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或者斯德哥尔摩效应,常常被用来形容被害者对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原型案件是1973年发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起银行抢劫与人质绑架案,在这个案件中,劫匪和四名人质一起在银行里呆了六天半。最后,人质成功获救。但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人质被救出后,并没有明显表现出对警方和当局的感激,这个反常的现象被当时的媒体捕捉到。作为对这一现象的回应,当时警方的犯罪心理学专家尼尔斯·贝耶洛特(Nils Bejerot)创造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这一词汇来解释人质对劫匪产生好感这样的现象。然而,作为人质之一的克里丝汀·恩马克(Kristin Enmark)一直在反对这个概念,并且认为这个概念的提出其实带有厌女的成分。
我们将在这期节目里完整讲述这个案件,并且会围绕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展开聊聊。
时间轴
0:00-04:29 开场
4:30-07: 05 案件背景介绍
07:17-11::14 劫匪进入银行控制人质
11:15-16:31 劫匪和警察第一轮交涉,提出要求
16:32-21:56 警方满足了劫匪部分要求并拖延时间
21:57-28:35 第二轮对峙,劫匪和人质转移到金库
28:36-29:55 人质和政府人员及家人通话
29:56-32:04 劫匪真实身份确认
32:05 -38:06 人质和劫匪被锁到金库,警方开始疲劳战术
38:07-43:41 警方开始强行进攻金库
43:43-45:18 劫匪投降,人质获救
45:19-52:57 案件信息补充和案件后续讨论
52:58-56:10 关于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讨论
56:11-57:02 结束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