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42:“能第一轮投到霸王茶姬,你们还能投科技?”

vol42:“能第一轮投到霸王茶姬,你们还能投科技?”

2025/1/26
logo of podcast 大北窑14F

大北窑14F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常丰祺
蒲凡
Topics
常丰祺:我选择加入XVC,是因为它是一个纯粹的Alpha驱动型基金,更看重公司自身能力而非外部因素。我更倾向于做踏实的事情,而非追逐不可证伪的科技浪潮。在与创业者接触时,建立共鸣比基金标签更重要。XVC的投资策略是追求确定性而非赌可能性,团队成员多为理工男,注重踏实做事。我对TMT和工业科技的本质区别有深入的理解,认为工业科技领域存在永恒的竞争和迭代,并非赢者通吃。我更注重商业模式的长期壁垒,而非单纯的技术。在投资决策中,我会平衡确定性和对未来的衡量,选择合适的思维方式。XVC内部基于事实和科学进行讨论,外部则注重与扎实创始人的共鸣。XVC的日常工作流程决定了其投资方向和信号捕捉能力,我们关注的是技术认知驱动的投资,需求是附加因素。我学习到了一种“Pure Alpha”的投资思维模型,其核心是找到一个稳固的根据地,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扩张。这种思维模型同样适用于科技和工业领域的项目投资。我对人工智能领域的观察和预判是:每一代人工智能技术都对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能力有所提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加快机器人的部署速度,降低部署成本;我们关注的是如何优化现有技术,提升效率。我加入XVC是为了补充团队的技术领域认知,并完善其科技投资方法框架。我的短期目标是完善XVC在科技投资上的方法框架,并投中一些被低估的项目。 蒲凡:XVC在年初和年底两次公开信中,分别披露了霸王茶姬的营收和融资情况,以及XVC自身2019年以来最佳VC的业绩。XVC在消费赛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我好奇常博士为何选择在以消费闻名的XVC做科技投资,以及XVC对科技投资人的期待。XVC的消费投资标签是否会影响其科技投资? 小野酱:略

Deep Dive

Chapters
常丰祺博士解释了为什么选择加入以消费投资闻名的 XVC,从事科技投资。他认为 XVC 并非简单的消费基金,而是一个追求纯粹 Alpha,关注公司内在价值的基金。他个人更倾向于踏实稳健的投资,而非追逐高风险、高回报的科技浪潮。
  • 常丰祺博士加入 XVC 前从事过三年投资工作和自动驾驶工程师工作。
  • XVC 追求纯粹 Alpha,而非依赖外部因素。
  • 常丰祺博士的投资风格稳健,注重确定性而非投机。

Shownotes Transcript

只要和这个比较扎实的创始人去做接触然后呢大家都会发现这个共鸣其实建立的非常快然后呢在这种情况下就是大家也不会在意你这个基金会是一个什么标签因为你懂我比什么都重要 XVC 的上一个 offer 应该还是发给我的就是三年前对所以你三年前为什么拒绝了它让我知道一下这个就会好讲了

欢迎大家做客大北遥 14 楼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来自最近最火的一个机构 XVC 我们先邀请这位新朋友来跟大家用声音打个招呼各位朋友好我叫长峰奇然后我是今年 7 月份才加入 XVC 在此之前我从事过三年投资工作然后也做过自动驾驶舱达工程师算是一个准科技投资人吧

常博士介绍完自己我现在说说为什么邀请常博士来做客我们的这档栏目我说的坦诚一点是因为 XVC 最近很火而且今年很火然后火了两次我记忆里这两次第一次是出现在年初那一封公开信里边 XVC 第一次披露了今年最现象级的一个消费项目霸王茶几的具体的营收状况和融资过程

这个当时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那么第二次火就是前两周他们发布了今年以来的第二封公开信八王茶几虽然还是主角但是 XVC 透露了一个更响亮的成绩那就是 2019 年以来投资业绩最好的 VC 并且更加反直觉的是他们取得这样的成绩还是立足在消费赛道上完成的

这就让我对这家机构产生了很多的好奇那为什么邀请常博士来到我们这档栏目里呢大家刚才听到介绍也说了常博士其实是主要看人工智能等科技方向并且刚才在大家互相熟悉彼此打招呼的聊天过程中我也知道了常博士其实是今年 7 月份才加入 XVC 的也就是当他加入 XVC 的

XAVC 已经是以消费为名片的机构了所以我就特别好奇两个问题一个是长毛是你为什么选择在消费领域很出名的机构做科技投资人呢你当时的决策过程是怎么样子的第二就是 XAVC 在科技在人工智能这个上面基于你的期望又是什么呢我理解你的意思了

首先呢其实我跟博宇认识大概有三四年了吧我不是第一天才认识我找工作的时候才认识啊我大概对 XDC 整个的发展情况也一直从我从 21 年开始吧就比较关注也比较熟悉 XDC 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状态所以我对他的标签呢没有那么的消费而是说能够看到这是一个 Pure Alpha 驱动的一个基金

怎么去讲什么叫 Pure Alpha 呢就是说他投每个标的最强烈的假设不是说他还能融到下一轮或者说他这个公司因为借着某一种的什么东风啊这个行业的扶植啊他就能起来而是就假设我们融的这一轮可能就是他最后一轮融资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可能还能够发展起来

我们才会去做这样的一轮投资就是 XEC 才会做这样的一轮投资当然这是我自己的一个见解只是说从这个目前投出来大部分 deal 的情况来看是符合这个 pattern 的所以说呢我觉得这是一个 Pure Alpha 驱动的这么一个基金吧然后呢现在呢一级市场大家也可以看到就是无论是现在的经济情况还是现在的这个科技发展技术阶段那么基本上就是说实话有确定性的这种 Beta 呢其实你到底能走多远是说不清楚的

要么呢你就是这个去参与一些这个以科学问题为主不可证伪的这个科技浪潮那么对于我个人来讲因为我是一个工程师出身的吧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可能没有足够的智慧或者甚至可能是在这种浪潮之中呢我更愿意保持一个相对清醒的态度我大概知道

现在我们所讨论的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巨星智能等等离它真正可以离这个商业哪怕一点点和到底是有多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呢更愿意说是做一些踏踏实实的事情吧踏踏实实的事情对我不太愿意继续不可证伪然后和账面估值去建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吧在目前自己的这个投资的历程中我是这样的一个性格嗯

所以你这么说的话我觉得你这个性格跟 XVC 投资到霸王茶几其实是相通的

因为巴罗查基它也不是一个全新的模式创新它是一个极大成化的一个成熟的一个创业项目像小宇老师就非常熟悉像张俊杰他不是一个真正的一个从初中开始草根创业就一把巴罗查基做火了的这么一个天才而是他开过机器人公司吧好像是也做过出海他把那一切的经验总结起来了以后才在巴罗查基上面嗯

所以我是否能理解 XVC 的团队也好或者说你们彼此认同的价值观也好你们其实找的更多是确定性而不是在赌可能性就是你们这个团队的气质不是一个赌性很强的一个团队

对可以这么讲就是我们呢可能就是从性格上来讲都是理工男为主吧然后呢这个就是默默无闻做好自己的事情然后经营好自己的一方天地外面发生这个浪潮如果我们看得懂的我们可能也会在我们的舒适区

我们也愿意参与如果不在我们的舒适区我们认为这是科学问题的话那么就就让这个浪潮去自己去流动吧那可能不是我们赚了一分钱可能我们就是这样子默默无闻然后慢慢积累吧我们就是整体来讲团队就是这样的一个性格

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个机构的标签化现在好像有点太浓了当你去接触外界的时候跟别人一握手别人一听说来自 XVC 的你们肯定是那个投消费特别好的那我觉得备投也好就是企业也好项目方也好还是 LP 也好都是这么看你们的那你们在这样的一个机构做科技投资会不会觉得有点束手束脚啊

我觉得看你想做什么样的科技投资我觉得过去十几年吧然后科技投资有一种我不好评价的一种风气就是基于不可证伪

嗯就是反正两三年故事不破我就敢投那不管估值多高看团队还像是做这个领域的一些厉害的人然后我就投然后呢具体 deliver 什么东西也不太重要然后到了二级市场那最近大家也看到了二级商好的时候我只要能给他发出来然后对然后不管是 2000 倍 PE 也好还是 1000 倍 PE 也好反正只要能卖掉第一轮投资人大概有就是挣钱的我我其实总结过这种嗯

这种投资方法有点像在 A 股里边去做涨平板就是你最好是那个第一个涨平板就冲进去的要不然后边的几个板都有可能把你给套了

嗯对所以说呢我自己是从自己股票操作的性格上等等我都不喜欢这样的一种投资的我只能这么讲那么科技投资里面就没有扎扎实实的投资吗我认为是有的嗯我举几个案例吧就是现在其实做的很好的这个割草机器人啊还是这个扫地机器人等等放在 2015 年大家都会去问这么一个问题是不是做自动驾驶的人生一根小指头那就可以把你们这些做产品的公司全部打倒嗯

对十年后就是从 15 年左右吧自动驾驶这些公司兴起到现在我们看到自动驾驶确实是这个发展很多但是呢自动驾驶里面出来的这些技术也对机器人外溢了很多可是我们看到这种所谓的技术平台化的公司啊对这种产品的打磨跟这种产品打磨比起来是有很大的差异的就是这种就是

所谓的你做好一个技术平台就能够无往不利的这种想法我觉得在大部分时间是不可行的这个其实我觉得点明了说呢我觉得是 TMT 和 industrial 的差别就是你如果去看二级市场的话其实科技这个行业你要问这是什么科技其实是分两类的第一类呢就是 TMT 就是偏软性的它的本质我觉得不是 technology 它的本质是 media

嗯无论你看现在所有的互联网产品我觉得大部分的本质都是 media 然后另一类呢是这个我们所说的科技叫硬科技这个呢其实在以前来讲叫工业周期品只不过呢现在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它叫了硬科技嗯

可是这两类行业你如果说就是有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呢就是 industrial 永远没有什么绝对的门槛它面临的是永恒的竞争和不断的迭代那么 TMT 呢这个领域呢因为 media 这种属性的存在它是一个可能存在强者恒强赢者通吃这种现象

所以说呢我觉得就为什么过去十年大家会投资科技会出现这么一种现象呢就是我们总是带着 media 的思维去投 industrial 然后呢 industrial 里面就会给大家有很多的误会就是其实这个行业并不是这么发展的

如果我们去看整个芯片行业也会有一个疑问就是它其实现在集中度是非常高的 Intel 加 AMD 当然 Intel 现在不太行了就统治了 CPU 统治了几十年可是如果我们把这个时间倒拨回比如说 50 年前你会看到大概有上百家的 CPU 公司 GPU 公司在互相竞争那么那些公司都去哪儿

那么这个时候是你可以通过一个商业模式做一个简单的推演就可以得出结论这日后会是一个利润丰厚然后市场格局很好的行业吗我觉得也是不能的但这其实就是 industrial 行业的特性是在一轮一轮的周期中通过优胜劣汰然后呢达到一个我们所设想的结局这样的生意就会辛苦很多吧我承认这个生意属性是不一样的

但我就说就这不代表这个领域就是科技领域没有扎扎实实的生意没有说一定是赢者通吃当然说这个有赢者通吃这个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一种方法去看懂当然也会很好所以说呢对我其实自己也在平衡这两种吧

第一种是在想就是有百分之一百的确定性第二就是你从思维上去怎么去衡量那么什么时候该用 media 这一套的思维方式去衡量什么时候该用 industrial 就是工业品的这一套思维方式去看待这样的一个新兴的机会这是我自己的一些感受就是你说会不会有阻碍呢我觉得从内部来讲不会有什么阻碍因为大家是讲 facts 讲科学而不是论资排辈不是讲谁厉害谁不厉害这种简单的基于观点的 debate

大家是基于行业的推演,是基于过去和现在的事实来做 debate 内部不会有阻力那么从外部上来讲的话,就我个人而言因为我对技术的一线还是比较熟悉的然后只要和比较扎实的创始人去做接触然后大家都会发现这个共鸣其实建立的非常快然后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也不会在意你这个基金会是一个什么标签因为你懂我比什么都重要

这让我想起昨天我看到了一篇报道说为什么最近这一两年来会有大量的投资人他脱离他以前的机构来独立创业然后做 Solo GP 而且都是如雷贯耳的比如说他会从 S6A 走出来会从红杉走出来这个看上去挺反常识的因为我们现在都讲抱团取暖对吧

然后他们就采访了一个 LP 那个 LP 就说最终我们做出出资决定的是那个人而不是他门上的名字是这个人他能带给我们什么而不是那个门上的名字他可以带给我们什么

所以现在 IOP 的认知确实已经进化到像刚才你说的那样子了它其实不在乎说你这个品牌是什么样子的对 我觉得现在来讲就是无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就是反正其实说实话你如果真的比较各家机构的这个信息来源等等没有那么大的差异然后放大论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就是每一家它日常工作的这个 routine 它这个日常工作是长什么样子

那么这个 routine 就会代表说你的雷达的方向会朝向哪些信号当这个信号来的时候有的人就觉得是如雷贯耳有的人就觉得这好像只是一串噪音我觉得这个其实是最关键的我觉得 XEC 这个 routine 就是是我自己在这边工作可能会觉得也比较幸福也比较觉得是一个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的这么一套 routine 我觉得就像巴菲特说的说你做职业选择的时候 You don't love the result, you love the routine

嗯那聊到这个我有两个问题特别想问你那 XVC 是你第一份投资的工作吗啊不是

哦那你之前是嗯我之前是在就是张斐 Fisher 那边的一个二级市场基金工作当然他的这个是个一二级市场混的联动啊就是两边这个都有一些这个呃工作在做哦我还以为你是直接从工程师跳到了意义上投资的呢不是不是我其实先做了一年的工程师然后呢对 L4 这个行业有一些自己的看法然后再做了两年的咨询我在波士顿咨询做了两年 consultant

然后才出来做投资的那是什么推动了你决定往投资这方面走而不是再继续往工程这方面走嗯我觉得这跟我自己的个人成长经历是有点关系吧就是呃我自己的成长过程呢就是一个 typical 的这个小镇做题家或者说就是学习成绩非常好的这么一个人吧是吧你是哪里人我是哪里人哦

哦那就很卷很卷的地方对然后因为数学竞赛保送然后就这个很早就拿到了这个大学录取通知书然后又一路读到博士大概就是这种典型的大家会想象的这种好学生的路径

但是呢你会发现其实在这个很多就是在对于社会的发展对于这个整个商业的社会是缺乏认知的这也导致自己在做选择的过程中其实往往是依赖惯性而不是通过这个科学的信息收集与决策去达到这么一个决策去做一些决策吧

然后呢我觉得到了这个自己做一年工程师之后呢再去审视自己过去做的事情然后再去审视 else 当时我是 else 的工程师去审视这个赛道我都觉得好像

那个未来并不是我原来所设想的那个样子所以说呢我觉得是不是对开始反思自己吧自己是不是对这个社会就是很多事情是缺乏一个系统性的认知的所以尤其是缺乏从这个商业层面的一些认知那么从那个时候才会想我要不要去干脆去换一个赛道就得了您指的商业层面的认知是觉得当时自己想法太太理想化了是吧

对就比如说你看当时呢就是当时你看我自己在读博士的时候也会看到这些消息自己也是做这个方向的就觉得自动驾驶再过个几年就实现了可是你真的扎在业界里面的时候你看到了那么多的问题你才知道原来并不是业界并没有比我们在实验室里做的领先多少

其实大家也只是一个草台弯子然后呢再把所有的这个有可能有没有可能过拟合的方法都试一遍然后呢一步一步往前推就发现整个的工作方式和实验室也是一模一样的那你就知道这个问题站在 2019 年它绝对不是一个五年左右能解决的问题

对他可能还需要好几代的技术的大的进步才有可能所以这个时候我就在想那我如果要是做科研我会愿意在这样的地方做科研吗那或者这个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既然出来没有去这个学术界我就还是想在这个业界中有自己的一方天地吧然后我觉得可能这个就是如果要是再沿着自己这套惯性去做的话可能会出更大的问题那么倒不如就抽离来看一看一个这个复合的背景

去看看去审视一下自己过去做的事情然后再去做未来的选择那第二个问题就是说你刚才也形容了你现在的工作一个比较舒适的状态就是你跟踏实的创业者聊他们现在其实不在意你这个机构的底色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就会踏踏实实的去考察你的认知跟他们是否是同频的对

我覺得這個變化是否說明現在你接觸到的這一代的這一屆的科技尤其是你說偏製造偏工業的這部分的創業者他們其實已經很成熟了已經是一個相當成熟的創業者群體了而不是像 TMT 時代那樣子 TMT 時代我們看那個時候很講英雄不問出書嘛那誰誰誰都可以跳出來我以前在董球弟董球弟的那個老闆

以前是武汉体育学院出来的体育神嘛对吧你看这种话像就不会有了对吧该怎么怎么讲呢我觉得就是可能这还是一个筛选的过程吧就是我觉得过去能够不成熟是因为资本还是相对充裕嘛然后呢英雄不问出处这个时间靠的主要是灵感你可能有一个好的灵感然后就能获得很多东西但是呢坦诚来讲我觉得就是在现在的这个中国的商业社会来讲灵感其实是一个

相对比较普遍然后呢也容易获得的东西了就你会发现很多地方就是这个灵感你哪怕觉得在一个创业者那聊到我相信在几个月内你会从另外好几个团队里面聊到类似的想法

然后呢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可能就是说你的执行会怎么样你有没有科学的决策你有没有一个高效的组织你有没有去搭建起来一套这个就是商业闭环的能力就是一套就是把这个组织建立起来的能力我觉得这样的执行层面的东西可能在未来会越来越重要吧这个其实就是所谓的 Alpha 我们总是强调就是 XVC 是一个 Alpha 驱动的基金就是因为整个我们所关注的东西就是说这个公司他凭什么能够脱颖而出

而不是关注到你到底在什么趋势上你到底在什么赛道上我觉得过去呢大家对于 XVC 有一点点误会就是说它是一个消费基金可是我们从内部来看的话我觉得无论是这个博宇来讲还是我们同事来讲从来都没有把自己束缚在这个赛道上我们在其他很多赛道上也在就是做自己的研究吧然后去尝试去看我们到底能不能把这些能力圈扩展过去我觉得过去呢投资的这个

很多的结果让大家看得觉得像是一个消费机更多像是一个结果上的筛选就是那按这种投资方法过去投的好的那是赛道这个都是消费赛道可能这就是因为消费赛道从这个 18 年开始吧就是整个的这个房地产泡沫开始破裂的这个这个起点开始就是整个消费赛道它没有一个显著的推背感的这种 Beta 赛了那么这个时候 Alpha 它这种能力就会凸显出来然后我们这样的基金就会出来了

那么在未来在科技或者其他领域会不会也会有这样的就会发现逐渐落潮了这些裸泳的人呢都开始就退了退场了那么就这个坑吃坑吃在底部的这块石头呢可能就逐渐就露出来了这么讲的话我突然觉得我不知道这句话是不是对的 XVC 有点傻的有傻福的那个那个那个那个那个东西就是当大家都会

就是我们说机灵鬼嘛跟着浪潮跑然后 XVC 在后面傻傻的去找那些有工程思维的那种不是很立刻让人带来兴奋感的那种项目看起来傻傻的结果等那马上跑过来你这看着傻傻的反而落了一个后腹我不知道是不是有这么一层意思在里面我觉得这个形容可能不太恰当这个呢就像

怎么说呢很多价值投资人会讲的就是说你如果就是你关注的时间的长度和你所关注的信号应该是匹配的就是对于 XCC 来讲我觉得它对于自己的定义这个每一次投资定位都是一个久期长达十年那么它关注的也是说到底什么样的信号能够指导我一个十年的公司会长成什么样子

然后呢大家关注的是一样但是呢我觉得不可否认的是可能有一些投资机构他虽然号称的是一个十年的这种投资期但事实上他所观察的信号也只是一个就是一个 business cycle 里面两到三年的一个信号那么这个潮水过去之后就非常容易高开低走了

所以我在 XVC 上面看到 XVC 他那个首页上面其实分享了很多方法论有一个东西就特别典型就是我也写在题纲里了就是胡国宇他在知乎上写的专栏那个标题叫做一不小心盈利了我最开始看那个标题我以为是凡尔赛就是哎呀我投的项目怎么一不小心盈利了呢结果他说的是要小心那种

我剛投他就馬上出成績的那種企業他說這種很有可能會出現問題很有可能會導致誤判

包括您的经历就是在 XVC 消费成绩做得这么好的情况下你看有你的加入对吧那就说明 XVC 仍然在科技也好人工智能这么一个赛道上也好它是有期望的它是希望继续横向拓展的不要跟自己这个刚刚出现的舒适区形成依赖

就是我总评这个机构啊它的不安全感是非常强的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个感受嗯这个我觉得还好吧就是我觉得这确实是有点误会了就是过去的这从 XVC 成立以来到现在其实大家也投过软件的项目也投过这个别的类型的项目就虽然说正反馈是不多吧但是呢呃

我觉得大家从来没有把自己就局限在这么一个赛道里面那第二呢就是说 XVC 做这个赛道拓展我理解呢其实我到这边来讲跟伯渝也聊过这个事情然后呢就是 XVC 的确从内部来讲也不会定义你是看什么赛道的

这件事情也不会分得那么清楚然后呢大家也不是这种赛道型的打法像我的记忆也会就是在这边来也会在消费上呢去花一些时间实际上我觉得对于大家来讲就是还是对于一个公司的审美和这个方法论上的对齐会比赛道本身更加重要那么我们会去衡量就是我们这套方法论那么需要怎样的补读在一个新的这个领域里边或者新的行业里边才能够做到看懂

但是呢并不会把自己局限在比如说哦那我现在就是我们未来两三年就 all in AI 我们从来也没有在内部上讲过这样的战略这还挺有意思的啊你说你也要去

看看消费你会关注到消费的哪些东西呢坦诚来讲呢我觉得对于我自己来讲还是看一看这个公司过去投的一些 deal 吧然后呢跟同事做一个对齐然后新的呢也不会说就是跟同事一起看一看比如说像日常的快销品啊都会稍微看一下虽然我自己坦诚讲我不是很懂那些东西

但是你会发现消费品的视角再回去审视一些工业品的发展你会得到一些很有意思的思考能举个例子吗就是你从加入 XCVC 以后你可以看到大量的决策过程对吧以前我们不理解比如说大家一直不理解 XCVC 是怎么抓住霸王杂技的对吧你从外部上很难看现在你找到了一些内部视角

具体的启发对我觉得 elaborate 一下博宇经常讲的这个为什么伯牙绝贤这款茶对于霸王茶几的这个占比这件事情这么重要吧就是大家可能在看这个智投资者信的时候会经常关注到他会讲我们第一轮投的时候就关注伯牙绝贤占这个整个的对霸王茶几三分之一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意思就是我觉得这个建立思维模型就是什么叫 alpha 类型的思维模型啊

就是你去想这个三国时代或者说任何一个这个就是割据时期一个军阀或者说一个政权他能够生存的一个很根本的原因就是他有一个地盘然后这个地盘呢源源不断的给他提供这个粮草也好军需也好那么在某一个时机然后他只要内部做的足够 robust 那么在外部突然出现一些变化的时候啊他就有机会扩张

就是首先你要理解这种就是 Pure Alpha 类型的思维那么这种就好讲了那么伯牙决线是什么就是他其实在怎么衡量伯牙决线这款茶他在衡量就是伯牙决线这款茶是不是它是一个可以发展壮大的稳固的根据地

其实这个思维方式然后你就可以理解很多事情了怎么去理解就是博雅这些是不是稳定的根据地呢就是首先我承认你这个店可能刚开始开的不好但是你竟然有一款产品能够卖到这么多那就说明这个我们去想普遍的人群中应该有很多人会爱喝这款茶

那第二呢就是这款茶其实做的这个口味没有很浓烈然后喝了很多年大家还爱喝那么就得出第二个结论是你可能这个 fashion risk 是比较小的我们从来不说这东西没有 fashion risk 但既然在当时就已经喝了几年都还那么多人爱喝的话还都是复国用户那说明这个茶呢大概是这个 risk 是比较小的

那么第三呢对于这样的一个生意就是如果你的这个赚钱的品类是集中在一个大单品那其实你的开发成本是非常小的那其实这样的一个经济模型就非常有利于你扩张哪怕我们这投的第一轮也就是他的最后一轮那么他对他来讲就是找到一个扩张的机会也就是一个节奏性的问题

那事实上这个扩张的机会呢也出现在了 2023 年的这个年中吧就当时有很多过度乐观的这个消费品的扩张在 22 年去做扩张嘛然后 23 年差不多就正伪折戟然后呢就留下了很多很便宜的空间这个时候他们去做了一个很审慎的扩张吧我觉得这就是整个的逻辑

就是从来也不去想什么我要趁着哪个趋势或者哪个风潮去抓就是去想那我今天占住这块地方能不能站稳明天占住那块地方能不能消化掉成为新的根据地这就是一个很 pure alpha 的思维然后呢这是从这个地理空间上来讲第二是从产品空间上来讲那我只要有一个很稳固的基本盘那我是不是就可以以这个口味为基础去研发一个更加相近的口味吗

所以说就是以这样的思维去不断的扩张嘛那你这里边也会就逐渐就会问到说那你有没有能力去做到这些事情我们肯定也不会就看一下你当然是个很优秀的人了但也不会说只根据他的谈话就得出他能不能有能力去做到这样的事情肯定还是去看他怎么去建立组织然后呢他怎么去设想他这个整个的运营等等等等一系列的环节吧这个事情就变得更加的细腻然后也变得更加的可证实和可证伪了

那平移到你现在专注的领域你觉得这套东西对你现在正在看的项目包括你投的项目的启发是什么呢我觉得是一样的就是你要去关注那个最本源的 unique economics 就是到底该去怎么去算这件事情然后看什么时候能够成为你的基本盘

第二件事情,对于科技或工业类的项目来讲有一个不一样的地方是你可能达到这个地方,这个 UE 的证,你可能需要一个一定的资源投入这个资源投入的量是不是一个可估算的或者说我们通过团队可以得到的商业模式达到一个相对稳定所需要的前置资源这个前置资源的总量我们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去测算它到底能不能拿到

无论他是通过融资的方式还是通过自己逐渐的这个商业模式滚大的这种方式这都会逐渐有一个判断就是当你有了这种 peer alpha 的思维之后我觉得就是有些东西也是可以对得上的就你这个时候就不会说去盲目的 batch 一个我相信这东西三年能做出来或者我相信这东西五年能做出来就不会去 batch 这种东西了

我有一个好奇就是因为常博士加入了 XVC 之后然后胡总可能希望说你更多的关注到人工智能的这样一个赛道那一定也是因为说就是人工赛道可能会变成未来的大基建然后它很多的东西要因为这个技术的加入进去这个要素加入进去而产生一些新的变化那我想问一下就在您

对于这个行业的洞察或者观察你觉得可能未来大概会有一些什么样的趋势或者说有一些什么样预判的机会就是这一类的东西有没有一些洞察可以给到我们

我坦诚来讲这个东西还是在观察中吧就是没有特别体系化但是我就讲几个点吧第一呢我觉得大家对于人工智能这件事呢其实每一年都不太一样这个说法但是呢其实每一轮人工智能浪潮都不一样但是呢大家总是都叫它人工智能这件事情呢给了大家很多的误会就觉得好像是一个就是总是往着这个强人工智能这个方向去想

可是我们真正去如果去魅一点去看这件事啊每一代每一代人工智能其实都是对于非结构化数据的更好的处理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定过去呢就是计算机想处理一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完成数学建模然后呢这个数学建模完成了之后呢我们才能在计算机里去做它的计算和信息的相关的分发

但是呢我们会发现有一类数据我们过去是很难处理的就是无论是声音啊图片啊等等这种非结构化数据那么包括语言自然语言也是啊都是非结构化数据我们需要大量的人力然后去做标注也好去做什么各种各样的工作也好然后让他整个的数据变得可计算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放失了大量的信息

那么我们看到这个在过去 CNN 啊然后这个 RNN 为主的这套这个技术中呢我们看到的是主要是主要是视觉这块有了很大的变化然后呢带给我们了就是说哦我们原来可以把一些原来不可计算的东西变得可计算那么随着这个东西的发展呢我们会发现哦因为就是简简单单因为感知变好了

所以整个扫地机器人啊整个这个就是家用机器人这块的赛道就 PMF 了就达到了一个这个 product-in-a-market fit 其实如果去研究一下整个历史的环节差不多是这个样子而不是说神奇的突然有人去做了然后这件事情就就做成了并不是这么一个就是英雄造时事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那回到这一波的这个人工智能浪潮中呢我觉得最关键的是

第一呢好像整个自然语言呢是比较好的被纳入到了这个就是可计算的这个范畴内过去是不可计算的接近于不可计算的然后呢第二呢就是我们会发现原来蕴含在过去的声音啊蕴含在图像里的各种自然语言类的这种我们叫语意学的这个方向的信息呢也可以被纳入到计算里面那么这样的方式就是以这样的信息为输入的

我们可以建立哪些新的软件模块或者说过去哪些不能自动化的东西或者自动化有很大困难需要很多人来标注的这些事情那又可以变得自动化了我觉得这个是我思考的一个比较大的方向吧因为现在这些市场上的名牌包括这个客服啊等等这个代表就比较明确了但这上面能构建出什么样的伟大的产品我觉得我是以这个方式去思考

就是整个软件的这个能力到底是在怎样的扩展那么机器人这样的一个工业品的能力那么过去是怎么样运行的那么未来会因为这样的这个技术的发展它会具体在哪个品类发生一个真正的变化会有一些侧重的赛道或者是之类的吗因为都说的比较宏观嘛

那有没有更加微观一点的就是比如说看到了哪些可能存在的结构性机会就比如说 AI 的运用就是不管过去的一波又一波的 AI 浪潮因为时间到了这个节点它一定有它的这个时代的特点或者是结构性的一些发展我现在不太想做这个收敛啊就是因为现在还我觉得还不到得出这个 confirm 得出这个结论的时候其实

对我觉得先想一个赛道吧我觉得可能会很有机会就是过去很多我们会发现很多机器人的这个无论是在这个工业场景还是在这个园区啊等等机械场景他会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做部署就是是跟这个整个的这个小区的 it 环境要连通或者说这个去做这个小区的建图然后或者说针对这个具体的任务做这个动作的编程可是我们现在现在在看到虽然我们说这个做饭话机器人啊这件事情我觉得可能离十年都不止

但是呢我们可以通过但是呢这不意味着在一个相对局限的场景中我们通过 one shot 或者 few shot 的方式然后去加快它的部署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过去你可能需要就是做一个仓储物流机器人啊你可能需要比如说大概几十个工程师在你的仓库里面工作三个月然后你才能把整个物流调得比较通但现在呢你如果是有这样的一套这个人工智能的就是动作规划的一种方式啊

你可能通过就是用十个人然后可能两周就能把整个的仓储物流机器人的这些动线给调通了那我可以理解是说就是在目前现有的一些已经运用的人工智能的赛道然后在这一波就是因为它现在还比较机械化然后可能前期的这种调教的时间也比较久您

您的意思就是说在现在的情况下其实它还有一个迭代的空间就是它可以更快速的布置好并且能用更少的人效率的提升是这个意思吗对 而且我总结常博士你们现在看到的一个投资思路就是既有的一些需求你们去优化你们就投这些东西对吗不全是就是我只是举一个例子就是说机器人可能真正发生的变化会长成什么样子

就是我們會想這裡面核心的變化是 few shots 的能力嘛那其實也是產業的一個點在怎麼講就是其實還是說它對於數據模型沒有那麼大的訴求它其實可能 對吧一個中性對 散化能力也沒有那麼大的訴求 對所以說你在你去找哪些 few shots 的地方過去是全新的市場我覺得這個事情不是圍繞需求的

就是还是围绕你对技术认知的一个驱动当然了这种需求等等是就是在 add on 就在这边我觉得会很有用的一个方法论吧大家会去判断你这个需求是一个伪需求还是一个真的需求那这个可能也是过去做科技投资大家经常就纯粹看硬科技的人容易掉进了一个坑里吧

看什么需求都像好需求嗯我觉得这里面就可以相互补完吧我会告诉他这里面的核心是 fushoff 能力那这个同事们会告诉哦这个需求可能是个未需强刚才有一句话我特别在意你说你现在还不想太早的收束你的想法对吧对的世界线我先确认一个事情那说明 XYC 现在还没有

周期性的或者是稳定性的开始出手这一个方向的赛道因为整个的思路其实还没有理清楚还在开荒的过程中在建立一套自己新的方法轮我可以这么理解吗对可以这么理解就现在还在一个观察期那你就是一个开荒匠的角色了

就是在加入这个对我不敢说的这么这个就是大词吧就是我可能没有那么重要但是呢会给团队补上一个这个技术领域的认知就是我个人呢也比较喜欢在技术领域打科学问题的假就是我还是比较能清楚什么东西是大概三年内是绝对做不出来的

这个挺有意思的打假我们这个栏目第一期就是打假那有没有可能就是比如说目前来讲比如说在开一些周会或者是开一些这个项目讨论会的时候就是你的怎么讲就是因为投资可能是一个模糊的确定就是它现在

感觉说现在可能没有做到但可能三五年之后它会变成那个样子就有没有可能就是你的过度理性的这个判断和对于技术的把握而丧失了某种想象力有没有可能性出现或者说已经在讨论的过程中会发现比如说像

胡总以前出手的项目其实我觉得还是至少当时当下我们分析的时候我们觉得他的那个判断还是从市场想象力的这个角度去出发的因为在我们看来不管是所谓的一半还是那个之前的那个一对还是那个呆萝卜或者包括霸王茶几其实那个时候他做判断的时候还是

有想象力的吧 然後有的時候想象力和所謂的絕對技術之間存在著一個 gap 或者存在著一個認知的這種對立性就是你們在討論的過程中有沒有發現這樣的問題並且我覺得我們還好 對 就是是這樣的你光你剛才說的這個霸王茶雞啊還有包括一隊一隊的我參與他們跟這個博裕討論的不多啊

巴王茶几这件事情其实它的这个最重要就是什么东西其实你都可以讲一个超级大的故事说实话就是任何一个你只要愿意讲然后呢但是想象力的前提是你怎么就是你到底能不能找到一条路径说这个公司是有可能达到这个想象力的

我承认这是 VC 啊这不是一个这个 PE 能就是这种晚期的很晚的一个投资能够看特别清楚然后所以说呢就是你这里面你还是要去赋予说那么他到底有没有存不存在一条路径是能够达到这么一条状态的那么至少无论是当时投戴罗伯虽然这个地位大家也知道结果可能不太好啊然后投一对还是投八王茶几那至少这条路径当时是想过哦他是一个人力可及然后可控的那个范围内

然后可能达到一个想象力那么这个东西我们会做一个 upside surprise 那我坦诚来讲会有另一条路就是你说是不是这个科学问题应该赋予想象力我觉得有可能是应该的但是呢这件事情呢我觉得首先大家从医药投资尤其是 TMT 投资的人进入医药投资领域这是一个典型的投科学问题领域你可以看一看这个整个投的结果到底是怎么样的

然后第二个我觉得就是如果要是 PMT 再把这样的投资方法去扩展到整个的工业品领域和所有的科研问题我觉得可能是不是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责任

我承认这里面总会有例外的比如说 OpenAI 它可能就是一个大家作为一个科学问题不断去 BetBet 然后几十年下来有一个伟大的发现我觉得是这样的可能我们也比较坦诚说无论是我个人来讲还是整个基金有可能这是我认知的 XVC 这就不是我们应该挣的钱也不在我们能力圈以内

但其实上请问您一下您觉得中国过去 15 年吧我们把这一范围有哪个 BAT 科学问题的中国对 BAT 成功了呢我倒是不是从这个角度来想我只是说就是从比如说微观的角度来说比如说我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当我们在讨论一个具体的项目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比如市场派的人和这个技术派的人他在讨论的时候就会天然的形成某种场域然后这个场域就

会变得不可调和然后比如说我作为一个市场派的人然后我就会觉得说那有没有可能就是怎么讲就是你觉得这个东西你没有办法实现但是有没有可能它是这样一个路径而不是你想象的你那个研究路径而是另外一条研究路径呢就是我们会经常有这样的一个

讨论吧就是或者是有一些互相的偏见吧就是我们总觉得说这个 maybe 可以行那边就觉得说从技术角度来说我就觉得坚决不可能或者说多长时间内坚决不可能那我们我就想知道比如说在你们场景里面会不会存在这样的情况然后有没有可能你是怎么化解的还是说呃

你会先去观察然后看看市场的人怎么去说这个就是市场派的人比如说我觉得朱孝虎同志就是一个市场派的人对吧然后今天早上我在看他的那个项目就是 fancy tech 这个东西就如果从我的角度来讲我可能并不会觉得这个 fancy tech 有多 fancy 嗯

因为我觉得它其实是一个很基础的就是怎么讲就是 AI 的用途它不过是它的最好的结局就是它赶快的铺因为它这个技术壁垒并没有那么高那比如说如果我是我的同事他可能就会说我觉得从技术来说它就不是一个过硬的技术所以我们在投它的时候它既然没有那么过硬也就意味着它的这个周期它的获利周期是非常短的

那我们从这个获利周期来说我是不要投他如果退得不好很可能就错失了他的这个周期然后可能这个项目就是完全不赚的那市场派的人就说那我要不要给他一个机会我让他更迅猛的去成长然后说不定他会变成这个在这个领域垂直细分领域的第一呢

然后比如说朱孝虎投了这个项目对吧然后朱孝虎多次为这个项目站台并且带了很多投资人去他的那个公司去参观但是前一阵子发生了一个事情就是 42 张金的曲凯去采访了 Fancy Tech 这个项目然后在播客上面放了他们的采访的音频然后后面的评论区完全沦陷了全部都是骂他的然后全部都是前实习生前员工来讲解这个公司到底是怎么运作的他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的

就那么的有科技大量的是一些实习生在后台去做一些筛选的工作这就是我为什么问你这个问题我的一个预设的这样一个语境这个其实也是我刚才想问的就是常博士这样的性格在 XYC 里边到底是

一个补充还是说他们本来就有的嗯就是一个团队契合因为因为因为刚才小老师说的我特别理解就是我们写文字的也经常会说一句话叫知识的诅咒嘛嗯就是说就是说你你这个知识体系里你你现在处于一种很有自信的状态的情况下你身你真的很有可能去忽略那我在想有没有可能长博士你是一个 XVC 团队里边画像的一个异类然后

然后胡国瑜老师把你带进来就是为了让你更丰富这个团队的视角我刚才在想会不会有这个可能坦诚来讲我觉得不是这个样子的就是我觉得一个最根本的一个点其实我们这边所有的研究都还是从商业模式上的长期壁垒来出发的就假设朱孝孔老师那个 deal 我不是特别熟悉但假设他比如说做到一个 50%的市场份额在某一天那有没有任何一个 ungle 他能守得住这 50%呢

就是嗯我技术他只是其中的一个 angle 吗或者说甚至说是其实可能是最不牢固的一个 angle 嗯我们从来也不会说是以技术就是我自己也不是以技术来思考问题的说实话就是更是在问就是说哪怕他就是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他不是以断面来看的吗他实际上就是就是现在和未来都与过去很多年的事情发生的事情有关吗那我不管他是怎么实现的就是首先这个产品是不是大家需要的第二呢就是这件事情他是不是

达到了这个状态之后他还能守得住就是他可能不是因为技术守得住可能因为别的东西守得住也是 ok 的对我觉得我们并不是陷入到这种争论里边我刚才讲的可能更多的是过去我们有很就是整个的美元 vc 有很多 bad 科学问题的坏习惯或者说习惯吧我不敢轻易的叫他坏习惯

对然后呢就导致了有大量的就像这个是 Club Deal 就是以科学问题和科学家为核心出现的就是我刚才主要说的是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呢反正我们是有共识的我们就都不碰然后看得懂的我们也不是以纯技术的角度来出发的我们技术独占器等等是在我们这儿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量然后呢这种技术上会不会长出生态等等我们会从这个角度去看的会更多一些吧

我觉得在医疗领域我看的比较有多的就是会出现你刚才这个问题比如说一个加州理工的博士他可能比如说他在那个美国土壤里面发展得非常好然后他觉得我可能到 40 岁或者 50 岁了我想回国去创造一番自己的事业我要怎么讲为祖国的科技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对吧他就回国了然后呢他那个技术可能确实是领先的也确实是呃

就是先进的但是他可能到中国的土壤里面他可能就长不出来比如说我周围的很多这种美国回来的这种博士不管是哈耶普斯还是加州理工这种院校的人他可能就是那个技术很好但是他回国发现他可能只

厉害在技术然后除了技术以外很可能市场的那个模块就非常缺失然后就会导致说它这个技术原本领先这个市场一年半甚至两年的时间但是因为它就市场方面的缺失导致了它这个东西迟迟出不来然后错失了那个最好的窗口期以至于那个项目就烂尾了就我周围有很多是这样的案例就是因为它非常有科技的 sense 但是它的市场的那个

那个就不行然后比如说他们市场部的人跟他说你应该这样这样就中国不是美国的环境然后你的技术虽然很牛但是你要考虑到中国的市场然后他就不听嘛所以我们就会发现大量的在我周围的这种医学博士的创业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他对市场的感知力不够高然后他团队在一起 argue 的时候那个

那个技术和这个市场派的人永远都在 battle 然后最后可能因为他是相对来说比如说 CTO 这样的角色或者是甚至是更有话语权的更老的一些资历导致了就是完全忽略了市场导致了技术虽然好的但是市场就完全没有铺开或者是完全没有没有做好这样的工作然后导致这个就现在半死不活嗯

对坦诚来讲我在工业品领域见过很多这样的就是老专家出来创业是这么一个状态是不是就是他会存在他就是因为两边的思维是非常不一样的然后其实两边的思维都是为这个项目好的但是他们的角度就会非常不一样就导致最后一定是有一个

结果就是到底听市场的还是听这个技术的是的所以我会画这个我延伸一点就是我自己能想象假设我自己在工程技术领域继续去做了我大概率也会成为这样的一个老专家就是一个很固执要不太懂市场也不太懂商业社会所以你跳出来了是吧对所以我觉得就是能看到自己的很大的局限性如果以后真的想做一番事情的话

那所以我就跳出来嘛这先回 Echo 过去一个问题啊然后第二个我觉得就是那你说这个点我觉得是我们其实会更加重视就是这个市场是怎么样的就是技术这个事情它永远只是你这个整个商业动态里边的一环甚至可能不是哪怕在工业科技这个领域都不是最重要的一环

因为我觉得就是刚才比如长博士在聊的时候他也透露了一个信息他就说比如说我要让现在已有的这些领域做一个 2.0 的升级让它更高效然后教育的成本更低然后让它可能更稳定一些可能也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我这种想法就是我觉得说比如说刚才讲就是 AI 迭代了这么多次其实它不再不断地演变不断地发展然后其实现在所有大模型公司其实都不赚钱的

那对于某些对于很多小的资本或者是呃还成立不到十年的这样一些资本来就是这种基金公司来说其实你要去玩大模型其实是有风险且且所以就大家的资金量是不够能去让他去参与到这个游戏里面去的但是不是说小基金就没有机会可能更多的小基金他要寻找那个结构性机会就是比如说呃

更加有应用场景的然后更加有怎么讲抓手这个词好像被用烂了就是这样的一些场景里面去这些东西对于技术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它就是可能一个小模型一个微模型一个中模型可能它就能把这个过往的这种不管是生产体验还是这种消费体验可能都能上一个台阶我觉得这样可能是一个

很好的场景这只是我这几天思考的出来的东西但并不代表是一个什么样的答案这只是我的一些想法理解其实如果我们对比一下整个大模型的创业它其实不像互联网时候的创业如果我们硬要做一个类比的话类比虽然不是一个好方法它其实更像半导体诞生的初期

展开讲讲呢对就是我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就是假设就是半导体呢在这个就是不叫半导体吧叫计算机这个在就是 50 年代之前呢它只有一个用途就基本上是用来测缩了这个炮弹的弹道

然后呢这个时候呢有人把这个东西一个相对集成化的方式做出来了然后请问它有什么用它也没什么用然后你说这个是不是高科技呢好像是非常高的科技但是你后来后来发现在仅短短的几年内硅谷已经出现了几百家的不同的做各种各样这个处理器的公司了对我觉得其实它可能就这个时代的可能就更像是半导体的时代就是为什么我刚才会提到英特尔和 AMD 呢就是它就是它

他要赢下每一仗然后他才能活下去他不是说什么打了几个关键仗之后他随后之后依靠网络效应等等可以躺平我觉得可能对于大模型来讲他就是这样的一个宿命

那我有一个问题想要跟你探讨一下,但不一定对,只是我的一些困惑,比如说我们前几天在跟软件学院的一个院长在聊天的时候,就提到说我们现在过度的追求局部最优,那通常来说一个永远都在追求局部最优的人,或者是一个公司或者是一个项目没有办法做到全局最优,

那就像你刚刚说的一样就是如果说他每一步都要走好那我不知道就是

存不存在就是每一步的最好就是局部最优反倒是它在更长的这种生命周期里面没有办法得到达到全局最优嗯我觉得就看具体的行业吧就是我觉得 TMT 的这个巨大的正反馈给了大家很多记忆要不我们还是拉回到半导体这个行业里面我们继续想一想就是什么是局部最优什么是全局最优嗯

我觉得过去来讲就是半导体这个领域它所扮演的局部自由也就是说你打好每一仗但是又输掉整个战争其实我觉得主要的案例还是英特尔吧就是它最主要的问题是比如说没有跟上半导体的代工然后先进制程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第二就是在生态的建设上比如说过度忽视了移动互联网当时苹果让它帮忙定制处理器它也没有理

然后呢在这个 AI 的大潮上然后这个英伟达是就是很早的去做了这个整个生态上的投入啊但是呢英特尔呢几乎是什么都没有做我们去仔细去想的话这个叫做说啊他因为这个短期最后来忽悦了长期最后吗我觉得

这个也不算他其实就是在他的这个短期最优劫里面他的最优劫可能就是过于偏财务了然后才导致他这个长期东西什么都没有布局上这个我觉得其实恰恰反映的他不是说一个就是我们是不是作为一个投资人应该追求这个长期或者短期啊而是说你作为一个企业作为一个利润丰厚的企业你是不是就是到底要做一个多长的这个战略决策的规划的这个周期

是吧那个毕竟你这个不是一个财务投资人的这个规划周期那么我觉得可能对一个企业家的评价我们在可能在适当的时候是要去评价他的这个 planning horizon 的

但我觉得对于投资人我觉得不用想的这个过多了就是说哦这个公司是不是发展了 10 年之后突然他的春天就来了我觉得这还是一个就是蛮悲他的思维吧然后呢就怎么说呢就是我觉得是有的 openAI 就这样一轮退是吧对啊或者说就是就是打板吧打板最好就是手板战法那个最有确定性然后第二轮就退你第二天每天耗一个点这是在 A 股盈利的最快方式吗

而且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之所以关注到常博士就是因为您最近在团结湖那边做了一个小沙龙嘛参与了一个小沙龙对吧然后先跟你确认一件事情就是您就是参与这一类跟同行交流的活动多吗还好吧一般还是这个比较有限的就没有说经常会参加这种大的活动

那第二个问题就出来了就是你在跟这些同行的交流过程中刚才我们谈到的都是你们可能存在的一些内部分极或者是内部的共识那我现在想把视角拉出来就是咱们看现在也聊到最后了那有没有什么外部的

你看到你和同行之間的交流你觀察到了哪些東西外部是形成共識的又看到哪些特別明顯的分歧呢我覺得這個特別明顯的分歧就回答了你們現在的一定程度上回答你們的思考結果以及你們對自己自身優勢的認知對於我們來講吧其實一個很大的問題還是說

就是我觉得看起来跟同行很大的不一样啊就是到底对于这个一个可能还有 10 年远的这个未来科技我们是以怎样的态度去参与我觉得其实有很多的同行其实也是很清醒的就是知道

无论是自动驾驶啊人型机器人啊还是所谓的 AGI 啊都是一个很远的事情但是他们还是会愿意参与然后我也问过他们的这些 Rationale 等等就是我是理解他们是从哪个角度去走的但是对于我们来讲呢就像您说的第一呢是不是一个特别大的基金第二呢就是我们本身的这个风格呢是一个就是愿意去做 Alpha Driven 的而不是去 Bet 就是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就这个赛道能不能起来这个科学技术能不能突破不会去 Bet 这种事情那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会选择不参与我觉得这个呢其实可能就是大家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和这个这个舒适区舒适区吧去做的一个取舍但是呢我觉得跟同行这个交流呢最重要的是知道什么是事实就是现在真实在发生的东西就是哪些是我们过去没有料到了然后呢这些新发生的现象是不是足以改变我们的观点

我还特别八卦一点这点就比较八卦这个问题就在同行交流的过程中或者是这种小沙龙的活动中主持人或者同行或者下面的观众怎么形容你你会觉得很开心呢就比如说形容常博士或者 XVC 你们是一个什么什么什么样的投资人你会觉得夸到位了你会觉得

你希望一个成为什么样的形象我觉得就是大家会觉得你了解的事情了解的很清楚然后呢这个很 solid 细节呢也就是就是你所说的所有的观点都是有正确的事实来支撑的然后呢这个可能有些观点在几年后会被证伪但是呢你至少就是说同时你还要保持一个 open minded 就是说那你要提前想到你看到什么样的信号你会认为你的观点是错的嗯就是一个科学化的思考

我知道可能追求科学在投资上本来就是一个南辕北辙的事情但是我对但可能这是我个人的性格然后也是正好恰好跟 XEC 是一个相对匹配的状态吧我有一个问题比如说像我记得好像胡总有很多的业余爱好我忘了好像业余爱好是爬山吗还是干啥我也忘了爬山骑车对对对对对对那你们就在现在的企业文化也是经常会去一起爬山啊或者骑车吗来

去构建这样的一起一起喝奶茶那倒不至于对但是对大家的集体活动还比较多吧就大概我觉得两个月吧然后大家会聚一聚怎么大概这个频率吧应该你们会嗯搞一些集体活动或者是机器来根除掉身上的金融难气质吗因为身处这个行业很难不受这个金融属性的影响但是刚才听你

一些我刚才提的旁敲翠机的一系列问题我觉得你向往的是不那么金融难保持一些更行业更专业底色的那么一种内核的存在我觉得你们可能也侧面或者是柔性的做一些努力吧

我觉得就没有什么努力其实你您知道可能 XVC 一直进人是天然很审慎的啊然后对啊这个我我不知道我了解对不对啊这个可能还跟我们 HR 对一下啊 XVC 的上一个 offer 应该还是发给我的就是三年前哦好像不就是总共三年没见过人是吧所以你三年前为什么拒绝了他让我知道一下啊这个就不太好讲了找机会先下讲吧三年前是我看不上他哈哈

那倒也不是也没有三年前的话我觉得对于就是什么是投资然后有一些什么

还是有些 fantasy 然后呢对于就是对于自己要选择怎么样投资道路没有很清晰的认识所以说呢就选了一个不是特别合适的 proxy 变量做了一个不是特别合适的选择就这么简单吧我还真挺意外的就整个前后三年里就你一个 offer 他他科技不加人我可以理解他消费也没有加人的哎这个这个真的是哎

太出乎意料了我更在意的是比如说你这三年里面你大概发生了什么样的心境上的变化呢一定是有一些事情的触动让你最后又走回来这条路吧对我觉得您可以思考一下就是 2022 年吧我入行大概是 2021 年的下半年刚入行投资当时呢我肯定是觉得市场是这个样子那就是这个样子大概就是正确的

然后呢 2022 年发生了很多事情这恰好是一个周期的转折然后才让我知道原来市场里茫茫多的人在挪用就是你突然意识到原来世界是个草台班子你稍微认真一点就可以达到很多人对吧对然后就是很多人他甚至连靠命都不是他甚至是抓住那个贝塔然后呢而且还不自知是贝塔那就很危险了就很多很多我们这些年见过的有多少美元基金是这个原因倒下的吗

把 Beta 当 Alpha 然后对啊就获得了相应的爆肠了最近确实就是大家我怎么讲就是上一个周期很多人靠着那个时代的红艺去投到一些好项目然后那些项目因为时代的落幕然后那些项目可能

都在裸用吧很多很多所谓当年的明星项目然后我也会发现在这个周期很多的基金的创始合伙人或者是那种创始人吧他们也在思考说他们到底想要用什么样的人因为前一个周期用人的方法非常的简单粗暴就是说我甚至都不需要你有太多的什么所谓的

这种独立思考能力或什么样的因为募资可能只需要你的背景看起来足够好看就好了但我们会发现这个周期我碰到好几个就是创始人或创始合伙人他们开始思考说我们希望这个人真的有独立思考能力并且言之有物并且更踏实一些而不要有那么浮夸的那种所谓做金融的那个特质

这是我最近观察到的一些而且我觉得时间线非常重要说的是三年前 2021 年 2021 年那个时间点发 offer 太正常了但是过了三年这个 offer 仍然发给你那就说明你是被这样筛选过的那就说明他真的是那个 the chosen one 这么多年大家还互相认可我觉得这个也是一个不容易的缘分所以我觉得我首先会说其实三年前大家其实是有这样的一个缘分是不一样的

那我能问你最后一个问题那在接下在之后的三年咱们以这个为周期你的一个小目标是什么呢我觉得是这样子吧就是我们这边其实就是无论从激励机制和这个都不是说你一定要投成多少多少 deal 我觉得这边最主要的是说能不能以自己的方式然后呢去完善这个 XDC 在科技投资上的方法框架第二呢就是这个我

在科技的组织该如何建立上,然后给 XVC 提供一些自己的 insight 那么从我自己的角度,我觉得是要加深我对于什么是一个科学的商业模式设计的理解然后第二,当然肯定是希望会投中一个可能别人不看好,或者说他从天然上并不感觉这可能是一个很大机会的这么一个 deal

去见证自己一定的成长吧这是我自己的一个初步的目标但是这个就比较个人的私心了你第一个目标我觉得还好第二个目标三年时间够吗你觉得我觉得坦诚讲是不够的那个是蛮难的就是一个没有贝塔的时代你想想你要有多强大 alpha 才能获得一个快速的成长

或者我们可以反向思考一下因为我觉得就是以前我们讲说成长就是要出手嘛那我们现在可以就是我们多看嘛多

就是像那个演戏一样什么真听真看真感觉对吧我们先看一圈或者说看足够多的量但我们不出手嘛可能我们出手一年我不知道啊像你们的这个投资的频率是什么样的有些年份好的时候可能一年出十几个也是正常的那年份不好的时候一年出两三个也是正常的

我觉得可能还是要更多的跟市场接触跟人交谈可能这就是我们成长的方式而不是单单仅靠那个出手因为现在大家出手都很谨慎所以靠出手成长我觉得可能就不会那么快但是可能更多的冲在一线去主动的跟市场建立链接可能是更快的方法

是的 確實是這個樣子突然很好奇會給你空間允許你很長時間的思考並且不出手嗎是允許的從一開始也是聊的過程中的一個說你可以不用太焦慮的點當然了對於任何一個基金你說一兩年可以去觀察思考三四年肯定也不是這麼一個週期

对多少也得以赛带练吧你这个战术打法国足不能不能长期封闭集训对吧你总得出来集体比赛对对对我只是说就是相对比起来吧就是这件事情没有那么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