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 来了吗 进来聊两句 3 2 1 欢迎光临小房间 我是 Chase 我是 Sanby《小房间》是一个关注广州以及大湾区本地青年文化的粤语播客节目每一期我们都会邀请不同的嘉宾来到我们在广州东山口的小房间录音室一起聊聊天这一期很厉害 有彭智远方来我们这一期的节目也是一个全台节目但是我觉得这次
我覺得非常難得,因為以往我們和其他節目串台大家可能都比較容易這樣,或者兩個節目都有關注但這次這個節目,我也很開心他們找到我們然後又這麼快可以結成這個節目,因為他們是來自香港的可能大家會對他們的節目,我不知道會不會稍微陌生一點不過現在在小宇宙也可以找到他們的節目
他们是来自香港的节目,也是我们第一次跨越了播客的这一幅场第一次和香港的节目一起串台,接下来的时间交给他们介绍一下自己的节目
大家好,我們是來自香港的 Podcast 節目,講一下不記得,那你開場吧,平時是他開場的,平時是我開場,我是秀文,我是老 B,我們在香港營運了兩三年,我們的 Podcast 節目是一個閒聊類的節目來的
我們有三位成員有一個今天就去了拜年因為今天是年初四因為放假所以就可以在這個時間直接過來廣州一起聊聊關於
廣東話粵語的 Podcast 製作上的很多不同大家的見解或者大家的困難因為地域的那一面牆剛剛說了這個是很好形容我一聽到的時候我覺得這個字很貼切那一面牆一蹦起來的時候地域上面那些真的是跨越不過別人說互聯網是互通
完全不是,所以覺得這個碰撞是挺有趣的我本來也不知道要上來錄音我本來是要去露營的我們昨天沒有看天氣預告,上山的時候看見山是灰灰的上去坐了一會就開始錄音
很大雨我们两个小时已经下山了最后放弃了你们昨天去哪里其实本身我约文仔的时候我就没有跟他说任何东西我只是跟他说初四初五
留個時間吧我就說然後他說 搞什麼啊我初三要去露營的我說你不要管了 你留個時間你先給我一張回鄉證吧硬幫他買一張我就想說為什麼就在這裡出現了然後就拿著麥克風然後就在這裡拿著麥克風工作了然後開了爐子了是不是昨天就去了露營玩一下第二天就站在這裡錄音了就變成了是有點驚喜對於他來說因為是我
找到小龐家的节目我在 Apple Podcast 看到的有一天突然间看到这个 Apple Podcast 是港区的?是的因为在我们主页
我突然有一天看到有一個沒見過的 cover 就是你們的 logo 我覺得很有趣我就按進去看看是什麼聽了一兩集 OK
廣州的節目我就突然想起去年我有一個內地的朋友他有跟我說過因為我跟他分享說我做 Podcast 的他就說如果做 Podcast 的話在內地最熱門的 app 就叫小語集
我就立刻下載了小驗證之前是不知道的?之前是不知道的,我只是近這一年才知道平時你們在香港,大家用得比較多的 app 會用這個 app 來聽我們節目就是 App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Youtube 單純是因為有畫面有些觀眾喜歡看我們一些肢體預言看我們在玩
因為我們還有一個成員叫大肥大肥跟文仔有很多互動的很多內在的觸動我們對於這件事觀眾是很受落的所以想看畫面所以就提供畫面給他們但其實主流都是 Spotify 和 Apple Podcast
對音頻為主因為正在工作 上班的時候聽主要都是聲音 直播現在就有些新的影片直播就是 YouTube 對於我們來說我本來不打算出樣子我們做到大概三十多集的時候還是有那種我要做蝙蝠俠
蒙著臉,不讓人知道我是誰的時候走到街上的人說起你的 Podcast 有一點尖尖自喜的感覺他突然跟我們說我上網做了很久的研究我覺得外國人說得很硬我們要出樣結果被迫要出畫面因為我比較
我就很怕對著鏡頭基本上但現在是不是已經習慣了?我還未到今天還未習慣因為我見你們差不多應該很多期都會錄視頻是因為我們是不是都要錄音的時候是無所謂的放機器在那裡
就照剪了文仔是後製的,已經習慣了差不多,所以會有畫面因為有畫面有第二個好處就是剪輯的精華,節目精華是方便很多的所以不如一雞兩尾吧其實一開始的想法是一雞兩尾的好像每個星期都有一些
創作的東西,無論是長篇幅,例如我們做一集 Podcast,我們做一個小時至一個半小時左右,我們是,除了這個之外,畫面上面的傳播速度會快一點的,因為有時候我不會聽完你一個多小時,但我看你一個 30 秒?
40 秒的片段我们叫 reels 在 instagram 上面我们主要的社交媒体在 instagram 那里就快很多我们其实现在也开始会尝试一下但是我们其实一开始这种视频播客的
前兩年在內地也挺流行,很多人在討論因為我有時會看一些歐美主流很熱門的節目,他們都會有一些視頻版我們那時候嘗試想做,但發現整條影片真的太長了有時我們想做得更好,就幾個機位切剪起來工作量過大
我們現在... 後製部!那... 開頭我們也有聊過就是因為可能你... 句與句之間一斷的話你的畫面就會熟悉可能明明我站在這裡 突然我就飛去那裡的話你畫面觀感上會很奇怪的嘛這個時候你多數就會拿... 例如會放近他的樣子他說話就會這樣剪回來遮擋的嘛
就想了一下算了,我們沒有這麼多預算買相機,太貴了本來我們是打算 A row B row 所以我們進入小房間錄音這個地方的時候嘩,為什麼有這麼多部鏡頭?我很事務的,你明白嗎?別人有麥克風櫃,有很多部鏡頭有 DJ Set,又有電腦我們回去的時候就只有三支麥克風架然後就只有 P4,實細放在桌面我們錄音器材很細小其實一開始做這個節目的時候
其實都想用最低成本便宜一點的電腦錄音就算了玩玩而已但是突然有一天
文仔就觉得说其实不是我们应该要付一点钱我们要付一点钱付一点钱的意思是什么呢我们就觉得不行啊我们付了钱啊我们又不做的啊你这个心态跟他一模一样我们也是这样的用器材来驱使这个懒的人向前走我们的想法是这样所以我们就买了一部当时价位是最便宜的还找了他一个中学同学拿了折扣用一个最低的成本买了 700 元 3 尺米
600 元,加上 1000 多元的錄音器材就說要開始玩了誰知道這個器材用了我們兩三年後到現在都還可以我們就沒有再換那個套裝所以我們是很簡單的我們背後的器材不複雜但是做到現在你們為什麼會開始做 Podcast?你們本身在香港是
我不知道香港大家聽 Podcast 是否流行在內地可能在疫情之前因為有時候這個 App 出現了也剛好在疫情那幾年
不是很容易出门,很多自己相处的时间所以过去两三年之间,Podcast 变成越来越受欢迎大家都比较喜欢听的,比较新兴的一种媒介虽然很久以前已经有这一种媒介但过去两三年,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大城市里面越来越多人喜欢听
是怎样的状态,因为我们现在去到香港都发现好像香港的电台,就是广播电台的影响力还是很厉害的不知道 Podcast 是怎样的,大家会在怎样的情境下听,受不受欢迎之类的这些研究部分当然交给我老板了我们一开始做的时候,其实都是在疫情的时候
2022 年年頭買器材然後第一集出 3 月至 4 月計劃時間是 2021 年我們計劃構思是一年一開始不一定是做 Podcast 單純是我們三個人朋友想找些東西做但如果拍 Youtube
YouTube 影片 長片或者剛剛開始流行的直導片就是那些短視頻那些的話 競爭力是我們弱的因為你剛剛聽說我們都是用兩千多元買器材那些你很難跟別人整個團隊去競爭的那我們想找東西玩
二來玩得來又不要玩得很流利玩得來讓媽媽看看我拍了什麼就沒意思了就想說有些成果的就在想想想的時候不是我們其實很喜歡聽台灣的 Podcast
我們起頭 起源在 2021 年那些時代聽很多就開始說不如我們都做這件事因為成本看起來好像無論是人力上 器材 錢 時間上都相對來說是低一點 簡單一點
玩这个先,慢慢开始了我觉得是台湾开始,他们那边开始了我开始听,也是疫情,跟大家一样疫情的时候,没有工作,找工作听的时候一定是听台湾,不知为何因为那边的文化上会比较近所以刚刚 Tracer 说,我们也是那时候开始有消息者这个 APP 所以大家开始认知有 Podcast 这件事但是因为
我也是去年才知道有蕭宇宙有時間差,代表是 2024 年才知道我們一直以來接觸的無論是看 YouTube
聽歌,各方面都好,其實很多時候都會有台灣的影子在那裏香港跟台灣沒有場,跟我們沒有場然後那邊都是疫情的時候,一樣這個時間全部封了,就爆起了有幾檔爆起了,譬如說我們聽開,多一些是台灣通勤第一品牌
他们那边都是行疗类的,三个男生做的,他们都比较大不同的脚种类也有不同的听法我们觉得自己也可以试试看起来不难,我发现试试真的也有很大的阻力
不同各方面都是,我們三個性格不一樣,想要的節奏不一樣無論什麼時候出,很多想法都不一樣的時候有些人會覺得這些碰撞是困難,但我們覺得這些碰撞才是刺激的位置
這樣才有新意給觀眾看我自己這樣想已經聽得出你們是那種很多想法的人了是,因為我們一段時間前剛剛進來的時候我們都送了一些小禮物給兩位我們不同的產品例如說我們周一時會出一些 T 恤有一些 PIN 就是我們一個兩週年的紀念禮物 PIN 就是我們三個主持的人頭也是其中一位主持沒有來的那個喝醉了
然後突然跟文仔說 你幫我搞一個影片隨手拿筆畫了三個大頭襪出來他說你幫我設計吧然後我們就弄出來了因為我們是我和文仔都是設計底
所以用的东西就很快就熟了不用再托朋友又快所以我们可以很多东西出来你一开始其实已经是这三个人的组合然后每个礼拜都会更新新的节目对,我们一直都是三个人的节目
我們一開始頭大半年都不是定期的 遊玩性質很多的頭大半年剛剛我所說我們都做了一些東西出來不如努力多一點點開始上網找 究竟怎樣才算是做一個好的 Podcast 呢
外国的资料,台湾的经验,找到刚刚文仔说的,视频是其中一个第二个就是稳定的更新,跟观众有个连接一定要有记忆点在这里所以我们的节目定了在每个星期的星期一早上七点多钟的时候陪大家上班
Monday blue 我们也是 7 点半出来很早因为一开始我都在想我按 7 点钟有没有人听的但可不可以不是啊很多人早上回去没东西做坐下吃早餐就要找点东西按一下有些人就算说
不聽也好,他都會走進我們的 YouTube 那裡說一句早晨,這個也是文仔的想法他有時也有一些小的想法就放進我們的節目裡面其中一個就是,不如我們就開始在節目裡說早晨吧叫各位觀眾一起說早晨吧,久而久之大半年了,這件事真的是習慣
不聽都進來好像變成打卡一樣進來跟你說關注我看到你們更新了我覺得很親切因為我回到辦公室辦公室也比較冷漠很少人會跟你說早晨坐在那裡的時候已經有人自動跟你說早晨就好像你的朋友一樣沒錯所以變成現在我們剛剛結束年宵就是這一農曆年在過年前就有一個
得如其來的年宵我們就得如其來 是不是朋友就搞我們就拍攝一齊玩我們本來沒有打算搞是不是跟我們叫花街差不多類似那些其實我覺得是過年之前那幾天
你們的時間段?我們的時間段通常都是年 27 開始到年 30 的晚刻一樣,就是這件事那應該是同一件事以前是買花比較多的但現在就會很多創意產品
因為香港的年宵有分乾貨和濕貨濕貨就是賣花乾貨就是有時候是中學生大家加點錢就買一些公仔 供禮品我們就搞了這件事文創 現在叫文創其實我們兩年前 剛開台的時候已經做過一次
老實說,那時候我們 instagram 的 followers 只有七八多個人我就很想搞,因為我中學的時候沒有搞過剛剛我說很多中學生都會搞,但我就沒有搞過我覺得不如有一個這樣的台,好像有一個契機就搞吧我們那時候很用心,設計了六七個產品
然後無論是衣服,衣服有四件三件,兩件 T 恤和一件長袖還有一些賭博天書,類似是一本攻略其實是像文達之書,你們有沒有玩過?揭開我們今天吃什麼好,或者我今天跟他出去玩開心嗎?揭開有答案的那些
就改變了概念,變成賭博,其實是搞笑的今天開大還是開小的感覺對,類似這樣還有些是賣什麼買杯,買碗,你覺得這麼大的碗用來吃飯很爽我們那時候特意設計了一個找到最大的尺寸,已經比一張 CD 大
1.5 張 CD 很簡單,就是你家裡吃湯麵的碗再大一點我覺得好像挺有趣總之很多不同的東西都放進去就很用心籌備了兩三個月頂科啊,然後籌備怎樣宣傳啊那些事情那是不是真的有很多你們的聽眾過來?完全不是的因為我們那時候是剛剛開始的我們那時候是香港數得出的只有五檔以內
即是說 Podcast 因為二三年的一月當時是很早期其實都是街客多有觀眾街客 對啦所以有些人走過來就說你們的設計挺可愛你們是什麼我不管了我先買了你會不會拉他說你先點個訂閱我們的 Apple Podcast 立刻按給你看我們的寓意算盤就是想這樣但有些人是想
不要說這些話 你看 T 多少錢後來就變成原來宣傳力度還好但很滿足因為用了台的名義搞了一個挺有趣的事情然後變成我們後面有不同的經驗究竟線下售賣或者見面或者不同的活動怎樣做因為 Podcast 始終是一個
线上的动物团队对的如何打破这道场都是一个有趣的经验我都好奇你们会不会有观众特地来你的店打卡或者找你拍照会的现在也不少的我们最开始的一段时间因为我们刚开店然后就开始做这个节目然后呢所以这里比较少房间
因为这间房小所以才叫小房间可能开头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时间基本上每一个走进我们店的客人都会跟他说你有没有小宇宙 带回小宇宙我们节目的小房间你不懂找我帮你找
直接拿手機幫他按訂閱的按鈕手把手因為那時候其實播客這件事都不是那麼普遍我們甚至我之前做了一張 poster 就說什麼是播客你可以在哪裡聽到有什麼平台我們是什麼節目我是有這麼長的寫出來因為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真的因為可能這兩年開始慢慢發展得比較普及
現在很多人在外面有牌子寫著播客節目又可能一兩期節目放在外面有些人看到外面他們有做播客直接掃碼訂閱進來後有些人甚至是愛地過來旅遊
他就會過來問節目叫什麼名字,我要關注現在越來越多都是本身知道我們的節目在廣州的話,因為東山口這個地方都是大家來不來約朋友都會來的地方他們離開可能又上來跟我們打個招呼現在也越來越多外地的聽眾雖然我們廣東話節目我們開頭沒有想像自己真的有很多外地的聽眾本身是想著可能
廣東吧,事實上也越來越多在其他省份可能想學廣東話或者對廣東話文化有興趣的朋友會聽我們的節目他們一旦有機會來廣州玩就會過來看看這個很有趣因為廣東話聽我們嘛我們說得很快的標準廣東話初學生
我們平時做節目的時候會忍不住流利地 Biggie Bella 你們的語速很快因為我們三個認識了很久,然後真的朋友的說話方法的時候有時候就會在介乎做節目和真的了解對方之間搖擺
這個搖擺就變得很日常那件事觀眾一開始我自己也覺得一開始我也擔心的我們變得這麼日常的時候人們會覺得我們製作不認真
好像回去坐下開三支咪,今天說什麼好話的後來發現不是,就是因為這種很 raw 的東西不要做到很冠冕堂皇的東西反而拉近了跟觀眾聽眾的距離其實他們喜歡聽這種類型的有時候他們不是聽內容
大家聽我們三個吵架我都不知道他喜歡不喜歡我都不知道他聽什麼老實說我完全不知道因為我們比如說今年第二次再放年宵的時候了隔了兩年之後我們那個聽眾又多了很多然後很多人都會不知道哪裡認識我們就會特意來年宵找我們拍照然後發現年齡層真的好寬啊長大過我們這麼多的朋友都說很喜歡我們節目的時候我真的想我們那天
我們這個節目跟小房間有一點不一樣因為小房間做的我聽了幾集很多專訪類型的很多知識在裡面但是我們那個就真的好我們二十多歲的日常生活要鬧我們是知識型 channel
我們日常說的工作,或者一些我們自己的內心笑話分享這些的時候,原來人們喜歡聽的是一個氛圍我們開心的氛圍,覺得 OK,那就不用顧忌太多了創作就不用想太多了
你有魅力在,觀眾會感受到你剛才說你去年幾個月前開始下載小宇宙這段時間你有沒有在小宇宙上聽過國內除了我們之外,甚至普通話的國內節目有沒有一種感覺以小宇宙為主的國內 Podcast
環境 或者大家的風格 和在香港你感受到香港的你們身邊的不同節目你覺得有沒有不同的風格知識型的頻道真的很多香港如果做 Podcast 是一個很殘酷的現實如果你要做知識型的話就代表你前期的功夫要準備很多資料收集
找你寫稿等,代表你一集投放的時間已經很多但你日常上班的時候,時間已經不是特別多的時候可能你做十多至十五集,如果你還沒看到有起色其實都很難會繼續做下去的確,剛剛說得很好,因為香港主要做 Podcast
因為很多人都會是 YouTube 本身拍影片的已經是做了這個是一類即是紅了之後再做一個 Podcast 他們其實是全職的是不是好像 Ming 仔那些 Ming 仔,他是全職的他的節目 OK 的我覺得因為都很多知識在裡面我覺得是挺開心的我聽的時候自己也覺得
全職做的時候你會多很多時間資源去做資料搜集做前期功夫後期製作很多事情你都可以做到我們說的問題就是我們團隊不大
在这个情况下,我们正做 Podcast 的人其实很多时候都是一半一半的有回到充足时间,同时兼职做完的时候其实行疗类是容易一点的除非你本身的职业已经很强你只是纯分享,我假设例子就是你要做物理治疗师你去分享日常运动之后如何修复肌肉之类的
這是你的日常 你分享這個知識的時候就容易了但對於我們做工程 我跟你分享工程這件事很地獄的 上班都不想說上班的時候 怎麼辦呢在這個情況下就變得真的闊一點題材很闊 就容易適合我們的風格剛剛說在內地的節目和香港會有什麼分別呢
因為我聽過外國人的音樂就是英文台語、台灣語我自己覺得國內的那些
會是... 像是橡筋會拉得緊一點的怎麼理解呢?有點抽象吧?就是那個題材上面會...其實有點像文仔剛剛說的會是...好處就是說內容知識上面深入但是不好處就是單一單一點?對啦,就是你不會很隨性地去做大家都會有一個卷,內地人很卷的時候就轉,但轉的時候變成是轉牛角尖你什麼時候開始知道卷這個字?
日常都好像 隨時聽到這幾年 躺平的字長期都沒有那麼高應該這樣說我們日常不會說卷我們朋友之間不會說卷我們會說「卓」那個人很卓不要自卓就等於卷自己卓自己躺平呢?有沒有?躺平看新聞會說
「躺平」有沒有另一個換字好像真的沒有,現在人們都叫「躺平」這個詞直接用了這個,方便了,不用解釋是「躺平」,也是的有這個一點不一樣,在節奏上有點不一樣我自己覺得是因為在其他地方,無論是外國人或其他
節奏會鬆很多整個人的氛圍我只可以形容是西方的節目不一定在這期節目中能獲得什麼其實我們做的都是一樣的例如我們有一檔節目叫做「匪神父慘悔失」
那档節目的做法是收觀眾投稿的節目,我們分享後評論一下其實聽完那半小時之後,你一點得罪都沒有其實是類似收觀眾投稿,只不過是付兩樣,一是愛情的麻煩,一是生活上的麻煩
你沒有麻煩就不會投稿了,生活上有麻煩的時候,那你很難得意的,因為每個人的生活都是差不多的,我們就迫你限定你的題材,要你懺悔的事,你覺得你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做了什麼,你過不了自己的關,或者你覺得是很地獄的
你扔上來,匿名的,我們來說可能每個頭歌 15 分鐘 10 分鐘搞笑聽完整集之後沒有得著,但開心了就算了沒有任何得著拿走,但覺得很順暢我們是王牌節目,我只可以說你們現在的名字就叫,對了,剛剛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忘了問你們你們節目名叫「講講下忘記」,為什麼呢?
好問題這個真的很抽象我們做了大概兩三次訪問可能是自己的朋友或觀眾要交功課我們要訪問為什麼要叫港港夏不記得呢很難看的沒有頭沒有尾沒有舌頭他不像一個節目的名字為什麼呢其實試完有一天
我們開始有這個想法 是不是要講一個很有夢想的故事呢?這個是很有夢想的故事我和文仔在下午星期六日走到一個樂富山樂富山在九龍 有一個不高的 走上去可能 15 分鐘就已經是高頂了一個小山 山坡吧格仔山來的 因為以前啟德是飛機機場
落户跟那几场很近的那里在场上游了一些红色白色的格子提示飞机要转弯了我大概知道了我看喵喵有见过那个地方一个这样的地方我们就上去了
坐在格子上,在欄杆上,在量度,我們一個節目也要有個名字,沒理由就這樣出現有些內容怎樣做啊,我心想,不如我們玩些揭後雨的感覺可以上句接下句,比如說講講下忘了吃飯,我們那集就講吃飯
講講下不記得喝酒講講下講音樂對,是一個系列來的感覺上接下就設定了這個名字叫做講講下不記得後來發現這個這麼無聊的頭名也有一個好處
任何事情都可以做,你只要搜索我們的字就一定是我們所有的物品,我們的標誌,我們所有節目的東西一定是直接連接到我還記得那天陽光明媚,很燦爛,兩個男生坐在我旁邊,有杯咖啡在旁邊,指著天空我們就叫「講講嚇不記得啦」
我們這個故事是近一年才完善出來的原本應該是很流的但七成是這樣 有些記憶已經流逝了現在開始有人問我們為什麼 或者訪問剛剛問的就是我們用這個故事 就是這個答案至於你問為什麼大肥沒有出現過這些故事裡面因為我們知道大肥是近父母
不太做事的人,只會過來跑一跑客場剩下的可能是後製,撿舌頭撿腦筋那些他是不會肯教的所以我們決定將兩成的工作量交給他剩下的四成和四成就是我們自己做了他我覺得這個分工是很明確的
文仔、秀文都是做口勤部的所有的場面、剪輯、節目的監製都是由他去處理的還有一個叫大肥他主要是做對外的聯繫
PR 你當 PR 吧有一些不同的合作都是他跟別人聊天我喜歡做大方向 老闆最長氣的那個所以我們分工比較明確我剪一些短片精華等等還有我們的 Instagram 怎樣去經營跟觀眾 全都是我們我們分得很明確
不同人做不同的事情差不多了,就交功課了已經是一間公司的規模了我們是一個小團隊這樣的構成是挺好的,挺平衡的有些不同的朋友都覺得你們很對有些人喜歡做對外,有些人喜歡做對內的時候
那就沒什麼要爭辯了不開心就交換做吧你們不想的就繼續做吧不是啊,內耗得很嚴重因為我們很不喜歡
大家啦,我的情況就是這樣說了出來,但我不喜歡罵大家啦沒辦法的情況下,你又不能罵他那你只能做什麼呢?就是私下內耗自己因為文仔主要都是做長片的剪輯的時候其實是挺拚命的,整個 schedule 因為我們每一個星期的星期一都要出我們《馮親錄音》其實是
大約是星期二晚上 通常都有幾天時間可以剪片這是樂觀的情況 通常都不樂觀的星期二就不行了 因為我們三個人要合作一個時間星期四都不行了
「五嶺」這樣你平時下班後因為我看你們的影片你們自己有一個房間感覺上好像在香港有個自己的工作室這件事都挺奢侈的就為了一個 Podcast 那間房間是專門為了你們 Podcast 錄音那個當初不是為了 Podcast 本來我們 Podcast 很早期是一個流浪形式的最開始就是在他學校中大的天台錄了我們的第一集
然後就開始剪轉去不同朋友的工作室或者付一點錢租一下人家的派對室一個人用的租來用差不多兩年全十月我就覺得我家太多黑膠沒地方放我再放在家裡我媽媽會罵
於是我就決定,無論如何都要租一個 Studio 放好一些東西於是那個 Studio 有八成,我自己拿來放東西,上去吹一下 Saxphone 剩下的就是用來錄音和拍東西
所以我們的房子其實不大我們算 100 呎,等於 10 個平方左右跟我們的店差不多,整間店是 12 平方差不多了,我們剛剛進來的時候已經覺得是我們的大小我要改節目名字做大房
大房間?我們小人一點不是啊,大人的他有一邊已經做了店鋪,我們那邊沒有做店鋪我們會不會做店鋪?有點難那個位置我們沒有東西賣我私人空間給人家敲門買東西上來我們可以賣圖紙免費整合圖紙有一個 Studio,變成了很好的恆常畫面恆常的地方可以上去,你說量度一下,坐一下
我們自己叫的名字叫做「肺」就代表什麼呢?三個男人坐在這裡,什麼都不做就這樣坐在下午等於好像有一個自己的小天地私鬥,你當是私鬥是一個挺好的空間其實我覺得真的挺好的,因為我覺得錄播客有很多人就是可能遠程,自己在自己家中然後對方又在自己家中遠程錄,但我們一直都是堅持要面對面錄
好像開會一樣對,如果是遠程就會好像開會面對面,但那個環境就真的很難控制我們有時都試過想如果約嘉賓去熱地,我們帶著器材去但是去哪裡去?去酒店去?還是去哪裡?還是在哪裡去找一個地方?要一個固定的地方,安靜得來大家又舒服可以叫做闖開心扉,其實是很難找一個這樣的地方的確
我們一開始流浪的時候,我自己覺得都是有點痛苦的因為每集的聲音調控不容易每個環境都不一樣,因為你的牆、桌面、物料都已經很影響我們一開始因為咪高峰很弱,真的太便宜,600 元買三支我試過最差的一次錄音環境是一間空曠的房間
我們只是坐在地上,有一個紙皮箱,播放音樂,三支麥克風,你的聲音在空中,你會聽到有回音,很厲害的遊玩聽那後來就覺得不可以,只可以是因為你已經沒有畫面了如果你連音質上都不做好一點的話,就真的太過份了
这个已经只剩下一个问题了所以我很在意这个东西我很在意听众说的内容是咸鱼白菜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或者有些人很喜欢但是音质这东西是没法骗的首先你开门真的要靠衣装我的想法就是这样所以后来隔了一年左右因为有个客人租了我的工作室之后我们就买了一些比较漂亮的麦克风
例如动步机等,慢慢推上去,做好一点音质的部分我们现在在国内的播客圈里面,有我们今天这种串台的文化不知道你们在香港会不会和香港其他的 Podcast 串台,一起录节目,你们有没有?
我記得是一次的,Smoky Booga 那次 OK,我們曾經有一次的那一個機會其實都是因為有一個友台,我自己聽開的他們是一個男生和一個女生組合女生的主持就說她有煮菜有個私房菜,在自己家裡實驗性質地玩因為事前已經認識了我就問她,我上你那裡吃飯
那我來得吃飯就不如錄音吧根本上整件事是無厘頭不是很冠冕堂皇我們約好今天就要錄音不是我們今天是去吃飯順便錄音而已做了一次而已這次你說跟 Podcast 做合作我們是第二次第二次就去到另一個地方做了第二次是正式很多
我們第一節真的很流,差不多的時候就看一看就說不行了,要開飯了,不好意思,今天的節目結束了就把節目切掉了,真的有些實驗性因為我們整個節目一直,我自己覺得風格都是玩和實驗每一下都不斷變,每一個新鮮感都會給觀眾觀眾才會覺得好像差不多
我不用這個星期聽這樣不好的我不希望這件事所以不斷每一個週期都要有少許調整這些調整很多時候都是文仔的想法我覺得他的想法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願意嘗試一下不行就不做這個就轉用這個形式做了兩三年但我們沒有試過很多主動地去找一些 Podcaster 一起合作
我不知道為什麼在香港現在你們知道正在做 Podcast 的人多不多?大概有多少呢?這個做的當然數目不少但是你說穩定地更新的,這樣形容正在做 Podcast 的話,其實可能是十檔以內
10-20 档就是稳定更新不同的客群不同的题材都有 10-20 档如果混合 Ming 仔那些做影片的可能可以去到 30-40 档稳定更新是这样的现况现在香港
我們的節目是做了兩三年 很好地可以出國澳門也有不少聽眾 馬來西亞也有加拿大 倫敦 澳洲 這些後台的聽眾各位廣州的聽眾 是時候了 是時候要來了我們缺少了一個顏色 沒錯地球的板塊 明天也買電機了
印度好像少了一些東西,是不是要去印度呢?印度的民仔是不停罵我們去印度拍攝我一直都會拒絕,因為我潔癖,我不想去因為只要覆蓋到有講廣東話的地方,很多華人,其實他也會覆蓋到那裡
因為我們也有很多聽眾朋友在美國或加拿大一些聚集廣東人的地方其實也很多當然也要看平台
就像小宇宙那樣就一定是外地的聽眾為主但有時我們都會看其他例如 Apple Podcast Spotify 那些可能什麼地方都有其實我自己也有點懷疑可能在這邊看 Apple Podcast 的時候看到的那個演算法演給你的東西可能跟我們看的不一樣這件事就很有趣了我們在用同一個 Apple Podcast 但我們在不同區
其實你用我的電話去搜尋一下你自己的節目你未必找到找不到的因為分區了香港和台灣很多節目我是沒有辦法直接搜索出來的這個是一個困難來的因為我之前也發現過這個問題
所以我要先開一個小宇宙的帳戶你還開了小紅書可以說一下因為我是同步的,小紅書大家都可以找到我們都是叫港國客人不記得就可以找到這兩個都是近這 1-2 個月才做到的事因為以前我開不了帳戶我開不了小宇宙的帳戶電話和身份認證我都做不到
以前小宇宙是沒有的 現在可以新的規矩我不知道所以我就嘗試說不如可不可以直接把節目放進小宇宙裡因為是用 RSS 技術 是不行的要手動上載 我記得然後很痛苦我們有 1,27 集可能你們 RSS 的 source 不行
沒錯,我問過這個問題因為我們有一間英國公司我們的平台在那邊我們簽了去,把節目數放到那邊幫我扔到全世界那條連結是不行的
发现了问题,证据在这里,这个没办法解决了只可以我很痛苦地每天上班偷鸡,趁老板不注意下载几集下载公司的 Wi-Fi 很快,手动上载现在可能有八九十集左右
不幸地有幾集是不能上傳的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總之是不能上傳的有紅色標示了我們那幾集不行就算了 聽少了幾集會有 AI 審查我每天都會有真人坐著聽可能有的 可能有因為他會聽一些內容 偶爾我們有些內容可能會有一點問題
他甚至會提示幾秒到幾秒他會有專人跟我們說我們沒有直接哄了我們整條都不能播出因為一開始我們發現了這個問題的時候那一集就是我們其中一個小爆發的一集
那個題材是有點...該怎麼說呢?應該是「濫濫的愛,濕濕的夢」吧?聽過沒有? 整件事應該是走那個方向但其實裡面的內容不完全...我覺得很正面,所有東西都是很開放地討論這一集是我們突然上去的一集
这一集还要推到世界各地的时候因为我们有剪到一些精华那个精华是很好数的就是在 YouTube 上面?在 Instagram,YouTube 也有很多朋友帮忙分享世界各地也有的时候突然有一天我看到一个留言是在美国
留言是一段英文,他就說他是一個在美國住了很多年的老人家他說自己可能已經六七十歲了聽到這一集的時候,想不到在亞洲地區,華人地區的時候原來可以有人說這些話竟然可以說,已經不貪腐內容如何了題材
当时我们有点惊讶, 跟我们年纪差很远的人都会接触到这个节目的时候我们觉得这个也是我们其中一个小的里程碑, 没有什么期待, 这集不错啊想起来觉得上不到这集, 能不能帮忙呢? 用什么方法呢?
用了很多方法都解決不了就算了可以去其他平台聽要去其他平台聽要適應不同的內容尺度最後近這一個多月我開始了有小宇宙之後在節目內容上我自己還沒有跳過
因為以前我們很自由的經常有人問我們這些題材從哪裡來的節目的內容怎樣想呢 你們是不是要開會原來你微調了微調了 你不覺得嗎我不發覺其實你在說的時候腦袋已經想過了題材上有時候我沒有完全說完因為如果我明明說大家就會心裏有這條刺我們自己做節目的時候
所以就寧願不講了 為什麼我不說這個類似這樣 近這幾集都調整了在這個上面 我自己覺得是好的這個微調等於我們有一個新的方向走
内容上有些更新,因为我们有个节目叫做《轻字学》《轻字学》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是 Gen Z,我们在 1997 年、1998 年打后 Z 世代的尾段我们就组一些人们一直以来讨论的概念
概念,那用我們的角度出發會怎樣想呢?例如說上班文化的時候我們不是談老力工作怎樣偷雞呢類似這些的時候都開了一檔節目是能夠儲到很多人喜歡聽這些的因為有時候就會有很多碰撞,世代碰撞世代碰撞的時候就是我不理解你們 GNC 的人為什麼要這樣想,為什麼要這樣做那我們就透過一個多小時去講完我們會怎樣做從而令他們說
大約拿到思綴不是期望你完全明白的老實說怎麼可能解釋我背後的動機一點輕輕讓你知道一點你有興趣你就繼續聽下去不斷做不斷做從而形成一個系列所以我們有幾個系列懺悔失
是一個系列然後這個《輕字學》是一個系列然後還有一個叫《愛情》的有一個系列就是文先生主導的他就是愛情專員有些觀眾有《愛情》二蘭雜症就扔上來我的主題就是做嘉賓
所以我們之前合作的時候 我就想我們沒有跟 Podcast 的主播做合作但我有很多不同的 譬如說歌手朋友 譬如說一些我們身邊的
家人,有趣的朋友去了非洲,去了流浪去了跳落海和海豚游泳你過來分享一下跟我們一模一樣,有時候會見到有趣的朋友,他講某件事
不如過來上節目吧我們先留下節目再說吧不要說了 等人上節目吧類似這些 我主導的我們四線齊開 節目上不同製作 例如短片都有但主要都是節目先行我們沒有忘記這件事我們有很多階段 但節目最重要
除了 Podcast,我不知道你平時來內地多不多因為好像過去一年很多香港的朋友未必是來廣州,去深圳很多你們是否這段時間會多了來內地玩呢還是一直都疼愛你?我自己覺得香港留不住人,星期六日的時候大家就會各散東西去不同地方上個仙
但是廣州 例如說消防間這個地方其實我第二次來但是我第一次來的時候我路過了就不知道原來這裡就是一個 Podcast 的錄音場地我是可能大約大半年前路過那一次
今次是第二次來廣州,有幾億以來,如果之前有來過我已經忘記了,覺得挺有趣的,不同的東西,例如賣的東西,除了東山口之外,其他地方也是,無論商場的形式,飲食文化,或者大家看的社交媒體,全部不一樣的時候,因為我是一個海綿,我認同自己,我很喜歡吸收不同的東西,
我要自己看到 要自己碰到才可以分享每個地方都要去一次 轉眼睛才可以回節目或者日常都好 當成一個養份其實等於香港一樣 例如我們做創作的時候有些話題都要斟酌做有些朋友在 YouTube 或 Instagram 上會有很多人去追蹤你很多收藏數之類的 你會百思不樂其解 因為我不明白
他在做什麼,但原來研究發現其實他是在做外國的風格,風格無論畫面故事寫法整個構造,怎樣剪,那個節奏都不一樣的時候文化不一樣你是不會理解到的,你轉化不了,你搬到另一個平台是沒用的你要走一個思維是要由最原始就已經出發
所以我们要来就是因为我觉得我们大家都做广东话的 podcast 这件事的时候在不同地区
出發點不一樣,我就想知道,大家,譬如說我們都做粵語創作粵語 Podcast 這件事大家怎樣看粵語 Podcast 呢?因為這個東西,這個東西很有趣廣東話全世界有 8500 多萬人使用,是全球第九達語種但是粵語的 Podcast 反而好像很小
我自己觉得这个很有趣我们会在微后探讨文化问题文化问题其实我们自己也一直在探讨这个不如这样吧下次我们去你们那里好好地探讨这个问题可以的我们过年的时间有限我们先聊了一段时间过多可能一两个星期两三个星期我们再找个时间去一下你们那间快递的房间
大房间,大小小的房间我们两期节目一边一期,我们到时同一时间上线大家除了这一期节目的时候,都可以在小宇宙和 Apple Podcast, Spotify 等等的其他国家
平台上也可以听到他们的节目你们的节目名字叫做...讲讲一下不记得了如果这样搜索的话可能不一定能打到要打繁体对 打繁体是一个困难搜索英文也可以英文是 nggayduck 其实读法是不记得
可以找到我們一個粉紅色的 icon 就是我們的節目好那我們今天就聊到這裡好啊 今天謝謝大家邀請我來下次我們再去香港玩小房間我們先聊到這裡我們下期再見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