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图书市场。教师如何对待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研究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这一点。例如,哈雷大学的心理学家南希·坦德勒发现,教师积极的态度会提高全班学生的成绩。
那么,如果一个孩子在一二年级就被告知他的世界观是错误的,如果他不符合学校的期望呢?丹妮拉·莱迪格在她的图画书《比目鱼的奇迹》中讲述了这个故事。伊莎贝尔·施蒂尔介绍了这个小主人公。一年级学生莫里茨与班上大多数孩子不同。
他远远地观察新的班级宠物——一条比目鱼,而不是把脸贴在鱼缸的玻璃上。他把应该小写的词写成大写。他不像老师习惯的那样画画,而且在课间也更喜欢自己玩。课间休息时,大家都跑到球门那里去了。老师像一朵云一样俯下身来。
云问,你为什么不踢足球?莫里茨不踢足球,因为他更喜欢爬上高高的树,在云层之上。在那里,他想知道为什么树上很少看到大人。丹妮拉·莱迪格在她的图画书处女作中,使莫里茨的视角变得易于理解。这个男孩很难适应成年人和学校系统的期望。
每一页都能感受到莫里茨的情绪。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莫里茨在全班同学面前被当众羞辱。可以看到一个超大的女教师的身体,插画家从一本写满字的练字本上剪下来,数字化,然后用火红的颜料与之组合成拼贴画。边缘的红色过渡到暗淡的灰色。
主人公的描绘中反复出现视角转换,这突出了从不同角度看待莫里茨的行为有多么重要。一会儿从体育馆上方俯视他,一会儿他又只是一个躲在其他孩子脑袋后面的剪影。丹妮拉·莱迪格用简短的句子讲述了莫里茨的课堂经历。最后一节课是自然课。观察比目鱼。但是要仔细观察。
然后画画,但是仔细画画,这意味着莫里茨很喜欢,因为他很喜欢比目鱼,他画比目鱼时没有观察,只是朝它眨眨眼,因为他早就把比目鱼记在心里,甚至记在心里了
通俗易懂的文字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图像构图相得益彰。作者兼插画家丹妮拉·莱迪格通过她的书,以一种温和的方式鼓励孩子们相信自己,不要为了取悦他人而伪装自己。《比目鱼的奇迹》是对坚持的鼓励,即使在学校生活中有时并不容易。
这是伊莎贝尔·施蒂尔对丹妮拉·莱迪格的图画书《比目鱼的奇迹》(Kunst- und Stifterverlag,五岁以上)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