中式田园乡土美食频道比如李子柒和滇西小哥因为滇西小哥的内容主要是滇西北宝山那一带的食材对我来说都还很熟悉所以我平时也会特别留意他视频标题的英文翻译

嗯像那些云南那些野生菌它有的翻译就是会直接去找这个植物的那种拉丁文你知道吧没有人知道是什么意思对没有人知道是什么意思它只是作为一个这种解释性的东西但是你说要用字面的那种翻译的话呃

比如说像那个箭手青箭手青啊或者是像那个鸡中鸡中的话我看他有他有一期翻译说就是那个 chicken mushroom 鸡菇鸡的蘑菇对对对鸡中然后其实他的他的那个英文翻译我查了一下有的就直接译成那个白蚁就是 termite 那个白蚁

白蚁 mushroom 因为它生长的那个环境就是经常会在白蚁堆就你如果那里有附近有一个白蚁堆那你就知道那个集中菌肯定就在附近它是和那个白蚁堆是联系在一起的它的生长所以它就翻译成了 Termite 就那个我查很多那个都是翻译成 Termite mushroom

白蚁白蚁蘑菇但是这个听起来又觉得不好吃对吧你很怕就是这么白蚁蘑菇所以就是他的那个视频就翻译成了 chicken mushroom 就你既不能放他的拉丁文就植物的那个拉丁文在里面也不能翻译成那个就折中的那种大家比较那个的 termite mushroom 就好像既达不到

两边都不摘你就只能选择翻译成 chicken mushroom 就自己造了一个对对对所以这种也是一种尝试吧我觉得就是只要达到只要达到那个翻译的目的而且它会展示那个样子嘛是的主要是你看到是什么你就知道但是又会产生一些误解比如说我之前好像也讲过我们有一种果子叫酸木瓜

但是他和怒瓜這個東西一點關係都沒有其實他和那個 Quint 中文叫溫柏

那个水果跟苹果都比较接近它的种子啊那些质地啊那个气味都是这一类的就是它跟那个 Papaya 这个东西跟那个木瓜是完全没有的没有任何关系的但是在我们的方言里面就叫它酸木瓜所以呢电信小哥有几集他用了这个食材他就直接翻译成 Sour Papaya

然后我觉得会有点误导性大家可能会觉得说是诶是腌过的吗就是腌过的那个木瓜吗嗯嗯嗯是的是的对对对但是反正我是觉得如果只看标题的话会产生一点误导还有一类就是那种他用的就也是菌吧野生菌松茸他松茸他就直接用日语的那个松茸嘛嗯

像我们去中超买菜香菇它的它直接就 shitake 嘛对吧对其实就是日文的香菇好像大部分菇我感觉都是用日语除了那种 oister mushroomoister mushroom 就是那种小小的棕色的我经常看到写的就是日语的英文

就像那个金针菇嘛也是 inoki 对就是 inoki 是的就是这种我都不知道金针菇真的英文叫什么 gold needle 没有我说直接翻译是 gold needle

对就是我在这种翻译的时候你要取一些折衷的那种就是只要达到大家理解了的就好呢还是说像这种用用某一个特定的外来的词比如像香菇就是 shitaki 这个东西从来没有人说日本人把我们的菇强揍了

对啊对对对是的我觉得这种姑真的很 tricky 除非英文里面它也有一个象形的表达我就想到那个猴头姑然后英文也叫 lion's mane 就都很形象因为都毛绒绒的毛绒绒的对对对是的是的你要是翻译成 monkey head 就人家会吓到毕竟这个 monkey head 是这个臭名远著的就有这个

对我还想到竹孙我看那个 DoorDash 那家他就有竹孙什么什么鸡汤吧他就好像就是 bamboo mushroom 就是竹 bamboo mushroom 但是我查了一下其实他有另外一个就也可以就是我看到有这样的人的翻译但是他又是列出一大串那种他的拉丁文就很麻烦我觉得这些是不是就是因为他这个吃的人比较少

所以就是没有这个比较常见的英文名字地区性比较高的一些我说到这个我还想到说他有反正也是看到有个翻译就是他是想讲小米辣这个食材的然后他翻译的就是小米辣椒你知道小米那个 millet 那个单词他也不是说什么 little rice

它就是那个小米这个黄色的那种小米人家还以为新的一个 pepper 种对对对其实不是啊就是那种小个头那种很辣的那种就是泰国的那种小辣椒啊很红很辣的那种也可以叫什么 Thai chili pepper 之类还有叫 bird's eye chili 就是很小的那种小米辣

那我们刚刚提到的这种就是内外兼容就让我们想到我们去台湾的时候就吃的不同餐厅比如说那些有一些餐厅会就是非常明确地说自己是台菜

台菜馆子然后他们有自己的一个菜单然后但我们也去吃了一些比如说可能他们会被叫为这种建村外省菜的呃菜系比如说嗯我们吃到了四川菜馆然后但也不是很辣就是能感觉到即使是呃

外省菜你吃到也不是原汁原味你可能在中国某个省份会吃到那个味道它是为本地的人做了一些改良的口味对 就是一种本土化的外省菜但是你说起台菜的话但是我们吃起来也是怎么说没有需要要习得的一个口味吧就吃起来它就是跟中华

料理就是没有区别,对吧?是的,是的,就是说它现在所谓的台湾菜,我觉得可能更广义的是一种改良了的外省菜,加上台湾的本地菜,两者构成了更全面的一种台湾味道吧,然后这个味道更广的来说又属于中华料理的一个部分,你说起中餐也包含了这个味道,

就是说他很多菜都是做了一些改良就是我感觉我们吃的时候也是就是很多江浙可能颜色做得很浓稠的就是用很多老抽啊的菜他们在台湾看到就是比较清淡这样子然后他们也有他们本土化了的那种日本的料理啊还有那些西餐啊

对就像你说我们我们吃起来没有什么门槛没有味蕾上需要去克服的去习惯的来近十年我觉得随着以珍珠奶茶为代表的一些台湾特色的小吃和饮食在国际上受欢迎我就可能就大家又提到有一种有一种声音会说就是以食物为作为一种软实力在

在向外输出和塑造新的一种台湾形象而且是区别于大陆的一种身份认同吧就是会强调一种台湾制造台湾味道其实不单在台湾吧我觉得甚至在整个东亚文化圈里面所谓的去中国化的这种行动越演越烈好像有点在删对对对对对

可能就是最近几年那种去中国化的势头一种保守趋于保守和分裂的一种政治环境下这个去中国化这个概念就会被更加不断地反复地提出食物是最容易被传播和接受的一种文化符号吧其实在社交媒体上

前几年像李子柒她做泡菜就引发了比较大的来自于韩国韩国网友对吧就下面很多人就觉得她就开始偷他们的泡菜因为她可能用了 kimchi 这个英文翻译然后就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网民就留言说啊泡菜是你们每顿饭都吃的吗我们韩国每顿饭才吃吧

你以为这么做我们的泡菜就是你们的吗泡菜是韩国传统食物为什么介绍我们韩国的传统食物还有更加严厉的一种指责说中国为什么一直都这样就那么喜欢我们韩国的文化吗

感觉两方网友说的话都差不多呢是的是的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视频然后韩国其实一三年可能那时候生移的时候就企图把泡菜就改成他们的韩文的那个音译就是在汉字里面就叫新奇嘛然后那一次好像没有成功

然后 24 年又尝不是是近几年吧又尝试了一次之后才开始慢慢的传播开来在汉语里面叫兴起然后也能看到经常就是看综艺的时候能看到他们已经把翻译这翻译组会把翻译已经改成了兴起

然后再早些年我记得那个是比较久了吧 05 年左右我们就把那个汉城改成了首尔这个我们都还有印象的当时就是非常明显就是不想跟这个汉子打上交道就是非常明显的就是去中国画的这个意图

刚刚我们讲这一 part 就想说饮食是去中国化最值也最有效的一种途径吧就刚才我们提到说像台湾的饮食它很强调去中国化很大力地推动自己本土的饮食文化推向世界让世界更加地认识以台湾命名的一些文化产品吧食物就是最容易传播的嘛然后通过食物再去

就是打造这个国家在人家心目里的那种对形象是的是的是的然后像韩国的泡菜它它是在 2013 年就成为了是 2013 年吧还是 202015 成为了那个对就跟我们上期提到的德国面包一样是成为了一个嗯

包括之前有比较在两国网民之间争得比较大的就是关于端午节的那个争议吧我记得那时候吵得很凶的就其实里面有个一个概念上的一个误解他们申请的是那个

端午祭是不是对对一种祭祀活动就是在江陵我查一下对他们生意的是这个名类就这个名字嗯而且他们是可能是祭神为核心的是的是的而且他们的他们吃的是艾草糕对吧像有点类似年糕的年糕的就跟我们的粽子那些都还是有区别因为我们这个主要是为了屈原嘛嗯

哦 是的 是的他们是寄生但是他们也使用农历对吧嗯 对 对是啊 中秋那些我记得他们也是有农历的那种我觉得这种也是很容易被利用的就是因为翻译上名字上的类似大家就觉得是完全一样的东西端午解释的是的其实不是感觉我们又在洗白就那种哈哈哈

但是就是大家的误解就是从此产生的甚至我发现像在 Doordash 这种外卖平台上看到韩餐厅的那个菜单我都发现它里面就算是用英文字母来标注的那些菜名都是韩语的音译嗯 没错牛肉汤啊各种几个

是的 是的 它都是这样直接写出来然后下面它会有个解释性的文字在旁边就是在这种强化这个语言的习惯下大家就会对这个语言 然后对这个菜可以把这个菜跟这个语言本身的名字联系在一起是的 晚餐这几年在美国这种社交平台上面成为一种时尚嘛

然后你就看到很多白人在腌 kimchi 啊或者是白人在吃烤肉啊然后他们都会说这个韩语的名字吧那个菜这就强化了这个韩语这个身份啊这个语言的认同然后也感觉强化了这个菜的归属感

不仅是韩餐就是像越南菜我们看到也是会带有那个法语音标的那种词就是越南自己的语言先写一次然后再标上它里面具体是哪种法这种嗯

甚至你有时候点多了我记得那个 GA 这个组合就好像是肌肉还是什么的肌肉你看多了你真的会习得一些他这个语言里面的那个各种食材是怎么讲

就有点类似粤菜馆子各种戳你就知道是菜反正我觉得饮食真的是很是整个文化认同这个概念下很敏感的一个地方因为每个人都要吃饭然后你随处可见一手难攻的一个

那种一个文化堡垒吧它更像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一种就是去中国化这个概念并不是说你就是一蹴而就的把一个东西放到一个甩杆机里面把不属于那部分甩出来就行了它不能是这样一刀切的就是它有个很明确的分野说你就是你我就是我它

它是一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它是一种庆润性的一种对因为就是饮食就是跟这个国家的历史是分不开的嘛我就想到很多像那个布队国就是里面出现了各种美式的那个美式的这种 processed food

然后就不免的就跟韩国的那段历史会联系在一起就像台湾吃到的来自中国大陆胡思海的这种菜就是会跟

以前的那段历史联系在一起所以你就说你就不能去把这段历史让它消失掉或者去否定掉或者去掩盖掉它就是永远都带着这一份它是你的 DNA 我们所有人最初最初都是非洲人那种是啊是啊就是那个意思你不能去抹掉你的来处而且特别是从饮食上来讲

大家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吧不管是从名称啊材料啊或者料理的风格啊都会去在他们身上赋予很多属于自己的文化符号和影响

但其实很多饮食本来就是同根同源的嘛对我觉得他有点无辜就是他被政治利用我觉得就背离了一种初衷除了像食物他是中餐还是台菜就让我想到说你在讲一个词的时候他里面所含的概念就不要太狭隘吧就是不想那种非黑即白你不能分得很清楚比如说像

你说中餐你说台菜它是中餐吗或者说它是属于中华料理吗你要怎么去讲你不能说就是台菜是台菜中餐是中餐

就像你说英文这个 Chinese 这个单词的时候你是要把它想象成说它是中国人吗就是说来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吗还是说会讲中文的有这个华人文化的这种华人就包括了像甚至马来西亚华人啊新加坡华人啊有汉文化影响的那种族群啊就是你要怎么认同包括在美国出生长大的

那些华人你要你说他要你问他你是 Chinese 吗他要怎么回答那他肯定说我是 Chinese 他长的就是 Chinese 对吧他不可能说我不是如果他想说在政治上那种身份上的认同他可能说我是美国人就像我们的阿祖老师他就是美国出生长大的那你说你问他

你会觉得他是美国人吗就是你到吴彦祖的时候你还是会就是会说他是中国人啊我觉得往往就是提及这个国籍跟他本人出生的国籍的就是往往有什么

真挚的发生的时候才会去强调这个不同那你说像李安获得奥斯卡的时候大家可能会都会说啊华人之光啊然后但是一旦有利益相关的时候比如说 TikTok 就会被 CEO 就会问 Are you Chinese 要强调 I'm Singaporean 算了它哈哈哈哈

所以这个词很 tricky 就是一个人在讲自己是什么人的时候就是大家要厘清一个概念就是说就是想说中国这个国家这片土地跟这个执政党广义上的一种中华文明是三就是分开的但它都可以成为都可以用 Chinese 作为一个定语就是 Chinese culture 你说到 Chinese 的时候你要

你要知道他指的是什么你自己怎么去 identify 就是如果把这么大的这个文化然后历史都浓缩成一个国家就显得太太简单了我觉得

就你不可能因为讨厌这个 Chinese 背后的某一个定义而去否定其他的东西就像我们就是即便在海外生活但是吃的还是中餐然后我们的播客还是中文就是这个东西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无论你是什么国籍至少我自身呢我觉得我最大的 identity 可能就是还是中国人这个

但是这个又是跟政党没有关系就是你以前是是是你会去欣赏的那些文字语言然后各种历史这些东西都是作为中国人的一部分这是跨越 1949 年的这个时间点的然后大家五湖四海的人聚会还是要包饺子对

因为那些东西是对像你说 49 年之前它就有的中餐这个东西是从古到今就有的你认可中餐也不是代表你就倾向于某种意识形态对吧所以就是不要给食物夹杂太多的这些东西食物和语言对

说起这个语言我就想到我最早知道美国没有这个官方语言就是因为就是网上有一些人可能碰到了一些非常对中国人不友好的人就说你要说我的语言不然就 get out of my country 这种告白

然后当时我学到的一个反击就是说美国其实根本没有官方语言那这个事实呢就在今年 2025 年的 3 月 1 号改变了就是对川普就出了一个行政命令就是把英语指定成美国的官方语言这个是对我的冲击还挺大的因为

我一直觉得这个没有官方语言是一件很酷的事情特别是像在这样一个大熔炉的国家就是仿佛就是每个人进来无论你说什么语言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在这个国家有一席之地就是你可以安心的说你自己想说的语言但是一旦有了这样一个白人主导的英语就觉得不太一样了就是

所以跟我们刚刚说的特别像就是感觉把语言也作为了一个对某种政治形态的武器去中国化到这个去全球化我觉得是同一种历史进程中的一种那种开倒车的表现就是从地球村到现在各自安好这种

这种感觉特别明显说回我们的这一集的主题就是说这种有趣的中餐的翻译英文翻译嘛我们都知道翻译里面最讲究的三个境界就是性打雅自己的经历就是我跟我的伴侣是通过第三语言就是都不是我们各自的母语来交流的我觉得在我们两个交流当中我想

觉得用最省力的方法达到沟通的目的的话我觉得我保证的就是信信如果我还有一点精力的话可能答特别像现在这种已经有各种各样的 AI 啊各种各样的 Google 的时代你就可以求助就说这里有个 Wikipedia 的 link 你去看一下这里有个 ChatGPT 的解释你去看一下嗯

但是在这种日常的交流当中我就是用最基本的那种他能理解的一种概念去给他解释吃的方面比如说拍黄瓜我也不可能就直接问他你要不要吃拍黄瓜我就会说你要不要吃那个 cucumber salad 就是黄瓜沙拉在我们中餐的概念里面是一个凉拌对吧然后只是说拍黄瓜是因为他用那个拍碎了的黄瓜你说我要问他要不要吃那个 smashed

smashed cucumber 就如果说已经固定下来我一讲这个 smashed cucumber 他就知道是拍黄瓜那就 OK 但是我没有那样讲我一开始就是讲是 cucumber salad 或者最多加一个 Chinese cucumber salad 因为我之前讲 cucumber salad 这两个词的时候他会联想到他外婆经常做的把黄瓜削得很薄加上酸奶油 crisp

那种呢很 creamy 的那种加一点醋还是什么是那种 cucumber salad 但是我做出来是加了很多醋啊辣椒啊蒜啊那种所以就是一个例子吧来说明在我的日常生活当中我要遇到每一天要遇到这种中西文化沟通的时候我要省力我就有

只要达到性就可以了而且食物摆在面前他吃进去他就知道是什么东西你不用像你跟你你家属也有这样的例子吧就是你做某个中餐的时候因为我说的那个英文它有完全不一样的 expectation 就

就我说我要我要 make rice cake 然后如果做年糕然后他想的就是那种 topoki 啊或者就是或者是汤汤水水他们也吃但是我做的一般就是那种像榨菜肉丝炒年糕就咸菜他就没有吃过这个年糕这样 stir fry 的这种形式

对对他想的要么就是汤年糕要么就是像辣年糕这种就是这种例子比较多就是因为因为中韩两国用的食材像所以他就有一个他对这个食材的 expectation 他对这个食材他觉得要出什么菜结果我做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嗯这种比较多嗯

我也是有个这种大概就是说我会把某一个类别的菜就统称为那个一个单词然后大家就有点像心照不宣就是咱们因为对中国的食材熟悉了才能细分那么多就是不熟悉的我们也只能都统称在一起

你就说炒青菜你要具体说你是什么菜心啊是小白菜啊青江菜啊塔库菜啊就是这种不同的菜但是你就从前就是就是 greenleafy green 就是对我每次也是这样问他就说你今天要不要吃一个吃一盘炒菜我就问他要不要 some green 我有想到一个例子就是那个螺蛳粉你也不会说你要不要吃对对 river river snail snail noodle 我看有个翻译我就说 stinky noodle 你要不要吃 stinky noodle 有

他闻到那个味他就知道他今天吃什么了对

是的是的是的所以归根结底这个语言就是让了让对方能听懂自己在说什么对对对所以对啊就是食物就是最简单的我觉得食物是全世界全人类共通的语言是人就要吃就要喝而且就是经常看到什么菜谱然后你就会看到 YouTube 下面评论区里面不同的语言的人说哦这个菜我们也有但是在我们的语言里面它叫什么名字就是我觉得

菜跟语言就是都是特别互通的就是大家就那么些食材排列组合做出了这些菜我台一贯的立场就是要天下大同 love and peace 食物化解了很多历史上的冲突就是把它们都融入了一份菜里面既然他已经做到这一点就不要再分得那么细了

对啊而且如果你就算不说对方的语言但是你就知道吃对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除了 love and peace 之外我们还要 food and water

没错就是我们最基本的需求无论就是执政者想用食物来做什么文章我们都希望大家就是至少在味蕾上能够互相和解也就是在每一天是好和好少些烦恼我们下期再见再见

请不吝点赞 订阅 转发 打赏支持明镜与点点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