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欢迎收听刘轩的 How to 人生学,我是刘轩。这一集是我们与保瑞圣维恩基金会所合作的解锁青春情绪的系列节目。在这个系列中,我们一起探讨现代年轻人所面对到的心理健康危机,并且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以及寻找让年轻人能够活得更健康的方法。那今天来到我们第八集了。
在这一集呢我想跟大家来导读一本非常特别的书
它的英文名字叫 Languishing 而它的中文书名呢翻译成威迷与心圣威迷大部分的人会说伪迷不过我查了一下这个教育部的词典说应该叫威迷所以我就听老师的话威迷与心圣那很有趣的是它的副标题英文是 How to feel alive again in a world that wears us down
翻译过来就是如何在一个消磨着我们的世界里再次活起来那相比之下呢它的中文副标题是增强心理韧性的新生维生素有效摆脱空虚消沉与疲惫的恶性循环开启正向能量心动力嗯
说实话我觉得这个英文副标题比较能够打动我因为它直接点出了问题的核心是的这个世界确实是在消磨着我们而中文副标题呢看起来似乎比较功能性一点好像是在写一个自我提升的说明书一样我觉得可能中文编辑他自己也有他自己的考量
我不知道有多少朋友会实际的购买或阅读这本书它看起来因为它挺厚的不像是一个会非常受大众关注的书但是我觉得今天我非常兴奋能够跟大家来分享这本书因为我觉得这里面有很多非常实际的建议以及很高的智慧
让我们先来聊聊 languaging 这个词好了它的英文里面的意思是失去活力日渐的衰弱或者是在不愉快的处境之中停滞不前那翻译成中文呢它是微米但是我觉得其实这个翻译中间是有点落差的因为微米这个词它会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它会让我联想到一个人好像卷缩在一个角落两眼无神像是一个卷起来的虾米一样它有一个挺负面的感觉但是 languishing 呢它比较是缺乏活力或是一种停滞的状态就漂浮在那边似乎你在踏着水但是并没有游向哪一个地方那我自己呢就取一个谐音梗我觉得 languishing
这个词听起来就有点像烂在那里那这个跟年轻人常说的我就烂呗或是躺平有点相似但躺平呢比较像是一个主动的选择或者可以说感觉一个人就已经是烂了或者说他就烂在那里
你就会变得比较消极,有消极的心态也就更容易躺平。所以 languishing 它是一个状态,而当你发现自己卡在这个状态里面的时候,你可能想要前进,但是却提不起劲。那作者在这本书里面呢,也提供了几个问题,我念出来其中的几个,这个 list 其实蛮长的,不过如果你觉得这个好像有说中你的话呢,可能你也在 languishing 之中。例如你突然感受到一种无力感,
你的生活似乎越来越容易受到外部力量的影响你开始有何苦这么努力的心态开始拖延工作和生活上的一切开始觉得越来越多事情无关紧要、肤浅或无聊你总是感到不安总是觉得缺少了能让人生变得完整的东西但又不知道到底缺少了什么
或是平常能够轻松克服的小小挫折现在却让你觉得非常的挫败你觉得非常的焦躁不安甚至会觉得在工作中没有归属感你越来越不相信自己或是
你不太想要联络亲朋好友或是以前你曾经看中的关系你也提不起兴趣了你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与人亲近或者你无法辨别自己的优点或缺点已经不知道自己哪些事情做得很好也不知道自己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于是你心中的自我价值摇摆不定或者一落千丈嗯
我不知道各位是觉得怎么样,不过当我第一次来看到这个清单的时候呢,我确实觉得在不久之前的我其实就中了蛮多项的。其实从这个 list 上面,我觉得它也跟我们所谓的职业倦怠 burn out 有点像。那对于成年人来说,我们可能用 burn out 来形容,对于年轻人来讲,
可能还没有在工作所以不能说 burn out 除非我们把学校或者学业里面所遭受到的压力也视为是一种工作的话确实可能现在很多年轻人也有在 burn out
但是 languishing 这个状态,它是一个状态。而这个状态呢,它跟我们所谓的 depression 又不一样。languishing 是一种亚健康的状态,所以它还不算是一个病。那为什么我觉得要特别分享这个词,或者特别要深入地来探讨这个词呢?因为我还记得有一天,其实就不久之前,当我自己在经历我自己人生低潮的时候,
当时我就跟我的孩子们在聊天我就问我的女儿那个时候她八年级在纽约上学我说你了解爸爸现在正在经历的是什么吗他就回答说 Yeah 我知道啊 I knowWe're learning about depression in school 我们现在在学校在学的就是有关忧郁
然后呢他说 so many of my friendsare depressed 他有好多好多朋友都忧郁那听到这里我就很好奇他说像是我知道一个同学他考试考得不好然后他觉得他的家长一定会修理他然后他就跟我们哭然后他就说他自己好 depressed
然后另外一个同学他在这个 school musical 里面没有获得他想要的角色然后他就低迷了好一阵子说他自己很 depressed 那这时候我突然意识到现在的年轻人似乎对于 depression 这个词的理解出现了一些偏差
回想过去这 20 年间我们社会对于心理健康的认知有了巨大的转变 20 年前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有忧郁症这是个禁忌的话题后来人们开始逐渐接纳并且公开来讨论这个议题当然是好事
但现在特别是在青少年的群体之中似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当你拥有一个 mental problem 有一种心理的异常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常态甚至是某一种身份认同
所以像是我现在身处的美国或者是在台湾我现在也都蛮常会听见人来说我很 depressed 那这句话的使用频率已经高得蛮惊人的而当你仔细地去听这些人描述的状况的时候很可能会发现其实他们可能只是经历了一些挫折或是他们对于未来感到迷茫那可能他们有一些他们觉得不知道接下来人生要做些什么的困难
的困惑但是这个还称不上为 depression 那 depression 是一个很严肃的医学诊断首先你需要一个专业的人他要参考 DSM-5 这种参考书上面的标准而且还要进行一些实际的对话以一个专业的角度在很多其他的一些讯息的整个的综合来做一个判断
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判断就是 depression 它为什么叫做一个精神病呢是因为病是会让我们失能的
所以当我们的 depression 已经严重到失能的时候那我们可以说这件事情是我们需要去处理的有各种不同的专业的处理方法但我发现其实有很多现在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可能身处在一个生活压力很多但是又不太知道未来在哪里的状态这时候他们的状态很像是 languishing 就是一个介于健康与忧郁之间的状态
所以我觉得有一个名词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当一个状态没有名字的时候它就像是一个隐形的敌人它会让我们感到困扰但又说不清楚问题是在哪里而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过度广泛的标签像是忧郁那很多人就会很容易对号入座而忧郁的这个标签其实也就相对的会让人觉得原来我就是忧郁者
但或许我们不是忧郁,或许我们只是压健康,我们不是在一个最 flourishing,最绽放,最快活,或是像是这本书的中文翻译,叫的在兴盛的状态之中。
所以我们需要非常注意如何去标签我们的情绪而我认为现在有很多年轻人面临的正是 languishing 这也是这本书的作者他的研究所发现的稍微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他叫 Corey Keyes 他是美国的 Emory 大学的荣誉教授这是美国最顶尖的私立研究型的大学之一是在 Atlanta, Georgia
Corey Keyes 他非常了不起的是他在这个名校里面真的是一个超级明星教授他的课受欢迎到什么程度呢是学生从大一入学的时候就要开始排队登记他的课然后往往都要排到他们快毕业的时候才能够排得上他的课是这么的受欢迎那 Keyes 教授他主要教授的呢就是现在我们常听到的 Positive Psychology 正向心理学
他自己是一个社会心理学家但显然他不只是在传授知识他是真的能够触动学生的内心这一点从他写这本书的风格里面就可以看得出来他不是在用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的写作而是非常的自我揭露非常诚实而且充满热情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理解 languishing 这个状态以及它为什么会导致我们现在有这样子的状态
根据 Corey Keyes 的研究有 50%到 60%的人会经历 languishing 而在三个阶段特别容易会经历这种 languishing 第一个阶段就是 12 岁到 19 岁的时候青少年时期第二就是 25 到 34 岁开始成家立业的时候然后第三呢却是 75 岁以后
他发现很多老年人尤其退休之后会进入到一种 languishing 因为人生似乎没了工作的目标这个就让我觉得蛮有趣的是他并没有提到中年人虽然我觉得中年人是有很多很多人都是在一种 languishing 之中的我自己前阵子其实也跑过在内不过今天我们既然在 focus 在青少年上面我们就来谈谈年轻人好了
在 2022 年的一项研究之中发现即使是 1 到 5 岁的孩子也有将近四成会表现出无法茁壮的迹象而这个比例在 12 到 14 岁的孩子就上升到了 51%到了高中年龄更是高达了 60%更令人担忧的是在几乎所有的已开发国家中青少年的自我伤害行为都在增加
这个叫做 non-suicidal self-harm 也就是说自我伤害但是并没有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却会例如拿刀片割自己或者烧伤自己或者拉扯自己的头发那这些现象呢让很多的心理健康专家都感到困惑为什么这种行为尤其是在青少年之中会变得越来越普遍呢那作者呢就提出了几个他觉得重要的原因首先是孤独感
在 2014 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研究者把人们带到实验室然后拿走他们的手机跟所有 3C 的通讯的物品那就让他们每一个人独处在一个空间里面只有告诉他们静静地思考自己的人生然后出来再访问他们你觉得感觉如何结果 57%的人他们表示很难受难以集中注意力并不觉得这是很好的一个经验
更惊人的是研究者在这个房间里面还放了一个小玩意儿一个电极的仪器那你可以给你自己点电极它其实会痛的哦结果呢他们发现 67%的男性跟 25%的女性在这个房间里面自己独处的期间里面至少给了自己一次的电极
所以这个听起来很荒谬对不对好像人们宁可给自己一个有痛的惦记也不要去静静地思考自己的人生人似乎已经失去了独处的能力
这个也让我想到现在的青少年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自我伤害这么多的这种行为它似乎是一种肉体上面的刺激是不是因为我们已经失去了这种独处跟面对寂寞的能力呢但很吊诡的是其实面对寂寞真正能够自己独处它其实跟我们所感受到的寂寞是没有关系的
虽然我们透过社区媒体看起来很与别人有各种的连结但实际上面我们与别人的面对面时间越来越少了
研究显示在 1999 年有七成的美国人是属于某一种社团社群或是教会是一个叫做 Community of Trust 就是信任的社群也就是说一群人可能互相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互相会一起信任而到了 2020 年这个比例从原本的七成就下降到了 47%当然中间再加上一个疫情更是加剧了这个情况
我自己的观察是,现在的人,尤其是青少年,在一个很需要跟其他人相处的时候,反而现在都在手机上面。而缺少了这种真正的相处,他们反而自己也变得无法独处,好像没有了一个真正的连结,也让他们没有办法与自己产生一个有意义的连结。
这一点我等一下会再深入地跟大家说那另一个作者所提出的为什么现在有这么多青少年都在 languishing 的重要原因是我们太过于注重快乐
你看看现在的广告就是我在美国有一个饼干的这个包装上面就写说如果你想吃个饼干就吃个饼干或是我们常常会听到说 You deserve the best 你值得拥有最好的这些讯息都让我们觉得我们理当应该时时刻刻都要快乐而其实快乐似乎也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是有各种的娱乐各种的剧可以追各种的电玩可以打
但其实我们真的去看快乐它是一个情绪它是短暂的我们很难达到一种快乐但是一直不断地让这个快乐持续
你在想你自己可能在吃你最喜欢的零食第一口非常快乐一口接着一口也都很快乐但是还是会结束啊而且你没有办法一直吃一直吃对不对虽然很多这些垃圾食物都是它本身的设计就是会让你欲拔不能的所以快乐这个情绪呢它之所以会存在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会分泌多半让我们记住什么样的事情对我们是好的所以我们的心态
从一个原始进化论来说这是为什么快乐这个情绪会存在而在我们的六个基本的情绪之中它是唯一一个真的正向的所以它其实是有它自己功能的也就是让我们记住什么是好的会重复地再去做这件事情但问题是在我们现在的世界里面这种会刺激多巴胺分泌或者说是这种快乐短暂快乐的东西已经有非常非常多了
短影片点赞吃一些 potato chips 这些都是被特别设计来触发我们多巴胺的那这个会很容易让我们误以为自己在体验快乐但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快乐或者是说它就是一个非常短暂的多巴胺的一个小小的 hit 而已
这以上两个原因一个是人们已经缺乏真正与人的连结于是特别的感到孤独而在孤独之中也缺乏了真正自己独处的能力然后我们也太过于注重快乐于是在追求短暂的多半而失去了一个比较长期的一种思考或者是对自己的投资好那么我们应该要如何摆脱 languaging 的状态呢
我想很多父母亲可能在这时候就说去教小孩子一定要深耕某一件事情啊一定要有成就啊人在学校里面要认真啊我们要教他们专心啊是的我们常常都会说这些是孩子们应该有的状态但为什么他们又那么做不来呢会不会是我们在要求他们的这些事情对于我们来说也是要求太高了呢
我们要怎么样摆脱 languaging 其实 languaging 这个状态也包括成人很多的成人都有好 接下来我就来跟大家分享作者所提出的如何摆脱 languaging 的五个新生维生素现在的青少年所面临的挑战比我们当年要来得复杂得多
从社区媒体的压力到学业、社交甚至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性这些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巨大影响保瑞圣维恩基金会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透过慰教及宣导方式传递正确概念以提高社会大众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认知
今天我导读的是 Languishing 这本书作者发现呢就像我们的身体会需要维生素来保持健康一样我们的心理健康也需要特定的一些营养素他把这些称为新生维生素他认为这些元素能够帮助我们从一个停滞的从一个生活没有意义没有方向好像不上不下的烂在那里的
的状态之中走出来而达到一种心理茁壮绽放或是中文翻译成心圣 flourishing 的状态而特别的是呢这些维生素不是要靠吃药或是看医生而是我们每个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行动去实践的方法那么这五个心圣维生素分别是什么呢它们是 learn 学习 connect 连结 transcend 超越
Help 助人和 Play 玩乐每一个维生素都扮演着不同但是同样重要的角色那就让我们先来深入了解第一个维生素 Learn 学习
这里说的 learn 如果用中文的教育或学习会跟我们一般的理解不太一样我们通常想到的学习就是在学校学习但作者给了他一个很特别的副标题 Creating stories of self-growth 创造自我成长的故事
这个提醒我们真正的学习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者完成任务而是要创造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在西北大学有一位教授 Dan McAdams 就对此有个很有趣的观察他说我们人从青少年时期就会开始扮演自我的历史学家
意思就是我们会不断地来拿我们的经历构成一个故事而根据新来的经历我们会重新地去解构过去的经历而把这些一直编织成为一个有意义的故事这个故事的意义这个过程特别重要生命是否有意义很大程度上面就取决于我们如何诠释和叙述自己的经历
在书中提到了一个年轻人他有一天回到家帮忙处理家里面的一些花草原本他是对园艺完全不感兴趣的但是当他碰到的时候突然发现他蛮喜欢的随着时间他不仅学会了照顾植物更重要的是他发现自己在这个过程之中获得了一种成长种花不再只是一个兴趣而成为了他自己生命故事之中的一个自我长进
所以这告诉我们学习的真正价值不是在于你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在于在这个过程之中如何改变和塑造了我们我们有了什么样的长进而我们大家从大学毕业之后其实
我们还是会继续不断的学习这些学习可能不是在课堂里面但我们还是必须要有一种不断长进的感觉所以当我们谈到这个 learn 的维生素的时候我们必须说这个是一个很有意识感的一种自我长进跟学习那怎么做到呢作者建议我们要主动选择我们学习的内容
要选择真正引起我们兴趣的东西按照我们自己的节奏学习不要被外界的期待所束缚并且为自己而学因为学习的动机要来自于内在而不是为了满足某一个人的期待我们也要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享受这个学习吧
哈哈
这种学习方式特别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建立真正的自信和韧性。当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的时候,我们就更有力量来面对未来的挑战。这就是为什么作者把它列为第一个新生维生素。
接下来聊的第二个新生维生素就是连结这个维生素的重要性其实已经被大量的研究证实了像沙哈佛大学进行长达 75 年的研究告诉我们对一个人的健康甚至寿命的长短来说最重要的因素不是财富不是名声不是社会地位而是人际关系的品质
作者在书里面给了这个维生素一个很棒的副标题 Building warm and trusting relationships 建立温暖并且值得信赖的关系而且他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一个归属感的许可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天生的渴望想要归属某个群体但同时我们时不时也会感觉到
感觉自己是个外人会怀疑自己我真的属于这里吗我配待在这里吗那这种内在的声音其实会影响我们是否能够真正的与一个地方或者与一群人来建立真正的连接简单说就是我们都希望归属某个地方但又常常在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这个地方真正的连接是什么呢
是那种暖暖的有安全感的关系它不是靠一个按个赞就能够建立的而我们要得到那种有安全感的关系我们必须要先真实的展现我们自己我们需要感到能够表达自己的脆弱可以寻求支持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也有三个主要的特质第一就是温暖不只是表面的礼貌和客气而是真正的关心和接纳
再来是信任,也就是能够安全地分享自己的想法跟感受,不用担心被批评。再来就是互惠,双方都愿意投入,而且都可以在这个段关系里面付出,也都可以获得。
而我认为现在的青少年他们面临的挑战其实蛮大的在一方面他们比以往的任何时代都更连接他们随时可以跟朋友同学们互动但在另一方面呢他们可能比过去更难建立这个深度的关系因为真正的连接需要时间需要真实的互动甚至可能会需要一个给彼此一个真诚的拥抱
那我们要如何在这个高度数位化的时代来培养真实的连接呢?作者给了几个建议我们应该尽量找到能让我们展现真实自我的人和场合我们要尽量用更平等的眼光来看待周遭的人尽量避免去断论或刻板印象而且我们可以共同创造一些经历和回忆也可以主动地参与能够促进真实互动的活动
而且非常重要的是我们也需要让自己感觉对于某些人来说是重要的那这个就要透过一些服务的精神
像是我女儿的学校就有一些社会服务的点数那所有的学生他们可以自己去选择各种不同的在社区不同的组织可能需要一些 volunteer 啊需要一些年轻人来服务那这些 community service 当学生一起去为这个社区做一些事情的时候
我女儿可能找一些她的好朋友一起烘焙一些饼干然后带去某一个地方参加一个什么 bake sale 啊等等的来做一些小额的募款虽然真的算是一个非常小的服务但其实一些同学一起来做的时候也挺开心的
那这个表面上面看起来像是在做公益但过程中呢他们其实也是在建立真正的友谊而且他们也会觉得他们与这个地方有一个真正的贡献与关系所以建立连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时间需要耐心它需要用心但当你有了这种温暖的连结的时候这个 languishing 停滞觉得自己没有方向没有意义的感觉会自然消减非常多
取而代之的会是一种幸福感第三个新生维生素叫超越
他的副标题是接纳人生无可避免的剧情转折作者用的这个剧情转折是不是觉得很具象因为我们人生就像是一部连续剧一样总是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节但我们是否能够真正接纳它而不是一直抱怨或是一直觉得我应该要是什么样
纠结在一个其实不实际的一种状态
然后就跟着个作者说 Oh my god
为什么每次都是我为什么我每次坐飞机旁边都一定会有一个哭闹的小孩我到底做了什么就 deserve this 我到底为什么会遭受到这种事其实这个女士的反应蛮经典的不是吗但是这个作者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那个哭闹的孩子其实他是坐在作者的旁边他还隔了一个位置
他真的是发生在这个女士身上吗不是啊只是发生在他旁边而已况且还不是真正直接在他旁边老天爷也没有特别要整他其实这个故事就点出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常常把生活中的不如意看得太个人太针对了
于是我们碰到不如意的事情就会想为什么偏偏是我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但其实很多时候事情发生没有特别的原因
它就只是发生了像是我最近就在帮一个朋友做 coaching 的时候这个朋友他说他不想要回家过年因为他觉得家人总是在批评他那经过讨论之后我们也慢慢地让他理解到他其实没有办法改变家人对他的看法但是他可以改变自己的绝对的诚心诚意去祝福他的家人因为他还是爱他的家人他还是关心他的家人
而这种真诚它可以完全放在心里面它也就超越了那个可能的情绪勒索它就超越了那些在聚餐的时候他所担心会发生的不适的感觉所以超越 transcend 这个维生素
比较像是一种心灵上的智慧它让我们学会分辨什么是我们能够改变的什么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它让我们理解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一定需要一个理由一个解释它也让我们在一些无法改变的情况之下来找到一个新的视角甚至一个更高的视角就让我想到那个著名的宁静岛文
主啊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事物请给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事物并且请赐予我智慧能够分辨这两者之间的区别这不就是在讲超越吗
作者建议我们要当个更好的心灵守门员我们的注意力就像是警卫那我们的心理防卫呢像是安全系统什么要让进来什么要挡在外面这个选择权在我们自己当我们学会接纳那些无法改变的事情我们就能够把精力专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我发现现在有很多年轻人给自己非常多的压力也觉得自己好像理当要成功应该要成功不能够比身边的其他人要来得更差但其实无论是今天在一个课堂上或者在事业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发展
而我们如果要帮助他们真的来离开这个 languishing 停滞的这种感觉或许也是需要时不时跟他们对话来帮助他们理解并且接纳其实生活确实并不是公平的人生总是有一些命运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条轨迹只有当你放开与别人比较的状态之下的时候
我们才能够真正启动我们内心的那种创造力跟活力这个就是 transcend 超越背后的意义第四个新生维生素是助人 help 副标题呢叫做 finding your purposeeven in the mundane 即便在平凡之中也找到目的
那什么是目的?What is purpose?这个问题其实困扰了好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很多年轻人会觉得,我一定要做一些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我们才能够改变世界。也有很多年轻人觉得,有一天我会找到我的 passion,就像是我会找到我真命天子一样,我会对他一见钟情,立刻告诉我,是的,这个就是我接下来这辈子想要做的事。
但其实真正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研究发现在年轻人之中只有四分之一真的会去主动寻找目的十分之一虽然有想要帮助别人的明确目标但没有真的行动到了大学的阶段呢
虽然有 40%的 19 到 21 岁的年轻人说自己有找到一个人生目标并且有付诸于行动但是也仍然有超过四成的学生不只是没有找到这些目的甚至根本没有任何兴趣来寻找目的
那我们要怎么样帮助身边的年轻人来寻找自己的 purpose,或者是帮助我们自己来寻找 purpose 呢?作者在这本书里面给了一个我认为超实用的建议,Start small, start local,从小处做起,从身边开始。
他建议我们可以每天做三件小善事为了身边任何的人可以是家人可以是邻居可以是我们兄弟姐妹听起来很简单对不对但是他说效果真的是很神奇那些真正实践这些建议的学生在研究发现他们的幸福感显著提升
其实我们往往在想找目的找一个 purpose 或者叫热情或者 passion 的时候会很容易把它想得太高大上我要改变世界我要解决气候变迁这些很大的一些想法对这些想法很棒但是它也很可能让我们忽略了我们身边随时都有现成的机会
其实重点是当你采取行动无论是在帮同学补习功课陪一个朋友聊天解忧甚至扶一个老奶奶过马路这些都是你采取行动来帮助一个整整的人而在这个过程之中你在创造价值你在对于社会有贡献这个都是在实践出你的目的
所以与其坐在那里苦恼说我的人生目的是什么不如先做点什么你永远不知道一个小小的善意举动说不定就会像涟漪一样就扩散开来影响更多人而且作者说往往就是在这些日积月累的帮助他人的过程之中反而你会自然的沉淀出而且找到自己的价值跟方向感所以找到目的绝对不是一步登天的它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最后一个新生的维生素也是我个人很喜欢叫做 play 玩乐那它的副标题也很耐人寻味叫 stepping out of time 跳脱时间你看这个标题是不是很有意思为什么叫跳脱时间因为当我们真正在一个玩乐的状态的时候时间似乎是一个很容易被忘记的而什么是真正的玩乐呢什么是真正的 play
Play 就是任何一个让你因为过程本身而快乐而不是为了结果而自主的活动
当你真正在 play 的时候,往往不是为了一定要赢,虽然有很多的 play 其实是,的确是有输赢的,但你享受在那个过程本身,并不只是为了赢,不只是为了某一个目的,而就是纯粹的在玩。在心理学领域里面,有一些学者专门来研究 play,其中有一位叫 Joe Frost,
他的研究就发现那些童年时期缺乏真正 play 的机会的孩子长大之后会出现三个明显的问题第一他们面对困难的时候比较容易放弃也就是比较缺乏心理韧性他们比较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比较难跟别人建立亲密关系这个发现其实蛮令人担心的因为现在有很多的孩子越来越少这个 play 的机会了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这个感觉但我自己真的深刻的感觉我自己的童年似乎比我的小孩来说要来的多了太多 play 的时间了我还记得以前就跳上脚踏车就骑出去出去半天跟同学跑到公园里面去打混然后乱闯一些地方有很多真的去探索去玩说实在的如果父母亲知道的话把身为担心的要命的一些事情
but 现在我们是不是也保护我们孩子太多了是不是我们也担心太多了而当我们在限制孩子不能够出去的时候我们又让孩子整天就只是面对这个手机更令人担心的是在我们亚裔之中那这个是作者在这本书里面还特别特别提到的就是 Asian Americans
他说亚裔的美国人之中因为我们这些亚裔是平均收入最高我们讲说 median 我们说中位收入是最高我们也通常都是高学历高知识分子但是如果学校的成绩如果我们的收入是一个快乐的指标的话那照理来说亚裔的美国人应该是最快乐幸福的一群人
但是研究发现有高达 68%的亚裔美国青少年正在经历非常严重的 languaging 的状态
这个是比其他的族群还更高的那为什么会这样呢作者甚至把这个称为 The Asian American Paradox 那是亚裔美国人的悖论那作者认为这个就跟亚洲文化里面对于成就的强调有非常大的关系你们想想看在我们的文化里面是不是从小就特别的重视成绩或名次或表现这个也让我想到我们刚开始学华学版的时候
我记得我儿子川川他滑累了然后他就把这个雪板拆下来然后就有一度他就坐在那个雪板上面像当雪橇来坐着滑那身边的很多的大人呢就马上就跟他讲说是哦 no no no 不要你赶快站起来赶快站起来你要一定要好好的学但是我后来又想一想如果让他真正坐在那边玩一下雪又如何呢
说真的最早发明滑雪板的人说不定也只是在玩耍而已然后就玩出来了对吧而且呢因为现在的很多的休闲活动是被动休闲意思就是我们自己不需要做什么追剧啊滑手机啊这些都是被动休闲
说到这里前几天我跟我儿子川川就有了这样的经历因为他在周末一口气狂追了九集他喜欢的一个动画看完之后反而整个人变得超美丽的看起来超威靡窝在沙发上面说他想要睡觉我就跟他说你今天已经睡了 11 个小时这个周末你不是应该现在想要睡觉的但是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因为你做了太多的被动休闲
我们应该要做一些主动的修行所以这时候我放了一首曲子然后我们就随着这个节奏我们一起丢球来玩然后我们就随着这个音乐我们会改变我们的姿势所以我们就真的就在丢球然后看看对方能不能截到然后用各种不同的花招在丢球这首曲子才不过大概三分半吧但短短的三分半钟之后我们两个的状态就完全不一样了他的活力又回来了
我就跟他说 Remember this feeling 记得这个感觉下一次当你滑太多手机当你有太多时间在荧幕上当你看了太多次的动画的时候而你感觉到自己好像很累自己想睡觉你要提醒自己这个不是累你其实只是需要动一动你的身体你需要花一点时间来玩乐这个才是真正的玩乐力量它可以让我们充满活力的
所以作者在这本书里面就建议我们应该要增加我们的主动休闲减少被动休闲与其看球赛不如出去外面踢踢球打打球别怕犯错别怕看起来傻让自己多小就是让自己能放下偶包偶尔来一场疯狂的一些玩乐找回那个会玩敢玩爱玩的自己
作者自己也说连他自己在他的前院推着割草机的时候他都会先在那个草地上面推着割草机来画一个图案然后再去把那个草再割好他说任何一个普通的家事其实也都可以变成游戏这个提醒我们任何的活动都可以变成一种玩乐关键就是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做
以上就是 Corey Keyes 的这本 Languishing 这本书里面所提到的五个新生的维生素我觉得这五个非常有智慧他与宾州大学马丁塞德曼博士的 Perma 其实有一举同空之妙不过我觉得这五个还来得更实际更接地气因为它是五个我们每一天都可以做的事情
所以我现在我把这五个关键词也贴在我们家的墙上我也提醒千千川川也提醒我自己我把这个当做一个清单我每一天都要花点时间来学习来与他们好好的沟通建立连结能够想想今天所发生的事情来找到其中的意义超越这些事情能够帮助彼此而且也花一点时间好好的玩乐
当然,最近才刚看完这本书,我也才刚开始实行这个实验。效果如何,我之后再来做一集来跟大家分享。如果你在自己家里面也这么尝试,有什么样的好效果,也欢迎给我们留言,跟我们大家分享。在结束之前,我想要分享这本书最后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我们现在需要建立一个让人茁壮的社群。为什么这一点很重要?
很重要呢因为在这个时代真的很容易让我们感到迷失社群媒体上面永无止境的比较职场上面不切实际的期待升学压力跟进入好的学校好的工作好的公司的各种成功标准这些都在悄悄地消磨我们的活力把我们推向一种 languishing 烂在那里停滞在那里的状态
对青少年来说这个压力可能更大因为他们正在寻找自己的定位和价值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理解或者认同这些道理有些人可能会说这不就是人生吗或者说年轻人就是太娇气了但正是因为这样所以那些理解这个问题并且能够真正去 do something 去运用行动来试图改变自己家庭文化或者公司文化的人更是应该要团结在一起来互相支持
特别是身为父母我们能做的其实很多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来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长进的故事而不是硬套别人的某一个成功剧本我们可以让他们来经历一些挫折但是在旁边支持其实研究告诉我们适度的挫折反而能够让人更坚强而且更快乐我们也可以把玩乐当作一件正经的事情
而不是一个浪费时间做完了正事才能够做的事情也教会他们欣赏而不是比较比他们好的人而且给他们时间跟空间去探索去玩乐去做一些他们真正感兴趣或者能够帮助身边其他人的事情甚至帮忙家里面这个也算是一种贡献啊
而当我们遇到一些理念相近的朋友可能其他家长或老师或社区里的朋友我们更是应该要分享经验互相打气来产生更大的力量有时候我会想也许这本书谈的不只是如何摆脱 languishing 更是在告诉我们在这个容易让人感到疲惫和迷失的时代我们应该要如何保持希望如何让自己和下一代真正活出生命的色彩
所以与其各自烦恼不如我们一起行动吧让我们用这五个新生的维生素来建立一个更健康更有活力的环境只有当我们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帮助这个社会从一种 languishing 走向 flourishing 从微米走向新生那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再一次感谢宝瑞圣维恩基金会赞助解锁青春情绪的系列节目我们在这个系列还有两集
敬请大家期待欢迎给我们留言更是欢迎各位把我们的节目分享给身边的亲朋好友记住无论你现在是否感到有点 languishing 都要相信这个状态绝对是可以改变的 Good luck everyone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