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2791.管理的新趋势

2791.管理的新趋势

2025/3/2
logo of podcast 雪球·财经有深度

雪球·财经有深度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愚老头
Topics
愚老头:我认为管理学是一门艺术,领导力是天生的,优秀的企业家无法培养,只能通过筛选和淘汰来获得。 在自我管理方面,我总结了三个步骤:首先,了解自身的优势,并集中精力放大优势,这与传统的木桶理论有所不同,因为将劣势提升到中等水平所需的时间远大于将优势提升到优秀水平所需的时间。 其次,要了解自己的做事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例如阅读、倾听、写作或边做边学等。不同的职业对做事方式有不同的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至关重要。 最后,要确定自己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贡献,结合自身优势和公司需求,将优势发挥到最大。这需要在有选择的前提下,将个人优势与公司需求相结合。 关于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我认为人工智能是提升其效率的关键路径。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相反,德鲁克的管理思想更注重发挥知识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 德鲁克对未来的判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人口老龄化将改变劳动雇佣关系,雇佣关系将更加灵活;可支配收入的分配趋势将长期影响经济发展方向;企业必须将全球竞争力视为战略目标。 最后,我想谈谈一些历史案例,例如瓦特和博尔顿的蒸汽机故事,以及福特和通用汽车的发展历程。这些案例说明,企业家精神和管理能力对企业成功至关重要,而工会等因素也可能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Deep Dive

Chapters
本章节探讨了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了解自身优势、改进做事方式和确定贡献方向来实现自我管理。它强调了个人特质和价值观与工作匹配的重要性。
  • 自我管理的第一步是了解自己的优势,集中精力放大优势。
  • 第二步是如何把事情做好,这取决于个人的做事方式和学习方法。
  • 第三步是确定自己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贡献,需要结合自身优势和公司需求。

Shownotes Transcript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管理的新趋势来自于老头彼得·德鲁克是我个人很喜欢的一名管理学大师大家都知道最近各个大学纷纷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一些商学院院相关的专业赫然在裁撤之列

比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这些毕业生即使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就业方向也大多与本专业无关其实很多人都想问的一个问题是设立市场营销这种专业有意义吗至于企业管理工作什么时候轮到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来做了毕业这么多年了这个问题我也没有答案甚至可能永远不会有答案我唯一能够大致确定的是管理学确实是一门艺术领导人的气质是天生的创业中优秀的创始人也是无法培养的

只能筛选或者说淘汰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通过管理正门学科多年来积累下的偏科学的部分要么研究上市公司从中发现优秀的创始人或者长期管理能力超群的公司要么就是来管理自己德鲁克生于 1909 年 1999 年在他 90 岁高龄时写过一本书叫做《21 世纪的管理挑战》单独读这本书其实挺枯燥的

但是如果我们愿意坐下来翻一翻德鲁克的思想还是配得上中国传统文化三不朽历德历功历严中历严这个级别的评价的一如何管理自己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自我管理这个事一直都是空白典型的中国孩子一生都是安排好的尤其是最近几十年风起云涌行业的大贝塔让一些人站到了时代的朝头大浪退去又无情地将他们甩下

面对大时代我们不能螳臂当车就只能顺应趋势自我管理德鲁克被称为管理大师的原因就是他有着可行的实操方案自我管理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的优势然后集中精力放大自己的优势这其实是比较反直觉的一件事情因为

因为读书的时候偏科是个大毛病,木桐理论也说明了这个问题,但对于个人来说,在自己具有优势的领域,从根本不具有能力提升到中等天下的水平所需的时间,要比从低流的绩效提升到优秀所需的时间多得多。

可是大多数人大多数教师和组织都试图集中全部精力让一无是处的人达到中等偏下的水平自我管理的第二步是如何把事情做好如何做事情对于人来说属于个性一个人要首先判断自己是更善于阅读还是更擅长倾听

然后非常重要的是每个人学习的方法也是非常个性有人通过寄大量笔记学习还有人通过让别人听自己讲话学习有人通过写作学习有人边做事边学习每个人都需要了解适合自己的正确的做事方式很重要

很多职业天生就从做事方式上为人设定了上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天爷赏饭吃义务教育阶段更适合那些擅长倾听通过记大量笔记学习的人而进入高等教育阶段老师只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那些擅长阅读通过写作学习的人就容易脱颖而出德鲁克说一流的作家通常不是靠倾听和阅读进行学习的

他们学习的方式是写作这也意味着如果你的学习方式不是写作其实很难在写作上有最顶级的成就做一名演员就应该擅长倾听学习方式是边做事边学习相胜演员的学习方式是让别人听自己说话学习如果你不是干这一行压力就会很大基因彩票说的不仅仅是外貌做事方式也是

小公司的管理层往往更擅长倾听因为公司小没有那么多文档而大企业的高管擅长阅读的多因为有欧恩各种文档跌床加物不擅长阅读会很痛苦对于销售职位来说每天与客户打交道如果不擅长倾听那真的是一场灾难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如何做事情是一个盲点

我们最起码需要了解自己的主管以及自己的客户最擅长的做事情的方式

我们都知道印度作为一个国家可以说一言难尽但是印度人在欧美那绝对是属性拉满混得风生水起通常的解释失去欧美的印度人有英语的语言基础此外因为印度交悠久的辩论历史特别擅长表达从自我管理的角度印度人的这种特性一定是跟欧美社会的需求相当合拍的江山一改

从做事方式的角度人不要勉强自己去做不适合自己的工作把事业的角度

把事情做好最终的检验标准是自己的价值观是否与组织的价值观一致这跟一个被窝睡不出两种人说的是同一件事当你个人与老板的价值观相悖的时候长期看分道扬镳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自我管理的第三步是确定自己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贡献德鲁克说我们不能问我想做出什么样的贡献不能问组织要我做出什么样的贡献

我们应该问我应做出什么样的贡献只有这时你才会问这种贡献与我的优势相称吗这是我想做的事情吗和我觉得做出这种贡献值得吗有激励作用吗最后一个问题是在哪些方面我可以创造出不同反响的成绩如何创造

总结一下就是在有选择的前提下你得把自己的优势与公司的需求结合起来争取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最大自我管理中所涉及到人类多样性让我们体会到的是历史是英雄的史诗英雄是历史的工具天生我才必有用但终其一生大部分人都没等到那个最适合自己的机遇出现

二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上个世纪体力劳动者的生产率提高了 50 倍这可以归结为管理的进步也可以使生产设备持续专业化的成果世界公认的最早对体力劳动进行研究的是美国人泰勒 1997 年

1911 年他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思想比较得简单粗暴他认为体力劳动根本就不存在技能只有简单和重复性的工作他把工人的工作分解成若干环节

重新设计最适合这些环节的工具最终提高产线的生产率泰勒理论的核心就是任务分解加上专门设计的工具虽然泰勒多次强调体力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在企业经营中也起到很大的作用但事实就是泰勒的科学管理实践让体力劳动者的地位不断地下降 20 世纪企业尤其是生产制造类企业

最重要的资产一直都是生产设备泰勒的理论让他跟各种行业工会结下了梁子因为工会一直都认为体力劳动存在着技术门槛因此需要在企业的利润中分取较大的蛋糕泰勒则从根本上否定了各类工会的生存基础科学管理理论最大的成果是大大压缩了所谓的体力劳动者技能在工业品产出中所起到的作用

直到今天这个过程还在持续的进行中并没有出现放缓的迹象

比如传统的制造业工厂机器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原来流水线工人逐渐被产线工程师所替代工业化的预制菜在餐厅菜单上大量涌现厨师能够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甚至餐厅连锁的核心要素就是厨房厨师标准化物流领域人工分解工作也出现了大量的机器人机器视觉大量普及

甚至在军队作战中传统的欠豪战也出现了大量的无人机机器狗但是与体力劳动者相对应的所谓的知识工作者劳动生产率却一直都没怎么提高德鲁克认为在将来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将日益成为发达国家生死存亡和繁荣昌盛的关键德鲁克对于如何提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给出的建议总体方向跟泰勒相反他

泰勒理论的结果是反人性的是将体力劳动者作为生产设备的附属而德鲁克的目的是发挥知识工作者的主观能动德鲁克的建议是企业要将知识工作者视为企业的资产而不是像体力劳动者一样的成本知

知识工作者要自我管理不断创新不断受教育衡量知识工作者的成本应该是质量而不是数量上述的建议大多跟对体力劳动者的要求是相反的从结果上看从德鲁克 1999 年本书完稿至今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总体上并没有出现大的提高但是知识工作者效率的提升路径可能在今天已经明晰了

那就是人工智能知识工作最大的问题是不像体力劳动者

任务很难被拆解也没有什么工具能够完成这些工作十年春节期间 Deep Seek 的出圈最大的意义就是让整个社会看到了知识工作者的工作被替代的可能性知识工作者面临的问题就是个人技能这个护城河被人工智能成功的全部或者部分爆破掉了我们可以列出一长串可能会被颠覆的知识工作者为主的行业人工客服之前并不是没有人工智能之前并不是没有人工智能

京东阿里和很多银行都有机器人客服但那些只能算智障 DeepSeek 证明跟机器聊天可以那么的通畅甚至还可以提供情绪价值至少 80%的人工客服会被取消剩下的是人工智能工程师和少数的备岗司机这个职业越来越往体力劳动者方向转化司机的技能点体现在驾驶技能和任务两个方面

早期的司机算是个高薪职业在手机导航推广之后认路这个技能点就被放弃了司机只剩下单纯驾驶这一个技能点现在看智能驾驶可能在 3-5 年落地

司机这个职业群体大概率会面临比较大的再就业压力会计师人工智能分析报表的能力实际已经高于 95%的会计人员市场还将保有大部分的财快岗位但更多的会被限制在基础岗律师

这是个重灾区目前已经限制非法学专业报考律师资格证鉴于中国是大陆法系判例的作用不大现有的人工智能完全可以替代普通的法律咨询律师的主要工作会转向企业顾问方向

医生替代有限但也并不是全无压力至少看偏这个工作人工智能就做得很好人工智能之下越来越多的铲除成正态分布的工作变成了密率分布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大部分都是正态分布的这意味着你只要入行除非有特别大的缺陷否则

否则你的投入产出大概率会落在正态分布那个最密集的波峰附近人工智能出现之后由于人工智能可以替代 95%左右的工作这就代表除了剩下的那 5%不受影响之外其他的从业人员的产出都已经不被社会认可了

比如会计师的财报分析工作律师的法律咨询还有大部分的出租车司机武汉罗布快跑的运营结果已经表明即便现有的智能驾驶不再有进步理论上也至少可以淘汰一半的有人驾驶出租车人工智能对传统行业的颠覆已经开始了

如果你还没有感觉那只是时间还没到按照目前的节奏最迟 2026 年底我们就能感受到人工智能对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巨大影响

三德鲁克关于未来的判断德鲁克对未来大趋势的判断主要有三个一是人口老龄化二是可支配收入分配上的变化三是企业要从全球竞争力角度出发看问题首先看人口老龄化人口的年龄分布比绝对的人口数字更重要

人口老龄化目前已经脱离预测变成一个现实我们的说法也是从人口红利转向工程师红利德鲁克认为人口老龄化带来最大的变化是劳动雇佣关系的改变提前退休并不是指停止工作而是劳动者不再从事全职工作雇佣关系可能会越来越因人而异越来越灵活至少对于老人是这样的

应该说我们这些年见到了越来越多的自由工作者目前也确实有这么一个趋势至于老年人是不是消费倾向会更高目前并没有被证实无论年纪多大人都是会倾向于量入为出老龄化目前比较确定的影响是增加了对理财的需求 45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开始为自己的退休生活储备资金其次是可支配收入分配上的变化

通常 流向某一类产品或服务的可支配收入的分配趋势一旦确立这个趋势往往会保持一段较长的时间而且一般不会受到商业周期的影响 20 世纪依旧保持发展的四个部门包括政府 卫生保健 教育和休闲事实上 西方发达国家由于托食向虚再加上有中国可以提供廉价商品

用于满足物质需求的可支配收入比例是逐年下降的也就是经济发展越来越趋向内部的服务业这个趋势可能并不能这么长久的保持下去发达国家政府会重新分配 30%至 50%的收入站在当下

政府调控的影响可能会更大因为人工智能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岗位会被替代尤其是那些知识工作者为了维护社会稳定需要政府为整个社会的就业提供一个安全垫人工智能肯定会消灭一些岗位正常来说也会创造更多的岗位但这个过程怎么实现没有人能知道

小红书对账之后目前看房产税继续展开的概率不大了最后是企业或者组织必须将全球竞争力视为一项战略目标战略就是投入今天的资源去实现明天的希望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可能对全球竞争力这个问题了解的越来越深入一个国家工业产品的竞争力取决于这个国家要素成本的总和

在制造业中劳动力成本占据的地位越来越低欧洲陷入今天的窘境一个核心原因就是廉价的能源被打断了而能源在工业品上能够占到全部物料成本 30%我们其实应该觉得奇怪是一个地区普遍上班都是做私修三一年带薪休假超过一个月因为罢工导致的公共服务停摆随处可见

这种好日子居然还能过上四五十年美股的七姐妹如果我们去深究就会发现这七家企业是美国目前少数能够拿出来的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企业

同样 A 股的这一轮牛市上涨的龙头也一定是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对于我们个人而言选择工作的时候除了要考虑是否会被自动化被人工智能替代还要考虑在未来的全球化条件下是否同样具备竞争力这个问题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外卖家政司机这些岗位中国的薪资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已经算很不错了四

写在最后一个国家或者文明是有生命周期的关于国家阶层的更替关于人性中国的历史汗牛冲动没有人能永远保持领先东升西降只是一个周期的结果并不是一个主观的愿望美国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样本因为它已经经历了百多年的工业化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金融市场踩了不少的坑但确实也积累很多工业化背景下的经验或者说案例

这些案例也很有意义教科书只会记下第一个品尝螃蟹的人但却会选择性地忘记那个把螃蟹做成一条产业链的企业家历史书记载的是瓦特是蒸汽机的发明人但瓦特直到去世前都认为蒸汽机只有一种用途

从煤矿中抽水真正的工业革命之父却是他的合作伙伴马修·博尔顿博尔顿将蒸汽机推广到英国的纺织业由此第一个大众化市场和第一个工厂随之诞生同时现代资本主义和现代经济也登上了历史舞台

关于福特的历史也跟大众常规的印象有很大的出入我们基本都认为是亨利·福特创立了流水线生产模式并给员工涨工资但实际上这是跟亨利·福特关系不大 1912 年的时候詹姆斯·库兹恩 James Estris Cousins 和出任福特汽车总经理他当时做出了三个决策而正是这三个决策奠定了福特的百年基业这三项决策一是汽车降价

二是采用现代化的装配化生产线将一辆 T 型车的出产时间从 12.5 小时降到 9 分钟三是扩大销售网络在全球引入了 7000 多家经销商涨工资这事也是库兹恩硬压着亨利福特完成的

相比库兹恩亨利弗特在经营上并没有表现出很高的天分 1919 年亨利弗特解雇库兹恩自任总经理遗产定销还有了那句著名的话不管顾客需要什么我的车都是黑的 1928 年福特的市占率就被通用超过还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通用汽车在我们眼中是一个费拉不堪的形象但那是现在

通用也曾经是比亚迪比亚迪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起手其成本控制能力在业内绝对算得上声名远播在威廉·杜兰特 1861-1947 任通用总经理期间通用汽车在短短的几年内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和利润最高的制造业企业通用汽车的成本比其所有竞争对手低 30%包括福特和克莱斯勒

这种状况维持了 30 多年也正是有了老杜兰特的基础通用汽车才成为美国的象征之一在通用鼎盛时期习总裁查尔斯·威尔逊后来曾担任艾森豪威尔总统内阁的国防部长他在参议院听证会上有句名言对美国有利的事情必然会对通用汽车公司有利反之亦然杜兰特的做法跟现在的比亚迪如出一辙

只不过是通过并购的方式杜兰特并购了很多规模不大但经营的很成功的企业比如别克通过统一采购集中销售降低成本后来杜兰特还不断并购汽车零部件企业 1920 年通用并购了当时美国最大的汽车车身制造企业费舍尔车身制造公司并购之后通用汽车 70%的零配件都是由下属制造企业生产的

为了确保下属汽车零部件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杜兰特还强制要求下属零部件供应商必须有 50%的产品外销那通用后来怎么就变成这个样子了呢确切地说因为工会从 1936 至 1937 年通用汽车普及工会开始

通用汽车就失去了成本上的优势一直到今天上个世纪 70 年代中期到 80 年代中期短短的十年中日本汽车在美国攻城掠地市场份额被挤压的除了大众最大的就是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份额反而是增加的所以最大的问题不是通用汽车为什么今天变成了这个样子

而是通用扛着这么大的成本压力居然可以撑这么久不得不说老杜兰特给通用打下的底子真的是太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