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参与研讨的朋友是我的“酒搭子”,我们是在2024年的中国投资年会晚宴上认识的——从“定语”你应该能看出来,这场晚宴入席的门槛是行业经历和成绩。
我的酒搭子也不例外,在投资人这个角色上,她的成绩单非常漂亮:她专注于智能驾驶领域,市场里几乎所有的智能驾驶初创企业都被她和她的团队扫过一遍,踏歌智行、易控智驾等明星公司被她收入portfolio里面,是现在投资智能驾驶最猛的VC之一。有媒体同行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说现在做智能驾驶,种子轮天使轮找她已经成为了一种“惯例”。
3年前,她曾经作为主角之一,出现在投中网的一篇题为《VC“围猎”CTO》的行业特稿中。3年后,外界对她的认知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标题,有底气收20%的管理费就是最好的例证。
可以说,她很适合出现在技术型的话题里,聊一聊智能驾驶的投资痛点和未来趋势,或者聊一聊硬科技赛道早期项目的筛选方法,以及机构投资人能够做到哪些“赋能”。
但几杯酒下肚,她带给我的“意外”越来越多:她本科学的其实是法律,毕业之后用了3个月自学编程,转行成为了一名女程序员,并在一年之后成功地因为“公司被并购”兑现了期权,攒下了第一桶金;2008年之后,她开始自己创业,先是做页游,后来又做了手游,又用了3年半时间把小工作室做成了上市公司,中途还帮周杰伦发行过两张专辑。
这样的经历其实很适合我们今年投资年的主题——做分化。当初我们拟定“分化”这个主题的时候,是希望用通过一系列的对谈,来定位目前行业正在发生所有的进化方向,而她的经历就很适合成为一个样本,用来厘清对于中国创投市场来说,最需要的投资人入行门槛是什么?比如说理性工具和感性认知,谁才是投资人真正的天花板? 本期研讨会成员 辰韬资本合伙人 萧伊婷 Shownotes 智能驾驶最猛的投资人,最早是个法学生,还帮周杰伦发专辑?(00:57)
“一名合格的CEO,能一天就把风投研究明白”(06:04)
“早”,就是创业者最好的护城河(11:11)
游戏行业,贡献了自动驾驶的半壁江山?(18:00)
从创业者到投资人,转型就用了几小时(20:26)
投资人的理性,是创业者的负担?(22:47)
能力太强的CEO,一定是孤独的(28:10)
硬科技反而最没有“投资门槛”?(34:08)
好CEO是如何筛选出来的?(37:52)
考察一个创业者,至少需要30个视角(45:25)
那次心脏骤停,改变了我的“风险观”(47:46)
用100小时,搞懂30个10000小时(57:12) 拓展阅读 瑞·达利欧(Ray Dalio),《原则》
投中网,《VC“围猎”CTO》)