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酒吧新闻台 FM 酒吧庭欢迎收听邓慧文时间
我们在节目里头谈过很多人生的困扰包括亲密关系的困扰亲子的困扰社会职场的困扰不过你有没有想过其实如果你把这些事情都处理得很好你可能还是会遇到一个很无奈的问题那个问题叫做手足
我们讲的是手足不是你的手跟你的脚而是感觉上比你的手跟脚更密切更影响你的兄弟姐妹
今天我们请到一位特别来宾我们要来谈谈你的家中或者说也许你的上一代你的下一代你这一代是不是有想过说在父母老了或者说弱了甚至不在了之后你的兄弟姐妹会不会成为你的问题或者说你会不会成为你兄弟姐妹的问题啊
那我想第一次看到就有专书很深刻的去讨论这个问题这是手足风险这本书联金出版社所出版的它是一本翻译书当我们慢慢变老兄弟姐妹究竟是我的资产还是负债
如何找回亲情与现实的平衡点今天和我们一起来谈这个问题的是新北市家庭照顾者关怀协会的陈颖锐理事长理事长你好你好主持人好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是理事长我看到你的书上贴了很多的那个标记刚才在还没有节目还没有开始的时间请教一下理事长就是这个
贵关怀协会的服务的对象是什么那我们刚刚知道说是就是家庭照顾者就是有照顾失能家人的人就是你们服务的对象我们比较特别就是一般是服务比如失智症或者服务智能障碍者服务病人那我们是服务照顾他的那个人
对那我记得我以前听过一位失智症专科的医师他提到一个很有趣的说法他说当我看到一个失智症病人的时候我会同时看到两个病人
一个就是那个失智症患者另外一个就是照顾他的那个家属是对那我们大概在十几年前就是看到很多家属都是在家里照顾他家人的时候其实没有太多的人可以跟他谈或者告诉他什么资源所以我们才成立了这个协会来帮助这些家庭照顾者是那在您服务跟工作的经验里面有没有人啊是因为兄弟姐妹在分担照顾责任的时候出现很大的困扰
其实非常的普遍而且这是其实我们觉得最困难去解决的一个问题怎么说其实这个书里面也就提到所以我那时候他们请我来做推荐分享的时候我就很快地答应因为我觉得其实有非常多的同样的情况很有感对比如说像我们常常会讲到就是说我们常常就是那个还没有出嫁的女儿
常常就是会常常最容易被家庭选为是一个照顾者对所以像我们台湾的照顾者有七成五左右都是女性而且是全部都全数投票通过这样子对对对那就是其实我们以前常常都会想说父母就会找到最有成就的那个来或者家里
能力最好的人来照顾他或者经济状况最优可是其实不是在我们食物上跟这本书里面我们都看到其实他会找一个最不会影响他生涯的那我们以前好像会讲就是说可能是家里最弱势的比如说钱赚最少大家就觉得说我们其他人来赚钱你负责照顾爸妈然后我们都会支持你
可是其实到最后别人怎么样都不知道对比较好的是说真的爸妈在的时候他就会支持她可是当爸妈走了之后这个女孩子这个女儿那她也没有工作也没有所谓的退休金那她可能那时候年纪大要再去找工作其实也蛮困难的
你能不能说叫兄弟姐妹愿意再继续养他一辈子我觉得有时候这真的也蛮考验亲情的我不知道您看到的怎么样有的不但不愿意再继续付这个例如说每个月的生活费而且还会要把他赶出父母留下来的房子对不对因为以前他奉养父母就住在父母那然后现在房子大家要瓜分了嘛对对对所以他还变得没地方住他变得没地方住他又没有家庭我们也很多这种案例
所以这是一个没有退休金的行业对所以我们现在其实这两年我们就是一直在鼓吹大家就是千万不要离职回家照顾
那问题是那谁要回家照顾呢所以就变成可能我们现在会鼓励大家是多用所谓的社区的照顾体系比如说你可以用日间照顾中心白天把父母送过去晚上再接回来至少这样子我觉得不会影响到完全的影响到工作你
你有没有听到很多台湾的老人家其实有个观念觉得如果我老了要去使用到这种公家的照顾资源而不是由我的儿女亲身来照顾他会觉得好像是人生是挫败了或者是过不去所以我遇到好多老人他们其实坚持
坚持一定要是家人亲身照顾而不能请看护更不能说居然是要把我送去任何的机构我记得我大概十年前我开始做这个时候然后我们就是有一个长辈他真的就是已经家人不太能照顾我们就说我们帮你申请居家服务员到家里去那个老先生就是坚持不要他说我自己有儿子和女儿我干嘛要用外面的人来照顾
对这真的是有他们会不会想说
我觉得也许这也在改变因为上一代很多的父母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老人家其实在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为了养儿育女有很多就放弃自己的生涯那更不要说上一代的母亲有多少就是结了婚之后就是直接不考虑自己可以有职涯所以他们到了老的时候会我想他们习惯的就是这一套家庭逻辑然后他们也
把它就使用在下一代的身上不过我们觉得慢慢也许在松动例如说现在比较年轻的比如说假如是现在 50 岁这一代或五六十岁这一代的人很多年轻的时候其实是小孩就是已经是脱育了或什么会不会我不知道您看到的会不会他们比较松动一点觉得说嗯
你小的时候我也没有绑着我我现在老了也不用绑着你有没有稍微比较开放一点其实我觉得是有的我最近也才听到一个案例就是我自己现在在另外一个单位工作我们有附设个医院然后其实我们一个医生就跟我说他之前有一个就是他也就是有点中风行动不便然后他之前都是来用我们的
附建中心然后可能会出去上一点课我们自己那边还有开一些活跃老化的课程可是他最近去了一个日照中心回来跟大家分享说那边实在是太好玩了每天有好多的活动可以参加然后有人可以聊天然后也有人比如说可以去打麻将或者玩什么东西他觉得比之前他就有点后悔说为什么他没有早点去
对那我觉得这种东西就是我觉得是要慢慢的一个观念改变而且我觉得有时候是老人家自己口碑要口耳相传而且现在的那个就所谓的老人照护中心或者说引法族的照护中心慢慢的也比较符合现代的老人
不是像以前那么木气沉沉的对以前好像就是每个人坐一张椅子然后腿上盖个毯子嘛然后电视就是已经是有杂讯的电视不断地在那里重复地播一些没有人在听的节目哦
对大家可能想象都还在几十年前的很阴暗的角落然后就是被抛弃的老人才会在那边所以大家对这个非常的恐惧对那么这本书呢其实它的作者有两位嘛其实这两位作者都年纪并不算很大我注意到一位平山亮是 1979 年生的他是这个
应该说是家庭与生涯社会学者他这个社会学者那么他也是在医疗中心的研究所去研究福利啊生活照顾所以这方面他可能有很多的实际的例子那另外一位古川牙子他是 1972
二年的报导文学的作家那因为他常常就是写这一类疾病啊失智症啊这一方面的所以他们其实是从很多实例来出发所以我在书中看到所谓的手足风险就是说因为手足而造成你的负担或是困扰这就是说可能造成的风险而他特别强调说父母是个防波堤
父母在的时候会为你挡着你的兄弟姐妹带来的困扰可是这个防波堤倒了之后那比较有能力的人就会成为下一个防波堤我觉得这是一个他里面提的一类的问题就是说你愿不愿常年的去照顾在父母走的时候照顾你那个没有能力甚至没有经济能力的兄弟姐妹在台湾社会这种东西普遍的观念跟状况是如何的
我覺得可能這個部分我自己在開運我大概也有做一些吉難救助方面的東西所以其實我們這幾年看到蠻多兄弟姐妹
的案例就是比如说呃父母呃有状况或者其中一个兄弟姐妹有状况可是其他的兄弟姐妹可能不一定会愿意来帮忙这个不愿意您您看到了些什么样的心态嗯其实我觉得这里面有提啊就是说我觉得有时候父母在面对每一个兄弟姐妹的时候可能就是会有不同的态度嗯
比如说我们可能真的是父母比如说长子有可能父母会投资比较多在他身上那比如要出国留学他都 OK 可是可能之后就不一定还有经费可以下一个或者因为他发展的比较好所以父母就可能会关注在他身上是对那可是另外一个孩子
说不定搞不好之后更有成就或者说其实你投资那么多也不一定就是那个原本你投资最高的人获得成就就是猪不肥肥在传统的话对不过我觉得兄弟姐妹有时候就会有很多这种不平或者可能不一定是真的不平可是就是会感受到被忽略或被什么
然后可能就不愿意帮忙我觉得有时候是这种心结会造成所以就是说当初父母已经那么样的栽培你然后你现在自己搞砸了我是偏守之主完全就是靠自己起来的我干什么还要去帮忙所以我觉得这真的是
就是从小内心你比较的对象可能就是家里面的其他的孩子所以这个结是结得很深我们先让大家回味一下你的童年我们休息一下大家好回到 98 新闻台邓慧文时间今天我们和新北市家庭照顾者关怀协会的陈理事长陈颖锐理事长我们谈的是手足风险哦
当你的父母不在或是倒下之后你的兄弟姐妹会不会变成你的负担你愿意照顾他吗这是每一个社会都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除非你的国家都是仍然是一胎化你没有兄弟姐妹刚才我们聊到很多人的这种对于兄弟姐妹其实从小有一种比较的心结所以长大之后也不见得说每个人都会认为说大家是一家人好
这里面其实有一个部分刚刚我们前面谈到的是你要去照顾那个被留在家里面的兄弟姐妹你会不会感恩他对父母的付出这里面有一个说法就是
先驾先饮那我以前一起工作过的一些就是同事朋友他们讲的方法是说跑得慢的就留在家里跑得慢的然后我曾经看到过一些例子就是他大概在二三十岁的时候因为他没有出国留学其实他选择没有出国留学或者是说因为他的兄弟姐妹
都跑光了嫁得远忙早生小孩一般小孩绑住或是出国所以他虽然有工作可是他仍然是比较近的一个所以他就留下来照顾父母但是这过程当中当他也有进修的机会或是出嫁的机会的时候其实父母的不安会造成他的心理压力所以慢慢的他也没有去发展自己哦
那么这个像这样子留下来也许就五十六十年花牢去然后慢慢的父母不在之后像这些人难道其他的兄弟姐妹不会觉得很感恩他所牺牲自己的一切然后现在爸妈走了其实大家应该要回馈他这样子为什么很多家庭不会有这样子的心态
其实我自己从我跟照顾者相处的经验我觉得有一部分是可能这些家人不知道怎么样去要怎么说就不知道怎么样跟照顾者或去照顾家人比如说他我觉得照顾家人或照顾人这件事情是其实需要人格特质的
有些人的人格特质就是容易跟老人家沟通或者他比较有耐心去讲这些事情或者去处理这些所谓的照顾的琐碎事情他就是有可以那有人可能在工作上非常有能力可是你叫他回去照顾人他就手弄脚乱对对对他可能就没有耐心因为他可能没有办法照他这样工作 step by step 他想象的他能够掌控一切
那我有时候常常在讲我们照顾者他们都会很希望其他家人回来帮可是有时候有些照顾者会变成说当别的家人回来帮忙的时候他会嫌他笨手笨脚有有有时候有时候是那种无意识的会展现一种心态那个很复杂吧就是说我也想要在你们面前展现说我平常照顾可没有那么简单所以你轻易的做点什么我就会说
妈妈怎么可能有吃这个东西你全部都要打碎你全部都要怎么样你怎么可以这样子弄这个还要消毒还有什么然后就会让回来帮忙的人确保对我们现在我们就有两种这种典型一种就是照顾者让其他人确保一种就是照顾者家里什么都不对每个人回来都可以批评他就很相反的对对对都是不合作的关系然后这两种都不太可能产生所谓的家庭的合作
因为那里面其实都有某种怨恨在吧对对那所以我其实我后来想的就是说当我们的照顾者在照顾的时候我们其他家人可以来思考你怎么样去支援他
你不一定是直接照顾在思考怎么样去支援他的前面例如说你们有很多的课程你们怎么去让他们愿意思考要支援因为他们很多人就觉得不关我的事甚至我听过一些家人的说法是他之所以会被留在家里是因为他没有能力还好我们有个爸妈需要照顾所以他还就跟着爸妈吃我们每个月拿了伙食费不然他要怎么办
所以好像他们还觉得说派给他一个工作是帮忙他这点我倒觉得比较多是愿意帮忙可是不知道从何切入你比较乐观对其实当然也有一部分就真的是不过我觉得那个中间通常就像刚刚讲有很多是心结的问题对比如说他可能因为什么机缘所以后来就进我相信都不是一开始就不照顾
应该是慢慢的变成无法插手对无法插手或者说他在那个过程中我觉得有一种是会害怕他不知道怎么去照顾或者跟生病的父母沟通对那有一部分是他觉得他插不了手进去是那所以我现在比较常我会建议就是说你不一定去帮助照直接照顾可是你可以去支持在家里照顾的那个人
这样会比较容易我觉得对于其他家人来说比较容易起码你支持的是不是比较失能的人对对对比如说像比如说你可以帮他买东西比如他家里需要备菜什么的你可以把需要的东西买过去给他使用或者偶尔去替手几天让他可以完全的脱离去休息一下那或者讲一些比较支持鼓励的话让他知道说我们都很感激你在照顾爸爸妈妈
我觉得这个对于这些或者甚至你只要常常跟他聊天不要带评价就是直接去跟他聊天我觉得对于照顾者都有很大的帮助是那如果说这个情况
一直没有发生那个在家里照顾的人可以怎么样的制造一些机会让兄弟姐妹可以比较回到这个家来参与您刚刚讲的是说那些非照顾者的人如何去支持照顾者那么如果都没有发生的话有没有办法由这个照顾者来他才能做些什么比较对的是可以让他的兄弟姐妹比较不要那么置身事外然后比较可以
吸引他们回来参与呢有时候我觉得比较难就是说我觉得照顾者在这个照顾的事情上面已经耗掉非常多的能量了
那我觉得就我们自己协会的立场我们只能说我们希望帮助照顾者能够在我们的课程或者在我们的支持下能够尽量有更多的正向能量就是他不会因为照顾把他所有的能量都耗光那可能他比较有能量的时候我觉得他才有可能来谈邀请其他的家人可是我觉得这件事情对照顾者本身来说有点困难
你说邀请其他家人吗?对对对那所以他就只好自己担着可是我们大概只能说我们帮助照顾者改变就当有机缘的时候他可以让他跟他的家人产生比较好的关系可不可以跟我们听众朋友谈谈例如说你们给照顾者的一些辅导会例如说会打开他们的一些什么样的视野或给他们一些什么样不一样的观点呢?
其实我们目前课程大概有几个比如说我们会有类似艺术治疗这样的方式透过舞蹈或音乐或者塔牌或者什么一些沙画之类的我们会跟他去谈一些家庭的关系
我觉得某一部分家庭的压力可能会在这中间帮他释放出来至少我觉得他去跟其他家人谈话的时候不会直接就是对冲的你帮他把情绪先梳理一下梳理一下对对对然后或者是厘清之间的关系比如说像他们中有时候会有一些不平比如说为什么
妈妈被他照顾成这样还是说为什么我在花这么多心思你们都没有办法跟我一样这么投入一起来照顾爸爸妈妈类似这样我们可能会帮他排定一些优先的顺序或者让他了解说每个人做决定的原因是什么我觉得这个是一部分那另外一部分我觉得照顾者还有一个很重要就是我们常常讲说他的孤独的情绪就是因为他常常每天面对就只有那个病人
那久而久之很容易钻牛角尖对那所以我们大概会透过支持团体帮助他建立同样的呃
跟他有同样背景的人建立一点人际的连结跟关系我有一个很实务的问题有没有人说我好想去参加支持团体可是我连每周那几小时的时间都播不出来因为我要把我家里的那个人送到哪里去照顾所以我们从开始办课程我们就提供传系服务就是
就是我们有替代人力到家里去帮他替代照顾看顾这样子其实就算是这样其实也不太容易就是因为照顾者照顾久他会有我常常讲说我要跟他的罪恶感做
争执他万一离开的时候家人发生什么事那个他可能好几个月都没有办法离开家好几辈子对对对就会一直很愧疚那所以像我们一开始邀他们出来我们都会用按摩或者说一些照顾技巧训练
我觉得出来上课他就说他是出来学怎么照顾病人对对对会对他来说不会有那么强的罪恶感其他家人也可能比较能理解他为什么要暂时出来所以你们真的很熟悉这个状态对对对然后当他出来之后他可以感受到原来我在照顾病人同时我还可以保有自我也有人这么理解我的工作状况是他就会愿意一直来
因为他在这里会感受到被接纳感受到他自己需要的一些支持然后我们大概上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就开始一开始都比较是抒压就教他按摩这种然后技巧后面就刚才提到这种比较帮他梳理一些心理的情绪的部分那我们这几年在后段我们就开始帮照顾者找到自我因为他们通常跟病人绑在一起很长的时间已经
当天病人开心他就开心病人生病不舒服他就心里难过情绪已经跟另外一个人完全绑在一起了那我们就会开始帮助他去让他知道他自己是什么我们先休息一下
大家好这里是邓慧文时间我们和陈寅瑞理事长就是新北市家庭照顾者关怀协会的陈理事长谈的是手足风险手足风险这本书它是联京出版社所出版的那是日文的翻译书是日本的作者可是里面很多现象其实跟台湾社会是有重叠的嗯
李师傅你对书里面提到的说想要消除不安在父母这道防波堤溃堤之前应该要做些什么你对于他的这个东西有没有哪些觉得是适用于我们的社会或我们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我覺得這本書其實真的是蠻從我們社會學社會工作角度來出發那我覺得它要告訴大家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我們的現在的社會或家庭的結構其實跟以前不一樣的以前都是一個大家庭在一起嘛所以兄弟姊妹都在一起像日本他們還會就是說反正我長子我就養全部的人大家都一起吃
那像我们台湾以前是我们大家庭不会有什么照顾问题因为大哥二哥然后嫂嫂什么周离通通住在一起今天女生可能比如说在田里帮忙男生种田然后父母有问题的时候大家就回家来照顾所以是大家一起吃喝的
可是因为现在的算是工业时代吧所以大家有的到南部去有到北部去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家庭这样才产生了落差所以才会有所谓的手足差距是所以在以前这可能都不是以前大家是同甘共苦吃同一锅饭的所以以前可能不太有这些问题那
可是現在社會因為把我們的家庭拆成變小的所以大家就不能再用以前的方法來看這個社會然後所以我們以前很多事情是仰賴家庭要自己去解決可是我覺得大家現在有一個概念就是家庭已經太小了
没有办法解决这么多事情家庭已经没有办法扛起这么庞大的责任所以我们现在要把这个家变大就要变成我们社会互相支持就是家跟家中间大家一起来支持就变公家对对对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像进入高龄化社会我觉得全世界都在面对这个问题
然後所以像日本其實前面出國好幾本書都有在講這件事情就是要大家不要把什麼事情都說你家自己解決就好而會鼓勵你要用社會資源那我們現在能用的比如說如果你有照顧家人就要用長期照顧的資源那如果你有貧窮的問題的話你就要用一些社會救助的資源對那所以他這裡面有這本書有提到就是說他建議每個人應該有五個
保障的来源你这样你才不容易产生问题你给他说明一下这个保障吧五个就是一个我刚刚讲的就是政府的福利就是包括我刚刚讲长照或者社会救助像我之前有遇到一个朋友他其实他就住在美国好几年可是他的弟弟是在台湾然后父母过世之后他弟弟可能有一点可能轻度失证或者轻微的人格
可能不到就是对就不是很能够打理自己的生活他没办法说自己去上班啊自己过着对所以父母虽然留了不少财产给他可是他很快就乱花到剩没多少然后家里也堆得乱七八糟所以他才特别回来从美国回来台湾要帮忙处理这件事情那我觉得这件事到后来他还是有找到社福中心进去帮助他弟弟能够稍微重新整理他的生活
所以我觉得这个部分有时候可能未来我们就是大概要知道社会资源在哪里我觉得大家的问题就是不知道社会资源在哪里我们等一下再来多谈谈说可以往哪里去找所以这是第一个就是政府的资源那另外一个呢就是企业的福利那我觉得这跟我刚刚讲的就是千万不要离职去照顾家人就是因为其实我们目前非常多老年福利都是跟工作绑在一起的
你没有工作你就没有退休金就没有老年的保障所以如果你可以的话你要尽量让自己保有这个在工作方面的一个资源那另外一个他有提到的是教育的部分那其实我这几年就谈了分享过好几本书那有一本书叫贫困世代我自己就是他里面有提到我那时候才去查我们目前用就学贷款的大概有四分之一
私校大概有一半以上对所以你看念他家境越好越容易念比如说念台大台大学费低然后他家境又好出来的工作又好所以他后面发展就好可是当你家境不好你没有办法念到很高的
考到很好大学你就念私校学费高你就要贷款你出来就开始还贷款这一开始贫富差距就产生了对而且你为了要还那个贷款像我看到很多的学生毕业出来他选择工作的时候因为就很在意一开始的起薪可是有的起薪是一开始那样但永远就是那样没错而且他有可能在学校就打工
所以他也没有办法专心于发展然后他为了要赶快还学贷他也不能挑工作对他就要先去想办法去把这些钱赚回来是所以在这边他有提到也希望就是政府开始要在教育方面一定要更多的补助让更多的人是可以在至少在起头一开始就比较平等一点对对
对那另外一个就是才是靠家庭跟我们自己对所以就是我觉得很重要就是你要把这个不要只要家庭承担所有的工作必要的时候你就要去找其他资源来支持
虽然说现在是选举季我们应该避谈这个问题不过我们还是会期待说在这些方面有敏感度的东西可以去影响政府所以理事长您是第一线在接触这些人我们就不要说个人立场和批评您觉得台湾的政府在刚刚讲的这几个面向还可以往哪里再加强或再发展
可是这个好像又牵涉到其实像日本他们现在开始朝哪一条路就是加税的这条路开始走对因为我觉得未来这个高龄化社会我不知道大家知道就是大概再过二十几年我们大概会有四十趴的人口是老人
对包括我们都是对都是里面的一份子然后这个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这么高比例的高龄者没错那其实我觉得在未来可能我们要走的路应该是要社会互助的路才有办法去面对这么高的那个大家可以想到说只有一半的人口是工作人口他要养另外一半的工作人口其实那个负担是非常大的
所以一种方法您刚刚提到说如果大家愿意或者有这个共识的话愿意缴交更多的这个好像公共的基金可以这样子想然后来互助了不过我觉得这里面的一个反作用力是因为对于公家或是
政府没有信心所以大家倾向于施加压力抗拒加税然后反而会说我的钱就是尽量去买我个人的保险拿来养老或者说要我自己照顾我自己可是每个人都自己照顾自己的时候其实力量是很微小的而且我必须要讲就是未来是什么就是说你有了钱可你找不到照顾你的人
对因为就是你没有办法让政府把这些照顾的服务设施基础都做好像我觉得之前我们一直说要开办长照保险一直不敢开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基础建设没有好
就好像我今天有一张健保卡可是我在的地方都没有医院你拿着这张健保卡也是没有任何用户的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是要政府可能要想办法要把这整个基础的长照建设都要建设起来然后另外一个我觉得就是说如果是高龄者也要有一个概念就是说我要维护好自己的健康我要多参与各种活动
我可以跟大家讲一个数字就是我们现在 65 岁的平均余命是 20 年所以就表示你现在如果你可以活到 65 岁你大概至少都会活到 85 岁所以以后的平均年龄大概都是我觉得 65 是年轻人对可能要 80 岁以上才能说你是老人
那中间还有 20 年的时间其实你可以好好的去设计你自己的生活是所以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如果用这个角度来看你家里面的需求的话可能会跟你单打独斗有点不一样我们休息一下
好的回到灯回文时间理事长我们在谈的这些其实都是在帮忙大家能够去正视有人需要照顾有人需要照顾人这件事那么有一些关于父母例如说父母本来是
维系着一个应该说一个家庭的秩序或是体系他可能有意的怎么样去让兄弟姐妹让子女兄弟姐妹之间有不同的分担你能不能也给现在的父母假如现在比较中高龄的父母他们有成年子女的话他现在还是防波体其实现在很多什么尼特族减育族其实四五十岁还在吃父母的眼
你能不能给这些老人家一些建议说他为了子女未来比较好过他可以现在应该要注意到什么事情或防止某些事情我觉得可能有一些在比如说你老后要怎么样照顾或者我觉得这个部分可能可以先跟
子女都先谈好先谈好对用谈的你说的是用讨论的吗对对对或者你可以主动稍微提起这件事情然后看看大家的想法是怎么样是而不要就是想说可能比如说你刚刚讲说可能哪一个孩子比较不行就觉得我可能以后不能靠他我就是要靠那个
有能力的人那可是我的东西可能都要留给那个没能力的人哦那就是真的让人家觉得难对那我觉得这有时候就是说可能我觉得所以我觉得反而父母先开始去谈的时候反而比较容易跟不同的子女看看各自有什么想法然后决定可以怎么做我觉得您刚刚讲的这个父母其实有一个心结要解开嗯
我也是在跟一些老人家谈这些事情的时候才学习到说为什么父母会有那样的心态就是说我就去跟着比较成就的那个可是我一切都要留给没成就的有一位老人家跟我说他是大儿子很有成就但是女儿就比较没有办法这样所以他一切都要留给女儿那当然大儿子大媳妇就非常的不适之位可是这个母亲一直转不过来她一直觉得说
我的大儿子现在过得这么好我生给他比较好的头脑然后我生给他比较好的时辰那他可以现在过得这么好然后我当然要把一切留给那个我比较愧对他其实父母对于没有办法自立的儿女会特别的有一些怜惜甚至是愧疚所以这个心结其实必须去打开不然那个手足差异其实会以就是一种
正向差异或是反向差异不断的在一直强化对而且这样的状况可能就变成说你都留给那个弱势到时候他可能没有那个管理的能力的时候他还是最后还是变成那个另外一个孩子的父母
负担可是你有没有然后会一起毁灭吗你有没有听过一种例子其实台湾还蛮多父母会例如说在他还在的时候就把财产做一些规划
然后他们会自以为哪一个子女比较可信赖比较靠得住所以就会把一些东西挂在他的名下但是用口头跟他说以后你其实这里面有一半是你弟弟的你妹妹的你要照顾他或者他如果结婚你就要还他或什么但是这个一直都没有还过去你觉得这样做法是不是不太好
不太建议对不过因为我觉得每个家庭的样貌真的都不一样是所以说这种做法真的好像蛮常听到因为这样而产生冲突的对那另外一个我就觉得其实我觉得我们国人对于界限这个部分比较没有那么清楚所以就会觉得好像家人就是一起然后你的弟弟妹妹未来就是你要负责照顾
有一点这种的状况那其实有时候我们会讲说其实每一个家庭每一个成员其实都是一个个体就是如果你是兄弟姐妹你也可能只能照顾到某一个程度你也不可能说
完全 cover 他的生活是对那所以可能父母在前面让每个人有一定的互相扶持的能力然后一定的还是有个人清楚的分界我觉得或许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你还是就应该说尽量尽量合理平等的去去
分给他们然后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福分可能不要累积一些心理的障碍会比较好些啦对然后其实我现在也会比较倾向我看到很多这种绑在一起要不就要是有几个比较好我觉得还好要是万一都一起沉下去我觉得也不是那么好喔
一起沉下去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就是可能比如说你其中一个孩子本来状况也普通而已所以为了帮助另外一个他投了很多下去结果最后两家统统都垮掉这个帮助是指说照顾他的例如说精神疾病啦或者说他的恶习啦还是说他身体的
可能比较多慢性疾病的这个部分我觉得我看到比较多是为了照顾另外一个的慢性疾病对我觉得像现在如果是他的一些精神疾病这一类我觉得父母好像之前都有比较好的规划因为父母会比较可以预知对比较早知道但是身体状况有些是后来才出现的对然后像如果是比如说我想精神状况或者是
智能障碍这种其实现在父母比较有概念就是要去做一些信托或者先帮他安排好一些未来比如说哪一个养护中心可以去那边长期住宿之类的对我觉得现在的父母也比较有观念在做这个部分信托可以怎么样进行呢应该找一个律师对然后也可以找一个比如说是比如说什么呃
智商者家长总会担任他的管理人那可能比如说你留一笔钱到时候每个月要付哪一个安养那个养护中心的费用那他就可以定期帮他付过去那这个孩子待会未来就比较没有问题对等于先规划好先规划好其实说起来父母还真辛苦就是还要管到
以后就不在了以后的事情那其实我们最后还有一点时间我们再来看看在台湾在性别上面是不是仍然就以照顾的责任或照顾的命运和风险来讲是不是仍然跟性别有很大的关系对我们其实这几年在看也都还是七成到八成左右都是由女性在照顾为主啦
那...只是我這幾年看到比較多男性加入那只是男性我覺得比較多是工具性的功能比較高比如說接送、帶去看病這種的
然后身体的照顾很多还是都是女性的部分在这书里面有一个篇章讲到说从那个日本人偏好女儿可以看出期待女儿来照顾就生女儿大家就会说啊好啊以后女儿就比较贴心啊女儿就会照顾你您看到的在台湾你刚刚请到七成是不是也还是有女儿从小就被灌输着说以后你要照顾爸妈这样子
我不晓得有没有被灌输因为你不是女儿对那我就觉得可是我们看到真的就是非常多就是这个类型的然后其实我们有我们有办过男性照顾者团
她说男性照顾者说她觉得他们更被歧视为什么因为比如说她去申请低收入她就说你男人你可以工作啊你为什么不去工作真的吗对然后她反而申请不到低收入所以那只是一种性别歧视对男性的歧视就是她觉得你就是应该工作你不要回去照顾
我听到的就比较因为我比较没有接触那个在资源这一段但是我以前在医院的时候曾经看到过一个情形就是是由媳妇来照顾这个婆婆嘛
然后就媳妇就是有点快要压力崩溃那样她就有很多的抱怨就我问到说那你的先生为什么不能帮忙所以她说我先生其实是愿意帮忙可是我婆婆死都不肯让我先生帮她擦身体或者说私密出事他觉得一个母亲居然让儿子来帮她脱裤子简直就是没有办法接受所以他一定要媳妇守在那里
另外一个我想建议老年人一个东西就是我们现在开始学习被照顾学习被照顾对就是我觉得人家来照顾你你要学会感激然后你能够明确的讲说我喜欢什么样的照顾然后能够放松一点不要因为自己被照顾的放不开而扭曲成很多的别扭对对对然后就会你可能换成另外一种
不好听的话去跟人家讲那其实很多是在防卫自己的自尊好的那么有更多的关于照护家庭以及手足的问题其实大家可以看看这本书手足风险那么我们今天也谢谢陈理事长来跟我们做很多的分享也很感谢你们基金会服务这么多的人希望大家可以使用得到这些资源好的祝大家平安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