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2737.当投资遇到战争

2737.当投资遇到战争

2025/1/5
logo of podcast 雪球·财经有深度

雪球·财经有深度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陈嘉禾
Topics
陈嘉禾: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研究乱世中资本市场表现的绝佳案例。由于原子武器和卫星技术的发展,全球性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但局部冲突仍可能对资本市场造成影响。二战期间,不同资产类别表现差异巨大,现金和债券普遍表现不佳,股票在战胜国表现良好,战败国则严重折价;不动产在战胜国保持购买力,战败国则可能被掠夺或贬值;黄金、珠宝和艺术品在大多数情况下能保值,但可能被掠夺。投资者应根据战争局势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资产配置,并注意信息来源的可靠性,避免被战争迷雾所迷惑。 虽然全球性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降低,但局部冲突或地区性动荡仍可能发生,投资者需要关注地缘政治风险,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投资策略。二战的经验教训,对于理解地区性冲突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风险管理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总而言之,投资者应该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地缘政治风险,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才能在动荡的市场环境中获得较好的投资回报。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对今天的投资者仍然有参考价值?

第二次世界大战提供了观察乱世中资本市场的绝佳机会,尽管全球性战争在原子武器时代已难以再现,但局部混乱的社会状态下的资本市场反应仍有借鉴意义。技术进步,如原子武器和卫星,使得全球战乱难以同步再现,但地区性混乱仍可能发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哪些技术手段使得全球战乱难以再现?

原子武器让核大国拥有了同时摧毁所有文明的能力,而无数的卫星使得各国惯用的突袭技巧无所遁形。这些技术手段使得大规模常规部队的隐蔽和突袭几乎不可能,从而降低了全球战乱的可能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现金和债券的表现如何?

无论在战胜国还是战败国,现金和债券基本上都是本国最糟糕的投资品种。战败国因超级通胀摧毁了现金和债券的购买力,而战胜国也因通胀丧失了部分购买力,其他资产表现更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股票在战胜国和战败国的表现有何不同?

在战胜国,股票虽然历经起伏,但仍保持了几乎最高的投资回报。而在战败国,股票往往变得严重折价甚至一钱不值,投资者趁早卖出股票是明智之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不动产的表现如何?

在战胜国,不动产完全保持了购买力。但在战败国,如战后日本,不动产可能因政策变化而变得几乎一文不值,如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以极低价格强行收购土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黄金、珠宝和艺术品的表现如何?

在战胜国,黄金、珠宝和艺术品自不必说,在战败国也往往能保住持有者的财富,前提是不被掠夺。然而,德军占领期间,许多黄金、珠宝和艺术品成为了战利品。

为什么今天的投资者不必担心下一次世界大战的到来?

由于核武器的毁灭性,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概率极低。即使市场因担忧核大战而下跌,投资者最好逆势买入,因为如果核大战不爆发,投资者将获利;如果爆发,现金和其他资产也无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争的迷雾如何影响资本市场的判断?

战争的迷雾使得投资者在微观和宏观层面都难以做出准确判断。微观层面,信息混乱,媒体受管制,小道消息不准确;宏观层面,即使知道战争进展,也难以预测结果,如德军闪击苏联的成功并未预示战争的顺利推进。

科学技术如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战争格局?

科学技术,特别是原子武器和卫星技术,使得全球战乱难以再现,人类社会进入“要么不打世界大战、要么共同毁灭”的新时代。此外,工业革命后的人均GDP增长和马尔萨斯陷阱的突破,也改变了历史规律。

人类社会的未来战争趋势如何?

随着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困扰人类数千年的战争可能会慢慢消失。然而,如果人类无法控制自己,仍有可能用一场毁天灭地的大战摧毁文明。历史掌握在每个人手中,避免战争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Chapters
利用巴顿·比格斯的著作《财富、战争与智慧:二战股市风云录》,我们可以从二战期间的资本市场波动中学习有用的投资经验。二战是研究战争时期资本市场反应的独特案例,因为它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场全球性常规战争。
  • 二战是研究战争时期资本市场反应的独特案例
  • 巴顿·比格斯的著作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 从中可以学习有用的投资经验

Shownotes Transcript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当投资遇到战争,来自陈嘉禾。 在人类近代史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观察乱世中资本市场的机会。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人类社会已经有了非常发达的资本市场。另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世界又足够混乱,而这种全球性的混乱,在人类步入原子武器时代以后,几乎消失不见。 二战的烟云已经消散许久,当时的历史经验已经淹没在图书馆那布满灰尘的书架中。所幸,巴顿·比格斯在他的著作《财富、战争与智慧:二战股市风云录》一书中,又把这段历史清清楚楚地复述出来。取书观之,让人不胜唏嘘。 那么,从二战的发展,和其中股票市场的波动,今天的投资者又能学到哪里有用的经验呢?就让我一一道来。 当年的混乱难以再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场使用常规武器的全球性战争,在此之后,人类社会步入了原子武器时代。今天,对于手握核武器的大国来说,我们已经很难看到、甚至很难想象当年的那种全球性灭国之战。 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能够给投资者带来的经验,更多是基于局部混乱的社会状态下,资本市场会作何反应,而不是在下一场全球战争中,资本市场会如何表现。 随着技术的进步,至少有两种技术手段,让第二次世界大战那种全球战乱的情况很难同步再现:原子武器让核大国拥有了同时摧毁所有文明的能力,而无数的卫星让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惯用的突袭技巧无所遁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许多战役在展开之前,都试图尽量迷惑对手,从而将战争从残酷的拉锯战转变为一边倒的顺风局:日本突袭美国的珍珠港事件、德国突袭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以及盟军在诺曼底的登陆,之前都进行了非常优秀的伪装,打了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但是,在今天满天都是卫星的时代,这种大规模常规部队的隐蔽和突袭,至少对于大国来说几乎已经毫无可能:俄乌战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大国之间选择常规战争,那么必然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消耗战。而如果大国之间选择核战争,又必然是两败俱伤的消耗战。 当战争的决策者意识到,发动战争唯一的结果就是互相消耗、而不是靠先发制人可以占到便宜时,战争爆发的概率也就大大降低。这就好比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派出所宣言:“不要打架,打输住院,打赢坐牢。”而这种利弊均衡的格局,也正是二战以后的几十年中,人类社会保持了相对和平的根本原因。 当然,概率低并不等于没有概率。人类社会终将如何演进?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对此有一句名言:“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会使用什么武器,但第四次肯定是石头。” 不过,对于今天的投资者来说,既然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毁灭性如此巨大、导致第四次世界大战人类只能再用石头(文明被彻底摧毁),那么至少在投资工作中,我们大可不必担心下一次世界大战的到来。这正如一个著名的逻辑所说:“如果市场因为担忧核大战而下跌,那么你最好逆势买入。因为如果核大战不爆发,那么你就赚到了。而如果核大战爆发,那么你留着现金和其它资产也没啥用。” 战争的迷雾 在二战持续的许多年里,战争的迷雾始终笼罩在资本市场之上。在今天,当我们回过头来观看二战的进程,似乎比较清晰,日本进攻美国、德国进攻苏联都是妄自尊大的愚蠢行为。但是在当时,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很难判断战争的进程究竟会如何推进。 这种战争的迷雾,可以体现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 在微观层面,投资者得到的信息总是混乱的:媒体在许多交战国会受到严格的管制;即使不受到管制,许多媒体也搞不清前线究竟发生了什么;依靠小道消息得来的情报更加不准确,尽管前线如果吃了大败仗,溃败下来的士兵会散布流言,但是这些消息究竟有多准确,只有天知道。 而在宏观层面,即使人们知道战争在如何进展,他们也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德军闪击波兰成功了,现在闪击苏联又获得了成功、击溃了几百万苏军,这代表战争会顺利进行下去吗?至少当时的德国股市如此认为,但是后来的结果却让他们大失所望。美军在珍珠港一败涂地,美国投资者觉得天都要塌了,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 所以,如何在战争的迷雾中做出准确的判断?这道难题不仅难住了许多二战时期的人们,也难住了许多在今天遇到社会突发事件迷雾的投资者。 跌宕起伏的四种资产 在二战中,人们的资产主要可以分为四个类别:现金和债券、股票、不动产、黄金珠宝和艺术品。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资产类别体现出不同的表现。 首先,无论在战胜国还是战败国,现金和债券基本上都是本国最糟糕的投资品种。战败国自不必说,战败前垂死挣扎引起的超级通胀,摧毁了几乎所有现金和债券的购买力。即使是在战胜国,现金和债券也因为一定的通胀而丧失了不少购买力,而同时其它资产往往表现更优。所以,无论国家战胜还是战败,现金和债券都是很糟糕的投资。 股票的遭遇,则在战胜国与战败国截然不同。在战胜国,股票虽然历经起伏,但仍然保持了几乎最高的投资回报。在战败国,股票则往往变得严重折价、甚至一钱不值。对于这些国家的投资者来说,趁早卖出股票、和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做个了断,是当时的明智之举。 对于以房屋和土地构成的不动产,在战胜国它们完全保持了购买力,但是在战败国则并不尽然。其中最典型的是战后的日本,战后日本的实际统治者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为了削除日本的贫富分化,以极低的价格强行收购、或者说是掠夺了拥有大片农田的日本人手上的土地。结果,这些人在战争中保留下来的土地变得几乎一文不值。 对于最后一个类别来说,黄金、珠宝和艺术品,它们在战胜国自不必说,在战败国也往往能保住持有者的财富,但是前提是它们不被掠夺。当德军打开许多被占领国的银行保险柜、抢占了许多富豪的豪宅时,黄金、珠宝和豪宅墙上价值连城的艺术品,也都一并成为了德军的战利品。 科学技术终将改变一切 二战的风云早已散去,在原子武器与卫星技术的双重保障下,今天的人类已经进入一个“要么不打世界大战、要么共同毁灭”的新时代。 对于今天的投资者来说,二战的资本市场启示录,更多具有的是对地区性混乱局面的参考意义,而非在全球大动乱中直接借鉴,因为二战式的全球动乱、但又非全球共同毁灭,今天已经很难再现。 另一方面,随着人类的科技高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突破了几千年农业社会的屏障,在工业革命以后走上了一条高速增长、至今仍然看不到终点的路线。在工业革命以前,人类社会的人均 G D P 在数千年的时间里,停留在几百美金 G D P 的水平。但是在工业革命之后,数万美元人均 G D P 已经成为全球发达经济体的标配。 伴随着更高的发展水平,许多困扰人类社会数千年的历史规律,已经不再有效,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马尔萨斯陷阱”。数千年来,人类曾经在“经济发展、生育更多孩子、人均经济水平下降、经济倒退”的大循环中徘徊,但是今天我们终于走出来了:全球最富庶的国家无一例外都开始少生孩子。 在微观细节上,许多人类曾经习以为常的事件,到了今天已经彻底烟消云散。在商王朝的遗迹中挖掘出的、遍布整个殷墟的人祭遗迹,证实我们的祖先曾经依靠杀人来取悦上苍、祈求平安。而秦公一号大墓中出土的186具人殉、和后来秦王朝的二世而亡,证实孔子所说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确有其事。而如此残忍愚昧的行为,在今天已然不可想象。 那么,困扰人类数千年、甚至数万年的战争,是否会在将来慢慢消失呢?抑或人类终将无法控制自己,用一场毁天灭地的世界大战,把万年以来辛苦建立的文明一朝摧毁,如烟花般消逝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 作为个体,渺小的我们无法对如此宏大的未来做出预测。但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不因任何理由首先扣动扳机,每个国家都不因任何原因首先发动侵略,那么战争就永远不会到来。历史,终究掌握在每一个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