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 这是 1923年 的 德国, 这些 人 竟然 拿 纸币 在那 糊墙, 拿 纸币 在那 生火。 德国马克 变得 一文不值, 上 厕所 用 都 嫌 太小。 物价 平均 每 两天 就要 翻一番, 年 化 的 通货膨胀率 达到 了 1.5% 乘以 10的56次方。
这个 是 2008年 的 津巴布韦, 他们 当时 就 印 出了 那 张 最 著名 的 纸币, 你看 数 零 都数 不 过来, 是 100万亿 津巴布韦 元。 物价 平均 每 24.7个 小时 就得 翻 一倍, 年 化 的 通货膨胀率 达到 了 7.3%, 乘以 10的你猜 多少? 108次方, 这是什么 概念? 反正 我是 没有 概念。 而 这个 是 1946年 的 匈牙利, 物价 平均 每 15.6小时 就要 翻 一倍, 年 化 通货膨胀率 7.5 乘以 10的170次方。
这些 别看 我们 现在 都 当 段子 在 讲, 但 对 当时 当地 的 经济 来讲, 那 绝对 就是 灭顶之灾。 2022年 美国、 欧盟、 英国 突然 飚升 了 通货膨胀, 让 这个 词儿 再一次 成为 了 全球 经济 的 主题。 你 说到底 为什么 会 产生 通货膨胀? 通胀 既然 这么 可怕, 为什么 有 经济学家 说 它是 好的 呢? 这个 听起来 这么 简单 的 事儿, 为什么 他 就 那么 难以 控制 呢? 这个 坑 小林 已经 挖 了 确实 很 多次 了。 来, 今天 小林 就 帮你 一起 打通 任督二脉, 咱们 尽量 轻松 有趣 而 又 深入 的 聊 一 聊 这个 通货膨胀, 还有 政府 和 央行 他们 脑子里 到底 都是 怎么 想 的, 你准备好了吗?
通货膨胀, 通货 就是指 钱, 膨胀 就是 贬值, 所以 通货膨胀 就是 钱 的 贬值。 我们 最 常见 衡量 的 指标 叫做 C P I 消费者 物价指数, 大概 就是 衡量 我们 平时 用 的 商品 和 服务 的 一个 物价 走势。 你看 这个 是 美国 的 C P I, 就是 60年 前 大概是 29点 几, 现在 是 296。 这个 绝对 的 数字, 你看 它 其实 意义 也 不大, 你看 它 对比 你 就 知道, OK 现在 美国 的 物价 大概是 美国 60年 前 的 十倍, 也就是说 60年 前 的 一美元 就 大概 相当于 现在 的 10美元, 是 比 你 想象 那个 通货膨胀率 要 低 哈那 咱 国内 的 通货膨胀 效应 就 比较 明显 了。 虽然 60年 前 我们 还没 怎么 统计 通货膨胀, 但 你 想 那时候 一块钱 可是 一家人 管饱 了, 你看 现在 一块钱 能干 啥, 是 吧? 同样 60年 间, 澳大利亚 的 物价 翻 了 16倍, 英国 翻 了 25倍, 印度 翻 了 88倍, 土耳其 翻 了 970万倍。
物价 涨 就是 钱 越来越 不值钱 了, 这个 其实 不难理解。 但 如果我们 想 深入 的 了解 通货膨胀, 首先 我们 要 来看 一个 公式。 这 里面 你看 这个 C, 开玩笑, 小林 怎么 可能 讲 这么 无聊的 故事? 其实 经济学家 用来 形容 和 解释 通货膨胀 的 公式 有 一大堆, 什么 凯恩斯主义、 货币主义、 新 凯恩斯主义。 不 拉 就是你 听着 好像 都 感觉 好像 很 有 道理, 但 这里 边 几乎 没有 一个 是 长期 好用 的。
这个 其实 也是 通货膨胀 它 非常 神奇 的 地方。 因为 它的 形成 原因, 其实 你 怎么 想 非常 之 简单, 无非 就是 经济体 当中 流通 的 货币量 超过 了 经济 的 体量。 太多 的 钱 去 追逐 太少 的 商品, 那 物价 不就 自然而然 涨 了 吗? 就这么简单 个 事儿, 大家 就是 拿捏 不住。 你 要 知道 各国 央行 的 首要 目标, 甚至 很多 央行 唯一 的 目标 就是 要 维持 物价 的 稳定。 就是 钱 你 随便 印, 率 你 也 随便 调, 你 就 只要 保住 物价 稳定, 保住 这个 通货膨胀率 就行了。 嘿, 但 他 就是 保不住。
即使 像 美联储、 欧洲央行 这些 都是 里边 汇集 了 世界 顶尖 的 经济学家, 他们 内部 的 意见 经常 也 不一致。 这个 事儿 肯定 没那么简单, 咱们 现在 就 从 思想上 把 它 拔高 一下。 如果 我们 站在 一个 整个 经济体 的 角度, 那 钱 无非 就是 一个 流通 的 工具。 所以 这个 货币 它 对应 的 一个 购买力, 就 比如说 我 这 杯 奶茶 是 三块 钱 还是 300块钱, 其实 没有 那么 大。
所谓 我们 真正 追求 的 是什么 呢? 就是 更 幸福、 更 快乐、 更 我们 今天 可 讨论 不到 那个 高度。 对于 经济体 来讲, 我们 追求 的 其实 是 更高 的 产值。 简单粗暴 点 来说, 就是 更高 的 GDP。 就是说 大家 每天 都 努力 工作, 努力 干活, 努力 生产, 去 产出 更多更好 的 产品 和 服务。 那 我们 作为 消费者, 就可以 消费 和 享受到 这些 更好 的 产品 和 服务。 这样 整个 经济体 它的 运转 就 更 高效, 这个 是我 追求。
的那 从。
货币 的 角度 来讲, 怎么样 才能 帮助 我们 达到 更高 的 产值 呢? 就 我们 正常 就会 想到 说, 你说 货币 在 经济体 当中 它 就是 个 媒介, 所以 你 做到 尽量 稳定 就 好。 也就是说 你 手上 比如说 有 100块钱, 那你 永远 都能 买到 相同 的 东西, 很 稳定, 它 就 有助于 经济体 的 运行。
但是 慢慢 就 有人 发现, 假设 我们 手中 的 钱 它 不是 完全 一成不变 的, 而是 所有人 手里 的 钱 是在 一点一点 的 贬值。 那 就算 你 把 一 箱子 钱 藏 在 你 床底下, 看起来 是 非常 安全 的。 但是 因为 通货膨胀, 你 床底下 的 钱 的 购买力 其实 是在 慢慢 消。 而 这 购买力 就 被 转移到 那些 新 创造 出来 的 钱 上。 它 其实 是在 对 大家 的 财富 进行 持续 不断 的 那种 微调。 我不能 让 你 太 安逸 了, 我 得 尽量少 的 让 你 把 钱 藏 在 床底下, 而 更多 的 逼 着 你 去 赚钱、 去 生产、 去 消费。 也就是说 通货膨胀 它 其实 是一种 无时无刻 不在 进行 的 财富 的 再分配。
精彩 吧。 就 比如说 你 今年 买 一杯 奶茶 要 20块钱, 明年 同样 的 一杯 奶茶 你 要 花 21块钱。 那你 一看 我 这 手上 的 钱 今年 要是 不 花 出去, 那 明年 就 变少 了, 那 我 还是 赶紧 多花 一点。 这样一来, 大家 就会 更多 的 去 产生 即时 的 消费。 这样 社会总需求 就 上升, G D P 也就 上升 了。 你看 一潭死水, 就是你 把 通货膨胀 往 这 搅和, 就 激发出 了 更大 的 活力。 这也是 为什么 我们 现在 普遍认为 适量 的 通货膨胀 对 整个 经济 来讲 是 更好 的。
当然 我们 作为 消费者, 肯定 是 不太 喜欢 这种 为你 一直 去 花钱 的 危机感。 所以 也有 很多人 把 通货膨胀 列 到了 一个 叫做 痛苦 指数 misery index 里边。 但是 总体 来说, 经济学家 才 不 care 你那 什么 痛苦 指数, 还是 经济发展 更 重要。
好, 那 要是 反过来 通货紧缩, 那就是说 同样 的 100块钱, 你 明年 买的 东西 比 今年 还 多, 那 要是 我 肯定 就 把 钱 藏 在 床底下 了, 这样 你 财富 其实 在 一年 比 一年 变 多。 这样 听起来 是不是 一点儿 也不 痛苦, 很爽 了。 可是 问题 就在于, 大家 就 不 努力 赚钱 干活 了, 在家 躺 着 就 完了 呗, 花钱 也 尽量减少。 毕竟 你 不 花钱 实际上 就 相当于 是在 赚钱。 那 所有的 人 就 都会 变成 非必要 不 花钱。 而 这个 其实 长期 来讲 的话, 就会 进入 到 一个 非常 可怕 的 通缩 恶性循环。
日本 其实 就是 个 非常 典型 的 例子。 90年代 泡沫 破裂 之后 就 陷入 了 通货紧缩 之后 就是 信用 萎靡。 经过 了 30年, 央行 不管怎么 刺激, 政府 不管怎么 借债, 这 需求 就是 刺激 不 起来。 当然 它 有 一系列 文化 老龄化 的 问题, 但是 你 就能 看出来 这个 通货 说是 多么 的 可怕。 所以 你看 价格 越来越 便宜, 它 并不是 真正 的 问题, 而是 大家 都不 工作 了不 努力 了不 赚钱 了不 生产 了, 都 躺平 了, 也不 花钱 了, 进入 到 一个 低 欲望 社会, 这 才是 深层 的 问题。
我们 之所以 care 通货膨胀, 并不是 因为 我们 关心 价格 的 变化, 而是 价格 的 变化, 它 会 带来 需求 的 变化 和 G D P 的 变化。 但是 你 这个 通货膨胀 财富 再分配 的 效应, 它 也 不能 太过 了。 你 比如说 我 今年 闯 比赛 前 能 买 100杯奶茶, 明年 能 买 99杯, 后年 买 98杯, 那你 觉得 可能 还行, 对 吧? 我 努力 赚钱, 但 你 比如说 要 像 津巴布韦 那样, 我 今天 买 100杯奶茶, 明天 好家伙 五十 杯, 再 过 一个 礼拜一杯 都 买 不着 了。 那 我 赚钱 还有什么 意义, 三天两头 就 给我 重新 开 一次 局, 大家 财富 在线 牌子, 我 辛辛苦苦 在 这 赚钱 养家, 你 夸 给我 重开 一局, 那 我 肯定 立马 躺平 对 吧? 钱 自己 够花 就行了, 钱 到了 手里 立马 烫手山芋, 赶紧 花 了了 事儿, 剩下 的 反正 你 存 起来 也是 马上 就 消失了。 这种 情况 就 叫 超高速 的 通货膨胀, 也就是 恶性 通胀。
Hyper inflation 它 对 经济 的 打击 真的 是 毁灭性 的。 你 比如说 像 一战 之后 的 德国, 当时 一块 面包 要 1000亿马克, 而 后天 可能 就 变成 2000亿了。 这种 情况下, 这个 经济 的 金融系统、 信贷 系统 基本上 就 完全 瘫痪, 社会 生产力 也会 骤减。 当时 德国 半年 之内 就有 600万人 失业, 最后 就 导致 了 新的 货币 军事管制, 政治 动荡, 还 间接 导致 了 希特勒 的 上台。 就 历史上 陷入 恶性 通胀 的 国家, 几乎 无一例外, 全都 要 经过 艰苦卓绝 的 全面 改革、 全面 重启, 才有可能 慢慢的 恢复过来。 所以 你看 刚刚 我们 说 这个 通货紧缩, 这就 有点像 经济 它 给 冻住 了, 冻死 了, 就 不怎么 发展 了。 而 恶性 通胀, 就 经济 有点 过热 了, 开始 自然 了, 自然 就 自己 会 越 烧 越 厉害, 这 都是 不行 的。 你看 我们 刚才 说 了 通货紧缩 和 恶性 通胀 的 可怕。
所以 现在 是不是 可以 更 深入 的 了解 一下, 为什么 大多数 的 经济学家 都会 追求 那个 适量 的 通货膨胀? 其实 就是 个 度 的 问题。 比如说 像 美国、 欧洲、 英国、 日本、 加拿大、 澳大利亚 的 央行 都 把 通胀 的 目标 定 到了 2% 到 3%左右。 大部分 其他 经济体 的 央行, 虽然 不一定 公布 一个 特别 明确 的 通胀 目标, 但 也都 希望 把 通胀 控制 在 2% 到 5% 之间。 各国 央行 不管 用 什么 货币政策, 他们 头号 目标 就是 把 这个 通胀 能够 维持 在 一个 合理 的 区间。 即使 它的 成本 是 牺牲 掉 一些 经济 的 短期 增长, 甚至 是 陷入 到 短期 的 衰退。 保住 通胀 就是现在 各 大 发达 经济体 的 一个 底线。
我们 顺便 提 一 嘴, 可能 有人 就会 好奇, 你说 通胀 对 资产 价格, 比如说 股价 和 房价 有什么 影响 呢? 其实 理论上 这个 事儿 是 说 不太 准的, 因为 干扰 的 因素 会 非常 多。 但 你 要 直观 的 去 猜 个 方向, 你 可能 会 觉得 它是 正相关 的。 因为 通货膨胀 价格 都 涨 了, 大家 为了 抵御 通胀 可能 就会 投资 到 房地产, 股票市场 里头 去。 但 实际上 很 有意思, 我们 看 I M F 对 71个 经济体 过去 股价 和 通胀 之间 关系 的 回归, 这个 图 我 就 不 具体 解释 了。 反正 结论 就是 不管 是 发达国家 还是 发展中国家, 股价 的 表现 和 通货膨胀 其实 是 负相关 的。
也就是说 高 通胀 的 时候, 股票 一般 都会 跌。 这 其实 是因为 促使 股票 下跌 最 主要 的 原因 是 政策。 也就是说 在 高 通胀 的 时期, 不管 是 财政政策 还是 货币政策, 政府 和 央行 为了 抑制 通胀, 大 概率 都会 采取 紧缩 的 政策, 而且 紧缩 政策 就 导致 了 股价 的 下跌, 这就是 为什么 土耳其 是个 例外, 它 在 高 通胀 的 时期 没有 采取 紧缩 政策, 所以 股票 就 夸夸 一年 之间 翻 了 三倍。
当然 还有一个 例外 哈, 就是 能源 公司 的 股票。 就是 历史数据 表明, 一般 在 高 通胀 时期, 能源 公司股票 表现 都 非常 好, 这个 哈 也 非常 符合 2022年 全球 通胀 的 行情。 所以 我们 不是 刚刚 把 这个 表现 最好 公司 颁给 了 mobile。
那你 说到底 为什么 会 导致 通货膨胀 呢? 你 可能 会 非常 直观 的 感觉, 是因为 央行 印钱, 或者说 是 央行 印 了 太多 的 钱, 所以 导致 了 通货膨胀。 怎么说呢? 就 对 也 不对, 或者说 不完全 对。 就有 的 时候 政府 不 印钱 也会 导致 通胀。 有的 时候 政府 就 玩命 印钱, 他 就是 带 不来 通胀。 你 就 比如 看 日本央行 之前 二十多年 无限量 的 印钱, 还是 通货紧缩, 对 吧?
来 我们 来 详细分析 一下, 其实 导致 通胀 大概 可能 有 三种 因素。 首先 就是 需求 拉动型 的 通胀 叫做 demand pool。 就 比如说 我们 想象 一个 正常 运行 的 经济体, 突然有一天 出于 某种原因, 大家 就 非常 想 喝 奶茶。 所以 就是 在 这个 经济体 完全 都 跟 以前 正常 的 情况下, 额外 增加 了 一个 需求, 就是我 想 喝 奶茶, 那 大家 就会 去 跑 去 奶茶店 买 奶茶。 这时候 全国 有 千千万万个 奶茶店 的 老板, 他们 就 非常高兴 了。 就会 导致 两个 结果, 一个 是 生产 更多 的 奶茶, 另一个 就是 奶茶 涨价。 但 不管 是 哪 一种, 都会 导致 奶茶店 的 老板 最后 是 赚 到了。
赚了钱 的 老板, 这时候 就可以 去 买 吃的, 买 包 什么的。 你 要 碰上 好 一点 的 老板, 还 会给 员工 发 奖金 涨工资, 这样 员工 也 拿着 钱 去 买 包 买 吃的。 那 你看 这时候 卖光 卖 吃的 生意 不就 兴旺, 就 进入 到了 下一个 循环, 买 更多 的 包包 吃的。
所以 你看 总结 下来 就是 先是 有了 总需求 的 增加, 就会 导致 产量 上涨, 物价上涨。 那 企业 的 利润 就会 增加, 就会 导致 消费 增加。 这就 到了 新一轮 的 需求 增长, 那 这 良性循环 它 不就 起来 了 吗? 这就是 为什么 我 刚刚 说 总需求 增长 会 导致 经济增长。 但是 这里 边 你 发现 没有, 有一个 副作用 就是 物价 上升, 也就是 通货膨胀。 所以 这个 逻辑 链 其实 就是 需求 拉动型 的 通货膨胀。 刚刚 我们 说到 的 需求 拉动型 通胀, 那 它 同时 不 也 带来 经济增长 了 吗? 所以 政府 很多 情况下 他 想 刺激 经济, 就会 从 刺激 总需求 入手, 只不过 这个 的 副作用 是 通货膨胀。
那 什么 叫 刺激 需求? 说白了 就是 刺激 大家 花钱 消费, 买 奶茶 买 包 呗。 所以说 要么 就是 政府 自己 花钱, 比如 搞搞 基建, 项目 补贴 什么的。 要么 就是 更 简单粗暴 的 一个 方式, 也就是 最近 西方国家 都 非常 愿意 用 的 一种 方式, 就是 直接 把 钱 给 到 大家 手里, 让 大家 自己 去 买。
你 比如说 疫情 刚 开始 的 时候 全都 居家 了, 那 还 谁 还 喝 奶茶? 需求 萎靡, 那 各国 政府 就 开始 开动 了 印钞机。 你看 这个 是 美联储、 欧洲央行、 日本央行 和 英国 央行 的 资产负债表, 他们 在 刺激 需求 的 同时, 也是 不得已 向 经济 当中 注入 了 大量 的 货币, 带来 了 通货膨胀 的 风险。 所以 就是说 通货膨胀 和 经济增长 就像 一个 绑定 的 套装, 它是 买一送一 的。 不过 虽说 它是 买一送一 的, 但是 你 要 刺激 的 这个 时间点 非常 合适。 其实 也是 可以 做到 就 经济增长 的 同时, 尽量少 的 去 带来 通货膨胀。
就 比方说 政府 现在 发 了 1万亿 刺激 大家 去 买 奶茶。 假设 这个 奶茶店 本身 就是 人都 闲着, 材料 也 非常 充足, 这样 新 顾客 来了, 我 就 直接 做 就行了, 非常容易 满足 他的 需求。 那 几乎 就 不怎么 需要 给 奶茶 涨价, 而 只 增加 了 GDP, 这就 非常 的 nice。 反过来, 假设 这个 奶茶店 本身 就 已经 人满为患 了, 这时候 政府 要 是非 要 还去 刺激 需求, 那就 只能 造成 奶茶 涨价 而已。 而 产量 本身 并没有 什么 增加, 这种 情况 就 比较 糟糕 了。
所以 你 看到 没有, 刚才 那 两个 例子 里面 最大 的 区别 就是 这个 奶茶店 还有 没有 一些 没 被 释放出来 的 产能。 假设 这个 经济 当中 蕴藏 着 非常 巨大 的 潜力 产能 的 时候, 你 钱 砸 进去 看到 的 是 经济增长。 你 甚至 会 感觉 不管 砸 进去 多少钱, 看到 的 都是 经济增长, 而 不是 物价 的 上涨, 经济 一个劲 往前 冲, 这就 非常 的 繁荣 了。
那 我们 一般 怎么 才能 看 这个 经济 当中 的 产能 情况 呢? 其实 你可以 去看看 失业率。 你 想 如果 失业率 很高 的话, 那就 说明 很多人都 没 在 工作, 那 就有 很多 的 产能 了。 反过来 假设 失业率 很低, 只有 2%、 3%, 那就 说明 就 大部分 的 劳动力 已经 尽可能 的 都 已经 去 工作 了。 这种 情况下 产能 就 很 吃紧。 这 也 说明 了 为什么 一般 情况下 高通 账 之前 都会 伴随 着 一个 失业率 很低 的 阶段。
其实 凯恩斯主义 里头 有一个 叫做 菲利普斯 曲线, 它 就是说 通货膨胀 和 失业率 之间 呈 负相关 的 关系。 其实 解释 大概 就 这么回事。 你 比如说 我们 看 现在 的 美国, 几年 之前 失业率 就 一直 在 下行, 招聘 的 空闲 岗位 都 涨 到了 都 超过 1000万个。 同时 企业 的 利润率 也 处在 几乎 60年 以来 历史 的 高位, 这是什么 意思 呢? 就是 公司 它 一直 在 赚钱, 同时 他 想 扩大 产能, 去 赚 更多 的 钱, 招 更多 的 人。 但是 社会上 的 劳动力 已经 基本 趋于 饱和 了。
你看 这个 是不是 就 有点像 刚才 我们 提到 的 那个 人满为患 的 奶茶店。 那 这时候 怎么办 呢? 涨价, 你看 这 不就 通货膨胀 了 吗? 所以 在 这种 情况下, 美联储 还 持续 量化宽松, 你 看到 那么 高 的 通货膨胀 也就 不足为奇 了。
好, 我们 再 稍微 发散 一下。 咱 刚刚 不是说 印钱 可以 刺激 需求, 就会 进入 到 刺激 经济 和 通货膨胀 的 循环 里头 去。 但 其实 各国 央行 最近 面临 着 一个 比较 大 的 问题, 就是 他们 印 的 钱 其实 发 不 出去。 因为 你说 央行 要 控制 货币, 它 采取 的 政策 无非 就是 要么 调 利率, 要么 去 买卖 一些 金融资产。 但 实际上 这些 手段, 你 这 钱 还是 在 金融体系 里边 打转, 这 怎么 解释 呢? 就 比如说 央行 他 去 买 了 好多 国债、 公司债, 但是 卖 了 债券 拿到 钱 的 这些 金融机构, 他们 就 死活 不 把 钱 取出 来, 或者 放贷 放给 实体经济。 你 比如说 转头 又 投向 股市 了, 也就是说 不管 央行 他 把 利率 降到 多 低, 这个 商业银行 就是 不 把 贷款 放出去, 那就 没有 钱流 到 实体经济 里。 这样的话, 这 钱 就在 金融体系 内部 打转, 他 永远 到不了 像 你我 这样的 消费者 手里 去 实际 的 买 奶茶。
所以, 就是 央行 费 了 半天 的 劲, 又是 降息, 又是 印钱, 但是 这个 钱 就 压根儿 没 流 到 我们 刚才 说 那个 经济增长 的 循环 里头 去。 这个 也是 一定程度 上 解释 了 为什么 2020年 之前 的 大概 十 来年, 像 日本、 欧洲, 包括 美国, 就 那么 大量 的 量化宽松, 长期 的 低利率, 你就是 看不到 体 经济 的 通货膨胀, 而 只是 看到 股市 在那 哐 哐 涨。 疫情 来了 之后, 这 拜登 政府 也 算是 看 明白 了, 就是 央行 印钱 用处 已经 不大 了, 还是 得 我们 政府 出马, 我们 就得 把 钱 送到 消费者 的 手里, 就是 真的 literally 给 大家 发钱。 先是 在 2020年 的 时候, 几乎 给 所有人 每人 发 1200 美元, 家里 有 孩子 的 再加 500, 失业 了的 每个 月600, 还有 各种 贷款 的 减免, 到 2021年 的 年收入 不足 75000的, 每人 再 给发 1400。 反正 就是 里外里 这 两年 期间 给 大家 发 了 大概 5万亿美元。 这是什么 概念? 就 相当于 每个 美国 人人 头上 平均 都 发 了 15000 美元。 就是说 我 今天 就在 这儿 看着你 这个 奶茶, 你是 必须 给我 买 了。 你看 这 果然 就 很 奏效 了, 这个 钱 就 真的 进入 到 刚刚 我们 说 经济增长 通胀 那个 循环 里头 去。 再加上 之前 一直 的 低 失业率, 2 0222年 美国 就 迎来 了 50年 以来 难得 一 遇 的 高速 通胀。
好, 我们 刚刚 逼 了 那么 久, 一直 在 说 这种 需求 推动 的 通货膨胀。 其实 还有 一种 就是 成本 导致 的 通货膨胀, 这个 也很 简单粗暴, 起因 就是 原材料 成本 价格上涨, 比如说 原油价格 上涨 或者 一些 天灾 导致 粮食 短缺 之后, 因为 成本 上涨, 企业 的 利润率 就 下降, 那就 逼不得已 得 给 产品 涨价, 这个 涨价 就 转嫁给 了 消费者。 你看 这回 的 涨价, 跟 刚刚 我们 说 需求 推动型 的 就 不一样 了。 刚才 是 大家 都想 喝 奶茶, 导致 了 奶茶 的 价格上涨。 而 这回 是 大家 的 需求 本身 没 变, 奶茶 自己 价格 先 涨 上去 了。
这样一来 大家 肯定 会 减少 对 奶茶 的 消费。 也就是说 价格 的 上涨 抑制 了 总需求, 所有人 就 开始 节衣缩食, 社会 的 产出 就会 下降, GDP 就会 下降。 所以 你 能 看出来, 这种 供给 推动 的 通货膨胀 真的 就 非常 惨 了。 不光 通货膨胀, 经济 也会 受到 打击。 那 这下 政府 就 真的 很难 了, 可以 说是 百 害 而 无一 利。 当然 你 要是 那些 卖 原材料 或者 卖 石油 的 公司, 那就 除外 了。 很 明显, 这次 像 欧洲、 日本 的 通货膨胀 基本上都 是 经济 推动型 的。
其实 也 不光是。
欧洲 和 日本, 全球 多多少少 都会 受到 能源危机 的 影响。 美国 自己 毕竟 是 石油 的 产出 大国, 所以 它 影响 就 相对 小 一些。 而 像 欧洲 和 日本, 他们 也 不是 石油 的 生产国, 对 吧? 所以 像 经济衰退 和 通货膨胀, 这 两边 都 只能 自己 扛 了。
你 再 比如说 像 俄罗斯, 你看 这是 俄罗斯 这 几个 月 的 通货膨胀, 二月份 战争 一开始 打, 三月份 通胀 一下 就 飙 到了 16点。 打仗 为什么 会 导致 通胀 呢? 肯定 要 有人 会 猜 说 因为 俄罗斯 自己 不知道 怎么 偷偷 印钱 导致 了 通胀。 没错, 印钱 确实 可能 会 导致 通胀, 但 他 一般 传导 没有 这么 快 的, 不是说 你 这个 月 打仗, 下个月 就 通胀 了。 俄罗斯 通胀 其实 最 主要 的 原因 还是 西方 的 制裁 和 卢布 的 贬值。 你 想 俄 乌 战争初期 的 时候, 卢布 一下 就 暴跌 了 30%。 也就是说 对 俄罗斯 来讲, 进口 的 商品 一下 价格 就 涨 了 30%。 再加上 西方 的 制裁, 就 很多 高科技产品 都 无法 进口, 那 供给 就会 断崖 式 的 下跌, 供给 减少, 价格 上升, 就是 成本 推动型 的 通货膨胀。 所以 你看 就 俄罗斯 和 欧洲 这 一通 双方 制裁 之后, 两边 都 带来 了高 通胀。
最后一个 导致 通货膨胀 的 原因, 其实 也 最 直观, 其实 就是 过量 的 货币供给。 虽然 之前 我们 说 就是你 在 非常 合适 的 时间 去 这么 刺激 他, 没准 可能 不会 导致 通货膨胀。 但是 你 凡事 都有 个 度, 你说 你 要 24小时 这么 玩命 的 印钱, 那 肯定 会 导致 通货膨胀。 就 历史上 几乎 所有的 恶性 通胀, 无一例外 都 是因为 政府 没有 节制 的 印钱 导致 的。 这种 自己 印钱 自己 花 肯定 是 不太好 的。 但是 我们 先 抛开 这个 不讲, 你会不会 有点 疑问, 你 就说 那 政府 是 傻 吗? 他 都 看到 了 那么 高 通胀, 那 他 就 不能 先 歇 一歇, 等 通胀 控制 住了 再去 印钱 刺激。 为什么 还 会有 层出不穷 的 国家, 那 通胀 都 高到 10的不知道 多少 次方 了 呢?
很显然, 这里 边 存在 着 一个 恶性 的 循环。 它 其实 是 把 我们 刚刚 说 那 三种 情况, 需求、 成本、 货币 全都 包括 进去 了, 就 政府 他 想 杀 他 也 刹不住 了, 这个 也是 通货膨胀 其实 最 可怕 的 地方。 首先, 政府 无节制 的 印钱, 一般 情况 下都 是因为 战争 或者 政治 因素 导致 的。 你 想 政府 要不是 真的 逼急 了, 他 也 不会 到 自己 印钱, 自己 花 这么 低劣 的 手段。 这 后果 咱 都 知道, 他 肯定 不可能 不知道, 对 吧? 你 比如说 刚刚 我们 提到 的 20到23年 的 德国, 4546年 的 匈牙利, 这 不 都 是因为 一战 二战 战败 了。 签 了 一堆 赔偿款 吗? 迫不得已 才 开始 自己 印钱。
那 政府 印钱 了, 货币量 就 增加, 那不就 推动 需求, 接下来 就 带来 了 需求 推动型 的 通胀。 可是 就是 因为 政府 印钱 印 的 太猛 了, 这个 通胀 涨 得 太快, 高到 一定程度 的 时候, 社会 的 财富 分配 就 非常 快了。 也就是说 大家 其实 解决 温饱 就得 了, 从来不 会 想着 说 去 存钱。 注意, 但 这个 时候 还没 到 真正 的 恶性 通胀, 也就是 大概 百分之四五十 的 样子。
这个 时候 就算 政府 意识 到了 通胀 的 可怕, 停 了 印钞机, 可是 大家 已经 都 减少 工作 了。 那那 社会 的 产能 就 开始 下降, 商品 就 开始 减少, 那 会 造成 什么 呢? 价格上涨, 这个 不就 告诉 我们 说 因为 供给 不足 导致 成本 推动型 的 通货膨胀 了。 然后 再 往后 通胀 就 更高, 大家 就 更 不 工作, 物资 就 更 短缺, 通胀 就 更高。 这 就有 了 7.5 乘以 10的170次方 的 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 其实 还有一个 非常重要 的 性质, 这个 我 一直 藏 着 没 讲。 那 就是 预期 的 通货膨胀 会 导致 通货膨胀。 也就是说 大家 真的 感觉 通货膨胀 要 来了, 那 通货膨胀 真的 就会 来了, 你 细品 一下。
我 刚 听到 这个 说法 的 时候, 大部分 的 解释 是 这么说 的。 因为 大家 预期 价格 会 涨, 那 商家 就会 持续 开始 涨价。 慢慢等 物价 都 涨起来, 老板 就会 开始 给你 涨工资, 那 之后 大家 手里 钱 就 变 多了, 那 通货膨胀 就 真的 来了。
这个 解释 长期 来讲 也是 没错, 但 这里 边 一直 有 一个点, 我 当时 想 不太 明白。 就是 你说 经济体 里 就是 这么 多 钱 对应 着 这么 多 商品, 只是 说 大家 预期 通货膨胀 要 来了, 也没有 什么 政府 政策 刺激 或者 印钱, 钱 的 总量 是 没有 变化。 那 为什么 物价 会 上涨 呢?
我 来 给 大家 解释一下, 可能 稍微 有点 理论, 但 我 个人感觉 还 挺 有意思 的。 你 想 当 大家 预期 通货膨胀率 的 时候, 你 手里 的 钱 不就 变得 烫手 了 吗? 你 就会 自主 的 增加 消费, 甚至 有可能 想 超前消费 囤 点 东西, 因为 之后 他 可能 东西 就 更 贵 了。 如果 经济体 里边 每个人 平均 每个 人都 这么 想 的话, 那 钱 在 每个人 手里 停留 的 时间 就 变短 了。 这个 其实 是 增加 了 货币 的 流通 速度。 所以说 当 市场 预期 通胀 的 时候, 货币流通速度 是 增加 的那 即使 是在 货币 总量 不变 的 情况下, 那 流通 的 那个 货币量 不就 变 多了 吗? 这么 循环往复, 哪怕 央行 压根 一分钱 都 没 印, 通货膨胀 就 这么 自己 发生 了。 你 看到 没有, 就是 预期 的 通货膨胀 真的 会 导致 通货膨胀。
小丽 就 把 它 叫做 通货膨胀 的 怕什么 来 什么 定理, 你看 是不是 跟 那个 墨菲定律 有 异曲同工 之 妙。 注意, 这个 怕什么 来 什么 原理, 其实 是 通货膨胀 一个 非常重要 的 性质。 这也是 为什么 我们 看 很多 央行 在 控制 通胀 的 时候, 不光是 说 利率 量化宽松 这些, 其实 还有 非常重要 的 一点, 就是 要 调整 人们 心里 的 预期。
就 你看 美联储 主席 抱怨, 每次 出来 发言 都 表现 的 非常 淡定, 即使 是在 21年, 通胀 都 已经 到 5% 的 时候, 他 还说 这是 trani, 是 暂时性 的。 然后 后来 就 开始 通胀 数据 一个月 比 1个月 高, 但是 啪啪 打脸。 但 他 出来 还是 非常 的 淡定, 说 我们 committed on inflation, 就是说 我们 有 信心 有 决心 一定 能把 这个 通胀 摁 下来。 他 其实 一直 在 告诉 市场 说, 不要 慌, 有我在 通胀 会 下来 的, 大家 不要怕。 你看 你说 明白 了 通胀 这个 怕什么 来 什么 原理 了 之后, 你 就 知道 他 这么 自信, 其实 也是 他 工作 的 一部分。 就 这个 性质, 不管 通货膨胀 在 什么 水平, 它 一旦 形成 一个 预期, 就 真的 很难 会 被 撼动 上去 了, 就 很难 下来, 而且 还 容易 越来越高。 而 一旦 人们 形成了 冻住 的 那个 预期, 那 通货紧缩 很有可能 也 越陷越深。 你看 明白 了 这个, 你是不是 就 明白 了 那些 央行 为什么 一 看到 这么 高 的 通胀, 就像 见 了 洪水猛兽 似的, 因为他 慌。
你看 美国 去年 75个 点 往 上 加息, 这 肯定 对 本国 需求 的 打击 是 巨大 的, 就 很有可能 让 之前 政府 发 了 那么 多 钱, 刚 刺激 的这 需求 又 加被 摁 下去, 而且 又 让 美国 股 债 双 跌。 不管 是 投资者 还是 消费者, 信心 其实 都 非常 差。 大家 都 担心 这 波 加息 可能 会 导致 美国 的 衰退, 但 美联储 压根 就是 不管 还是 加 继续 加。
听 完了 我们 这 一串 的 精彩 分析, 是不是 感觉 自己 茅塞顿开, 对 通胀, 各个 国家 央行 的 政策 都 多了 新 一分 的 理解, 也 对 全球 的 形势 有了 更新 的 认知。 而 这 整套 逻辑 其实 也是 各国 央行 在 制定 政策 时候 的 底层 逻辑。 所以 你 之后 要 想 进 央行 工作, 可以 多 看 几遍。 最后 再 感谢 陌陌 对 本期 视频 的 赞助, 感兴趣 小伙伴 可以 点击 下方 链接 领 谷 开户 体验 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