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轩:很多人都有想做的事情,但常常停滞不前,可能是因为还没准备好或只是逃避现实的幻想。褚士莹的人生经历非常惊叹,他周游世界,参与国际NGO,并将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带回台湾。褚士莹曾来节目谈论如何在台湾教育体系的同化压力下找到自我。褚士莹的新书探讨如何打破停滞,在迷惘中找到自己的节奏。
褚士莹:我之所以忘记过去,是因为我只想着如何取悦自己,很少怀念过去。未来是不存在的,只有当下才是真实的,应该活在当下。如果未来没有办法保证好的结果,也要享受当下,享受过程。要享受问题,问题可以是很有趣的。面对问题时才活着,存在感是最旺盛的,应该享受问题。如果当下想做,不管以后如何都不会后悔,这才是最好的决定。重复说“好”可能只是为了说服自己,并不确定自己要怎么想。重复说一样的事情,可能说话者自己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完美主义者害怕把事情变成现实,因为一旦成真就会面临评判和失望。完美主义者只能去想,不能去做,因为一旦开始行动,就要为不完美的结果负责。完美主义者的宿命就是永远活在失望中,要接受现实的不完美。期待和行动都不是一次到位的事情,而是一个过程,需要不断修正才能前进。不能只活在期待中,也不能只有行动没有期待。要每天去“闻一闻乳酪”,了解事物细微的变化,不断调整。期待和行动都要小步进行,不断调整,否则会偏离方向。要不断调整期待和行动,而不是坚持其中一项,否则会失败。用未来去想现在会失焦,要保持开放的心胸和好奇心。过去的大人无法想象现在的新兴职业,因为他们成长时没有这些工作。不要假装知道未来,要对未知的事情保持好奇和惊讶。保持好奇心,就拥有了面对未来的态度,不需要控制或假装知道未来。思考也需要有纪律,就是逻辑。要把梦想放在现实的框架里,否则就是缺乏思考的纪律。一切都要符合逻辑的纪律,否则就是空想。第一步是理解思考的本质,把握思考的纪律,理解逻辑是什么。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