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dy: 我在节目中探讨了王羲之“不起床”的典故,以及历史上床的演变。关于王羲之,传统解释认为他从容自然,但这其实是误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床并非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床,而更像是一种坐具,因此王羲之的行为并非不礼貌。
从魏晋南北朝到中世纪,床的用途和使用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起初,床是人们读书、写字、吃饭的场所,甚至全家人或陌生人都可能睡在一张床上。床的大小和位置也反映了社会地位和财富。威尔巨床就是一个例子,它巨大无比,足以容纳多人。
到了17世纪,高纬度地区出现了箱床,人们坐着睡觉,卧室也开始成为私密空间。工业革命后,舒适的寝具开始普及,睡眠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习惯两段式睡眠。
总而言之,床的历史演变反映了社会、文化和科技的进步,也改变了人们的睡眠习惯和对卧室的认知。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