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47:心脏骤停之后,我用3年半做出一家上市公司

vol47:心脏骤停之后,我用3年半做出一家上市公司

2025/6/5
logo of podcast 大北窑14F

大北窑14F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萧伊婷
Topics
萧伊婷: 那次心脏骤停的经历彻底改变了我的风险观。在那之前,我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会活到七八十岁,需要为退休生活做规划,一切都要稳妥安全。但那一刻我意识到,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和不确定,我可能根本没有机会活到老年。这种对生命有限性的认知,让我 subsequent 的创业心态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我不再像以前那样畏首畏尾,不敢冒任何风险。我开始思考,如果我当时就那样离开了,这辈子还有多少想做的事情没有做?我以前总想着先慢慢积累财富,等有钱了再拿出一部分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另一部分留作保障。但现在我明白了,我可能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所以,我后来的创业,都是以做好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为出发点,而不是把自己局限在安全区里,不敢冒险。我觉得正是这种心态的转变,让我的创业之路比以前更加顺利。我也开始对生命和灵性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追求。对我来说,如何把自己现在拼命想做的事情做好,比预防自己死亡更重要。

Deep Dive

Chapters
一次飞机上的心脏骤停,让嘉宾萧伊婷对人生和风险有了新的认知。这次经历促使她更加积极地追求目标,不再被安全边际束缚。她回顾了从法律专业到程序员,再到创业和投资的历程,分享了早期创业的经验和感悟,以及如何快速适应不同赛道。
  • 心脏骤停改变了嘉宾对风险的认知,促使她更积极地追求目标
  • 从法律专业到程序员再到创业和投资,嘉宾展现了强大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 早期创业经验:抓住机遇,快速迭代,不墨守成规

Shownotes Transcript

这次参与研讨的朋友是我的“酒搭子”,我们是在2024年的中国投资年会晚宴上认识的——从“定语”你应该能看出来,这场晚宴入席的门槛是行业经历和成绩。

我的酒搭子也不例外,在投资人这个角色上,她的成绩单非常漂亮:她专注于智能驾驶领域,市场里几乎所有的智能驾驶初创企业都被她和她的团队扫过一遍,踏歌智行、易控智驾等明星公司被她收入portfolio里面,是现在投资智能驾驶最猛的VC之一。有媒体同行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说现在做智能驾驶,种子轮天使轮找她已经成为了一种“惯例”

3年前,她曾经作为主角之一,出现在投中网的一篇题为《VC“围猎”CTO》的行业特稿中。3年后,外界对她的认知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标题,有底气收20%的管理费就是最好的例证。

可以说,她很适合出现在技术型的话题里,聊一聊智能驾驶的投资痛点和未来趋势,或者聊一聊硬科技赛道早期项目的筛选方法,以及机构投资人能够做到哪些“赋能”。

但几杯酒下肚,她带给我的“意外”越来越多:她本科学的其实是法律,毕业之后用了3个月自学编程,转行成为了一名女程序员,并在一年之后成功地因为“公司被并购”兑现了期权,攒下了第一桶金;2008年之后,她开始自己创业,先是做页游,后来又做了手游,又用了3年半时间把小工作室做成了上市公司,中途还帮周杰伦发行过两张专辑。

这样的经历其实很适合我们今年投资年的主题——做分化。当初我们拟定“分化”这个主题的时候,是希望用通过一系列的对谈,来定位目前行业正在发生所有的进化方向,而她的经历就很适合成为一个样本,用来厘清对于中国创投市场来说,最需要的投资人入行门槛是什么?比如说理性工具和感性认知,谁才是投资人真正的天花板? 本期研讨会成员 辰韬资本合伙人 萧伊婷 Shownotes 智能驾驶最猛的投资人,最早是个法学生,还帮周杰伦发专辑?(00:57)

“一名合格的CEO,能一天就把风投研究明白”(06:04)

“早”,就是创业者最好的护城河(11:11)

游戏行业,贡献了自动驾驶的半壁江山?(18:00)

从创业者到投资人,转型就用了几小时(20:26)

投资人的理性,是创业者的负担?(22:47)

能力太强的CEO,一定是孤独的(28:10)

硬科技反而最没有“投资门槛”?(34:08)

好CEO是如何筛选出来的?(37:52)

考察一个创业者,至少需要30个视角(45:25)

那次心脏骤停,改变了我的“风险观”(47:46)

用100小时,搞懂30个10000小时(57:12) 拓展阅读 瑞·达利欧(Ray Dalio),《原则》

投中网,《VC“围猎”C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