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2891.新消费、旧消费和FMCG们的路线之争

2891.新消费、旧消费和FMCG们的路线之争

2025/6/13
logo of podcast 雪球·财经有深度

雪球·财经有深度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德加圣手
Topics
德加圣手:我认为新消费更多是体现情绪价值,不以产品制造成本定价,更符合年轻人的需求,甚至可以被定义为没有被资金大量抱团过的消费品。而旧消费则是基于传统的消费量价模型,以白酒为代表,可能之前被机构大量抱团过的消费品。我个人认为,消费品应该被划分为新消费、旧消费和快速消费品(FMCG)三大阵营,白酒不应该和FMCG都归为旧消费这一类,因为它们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快速消费品(FMCG)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单价低廉、产品生产可以快速复制和流程化,以及销售通路宽广。白酒并不符合这些定义,例如茅台只能在茅台镇生产,销售通路也主要依赖传统经销商,因此将白酒和FMCG都归为传统消费是不合适的。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探讨了新消费、旧消费和FMCG三种消费模式的差异和发展路径。嘉宾指出,新消费注重情绪价值,旧消费则以传统量价模型为主,而FMCG则满足了人类长期稳定的需求。
  • 新消费注重情绪价值,不以产品制造成本定价。
  • 旧消费以白酒为代表,遵循传统消费量价模型。
  • FMCG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单个产品价格低廉、生产可快速复制和流程化、销售通路宽又广。

Shownotes Transcript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新消费旧消费和 FMCG 们的路线之争来自德家圣手新消费和旧消费已经到了路线之争的地步

近日来随着港股新消费代表们再创新高和所谓以白酒为代表的传统消费资产持续下跌这样的讨论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新旧消费的定义大体是新消费是指更多体现情绪价值不以产品制造成本定价契合年轻人需求的消费品甚至我看有人统一定义为没有被资金抱团过的消费品而旧消费就是传统消费量价模型下以白酒为代表的可能之前被机构重重抱团过的消费品中国的公募基金非常可笑

只要提到是消费品基金,无论主动还是被动,都大比例的会持有白酒。但实际上,我个人如果要给消费划分阵营的话,应该是新消费、旧消费和穿越百年依然经久不衰的快速消费品。FMC、G、白酒和 SMG 完全不应该都划到旧消费这一阵营中。

因为两者其实有本质区别对于 FMCG 的定义是一个消费品可以称为快速消费品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单个产品价格低廉

二只要条件允许产品生产可以快速复制和流程化理论上可以在全球任何市场本地化其工厂生产和销售本产品三销售通路宽又广白酒没有一条符合这样的定义白酒的均价从来不会和廉价二个字挂钩茅台只能在茅台镇生产他们的销售通路也依然是传统经销商加少量门店电商等职营

所以把白酒和 FMCG 们都划到传统消费的阵营里是不合适的我对新消费的看法挺明确的目前在新消费上赚了三倍以上的朋友我是真心羡慕你们仅以泡泡马特为例我很佩服你们能在泡泡马特 70 元之前选择重仓抓住了需求扩张甚至连公司自己都没能预料到需求能有如此扩张的投资机会

你们在那个时候,判断出了后面的需求会更好,并且让这一预想成为现实,重仓持有,这绝对是不容易的。但这不是我的投资模型,即使让我回到泡泡马特 70 元的时候,我还是投不了它。我的模型是不认可以未来需求会更好作为出发点去下投资决策的。

我能投的生意是要求无论需求好坏它都能长期稳定地挣钱不需要持续资本开支的前提下越挣越多并且能够从全球的行业和赛道的中局状态中反馈给当下进行定价我投格力就是全球中局状态下反馈定价的典型案例和投泡泡马特完全不是一码事泡泡这门生意我找不到全球中局模型

这对我来说是无法定价的生意当然投泡泡的原因我相信肯定不止于对需求的判断也有很多供给端的考虑泡泡这样的公司是独特的也是现象级的我抓不到这样的机会确实是心中羡慕但我依然不会改变自己的模型这不是固步自封而是一个投资人根子上对投资这个事情的理解就目前的位置和价格来看我对泡泡马特的想法也很清晰

我觉得目前是有巨大泡沫的时点,标志是泡泡已经开始逐渐严重的金融化。

之所以一直对茅台有担心也和金融化有很大关系古今中外凡是被金融化的产品无一例外最终都将被戳破泡沫因为金融化会短期内急速的放大需求泡泡很好大家很喜欢需求是 100 而目前供给可能只有 70 但带上金融化属性后需求会迅速膨胀到 1000 甚至 1 万

这种短期内基于金融本质属性扩张的百倍以上需求都是泡沫但为了应对快速膨胀的需求企业不得不尽快提升产能增加供给缝纫机都采冒烟了然而金融属性的需求是建立在沙滩之上的

随便有一些风吹草动,这 9000 多可能就跑了,那个时候,即使真正喜欢泡泡的需求,可能翻了 5 倍变成 500,但供给在那个时候已经是 5000 了,怎么办?我不知道这个泡沫会不会越吹越大,何时会被捅破,但基于我对这件事物的判断和理解,这个价格无论如何我是无法进场的了,只能继续观察。

我觉得,这也会帮助我加深对这类新消费公司的理解,白酒消费谈过很多次了,这里就不再赘述,如果没有大的意外,后面的路会很难走,这个资产在我这里依然没有性价比,等看看后续的价格吧。茅台一样存在上述金融化的风险,但激烈程度和趋势会因为商品不同而有所区别。

茅台有个重要功能是办事即使现在场景已经没了很多但中国这个人情社会办事的需求永远都在然而情绪需求越挤需求是很容易被别的东西替代的而办事的需求是有求于别人本质还是不一样我自己还是会占 FMCG 多一点

终局概念上来看 FMCG 之所以能在全球风云变化的几百年里生生不息屹立不倒核心其实就在于上面提到的对它的三点定义这样的产品满足的是人类长期稳定的需求只要还有人类在他们依然会继续生长下去 FMCG 是重建无风的资产虽然看着不起眼也没什么炫目的题材这几年更没有耀眼的业绩

但和其他很多资产相比,它最大的优势是有底,甚至我夸张点说,商业世界很多赛道,生意,烟瘾,阵雨一阵,最后大多烟消云散,长期来看可能都不如卖包子的,活得有韧性,当然这是开玩笑,但我想说的是,投资这个事得知道底在哪里。

我之所以这些年几乎就只看消费只投消费和可转债就因为这两个东西都有底还是那句话这是一个人根子上对投资这个事的理解这几天我也在反思我自己的研究框架发现确实很有问题后面我也会继续优化和调整

但关于有底这个事不会改变,这也是未来继续优化投研模型的方向,关于新消费旧消费不是对错之分,这更多是价值观的选择,我觉得还是应该抱着开放的心态多学习,同时坚持自己该坚持的东西不断努力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