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浪的兴趣源于对历史的深入研究,他认为墓地是历史人物最终的归宿,通过探访墓地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一个人物的生平和学术成就。
王国维的墓地位于北京万安公墓,靠近李大钊墓地的南墙外。
王国维的墓地迁移过两次,最初埋在清华校园内,后来因校园扩建迁至万安公墓。
万安公墓是北京最早的平民公墓,风水好,靠近北大清华,且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许多文化名人选择在此安葬。
杨浪认为墓地是读大地之书的一种方式,通过墓地可以了解历史人物的生平和他们的文化贡献,是一种独特的历史研究方法。
王国维的墓志铭由戴家祥撰写,沙孟海抄碑,戴家祥是王国维的入室弟子,沙孟海是浙江著名书法家。
杨浪祖籍浙江海宁,与王国维是同乡,且王国维的学术成就和文化地位让杨浪感到自豪,因此他对王国维有特别的感情。
《墓地的发现》是杨浪探访北京墓地二十年的成果,书中详细记录了多位文化名人的墓地故事,尤其是以万安公墓为核心的文化人墓地群。
王国维墓地迁移的费用是通过卖掉清华校园内原墓地的柏树筹集的,这笔钱用于支付迁坟到万安公墓的费用。
杨浪认为墓地的现代化发展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随着人口增长和土地供应不足,墓地逐渐向远郊集中,且宗教习俗也得到了尊重。
主播:潘采夫 嘉宾:杨浪,著名媒体人、地图收藏与研究家、摄影评论家、墓地研究者。祖籍浙江海宁,生长于北京,当过通讯兵,上过战场;历任中国青年报、《三联生活周刊》、财讯传媒、《财经》等媒体高管,曾任海航文化集团公司董事长。著有《地图的发现》《老歌的发现》《墓地的发现》等,《地图的发现》获文津图书奖。个人微信公号“地图的发现”。《墓地的发现》为杨浪最新作品,为杨浪踏访北京的墓地二十年的成果,此书掀开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刘爽,在铁岭度过豆蔻时光,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度过青春年代,在中国青年报奉职二十年,曾任央视《东方时空·东方之子》主持人、阳光卫视《子夜》节目主持人。个人播客和微信公号“爽之约”,说说人生下半场精神养生,八卦故事,“歪理邪说”。 在所有对人生的关注中,我们似乎对每个人最后的归宿地缺少足够的注意。衮衮人生,浩浩声名,沉沦起落,兴衰续绝,终于,人们走向同一个归宿。 《红楼梦》里说,“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曹雪芹说出了一个定理。曹雪芹晚年生活在北京西山。在留下那部伟大著作以后,迄无所终。不过,在他的履痕所及之处,后世的闻人和非闻人们却聚到了一起。这就是位于北京西山的万安公墓。 本期节目跟随着浪总一起来一个墓地 walk。 浪总新书:
附赠本期节目录音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