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拼多多与 5000 亿美元的好事多只差一条腿来自 Figolink
5 月 28 日拼多多发布的 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实现营收 956.7 亿元同比增长 10%但净利润同比下滑 47%至 147.4 亿元拼多多怎么了拼不动了我不认为拼多多拼不动了相反我对拼多多的长期却非常看好注意我这里说的长期是指五年以上不是明天也不是指今年
在阐述我的理由之前,我先要简单地介绍一下拼多多是怎么拼到今天的。2015 年,创始人黄峥做出一个决定,避开竞争激烈的北上网市场,转向长期被忽略的县城市场,从卖水果起步。他巧妙地利用微信拼团的社交裂变模式,以低成本快速获取了大量用户,迅速打开了沉默且庞大的下沉市场。
能快速获取大量用户的原因当然不是因为微信的社交裂变这个只是拼多多当时营销的手段
能获取用户的原因只有一个使用户能够留下来那只能是用户收到的水果真的便宜所以我们这里要问的是拼多多的水果为什么能便宜当时像水果这种容易变质腐烂的东西不太适合用传统的电商方式销售因为那样效率太低了所以这也是被当时的传统电商忽略的市场拼多多采取的方式农产品职工家社交拼团
所以效率要比传统电商高很多这里的效率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去掉了中间商另外一个单位时间内单个 CGO 的销售数量会比传统的电商多很多效率高了成本就低了如果东西是一样的哪个人会不喜欢低价呢所以拼多多在这个过程中不单单是把水果卖掉了更是圈了大量的用户
如果水果可以这么卖,其他的东西就不能也这样卖吗?顺着同样的逻辑,拼多多进入家居日用与服饰类,美妆护肤、小家电直至数码三,因此,拼多多的性价比源于其极致的效率和极低的成本结构。
从商户端来看,从做水果开始,拼多多都没有追求多儿权的 Skool,而是精简 Skool,集中资源打造少数爆款商品,每个爆款 Skool 动辄达到数十万甚至百万级别的订单量,这种规模效应使商户能够大幅降低了生产和供应链成本,从而保证了在价格竞争中的优势。
从平台端来看,拼多多的运营模式同样体现着极致的效率原则。拼多多团队实行扁平化管理,以精简的组织架构和高度数字化决策流程,实现了极高的人效表现。截至 2024 年,拼多多员工仅 2.3 万人左右。
大约是阿里巴巴团队规模的 10%,人均创收却高出同行数倍,这种双端低成本策略使拼多多,能够以比竞争平台低 10%至 30%的价格持续运营,并保证了企业本身的盈利能力。
所以,拼多多和淘宝具有天生的基因不同淘宝是流量逻辑,主体是搜索用户要自己去找商品所以需要海量 School 来满足常委需求
这时淘宝需通过千人千面满足每个人的个性化搜索但也因为这个原因每个 CGO 的销量没有足够高淘宝一直倡导 ZRB 反向定制做不起来而拼多多是把海量流量集中到有限商品里有了规模之后再反向定制从而极大降低成本就这样拼多多一不小心把自己做成了线上版的 costal 感觉
我们知道做零售最核心的东西就是效率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有说过我始终认为保持低价格和低成本是让顾客一而再再而三回来购物的唯一办法另外一个零售大王亚马逊贝索斯也有一个类似的名言你的利润就是我的机会其实都说了是一个意思效率是零售业非常重要的护城河哪个人买东西不喜欢买便宜的呢
如果东西是一样的话,我相信那些在 Costco 买 LV 的那些人一定也是有钱人,我自己也在拼多多买过几次东西,都是买那些电脑,手机呀,这些产品,原因也是一样的。
便宜啊所以拥有效率的拼多多他过去十年的 GMV 增长速度远远的超过了京东和淘宝拼多多也因为他的效率平台自身得到了超额的回报 2024 年财报显示拼多多实现营收 3938.4 亿元人民币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 1223.44 亿元除拼多多的 2.3W 员工每个员工的创收是 600W 左右这个数据甚至是腾讯的三倍可以说相当的炸裂那么问题的为什么这个季度利润降了这么多呢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这是这篇文章要讨论重点
如果拼多多真的是 cosco 的话,利润应该是要稳定的增长。我稍微查一下 cosco 过去五年的利润变化情况,cosco 的利润是每年持续稳定增长的,所以目前的拼多多只是长得像 cosco,还不是 cosco。
那拼多多缺的是什么呢?我们先看一下拼多多的供给端。在结构性成本优势导向下,拼多多对商家进行简单粗暴的价格赛马竞争。中国的整个供应链本身就是供大于求,这就导致了这些商家在这个平台上面的竞争相当的惨烈。
胜出的商家往往也不是那种追求质量追求创新的商家而是那些擅长偷工减料打擦边球的商家这也导致了拼多多的消费端虽然拼多多希望给顾客留下的是性价比但我们还没有办法做到闭着眼睛买东西因为我们买到低质或假货的可能性还很高一句话就是拼多多这个平台赚太多钱了
在这个过程中商家还没有获得足够的利润真正想做好产品有创造力的商家还没办法在拼多多这个平台上很好的生存如果整个生态上只有平台赚大钱商家不赚钱真正好的商家没法脱颖而出那毫无疑问这个生态是不健康的也是没法持续的这个就是拼多多目前存在的问题
换成大白话就是说,在你上面的那些商家老板都半死不活了,你觉得你每年赚一千亿是可持续的吗?所以,拼多多的 CEO 才会在电话会议上说,过去这个季度,外部环境的变化给商家带来了新挑战。
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发挥平台企业的社会效能和责任担当推出了千亿扶持汇商新战略坚定护航商家穿越周期他还要求公司上下立出一口全面投入这一新战略优先保证用户和商家的利益努力为商家提供更多确定性助推产业平稳转型这是拼多多基于长期价值必须要补上一课
所以,我标题说的拼多多缺的一条腿,其实就是共赢生态这条腿。很多人判断,这个季度拼多多的利润下降,是因为跟目前的国补政策有关系。拼多多以第三方商家为主,缺乏自营体系,且平台上以白牌商品居多。
因此在对接国补政策时处于劣势导致在承接国家补贴政策方面相较于京东阿里等自营平台处于劣势为弥补这一短板拼多多加大了对商家的补贴力度增加了平台的营销费用影响了短期利润表现是的这个判断没问题国补政策肯定的影响了拼多多的利润但我们要问拼多多上面的商品为什么都是白台
其实,核心原因就是在拼多多的成长历史中,这些商家没有持续的收益,没有真正的成长起来。所以,陈磊在电话会议上说,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剧,拼多多果断支持消费者和商家,将他们的需求放在平台之前。我们相信,这些举措式投资,最终将带来更强大、更高质量的商家生态系统。
从朝野来看,这些努力可能会在短期甚至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我们的盈利能力产生影响。对他说的甚至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觉得他说的是真话,因为拼多多的野蛮生长的时期结束了,现在要深耕生态建设,这个当然不是短时间可以做成的事情。
如果你看过拼多多黄征的一些演讲和分享以及了解了拼多多的文化应该会相信拼多多过去出现了一些问题都是公司发展的阶段性问题有理由相信当拼多多会把共赢生态这条腿把它补上后我想那时拼多多的市值一定会超过 Costco 因为相对于 Costco 拼多多的市场更大中国的供应链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