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创新药牛市正在悄然进行中? 来自鹰之学堂I。 自从去年跟踪这些创新药公司之后**,他们一点一点从底部起来**,创新药的牛市,正在悄然进行中**。 2019-2020年的A股的生物医药的牛市,当时还没有这么多的创新药企业,当时的生物医药,四大牛股板块集中营分别是:CXO、医疗器械、细分龙头、消费医疗。CXO是药明系为代表,医疗器械是迈瑞和大博为主,消费医疗是爱尔通策欧普康视为主。背后的逻辑都是内需消费,当时也是消费的大牛市,带有消费属性的医药医疗公司更是双料冠。** 昨天有人说,要是早点看到,就财务自由了。但现实中没有假如,市场这几年下来,各方面逻辑都面临新的挑战,生物医药板块内部,大牛股全部换血,资本市场只闻新人笑,不看旧人哭。 这次的创新药牛市,基本把曾经的那些医药大牛股给甩开**,全力挖掘最新的肿瘤药靶点的相关创新型公司**。 梳理一下这轮创新药牛市的时间轴:** 港股康方生物的AK112以击败K药为代表横扫全球,A股的医药熊市从2022年开启时,但此时恰好正是港股康方逆势上行的开始,康方成为最近2年创新药牛市的总标杆和风向标。随后就是成功取代恒瑞的创新药一哥百济神州、艾力斯、百利天恒,这几个小而美的出海创新药巨头,他们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百济神州因为泽布替尼火出圈,百利天恒因为巨额里程碑付款火出圈,艾力斯因为扛过集采但业绩爆炸火出圈,在A股最近1年的时间之内,他们几个全部走出底部5-10倍的涨幅。明星公司打造出势如破竹的攻势之后,创新药的做多热情逻辑快速发散,连带科创板亏损的益方生物、泽璟制药,单边走强,产业整个链条的火越烧越旺,港股的超跌老人信达也走出了底部逼近翻倍的趋势。 还是挺幸运的**,在A股这几个创新药巨头百济神州百利天恒和艾力斯历史新高之前**,及时给大家做了深度分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抓住呢?** 因为对医药,包括创新药都是深度的热爱**,所以最底部的位置,我是敢深度分析的,一直以来的态度都是长周期起航,左侧价值投资。这种创新药历史最底部的区域,都是我们投资者最应该贪婪的区域。 很多朋友问:创新药牛市还能继续么? 对整个产业做一个梳理**。 首先**,政策端**,2025年已经提到把创新药放在重点发展的首位: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发展。地方再次投入精力做扶持:2025年1月17表示计划于2025年内发布第一版丙类目录。2025年2月13,25条举措,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创新发展。后面,大家就可以在日常生活里看到各类举措,比如医保支付、药品配置、医药投融资方面,应该是日常生活里就能看到具体的鼓励措施。 其次,创新药质量端,创新药本来就是科技的一部分**,跟科技的Deepseek类似**,国内一部分创新药已经在赶超美国的过程中了**。百济神州的2款肿瘤药泽布替尼、替雷利珠单抗带动百济今年有望实现正利润,康方的AK112打败全球药王K药。百利天恒的核心产品BL-B01D1在2025年迎来临床进展和数据读出的关键节点。国内的创新药,不是一款展现出了潜质,而是全系列的诸多公司的产品都有在全球占领主导的潜质。质量赶超美国,才是创新药牛市的背后主推手**,创新药其实也迎来了Deepseek时刻!** 显然**,从上到下**,政策扶持到创新药企业本身的创新出海推动**,2个因素还都在火热进行中**,这轮创新药牛市并没有结束**。个人判断**,创新药的牛市其实是一个长期的震荡走势**,有2个值得参考的信号:黄金以及日本过去的30年医药牛市**。 我的想法是,2024年底到2025年的4月,创新药底部虽然涨了很多,但这只是一个前端的上涨,可能部分公司到了一个中期的涨幅,整个产业链来说,完全没有到高估泡沫的位置。 长逻辑**,创新药参考日本过去的30年医药牛市即可**。短期来看**,3-4月**,创新药受到热钱追捧的比较厉害**,短期这个位置**,也涨的偏离了均线**,有一定的短期调整风险**,可以自己适当做一些减法**,做个成本管理**。 不过,创新药的这个长逻辑,我个人最偏爱的是3-5年的拉锯战,那肯定是最舒服的时间周期。假如相关公司没有太疯狂,慢牛走势的话,那这个长逻辑能持续3-5年。假如热钱过多,提前透支,疯狂炒作的话,在2年之内就把长逻辑给兑现了,那就一定要注意曾经2020年医药的过度火热带来的漫长的估值回归。 那么**,很多铁粉就要问了**,那曾经的19-20那波医药大牛股**,假如还有**,应该怎么处理呢?** 拿个公认的消费医疗举例子吧,爱尔眼科。**爱尔眼科其实是消费赛道,他的背后业绩走弱,跟整个消费大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大环境不好,个股很难独善其身。想他走强,只能期待消费大环境走好。个人认为消费大环境能够复苏,2025年经济形势和消费环境复苏是大概率,但最近1-3年想重现曾经的辉煌,难度非常大,不要幻想。但假如未来很多年,爱尔医院屹立不倒,后面如果公司走出寡头区域垄断,未来可能就是另外的逻辑,保守的避险、行业lt以及低估值的风格,而且,也要注意公司是否有出海和创新的新预期。这个过程,需要密切的跟踪。至于具体的策略,如果等得起,就耐心守住密切跟踪是否有出海和创新的进展,等不起,换股到当下逻辑更强的创新药上面,也不算错。 2025年1月份,信达生物出现了出海的新预期,长期密切跟踪带来的结果就是可以捕捉到最低点和起涨点,假如未来爱尔有这个新预期,那就是老树开新花,自然市场资金也能过来了。 我说的这个例子是给大家一个长期跟踪的样本参考。当然,最惨的情况也有可能这些年公司经营不善,最终3年亏损然后退市,这也是长期跟踪之后可以看出来的,归根结底就是要密切跟踪,多思考分析。资本市场始终在动态变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