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除了更多裁员,AI还能带来什么?【AI中局思考01】

除了更多裁员,AI还能带来什么?【AI中局思考01】

2025/3/10
logo of podcast 老蒋蒋蒋蒋

老蒋蒋蒋蒋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老蒋
Topics
老蒋:我认为AI发展已经进入一个类似于移动互联网2012-2013年左右的阶段。虽然C端已经出现了一些爆款应用,但B端商业模式尚未成熟,整体呈现出一种割裂的状态。许多人对AI的价值持肯定态度,认为它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但真正能够稳定获利的人却很少,而且这种获利方式往往难以持久。目前最常见的AI创收方式是卖课或社群会员,类似于炒股的生态,教人如何用AI赚钱的人比实际赚钱的人更多。 AI的窘境在于,它提升了生产效率,却并未显著提升社会总需求,导致许多人只是被迫卷入竞争,而没有从中获得实际利益。这与工业革命不同,工业革命不仅提升了效率,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创造了大量新的需求。AI目前主要擅长生产中低质量的内容,而高质量内容的需求依然存在,这导致AI的效率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是空转。 我认为AI的未来发展仍然充满希望,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向来突破现状:首先,提升AI自身能力,例如提高内容创作质量,从生产60分的内容到80分的内容,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其次,将AI的应用从内容生产转向更广泛的生产领域,例如工业、农业和C端服务,这将释放更多的需求。第三,AI辅助科研,这在药物发现、材料发现等领域具有巨大潜力。第四,巨型智能的发展,这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社会,但其发展也面临诸多技术和监管难题。 总而言之,AI目前对普通人的生活影响有限,但其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我们需要关注AI对不同行业和个人的影响,并积极适应AI社会。

Deep Dive

Chapters
这部分探讨了AI在过去三年的发展历程,指出AI革命已经进入行业终局状态。
  • AI从萌芽期过渡到行业终局阶段。
  • 当前AI类似于移动互联网12、13年的状态。
  • AI在C端有爆款应用,但商业模式未成熟。

Shownotes Transcript

Hello 大家好我是老蒋那么未来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可能会聊 3-5 期跟 AI 有关的视频因为我觉得现在的 AI 已经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可以去复盘过去三年的 AI 革命如果它能算得上是一项革命的话那么 AI 现在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呢从二年底 Charge GPT 3.5 横空出世到今天 AI 革命过了三年今年春节 DeepSake 现象级初春我觉得是标志着 AI 从萌芽期过渡进入到了一个行业的终局的状态

如果拿移动互联网行业去对比的话或者说移动互联网革命去对比的话大概就是 1213 年前后那个状态也就是 C 端开始有真正的爆款应用了微信就是那个时候起来的开始破圈了资本圈和行业内部其实已经达成了共识是一致看好的但是并没有形成成为真正稳定的民众刚去

然后 B 端也没有摸索出真正成熟的这种商业模式商业闭环能够稳定的赚钱大概 AI 现在就是这么一个发展阶段这三年的 AI 发展怎么就概括我觉得至少有一个词是对的有一个现象是对的就是割裂非常的割裂资本圈科技圈媒体圈对 AI 的判断历经了数次的波动虽然说大家也一波一波觉得 AI 是有泡沫的

有一些人觉得 ai 是有泡沫的但是总体上大家是螺旋上升越发乐观而且越来越能达成共识和一致的就是 ai 一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呢普通人的体感明显出现了背离背离虽然现在 ai 的知名度很高因为有过几次大的破圈嘛比如最近的 deep sick 对吧

但是真正实打实用过 AI 工具的在全体国人中仍然是少数而如果再加上一个限定条件在猎奇长线之后仍然能留下来高频使用 AI 的甚至生活被 AI 大幅改变的更是少之又少我觉得可能只局限在一二线城市白领中的一小撮人力我去年夏天进行了一波调研我和大概 20 名非创业者非 AI 从业者但是高频使用 AI 的普通人聊了聊我想看看他们中有谁能真正用 AI 赚到钱

因为能有很多人靠一个事稳定的赚到钱在商业社会中这件事有价值的最可靠的证明结果让我很失望就是几乎这二三十个备房者每个人都正向肯定了 AI 的价值他们都认为 AI 工具能够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但是真正能够用 AI 稳定的每月赚到 5000 元以上的受房者我觉得 5000 元并不是一个卡的很高的线对吧 20 个人中只有 5 个人能够做到

而且其中两个人还是靠教人怎么用 AI 赚钱赚到的钱而剩下的那三个人基本都是在各自行业中已经摸爬滚打了一段时间积累了一些客户和经验的高阶从业者他不是普通从业者比如其中一个朋友他说他在用 AI 辅助写景区游览的小程序赚钱赚各地文理局的钱还有一位是本来就能接到外邦宣传 PR 稿的需求然后用大模型写 PR 稿每个月赚大几千的外快而其他的受访者他们并不是用 AI 赚不到钱

也能赚到一点最大的问题是没法持久这其中有用 AI 帮人生成头像赚钱的用 AI 在淘宝上代写文案的多说一句就是现在整个这个文案代写市场在淘宝上已经被 AI 行业存购了基本上已经没有纯粹人写的了都是 AI 写完了以后改然后还有用 AI 给 NPS 照片的但是他们都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就是最开始他们有了某种 idea 然后先行者可能每单能赚到几十块钱

每天能有挺多单的客户这是一个信息差但随着时间推移信息差被抹平竞争者大量的涌入进来他们的方法论是没有门槛的随随便便就能被逆向破解普通大学生花两个下午就学会了毫无门槛而且这些需求又很难做出差异化所以在之后的几个月的时间里这种赚钱商机就烂掉了从每单几十块钱变成了每单几块钱算起来时薪还没有电子厂高

这个就是很多 ai 的创业机会或者 ai 的兼职机会的一个问题一个窘境在这一波 30 人调研之后因为那个是去年夏天的嘛

之后的半年多的时间我也接触过一些形形色色的其他的靠 AI 赚钱的人聊过之后发现情况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除了 AI 创业者拿创投的钱之外最普遍可行的 AI 创收方式仍然是散播 AI 焦虑之后卖客或者卖社群卖会员这就很像那种炒股的心态就是股票市场中最稳定的能赚到钱的群体就是那帮教人怎么炒股的自媒体博主

但是你要问他们自己炒股赚没赚到钱那这个问题就太尖锐了他们回答不了而我们假设把这个关注点从兼职和赚外快转移到职场打工人那边就会发现又是另一种情况那么在职场这个生态里面呢老板和员工的体验绝然不同我在二神之外当时还采访了几个老板大概有四五个老板

老板们对 AI 都是赞不绝口的为什么很简单 AI 能帮自己省人力成本比如说小公司之前需要做国外业务的之前需要专举的翻译现在不需要了让一个助理顺手用 AI 做就好之前需要养三个设计师现在可以开掉一个甚至开掉两个职员那边更多的就是一种无奈的情绪

AI 提升工作效率是不假的我采访到的比如说所有的设计师都说自己是在用 AI 辅助设计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先用 AIGC 某种工具出图片然后把其中的素材抠出来再去使用它再进行二次创作大致整体上能提升两倍三倍的效率但是呢他们是被迫卷起来的

其实他们的受得到什么好处吗没有他们的工资并没有提高只是呢更先用 ai 用 ai 用的比较好的人卷死了自己旁边工位的某个兄弟我个人觉得这就是 ai 现在面临的一个窘境就是他空提升了效率但是却很少有人受益

这也是为什么 ai 革命仍然称不上伟大很多人在质疑他就是他在 2025 年初这个时间点上并没有像移动互联网一样走进千家万户真正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并且让很多人获利不管这个利是金钱上的利还是其他的利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省刘板的一句话就是因为 ai 提升了供给侧的生产效率但是呢他并没有很大程度上提升社会总的需求值至少暂时还没有

下面我来讲开说一下这个逻辑啊就我们对比来看工业革命为什么工业革命是伟大的是因为啊织布机出现了让五个农民干的活变成了一个纺织女工干的活吗不是这个逻辑效率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工业革命推进了现代的生活范式从而极大程度上解放乃至创造的社会需求这里我推荐大家去看一本叫美国增长的起落的书

这本书里很大篇幅写的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差不多 20 世纪初美国社会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其中最大的逻辑首先是国民寿命整体的提升 20 世纪上半叶的 50 年间美国人均寿命从 1900 年的 47 岁提高到了 1950 年的 68 岁可以说是断崖式的提升非常夸张当然我们新中国建国之后也是有这么一个寿命爬坡的阶段这里要注意啊

人均寿命的月生可不仅仅是同样的需求平均多复制了 21 年从 47 年到 68 年不是的因为你想如果你只活四五十岁就死了

那很多事的逻辑就变了你还需要考虑什么养老不养老没有没有养老就回事对吧慢性病也不一定需要好好治了那个时候大多数的男性工人都是干到干不动为止然后呢他们没有办法再继续获取自己生活必须的东西然后落下一身病干不动了隔几年之后也就死了

大家说过这么的过一辈子然后大健康产业如果只有只活四五十岁的话直接就垮掉了大半同时终身学习和自我提升也不是必须的因为你的工作年限就这么长你有什么需要一直在不停的逼自己自我革新的必要所以大家是一个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逻辑各种产品也不需要有世老化的版本很多人类需求就没了所以寿命的延伸是增加了很多原来没有的需求同时

同时很多其他的技术也是延展了这个需求值比如说电灯的普及电灯普及的价值不仅仅是让人多买点电灯泡那几十亿只电灯泡才值多少钱不是电灯的意义是让人类每天的活动时长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变成了日落之后才开始自己的生活

整个夜间生活被被拓展了汽车和公路的普及把旅游业规模的提升了 10 倍不止而且也扩大了城市的规模上限冷藏技术不是多卖一些冰箱的逻辑而是让肉类的长时间存储和远距离运输成为了可能大大增加了全体国民的平均蛋白质收入量包括其他的数十种家电品类的普及

也不是说多卖一些家电这么简单的一个事儿而是让家庭主妇的繁重劳动量得以缓解间接刺激了女性走上职场同时也解放了家庭娱乐的时间这就是为什么工业革命是伟大的单纯的提高生产效率只会带来内卷工业革命不是单纯的提高效率它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式增加了无数种人类的需求

这个才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包括我们看 10 年前的移动互联网革命也是一样的它也催生出了非常多新的需求比如说玩手游的需求看直播的需求包括更实体的比如说之前自己做饭的人现在点外卖了之前坐地铁的人现在网约车了这些需求加总起来推动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那么需求又是被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呢

有两种最显而易见的方式一是通过生产效率的提升让成本大大降低从而让之前买不起某种产品或者服务的人现在能够享用到二是创造出了新的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也就是供给侧整了一些新活带动了新的需求这时候问题就来了就是 ai 能够提升生产效率已经是铁板上钉钉钉子的事实那么不是正好符合第一种方式吗也就是通过生产效率提升让成本降低然后

更多的人就能用得起某种服务了为什么我还要质疑 AI 对需求色的刺激呢这个原理是因为之前 AI 是严重偏科的这一波 AI 革命中 AI 工具最核心最耀眼的功能是什么就是各种各样的 AIGC 就是用 AI 产出文字图像音乐但是内容产业的问题是什么

是结构性的产能过剩我们现在活在一个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供大于求的时代网络上每天产生的垃圾信息或者说中低质量的信息一天的产能恐怕一个人看 10 年都看不过来我们的内容市场缺不缺内容缺但这是消费升级的逻辑

我在上一期的视频里说到了就是像影视剧风拉克斯狂阿弥这样 80 分以上的自媒体内容依然还是有空间的有需求空间的更重度的比如像漫长的季节黑神话这样的顶级内容可以说是严重匮乏的受众是嗷嗷待哺的但是 AI 最擅长的是什么是批量化的生产六七十分的内容整好六七十分的内容是产能过剩的部分更好的更具备差异化的东西 AI 能帮上的忙比较有限

反正我身边的这帮 up 主朋友真做的比较好的几乎都只是拿 AI 做一些边角调的活比如说参与一下做封面做个字幕然后想想标题这些事把 AI 当成核心生产工具的几乎没有到底很简单就是六七十分的东西对于做 IP 来说是不够用的

所以这就造成了之前 AI 非常尴尬的处境空有效率提升但是效率在空转写周报做海报快了 10 倍包括做营销号也能提高很多的效率但是除了老板和高阶的自由职业者其他人无人受益那么如果我们把眼界拖低职场逻辑

AI 对普通人的生活影响反而会更小我本人算得上是比较高频的 AI 使用者了我把 AI 用在辅助学习新的知识和用来调研上但是这事它的逻辑就让我想到 iPad Pro 理论上来说 iPad Pro 确实是非常厉害的生产级工具但是它是有前提的前提是你会画画会编曲它就是生产级工具理论上来说 Apple Watch 也是非常强的运动装备对吧上山下海都能用上

但是为什么我觉得 Apple Watch 非常的鸡肋为什么我觉得 iPad Pro 非常的没用买的很亏出问题的不是他们是我因为我不会画画不会编曲我宅在家里不出门所以 iPad Pro 对我来说变成了看剧专用的一块屏幕 Apple Watch Ultra 成了来电震动的第一个提醒器 AI 也有点这个意思我觉得到底是相通的就作为普通人理论上来说是可以用 AI 做很多的事

比如说你可以现在用 AI 做整个一个微电影在之前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现在你一个人有可能就能做到因为它大大降低了绘画文案音乐的输出门槛但问题是普通人在这些领域没有这么多的 idea 没有这么好的审美判断

所以就算你给我一个 suno 我也就是玩了两个下午再也没用过了对吧包括更常见的你让我和语言大模型去对话以普通人的信息获取量来说一天有可能都问不出一两个非常有效的问题那么上面说的呢就是我从一个普通人或者说从一个行业外的视角来看 ai 前三年的发展但别误会就是我整体上还真是没有对 ai 的发展感到悲观如果这个

年头再往前推的长一点比如说我们看到 5 年之后我并没有感到悲观甚至反过来我这几年经历过几次的 ai 焦虑因为 ai 我对人类未来倒是比较悲观的为什么呢因为需求池没有被 ai 扩大这件事在现阶段是这样的但是有几个方向能够突破现状第一个方向是 ai 的能力再去提升以利破巧他从能生产 60 分的内容

到能生产 80 分的内容它就是一个巨变对吧我跟他已经提到了 80 分的内容对于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来说依然是稀缺的又或者是

他在工程化这块下功夫也就是原来只能模糊的理解用户的需求没有办法做很细致的调整现在可以非常人性化的理解需求并且做很细致的调整那么 AI 就可以参与 80 分甚至 90 分的内容创作甚至他能够取代这些内容从业者他把内容的成本打下来百分之几十增加这些内容的成功概率和立项的门槛这就是

这就不是一个内转的逻辑了因为它的需求没有打到上限就比如说 DeepSick 这波它带动了推理大模型变成了一个主流范式在我看来至少能把 AI 生成文字性的内容包括绝大多数的知识性的视频视频文案提高到 75 分甚至 80 分的水平虽然说 DeepSick 写文章的逻辑和一些细节并没有置得飞跃但是它有两个很大的提升

一个是 DeepSync 可以更好的分析用户的 prompt 比如当你跟他说我需要生成一篇视频文案的时候他自动就能盖到这个文案需要一定的口语化需要降低理解门槛需要考虑画面设计不需要你跟他说所以他就更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文案需求第二点是 DeepSync 的输出 AI 味道是很小的普通人可能没有那么容易判别出这是 AI 写的

虽然说我在看多了以后我能抓到一些套路有一些东西我一看就不对劲他就是 deep seek 写的但是主要让他自己稍微改一改或者你稍微改一改一眼看上去就分不出是人写的还是 AI 写的总之我能很直观的感觉到这一波之后内容产业生产方式 AI 化的临界点大概就在这一两年了

我们人类赖以为傲的那些我们自以为很高级的能力比如说在内容生产上的隐喻文笔你写一些虚无缥缈的意象现在看 AI 似乎都能完成所以我个人是看好 AI 未来能够生产 80 分 85 分内容的不管是文字还是影像还是应用当然这对内容产业甚至人类的艺术市场和思想市场也许不是好事也许它是一种悲哀和一种挑战关于这方面的思考我会比较多一些因为我也是从业者嘛

然后这块如果感兴趣的人比较多的话你们可以在弹幕上发出来我会再出一期视频专门聊一聊 AI 对内容 AI 对自媒体 AI 对 IP 的一些影响那么第二个方向呢第二个突破方向是什么是 AI 如果能够把提升效率的重点从内容生产转向更广泛的生产领域比如说工业和农业生产或者是 C 端服务的话那么这件事就能突破

为什么因为人的内容消费总时长是有限的我们一天就只有 24 小时一周只有 7 天你就算注意力分配机制能够同时看两个东西你一天也只有 48 小时是内容你的总的内容消费时长你没有办法再提升了但是呢人类占有物质资源的欲望是可以无限的是可以几乎无限你可以收藏无限多的东西你可以

浪费很多东西实体其实还有大量的需求没有满足更何况还有比较下沉的群体其实这方面 AI 过去 10 年已经在慢慢在渗透制造业了比如说现在稍微先进一点的工厂里面用视觉识别技术去自动检测这种不良品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其实很常见但是 AI 的整体参与率还是不高

顶多在某些环节能够替代一点人工这方面我比较看好两个地方一个是 AI 在管理统筹上的应用也就是 AI 有潜力去处理复杂混沌系统的统筹问题比如说在市政方面让 AI 去协调全市的红利登然后减少拥堵率

比如说线下的餐饮品牌让 AI 去管理中央厨房管理它的备餐量还有库存还有运输那么第二个是这方面发展比较迅猛已经能看到很多成果的例子就是 AI 编程那么我去年年底和南大软院的副校长刘嘉教授对谈了一次 AI 发展我引用一下刘院长的原话是据他们软件学院的南大软件学院的老师的感知 AI 的编程能力已经接近

985 前 10%本科毕业生的水平我们软院的老同学也有做这方面研究的去年这个同学聚会上我问了其中的两个人做 AI coding 的问他们 AI 编程在 5 年内有没有可能追向人类程序员的平均水平

他们的共同的答案是用不了 5 年差不多两三年就可以那么这方面为什么文案和设计师被替代我觉得是纯粹的内卷但是程序员被替代却不是因为更低的程序开发成本绝对会刺激更多的开发需求比如现在线下的消费门店假设健身房

在某个城市中有两三个连锁这种线下品牌很可能会有做一个小程序管理会员排客的需求但是养一个程序员随时变变一年 20 万这个需求没准就被压制了 AI 编程会释放相当多的这种小弊端的需求也会让很多业态来一波内部管理和对外服务上的运营升级

这其实就非常类似于移动互联网早期的逻辑了就是用提高效率的方式降低了非常多线下实体需求的满足门槛减少了社会的摩擦成本所以不是纯粹的内卷而是有效发展如果 AI coding 能够做到真正取代人类情绪源的话第三个方向是什么呢第三个方向是 AI 辅助科研这方面我懂得不多所以就不重点说了但是这绝对是一个很有潜力的方向比如说 AI 在药物发现材料发现在气候建模在系外行星发现等等很多的领域都有巨大的潜力

而且很多的科研领域其实已经用上 AI 辅助了渗透率真不低了如果 AI 能够实现重大的科研突破比如我们做个梦假设他突破了癌症或者艾滋病的治疗那绝对是给人类总的需求值往上提升了一个台阶的第四个方向是什么呢第四个方向是巨神智能的发展

也就是今年春晚上亮相的语术科技这类公司在做的事 AI 现在这个阶段是自己没有眼睛没有耳朵没有手脚的所以他只能被动的接收我们人类给他信息输入之后再去反馈同时呢 AI 在现在这个阶段也很难对物理世界施加直接的影响他也许

可以通过控制某些电子开关来实现特定的影响但是它没有办法进行通用的操作如果我们把它和 AGI 去类比的话那就是可能现在 AI 对物理世界的影响能力还处在 20 多年前早期深蓝下降期的那个阶段

也就是在某些很特别的功能领域里面很特别的范围里面拙劣的能够模仿人类但是他没有办法像现在的 LRIM 一样比如和 DeepSick 一样回答推理几乎你的任何问题那么在物理世界这边在物理能力这边专门有一个词叫 GPR 是对应 AGI 的也就是 General Purpose Robotics 我这个英语不太好反正就是

多任务适应的机器人系统如果未来 AI 能够接近做到的话那就不仅仅是扩大需求区的问题了可能真的就要颠覆我们这个世界的底层的经济结构和底层逻辑了那就真的是大部分人类工作都可以被替代了所以现在比如说现阶段对 AI 抵御能力最强的职业是什么线下服务业绝对算一个

服务员理发师采耳师厨师清洁工挣的可能不多但是现阶段的 ai 燃脂不了一点那么巨神聚能如果能够大幅发展的话人类最后的桥头堡之一就离视线不远了

不过可能反而令人欣慰的是 GPR 这个事情是很难的它需要跨过很多的技术难点比如说 AI 要有一个成熟的世界模型去理解现实环境模型本身就要去更连而且还要跨过无数监管上面的问题总之反正就是现在离得还非常远相当远

在我看和适合元宇宙一个级别的这种中期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就是最近 10 年都没戏的一个事 OK 那么上面就说了 AI 有可能在四个方向突破现有窘境扩大社会总的需求值摆脱现在内卷局面的一个四种情况好那这期视频呢就先说这么多接下来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我会出一系列的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中我对 AI 的一些判断和看法比较偏向于未来的趋势预测吧

这期是比较大面上的一个逻辑接下来还有完全着眼于普通人个体视角的逻辑也就是 AI 究竟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影响到底是什么谁有可能会失业什么人有可能会更难失业包括我们怎么样去进行对自己的教育还有包括对自己的改造然后能够适应 AI 社会

还有就是商业竞争方面的分析以及比较特定的就是刚才提到的 AI 对内容行业影响的推断我估计加起来最多 5 个视频最少 3 个视频好了这期就这样我是老蒋我是一个对很多领域都感兴趣然后最近在研究 AI 然后我是一个喜欢说出自己看法分享自己的见解还有得到信息的家里面 up 主如果你觉得我的视频说的有道理或者给你带来一些启发那么请你给我三点并且关注我

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