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内容简介【学术版】关于情绪,过去很多神经科学研究在追溯人类情绪起源,倾向于这是本能且跨文化存在的,但近年来的研究越来越支持情绪的发展是一个系统性环境建构的过程。【说人话版】很多人或许体验过情绪迷雾,那些不舒服的感受,你无法命名,所以回到情绪的起源,是谁告诉我们这是快乐,这是悲伤,我们所体验到的可能只是一种生理体验的集合,但文化、家庭、关系在教授我们,如何认识、命名、表达这些错综复杂的情绪体系,可是这套系统一定是对的吗?我们自己可以校正吗。【参考资料】本期讨论是基于公众号“利维坦”8月2日翻译的一篇国外神经科学研究“这可能是十年来最酷的神经科学发现”。2、时间轴[00:00:34] 神经学文章研究概念简介[00:04:58] 网络用语在催生新的情绪表达词汇,丰富我们描述情感世界的维度。[00:06:58] 咨询师无法听懂来访词汇的时刻,我们如何应对。[00:09:09] 同一个情绪表达外壳,内在或许存在差异,等待比强行解释更好,比如安慰哭泣的人,此时无声胜有声,[00:13:20] 脆弱感常常被当做一种人格特性,但我们可以尝试去重新建构,找到温暖自己的家,即使脆弱也不害怕。[00:15:45] 图式治疗、cbt治疗如何看待、处理创伤,咨询师和来访一起坐上时光机。[00:23:04] 读者来信回应,校园霸凌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