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迷失的食物认同 vs 困局般的食物环境:一口饭里的现代性挣扎

迷失的食物认同 vs 困局般的食物环境:一口饭里的现代性挣扎

2025/3/18
logo of podcast 八九不离食

八九不离食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C
Caylin
毓华
Topics
毓华:我认为我们需要从食物系统、社会人文、意识形态和市场行为等多角度去反思我们与食物的关系。通过这种反思,我们可以找到当前饮食困境的症结,并探索作为个体,我们能够做出哪些改变,找回对饮食的掌控感。我们不应该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是要积极地去参与其中,去对抗现实的困苦。 从食物认同的角度来看,我们对食物的喜好和选择,其实受到文化背景、个人经历和社会影响的深刻塑造。它不仅关乎我们吃什么,也关乎我们如何看待食物,以及食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食物认同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我们的生活状态和环境而变化。理解食物知识的来源,需要一种文化上的谦逊,要意识到每个人看待食物的方式都不一样。 在国家和媒体层面,‘美食国家主义’的现象也值得关注。国家和媒体通过宣传某些食物来塑造民族形象和认同感,但这往往是对真实饮食文化的简化和符号化。我们需要警惕这种被简化和符号化的食物认同,它可能会让我们迷失自我。 而食物认同的迷失,也体现在健康、文化和社会三个层面。在健康层面,我们吃的越来越混乱,情绪化饮食,营养失衡等问题日益严重。在文化层面,我们和家庭的食物记忆产生了断裂,传统饮食文化面临传承断代的风险。在社会层面,我们成了被动的食物消费者,被营销话术、算法和平台推着走。 Caylin:食物环境是我们获取、选择、准备和消费食物时接触到的所有外部因素,它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饮食选择。食物环境可以从食物的可获得性、经济可负担性、社会文化、市场营销、政策与制度以及生态与可持续性六个角度来理解。 食物的可获得性指的是在你生活的地方能不能够买到健康、新鲜、多样的食物。经济可负担性则决定了你能负担什么样的食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最终会去选择吃什么。社会文化会影响我们的饮食习惯和对食物的评价,例如对‘清淡’、‘多吃肉’等饮食习惯的评价体现了文化差异。 市场营销则通过各种手段,例如超市的促销策略、外卖APP的推荐算法以及社交媒体上的广告,来引导我们的选择。政策与制度,例如学生营养餐、减少浪费的倡议和社区健康食堂,也会直接影响我们的食物环境。最后,生态与可持续性角度也应被考虑,例如选择当季蔬菜、减少肉类摄入和选择本地食材更环保。 理解食物环境,需要我们意识到,它不仅仅指具体的场所或食物,而是整个社会系统如何影响我们的饮食,它影响的不只是营养和口味,也更深层地影响了我们的文化归属、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甚至是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Deep Dive

Chapters
本章探讨了食物认同的概念,以及它如何受到文化背景、个人经历和社会影响的塑造。我们常常以为自己喜欢某种食物,但实际上,这种喜好背后往往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因素。食物认同不仅仅关乎我们吃什么,也包括我们如何看待食物,以及它与我们的身份认同、归属感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 食物认同(Food Identity)的概念,指我们通过饮食来确认自身身份、归属和目标。
  • 食物认同的形成受文化背景、个人经历、社会影响等因素综合作用。
  • 食物认同并非一成不变,会随环境和生活状态变化,例如搬家、留学等经历会影响食物认同的重建。

Shownotes Transcript

🎙️《八九不离食》特别系列开篇|谁决定了我们餐桌上的食物? 我们每天吃什么,是自己决定的吗?

欢迎收听《八九不离食》特别系列第一集!我是你的主播毓华,这一期也很高兴邀请到了我的好朋友 Caylin,一起加入这场讨论。

今年,我们推出了一个全新系列,想和你一起从食物系统、社会人文、意识形态、市场行为这些结构性的视角,重新反思我们和食物之间的关系。通过反思,我们希望找到当前饮食困境的真正症结,以及我们作为个体在其中可能拥有的选择与力量。

第一集,我们选择了两个关键概念作为切入点: 食物认同(Food Identity) 和 食物环境(Food Environment)

我们会讨论:

  • 什么是“食物认同”,它如何影响了我们每个人对食物的感受?

  • 为什么我们经常不知道自己想吃什么?这种迷失感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 为什么食物不仅能带来归属感,也可能成为排他与文化界限?

  • 在搬家、留学、移民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失去又重新建构自己的食物认同?

  • 国家和媒体如何利用食物塑造民族形象?所谓“美食国家主义”背后又意味着什么?

  • 为什么我们在当下的食品工业化浪潮中,逐渐从“吃饭的人”变成了“被喂养的人”?

本期作为系列开篇,我们想从更宽广、更结构性的视角,尝试解开这些看似日常、却隐藏着深刻矛盾的饮食现象背后的逻辑。

下一期预告:当食品变成商品,我们是否也成了工具?

下一期,我们会带着更强烈、更明确的立场,深入揭开现代食品工业的真相:

  • 食品工业是如何精准设计食物,让我们上瘾?

  • 超加工食品背后的营销套路有哪些?

  • 为什么我们“吃”的选择看似越来越多,但却变得越来越不健康?

  • 我们如何在品牌、广告、算法和利益驱动的市场中迷失了自我?

  • 我们将清晰地指出:大食品公司不是中立的提供者,而是需要被识别、被对抗的敌人。

你对于自己的饮食有足够的掌控感么,回想一下,你是否有过那些觉得自己的食物选择是被环境所强加的时刻? 你的食物认同清晰吗,还是也曾经迷失过?

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期待你的想法和故事!

【后期制作】 Yuhua 【logo设计】 小娟 【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App、喜马拉雅、QQ音乐、网易云音乐、微博 【互动方式】 想成为我们播客的嘉宾?想加入我们?欢迎私戳! 【E-mail】:[email protected])

Special Guest: Caylin S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