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franceinfo junior du lundi 09 juin 2025

franceinfo junior du lundi 09 juin 2025

2025/6/9
logo of podcast franceinfo junior

franceinfo junior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F
François-Gilles
Topics
François-Gilles: 作为一名雕塑家,我的工作核心在于创造立体的艺术作品,这通常是通过从原始材料中去除多余部分来实现的。我专注于木雕,特别是为历史古迹制作室内装饰,并参与修复工作。在当前,一个重要的议题是将殖民时期掠夺的雕塑归还给原籍国,这实际上是在纠正过去所犯的错误。例如,将一件重达430公斤的会说话的鼓归还给科特迪瓦。虽然马克龙总统也对此有所表示,但尚未形成明确的法律。 从法律角度来看,国家博物馆的藏品通常被认为是不可转让的。这意味着一旦某件艺术品进入国家收藏,它就不能再被移出。因此,如果出于某种原因需要将藏品移出,必须经过议会批准并立法,这本身就是一个政治行为。对于那些被殖民的国家,我们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调查这些艺术品是否是通过欺诈手段获得的。如果确有证据表明其获取方式不合法,那么原则上就应该归还。 当然,也有人认为博物馆是具有普遍性的,它们超越了历史和政治,肩负着保护世界记忆的重任,包括那些不光彩的记忆。然而,对于一些国家来说,几乎所有的文化遗产都被掠夺一空。即使我们不将某些藏品从公共收藏中移除,也应该考虑在这些国家重新展出,让它们重新被人们看到。艺术品归还的问题由来已久,自古以来,艺术品就常常成为战争的战利品。艺术品的流转历史非常复杂,所有权的问题很难界定,我们总可以追溯到最初的拥有者和创造者。因此,我们需要警惕艺术上的民族主义,不能简单地认为所有在一个国家创作的艺术品都不能离开这个国家。文化交流和商业活动使得艺术品得以流通。 举例来说,韩国的朝鲜王朝实录就是一个被归还的著名案例。法国军队在对朝鲜进行报复行动时,掠夺了大约250份手稿,并将它们收藏在法国国家图书馆中。后来,在良好的外交关系下,这些手稿被归还给了韩国。但在这个过程中,法国国家图书馆的馆长甚至拒绝归还这些手稿,以至于需要强行取回。这反映出一个问题,博物馆的文物保管员被教导要保护他们所委托的藏品,无论其历史如何。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durée : 00:06:31 - franceinfo jun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